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88300000135

第135章 晋悼公(下)

晋悼公:“每个诸侯都有定霸中原的梦想,我也不例外。

以声振寰宇的姿态进入青史,是一件功成名遂的幸事,在这方面我很佩服‘抚有蛮夷,奄征南海’的楚庄王,天赋异禀,雄才大略,当真伟略,可惜无缘一睹风采。

但蛮夷终究是蛮夷,华夏圈子不是披着羊皮就能混进的,必须经过几代人对周礼的吸收、消化和传承,并且中原还有一条不成文规定——压制楚国,是获取霸主资格的试金石。

邲之战之后,楚国已在中国称霸半个世纪之久,降郑服宋,叱咤中原,老牌霸主晋国竟然不敢敌。

此时,楚共王又趁着晋朝新定、无暇中原的机会,联合郑国攻下宋国朝郏、城郜、幽丘、彭城(今江苏徐州)等邑,并将流亡于楚的桓氏一门复入彭城,并派三百乘战车驻防。

宋告急于晋。

虽然我也很兴奋与楚国金戈铁马的大干一场,但初次执政,对战争懵懂不知,又惧于楚国的实力,便向新任中军将韩厥征求意见。

韩厥比我还激动,一双老手不停的颤抖:‘欲求得人,必先勤之,成霸安强,自宋始矣’。

一句话说的我热血沸腾,男儿当横戈跃马驰骋疆场,当即下令亲征——兵发彭城!

楚国万没料到晋国在大局未稳之际,集结兵力远征作战,随即调整部署,命大军北上,想同我过过手。

两军在彭城附近的靡角之谷遭遇。

估计楚军见我军气势如虹,竟然主动退兵!

至于原因,到现在都没搞清楚。

第一次军事对决,晋国就这样不明不白的以胜利告终!我决定吹响复霸号角,也让各诸侯重拾归晋之心,当即表态:‘彭城不克,我誓不归!’

一个月后,我命栾黡为将下军,率鲁、宋、卫、曹、莒、邾、滕、薛等八国联军围攻彭城。彭城得破,宋国最大的隐患业已消弭,由此坚定意志,追随晋国达七十年之久。

首战大捷,晋国声望渐有回暖之势,我复霸的信心更足了。

攻克彭城只是牛刀小试,郑国的归属才是霸主的风向标,才是晋、楚之间孰强孰弱的标杆。

打铁要趁热,打仗要趁势。距彭城之战仅仅不到百日,我令韩厥、荀偃起中军伐郑,又令栾黡率联军移师郑国,势要郑国改门换庭。

但我碰上很有骨气的郑成公。

我携两路大军猛攻郑国,在澞水取得大捷,又陷其外城,郑军顽强,退入都城死守,拒不投降。

我猜测郑成公可能对局势不甚明朗,不肯轻易易帜,觉得很有必要让他认清局势,及早弃暗投明,于是合兵一处,驻于鄫地,令韩厥猛攻楚国边邑,达到杀猴骇鸡的目的。

楚国仍旧消极应对,紧缩兵力,闭门不出,我军趁势在焦、夷二县耀武扬威,大张旗鼓的劫掠一番扬长而去。

郑国仍旧不投降!

我问郑成公为何?答曰:‘在鄢陵一战中,楚王为救郑损其一目,现在让寡人叛楚,寡人于心不忍!’

我很感动。郑成公能在国破之际不忘誓约,足以窥其人忠义仁信,占尽了礼数,这样的国君恐怕是战胜不了的,即使以武力迫其就范,也为天下所不齿。

我决定退兵,静待来日。

虽然郑国坚持忠于楚国,但楚国的失势和晋国的威慑让郑国局势动荡不定,郑成公十分沮丧,不久便忧虑成疾,大病不起,溘然长逝,死之前还留下一份让我气恼万分的遗嘱:‘誓忠于楚!’

面对郑国的冥顽不灵,我组织宋、鲁、卫、曹、邾等国代表再次会盟,商讨征服郑国的办法,其中,鲁国代表提出的方案切实可行——在郑边境的虎牢筑城,然后陈兵其内,持续对郑国施压。

该方案很快得到与会国家的支持。不久,三座军事城堡在虎牢拔地而起,互成掎角之势,大批的联军进驻其内。

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半年后,战战兢兢的郑国经不起联军在边境的持续骚扰,终于废弃郑成公遗嘱,向晋国投诚。

中原又一次团结起来。

福无双至,就在郑国归附不久,南方又传捷报——楚攻吴惨败,令尹羞愧致死。

南风不竞!此时再不伐楚,更待何时?

于是,我再一次组织诸国首脑在鸡泽会盟,顺便将伐楚有功的吴国纳入华夏组织,共商制楚大计。

各诸侯本来以为此次会盟只是一次热情洋溢的表功大会,但万万没想到一个人的归附,彻底改变了会议的性质——陈国卿大夫,袁侨。

在楚国接连失利的形势下,陈国釜底抽薪背叛多年的主子归顺于我,说明了一个事实——晋国俨然已取代楚国,成为众望所归的霸主!

这一年,我十七岁。

毕竟陈、郑二国近楚远晋,对于他们的归附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我向来不抱长久计议。不出所料,在鸡泽之盟四年后的鄬之盟上,与会的陈哀公畏楚,最后竟不辞而别。在我看来,陈又已附楚。

无妨,陈国的归属对于中原形势影响不大,关键是郑国的态度,而郑国的态度一向十分明朗——望风驶舵。

不幸被我言中,一年后,郑国经不起楚国经年累月的敲敲打打,也迫于晋国方面的施压,终于置道义于不顾,放下所有的尊严和原则,制定‘牺牲玉帛,待于二境’的小国之道。

谁来攻,就盟谁——晋来攻,就求盟于晋,且告急于楚;楚来攻,就求盟于楚,且告急于晋。花钱消灾,谁也不得罪。

坐山观虎斗,这是一招杀手锏。

为争夺郑国的归属权,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晋、楚二国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甚至有时候我军前脚刚走,楚军便来争郑。

针对这一情况,我果断采取荀罃的‘三驾疲楚’方案,四军三分,以逸待劳,消耗楚国的国力。

同时,我灭偪阳赐宋,盾构同吴国联络通道,支援吴国在东线对楚作战,又给楚国造成极大地震撼和威胁。

这个方案很快奏效,两线作战使得楚军疲于奔命、狼狈不堪。

当然,晋国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疲楚战略节省了大量资源,但也使得国内民生紧迫、步履维艰。

打仗打的就是钱,这话一点都没说错。

好在晋国上下一心对外,所有的官员都将自家积蓄拿出来救济国家,集中一切可用资源用于战争,共克难关。

于此同时,我借机在国内推行祭祀改用财币代替牲口、待宾只用一种牲畜、不再更制新的器用、车马服饰按需分配等政策,仅一年时间,晋国便恢复饱满之姿。

晋国情况如此,我想楚国也好不到哪去,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果然,到第三年第三次拉锯的时候,楚国终不堪重负,对郑国不再有任何动作,退出争郑行列。郑国也彻底背楚亲晋,以拥护晋国霸权为己任。

自此,郑国彻底回归中原版图,长达五十六年。

为纪念这一伟大时刻,我亲自主盟,与宋平公、卫献公、鲁襄公、郑简公、曹成公、莒犁比公、邾宣公、滕成公、薛献公、杞孝公、小邾穆公、齐储君光等十二国首脑盟于萧鱼,复晋文公之霸业,史称萧鱼定霸。

晋国重立于巅峰,掌控天下,这一年,我二十五岁。

对了,我忘记给周天子打报告了。

无妨,我帮周室绥安中原,想必天子也不会怪责与我。

说起周灵王,也是无比的痛心,自从太子晋去世后,无心政事,对诸侯的朝聘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导致部分诸侯荒废宾礼,使王室贡赋不足,赤字严重。

是我,在关键时刻,组织各路诸侯在邢丘会盟,正式确立朝聘之礼,充实了周室府库,树立了天子权威,列国来朝。

所以,有人中伤我越王畿而不朝天子,那是不对的,归根结底只是我年少气盛,不通世故,更无心学齐桓、晋文去讨要、接受天子册封;也无意如楚庄、夫差争取九鼎、百牢徒招敌视。

我只是有点清高而已,对天子还是很尊重的。

我记得将偪阳赐予宋国的时候,宋平公在楚丘设宴招待我,并大奏殷商《桑林》乐舞。

我十分清楚该曲是给天子演奏的舞曲,而我只是一方诸侯,于礼不当。当《桑林》乐舞奏起时,我默默的退入后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对于众人的推戴,我很感激,但作为一位有理想、有信念、有手段的政治家,尊王攘夷才是我永远不变的政治纲领。

但有一件事情,让我对王室失望之极。

萧鱼定霸后,周灵王唯恐晋国一家独大,对自己名存实亡的共主造成威胁,于是暗中培植势力,同齐灵公眉来眼去,还要求齐灵公学他太公辅助周武王一样,以勤王事。

难道我看起来那么不顺眼?

刚好齐灵公又是一个昏聩不明、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见王室倾心,顿时光环加身、野心汹涌磅礴,马上受命自立,矛头一转,不再听从晋国号召。

不仅如此,齐灵公还纠合邾、莒二国,亲自率师伐鲁,我辛辛苦苦构建的中原秩序,再度陷入乱炖。

齐之背晋,让我突然意识到,霸业之崛起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仅仅靠武力、靠会盟、靠尊王攘夷是不会成功的,因为它缺少一种必不可少的力——拱卫王室的向心力。

天子再弱,也是天下共主;王室式微,也曾周礼发祥;京畿弹丸之地,也是精神朝圣之处。

礼乐文明的时代里,君有君纲,臣有臣纲,大家勠力同心,维护华夏的社会环境和阶级秩序,霸权政治也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

但在这个礼制败坏、信仰丧失的时代里,天下不武、人心不古,君不君而见弑,臣不臣而见诛。郑人向我俯首称臣后还是郑人,鲁人会完盟后还是鲁人,待我撤军后,齐人还是那么猖狂。

时局之混乱,霸途之艰难,甚于桓、文。

现在我才明白,虽然王室已失去威严,但没有得到王室的册封,是多么不靠谱的一件事情。

但让我去请封,我的自尊不允许。

周灵王的貌合神离,让我心中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假天子之命,行天子之实?更或者取代天子?

但这样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否显得太冒失、太嚣张、甚至太不合情理?

如果不这样做,争霸是否还有意义?攘夷是否还有价值?

再说了,杞孝公、宋平公、鲁襄公每次觐见我,都施以天子之礼,这是否表示他们已尊我为王?

焦心劳思,我病了。

也许我不该有忤逆周室的想法,以致上天降罪,连续两年天象异常,是极煞之兆,也是对我的报应。

我病势沉重,预料到自己很难熬过寒冬,便将中军佐士匄招至榻前,准备将其提拔中军将,位列正卿,在我死后他能辅助太子,延续霸业。

中军将、中军佐的位置虽说只有一字之差,其权力、地位却是天差地别,我想士匄一定会感激我,但没想到士匄拒绝了。他向我推荐另一个人——上军将,荀偃。

我不解,士匄难道就不想做中军将吗?与中军将的位置失之交臂,这对范氏家族造成的损失可是无法预估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突然想起另一件事:上军佐韩起谦让新军将赵武、推举其做上军将一事。明面上看,这是诸卿大夫之间互相礼让的融洽,但明眼人都知道韩氏和赵氏两家关系。

士匄让贤荀偃,答案很简单,范氏和中行氏结盟了。

如果不出意外,栾氏和魏氏也会很快组成另外一个联盟。

我现在才彻底明白,在我以为拿捏的死死的六卿任免这一块,出问题了。也可以这样理解,在争霸战争相持不下、国内财政状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我对卿大夫人事任免完全做不了主了。

掌控六卿的六个家族,就此构成了三个相互独立而牢靠的政治集团,可以想象,今后几十甚至上百年,晋国政治格局的主旋律,也就在这三者之间展开了。

我突然想起士燮曾一再提醒我:‘唯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在这个威望鼎盛的时期,我耗尽心力去调整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解决侈卿专权、实现君权复兴的问题上,终告失败。

假之天年,也会如此。

我曾经以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其实只是一个普通人。

我想,以后列国之间的争霸,也只能是一个笑话了。

公元前558年冬,我长眠于夜,霸业戛然而止。

那一年,我二十九岁,年仅逾弱冠耳。”

评委:“历史上对于晋悼公的赞誉可谓层峦叠嶂、层出不穷,他的老师单襄公就赞之:立如苍松,目不斜视,听不侧耳,言不高声。论敬必及上天;论忠必及心意;论信必及自身;论仁必及他人;论义必及利益;论智必及处事;论勇必及制约;论教连及明辨;论孝连及神灵;论惠连及和睦;论让连及同僚。

这样一位天纵之才,值得大书特书。

总的来说,晋悼公英明练达,极善驭下,长于谋略,精于纵横。

对内,强化公族,分化侈卿,权谋无痕。开明伟岸,惩乱任贤,以公族为股肱,以贤臣为谋主,平衡各方势力贵族;严军纪而恤民力,治律历而行礼法,晋宗谐睦,举国大治,戎狄亲附,惠及中原。

对外,固盟华夏,同化戎狄,打压不庭。和戎睦华,得安内攘外之法;通吴制楚,行远交近攻之事;鸡泽陈归,贤于齐桓之盟贯;萧鱼服郑,比于晋文之胜楚。高居绛都,运筹帷幄;兵发彭城,以靖外难;驭千乘之家,治万乘之国;经略中原,居中国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据虎牢则争天下。故三驾以著威、五会以著信、九合以著霸。史载凡晋之盟:‘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故华夏尽附。

对下,勤政爱民,重视农耕、奖励征战。服郑即止,未尝暴骨原野,残民锋镝而霸业铸成。反观二十年后的楚灵王、四十年后的阖闾、六十年后的夫差为了争夺所谓霸主的虚荣,穷兵黩武,造成巨大动荡,无一例外,极武而亡。

对上,架空天子,孤立周室,制衡诸卿。矫天子之命,僭天子之尊;明定朝聘之礼,实则重赋诸侯,否则斥为不庭;踞虎牢而不朝天子,灭逼阳而不禀王庭。对待周室法制上尊重,礼制上僭越;形式上拥护,政治上孤立;道义上认同,经济上制约。僭礼乐而谋周,不务虚而处祸——这就是他唯一的问题。

国势鼎盛,军治万乘,晋全盛于悼公,其才能、品行、仁信、城府、权谋、胆略、成就,无人如此之贤,也无人如此之霸。然年未三旬而薨,实为可惜!

聪慧务实,卓尔不群,虚怀雅量,气魄宏伟,兼君、相之才。我想,这是对天选之子最大的赞誉吧。

综合评分:

德:★★★★

能:★★★★★

勤:★★★★

绩:★★★★★

廉:★★★★

好,我们有请下一位,吴王阖闾。”

同类推荐
  • 大清的角落: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碎片

    大清的角落: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碎片

    在近三百年的风雨岁月里,苍茫的山河之间缠绕着几许挥之不去的疑云和梦魇,泛黄的历史册页交织着血泪情仇的奋争和苦难,历史的波涛里更是飘荡着难以言说的激情梦想和家国离乱。那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在历史的壮阔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壮怀激烈、荡气回肠的故事,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回味。本书通过一段段妙趣横生的故事,分门别类地堆积起那个封建王朝的逸闻秘史,以轻松的文笔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清朝庙堂与江湖之间角角落落的风景。局部文本貌似戏说,却有史实为依据。一个逝去时代的缤纷史实,清晰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视野中。
  • 南明雄主

    南明雄主

    1645年五月,扬州失守,屠戮十日,南京沦陷,弘光皇帝在芜湖被俘,至此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宣告灭亡。南京改为江宁,寓意江南宁静了。眼看满清骑射马上就要席卷天下,多尔衮下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满清第一次在世人面前露出狰狞可怖的面容,富庶的江南直面残酷的腥风血雨。在剃发易服的民族存亡之际,一个热血青年穿越到一个被撤藩很多年的宁王后裔的公子哥身上,带着一个怕死的管家和一个傻子家丁,究竟能不能改变南明各势力各自为政的局面?能够带领义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大好河山?
  • 大明首席御医

    大明首席御医

    大明医生,也要考科举?还是世袭制?江平安遥望京城,冷笑连连:无路可选……那就以县医学为踏脚石,一路披荆斩棘。县试、府试、省试,连过三关。医户、医丁、医士、医官、御医,犹如探囊取物。且看江平安这条鲶鱼,如何在一潭死水的太医院,掀起滔天巨浪
  • 异世之我是好男人

    异世之我是好男人

    “相公,这支珠钗好看吗?”“好看,好看……”“相公,这是隔壁‘丽春园’最新款的纱袍,人家穿起来好看吗?”“好看,好看……”“相公,相公,刚刚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几位女子好看吗?”“好看,好看……嗯?为夫一直在研究你身上衣服的花纹,以至于身边有人经过都未察觉,惭愧啊……”何首乌习惯性地摸了摸耳垂处的茧子,一脸讨好地向着杜若谄笑道
  • 英语民族史·革命时代

    英语民族史·革命时代

    本卷为《英语民族史》系列的第三部“革命时代”,在本卷所描绘的1688年到1815年这段时期,三场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命运。这三场革命均发生在百年之内,并且它们都导致了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
热门推荐
  • 老大,雨夜,该开荤了

    老大,雨夜,该开荤了

    有残暴血腥的黑心“莫显扬”,有神秘忧伤的“欧阳逸”,有走错门的“方轩昂”。三个男主,各有精彩。
  • 你是我的十二分之一

    你是我的十二分之一

    ...........................................................................................................
  • 卿本纨绔,狡诈世子妃

    卿本纨绔,狡诈世子妃

    谁说古代男子钱多,体软,易压倒?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一朝穿越,纨绔散漫的小混混成了有权有势却痴傻软弱的沁王府三小姐凤惊澜。撸起袖子,正打算过上几天安逸日子。这只突然冒出来,逼她踹了未婚夫非要嫁他腹黑狐狸又是谁?今天三从四德,明天女戒,后天,把她选的美男护卫队换成粗鲁汉子又是为哪般?这边斗他个天昏地暗,那边姐妹庶母,渣男未婚夫一个个都不让她省心。拨开重重迷雾,才发现所谓痴傻不过是锁魂的封印罢了。当鱼目变成珍珠,是继续纨绔到底,还是一展风华?身边的美男如云,到底是真心相付,还是另有所图?看一代纨绔,如何风轻云淡,素手倾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春只有我最狂

    青春只有我最狂

    这个泼辣的班长的心,就像一个洋葱,一边拨,一边哭……仿佛是一个挺难的事情。一次次的离别,一次次的重逢,人生如戏,我曾凯,终于懂了……
  • 魔妃天下:冷傲四小姐

    魔妃天下:冷傲四小姐

    她,21世纪杀手组织暗夜玫瑰的王牌杀手——幻,被最信任的人杀害,一朝穿越成为风灵国司徒家的废柴四小姐,嫡姐陷害?没关系,慢慢陪你玩,玩到你再也不能玩,叔不疼,婶不爱?没关系,不爱就不爱,玩到你再也不能爱。当冷漠如厮的她,遇到邪魅如厮的他,又会碰出怎样的火花?看她如何笑傲天下。
  • 造化逆凡

    造化逆凡

    我本世间一良人,为何你们要逼我装十三张凡偶得逆天传承,逆凡开启修仙之路,俯看都市风云变化我就想安安静静修个仙肿么了,非要我当好人拯救世界!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当好人~ ̄▽ ̄~
  • 我的名捕女友

    我的名捕女友

    吴承志遇见一个自称对他有救命之恩的中二少女,平静的生活顿起波澜!
  • 幻想之星之光明联盟

    幻想之星之光明联盟

    2030年6月24日,一颗陨石的坠落彻底改变了世人对世界的认知,以超能力者的诞生为起点,进入近代社会后便隐藏起来的魔法、武功、道术、等传说中的势力纷纷回到明面,然后,随着一批天才型超能力者的诞生,原本只存在于科幻故事中的科技也相继诞生。这之后,强大的科技吸引了部分外星文明的到来,而魔法方面则惊奇的发现了异世界的存在并进行了交流,幻想变为了现实,地球也变为了幻想之星,但是幻想成真并不只有好处,利用超能力.魔法.高科技为非作歹的罪犯,受到人为因素和环境改变而变异的动物“魔兽”,宇宙中的各大势力都在影响着这颗重获新生的幻想之星的和平,而维序者这种职业也应运而生了,200多年的历史里诞生了一批又一批足以被称为英雄的维序者,如今又有一名年轻的维序者出现在了这颗幻想之星上,而他以及他所带领的团队也将慢慢影响这个宇宙的命运.
  • 西南异事

    西南异事

    西南万山中总是有无尽的神秘和说不完的故事
  • 千堆雪里等君归

    千堆雪里等君归

    【故事设定来源于网易游戏《梦幻西游》电脑版】流萤扑闪,星火流转。七月流火节之后,涂山雪就要继承国主之位了。然而她内心最大的愿望,除了渴望青丘子民安居乐业,还希望……待狐不归吹起长笛之时,尽情的跳舞。那是她最快乐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