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912600000165

第165章 再度用到指南针

张掖郡形势危急,卫瓘立刻点齐2万骑兵交给马隆。

临行前,卫瓘说:“我已经收到朝廷的诏告,历数了严舒之罪,并赦免凉州旧部。前些时,张华也给我来信,提到对降兵要攻心为上。”

李松很高兴:看来周处和自己的一番努力没有白费。

马隆说:“听探马说,凉州守敌有一半是降兵。要是他们不与我军为敌,鲜卑军就好对付多了。”

卫瓘说:“朝廷发这个诏告,正是希望如此。”

告别卫瓘,马隆率领人马南下,不久就来到了西平郡。

太守周处在城外迎接。李松说:“周大人,我们要赶去救援张掖郡,就不在你这里多做停留了。但是有一件事必须拜托你,那就是为8万大军准备好一个月的粮草,跟在我们后面,分批送到张掖郡。”

周处说:“若是救援张掖郡,应该向北走啊,你们为何到这西平郡呢?”

李松说:“向北过不去啊,鲜卑军挡道呢。我们打算重新找一条路,从西平郡到青海湖,再向北到张掖郡。”

周处一脸茫然:“还能这样走?”

马隆说:“周大人不必担心,安宁侯的计划不会错的,你只管把粮食送到就行了。”

周处自然明白此事责任重大,他说:“放心,我一定征集足够的粮草,加派人手,给你们送过去。”

2万人马稍事休息,又出发了,踏上了往青海郡去的水泥马路。

沿马路前行,真的是一件非常痛快的事。骑兵们来自辽西郡、辽东郡,他们走惯了崎岖不平的官道,还是第一次在这么平坦的道路上疾驰,都啧啧称奇。

马路上秩序井然,有不少青海郡的骑兵在进行巡视和日常维护。更令人惊奇的是,沿途出现了好几处简易房屋,房屋后面是一个很大的马圈,里面养着很多骏马。

马隆有些惊奇,趁休息的工夫,和李松走进一处房屋,看看是怎么回事。

管事者迎上前来,等看清是太守马隆,连忙施礼。

10多天前,马隆和李松离开这里前往乌鞘岭时,还没有这些房屋。才过了没多久,马路边就冒出这些房屋,马隆颇感奇怪,他问道:“这房屋是怎么回事?”

管事者说:“大人,这是金坤将军搞的驿站。前不久他安排人手建起了这些房屋,又从羌人部落那里购买了大量马匹,供来往的马车或者骑马的人换马用。”

马隆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我也想过要设立驿站,但还没来得及做,他倒是很快就办成了。”

李松说:“我说什么来着?金坤代理青海郡太守还是很称职的。”

马隆点点头:“金坤确实干得不错。青海郡这边,羌人部落多,养的马也多。建起这些换马的驿站,正好发挥了这里的优势。”

李松问:“你们这驿站生意如何?”

管事者说:“生意很好。这里来往的人特别多,需要换马的也多。不仅是盐商,那些运送羊毛制品的、去青海湖游玩的,只要交钱,都可以在这里换马,所以咱们这驿站很赚钱。而且驿站以后还会扩建,提供住宿,来往的人可以在此歇息。”

李松点点头,心说:这驿站不仅服务了大众,而且采购大量马匹可以增加本地羌人的收入,青海郡也多了个创收的门路,可谓一举多得。

李松问道:“听说换马后,马车可以一直跑得很快?”

管事者说:“是啊。如果一大早就从青海郡出发,这一路上换2、3次马,关城门前可以赶到西平郡。从西平郡到青海郡也是如此。”

马隆感叹:“原来真的一天就能到啊,这就省去了晚上露宿之苦。以前可从没有这样的好事,只有水泥马路才能做到。”

李松说:“这不稀奇,前些时鲜卑军就已经抢先试过了,而且他们还是晚上赶路,终于逃脱了朝廷大军的围歼。”

马隆气呼呼地说:“真是便宜秃发务丸了,想不到鲜卑军也能从马路中受益。”

李松却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将来洛阳到长安的水泥马路修通后,距离只比这条马路稍长一些。如果也设立驿站,提供换马服务,想必也是能一天之内赶到吧。

这时,李松想起一件重要的事:“你们这里有羌人吗?”

管事者说:“有几个。”

李松说:“你把他们叫过来,我有事想问问。”

几个羌人过来了,李松问道:“你们知道往凉州怎么走吗?”

一个年轻的羌人说:“当然是先去西平郡,再向北走啦。”

李松摇摇头:“我不是问这个。我是想知道,你们有没有人从这里就一直向北走,最后到达凉州的?”

众人都摇摇头,从这里往北走到凉州?好像还没有人这么试过。

这时,一个年长的羌人说:“我遇到过北边的羌人,听他们说起,翻过山去,就能到凉州。”

李松听了很惊喜:“你说的这些羌人,怎么找到他们?”

年长的羌人说:“我也只是碰巧遇见他们,并不知道怎么找到他们。”

李松不禁有些失望。他原本以为,世代居住在这里的羌人,应该知道向北翻越祁连山,抵达凉州的道路。这样的话,找几个人做向导,一切就省事了,没想到知道这条路的羌人并不好找。

马隆也有些着急:“安宁侯,如果没有向导,我们怎么去张掖郡呢?”

李松说:“不要急,就算我们自己走,也一定可以到那里的。”说罢,向一个骑兵小校要来一个指南针。

这指南针,还是5年前讨伐慕容廆时,朝廷根据李松献上的指南针样品,制作了数百个指南针,配发给各个探马使用。

这5年来,虽然骑兵中间还有人保留着指南针,但基本上没多大用处,想不到今天又可以派上用场了。

李松说:“此处向北,就是草原、高山或者沼泽,方圆百里可能都没有人烟。这个时候,只要按照指南针的指示一直向北走,就不会迷路,也就肯定能到达张掖郡。”

马隆以前参加对慕容廆之战时,也是使用过指南针的。当年在大漠、草原中行军,能够认清方向,跟卫瓘大军保持联络,直到最后合围慕容廆,指南针发挥了很大作用。

马隆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赶紧出发吧。”

同类推荐
  • 祭神明

    祭神明

    每隔二百一十二年,天碑开,新王出,三王入墓,史称祭神明。届时诸雄齐至,称王封尊。怎料天碑横断,诸神齐陨。世间再无王权神授,大战四起,生灵涂炭。为避杀孽,天下盟约,十年止战。十年之后,重铸天碑,弃封王,登帝极。岂有人知不过是旧王苦阳皇孙的一场惊天阴谋呢事情便从他幼时说起
  • 黄帝遗骨

    黄帝遗骨

    2011年,《辽沈晚报》派出一支精干的小分队,赴内蒙、辽西实地考察,采访了众多考古专家和民间研究者,获取了大量的详实资料。本书以此次考察后发表在《辽沈晚报》上的十五篇文章为基本内容,并收录若干近年来在国内权威报刊上发表的有关黄帝遗骨文章,结集出版,共二十五万字。这些文章从不同的侧面论证了黄帝部族发祥在辽河流域的历史事实。文章立论鲜明,论证严谨,持之有据,在报纸上首发后即引起国内考古界和史学界的密切关注。
  • 重生之大明国公

    重生之大明国公

    经济高材生张凡,意外穿越到大明,成为贫困的读书人,会试中得解元。边关告急,他力挽狂澜,名扬天下,最终入主朝堂,用高超的手腕建设富强的大明皇朝。
  • 大宁小公子

    大宁小公子

    来自21世纪的工科博士,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到古代一个纨绔公子哥的身上,他只想安安稳稳的过一生,可是实力不允许啊,看他如何玩转这个时代。
  • 黯然自伤

    黯然自伤

    六国纷争,乱世战乱不断,阳如为了解救天下人,孤身涉险来到昆仑山,寻找河图洛书。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唯一死对头

    你是我的唯一死对头

    程疏笙从小到大衣食无忧的千金小姐,但她从来没因自傲过,因为要找妈妈,她离开英国,来到中国,隐姓埋名,当孤儿,刚开始就遇见了白墨一对欢喜冤家,一次误会被他抓回家,好不容易放她走,结果又被留下吃饭…从此以后就再也罢脱不了他了…被发现真实身份后,他怒冲冲去找她,可她在被他发现了后已经走了…他会找到她吗?好奇的请加入书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她来自星光

    她来自星光

    星际至高无上的皇太子,继穿越二十一世纪后,又一次的穿越了。她对此表示:老天,只要你高兴就好。皇太子人懒,身懒,心懒,在升级打怪这件事上就一佛系,对于恋爱这件事上也很佛系。 “你今天又被别人表白了。”男人一脸委屈。 皇太子懒惰地靠在一旁的桌上,敷衍似的安慰:“那是女的。” 某男很委屈,自己的情敌不禁有男人,还有女人。
  • 青龙储物戒

    青龙储物戒

    黄修,一个平凡人的绝地再起,一场谋杀未遂致使其人生轨道严重偏离。举手幻化,一切皆无。走上一个魔术道路。从校园到职场,从软弱到强大,小到火柴梗大到世间万物,无一不可变化。
  • 农门悍妻

    农门悍妻

    重生到一贫如洗的家里,底下还有一堆的小萝卜头,她不强悍一点,怎么撑起这个家?
  • 黎黎在世间

    黎黎在世间

    人,妖,仙,三个不同身份的种族,纠缠不清,谁都有心事,谁都曾善良,爱情和自己的私心,都在纠葛之中放大再放大,最终命,只是命。
  • 烽火照京华

    烽火照京华

    穿越到清朝末年,满族人士身上,意外结识自己的小叔。是缘是孽?唉!小叔,你好。小叔你真行。小叔求你放过我。
  • 帅哥,走开

    帅哥,走开

    他貌比潘安宋玉,一向是众人围绕的焦点;她外表不及常人,因此不受人待见。他外表温文,看似待人热情实则内里无良;她说话耿直,一条直肠子到底,有恩必念有仇必报。这样的两个人怎么会搅和在一起?难道这是上天的玩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以《楚辞》元典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楚辞》基本问题、作家、作品、要籍提要和研究方法论等方面爬梳《楚辞》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同时又提供基本的研读书目与相关的参考文献,以便使研读者拓展学术视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