登陆注册
50276700000330

第330章 王玢的应对

冀县城外,渭水河畔。

数年前羌乱开始,渭水河畔铺满皑皑白骨,自今年王玢入凉州,冀县才恢复些生机,源源不断的流民进驻,在冀县附近开出大量荒地,种上冬小麦。

此刻的冀县城外一片青葱,初平元年的第一场雪已下,盖在小麦上别有一番银装素裹风味。

雪下的很大,许多野生动物从山里跑出来,这也让许多猎户大显身手。

一队彪悍的铁甲骑兵沿着官道一路狂奔,直到渭水旁,只见前方甲士密集,沿官道两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直到数百步开外。

这队铁甲骑兵拥簇着一身穿大氅深袍的中年男子,除了那男子外,甲士们都被拦阻下来,只有那中年男子大步向前。

朔并凉地的士族都认识此男子乃阎忠,新任凉州牧长史,是朔方集团内冉冉升起的一大巨头。

“忠见过明公。”

阎忠脚步平缓走到河边的一座凉亭前,凉亭内一男子正穿着笠帽蓑衣垂钓,不远处还有几个侍女正在烹茶。

男子转身,摘下笠帽赫然是王玢,王玢看到阎忠也有些惊讶,自董卓擅自废立以来,诸侯陆续崛起,一时间朔并凉成了诸侯们的常客,谁叫朔方甲械甲天下。

诸侯们或以粮草、金银、人口换之。

还有许多故旧前来游说王玢举旗反董,王玢不堪其扰才逃出冀县,对外言:外出打猎。

阎忠为首的州牧府属吏处理政务,每日由主薄华歆送来奏章,交由秘书处张既等人挑选后,再由王玢过目。

青天白日,阎忠私自前来,必然是有大事发生。

王玢转过头继续盯着鱼浮,平静的问道:“何事?”

阎忠回道:“朝廷欲封明公为秦公,复雍州刺史部,以明公兼领雍州牧,督雍、凉、并三州军政,使者已在路上。”

“哦!”

王玢微颔首,眼却见鱼浮动了一下,赶紧收竿,一条肥美的大鱼就此被钓上来。

自有下人去处理,王玢将手中鱼竿递给一个小胖墩少年,少年面目稚嫩却身高七尺、腰围三尺,怕不下300斤。

“令明,好好看着鱼浮。”

“喏!”

小胖墩庞德恭敬的答道。

马腾为表忠义,将其子马超、其侄马岱送至王玢麾下为质,美其名为贴身侍从。

王玢的贴身侍从不少,如典韦、张飞、甘宁、关羽等,都成为一代悍将。

马腾半路投靠王玢,自然要拿出更多的诚意,而王玢身边大儒、名将颇多,这样对马超、马岱也是一种锻炼。

王玢又在南安附近寻到庞德兄弟,谁能想到马超、马岱长得俊郎,庞德却是实实在在的小胖墩,面相憨厚。

王玢本想将其送到朔方讲武堂学习,后来一想自己都已经很久没回朔方,朔方讲武堂的学子还会对自己无比忠诚吗?

干脆在冀县再开一个讲武堂,将诸郡送至朔讲武堂的精英中历史名人如徐晃、贾逵、郝昭、孙礼、太史慈、吕蒙、文聘等都招至身边做亲卒,一来诸人水平不一,可以开小灶,二来培养他们对王玢的忠诚度。

寒门学子如庞柔、杨阜、张既、常林、杜畿、程畿、是仪等则入秘书处锻炼。

“长史,请用茶。”

任红昌亲自端来茶盏,阎忠谢过。

“董仲颖真是舍得下本钱,秦公,雍州,呵呵!”

王玢饮了口茶,其实军中不少人都希望王玢自立,称公封王。

董卓这一招,正符合他们的心意,由不得王玢不接,否则必人心离散。

“下本钱?”

阎忠已经习惯王玢口出新词,领悟一会儿道:“忠常听闻明公用肉蛆钓鱼,才是真正的下本钱。”

王玢目光一凝,闻言朝庞德看去,小胖子正在处理那条肥鱼,身体虽肥胖,手中动作如飞,剖腹开肚,肥胖手指在鱼腹内一夹,鱼肠等杂物就被夹出,而后庞德将肥鱼按在案板上开始飞快刮除鱼鳞,而后切刀下锅。

“长史的意思是这秦公乃肉蛆,我为肥鱼,一旦接任便任人宰割。”

王玢怎不知阎忠是在委婉的劝谏自己。

手握凉、并铁骑,又有系统相助,王玢这段时间的确膨胀不少,而且地盘过大,州牧行政已经有些阻碍凉州、西域、并州、草原、辽东的发展,以朔并凉为主体的集团需要更高的行政等级——国。

“非也!”

阎忠摇头道:“吾意是说此肉蛆有钩,明公当谨慎,如果不吃此美食,下回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何况河东、河内、司隶、弘农等地皆有风言风语,容不得明公不接,诸郡太守必来相询。”

其实许多人都意识到王玢如今的地位配不上他的实力,麾下将领亦感到憋闷。

这是阳谋、阴谋一起。

如果王玢不接,无法对下面的人交代,除非自立,而自立还不如接了。

非刘氏不可王,这数百年来的口号早已深入人心,王玢一旦称公加九锡,其实跟称王没两样,必然会被天下群雄群起而攻之。

而王玢又是朝廷钦命,天下诸侯若想攻打王玢,就得奉雒阳朝廷为正朔,尤其是在少帝被暴毙的情况下,刘协成为唯一正朔。

董卓这一手玩的漂亮。

“长史何以教我?”

王玢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觉得自己的智商有点不够,没谋士他的选择必然是上钩后大开杀戒。

阎忠一捋胡须道:“明公不如先辞之,董卓必力请,说不定长安也有士族出请,主公再移兵长安,万不可发兵取长安。”

“有什么不同吗?”

王玢摩挲着短须问道:“这三辅之地还有人敢阻拦我的大军。”

“自然没有。”

阎忠道:“明公更应该稳坐钓鱼台,不仅等朝廷来催,长安士族来催,还要等天下诸侯来催。”

“哦?”

天下诸侯还会来催?王玢不解的看向阎忠,不应该是来讨伐吗?

阎忠微微一笑很奸诈的道:“雒阳突起一个童谣: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这童谣王玢知道,乃是董卓为迁都所散发的。

“这童谣是隐喻明公有故秦崛起之势,可也有董仲颖欲迁都之意,一旦董卓入长安,天下诸侯谁还能掌控朝廷,彼时必有诸侯请主公入长安。”

阎忠自信的说道。

“善。”

王玢点头:“既然董仲颖想玩火,那就让奉孝帮他一把,让这火势烧的旺些。”

同类推荐
  • 五代兴唐传

    五代兴唐传

    穿越五代十国,重铸大唐辉煌世界……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向大家保证不再把主角写死了,活到120岁……
  • 至高文明

    至高文明

    穿越平行时空,秦岩发现这里的历史早已因为“神石”而改变。犹自沉浸在诗词歌赋美梦中的大华国,正在虎视眈眈的列强,危险的歌族人。面对如此困境,前世身为图书馆理员的他只能抱着随他而来的书籍猛啃以发展自己小小的封地,用知识改变世界,逐鹿最高文明。
  • 楚氏荣耀

    楚氏荣耀

    又名《楚氏荣华》楚昭是涪陵长公主的独子,也是大演唯一破例被封的异性王。但楚昭不太受待见,身为穿越人士,穿越回一千多年的他,还是有金手指的。得知剧情,提前和人才搞好关系是很重要的。前期凄凉(都只是假象)后期大开王霸之气(当然也可能没有)这是一个架空世界,许多是不合常理的。更新稳定,还请多多支持。不足的地方请指出来。
  • 花间医商

    花间医商

    手握一卷医书一卷神针,转生五代十国初期为行商。能救民于饿海,令其不吃子。能医人于乱世,令我好行商。听商路铃声歌声琵琶声,收唐末阉人伶人官家人。贩茶换马开马场,购丝造船下南洋。看五代汹涌变化,握其一而不放,能始也能终。不做天下财权第一,只做天下第一闲翁。无我,则无宋!
  • 三国之天生鬼才郭奉孝

    三国之天生鬼才郭奉孝

    烽火连天争不休,几度春秋。颍川名流,展翅飞腾跃古丘。灵杰归年三十八,壮志未酬。不堪回首,花自飘零水自流。交流群:1055064608
热门推荐
  • 有那么一年

    有那么一年

    当一个人来到你的生命里,给你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后,你会忘记他/她吗?在最美好的那一年里,请不要错过……
  • 跪倒在无敌之下吧

    跪倒在无敌之下吧

    寂寞,寂寞,无敌的生活,好似君王践祚,纵万人朝拜,却无一人与杯酒斟酌!一声呵令天下人,万界众生俯首臣!请诸君,跪在无敌之下!(本文有一些“错别字”,请注意!)
  • 帝国史诗

    帝国史诗

    银发的英才与金发的枭雄,涉及帝国两代人进30年的恩怨情仇,数十万士兵用鲜血谱成的壮美史诗。是时事造就英雄,还是命运早有安排?
  • 重生之黑金时代

    重生之黑金时代

    吊丝青年,重返2014,身无长技,好吃懒做,打工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呢?哎,看来只有继续干老本行了!
  • 余年请指教

    余年请指教

    一个普通人有着普通人所有的普通人,林零的生活有着常人所没有的“闹”。没有一个人是普通人,他们都是不凡的。
  • 双鸳祭

    双鸳祭

    他贵为天君之子,本是一条傲娇古怪的银麟锦龙,一朝冲动犯下大错,被老爹剔了仙骨沦为凡人。众亲背离,终生不见,却不想是昔日伴耍的灵宠,伴了他一生凡世。那日葬它于昆仑雪窟,他面如死灰,声音木讷。“你们说的解脱,我不稀罕。”
  • 任性的战神一家子

    任性的战神一家子

    众所周知,西雲国有一位“战神”很任性。班师回朝之后,扔下懵逼的皇帝与大臣,一溜烟儿的跑回了家。战神:废话,天天累死累活的,终于能抱媳妇儿了,还不让我回家。某个媳妇:滚一边儿去!老娘不认识你!皇帝:战神这一家子都很任性啊!惹不起惹不起本文纯属虚构
  • 流光香入骨与我共白头

    流光香入骨与我共白头

    他,白衣卿相——我可为你覆手天下,出江湖,入朝堂。他,红衣妖娆——江湖何用,江山何用,不及你也。他,君临天下——我愿意为你放弃这江山,你可愿跟我走?他,桀骜不驯——你是我的,你逃到哪里我都要把你带回我身边!他………………他们哪个才会是最后与她携手之人?风雪也吹过,与我共白头,回首香入骨,可知流光故?
  • 婚然心动

    婚然心动

    一场车祸,她如愿嫁给了她爱了十年的他,婚后两年,他对她恨之入骨!一次次的伤害,一颗跳动的心,终究冰冷。她决然离开,他才知,他厌恶至极的女人原来早已经融进了他的骨血。“乔乔,咱们复婚吧!”男人的眸子中闪着从未有过的温柔。曲乔却是勾唇一笑,“裴玠,你凭什么娶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相识的幸运

    相识的幸运

    彼岸烟波流转,可有人寻我?对岸繁华三千,可有人渡我?相遇皆是缘,缘尽莫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