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88300000120

第120章 召回

耿耿僚志,慊慊丘园。善歌以咏,言理成篇。

——宋·谢灵运《陇西行》

公元前489年,楚昭王为救陈,死于军中,其子熊章即位,时年不满十岁,是为楚惠王。

楚惠王即位前后,中原形势动荡不安,不仅国与国之间冲突加剧,相互征伐、兼并(如宋国就在公元前487年灭了曹国),而且各国内部也矛盾重重,大权旁落卿大夫甚至家臣手中,开展了长期的、轰轰烈烈的夺权斗争。

再加上吴王夫差一心为新的霸主之位而奋斗不息,频繁的染指中原,搅得齐鲁二国叫苦不迭,年年征战不休,就连忠于楚国的陈国也被逼无奈,归附吴国。

反观楚国,风景独好。

在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的辅助下,楚惠王延续楚昭王收缩发展的治国方略,闷头干事无意争端,一时间公族融合团结,君臣上下齐心,生民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国家的强盛,归根结底必须依靠人才,现在的楚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令尹子西也意识到了人才强国的重要性。于是,他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召回在外的楚国逃亡人员。

楚国已经饱尝人才外流造成的苦果,令尹子西不允许在他的治下再次发生类似申公巫臣、伍子胥等报复性为行为发生,他决定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更好发挥人才资源对国家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

在他的召回名单中,有一个叫做公子胜的人。

公子胜,芈姓,熊氏,名胜,楚平王之孙,太子建之子。

当初公子胜之父太子建遭费无极陷害,便携家人出逃,逃到郑国后准备和晋国里应外合颠覆郑国,结果事情败露,惨遭郑国人杀害。

公子胜在伍子胥的帮助下逃过一劫,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吴国,后又在伍子胥的教育下茁壮成长,按照年纪来算,长楚昭王十岁左右。

叶公沈诸梁看见召回名单有公子胜,大为惊讶,对令尹子西说道:“我听说公子胜这个人和他父亲一样,狡诈而好作乱,召他回来莫不是一个祸害吧?”

公子胜性格暴戾恣睢,令尹子西早有耳闻,但不以为然,并且十分想念这个许久不见的大侄儿,便回沈诸梁了一句:“是吗?我倒听说胜这个人诚信而勇敢,凡事三思而后行,并且他熟悉吴国情况,可以把他安置在边境上,让他保卫边疆。”

沈诸梁继续保留自己意见,说道:“我听说胜这个人说话做事不过脑子,又喜欢逞能,对说出的话言出必行,如今又遍求天下死士,恐怕有不能告人的目的。再者,符合仁爱叫做诚信,遵循道义叫做勇敢。不管说什么话,不论对错都要实践,这不是诚信;不管做什么事,无论是非都不怕死,这不是勇敢。还请不要召他回来,否则您一定会后悔的。”

令尹子西不听劝告,觉得公子胜是楚王室成员,不应漂泊在外,理当把他召回来予以善待。

令尹子西不仅想召回公子胜,还对伍子胥发过邀请,虽然此时的伍子胥遭伯嚭排挤不受吴王夫差待见,但他依然以“前为父报仇,后求其利,贤者不为也”为由婉拒。(《绝越书·荆平王内传》)

此时,待在吴国的公子胜也因为伍子胥的关系,而在吴国无法立足,得知令尹子西热情邀请,在征求伍子胥的同意后,便趁吴王夫差北上伐鲁之际,携家眷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国。

公元前487年(楚惠王二年),令尹子西将公子胜任命为巢大夫,安排在与吴国交界的白县邑(在今河南息县东),号白公,故称白公胜。

白公胜任职以后,筑城练兵、积极备战,每年的年终考核都没有让令尹子西失望:他在属地礼贤下士,任用贤人(“卑身下士,不敢骄贤”),兢兢业业治理白县,社会风气大为好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又在买卖粮食时以大斗斛卖出,再以小秤买入,施惠于民,深受民众爱戴。

令尹子西对白公胜的工作能力非常满意,认为自己为楚国招揽了一个难得的贤臣能人,脸上整天挂着笑容,逢人便夸白公胜作风优、能力强,在楚惠王面前极尽美言。

白公胜做这一切也是有自己目的的——攻打郑国,为父报仇。

对父亲太子建在郑国被杀一事,白公胜一直耿耿于怀。在认祖归宗后,他就开始谋划为父报仇,他心里十分清楚,要向郑复仇,仅凭一县之力是不行的,还要依靠他身后强大的祖国。

白公胜仿效中原诸国新兴势力争取民心的措施,其本质也是一种讨好国民,捞取政治筹码、获得政治加分的手段,当有朝一日向楚国请求提供帮助时,不至于处处受阻。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任职五年后,白公胜觉得小有成就,便小心翼翼的向令尹子西提出要伐郑为父报仇的请求。令尹子西满口应承,答应他待楚国的政事一走上正轨,便兴兵帮他复仇。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白公胜很高兴,觉得复仇有望,当即表态搞好工作的同时会耐心等待时机,并以比以往更加热情、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他要用满意的答卷,换取十分的期待。

在之后的两年内,白公胜多次向令尹子西请求攻伐郑国,每次得到的答复都很让人满意,但从没见过子西发过一兵一卒。

白公胜也很理解令尹子西,表示不可操之过急,决定再继续等等。

很明显,他的政治水平对令尹子西来说还是太稚嫩了,相比国家利益,个人诉求显得微不足道。

两年后,白公胜终于等来了机会。

公元前481年(楚惠王八年),晋国发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告急。白公胜大喜,第一时间建议令尹子西和晋国联手,合伐郑国,既不破坏当初的弭兵之盟,也大仇得报。

面对白公胜堆满希望的脸庞,一向表态积极的令尹子西突然间沉默了,自从郑国投靠晋国以来,楚国就丧失了观政中原的机会。

三年前(公元前484年),吴、鲁联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南)全歼十万齐军,令齐国一蹶不振,畏吴如鼠。

一年前(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与晋定公会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路南),会中,吴国对晋国实施武力,迫使晋国尊吴为盟主,一时辉煌无限,令楚国如坐针毡。

这一次,令尹子西准备借晋、郑之间的矛盾,重新令郑国改门换派与楚为盟,让楚国在风云莫测的中原形势中再次强势崛起。

复霸,是所有楚人的愿望。

盟郑,是楚国复霸的支点。

他语重心长的告诉白公胜,作为王室成员,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任何时候都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恩怨先放一边,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家的基本路线。

白公胜仔细想了下,决定以大局为重,同意了。

于是,令尹子西起兵救郑,并与郑国结盟。

本来事情朝着有利于楚的方向发展,但令尹子西又做了一件让白公胜异常生气的事情:“受(郑国)赂而去”。

白公胜顿时醒悟,所有的凛然都是堂皇,一切的允诺都是推脱,阻止自己报仇的不是别人,正是令尹子西。子西为的就是贪图郑国的贿赂,让一直希冀借楚国之力实现报仇夙愿的希望落空,他愤怒了,怒道:“我知道向谁复仇了。”

话虽如此,但也只是一时气话,自己仅仅只是一邑县尹,向位高权重的令尹复仇,无疑蚁同象搏,无奈之下,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一件事情上面——磨剑,他希望借繁重的体力活来化解心中郁气。

昔日王孙竟然干起磨剑这种粗活,引起了司马子期之子子平的好奇心,他亲自过来观摩磨剑霍霍的白公胜,调侃道:“大哥好雅致,为何亲自磨剑?”

白公胜正在气头上,头也没抬,半唬人半玩笑的说道:“我这个人一向以直爽闻名,说话做事从不拐弯抹角,我磨剑是为了杀你父亲!”

子平一听吃惊不小,立刻向令尹子西禀报。

没想到,令尹子西听到这个消息,不但未恐慌,反而镇定地笑道:“白公胜心知肚明,他是我召回来的,就如我羽翼下的卵,没我的庇护,他现在还在吴国做门客,怎么会杀我。按照楚国用人的规矩,等我死了,令尹、司马之职,除了白公胜还会有谁来当?他没必要着急。”

白公胜闻听了此言,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越发觉得令尹子西虚伪狡诈,自己几年来兢兢业业取得的业绩被他一笔抹杀,十分气愤的说道:“‘令尹之狂也’,不帮我复仇也就罢了,还公开侮辱我,我何曾受过他一丝恩惠,今后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令尹子西以为白公胜还在气头上,仍然“不悛(quān,不加戒备)”。白公胜却对令尹子西起了杀心,顺带也决定杀掉楚惠王和司马子期。

光明正大的杀掉一王二卿,在当时的环境下来说只能造反,成功率是比较低下的,但既然起了杀心,就必须要坚持到底,这是白公胜为数不多的优点,他和心腹大将石乞经过仔细谋划,决定学习吴王阖闾的经验,派刺客暗杀。

一口气刺杀一王二卿,对于刺客的素质要求相当的高,除了业务水平非常过硬(“五百人当之”)以外,更需要能够接近一王二卿身边的人。

经过白公胜和石乞仔细观察和选拔,他们决定请一个叫做熊宜僚的人。从他的姓氏就可以看出,熊宜僚曾是王族之后,家道中落后沦落到南市杀猪为生,力大无比,是一个比较放心的人。

于是,白公胜和石乞满怀希望而去,同熊宜僚亲切的聊起了家常,在攀谈的过程中,白公胜就发现这个人确实厉害,气质不俗,心理素质非常好,而且还很聪明。

既然是聪明人,白公胜也不掖着藏着,直话直说,将自己的打算全盘托出。

结果很尴尬——熊宜僚不干。

先秦时期的刺客,绝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有钱就上的黑道人物,他们往往也有很高的道德觉悟,他们忍辱负重,所作所为必须要讲求“忠”、“义”、“信”,以天下为己任,对于所要刺杀的人物也要仔细揣摩,非残暴、恶毒不杀。

一句话,他们是一群有追求的人,不甘平庸,梦想青史留名,生死不惜。曹沫如是、专诸如是、豫让如是、聂政也如是,可惜熊宜僚不想做第五个人,因为他刺杀的对象是明君贤臣,是要背负万世骂名的。

面对石乞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剑,熊宜僚没有说话,只是用眼斜视着白公胜——寒光闪闪,不寒而栗。

“事成之后,司马就由你来干。”

“不干,我觉得杀猪就挺好。”

谈不拢。

石乞建议,既然熊宜僚不肯就范,不如杀了他,免得计划遭到泄露。

“不用”,白公胜阻止道,“熊宜僚不为利诱、不怕威胁,可知此人忠肝义胆,绝不会出卖我们,今天说的话我相信他不会泄露半个字,你也要好好学学,我们还是另寻他人吧。”

说完,和石乞大步迈出。

既然没有好的人选,刺杀一事也就作罢,而后,他们大量招募死士,豢养府中,水平不够人数来凑,期待有朝一日这些死士能够发扬不怕死的精神,一遂复仇之愿。

时间没让白公胜等多久。

两年后(公元前479年,楚惠王十年),吴国军队进攻楚国慎邑(今安徽颖上北),白公胜领兵救援,打败吴军。

这是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胜利,是楚国复国以后第一次在正面战场战胜吴军,打破了吴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令尹子西非常兴奋,再三奏表,向楚惠王为白公胜请功,楚惠王同意了,并打算亲自在楚宫接见白公胜。

得知消息的白公胜大喜过望,心生一计,他向令尹子西建议,让有功的将士随他一同进宫,敬献战利品的同时,也均享王恩。

令尹子西没有多想,同意了。

这是令尹子西一生当中犯下的最大的糊涂。一场楚国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宫廷杀戮开始了。

同类推荐
  • 音殁

    音殁

    一个女人的传奇,一个时代的悲剧,在爱情面前有谁都不是自己。时代,左右了所有人的命运
  • 龙战魏蜀吴

    龙战魏蜀吴

    魂穿汉末,看我秦琼如何战关公,长枪之下,不留活口!
  • 中国仡佬族

    中国仡佬族

    这套《中华民族全书》主题鲜明,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理念,执着追求:充分展示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56个民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56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映56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
  • 曙光初现(1940-1949)

    曙光初现(1940-194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从国共共同抗日为起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蒋介石父子最后逃离大陆。
  • 三国之明治天下

    三国之明治天下

    在乱世三国,处在一个你争我夺得地步,因为一场事故,一名在现在奋斗的员工,因为一场被车撞的意外,来到了烽火浪中,三国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主角的一统之路也在慢慢开启中成长起来。
热门推荐
  • 大芜

    大芜

    我愿为了你跌落尘埃,请别让我心如死灰。(求推荐,求收藏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RX热血牧师

    RX热血牧师

    热血大陆,实力为王。虚拟之战,一触即发!
  •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古人的这句名言可以说是对中医世家这一学科特色的高度概括,同时也说明中医世家所传经验较之一般医家的经验来说弥加珍贵,而父子相传这种形式更具有中医特色,其中有不少真传,也是其他方式常常无法实现的,这种情况也从反面佐证了祖传世家经验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这套《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对以祖辈相传的中医世家宝贵经验进行系统性总结,就显得极为迫切而重要。
  • 武道登天录

    武道登天录

    秦岭祭坛横空出,武道传人落异域。若想今生归途还?唯武通神踏天回。
  • 戮天帝尊

    戮天帝尊

    这是一个天骄辈出,群雄并立,诸神争霸的璀璨黄金时代。在这波澜壮阔的黄金时代中,试问苍茫天地间,谁主沉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霸天邪皇

    霸天邪皇

    身兼神功魔与道,阴阳交汇太虚生,一剑碎虚敌安在?执掌乾坤谁争锋!平凡少年炼魔功身死,却灵魂未灭重生异世,得混沌源晶认主,获绝世功法传承,手持霸天神剑,身着天魔神铠,转战三界,熔炼阴阳,最终主宰万物,铸就不死不灭神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携美同行,笑傲天下!一切精彩尽在《霸天邪皇》!
  • 修鬼

    修鬼

    现代富家子弟欧阳东凭借奇遇获得仙界修仙之术,以其嚣张随性的性格在校园与都市中纵横。所谓鬼由心生,世人心中皆有“鬼”。
  • 扶蜀

    扶蜀

    重生为关羽长子关平。汉,建安二十四年,荆州大战起。名将关羽,水淹七军,襄樊大捷。孙氏背盟,联合曹魏,袭取荆州。似乎,这冥冥之中皆是天意,关羽当有麦城之败。索性,天不亡关羽,其子关平临危间开启一部名为《三十六计》的古书,开始他逆天改命,扶保蜀汉的辉煌人生。ps:另外有150万字完本老书打底,放心入坑,老书《隋末之大乱世召唤》书荒的,可以借步看看。书群群号:891842893,欢迎各位进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