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88300000068

第68章 小国之道

荀罃,姬姓,荀氏(或智氏),名罃,字子羽,在晋楚邲之战中沦为楚军俘虏,一俘就俘了九年,所以,楚国大臣对他都很熟悉,楚共王与他更是交好,在荀罃回国前,楚共王与其有过一段极为精彩的对话。

楚共王问荀罃:“把你关了九年,恨我不?”

荀罃答道:“两军交兵,我没有本事被你们俘虏,你们没有用我祭旗(“俘馘guó”),这已经是对我的恩惠了,哪里还敢怨恨您呢?”

——不悲。

楚共王:“我今天放了你,你感激我吗?”

荀罃:“两国为了共同的利益,释放被俘的囚犯以结成友好,我们都未参与其中的谋划,我如何感激您呢?”

——不喜。

楚共王:“那你回去了,打算怎么报答我呢?”

荀罃:“我既没有怨恨,也无从感激(‘无怨无德’),不知道该如何报答。”

——不卑。

荀罃被俘虏的时候,只是一名普通的随军,其父荀首也仅仅是个下军司马这种不入流的官职,儿子被俘了也没人关心。

别人不关心,不代表自己不着急,荀罃被俘后的九年间,荀首一路爬到中军佐的显赫位置,才让楚人对荀罃这个默默无闻的囚犯重新重视起来,也将其作为重要筹码与晋国进行利益交换。

荀罃归国后迟早会世袭入卿,其言行有可能对晋国制楚战略产生影响,楚共王突然对眼前的这个囚犯产生了兴趣,一本正经道:“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现在你能把你的真实想法告诉我。”

荀罃叩首道:“托大王的福,如果我回去没有使国君蒙羞而被诛杀,并且让我继承智氏的宗位,参与晋国的政务,率领军队戍守边疆,如果碰到了大王您的军队,我也绝不有所回避,只有竭力战死,以尽到做臣子的本分,这就是我所能报答大王的。”

——不亢。

不悲、不喜、不卑、不亢,楚共王感慨道:“晋国有您在,‘楚国不可与之争’!”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苏洵《权书?心术》

楚共王对荀罃赞不绝口,但楚令尹子囊不以为然,他向来瞧不起做过俘虏的人,在荀罃任中军将还未满月之际,子囊觉得晋高层人事变动,必然导致政局不稳,趁此时机再次组织大军进攻陈国。

公元前566年,得知蛰伏一年的楚军又有觊觎中原的迹象,晋悼公决定把这个不好的苗头摁一摁,于是亲自率军和鲁襄公、宋平公、陈哀公、卫献公、曹成公、莒子、邾子在鄬地(今河南省鲁山县)会见,商议救援陈国。

晋国高层更替快速,政权交接平稳,号召能力强大,是子囊所没想到的,见联军来势凶猛,又掂量了下自己实力,下决心准备同晋军较量一下,但没过多久,子囊决定撤军,原因是抓住了陈哀公弟弟——公子黄。

内政永远是一国稳定的根本,国策的高度统一是一国政治成熟的度量尺,刻度的高低决定着本国的稳定和繁荣,以此作比,陈国和郑国就差点道行了。

在陈国内部,亲楚大夫也占有相当分量,其中以“二庆”(庆虎、庆寅)为杰出代表。

在陈哀公出席鄬地会盟期间,“二庆”合谋楚令尹子囊,设计让其逮住公子黄,以此威胁陈哀公如果不回来,就毁其社稷宗庙,灭其公室。

正在开会的陈哀公得知消息,觉得不能因为投靠了晋国,回来了连位子都不保,便瞒了众人,偷偷从鄬地“逃归”,重新附楚。

事实再次证明,最可怕的不是敌人,而是内奸。

相比郑僖公而言,陈哀公的结局已经非常不错了。

郑僖公,姬姓,郑氏,名恽,其人年轻气盛,很有主见,一上任就把先君郑成公指定的“亲楚”政策抛之脑后,引起了“亲楚派”的不满,意见最大的,当属大夫子驷。

子驷,郑穆公之子,算起来还是郑僖公祖父。

郑成公死前,子驷也有过亲晋思想,但很快又被郑成公说服,成为“亲楚”的坚定拥护者。郑成公死后,子驷曾经告诫郑僖公楚国有大恩于郑,千万不要背楚,但郑僖公充耳不闻,表示要随大流,将亲晋原则一贯到底。

嘴上说说还不算,郑僖公还准备以实际行动来表明态度,见陈哀公去会见诸侯了,自己也亲赴鄬地(今河南鲁山县),以表亲晋之决心。

出发之时,子驷又苦口婆心劝他中原各国不值得归附(“中国不足归也”),还不如归附楚国。

郑禧公很好奇:“何出此言?”子驷说道:“如果说中原各国讲道义,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在我国国丧期攻打我们呢?如果认为中原各国强大,那么以他们的力量为什么到现在还没征服楚国。”

郑僖公冷眼一笑,对子驷的话不以为然,风雨无阻的踏上了去鄬地会见诸侯的不归路。

之所以是不归路,是因为郑僖公这人说话做事容易得罪人,这次又把子驷得罪了,子驷受不了这个气,派人在鄵(cào)地(今河南新郑、鲁山二县之间)将郑僖公杀害了,立其子郑嘉为君,是为郑简公,时年五岁。

反正国君也被自己杀死了,子驷也一不做二不休,将反对他的子狐、子熙、子侯、子丁等公族全部杀死,独揽郑国大权。

郑国在子驷专政下,对郑僖公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否定其执政期间及其可怜的一点功绩,但在“亲楚”还是“亲晋”这个二选一的问题上,也左右为难。

经过几天思考,子驷决定面对现实,在夹缝中开辟一条符合郑国国情的道路,实行“牺牲玉帛,待于二境,以待强者而庇民焉”的小国之道。

具体做法是在郑国南北边境上多准备一些礼物,楚兵来伐,就“敬共币帛”,和楚国结盟;晋国来伐,就再“敬共币帛”,与晋国结盟。楚来顺楚,晋来顺晋,如果两国同时来,就让他们先打一架,谁打赢了就跟谁混(“择强国而从之”)。

子驷制定的国策,说的通俗点,就是彻底放飞郑国,通过行贿等不光彩的手段,光明正大的成了一根见风使舵的墙头草。

对于此策,大夫子展还是有疑虑,他认为郑国同晋国光签订盟约就有5次之多,基本属于签约专业户,如果再不守信义,只怕“兵乱日至,亡无日矣”,不如死心塌地跟随某一个大国,从此唇齿相依,诚实守信(“杖莫如信”),以求安稳。

子驷坚持自己的想法,觉得“小国之道”很符合郑国目前的实际,拍胸脯子展向保证,此策一旦实行,再厉害的敌人都不足为祸,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寇不为害,民不罢病”),如出现不可预料的问题,一切责任由自己承担。

晋、楚长期的拉锯战,使郑国蒙受巨大的灾难,郑人也无法忍受,虽然子驷制定的“小国之道”毫无信誉可言,看似有点作践自己,但其实暗含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之意。

郑国本身实力不弱,郑庄公在位时与周天子交恶,率军击败天子的军队打出了威名,之后又击败宋、陈、蔡、卫、鲁等国联军,使得郑国空前强盛,就连当时的齐国也是郑国的小跟班,晋国也还在内战,楚国更别提,被汉阳诸侯摁在家里打。

在春秋初期,第一个崛起的国家就是郑国。

但是好景不长,郑庄公一死,郑国就陷入衰落,再后来更是成了晋、楚两强国之间相互争夺的一块肥肉,所以郑人心底还是有着复兴的郑国梦的,而要实现这个复兴梦,首先就要晋、楚两个国家先倒闭一个。

想让这两个超级大国两败俱伤倒闭一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继续打起来,不管谁输谁赢,都是大量耗费国力之举。

孙武后来曰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冷兵器时代,一场战争就可以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之道。

一场不够,就来两场。

单单就说吃的问题,士兵打仗,要吃饭,首先你要调集很多的民夫把粮食运过去,给士兵们吃,民夫在路上要吃饭,回来要吃饭,不光人吃,马也要吃,受制于当时低下的后勤保障能力,前线1名士兵每吃到1斤粮,耗费在途中的粮食都相当可观。

比如之后的长平之战,60万秦军每个士兵每天吃1斤谷物的话,一天需要60万斤,在后方3、4个人支撑前线1个士兵的情况下,需要征夫200余万来运输,民夫也要吃饭,那么就是说每天耗费在途中的粮食大约需要200余万吨粮食,这还不算民夫的返程,极低的运输效率和极其可怕的消耗比,是任何一个古代王朝都难以承受的。

所以当时楚庄王围宋九个月,没有强大的国家资源在背后撑腰,那是不可想想的。

仅仅从吃这一方面就牵扯这些问题,何况还有人员工资、减员抚恤、武器损耗等等一些事情,要办好这些事情,就需要钱,所以说打仗打得就是钱。

钱从哪来?老百姓身上。

所以一旦战争爆发,并且还是频繁爆发的话,那么就需要大量的金钱,就需要加税了,就劳民伤财了,打赢了还好,打输了元气大伤。

所以,庞大的战争机器只要一开动起来,就要烧家底子了,像城濮之战、鞍之战这样的大型战役,是郑、宋、鲁等一些二流国家完全打不起的战争,这么看来,郑大夫子驷制定的“小国之道”,确实不为一个隐忍发展之道。

制定了国策就要执行,执行的根本就是要让晋或者楚来打自己,然后楚、晋为争夺自己不停的开始战争,不停的消耗自己,要不然子驷的小国之道始终是停留在纸面的一道画符。

公元前565年四月,为了在楚国面前刷存在感,实现“小国之道”,郑国大夫子国、子耳奉命入侵楚国的与国蔡国,俘虏了蔡国司马公子燮。

五月,子驷还带着幼小的郑简公,亲自前往邢丘(今河南温县)与晋、齐、宋、卫、邾的会盟,并将与蔡作战中的战利品献给晋国,以达到彻底激怒楚国的效果。

果不其然,郑国入侵了蔡国没多久,楚令尹子囊就接到入侵郑国的命令,以伐其侵蔡之罪。

但让子囊感到很意外的是,大军刚到郑边境,迎接他们的不是程亮的盔甲和寒冰的长戈,而是满脸堆笑的官员和丰厚的“币帛”,同时还主动向楚国表达求和的意愿。

直到子囊酒足饭饱、满载财物撤军之后,都不敢相信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感觉在做梦。

郑国没有给子囊醒瞌睡的时间,马上派王子伯骈(pián)去向晋国报告所发生的一切。

在春秋时期,论演技,没人能比得上资深老戏骨——伯骈。

伯骈刚到晋国,就开始陈述事情经过——晋君令我们车兵徒兵时刻保持戒备状态,随时讨伐动乱,如今蔡国的人不顺从晋君,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就讨伐了蔡国,俘虏了司马燮,没想到却招来了楚国的大军。

然后声泪控诉楚军暴行——他们焚烧我国郊外的小城堡(“焚我郊保”),侵略我国的城郭,人民忧愁悲痛,饱受楚军凌辱,国家自身难保,也不能提供安全的避难之所,我们毫无办法,不忍心看到百姓妻离子散,只好向楚国求和。

最后将这件事的后果直接甩给晋国——我军拼死抵抗,始终不见晋军驰援,我和我的几个臣子不得不同楚国签订盟约,特此来说明情况。

伯骈寥寥数语,便将事情颠倒黑白,推得一干二净,果然将中军将荀罃激怒。

对于郑国同楚国签订盟约一事,不管是否出于自己意愿,都是荀罃难以接受的,呵斥伯骈:“你们明知道楚国要来讨伐,为什么没有派使者来告知我们就屈服了?你们这是欺骗我国。”

荀罃一生早已厌烦郑国之反复,对于这次事件的发生,震怒之余,也暗下决心要对郑国进行一次更大规模的攻势,用相对楚国的压倒性优势的实力,彻底得让郑国死心塌地,于是恶狠狠的抛下一句话:“到时候我们将兵临城下,为君是问(“图之”),你们好自为之吧。”

很显然,伯骈的目的已经达到,要的就是晋国出兵,而晋悼公也没让子驷失望,次年(公元前564年)夏,晋悼公迅速邀集鲁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邾子、齐吕光等诸侯商议伐郑事宜。

同年10月,联军以荀罃为伐郑总指挥,驻军于虎牢,准备向郑国的鄟门、师之梁和北门三个地方同时发起进攻,一举攻下郑国。

就在联军磨刀霍霍的时候,也遇到同楚军一样的情况——满脸堆笑的官员、丰厚的“币帛”和表达求和的意愿。

面对这种情况,各诸侯还是喜闻乐见的,希望马上同郑国盟誓,然后平分了币帛后回家,但上军将荀偃有其他想法,他建议对郑国实施战略上的包围,引诱楚军来战,然后一举迁灭。

作为曾经的楚囚,中军将荀罃对楚国也是了如指掌,不仅对楚人,对楚内政、外交、军事等更是了然于胸,此时,荀罃也提出一项制楚之计,也正是这个计策得完美执行,给了楚国霸权致命一击,使其彻底退出争霸行列。

与此同时,在名将如云的春秋时期,荀罃仅凭这一计,成为仅次于孙子、吴起之后,排名第三的兵法大家。

同类推荐
  • 龙武华夏

    龙武华夏

    话说明世宗嘉靖皇帝统治期间,日寇席卷中原,使得中土之地生灵涂炭,而嘉靖皇帝却始终沉溺在温室之中,而在边关的戚继光却率领着自己的戚家军与日寇血战,成为了当时史上抗倭第一大英雄。然而日寇席卷中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戚继光还很小的时候,中原大地上的江湖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是在一个让人感到飘飘欲仙的地方,这里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
  • 三国之神话再临

    三国之神话再临

    三国所有人物集体神化,强者更强,一切的轨迹也悄然而变。方离的灵魂穿越到一个不知名世家子弟中,在这等级森严的三国世界中,他究竟会走上怎样的一条路。
  •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历史到底遗留了多少谜团?或许连历史自己也不知道。在不断探索这些未解之谜的真相时,愈发体会到:历史是玩捉迷藏的高手,它为了增加游戏的刺激性,不动声色地安排好种种真相的藏身所,风化了证据,湮灭掉印迹,却将一大堆谜团、传闻、臆测抖出来。然后,带着一抹狡黠的笑,旁观着世人的争吵和愁容。
  •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贞观四年,唐河上跑了一趟塞北,救了自家老爹。看似没有变化的历史,在这一刻开始偏转……!且看唐河上如何在浪与稳之间徘徊,玩转贞观。书友群:703032843欢迎聊天闲谈....
  • 梦回南宋之扭转乾坤

    梦回南宋之扭转乾坤

    南宋初年,战事不断,黄河以北尽在金人铁蹄之下,满目疮痍。金国多次南下征伐均止于长江,始终未能灭亡南宋,金国连年征战,国力大损,绍兴十一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得到短暂的安宁。几个普通大学生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南宋,历经种种磨难,且看他们如何摆脱一无所有的难民境况,一步步改变自己的未来,登上时代顶峰,让南宋悲弱的宿命发生逆转!
热门推荐
  • 永创之神

    永创之神

    百万年前,九大至高神携手建立新宇宙秩序。千万年后,袁溪杰获至高传承,建立新宇宙秩序,君临天下
  • 金枪帝国二:环太平洋续传

    金枪帝国二:环太平洋续传

    环太平洋事件发生后不久,一些环太平洋的国家就开始联合研制一种可以与外星球巨兽抗衡的武器。最终他们开始了一个名为“机甲猎人”的计划,合作研制一种与人类操控者的大脑思想相连的巨型机器。在与外星巨兽展开了长时间的搏斗之后,人类终于发现了怪兽的发源点——一个处于太平洋深处的空间隧道,怪兽可以从这里穿梭过来。在各国的努力合作之下,美国的危险流浪者号机甲终于深入隧道,穿梭到一个怪兽聚集的星球上,接着就引爆了机甲内的核反应堆,成功炸毁了隧道。但是,那具跟着危险流浪者号遁入隧道的第五代怪兽——毒妇的尸体,因爆炸时产生的反冲力从而被冲回了太平洋底部,然而,这一切都尽收绿骷髅眼底…
  • 至凌闯荡

    至凌闯荡

    为了解救自己的父亲,高贵的狼族王子来到地球成为凌家大少爷,开始了自己的征途,与各类敌人斗智斗勇,花样百出,走上了注定不平凡的救父之路!
  • 独宠小妖之白狐

    独宠小妖之白狐

    他与她一个是高高在上尊贵的上古神仙,一个是世间最后一只九尾妖狐。当她被他从那地狱一样的地方抱走的那一刻,就注定他们生生世世的纠缠。第一次她问:师父什么是情?师父回答:情是这个世上最毒的药,徒儿莫沾。第二次她说:这个世界上我谁都不信,但是我只相信师父。师父说:这个世界上你谁都可以相信,却唯独不能信我。第三次她说:师父你娶我可好?师父说:这句话我就当做没听见,你还小,还不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说出口的......她说:师父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千落都会相信你的。师父说:你若有个三长两短,为师必随你而去......
  • 穿越之魔焰滔天

    穿越之魔焰滔天

    独孤辰,一个被莫名诅咒的灵魂,在华夏历史轮回中做了两千年的太监。当这个旷世日久的灵魂穿越到异界,成为了真正的男人之后,他会需要什么?
  • 宿命之中

    宿命之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但命运并不是绝对的,改变宿命走向更高处是我们所有人的目标,但这也需要非凡的勇气与毅力,只要尝试过即便是失败但是至少我们没有遗憾。
  • 冥王升职

    冥王升职

    一位平平无奇的冰糖葫芦贩家的儿子李贤永,因一场仇杀,而决定修行。却意外当上了冥王。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喜欢和自己天差地别的东方灵。发现自己一路上经历的阴谋,背后主使竟是东方家……东方灵也因意外死亡,李贤永该何去何从?
  • 偏偏就遇见你

    偏偏就遇见你

    一次联谊会上,许莉坐在角落暗暗看着异性缘好到爆的江城玥,心想这样一个眉目如画、儒雅绅士的人,这世上大致也找不出第二人吧。暗自腹诽:她许莉可没有这样的好福气能得到这样一位绝世无双男子的倾心,随即淡然一笑,不了了之。本以为不会再次相见,哪知道多年以后,她偏偏就遇见了他。就此以后,她每每好巧不巧地总能遇见他。于是,许莉就耐闷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缘分?
  • 小学生破案

    小学生破案

    自己看吧作者不想写了,,,,,,,,,,
  • 恰好安稳都是你

    恰好安稳都是你

    被父亲逼迫的林念安,答应了与宁氏继承人的婚约,一纸婚书让他们的缘分就此打开。那段记忆,神秘的心悸,让两人跌入爱情的温柔漩涡......“签字.”对面的男人道。林念安瞥了一眼内容,那笔划掉了其中一条规定,并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原来你就是那个男的,那正好,我就直说了,我划掉的这部分是我不需要的东西。还有,我自己有手有脚的,也用不着你给我养着,有名无实的道理我也不用你教,只是完成任务而已,无所谓。”那男人静静地听着,看了一眼林念安:“只要你头上还顶着宁太太的头衔一天,那么整个雨城随你怎么走,会有人给你收拾残局。至于你的工作,若你想继续,我不会干涉。”如此火药味极重的两个人,谁都没有让这谁,自顾着说自己的。两人的缘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