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88300000104

第104章 孙武(下)

但我还不死心,我不能颠覆从小学三年级就在同学中率先知道孙武其人的优越感,不能否认《孙子兵法》作者就是孙武这一根深蒂固的思想。

既然《史记》说孙膑是孙武之后,在其之前的很多史料都出现孙膑其人,那么,我们就从孙膑入手,顺藤摸瓜,期待闪烁不定的草蛇灰线。

首先一个问题:孙膑叫什么?

你可能会有疑问,孙膑不就叫孙膑么?

“膑”作何解?

用作名词,“膑”为胫骨、膝盖骨。

用作动词,“膑”为古代一种酷刑——膑刑,即断足之刑。

就算孙膑父亲没有文化,他也不会给儿子取“膑”这样一个不吉利的名字,也排除他父亲有未卜先知的超能力。

所以,“膑”不是孙膑的名。

他可能叫孙文、孙武、孙坚、孙策、孙悟空……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司马迁怎么说。

司马迁曾经给友人任安写过一封信,叫做《报任安书》,他在信中以激愤的心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其中有一段话,借古喻己的抒发了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从“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中,我们可以读到两层意思:

一是证实了孙膑本名不是“孙膑”,在被庞涓“膑”后,世人根据他的遭遇称其为“孙膑”;

二是“孙子”被“膑”后,“孙膑”发愤开始撰写、或者整理兵书,他的作品按现在的说法,叫做《孙膑兵法》。

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结尾处太史公还曰了一段话:“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

显然,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我们可以不假思索的判定,此“孙子”便是指孙膑无疑。

我们能否大胆假设:“孙膑”是否就是我们认为的“孙武”,是同一人呢?

钱穆也说“孙膑之称,以其膑脚而无名,则武殆即膑名耳”,他认为“孙膑”即“孙武”。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二人所著《兵法》入手。

1972年4月,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1号汉墓出土了一批西汉竹简(以下简称汉简)七千五百条,其中,《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一起显现于世。

考古发掘的资料,使得不少人推翻钱穆之前的论证,认为《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两部作品,由此推断孙武和孙膑也是不同的两个人。

但事情没那么武断。

银雀山发掘的汉简《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只是考古人员便于区分而人为的分类,竹简上并没有书名,只有篇名。

发掘的汉简除了能够对应传世本《孙子兵法》的十三篇、四篇对应《孙膑兵法》外,其余各篇的“孙子”并不能确定是谁。

具体来说,考古人员根据汉简内容及风格,将《吴问》、《四变》、《黄帝伐赤帝》、《地形二》、《见吴王》等五篇佚文暂时认定为《孙子书》;将其余《篡卒》、《月战》、《势备》等未能与传世本《孙子兵法》相合的、属于兵法类的篇目的,暂时认定为《孙膑书》。

由此可见,汉简的出土说明了一件事情——汉简《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如同一本书的上下册一样,完全可以视为同一系列作品。

无独有偶,传世本《孙子兵法》尽管有一些语句涉及到吴越战争,但整体反映却的是战国时的军事思想,如言用兵数动辄就是十万;言战事多旷日持久;言战术多为深入敌后的运动战,等等这些皆为战国時战争特征,非春秋時代所有,从这一理论推断,《孙膑兵法》似乎也是《孙子兵法》,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这似乎验证了钱穆的说法——孙武就是孙膑。

似乎可以盖棺定论了。

但事情突然有了重大转机。

在考古人员整理汉简的过程中,有一件令人惊喜的事情——发现了《孙膑兵法·陈忌问垒》后半部分的残简。

虽然残简上的文字极其残缺不全,但有一句话似乎是天意一般的完整——“明之吴越,言之于齐,曰知孙氏之道者,必合于天地”。

这是孙膑弟子记载孙膑和田忌对话中孙膑的原话,“明之吴越”,结合下文意思,是说“孙氏”运用此种军事理论于吴越;“言之于齐”,是说孙膑以此种军事理论言之于齐威王。

因为孙膑弟子在记录中将孙膑记为“孙子”,只能称另一个“孙子”为“孙氏”,所以毫无疑问,“孙氏之道”也就是指《孙子兵法》之道。

汉简这一重大发现,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孙子兵法》系列确实发端于春秋吴王阖闾时的“孙子”,兴起于战国齐威王时的“孙子”。

说明“孙子”一个是孙武,另一个就是孙膑。

似乎钱穆的说法立不住脚。

但后来又发生一件事,否定了之前所有的推断。

汉简《孙子兵法·用间篇》里面出现了一句话——“燕之兴也,苏秦在齐”。

既然孙武和吴王阖闾、伍子胥搭过伙,那就应该是春秋后期人,而苏秦则是战国中后期的人,孙武居然知道苏秦?难不成是穿越?

经过史学家考证,“燕之兴也,苏秦在齐”这句话只是《孙子兵法》的注文,不是正文,是当时抄写汉简的人的笔误造成的,但这件事给我们一个启示——《孙子》系列的创作经历了长期编撰过程,未必要锁到特定的人身上。

在当时,这也是一种很普遍的行为。

根据专业人士的考究,先秦兵书典籍从西汉至《汉书·艺文志》著录前,至少经过了张良、韩信的序次兵法、杨仆的捃摭遗逸、任宏的纪奏兵录等三次整理,或增或减、或真或伪、或优或缺,没法说了。

又如东汉曹操,他也整理过《孙子兵法》系列,但曹操拿到手的要多得多——一共有八十二篇,并且各篇成书年代都不相同。

说好的“十三篇”,怎么变成八十二篇了?

曹操很纳闷,但这难不倒他。

为了保持原著声韵协调、文字优美的韵味,他将《孙子兵法》的众多篇目仅仅抽出十三篇精华作注,而将余下的编为《续孙子兵法》。

依托流量明星曹操的捯饬整理,声韵协调、文字优美的《孙子兵法》十三篇焕然一新、名声大噪、流传至今,但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很明显——《孙子》其他的“兵法”系列,如《孙膑兵法》,逐渐淡化、消失。

所以,目前我们要讨论的关键在于——《孙子兵法》蓝本作者是谁?

也就是说,《孙膑兵法·陈忌问垒》中“孙氏之道”的“孙氏”是谁?

汉简已非先秦原样,我们再次将目光放到到孙武头上。

于是回到最初的问题,“孙武”其人到底是否存在?

既然西汉之前文献没有“孙武”其人,那么这个人物是否和当时现有的人物有关系?

我们再次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下被春秋历史奉为圭臬的《左传》。

《左传》的编写笔法是非常有原则的——非天子、诸侯,公子、卿大夫这些上层贵族不记,甚至影响不大的次卿都是不与记载的。

翻开《左传》,大半在晋楚之间,详于贤者、褒抑于礼,如果孙武入吴而没有得到卿、大夫的官职,只以他国公孙的身份暂为吴国客卿、或者只是客居吴国军师偏将一类职务,左丘明是不会记载他的。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就算孙武取得不世功业,被记载在王公贵族功劳簿里也不足为奇,在任何朝代乃至现在,这种本位主义都是存在的,只不过在当时的客卿制度下显得尤为正常。

包括田忌的客卿孙膑,如果左丘明在世,也不会记载。

于是,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吴行人伍子胥身上,因为孙武与伍子胥有太多的共同点——都从异国而来,统帅吴军破楚;都讲军事策略,帮助吴王阖闾练兵。

这样一来,我们又有两个假设——孙武就是伍子胥,或者孙武是伍子胥的客卿。

先看第一个假设:孙武就是伍子胥。

当时伍子胥死前,将儿子托付给齐国鲍氏,“为王孙氏”,之后“王孙氏”家道式微,简化为“孙氏”。

百年之后,孙氏后人孙膑被“膑”后,忍辱负重,开始着手整理先辈伍子胥兵法十三篇。

直到桂陵、马陵之战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被称为《孙子兵法》或者《孙膑兵法》,《孙子兵法》实际上就是伍子胥的作品。

这个假设是强行建立在“王孙氏”简化为“孙氏”基础之上的,无佐证,不靠谱。

再看第二个假设:孙武是伍子胥的客卿。

孙武为齐国田(孙)氏庶出,奔吴后写出了兵法十三篇,在伍子胥被杀前后,孙武或者儿子又回到齐国,后世出孙膑。孙膑被“膑”后,忍辱负重,开始着手整理先辈孙武兵法十三篇。

直到桂陵、马陵之战,“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被后人称为《孙子兵法》或者《孙膑兵法》。

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吴破楚入郢之后,孙武建议吴王阖闾干了一些不地道的事情,这些背弃礼法的暴行,让素有礼仪的中原各国感到匪夷所思,即使是被中原各国一向轻鄙的秦国君臣,也甚为不齿。

对于周游列国,致力于“礼”和“以礼治国”的孔子来说,孙武及兵法十三篇的出现,是开启“兵者,诡道”的“失仁丧德”之源,是引发礼崩乐坏的毕方之火。

(毕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神鸟,是大火之兆。)

站在孔子恪守礼仪的角度,《春秋》必然会剔除孙武。料想《左传》以及先秦时期的史料也做出如此考虑。

时过境迁,华不再扬,谁又说得准呢!

查阅浩如烟海的典籍,逻辑严丝合缝的推断,我的结论是——不知道。

用了很大的篇幅,得出的结论让人很不满意,是因为现在史料太少的缘故,不止孙武查不到,甚至连司马穰苴在《左传》中也不见其人。

但你不能就此认定他们不存在。

我写历史不会用“等”字来替代所涉及到的每一个人的姓名,因为他们在历史中出现过,哪怕微小的瞬间,哪怕下一页便不见其名,也值得被写下。

他们也许辉煌过,也许给过我们教训,重要的是他们和我们一样,在这个世界呼吸过。

由于没有更多史前资料的佐证,仅仅靠推断是不足以拨开历史的迷雾,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也许很快解密,也许会永远尘封。

这也是历史的有趣之处,她如同你指腹为婚却尚未见面的媳妇,任何人都有可能与你携手,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只有在掀开面纱的时候,才真相大白,也许你欣然接受,也许你心如死灰。

孙武是谁?孙膑?伍子胥?潦倒没落的贵族?

已经显得不是很重要了。

重要的是《孙子兵法》这一千古流传的著作,在冷兵器结束的时代,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养分,仍能延续传奇,成为一本世人皆知的经典。

它不仅仅只是一个个体能力的积累,而是历代武学先驱智慧和经验的升华,是他们不断的增补、做注、完善,才有了通古博今的巨著。

它就如同浩瀚星空中熠熠生辉的恒星,永不泯灭,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散发能量,温暖黑暗的尽头,照亮精神的方向。

它的传承和发扬,代表了中华民族一种文化自信、一种精神信仰,它如同利刃一般,劈裂了混沌的迷茫,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头。

当我们提及它的时候,过去、现在和未来,仿佛和时空一起对话,没有间隙,不曾遗忘。

重要的一点,《孙子兵法》不会教你如何去打仗,反而会教化给你最古朴质实的“反战”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同类推荐
  • 秦国上将军

    秦国上将军

    上将军蒙川秦国四公子之首,以五千人挡赵军80万大军与鬼门关漠北之外,九岁替祖父从军,短短三年灭北面蒙国收漠北为秦国边疆第一郡,一十一岁以军功在朝堂之上位列首位。他慧眼识珠,知人善用,创立秦国百代以上的盛世,五将三阁令大陆十三国为之颤抖,敢爱敢恨,为一人拔剑,怒杀千人,重情重义,为兄弟两肋插刀,独守城门吓退20万赵军,他只是一个平凡的少年,却因为战火家人的离去不得不上阵为将,他厌恶战争但是他知道如果他不去我身后需要他守护的秦国将会飞灰湮灭。他是,蒙家第一人。他是上将军
  • 大唐潮

    大唐潮

    贞观元年,余潮虽为事实上的皇长子,却与渣男老爹如陌路人。“你自命天下九五,喜则普天同庆,怒则伏尸百万,哀则银河倒泻,乐则随心所欲?”既然如此,那我就走出自己的路,不是让别人无路可走,而是让所有人追随于我!于是,余潮少年立志,要成为始终引领着大唐潮流的那个男人……注意:作者菌是一只萌新,新人新猪肉,先给大佬们献上膝盖!然后,这块新猪肉还能下得了口的话,收藏推荐打赏月票啥的,想必大佬们不会不给吧?不给?哇的一声!求求你们了!
  • 东方殖民者

    东方殖民者

    本想依靠穿越者的先知先觉干出一番事业的赵璋却忽然发现:整个世界线都不对了!中国没统一?大航海?排队枪毙?从日本到澳洲,从吕宋到交趾,齐国的舰队纵横四海,齐国的国势如日中天。奢华壮丽的静泉宫、雍容华贵的贵妇人、衣冠楚楚的士族们,齐王的荣光如同太阳般璀璨耀眼。但在这一切之下,暗潮涌动。新兴的力量正躲在角落里,偷偷地窥视着他们曾经遥不可及的王座。“跌落在泥泞里的九旒冕可以被重新拾起,但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了”——田华
  • 天启五十年

    天启五十年

    大明帝国迭起兴衰,天启皇帝独自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没有人能帮他做出选择。王朝的未来究竟会去向何方,天启将给出自己的答案。
  • 古墓疑云

    古墓疑云

    《古墓疑云》用不一样的笔触将中外考古中发生的趣闻逸事用一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带你穿越时空到达遥远的国度,让你零距离地感受古代的文明。
热门推荐
  • 重生宠妾之昏君不昏

    重生宠妾之昏君不昏

    北家被抄家后,大小姐北欢黎跳进徽京外的护城河,奄奄一息时被义兄林捷救起,有第二次生命的她决定换个身份入宫寻找真相。一个是对她一往情深的未婚夫,一个是看似奢糜腐化的君主,她会怎样选择呢?
  • 洪荒之人至武道

    洪荒之人至武道

    洪荒文主角大多不是人类,让人看的很不舒服,这是有些不一样的洪荒文,大概……
  • 云之界幻云使

    云之界幻云使

    云之界,一个藏在云中,由圣云使主宰的世界。盛行魔法与武斗术。圣云族是云之界继承了魔神正统血脉的一族。是唯一有机会出现能修炼全能七系魔法的一族,全能七系魔法使被称为幻云使。不过圣云族,还有一个最大的秘密,那就是拥有预言未来的秘术。不过非魔神血脉者是无法修习预言秘术的。云紫夜,在16岁,华夏大陆一名体艺高校生。本来正潇洒的过着小日子,淋了场雨,竟然发了高烧。迷迷糊糊的,等醒过来,自己竟是换了地方。
  • 吞噬天下

    吞噬天下

    这是一个仙魔林立,鬼怪乱舞的世界,现代青年肖阳被黑洞带到了这个世界。在这个强者如林的世界里,他该如何生存?……一次偶然中,他发现自己竟然拥有了和黑洞一样的吞噬能力……
  • 繁凉

    繁凉

    如果我们不流眼泪,怎么体会到它是咸,如果我们没有悲伤,怎么会知道它的炎凉,如果我们不受伤,怎么会知道世界上的人。
  • 月老回忆录

    月老回忆录

    “咔嘣!”一个长相精致可爱的小姑娘蹲在金碧辉煌、布满红线的宫殿一角,愤愤地啃下一口手中抱枕大小的萝比,头顶上一左一右的小丸子随着她的动作一颤一颤的。“咔嘣!”个把月前011号红线的主人天帝和天后昨日给她带来了最爱吃的旺旺雪饼。“咔嘣!”一星期前078号红线的主人曾经的佛和天地间最牛逼的堕神送给她最爱啃的萝比。“咔嘣!”几天前188号红线的主人恶魔和莲花小仙送给她最爱玩的手机。……“咔嘣!”可为什么她现在还是一只母胎单身狗!小姑娘啃完最后一口萝比,拍拍屁股起身,抽出一把剑,“锵”得一声砍在丝丝缠绕的红线上。“……”红线没断,但是月老小姑娘被老月老罚去再吃一次狗粮。(这是夜莺第一次写文吖,是N多短篇言情的合集,不喜勿喷)
  • 赛亚人之妖僧

    赛亚人之妖僧

    天生嗜战之族,却要化佛普度。难,难,难!
  • 泰拉瑞亚背景故事

    泰拉瑞亚背景故事

    泰拉瑞亚这款游戏坑爹的没有背景故事,因此这次就由我来瞎扯一段,不打赏也来看看吧。
  • 修行从创业开始

    修行从创业开始

    穿越到以武立国的大秦帝国你会怎么做?孟云觉得,不妨试试看发展生产力,发展商业!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自古以来,穷文富武!要修行,先致富!看孟云如何在小农经济社会掀起工业革命,看孟云如何用财富成就风云传奇!
  • 水净天苍

    水净天苍

    紫薇破境天外天,三十三天烽火遍。还清宇内谁人意?玄元上善水無顔。男儿有泪不轻弹,帝者无伤泪自干。帝者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装逼任意,而是责任的给予,缔造与守护。不知自号为帝便是帝,需要自证与天地。时值紫薇太皇大帝闭关悟道之时,域外天魔窥视,大罗天内乱象四起,邪魔外道丛生。华夏大地的胡三川机缘重生到龙门界天,成为一个水做的男人。一步步修行,而后走上布道传德,证帝为民之路。温馨提示:本人适合受够了脑残白文的人观看。书友请入群:109519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