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88300000126

第126章 春秋五霸(一)

这也许是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了。

“春秋”得名,缘由孔子修订《春秋》,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

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代”。

为缩小甄选范围,本书采用后一种说法,并延伸至楚惠王时期。

“霸”,为政之名,谐音“伯”,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礼记·王制》当中解释是“千里之外设方伯”,也就是说春秋五霸指代的是春秋时期领导各诸侯的老大。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王室衰微,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于是各个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之利,开启了激烈的兼并、争霸战争。

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余个,到战国早期大约二百五十余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

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

“春秋五霸”是历史上对春秋时期诸国中实力、号召力执牛耳者,同时对历史的发展贡献最大的五位国君的称呼。

但“春秋五霸”到底是指哪五个国家的哪五位国君,确是一个十分有争议性的问题。

史学界通常认为,能称的上霸主的君主,应该有以下几种作为:尊王,也就是尊奉周天子,或者帮助周天子解燃眉之急;攘夷,帮助中原诸侯国抵御来自四夷的入侵;会盟,被周天子册封或者被诸侯拥戴为霸主。

在历史上,关于“春秋五霸“是谁的不同说法,至少有七种,而每一种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也都有自己的不能服众之处。

这七种说法分别是: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索隐》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汉书注·诸侯王表》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如果我们把上述霸主都罗列出来,就是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十二个人。

历史对历史人物的评判有其相对性及闭塞性,作为一本正史小说,应当有自己的理解和分析,使之基本符合当下的价值观。

换句话说,我不要历史觉得,我要我觉得。

现在,我以一名评委的身份,从现今考察干部的标准来对“霸”进行重新衡量,使其更符合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那便是德、能、勤、绩、廉。

作为一名君主来说,要同时做到以上五点很难,尤其是“廉”这一方面,扯了不少的后腿,但这绝对是非常有意义的考核指标,因为,我评选五霸的目的,不仅要历史记住这些丰功伟绩彪炳史册的英雄,他们更要为后世树立一种高尚的道德要求。

开始!

评委:“按照顺序,首先有请郑庄公述职。”

郑庄公:“我年少即位,面对强势的母亲和恣骄的叔段(亲弟弟),为了郑国的稳定,我选择了隐忍不发,步步退让。二十多年后,野心勃勃的叔段叛乱,我才不得已兴兵讨伐,平定叛乱。

后人认为我颇有心机,故意纵容叔段就只是为了逼他造反,我觉得很冤。当时叔段到京城后,积极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一度掌握郑国近半壁江山,其心昭然若揭,母亲也成为他的帮凶。面对这种情况,继续放纵便是引火烧身,我也不会拿身家性命来赌博,只能说叔段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典型吧。

平叛之后,我开始执政。

对内,我大力发展农商,坚决贯彻执行先君‘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匄夺’的十二字方针,营造十分宽松的兴商环境,使得郑国呈现出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的盛况。

对外,我充分利用我在周王室的职位和权利,远交齐、鲁二国,近攻宋、卫、陈、蔡等国,为郑国抗击邻国入侵和向四周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奈何郑国地缘优势太差,发展空间太小,拼搏了四十多年也没能为郑国开疆拓土,这方面还是挺羡慕楚国和秦国的。

在结上制下、远交近攻的同时,我还帮助齐国抵御戎人的进攻,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别看现在齐国强大,当时也是跟我混的小弟。在去世的那一年,我还与齐僖公、卫宣公、宋庄公在恶曹结盟,小霸于诸侯。

虽然我本人没有对中原的文化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但在当时,我不祭泰山祭周公,为人行事恪守礼数,《左传》也赞我‘知礼’。

说了这么多,我唯一千不该万不该做的事情,就是在繻葛之战中射伤了周桓王,当然这件事也不能全怪我,周桓王偏信虢公,革去我在周朝机关中卿士一职,还亲率大军与陈、蔡、卫三路诸侯攻伐我,为求自卫我才奋起反抗。但我事后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并且派代表去面见天子陈述罪状,以示和好。汇报完毕。”

评委:“繻葛之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天子“共主”的地位,此时已名存实亡;诸侯对天子的朝拜、贡奉大大减少,王室财政拮据、入不敷出,导致周桓王、周顷王还派人向鲁国‘求赙(求葬费)’、‘告饥’、‘求车’、‘求金’,严重影响了机关运转,这种情况直到齐桓公时才稍许好转。

更为严重的时,随着王权的沦落,社会进入了一个动乱的时代,各种矛盾都在急剧发展,而且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齐、晋、楚、秦等大国先后兴起,中原陷入几百年的不义之战的漩涡。

虽然当时处于奴隶制正在崩溃、封建制正在形成的大变革时期,许多诸侯国对摆脱周王朝的强权控制、极力维护本国利益的愿望喷薄欲出,但枪打出头鸟,郑庄公‘假王命以逞其私忿,抗王威以肆其不’,以一己之力打开诸侯争霸这个‘潘多拉魔盒’,是为不道。

严格来说,郑庄公颇具才干,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家,但思想守旧,作为‘霸’显然不适合,建议取消其争霸资格。

好,我们有请下一位——齐桓公。”

齐桓公:“既然时间紧,我就不用自我介绍了吧,开门见山的直奔主题:

在品德方面,我‘正而不谲’、心胸宽广、知人善任,求贤若渴而‘庭燎招士’,重用管仲、鲍叔牙等‘桓管五杰’,君臣同心,励精图治,民康物阜,实现齐国大治。

在能力方面,我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所谓善战者不败,我能‘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虽然即位不久便被鲁国在长勺打的丢盔弃甲,但我马上调整了自己的战略方针,改急取冒进为稳重待机,变单凭武力为文武并举,才有了后来的‘南服强楚,使贡周室;北伐山戎、离枝、孤竹,为燕开路;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

当然,在成绩方面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总结八个字:尊王攘夷、存亡续绝。具体来说是尊崇礼制,匡扶周室,将王室太子郑扶上周天子宝座(周襄王);恪守礼仪,‘忧天下诸侯’,平息宋国争君内乱,帮助鲁国立君存国;力溃山戎,北上救燕,在夷仪重建邢国,在楚丘重建卫国,史称‘邢迁如归、卫国忘亡’,维护了王室的威望与统一;在葵丘会盟上,我主持道义,率众葵丘盟辞‘五禁’条款,禁止互相攻伐、废嫡立庶、尊贤使能、尊老爱幼等,顺义天下;小国来朝贡我国,我都象征性的收一点贡品,转手赐予他们厚礼,使‘诸侯归之’。

是时劳者不疾,诸侯不怨;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其德传称。大知、大决、大节,这是天下人对我的评价。在我死后多年,多国诸侯风尘仆仆、鞍马劳顿赶到齐国搞会盟,主题便是‘修好于诸侯,以无忘齐桓之德’。

试问,我不为霸,试问天下何人为霸?”

评委:“说得好。当时王室式微、礼崩乐坏,楚人崛起、戎狄猖狂,使得中原诸国化作一盘散沙,夏、商、周以来积累了千余年的文化岌岌可危,是齐桓公在如此艰危的时局,靠着自己强大的国力和有力的领导班子,才维持了诸夏的组织和文化(‘卫诸夏之地’),使得各国人民乐业安居,激发民智,融合情感,整齐国纪,画一民志,体现了齐桓公纯粹至高、正大光明的领袖风度。

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齐桓公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一上台就急于争霸,以‘欲诛大国之无道者’的名义,裹挟诸侯去报复自己敌视的国家,比如出兵灭掉了对他不友好的谭国、遂国,打压蔡国、宋国等;再次是挟天子以服诸侯,不管攻伐他国还是强迫诸侯签订盟约,总是打着周王室旗号,严重透支王室权威,晚年还想祭祀泰山,僭越天子之礼;最后是晚年昏庸,任用易牙、开方、竖刁等奸佞小人为重臣,导致死后五子树党争立,齐国内乱,霸业不在。

‘中国不绝如线,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如果没有齐桓公,我们这些后人们,恐怕就要被外来的蛮夷统治,丧失自己的文化与传承,遭到屠杀与同化,所谓的中华民族,恐怕也不复存在了。瑕不掩瑜,其文治武功功盖千秋,理应有五霸一席位。

综合评分:

德:★★★★

能:★★★★

勤:★

绩:★★★★★

廉:☆

好,我们有请下一位宋襄公。”

宋襄公:“既然大家都说了,我也来说两句:我这人太过迂腐守旧,不适合做一名国君。我也深知自己几斤几两,在父亲宋桓公去世之前,我就在父亲面前恳求,要把太子之位让贤于庶兄目夷,结果目夷以不合礼为由,跑到卫国躲避。

好在齐桓公瞧得起我,扶持我宋国,并且委托我照顾太子。他去世后,齐国大乱,齐太子昭向我求救,我念及齐桓公恩情,不顾宋国弱小,出面号召群雄出兵助太子昭回国夺位,结果只有卫、曹、邾三个小国响应,于是我率领联军剑指乱齐,杀了无亏与竖刁,赶走了易牙,公子昭才顺利即位。

经此一事,我在诸侯中也小有名气。

那时,我就觉得自己俨然是正义的化身,周礼的守护者,齐桓霸业的延续,中原秩序的维护者,大宋基业的开拓人,殷商血统的复兴者……

在盲目标榜的自我中,我迷失了方向,我不顾庶兄目夷的劝说,挺身而出,成为了一名活跃在中原政治舞台上的执法者。

滕宣公不听话,我扣押了他;东夷闹腾,我命邾文公把鄫国国君当作祭品祭祀;曹国不服,我发兵包围了曹国……

我本想以一己之力安分各路诸侯,形成互相友爱的一个大集体,没想到我的一系列举措竟然将楚、齐、郑、陈、蔡等国逼成反宋联盟,中原再次四分五裂。

我很迷茫。

我做错了什么?

也许我操之过急,我应该沿着齐桓公画好的方向,继续前进。

没错,我想到了会盟,以盟约的方式约束各诸侯。

庶兄目夷劝我:‘一个小国去主导会盟,是祸害’。我告诉他,他错了,国虽小,当有抑强扶弱之心,也能有一番作为。

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些事,证明我错了。

在盂地会盟上,楚蛮子蛮横无理,竟然同我争夺霸主。我虽愚钝,但为人作嫁的事情决然不干的,我据理力争,结果当场被楚蛮子抓了起来,带回楚国囚禁。

在场的陈、蔡、许、曹、郑等五国国君没一个帮我说话,因为楚蛮子带来了军队。我很后悔没有听庶兄目夷的话,也该带甲会盟。

囚禁了大半年,才在鲁僖公的调停下回到国内。

丢脸丢到家了。

休息了一年,哪都没去,出门怕被人指着骂。

一年当中,中原发生变革,楚国强势崛起,郑国这个墙头草竟然支持楚蛮子称霸!是可忍孰不可忍,一个蛮子怎么能够领导群雄?这不是打诸国的脸么?

我决定教训下郑国,让他知道什么是廉耻。

当我兵行泓水时,得知楚军也赶来救郑国,这样也好,顺便杀杀楚国锐气,于是我在河边摆开阵势,枕戈待旦等楚军渡河决战。

河水很宽,波浪宽,楚军深一脚浅一脚的推着笨重的战车渡河,狼狈不堪,丑态百出,将士们看的哈哈大笑,但有一个人没有笑——又是庶兄目夷。

他不仅没笑,还劝我半渡而击,我轻蔑一笑: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乘人不备呢?

事后,我为我的轻蔑一笑付出了沉痛代价——被耻笑了二千多年。

渡河后的楚军迅速发动攻击,潮水般一拥而上。蛮子就是蛮子,打起架来一点风度也没有,不管老的小的逢人便砍,就连我这个国君,他们见了也不礼拜,还一箭将我射伤。

然后我就这样挂了。

最让我搞不懂的是,为什么后人将我列为五霸之一?几千年前的事翻出来反复提及,是嫌我还不够丢人现眼么?

哎!一切都是命。”

评委:“泓水之败,不在于宋襄之仁,究其原因,还是宋兵战斗力太差。从着眼于尊礼的层面上来说,宋襄公临大事而不忘大礼,虽兵败身死,但犹有文王遗风,是乃正道。

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也就是仍离不开‘礼’的约束。

这是贵族精神的体现,是人心向善的弘扬,我们不能因为宋襄公秉承古军礼仪,而被嘲笑和挖苦‘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但他不自量力、好名无实、不懂变通的性格,终招失败,被贻笑千年,霸业成空,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在春秋那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给他以十二分的敬意,可列入五霸候选之一。

综合评分:

德:★★★★★

能:★

勤:★

绩:★

廉:☆

好,我们有请下一位。”

同类推荐
  • 武圣是怎样炼成的

    武圣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大学生穿越到东汉末年,附身成谁不好,偏偏成了武圣关二爷。我一介大学生,让我温酒斩华雄,万军刺颜良,我做不到啊。很多穿越者想改变历史,但穿越到有些人身上,你会发现连沿着历史的轨迹行走都是如此艰难。内心只是一介凡人的关羽,在这乱世中,见识过了宦官的阴险,奸臣的狠毒,但也看到了一批为了汉室复兴舍生忘死的士人。他跟着皇甫嵩一起在战场上平叛,亲眼见证了董卓乱政后的暴行,不知不觉间,他褪去了稚嫩,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汉人”,并决定为了大汉的国运而平定天下。回过神来,这个世界的关羽,已经走上了一条只属于自己的武圣之路。“无论皇帝昏庸还是有为,官场清廉还是浑浊,这个朝廷中,一定有一些人,他们为了国家的强盛而锐意进取,为了百姓的安康而不顾个人得失,为了天下人的安定而鞠躬尽瘁。如果说什么是大汉的话,那不是天子,也不是朝廷,而是这些人心中的理想,那也正是自高帝建国以来,这个国家传承下来的大汉精神。”(本文除人设部分借鉴演义以外,故事发展以正史为主,但本文通篇不会有XXX是演义吹出来的正史不行之类的言论,我也不希望各位带着这种看法来看本书,和谐讨论,谢谢)
  • 大唐奸商

    大唐奸商

    生活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的多变,它的无情,它的相对公平,才让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思维为它增添自己喜欢的色彩,不然都一样,那得多无趣。大唐盛世,物竞天择!我是陈天泽,我为自己代言。
  • 千古英雄浪淘沙

    千古英雄浪淘沙

    地震之后,人们的本能是求生,面对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失败,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地震终于过去了,人们迎来了太平盛世,用尽了所有的极乐力量,将盛世推向了最高点。
  • 三国之暴君董魁

    三国之暴君董魁

    有人姓董,名魁!有人骂他为‘董屠夫’,也有人骂他为‘董屠户’,当他杀光所有忤逆之人以后…………别人只会满怀敬畏,尊他为神,称其为:晋高祖!………………Q群:318821276
  • 齐宣夫人传奇

    齐宣夫人传奇

    渝东北传奇人物六奶夫人,与众不同的不仅仅是她独特的外表,更难能可贵的是她骨子里至始至终都流着炎黄子孙的热血,以柔软的身躯扛起一方天地。抗战胜利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又该作何选择?我们可以不计较旧日恩怨,但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背叛自己的良心。
热门推荐
  • 重生八零小甜媳

    重生八零小甜媳

    上辈子被逼着嫁给鳏夫而跳井自杀,没想到死后却被诡异空间所困,三十年来一直以灵魂状态陪伴在男人的身边,亲眼见着他死于心脏病却束手无策。以为从此缘尽的程小舟重生了,只是为什么又重生回被拐进村的那一天?守着傻子丈夫,程小舟下定决心,这一世,她不再逆来顺受,敢欺负她的都不放过!还有那个前世被她误会的心上人,这一次她一定好好珍惜!好吧,这一切就从暴打“恶婆婆”开始,准备好接招了吗?此文1v1甜宠,考据党勿入,感谢!
  • 穿越之弃妃要复仇

    穿越之弃妃要复仇

    【虐渣女强文】张子萱是个平凡的中医系硕士,却因在一个离奇的梦境中答应了一位陌生女子的请求后,就变了身份,而这女子正是舍友口中的恶毒女二号,家世显赫却对一位不爱自己的王爷痴缠不休,最后被送往尼姑庵青灯古佛。重来一次,张子萱能否为这个恶毒女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且看一代中医女如何在古代宅斗中生存,抱得美男归。
  • 顾长缨

    顾长缨

    C城来了一号大人物,大人物来历不明,却和各权贵颇有深交,身家不知几何,却喜欢养一堆奇奇怪怪的闲人,作为闲人帮里新来的,顾长缨虽没见过这位大人物,但也知道必定是个隐形的富豪,因为她正住着的是几辈子都没见过的豪华别墅。在这名为渡客居的别墅里,顾长缨发现了闲人们的秘密——有喜欢睡棺材的,有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的,也有夜里翻着白眼梦游做菜的,招待无家可归的……顾长缨因能体验死亡死后被大人物看上了,某天,开始收网的大人物深情地跟她说,他们前世似乎见过,她本以为是玩笑,却不知,忘记过去的她存封着不为人知的禁区,连她自己都不敢踏足。
  • 喵星人的最强帝国

    喵星人的最强帝国

    荒原大陆上生活着各色各样的妖族,它们常常为了一块领地而疯狂内斗,就在这个时候,一群猫妖异军突起,在战争中势如破竹,攻无不克。最终它们才发现,原来是坐井观天,那一艘大小可以覆盖它们帝国的外星战航降临了,从里面走出来的生物,称自己为“人类”
  • 幽天灭辰决

    幽天灭辰决

    异界大陆,辰魂者逆转未来,而随着新职业的诞生,一代天骄不断涌出,灾难也随之而来……
  • 大丧失生存守则

    大丧失生存守则

    误入实验的后果就是穿越异界,可是我为什么这么倒霉要进入一个被侵入的异界啊,而且给的身体竟然还是妹子的。。跪求老天爷给我开个金手指,让我安心修炼,回老家装13,嘛,如果可以的话。。。(本书包含变身、第一人称,以及慢热,读者请斟酌之后再入)
  • 老残游记(古典文库)

    老残游记(古典文库)

    本书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书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揭露了“清官”苛政的暴虐,指出“不要钱”的所谓“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于做大官”不惜杀害百姓邀功的刽子手。对这一点,作者自己也颇为得意,称:“历来小说皆揭赃官之恶,有提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较进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主张却是落后的,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这在本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因此,《老残游记》是一部瑕瑜互见的书。
  • 呐喊之歌

    呐喊之歌

    乱世重演,群雄并起,无关对错,只有强弱。少年带着自己极其特殊的能力,见证了豪杰们的起起落落。有五万字的前传叫呐喊之歌人物志,里面有些配角的小故事,文笔比较粗糙,大家可以先看看。
  • 冬眠男人香

    冬眠男人香

    有这么严重吗?踢两脚能踢出个胃溃疡来?什么?这男人……天性讨厌女人?但是他喜欢她,他是不是眼被糊住了?她是女人耶!既然他喜欢她是不是要有点诚意呢?不过这男人好可爱哦。竟然会脸红耶。看他这么可爱,那她就勉强做他的女朋友吧。但是天生讨厌女人的他,好像很纯情啊?
  • 英姿少女的玻璃心

    英姿少女的玻璃心

    她不会笑(除了冷笑),不会哭,他腹黑,高冷;她是所有青少年崇拜的偶像,他是“三不政策”的创始人。因为有他,她才会改变;因为有他,她的恋爱史充满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