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88300000071

第71章 楚共王

楚令尹子囊率楚、秦、郑联军在宋边境耀武扬威,多少也挽回了些面子,但回国没多久,郑国就派大夫良霄、太宰石?(chuò)求见楚共王,并带来一个不好消息——晋军来犯,请楚共王速派兵救援。

毫地结盟还没一个月,郑国就同秦、楚二国坑壑一气,背盟侵宋,把以晋国为首的北约国耍了个遍,令晋悼公非常恼怒。

这一次,晋悼公觉得不能再姑息郑国,决定以强盛之形,坚其归志,实在没撤,就干脆灭了郑国。

于是,晋悼公亲自率领第一军,以及宋、鲁、卫、齐、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国全部精锐兵力,浩浩荡荡开赴郑国而来。

一望无际的军队。

此乃“三驾”之三:大军压境,强势震慑。

大军观兵于郑之东门,所过之处,寸早不生,生灵涂炭,暗含着晋悼公对郑国漫漫无绝期的恨意。

而郑国也终于达到了“使晋师致死于我”的目的。

目的是达到了,但这一次晋联军的架势实在太大,让郑上卿子孔担忧不已,如果晋悼公问起罪来,自己绝对是难逃一死,于是一面使王子伯骈(pián)求成于晋,一面使大夫良霄、石?请救于楚。

如果楚国能来救郑,必抱定同晋联军一决高下之决心,到时候郑国也可以择其胜者而从之。

如楚国不能至,郑国就以重赂结晋,死心塌地跟随晋国。

楚共王听完简报,暗自盘算了一下,觉得一年下来,再伐复再伐,人马早已疲惫不堪,再行军事,只怕心有余而力不足。

至于出兵救郑一事,楚共王也不笨,以独木之力对抗十几个诸侯,显然是吃亏的。

踌躇之时,良霄又在一旁不停的催促楚共王,让其快点拿主意,自己也好快点回去交差,郑国军情危急,稍一迟缓,便会遭灭顶之灾。

外有强敌、内有疲兵,让楚国出兵同中国之诸侯争郑,显然不太现实,但作为一国之君的骄傲,也不允许楚共王就这样看着郑国亲晋,于是楚共王试探性的问了下良霄:“你觉得寡人该如何做?”

作为一块被晋、楚双方争夺的香馍馍,良霄也自视甚高,应对措施那也成竹在胸,非常傲慢的向楚共王提出了两个建议——要么准备好玉帛,以安抚晋,使其退军;要么就用武力,使其退军。

对于良霄提出的两个“要么”,楚共王觉得有点强人所难——“以玉帛绥晋”,没面子;“以武摄威之”,没实力。

见楚庄王良久不语,面露难色,良霄不耐烦的说道:“请君快决定,若君俱不能,就怨不得我们从晋啦!”

感情自己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良霄类似于最后通牒般的言语,深深硬硬的戳中楚共王尊严,大怒:“你们郑候从晋,不过,你们两个就从楚吧。”

说完,就将二人囚禁。

至此,楚共王彻底同郑断交,同时也放弃了北伐雄心,让霸与晋。

公元前562年九月二十六日,晋新军将赵武进入郑国和郑简公结盟。

十月初九,郑子展出城和晋悼公结盟。

十二月初一,晋悼公主盟,与宋平公、卫献公、鲁襄公、郑简公、曹成公、莒犁比公、邾宣公、滕成公、薛献公、杞孝公、小邾穆公、齐世子光盟于萧鱼(今河南省许昌市)。

会上,晋悼公宣布赦免郑国战俘,招回联军派往郑国境内的侦察兵,并禁止联军在郑国掳掠。

为感谢晋悼公仁德之举,郑简公回礼晋悼公乐师三名(师悝、师触、师蠲juān)、整建制广车(攻车)和軘(tún)车(守车)各十五乘、普通战车七十乘、歌钟两架(包括镈和磬)、女乐两佾(yì,行列)计十六人。

此后二十年,郑从未背叛过晋。

此次会盟,史称“萧鱼之盟”。

萧鱼之盟,是继晋文公之后,晋国再度确立的对中原的绝对支配权和实际统治权,标志着晋国霸业的复兴,也宣告着晋悼公称霸时代的开始。

晋悼公也在荀罃等一班干臣的辅佐下,成为了楚庄王之后,又一位世人景仰的的霸主,而这一年,晋悼公只有二十五岁。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晋楚双方实力相当,互有胜负,相持不下,但晋国又是如何洞悉战争规则,发现彼此优劣之势,从而“三驾而楚不能敌”呢?

战争不是简单的国力对决,而是军力的比拼、政治的角逐和外交的斡旋,力强者胜,力弱者败。

于是,晋军元帅荀罂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增强自己并削弱敌方的“力”?

首先,从地缘上孤立楚国。

晋悼公元年(公元前572年),晋、鲁、宋、卫、曹、邾、滕、薛等八国攻克彭城,“楚失东夷”。

晋悼公九年(公元前563年),晋、鲁、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齐等十二国灭掉偪阳,使楚丧失中原最后一个据点。

彭城和偪阳的失利,使得楚国丧失对淮河以北的宋、鲁、齐等国的威慑,对楚国北伐晋、郑、陈等国起到了牵制作用。

同时,中原诸国也可会同晋国屯兵虎牢,与楚争郑,楚国也由原先对中原诸国由战略攻势转为战略守势。

其次,建立制楚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的,但事实证明,统一战线不管在现在,还是在过去,都是一大重要法宝。

虽然晋悼公没有学齐桓公打出“攘夷尊王”的政治口号,但是晋悼公从小就待在王室师从单襄公。

单襄公在当时很有名气,有“名门先知”之称,他也在很早的时候,就预言晋悼公“兼君、相之才”,有争国之望,也揣窥晋之心,这等于说把中奖号码提前公布,所以晋悼公初政就“华夏尽附”。

晋悼公也很争气,亲政十一年便十一合诸侯,其中兵车之会就达七次,效率比齐桓公还高。

与此同时,晋悼公积极联系吴国,“教吴乘车,教之战陈”,把先进文化带入生产力落后的吴国,然后“教之叛楚”,使得楚国两面环敌,深受掣肘之苦。

最后,制定正确的制楚策略。

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去其“势”,疲劳敌军体力,动摇敌方意志,敌势弱,我自然强。

损其“力”,使其力不能支,彼消此长,胜券在握。

故《孙子?军争》篇有言:“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在实际操作中,荀罃“三分四军”,同时也三分诸国兵力,在“一切无把握的战役和战斗应避免决战”、保存实力的指导思想下,屯兵郑地虎牢,以晋之一军,牵动楚之精锐,轮番更换,以逸待劳。

后来,在郑国这个催化剂的作用下,晋联军和楚国在一年之内三次构兵,晋国三驾虽未与楚国实际交兵,但三度诱使楚军主力徒劳往返,致使楚国在频繁的运动战中白白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最终,楚国求战不得,求息不能,频于应付,心力俱疲,晋国也实现了不战而自胜、郑国不攻而自归的目的。

随着“萧鱼之盟”的签订,郑国这道最后的防线彻底瓦解,楚国终于放弃了北上中原野心,列国最强的霸业也随之告终。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论持久战》

“萧鱼之盟”后的第三年,楚共王郁郁而终,年四十一,在位三十一年。

楚共王接手底子很好,他的父亲楚庄王给他留下了一个强盛的楚国,但“少主社稷”,被把持朝政的两个王叔子重和子反坑了不少。

一是两人不顾楚共王劝说,合力诛杀申公巫臣族人,令其楚才晋用,教吴叛楚,于是“吴始伐楚,伐巢、伐徐”,导致楚国“一岁七奔命”,极大遏制了楚进军中原的势头。

二是子反醉酒,导致了鄢陵之战的失败,奏响了楚国霸业最后一个惨痛的休止符,这是楚共王引以为耻的事情,到死都不肯原谅自己。

好不容易熬死了子重和子反,又碰上了不出世的天才君主——晋悼公,楚共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晋悼公一次次的召开武林大会,而自己又无能无力。

所以说,楚共王这一辈子还是很压抑的。

楚共王重病卧床,自知不久人世,对诸大夫说道:“寡人年幼的时候就做了一国之主,受教育时间短暂(‘未及习师保之教训’),因此缺乏德行,而在鄢陵打了败仗,让社稷蒙羞。”

“由于诸大夫同心同德,我才能寿终正寝,得以善终,已是福分不浅。在祭祀安葬的的时候,请为我谥做‘灵’或者‘厉’吧,这样我也好在祢(nǐ,对已在宗庙中立牌位的亡父的称谓)庙中追随先君。”

乱而不损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面对唯一一个在死前给自己“下谥”的国君,大夫们选择装糊涂,没有人回答他的话(“莫对”),在他们看来,温文儒雅的楚王不仅是他们的领导,也是一个让他们值得信任的朋友。

有一个关于楚共王的故事,名字叫做《楚弓楚得》——有一次楚共王带着一把名弓去云梦泽打猎,不慎把弓遗失,他的侍臣都要去找,楚共王却阻止他们,说道:“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

一向瞧不起南蛮的孔子听到这个故事,不服气的说:“楚王心胸仍不够宽广,没有尽到仁义,不如说‘人遗弓,人得之’、去掉‘楚’字更好。”

老子耳闻此事,隔空对孔子喊话:“干脆把‘人’字也去掉。”

这则故事在《公孙龙子?迹府》、《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说苑?至公》等古籍中均有记载,表达了楚共王作为楚王,以国家为一体的爱国爱民之心,和君主的宽广胸怀。

一个故事不能有力证明,但我们也可从其对待俘虏荀罃、叛臣申公巫臣和败将子反来了解,楚共王是一个公平而心胸宽广的仁君。

公元前560年秋,楚共王去世,安葬前,令尹子囊和大夫商量谥号。

大夫说:“国君已经有过命令了,让我们在‘灵’或者‘厉’中选一个……”

子囊打断大夫,严厉说道:“‘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而知其过,可不谓共乎?’”

随即面向诸大夫悲痛道:“国君生前是以‘恭’的语气来命令我们的,反之,我们怎么能不用这个字呢?请谥做‘共’(通假‘恭’)。”

大夫从之。

既过能改曰“恭”。

关于楚共王的一生,在此,借用明朝高僧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予其的评价,这也是他自己一生中对古人的最高评价——“乃沧海之胸襟。”

无愧楚庄!

但也就是他仁慈的沧海胸襟,造成身后诸子争位,内乱喋喋不休,楚国中衰。

——本章完——

同类推荐
  • 三国志烽火狼烟

    三国志烽火狼烟

    公元184年,汉王朝名存实亡,黄巾动荡群雄割据,来自2000年后的我犹如一只历史的蝴蝶,轻轻煽动了翅膀...
  • 李黑

    李黑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漫步西关,风流少年征伐前尘,激起刀兵水煮江山,社稷宏图李黑一介布衣臣民,如何在即将没落的文明中再造不世传奇,如何抵抗来自位面界的入侵...........................(看过的好朋友别急着走,收藏一下呗,书架撑下几千本书不成问题)
  • 大明国运

    大明国运

    李安邦因为情变心灰意冷,违反部队纪律参加了穿越试验,幸运的穿越到了大明朝。从他穿越的那一刻起,大明国运将彻底改变……大明犹如一台轰鸣失控的列车,即使“驾驶员”也不能完全掌控走向……
  • 凤舞隋末

    凤舞隋末

    被亲外甥女买一送一带着穿越了,没想到啥都没有!金手指没有,狗也没有……就连装备都没得捡,不过问题不大,要枪要炮自己给她造呗!可是,外甥女要当女王是什么鬼操作?!不管了,这可是要星星都得给她摘的亲外甥女,做舅舅的一定得满足她的愿望呀!
  • 南明演义

    南明演义

    “日月崩鼎负苍生,四足立鹿入谁手?昭昭明玉兮碎裂,楚楚汉衣兮迹绝”、“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是一幕幕戏剧的重新演绎,只是悲剧、喜剧的性质在不断颠倒!本书以史实为依据阐述党争最为激烈、矛盾最为尖锐的南明时期,即以甲申年丁未日(1644年3月19日)大顺军攻克北京城为起点、1683年郑克爽投降为终点。采取“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传统叙述方式和新型演义体“章回节”为体裁,从明朝、清朝、大顺、大西四个政权角度分别叙述历史,由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性分析,为明末清初的君王帝候、文臣武将、英雄豪杰、侠客民仕撰写一记悼词,奏响一曲哀歌,剖析王朝兴衰之因、党争权术之道、捭阖纵横之谋等。
热门推荐
  • 春风吹乔木夏雨声潇潇

    春风吹乔木夏雨声潇潇

    关于爱情,你是喜欢一见钟情?两情相悦?日久生情?亦或者至死不渝?在年少时曾喜欢一个人,不顾一切的追逐,最后无果,但这一切却有一个他在陪着,才发现原来这么多年一直都有他,这是幸还是不幸?在她决定放下时,回过头看看那个人,这时却得知年少的那个人回来了?她到底会选择谁?是一见钟情的他?还是相伴多年日久生情的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神学院之秩序重启

    超神学院之秩序重启

    秩序的崛起到衰落,演绎的不仅仅是文明的兴亡史,生命演化的最终奥义是走向灭亡吗?超神的尽头会是什么?PS:①本书将会偏黑暗风,尽可能保证所有角色智商在线,不喜勿入。②本书可能会有一些毒点,还请做好心理准备;③本书书群:795252800,欢迎大家来讨论,催更,或者批评作者。
  • 风亭空折柳

    风亭空折柳

    弱冠之年,终于再次遇见。多年未见,你依然俊俏飒爽;多年未见,你依然美艳绝伦。只是,你的眉眼多了几分霸气;只是,你的眉眼又添了几分聪慧。这次,我一定不会把你弄丢了……三分天下,掠城夺池;阴谋诡计,波云诡谲。或许,是命……
  • 异能女孩:幸福水晶天使

    异能女孩:幸福水晶天使

    她被所有人抛弃,内心的伤是永远也不会愈合的,黑社会般的校园……她只想平凡地过着,可是,有人就是不想要她过得平凡。他们出现让她头痛,他们黑社会的行为更让她感到头痛,是他们逼她的……黑社会般的校园,却有着水晶天使的爱情!她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却没有多少人知道。
  •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这本《新文化运动》由金开诚主编,甫艳编著: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 羽化仙记

    羽化仙记

    广袤无垠的沙漠中,晶莹的沙粒在阳光的照耀下像宝石般璀璨,只见的有黄沙凝聚成得两座沙柱之上,站立两个人,见不得面容。两人所在的位置空间发生剧烈波动,仿佛要给这空间撕碎一般。这一战打了不知多久,胜负也不得而知。
  • 天影之路

    天影之路

    当记忆失去,当一切回归初始!在这片王者大陆,英雄纵横,百朝对持!从稜下学院,到长安城,到东汉联盟,大秦帝国……一人,一剑。一壶酒,一篇诗,一曲长歌,一剑天涯!他是谁,他是李白!
  • 重生末世作尸王

    重生末世作尸王

    只是一个在末世爱作死的大佬把自己作死后重生回末世成为尸王的故事。(喜欢看变身文的到时候可以和我说,我会专门写一个关于末世尸王的小说。)
  • 许你不完美

    许你不完美

    有人告诉曼兮,回忆就像昨日的阳光,晒不暖今日的时光。但也有人告诉曼兮,幸福即使短暂失去回头依旧触手可得。没有人教过她如何学会去爱,她却在懵懂间感受到了心跳的触动,没有人告诉她如何理解放弃,她却在成长间自动放手了一段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