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083200000225

第225章 故地重行

乐正绫和天依在周近高姓聚居的乡村地区的调查持续了两天左右。根据两天时间里面她们对众多村镇、里集的走访,天依发现在自己和阿绫的建议下,左内史和大农令在渭北做的试点效果非常好——高姓一族许多人已经被官府广泛地发动起来,停了自己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种植业,闲置土地,在上面种植过冬的牧草。等冬天一过,他们便在市上买牛羊过来,在布满牧草的田亩上繁衍生息。左内史部的官员们向他们画的饼很大——他们将两位海国夫人的预期向人们复读着,说地力有尽,又无亩产上千的肥料,在这个情况下隔几年种粮食、隔几年种草繁殖,草和粪便能够将地力给恢复起来。再加上农牧轮作的利润高,官府又有优惠,许多胆大的人都选择了改变他们的生产方式。

当然——任何活动中都有保守派。也有人不听不闻,仍是在地上种植冬季作物,准备来年收割的。天依不敢向他们断言跟着官府种草养畜就一定好,因为到底哪种好、哪种不好,得需要几年时间来实践。她们说了不算。

虽然农牧轮作弄得红红火火,就这个冬季来看,算是具备了一些规模,但随着信息的进一步堆积,二人的心情并没有很好——因为农业制度的创新在高姓氏族这一块,伴随着一种让人难言的现状:

所有响应左内史——其实是响应被左内史说服的自己族公的号召,跟着他们部分或全局地变易农业制度的高家人,尽是富有的农民,或者说新兴的各种各样的地主。而其中绝大多数是连田阡陌的地主。稍富有一些的农民,还是感觉自己的家力不够,或许不能跟着这帮人胡来瞎搞。依绫二人采访过的许多有条件种草而持保守态度的农民,有大半就属于这些富农,虽然地主当中持保守态度的也不少。

这尚是富农。而贫农和中农,则对此事完全不关心,或者说居于一个看热闹的位置。他们并不是不想搞,事实上,许多贫农见大地主们养羊养猪,都想自己试试——毕竟自己也已没有更多可失去的。若是搞失败了,无非也是自己欠的债更多一点。但问题就在于,当前的社会秩序并不会提供让他们自己做的机会。就连食高利贷者也不想就这个计划放给他们三铢钱——一个贫农要跟着搞轮作,自己首先得购回至少几十亩的土地,再琢磨买牧草、种植养护牧草、买进小牲畜等事项。但是连最起码的回购足够畜牧业发展的土地,他们都无财力能做到。一个贫农如果想借此筹款,断是不会有人借给他的。

富贵贫贱的众口之言向二人昭示着当前现状的一点隐患,就是生产力虽然或许可以促进,但此地的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富农和地主掌握优渥的资源,使用新的生产方式运营他们的土地,导致的结果是利润增加;贫农和中农则会被他们远远甩在后头,成为生计的被决定方,且土地有进一步被兼并的危险。这意味着此次关于农业结构改革的尝试,并没有给贫下中农带给什么更好的好处,往小了说是与他们无关,他们并没有享受到改革的红利;而往大了说是他们甚至会被坑得更惨。

这种生产方式的革新导致的贫富差距恐怕并不会使社会更加稳定。就天依来时的经验,在她们社会的近几十年中,犯罪率和贫富差距是一并增长的。虽然两个数据之间或许并无直接关系。但古人此前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毕竟也不是一句空话,何况农民的生存资料长期来看还会下降。

这种趋势就算她们打个马虎眼,将其放过去,开展轮作的实验也会被制止——西汉朝廷在结构上应该反对的便是土地兼并、贫富差距扩大,因为这个过程直接影响到政权的基石:自耕农人群。训练有素的材官骑士、稳定供给的田赋,都有赖于拥有自给自足的生产资料的自耕农的供给,而不是吃饱喝足后就开始想方设法脱离朝廷控制的地主,以及他们控制的、劳动成果多被地主掠去的、饥饿无力的贫农。到目前为止,朝廷还没有完全成为地主的守土官长,而同他们之间存在一些利益冲突。这一点从晁错向朝廷上疏的若干意见中便可见之。

王莽的改制也带有一些纠正这个过程的尝试。他试图将土地制度恢复回井田制,便是想通过分配大土地,让天下大部分农民重新成为旱涝保收的自耕农。虽然他的新政失败了。

如果汉武帝是一位对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动荡相当敏感的君主的话,只要他想到了这一层,再观察到农牧轮作会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结果,他就会马上终止这一实验,就算它能够提高土地的肥力,促进生产、改善农业结构。稳定大于一切,如果新政会导向不稳定,它再有若干好处也会被暴怒的君主一口否决,而提出这些建议的左内史、大农令、依绫等人,或许也吃不了兜着走。

到调查结束的时候,基于上述分析,天依发现自己改革农业的建议无意中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未来她们想在汉地长久地生存下去,必须从这个坑里跳出来,为大部分农民提供一条致富的新路、活路。这不仅仅是农民的生路,也是自己的生路、生产方式改革的生路。

这条新路唯有整合贫农和中农的农业资源,搞合作经济。不走合作道路,贫农和中农就只能被排挤于新生产方式之外,力量也零散,在地主豪强面前一碰即碎。天依其实同一些农民讲过这个念头,就是他们个人财力有限,可以同乡里乡亲们探讨,会合资材,将土地连起来,像地主那样搞大规模的生产,收入也可以自己分。但是他们所头疼的还是这类组织如何建立,有没有先例,有没有成制。

“这调查一番还是有意义的。”在上车回府之前,乐正绫在车前这么对天依说,“如果我们不到这边跟那么多人聊天,我们就把悬在自己头上的这把刀给忽视掉了。”

“问题已经充分暴露出来,不过方法也自然凸显。就是我们现在已没有别的办法,必须在汉地搞出一个农民合作社来。”天依眉头紧蹙,看着自己怀抱中一大堆记录各色人等发言的文牍,“只有贫农和中农整合他们的资源,形成一个比较民主的、忠于朝廷而能和地主抗礼的结构,农业革新才能大家都受惠,不至于让贫富差距越拉越大,造成社会动荡。我原先还在犹豫在汉地搞合作社,朝廷是否支持。看来在现在,如果要把三田制也好、轮作制也好推行下去,合作社是离不开的。”

“嗯。”乐正绫不停地摸着鼻子,“关键是要出一个制度,让大家可以按着这个制度做。我看不止是我们想着这个办法,肯定有些人是想了,但是无力量也无经验。”

“渭北我们以后还可以再来。到时候就要用到我们手头上的资源,我们注入一些资金,帮助贫农中农脱离雇佣关系、购买土地,他们先形成合作社,我们再看看这个合作社如何运作比较好。”

“一着难棋啊。”阿绫有些不轻松地笑了笑。

“按张嫂她们的模式,应该至少也能形成一个典范。”天依来回摩搓着双手,“虽然现在建立这个,时间恐怕有点晚。能够带着土地联合起来的中农不像几十年前那么多了,有很多人是无地贫农。要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最好是得通过一次社会运动重新分配土地,像合作化之前的土改一样。”

“再晚也不会比十几年后更晚。到那会,流民可是有正八经的数万人的起义的。”

“阿洛、绫姐姐,你们在用海国话聊什么?”晏柔在一旁问道,她注意到了二人的表情很严肃,甚至有些凝重。

“啊,没什么事。”天依一扫刚才的沉闷,对晏柔说,“我们先上车回府吧,一直在外边站着,确实有些冷。”

“嗯。”

失联了两天的两个海国公乘夫人在十四日午前回到了霸陵的府中。在乡间到处走了两日多,再回到热闹繁华的霸陵街衢上时,看着赵府正门斗拱上的各色彩绘,天依忽然惊觉世界上原来有这么鲜艳的颜色。

“阿洛看来是在乡下待久了,也成了里中之人了。”晏柔见到此状,朝她哂笑。

踏在府中坚实的硬质地砖上,天依感到自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由俭入奢的感觉让她的身子轻飘飘的。她花了好一段时间,才将调查期间一直沉重思考的几个问题暂时抛到一边,准备龟缩回院子,和女工们,还有前几日救下来的小乞丐聊聊天,放松放松,之后再想主意。毕竟这不是一朝一夕、拍个脑袋就能解决的。

“姐姐。”忽闻耳边传来一声亲切的问候。这声问候彻底将她从恍惚的神游中拉回了结冰的池边。定睛一看,是那李姓女娃。

“李迎!”阿绫呼了一声,走过去牵起她的手。

“乐正姐姐,你们这两日到哪里去了?姑嫂们和我都好担心。府上的公子也过来问过几遍,一个时辰前刚来问过。”

“我们就是到渭河北边去玩了玩,转了转。”

“玩到鞋履上都是泥么?”这小女孩问道。

“这……是玩得开了点。”

“姐姐还挺喜欢玩的。”

“我看小李迎身板也好多啦,看起来吃肉吃饭还是有用的。”天依拍拍她,“气色好了许多,至少没有病恹恹的感觉了。”

“都是两位姐姐再造我命。”李迎向她们拜道。

“没事,这都是小事。今后人生还长,这两天你跟着阿奂,学了些什么?”

“我前日光是看,昨天也试着捣了捣池水,揭了几张纸。都是简单的活。不过这纸真是个好东西,造出来这么光滑,还能写画、包东西。”

“是。现在全天下造这种纸的也不出我们一院人,你要拜她们做师傅,学出来之后,自己都可以独当一面了。那会有了手艺,就不愁吃用了。”

“嗯。”李迎听了阿绫的好话,胸中有些澎湃。

“那你同姑嫂姊妹们相处得如何?”

“大家都是穷苦人出身,也一块做活、吃饭,姑嫂们也关心我,送了些衣服过来。”李迎向她汇报,“也不会因为几碗粥饭争起来,我蛮喜欢这里的。”

“那阿迎就久住在这吧。”天依揽上她的肩膀,“亲故的话,日后可以慢慢找,争取把他们也接过来。对了,你想学字么?”

李迎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从来没想过这件事。

“如果你想的话,刚好姑嫂们也要学字的。今后我们可以请个识字的先生到府中来,大家一块学文断字。学了字可就不一样,比睁眼瞎要强多了。”

李迎只是不停地点头同意。姐姐们对她的所有规划,她都听而受之。她的人生,到现在为止,仍然是处于一个任人决定的状态。

乐正绫回到房间后,将躺椅从屋里搬出来,架到池边,自己坐上去休息。这张座椅是她专门请木匠定制的,靠背同椅面之间呈钝角,上面铺了布以后,它便成为了最接近实现葛优瘫姿态的家具。阿绫什么话也不说,扑通一声就陷进了躺椅的怀抱里,像霍金那样歪着头看面前的冰水面。天依也默默地搬了一张出来,两个人一块向椅子投降。

“看来你们两个海国人这两天真是累了。”业间休息出来看风的张嫂见两人如此偷闲,凑上前来,扶着天依的椅背说。

“就是坐车坐得多了些,再是同人聊天聊得多了点,想事多想了点。”天依将头仰过去,“没事,嫂。我们休息一会儿,就恢复了。”

“聊天都能聊累,看来是真的去做大事了。”

“张嫂猜得对。”

“我们坊里的是做工累,心思轻松;你们海国人是做工不累,心思累。”张嫂按了按她的肩膀,“不过也是,多少人的生计,是你们想想事改易的!管着这么多人,心思不累,那反倒不好了。”

“嫂说得是。我们既然受着这生活,就应该多给人出出力。我们手脚不聪明,就只能动动心力了。”

“你们这几天还出去么?”

“出去,”天依点点头,“我们还得去霸陵的西乡,再去看看。”

“真是不容易,跑那么远。这两天你们就不要在庖厨做菜了,我们那边做好以后,给你们端过来,你们休息休息,专门做做你们海国人的事情。”

“谢了张嫂!”阿绫在一边感谢她。

到西乡回访的计划并没有因为旅途劳顿而耽搁下来。十一月差不多到中旬了,距离她们上一次去西乡也已有三日。阿绫同天依一合计,打算在十五日休息一天,陪陪院里的新老女工们,顺带向赵破奴报个平安,也让晏柔缪叔二人得以歇息。十六日她们再下西乡,看看两个姓郑的抄字女在那边的形象会不会有所改变。

经过一日的休整,整理好状态的天依又套起那套布衣服,同阿绫再度出现在了霸陵西乡市南的集中。这回同第一回来不同,还在水店门外呢,她们就听到门口有几个人吆喝,说是抄书郑来了——看来这是聚上的人这几天给她们起的外号。在这水店里,人人都有个绰号。

“哎,是我们。”乐正绫向他问候,“今日里中气还和么?”

“硬得很。”那本地人拍了拍胸脯,表示自己身子骨一级棒。虽然从外表看,他还是有些皮包骨头。

一听说抄书的两姐妹来了,有几个人也步出来看热闹。阿绫还是若无其事地,带着天依到了老板门上,跟他要了一碗水,加点盐,在店中坐坐。她刚要掏出铜钱,店主忽然冲她摇了摇手:

“你们两个,今日来,我不算你的钱。”

“却是为何?”乐正绫询问原因。

“阿丁这两天太高兴了。”老板只是这么说了一句,两人就听得背后有人对自己叩拜的声音。转头一看,发现正是前几日那托自己寄信的男子,帮当帮当地在地上冲自己叩着响头。

“乡党,你这是何事呢!”天依连忙将他扶起来,“我们这两个贱躯,拜了是折身了。”

“你们可是神仙啊?”有火客坐在一边道,“说是你们信一寄过去,就有人拿了钱过来,那几千铢钱,一下子给他叔免了!他叔的回书我们都看过一遍了,说是来人的身份不明,不知道是从哪来的女子。可不就是你们么?”

“那是我们这几天刚好在两位小姐家里,给她抄一些经卷。她们人好,我们把信递过去,她们就帮我们送了。再说了,要是我们自己有那么多钱,何至于在市上给人抄书谋生呢?”乐正绫解释道。

“是这样么?”

“是这样。”

“那两个小姐人还挺好的。不过,你们俩人,真是神通广大!三四千的债钱……”

店中的人不断地复读着这件事情,称赞她们的手眼。老板也顺水推舟,不仅水费全免,还搭了点烤豆子给她们吃。店中还有凑上前来问她们有无空读信写信的,或许他们也想托两个认识豪家小姐的女子做成什么事情。阿绫都一一地答应了。

天依趁这个当儿,用眼睛的余光观察了一下几个游侠的状态。他们仍然是抱着剑烤着柴看向这边,不过眼神比起几日前的陌生和警戒稍微和柔了一些。看来冰川正在融化。或许依托这个水店,她们再帮店里的人们排忧解难,就可以同当地的人们建立一些初步的信任了。

——第五节完——

——第四十五章完——

同类推荐
  • 武帝吕布

    武帝吕布

    穿越成为吕布,招募良臣猛将,结束乱世,五胡乱华不会再有,开疆辟土,扬威万里,三国不存在的。
  • 宋代理学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

    宋代理学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

    本书论述宋儒的圣人史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中国历代王朝政权合法性的解释,对中国历史演进规律的认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最后以三部史著为例探讨宋代理学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影响。
  • 大唐盛世崛起

    大唐盛世崛起

    李晔穿越唐朝末年,诛宦官,灭藩镇,再创大唐恢弘盛世
  • 乱世枭雄

    乱世枭雄

    西周末年,天子无道,诸侯割据,天下纷争。就在这纷然乱世之中,有一位英雄脱颖而出,成为春秋五雄之前的霸主。这就是郑国国君郑庄公。他重视军事,任用贤能,志向高远,谋略过人,虽无一身武艺,但却有一腔的侠骨柔情……看他将如何在乱世之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大明如何跑偏了?皇帝不靠谱儿,大臣很变态,太监很强大!彻底颠覆了你对权力游戏的一切想象!明朝皇帝不靠谱——成祖朱棣能夷灭他人“十族”;正德皇帝不爱当皇帝却爱当大将军;嘉靖皇帝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成仙儿”;天启皇帝整天鼓捣木工活儿……大臣很变态——内阁首辅给皇帝看色情图书;御史们没事骂骂皇帝,惹得龙颜大怒,屁股挨顿臭揍;太监很强大——司礼监能够代替皇帝处理公文;东厂特务让举朝上下闻风丧胆,一些太监居然还能带兵打仗;满朝公卿争着喊他们“干爹”。最要命的太监干政甚至成为一种制度,得到朝廷的认可。这是一个跑偏的帝国。它让一切关于君臣关系不可能的想象成为现实,颠覆了人们对中国古代王朝权力运行的一般认知。
热门推荐
  • 紫玉轩的女人

    紫玉轩的女人

    民国时期,北京的一处豪门大宅——紫玉轩中,七个女人的命运因为一张照片而连在了一起。雍容华贵、美艳脱俗的女主人,勇于追求真爱的贵英,坚毅刚强的团座夫人,追求真爱、义无反顾的千金小姐……一个个跳动的身影,让人目眩。故事中充满了豪门贵族的爱恨情仇、情欲纠葛,异国的人文风情、浪漫情怀,以及女性特有的柔情似水。在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大时代里,她们各自涂抹着自己的色彩,演绎着一段段精彩的人生。
  • 撕心裂肺的他

    撕心裂肺的他

    愛情这东西很奇妙,却又不知道从陌生到熟悉。怎么继续下去。或则你在意的人却不曾在意你。
  • 守护我的全世界

    守护我的全世界

    上卷:她因身体缺陷,封闭心门,冷冷看每一个人。他因托付而来,真心付出,为爱伤归。(第一人称)下卷:再重逢,天才萌宝对逗比老爸,暖心治愈,幸福开启,却噩耗突降。(第三人称)
  • 我的青春是篮球

    我的青春是篮球

    “洛轩晨”作为一名转学生来到了青一中就读学习,身高矮小的他,丝毫不影响自己热爱篮球的信念。一场场篮球比赛,让“洛轩晨”邂逅了许许多多的朋友。这是一个少年追逐自己篮球梦的青春故事……
  • 满船清梦压星河之热河

    满船清梦压星河之热河

    文艺青年张清河的后半生充满坎坷,工作失利,爱情失意,就连上天,仿佛也一直看不到他的努力。“没有人比我更倒霉了!”这是他经常问自己的话。也许林清梦就是他的命门,在她离开他之前,一切都是好的,乐观、向上、积极、善良……这些词总是别人用来夸张清河最常用的词汇,但那个晚上,冷风呼啸,漫天飞雪,冷的叫人忍不住发颤,就是这么一个寒冷的夜晚,张清河坐了几个小时的火车,再一次来到她的城市,那个他无比熟悉的地方,出租屋里,她跟他说了分手,没有一丝丝挽回的余地,即便是面对他的苦苦哀求,依旧如此。自那以后,仿佛成了张清河生命的转折点,他再也没有了那种好运,失去了工作,满大街再找的工作也总是不够如意,还被拖欠工资,同样是一个雪夜,他立在十八楼的阳台上,一根一根抽着烟,呼出的白气将他的眼镜糊住了,看不清远方,他默然而立,静静望着远方……
  • 绿叶冒险录

    绿叶冒险录

    没人会为了踩死只虫子而悲伤,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人死了等于白死。不错!我就是这只虫子,我要摆脱这个宿命,撼动整个世界!秒天秒地秒空气,是没有的;漂亮妹子,是没份的;打架斗殴,是龙套的;抢宝抢秘籍,永远捡漏的。这是一个悲催的故事。
  • 境世录

    境世录

    人都说那神山至高,可这世间哪有至高。如果活在仇恨里,被毁灭也会心甘情愿。但是,这个世界所需要背负的东西太多了,果真只容得下仇恨吗?
  • 爱我不要跑

    爱我不要跑

    当穿越成为一种流行,各种摔,撞,不靠谱的奇葩的方式,透过灵魂,爱上你!
  • 鲇鱼

    鲇鱼

    没有人说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但也许尝试的次数多了,成功的几率也会增大吧,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去尝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