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15800000004

第4章 你懂西医吗?

王政见到冯扬说话妥协了一下,于是也要给对方一个甜头。

“冯将军,你现在只要在冯夫人的鼻梁处的睛明穴压三次,然后在太阳穴上按一次,病人就会苏醒。”

闻言,冯扬立即按照王政的说法做。

“咳咳……”

姜玉茹咳嗦了几声,缓缓的睁开眼睛,呼吸也渐渐的正常,但是脸色还是惨白,腹部依旧疼痛难忍。

“终于醒了。”冯扬激动了一下,本来还以为自己的夫人没救了,现在人醒了,这种感觉,犹如获得重宝一般。

众人疑问,就这么简单就让快断气的人醒过来?真的是起死回生?

就算是王登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况,他看着王政,心中百感交集,感动流泪。

王政见到姜玉茹醒来之后,偏过头,看了看季老。

“先将拿出这粒药丸的人抓了,这是西域药,这种药有很严重的后遗症,弄不好,会死人。“

王政开始糊弄,刚才已经听到王登科说了,拿出这粒药丸的季老,是落井下石的小人。

对于这种人,王政是十分痛恨的。

闻言,季老心慌了,立即喝道:“我这个是救命药丸,是花了大价钱买来的,是救命药,不是毒药。”

“那么你懂西医吗?”王政喝道。

季老摇了摇头,他的确不懂得什么是西医,但是他之前见过一个西域人,就将这么一粒小小的药丸给人服下,疼痛立即消除了,他自己也试过,很有效果,怎么现在被人说成了有后遗症的药,他不服啊。

西医,在大宋这个时代,指的是西域人的医生,他们生产出来的药丸,称为西药。

“不懂西医,居然用西药,简直就是置病人的生死不顾。”王政说道,说的似乎很在理。

让人无法辩驳。

“王政小子,休要污蔑,你父亲是用银针将姜夫人扎得半死,短了呼吸,我是不得已才将这粒救命的药丸拿出来,给姜夫人治病的。”季老愤怒了,被一个黄毛小儿说自己的不是,十分不悦。

“那你知道这个药,叫什么吗?”

说实话,季老还真的不知道叫什么。

“你们大家知道吗?”王政有对着在场的大夫问道。

大家纷纷摇头。

“不知道这种药叫什么,还要给病人吃,这是什么道理,拿冯夫人来当实验的小白鼠吗?”

王政说得很在理,他要在医治之前,将一些小人除了,不然会干扰他治病救人。

王政说着,冯扬就着急了,虽然人醒了,但是病根还在啊,而现在他们居然有心情在这里吵架,还不如想想办法,先医治好病人。

“王大夫,这事情稍后我会处理,还请你帮我内人治病。”冯扬客气了几分,毕竟,刚刚王政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在这西北地区,还真的找不到第二个能够医治的人。

因为在场的人,就已经都是西北地区有名的大夫。

王政微笑了一下,对着冯扬道:“在我治病之前,我想将一些落井下石之人处理好,不然我怕会影响我治疗。”

听到这话,冯扬立即明白,喝道:“来人,先将季老绑在外面。”

怎么说季老也是西北地区有名的大夫,就这么被绑,心中这事不甘。

“王政,你个王八蛋。”季老骂道。

“把他嘴堵上。”王政低声说道。

此刻众人回过神来,知道了王政在做什么,感到一阵后怕,幸好刚刚没有说王登科的不好,不然现在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他们突然感觉,这么一个小青年,实在太可怕了。

“这个药丸,是止痛药,具有很大的副作用,西域人一般都很少服用,除非到了迫不得已的情况,而姜夫人这种情况,被银针扎下去,实则是在慢慢的恢复身体,但是这个时候,服用这个药丸,无疑就是剧毒。”王政故意将事情的严重性说的夸张一些。然后走到王登科面前,借来了银针以及一些医药。

人都要快断气了,还说是在恢复身体?一些大夫不明白,但是目前也只能默认,不敢出气,不然会成为下一个季老。

王政拿着银针,仔细的看了看,在看看姜玉茹的病情,点了点头。

“王大夫,你要施针?”冯扬见到王政又要施针,立即问道,他是担心,这万一再次弄个半死不活,那该怎么办?

王政点了点头。

“王大夫,可否告知我内人是什么病,该怎么治?”冯扬这次变得精明了,先问清楚,也好让在场的意思判断一下正确,不然真的要医死人了,他们王家所有人的命,都抵不过。

王政犹豫了一下,道:“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

这个病,没有人听说过,大家一脸懵逼。

王登科转了转眼珠子,阑尾他知道,以前他看过一本书说过,随即心中感叹;“刚才是我看出病情了。”

的确,刚刚王登科看错成了痢疾,所以扎了神阙穴。

王政见到很多人不明白,这个时候,他也懒得解释,继续道:“有两种治疗办法,最为快捷治疗的,就是开刀,将尾巴切掉,而第二种就是不切,用针灸治疗,这种办法需要的周期有点长。”

“开刀?”冯扬吓了一跳,当初他被敌人的弓箭打着,那种疼痛,难以忍受,现在就这样给自己的夫人开刀,他想想都有点心疼。

更不要说,开刀的成功率高不高了。

其实王政现在也没有条件开刀,切除阑尾,只能采取保守治疗,用针灸配合药物进行治疗。

“我们还是针灸治疗。”王政见到冯扬被吓了一跳,心中偷偷乐了一下,没有想到堂堂将军,居然这么害怕。

“会不会出现刚刚那种情况?”冯扬还是很担心。

王政看着在场的人,然后在看看父亲王登科,站立起来,大声说道:“其实要说医治这样的病,我父亲是十分有经验的,刚刚他给冯夫人施针,是为了让冯夫人处在一种假死状态,以便于后面的施针,如此一来,可以减少冯夫人的痛楚,只不过,冯夫人这几天不吃饭,身体难以吃消,导致了刚才的情况。”

“那王大夫说是痢疾,你说急性阑尾炎,又怎么解释呢?”也有不懂事的人,在挑刺。

只见说话之人,是一个灰色袍服的老者,和季老是十分要好的朋友。

这么问,也是想要出口气。

王政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才将季老的嘴巴堵住的,没有想到,现在还有人那么不识抬举。

“说是痢疾也没有错,这是因为我父亲他看得比我远,因为突发性的阑尾炎,伴随有痢疾的情况。”王政说这话,就是为了给他父亲带上一个大的光坏。

王登科愣在原地,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个时候,还不忘记夸奖自己。

其实王登科明白,王政就是在胡说,但是这胡说中,又找不到缺点,所以大伙也就将信将疑。

“哼!”灰袍老者闷哼了一句,没有说话。

“看来我们错怪王医师了。”有人开始拍马屁起来,本来叫王大夫的,现在称为王医师了。

这马屁拍的好,冯扬也是喜欢,这个时候就是要这种效果。

“是我,错怪王医师了,来人,给王医师及其王家的人座位。”冯扬这个时候,巴不得好好的巴结一下,以便于让王政安心的治疗。

巧儿在旁边,也是混得了一个座位,但是终究不敢坐下,就站在王登科后面,安静的看王政。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伺候的二少爷变了,变得更加的成熟,更加的沉稳。

王政见状,点了点头,趁着所有人不注意,他快速的给病人扎了几针。

不久,姜玉茹的脸色渐渐的恢复过来。

冯扬见状,心中松了一口气,让所有的守卫都散开。

“哎呀,王大夫手段真的高明啊。”冯扬夸赞王政。

这种拍马屁,王政见多了,但是一个将军来给自己拍马屁,他还是第一次见。

他心中乐了一下。

“我给你开个方子,你抓药来,按时给冯夫人服用,过段时间我再来施针,保准两个月之后,这个病就会痊愈。”王政说完,就拿起笔墨,在纸上挥舞写下了一个药方。

“只要内人痊愈,我必定会登门拜谢。”冯扬说道,然后就让守卫,将一些大夫送走。

至于季老,没有王政说话,冯扬还是继续将人绑着,那灰色袍服的老者,也是缓慢离开,离开之前,阴森森的看了一眼王政。

诸多大夫离开冯府之后,王登科才回过神来,刚才太凶险了,幸好王政赶来,救了他一命,同时也救了整个王家,保住了王家医馆的招牌。

王政做完这一切,准备收拾银针,似乎隔久没有动过中医了,一个不小心,竟然被银针扎到了手指。

他的手指血液流出来,立马就发现,这根银针,居然变成了黑色。

“难道我中毒了?”王政吓了一跳,在回想巧儿说的话,这个‘王政’以前可是风流成性,会不会感染了什么病?

不会吧?哇擦。

王政尴尬了,他立即收拾银针,隐藏了自己的情况,这种情况,只能等回去之后,慢慢的检测了。

血液中带毒,这可不是小病啊。

同类推荐
  • 万界仙踪之大唐帝国

    万界仙踪之大唐帝国

    【架空爽文】唐国皇帝李逍遥,整日沉迷于酒色当中,登基三年从不过问朝政。他曾严令,谁敢入宫谏言,满门抄斩!可谁又知道?李显竟是穿越而来的现代人。他是大臣们眼中的昏君?他是奸臣们眼中的废物?他是邻国皇帝眼中的笑话?答案尽在《做皇帝不容易》一书中,敬请各位入坑,一探究竟。
  • 帝国重启

    帝国重启

    三流学渣穿越清末,重铸中央帝国,再现泱泱华夏!
  • 武王灭商

    武王灭商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大汉之少年归来

    大汉之少年归来

    少年化身成前世,来到了大汉朝,昭宣年间,各势力间勾心斗角,步步为营,少年也从尔虞我诈,陷害和背叛中逐渐成长,从善良到城府,甚至黑化,成为终极大boss。最终在人去楼空后明白,人生最痛苦的是利欲熏心,最珍贵的是不忘初心,“愿你阅尽繁华,归来仍是少年!”。本书以历史为背景,权谋为主,言情、复仇等元素为辅,为了故事的精彩性,难免会有人物杜撰,所以请读者海涵。少年意味成长,成长是随波逐流还是逆天而行?我们又需要怎样的人生?少年意味求欲,欲望可以使人改变,也会使人痛苦,当破云见雾,是得到还是失去?“但惊物长成,不觉身衰暮。去矣欲何如,少年留不住。”愿所有少年,青春不悔!
  • 历史年鉴之1900

    历史年鉴之1900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妖帝大人精分了

    快穿之妖帝大人精分了

    思散觉得自己太悲催了,好不容易绑定了一个宿主,却是个一体双魂的人,大白话就是人格分裂症。表面温柔内心腹黑的大小姐和霸气厉害外挂随便开的妖帝,对于你来说,那个更好一点呢?
  • 就算世界无童话

    就算世界无童话

    大学毕业的洛水为了和男友在一起,到浙江杭州找工作,做销售。洛水漂亮,但家境清贫,男友在一个职业院校做老师,两个人看不到买房的希望,清贫艰难的生活着。一次业务应酬的时候认识了姜季泽,后来才知他是集团老总的小儿子,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她在现实的压力下,不敌季泽的嗳昧,一步步深陷其中,慢慢进了姜家,认识了季泽的姐姐,季泽的姐姐季琳嫁给了电视台台长的儿子,官富结合,却并不幸福。洛水与男友分开,和季泽在一起,却被姜家反对,最后要她嫁给季泽的傻子大哥,傻子大哥曾被女博士欺骗,她选择逃离,想与前男友再续前缘,前男友反对,只能伤心回西安。
  • 锦衣之下蕃外篇2

    锦衣之下蕃外篇2

    自创番外篇,满足一下锦衣奶奶们要糖的心?
  • 竹马竹马的小青梅

    竹马竹马的小青梅

    谁能告诉展愠为什么三年前还是圆溜溜的小青梅摇身一变成为青春洋溢前凸后翘的女神??误会分开三年回来就要虐老子?“喂,那个,也许我们可以试试呢?”“什么?我们不是一直在一起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进军娱乐圈

    重生之进军娱乐圈

    沈文泽面无表情的看着眼前的青年:“所以说这就是我的任务?”少年同样面无表情的说:“恩”沈文泽额头青筋暴起。世界上最坑爹是什么?不是一睁眼发现自己重生了,也不是发现自己不知道重生到了一个不知道是什么城市的城市,更不是发现自己被强行绑上了一个什么破系统!而是要谨遵系统圣旨要他重操旧业进军娱乐圈!!!!经过了一系列挣扎,沈文泽这高(话)冷(唠)面(逗)瘫(比)也忍不住了果断摔剧本,嘶吼着:“系统君!你特么给我滚出来!老子要罢工不干了!……等等!你那是什么眼神!不要过来啊!!”
  • 皇侄太霸道招架不住

    皇侄太霸道招架不住

    十年前。“啪!”“你打我?”“你走,我讨厌你,你伤害我母妃,你再也不是我皇叔了,你滚!”“你……我说了,我没有!”“坏人!滚啊!我恨你!你伤害我我母妃,我不会原谅你的!”“你不信我!我说了,没有!”“滚!从今以后,你再也不是我的皇叔了!我也不要你这样恶毒的皇叔!”“好!好!皇甫楽,你竟然从未相信过我!那么,从今以后,你我恩断义绝!”“日后如若再相见!你我便形同陌路!”“若他日再护皇莆楽一分一毫,我皇甫璃轩必将不得好死!”“皇甫楽,希望你不要为今天的选择后悔!”第二天,“他”离开了皇城,十年未归。十年后。将发生什么……
  • 能掌控情绪的人,都不缺安全感

    能掌控情绪的人,都不缺安全感

    对别人的话敏感,心里就会反复琢磨;心生自卑,就会担心别人的看法;别人的一句话就能点燃你的怒火,出现冲动行为。情绪起伏太大,让人没有安全感。人们习惯于将安全感寄托在工作、友情或者婚姻上,然而常常事与愿违。他们往往隐藏着强烈的自卑和敌对情绪,内心冲突很大,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内心就难以获得平静。《能掌控情绪的人,都不缺安全感》是知名心理咨询师代连华写给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的幸福之书,她从数千个咨询案例中,发现一个人最大的安全感,来自他的稳定情绪。在这本书里,代老师将解答你的情绪困扰,教你掌控自己的情绪,让你重新获得安全感,获得内心的平静。
  • 九境君魔劫

    九境君魔劫

    撕裂的时空带来了大陆的劫数,也带走了少年过往的记忆。一路在命运的苦修中挣扎,留下的唯有那些被血浸染的伤疤。“凡叛者,皆以生刑!”“说起来也真是可笑,他们这些被赋予斩杀前朝余孽责任的人到最后也成了这些新生孩子眼里的余孽。”“如果只有在梦里你还活着,那就无所谓醒不醒吧”“伽蓝......我回来啦。”年少曾陪你共饮烈酒对峙天下的那些人,都不在了。本书战力结构体系九境:自然,乐鸣,虚空,万武,御体,御魂,鬼妖,圣灵,神通力量划分:十二域-计都罗猴白虎紫气月脖官符病符太阳太阴龙星杀门死符六阶-天,地,玄,皇,子,墨(备注:存在系统,群像。)
  • 中国1864—1911:大清最后岁月非官方记事

    中国1864—1911:大清最后岁月非官方记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落幕;1911年,清室退位,辛亥革命催生出了一个新中国。前者尴尬地意味着中兴,后者一度被寄望为民族新生。在这似是而非的中兴与新生之间,有一个王朝日趋一日地走向穷途末路;更有一个新时代艰难地萌芽和恣意的生长。洪秀全不满足于只做精神领袖、斌椿努力想用儒家术语把西方“清廷化”、曾国藩深信可以用“以命抵命”的模式处理教案、那些归国的幼童成了有原罪的“思想犯”、维新领袖康有为的作伪成癖……这些历史的细节背后,都潜伏着成败的契机;也唯有在这些细节里,才能窥见那一段历史的真实表情,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作为关注“辛亥革命”这一话题的通俗读物,本书另辟蹊径,把探索的目光远眺到辛亥革命发生之前的50年,细致梳理了从1864年太平天国彻底失败、清政府得以乱中求生,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在炮火声中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作者逐年考查了这一历史进程中清政府寻求变革、寻求国强民富及国家安定的努力,同时着重探究了政治精英群体的观念转型,以及统治阶层面对世界大变局的畏缩、试探、沮丧等心理。同时本书稿以资料扎实见长,对史料的解读很有分寸,并在可读性上作了一定的尝试,每篇文章都以“年度事件”“相关言论”等几部分构成,全书可看作是一部1864—1911年间的简略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