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88300000061

第61章 医缓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人太聪明,用尽了阴谋诡计,最后反而害死了你自己。

这句话用在郑成公身上是非常合适的,明交晋国,暗结楚国,郑成公自以为脚踏两只船的事情,除了几个心腹外无人知晓,却不知楚国早把这件事透露给晋国新下军佐兼外交官的郤至,晋景公气的牙痒痒的。

对于楚国来说,要的不是两面三刀的郑国三番五次的盟誓,而是更希望通过自己的暗中挑拨,导致晋、郑二国的决裂,从而让郑国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

政治斗争就这么简单粗暴、尔虞我诈,充满赤裸裸的、触手可及的利益。

这一切郑成公还蒙在鼓里,还在沾沾自喜,为自己的单纯的政治水平孤芳自赏,兴奋之下就失去了理智,然后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赴晋。

不得不说郑成公的拜访确实很管用,至少让晋景公心里好受了点,然后就把郑成公囚禁了。

不到五年间,郑成公两次被囚禁,上一次是为太子时被楚国囚禁,而这一次是作为一国之君的身份被晋国囚禁,让郑国颜面尽失,但也不得不忍气吞声,生存在强国夹缝之中的诸侯国,往往只能跟随政治形势的变化,不断的选择依附大国来保存自己,但是有一条原则是不能违背的——贰心,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叫做“劈腿”。

但是劈腿的郑成公反应很淡定,他认为晋国不知道自己同楚国暗中交好一事,囚禁自己也只是做个样子稍微惩罚一下,过不了多久就会放自己回国。

但楚国似乎又有另外的打算——楚共王想给晋国递一把刀子,最好让晋国杀了郑成公,于是楚国的反应出乎意料的激动。

看见郑成公被囚禁,楚国方面义愤填膺,表示出极大的愤慨和抗议,痛述晋国单方面扣押一国国君的无耻行径,随即表示要对晋国这一行为采取措施,必要时不排除采用武力手段,并时不时的挤出关于自己同郑国媾和一事。

楚国此举得到了大多数诸侯的肯定,也让晋国更加坚定的认为郑国暗通楚国的事实,公元前582年,一意孤行的晋国仿佛对楚国的警告视而不见,命中军将栾书率兵进攻郑国。

郑国方面很紧张,派遣使者伯蠲(juān)前往晋国求和。估计是郑成公劈腿楚国的做法让晋国恼羞成怒,决定杀鸡给猴看,于是杀死了伯蠲。

在还没有电话的时代,两军在作战期间,双方要有互相协商的代表传达信息,这是历代战争的规则。而这个代表便是“使者”,不斩“使者”也是从古至今的战争礼仪,任何交战方都得遵守。

如果斩了呢?那就是没得谈了,就一个字——死里打。

晋、郑二国终于撕破脸皮,楚国趁机向郑国伸出友谊的双手——“侵陈以救郑”。

正当晋军准备出兵救陈的时候,又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秦桓公也趁着中原诸侯“贰于晋”的时机,联合白狄进攻晋国,栾书只好率军回救,于是陈国溃。

晋国腹背受敌,无疑给了楚国东进一个绝佳机会,于是楚国攻下陈国后,及时调整战略——在极力争取郑国等亲楚国家的同时,严厉打击亲晋国家。

此计策得到宋、鲁、齐等国的拥护,纷纷表示同晋国划清界限,但莒国仗着地处偏远,又有晋、吴二国撑腰,坚持同晋交好。

楚国是不怕远的,就怕没仗打,同年(公元前582年)冬,令尹子重从陈国出发进攻莒国,连破渠丘(今山东安丘)、莒城(今山东莒县)、郓城(今山东沂水)三城,莒国溃。

在对莒一役中,楚国不仅牢牢控制住了中原东部,又对吴国形成西、北犄角之势,切断吴国同中原国家的联系,其霸业也逐渐有了复苏迹象。

但是郑国有想法了——你楚国热火朝天的忙着自己的事业,看样子是没准备帮我们把老大讨回来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危难情急之时,郑国大夫公孙申决定求人不如求己,绞尽脑汁想出了个主意——出兵进攻许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向各诸侯国表示,郑国没有国君照样玩的溜,这样一来说不定晋国觉得囚禁郑成公没有用了,就会放回来。

应该说公孙申这个主意是可行的,但是他没考虑一点——政治,国君的废立关乎一国根本,凡事涉及国君废立之事,都处在一国政治漩涡的中心,稍有不慎便会命丧黄泉,所以说,公孙申这个主意很危险,是个馊主意。

公孙申出身王室正统,是郑国先君郑文公的孙子,说话有权威,计谋一出炉,便被公子班借题发挥,假戏真做。

次年(公元前581年)三月,公子班抢先一步主持新君即位大典,立公子繻(郑成公庶兄)为国君。公子繻很高兴,一屁股坐上去了,结果还没坐稳,就被公孙申以名不正言不顺为由杀掉,公子班也逃亡许国。

四月,公孙申又立了郑成公太子髡(kūn)顽为国君。

果然,这一举措立竿见影,中军将栾书向晋景公进谏,表示郑国已经新立国君,目前他们手上的国君不值钱了,不如将这个国君送回去,让郑国内乱,也可作为将来郑国归附晋国的条件。

楚国在中原耀武扬威,秦国又不停的在背后戳刀子,重振霸业眼见无望,自己也失礼于诸侯,国内氏族之间的矛盾愈加激烈,目前又面临把郑成公送回去的尴尬境界,令晋景公焦头烂额,一下子承受不了如此打击,病倒了。

估计病的还很严重,晋景公觉得还是命重要,决定不拼命了,同年(公元前581年)五月,晋景公主动退休,立太子州蒲为国君,是为晋厉公。

古人迷信,生病了不找医生找巫师,于是晋景公召桑田之巫看病,这个巫也也是厚道,非常专业的说道:“大王,您命不久了,吃不上今年的新麦子了。”

晋景公一听,这不行,自己还准备再活500年的,于是四处求医,终于在秦国找到一个叫缓的名医。

医缓虽然名字里有一个“缓”字,但行动上一点也不“缓”,听说晋景公病情后,医缓没有犹豫,也没有考虑秦晋之间紧张的国际关系,毅然而然的背上药箱,不远千里远赴晋国来治病。

医缓望闻问切后,没有让晋景公出高额的医药费,也没有开天价药,直言其病根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灸不能用,针达不到,药物的力量也没有效果,这病不用治了,治不好。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美丑),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xī险峻)、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上述节选自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之《大医精诚》,乃是中医学典籍中,最早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

按照现在做法,医缓完全可以给晋景公开点珍贵药材,拿点回扣的,但医缓没这么做,他虽然没读过《大医精诚》,但他做到了“无欲无求”,做到了“一心赴救”,更是成为医者表率。

晋景公感叹其为人,“厚礼送之”,而医缓,也称为现在良医的代名词。

我们更从医缓的对话中,了解到了中医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就开始形成自己的理论,其成语“病入膏肓”更是为我们熟知。

退休后一个月(公元前581年六月初六),麦子成熟,晋景公令厨师烹煮,吃之前突然想起桑田之巫预言过,自己吃不上新麦子就会死去,决定好好的证明一下自己不仅可以吃上新麦子,还活的好好的,于是决定排空肚子好好享受新麦。

就在晋景公心满意足如厕的时候,一不小心脚滑了,跌进厕所里,呛死了。

晋景公殉难于厕所一事,被列为春秋战国死的最意外的国君之二,另一个是秦武王——举鼎而亡。

晋景公,姬姓,名獳,历史评价还不错,说他是一个知人善用,有容人雅量的国君。

在邲之战失败后,晋景公沉著冷静,既不自乱方寸,对外也没有急于雪耻而盲目出兵,而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内部清洗,先后诛灭了先氏、赵氏两个家族,取得了公族对卿族的胜利,但所有的一切,也都是六卿的相互利用、排挤。

唯一做的不好的地方就是欺负鲁国欺负的有点厉害,导致诸侯离心;囚禁郑成公也有点不合情理,令郑国存有背晋的意图。

一个称职的国君,就是死的有点寒碜。

晋厉公年轻气盛,为了巩固政权,上台后一改晋景公沉著冷静的作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纠集诸侯,再次进攻郑国,郑国见状,忙派大夫子罕把郑襄公庙里的大钟取出来献给晋国。

晋国此时也是面临晋景公和晋厉公的过度时期,政局不稳,同时也有同郑国交好之意,见郑国正好递了一个台阶过来,自己也就着下了,与郑国在脩泽(今河南原阳县)结盟,放回了郑成公。

有惊无险的郑成公回到国内,长舒了一口气,然后稳稳精神,提了提神,对“代国君”太子髡顽表示自己还能干几年,等寡人不能动弹了你再接班的意思,于是太子髡顽回家待业。

接着,郑成公开始讨伐拥立新君的人,“改立国君”的总策划公孙申首当其冲,为自己的馊主意买了单,立马被办了个死刑,陪刑的还有他的弟弟叔禽。

在中原诸侯心中,晋国这一手还算是挽回了一点面子,毕竟大家都是姬姓血脉,相互的包容性也强许多,晋国声望也多少有点回升。

公元前581年秋,晋历公继位不久,鲁国鲁成公第一个表示大度,并亲自上门拜访,晋历公非常激动的握住鲁成公的手,认为鲁成公经常有背晋亲楚的想法,借口路途遥远,留鲁成公在晋国多住一段时间,顺便加强下思想教育。

没说什么时候回来,等于说是鲁成公是距郑成公之后,第二个被晋国拘留的国君。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晋国非法拘留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不好收手。

时间一晃到了冬季,晋历公选好了黄道吉日,着手准备安葬晋景公,鲁成公在葬礼上也将分配重要工作——送葬,一国国君给另一个国君送葬,这是极不符合周礼的一种行为。

寄人篱下,也不得不低头,在晋国的逼迫下,鲁成公亲切的慰问死者家属,对死者生前的功绩表示肯定,死者家属也对前来吊唁的鲁成公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

在晋国人眼中,鲁成公不过是小国国君,即便是周天子的嫡系王国,但若在军事力量上不能与晋国对抗,仍然得不到该有的尊敬,这也是鲁成公很多时候会产生背叛晋国而亲近楚国的原因。

就连几次三番劝阻鲁成公不要背晋的大夫季文子都认为,安排国君送葬太不尊重人了,甚至连喜欢大书特书的鲁国史官左丘明,在面对自己先君送葬一事,也选择只在《左传》中一笔带过,不加详细记载——太耻辱了。

直到来年(公元前580年)的三月,晋国在鲁成公写下盟约后才放其回国,可想而知,鲁成公签下这份盟约时的耻辱和不甘。

鲁成公两次去晋国,都遭到不公对待,是很丢脸的事情,可是在季文子看来,晋国是盟主,更是亲戚之国,内部矛盾而已,不丢脸。

这也可能就是鲁国人的一种尊严所在,即延续着周人的天朝上国思想,就算国力衰弱,依然尊崇中原思想。

而让鲁成公怎么也想不通的是,晋向秦、楚二国竟然互派使者,看样子中原局势又有大变化,而这个变化将令中原局势更加复杂。

同类推荐
  • 典客行

    典客行

    瑾靖之年,战乱横生,硝烟四起,生灵涂炭,各国纷争接连不断。百姓,苦不堪言。后,些许国家领地面积扩大,物质基础上升,各国纷纷开始飞速发展,逐渐齐步走向繁荣,造就一代盛世。这其间,有一才子,裴毅裴誉珏,瑾国典客,主管外交与协调民族经济。他对瑾国做出的奉献,是瑾国几年后得以飞速发展的重要一节,是瑾国得以立足于世界的重要一棒。且看裴毅如何舌战群儒,智退敌军,拓宽市场,造就一条空前绝后的经济大纽带,成就瑾国伟业。
  • 斗转水浒

    斗转水浒

    大闹东京,喋血沧州,名扬山东,群雄聚首,转战南北,威震辽金。带你走近一个不同的水浒世界,和你领略不一样的水浒英雄。王斗,一个大学毕业的普通上班族,平时喜欢宅在家里的宅男,且看他如何逆转乾坤,斗转水浒。
  • 民国老好人

    民国老好人

    重生民国,有什么好处吗?有,就是换了一个活法,换了一种人生,活出自己。
  • 战国大公子

    战国大公子

    李乾意外来到征伐混战的战国时代,突然发现自己与周天子第十子公子铉的容貌几乎一模一样!公子铉在出使韩国的半路上遇刺身亡,为了逃避罪罚,三个护卫威胁李乾来当姬铉的替身,从此他就像披着伪装的影子一样,在光天化日之下苟延残喘。委曲求全、装疯卖傻、都成为他绝地反杀、步步为营的筹码……
  • 三国之魏国无双

    三国之魏国无双

    谁说三国一定要真实,我写的就是玄幻,呵呵主人公身上的血是猪妖皇之血,我召唤的东西不是亡灵什么的,是小猪仔,只不过小猪仔站起拿武器罢了,看主角在科幻的世界,从造魏国的辉煌,为曹操征战四方!!!
热门推荐
  • 校园生化异变

    校园生化异变

    我,一个即将毕业的学渣,却因为世界突发丧尸危机,走上了一条血腥之路。全书无异能,无乱入
  • 万千美男:陌上初薰

    万千美男:陌上初薰

    东豫王一笑惊艳天下,太子连玥阴狠狡猾,七皇子连陌风流倜傥。她的一生,注定要与这三个男人纠缠不清。应是庄周梦蝶,梦醒,却发现自己来到古代,成为大将军期望最高的儿子,可卿本佳人。穿越的最高理想是什么?当然是左拥右抱,永享艳福!一群美男在身后狂追,她只需回眸一笑,石榴裙下拜倒无数英雄好汉。
  • 魔王宠魅:夫君请暖床

    魔王宠魅:夫君请暖床

    22世纪女特工欧阳菲雪被自己的男人和最好的朋友陷害爆炸死亡。一朝穿越,穿越到欧阳丞相府千金小姐同名同姓的欧阳菲雪身上,同样也是被自己的未婚夫所害致死。醒来,契约萌兽,炼制魔法阵,虐死渣渣未婚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吾泪为君留

    吾泪为君留

    一朝浮生一场梦。看职场小总裁如何应对傲骄王爷。
  • 御天者

    御天者

    雷霆降世,记忆丢失,身份成谜。偶尔的记忆片段连接成一篇绝世功法——九转乾坤相遇的两个人,许多年之后还会重逢。当一切事实都被揭晓,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一场梦,宇宙深处那座宏伟的宫殿里那位叱咤风云的大帝会是谁呢?
  • 神魂大陸

    神魂大陸

    落魄少年,轻生穿越。为回故土,拼命修炼。入伍从戎,秘境冒险。一生挚爱,竟为妖变。历数十载,终霸大陆。一朝看破,终成神仙。一生坎坷,只为执念。
  • 韶华芊芊

    韶华芊芊

    一梦韶华,跌宕情缘。一名山中遗孤。精通五音六律,执把三弦古琴,弹尽韶华芊芊。她作为一名琴师,结交了江湖益友。却无意中踏进了一个黑暗的漩涡,困难一步一步磨炼她的意志。“莲琬是谁我不知道,以前经历过的事我不记得。但我一点都不好奇,一点也不期望知道自己的过去。因为所有人都无法改变历史,现在能活得开心就好。”“琴弹得真好。”下一秒琴弦竟然断了,人生处处是意外。【主角光环被吃货们啃光了】
  • 重生逍遥王爷

    重生逍遥王爷

    “啊!一阵头疼让苏莫白恢复了点意识,脑子里接受了一段陌生的记忆…”缓缓睁开眼,“这是哪里…”苏莫白自语,“世子,世子醒了,世子醒了,快去禀告王爷,耳边传来女子惊喜的声音,随即,又睡了过去……
  • 行动的策略

    行动的策略

    马斯洛(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3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代斯大学任心理学系教授兼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获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
  • 这青春不好不坏

    这青春不好不坏

    这是一段再简单不过的青春,不好不坏,却也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