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00100000036

第36章 (1)

自私心理及其调适

自私心理分析

“自私”指的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常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说法。自私有程度上的不同,轻微一点是计较个人得失、有私心杂念、不讲公德;严重的则表现为为达到个人目的,侵吞公款、诬陷他人、杀人越货、铤而走险。自私之心是万恶之源,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自私心理是人际交往的第一道障碍。自私之心,自古就有。战国时期,齐国有一美男子邹忌,一天另一美男子徐公来访,徐公走后,邹忌便问妻子、小妾、客人,他与徐公哪个长得更英俊,三人异口同声说邹忌长得好看。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认为妻子是偏爱他,小妾是害怕他,客人是有求于他,他们不讲真话,都有私心杂念。古文曾提出“以公灭私”,孙中山先生也提出“天下为公”的主张。

1自私的特点

深层次性。人有许多需求,如生理的需求、物质的需求、精神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等。需求是人的行为的原始推动力,人的许多行为就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但是,需求要受到社会规范、道德伦理、法律法令的制约,不顾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一味想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的人就是具有自私心理的人。自私之心隐藏在个人的需求结构之中,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处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下意识性。正因为自私心理隐藏较深,它的存在与表现便常常不为个人所意识到。有自私行为的人并非已经意识到他在干一种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心安理得。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将自私称为病态社会心理。

隐秘性。也有一种人,因自私行为而引起公愤,但已养成习惯,为了逃避舆论谴责和社会惩罚,便常常口唱高调,故作姿态,而背地里却偷偷摸摸地占别人的便宜,在谎言和假象之中,隐藏其内心自私的本性。例如明明是多吃多占,却说是工作需要;明明是损人利己,却说是替他人着想。自私是一种羞于见人的病态行为,自私之人常常会以各种手段掩饰自己,因而自私具有隐秘性。

2自私心理的成因分析

自私行为的病因可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客观方面看,我国是个人口众多、自然与社会资源十分有限的国家(自然资源包括耕地、山林、淡水、物产、消费物资等;社会资源包括财富、权力、信息与社会关系等)。社会中任何个体或群体、集团都需要一定的资源,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目前我国各项资源的数量、种类、方式在占有和配置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合理之处,对资源的权力、行业、部门垄断还比较严重。于是,缺乏资源的一方不得不用非正当的方式去交换。由此,一方面以权谋私,另一方面以钱谋私,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相互交换。另外,病态文化的沉积和社会控制不严,也是客观原因。

从主观方面看,个人的需求若是脱离社会规范的不合理的需求,人就可能倾向于自私。另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个人的自我敏感性、价值取向与社会行为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所谓社会行为,是指包括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有益于社会的个体行为;自我敏感性是指一个人关心他自己的问题,感到需要别人的帮助,以及的确得到别人的帮助后的心理感受;价值取向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态度。高度的自我敏感性可以外化为对他人的敏感性,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也可能成为一种只顾自己的倾向。自私自利之人往往是自我敏感性极高,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他人极度依赖与索取,而不具备社会价值取向(对他人与社会缺乏责任感)的人。

自私心理调适

自私作为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影响人们社会交往的正常进行,没有人愿意同自私的人进行交往,更不要说成为朋友了。自私又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在意识到自己的自私行为时及时调适,自私心理就并非如洪水猛兽般可怕。作为自我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理调适。

内省法是构造心理学派主张的方法,是指通过内省,即用自我观察的陈述方法来研究自身的心理现象。自私常常是一种下意识的心理倾向,要克服自私心理,就要经常对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观察时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这些标准有社会公德与社会规范和榜样等。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价值取向,对照榜样与规范找差距,并从自己自私行为的不良后果中看危害、找问题,总结改正的方式、方法。

回避训练是心理学上以操作性反射原理为基础,以负强化为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通俗地说,凡下决心改正自私心态的人,只要意识到自私的念头或行为,就可用缚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筋不停弹击自己,从痛觉中意识到自私是不好的,促使自己纠正。

避免自私还要给自己订立规矩。我国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就曾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要有这种明确的法律观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分文不取。有了这一条,就能遏止私欲发展,防止其泛滥。

其实,自私和无私之间仅有一线之隔。越过它,就可以感受到舍己为人的快乐。这是最大的喜悦,也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步。自私的人停留在狭小自我的束缚里,永远无法想像和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

心理医生提示已经具有自私心理的人: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做些利他行为。庄子说过:“鹪鹑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私心很重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利他的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贪婪心理及其调适

贪婪心理分析

贪婪并非遗传所致,是个人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受病态文化的影响,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而出现的不正常的行为表现。

“贪”的本义指爱财,“婪”的本义指爱食,“贪婪”指贪得无厌,意即对与自己的力量不相称的某一目标过分的欲求。与正常的欲望相比,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反而是愈满足,胃口就越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之求利,情理之常,但什么都想要,而且想无本万利,无视等价交换,侵吞社会与他人财产,就是反常,就有害和有罪了。古人用“贪冒”、“贪鄙”、“贪墨”来形容那些贪图钱财、欲望过分的行为,认为是“不洁”、“不干净”、“不知足”的。老百姓用“贪官污吏”、“硕鼠”、“蛀虫”来讽刺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可见贪婪是不得人心的,更没有人愿意同他成为朋友了。

有些人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的,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所拥有。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使得他们“贪婪成性”。有贪婪之心的人,初次伸出黑手时,多有惧怕心理。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每一次侥幸过关对他都会产生一种行为的强化作用,不断刺激着那颗贪婪的心。有些人原来家境贫寒,或者生活中有段坎坷的经历,便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一旦其地位、身份上升,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向社会索取不义之财,以补偿以往的不足,形成一种补偿心理。还有些人存在着攀比心理,看别人过得比自己好,物质生活比自己富裕,就会更贪婪地为自己索取东西,以求平衡。贪婪心理是影响人际交往的第三道障碍。

贪婪心理调适

由于贪婪并非人的天生秉性,所以它是可以改正的。异化的环境与文化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理,那么正常的环境与文化同样可以矫治一个人的心理。矫治贪婪,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1二十问法

这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法,即自己在纸上写出20个“我喜欢……”。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自己做较深层的分析。假设你在纸上连续写下“我喜欢钱”、“我喜欢很多的钱”、“我喜欢自己是个有钱人”、“我喜欢有许多财富”、“我喜欢过有钱的生活”……当你写完之后,就要思考一下,自己对钱是否有一些过分的欲望,为什么许多举动都与钱有关。接着往下想,人的生活离不开钱,但这钱应来得正,不能取之不义。钱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贪婪之心最终会阻碍自己的发展。然后分析自己是否有攀比、补偿、侥幸的心理呢?是不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分析清楚后,便下决心,要堂堂正正做人,改掉贪婪的恶习。

2格言自警法

古往今来,仁人贤士对贪婪之人是非常鄙视的,他们撰文作诗,鞭挞或讽刺那些索取不义之财的行为。想消除贪婪心理的人,应牢记那些诗文和名言格言,朝夕自警。

3警戒法。经常想一想那些因为贪婪而遭杀头之罪的贪官污吏,以此为戒,改正贪婪心理。

4知足常乐法。在生活中不能对自己的期望过高,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要和自己的能力及社会条件相适应,不要贪图虚荣,讲攀比,内心要做到知足常乐。

依赖心理及其调适

依赖心理分析

依赖心理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具有依赖心理的人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情感无关。这样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兴趣、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具有依赖心理的人的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曲求全,具有依赖心理的人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会使他渐渐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爱好,而变成一个“应声虫”、“跟屁虫”。刚开始时,同这样的人交往的人可能会由于他的顺从而产生沾沾自喜的感觉,但时间一长,就没人愿意同他交往了,因为具有依赖心理的人没有一点主见,使同他交往的人觉得很累。可见,依赖心理是影响人际交往的第三道障碍。

心理学家霍妮在分析依赖心理时,指出具有这种心理的人有几个特点:

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我真可怜”的感觉。当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像一只迷失了港湾的小船,又像失去了父母的小姑娘。

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干。

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依赖心理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他们,总怕失去了这个保护神。这时如果父母过分溺爱,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以致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做决定,终身不能负担起选择采纳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最终形成依赖心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极具代表性。

有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他们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含在口里怕化,什么事都不让他干,儿子长大以后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

同类推荐
  • 做个小巴菲特

    做个小巴菲特

    《做个小巴菲特》共8章内容,包括幼年时期的巴菲特;成功投资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巴菲特坚守的四大定律;巴菲特投资的基本理念;我们应该向巴菲特学习什么(一);我们应该向巴菲特学习什么(二);把握投资机会;学习巴菲特的几点误区。
  • 谁说你懂做人做事

    谁说你懂做人做事

    成功者和失败者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是否懂得做人做事的取舍之道,是否能把做事与做人很好的统一起来,使人生之路少留下一些大大小小的缺憾。因此,做人做事,看似简单,却不得不仔细思量。
  • 你可以不浮躁

    你可以不浮躁

    本书挑选了近百则生动而有趣的小故事,从十个方面阐述浮躁的缘由,以及对于浮躁个人可以运用的方法和策略,全面阐释个人如何正视浮躁、调整心态、控制情绪并战胜自己。穿插的故事融可读性、启发性、智慧性和实用性于一身,力图帮助读者走出浮躁,静心凝神淡定从容,挖掘生命的潜能,拥有快乐生活。可读性强,启发性强,适合社会大众读者阅读。
  •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

    一个人不论多么有潜力、有才华,只要没有跟对人,那么你的潜力和才华就得不到培养和施展。如此一来,你不仅无法获得成功,而且你自身所具备的潜力和才华还极有可能如树叶一般干枯掉。要做对事,就要知道对于自己来说什么是对的。通过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认识,发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善于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明确自己的目标,坚持自己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要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地做事,才能一步步地接近自己的目标,最终收获你所想要的一切。
热门推荐
  • 丁玲全集(11)

    丁玲全集(11)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惜落情缘娇夫嫩如水

    惜落情缘娇夫嫩如水

    从一开始的相遇,就早已命中注定。她,轮回几世,孤寂了千年,只为等待他的到来。他,冥冥之中的牵引,使他遇上了她。对眸那刻,心中的悸动,道不明的感觉,理不清的思绪,隐晦于心,唇微动,相视而笑,呵,还好,你来了,娇夫,你注定只能是我的,只能乖乖被我宠,被我爱,你,跑不掉了!
  • 辜了月

    辜了月

    “你醒醒啊,你不能睡,这就是你的报复吗,你成功了,你也该醒了,我知道错了,真的错了。”白千阳看着躺在病床上,毫无血色,单薄的身体穿着病号服,毫无生机的恬望舒,他握紧她的手,放在胸口处,哽咽地说“我还欠你一场婚礼,等我。”过了一会,他像是想起来什么,眼里闪过戾气,毫无理智了他转身看着恬望舒,把嘴角扯开一个弧度,对恬望舒说:“你等我,我一会就来,如果还……”
  • 美人为剑

    美人为剑

    虽然到底说不清自己今年几岁,但不可否认,初晞仍旧是个漂亮的姑娘。奇怪的是,她自己一个人在外头瞎跑瞎闹腾的时候,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倒不是清秀的容貌,而是手里的长剑和与之相称的名动天下的剑术。那把剑有个挺好听的名字,叫「晨露」,是她师爹送的。而那套剑术其实还没有名字,问起来的时候,师父竟然不可多得的陷入了沉思,大概她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种事情。师爹叫做郭惜予,师父说和他本人一样,是个奇怪的名字,他是当今世上最厉害的铸剑师。师父叫做宋落书,打架的时候往往报上这个名字就能把敌人吓跑一半,初晞觉得她师父应该是个人才。人才使的剑叫作「回雪」,显而易见是师爹的作品,好看的不得了。还有件事初晞想说的。其实,师父和师爹很久没见面了。
  • 鬼痴绝恋

    鬼痴绝恋

    陈浩天与云梦相恋,无奈其父母反对,于是两人被逼分手。而分手当天失魂落魄的陈浩天竟然出车祸身亡。陈浩天一缕阴魂不散,在云梦的住宅处徘徊。恰遇大学同学刘梦吉。梦吉的师父是一位修道的警察,被其情真所感,于是施展“金身还魂术”助他完成最后的心愿,与云梦见面……(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种田君

    异界种田君

    一无所知的少年男主在异世界山海经的奇幻旅程。
  • 神级变身

    神级变身

    揭开尘封的传说,将那仅存于传说之中的生灵呈现在这群雄逐鹿的圣天之世。妖魔鬼怪,又或是,神仙道佛!少年刘迁,以一介奴仆之身,从那皇城林家出走,故事也从这里开始……
  • 异界的大航海时代

    异界的大航海时代

    自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七百五十多年过去了,依旧没有人找到过海洋的尽头。据历史记载,七百多年前坚信地圆说的麦哲伦向西航行,至今一去不返。但是随着几百年来一批批探险家们的开拓,我们所知晓的地域越来越大,我们所占领的地域越来越广。广袤的领土、富饶的地域,以及各种各样的修炼体系奠定了四大海洋霸主与各大海域势力的地位。而此时,一位在一场奇怪海难中幸存的少年,将在浩瀚海域的争斗与重重中,展露出一片新的天地。
  • 冰雪封天之怒

    冰雪封天之怒

    槿心独自寻找神兽,却知道自己竟然是女娲后人。她能摆脱困难吗?
  • 今生已过来生缘

    今生已过来生缘

    若是当初你能等等我,我能早点去,你我之间会不会是另一番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