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33700000052

第52章 谁是那谋天下的人

大宗师者,人间恒无敌,非其他大宗师者不可敌。

而花如意与绝忘心之间的较量便是大宗师之间的较量。

自古以来,大宗师之间的战斗往往都是隐匿于高山远海当中,像眼前这样在大军阵前大打出手的一幕,在典籍当中也是寥寥可数。

花如意在绝忘心的步步紧逼之下,终于只撑不住,只好将自己的兵器取出。

自从她成为宗师之后,她便没有遇到过值得她拿出自己兵器的敌人。

可是绝忘心不一样,他成名数十载,乃是当今天下最强者之一,即使花如意有天纵之才,修为也已步入了大宗师之境,但是比起绝忘心来说,还是差上不少。

所以,花如意拿出自己的兵器,想要和绝忘心彻彻底底的打一场,他想看看,到底是自己究竟什么地方还有提升的可能。

……

一炷香过后,愁云散开,天光见日。

至于天空中的那一战,胜负如何,未可知也。

但是无论是吴国还是周国的大军,都挂起了免战牌。

大宗师的震慑,让两国军队无比忌惮。

华子清站在前锋营的大营门口处,看着有些垂头丧气的陈靖东,心中也不由叹息起来。

大宗师者,有惊天立地泣鬼神之力。

古籍有载:

三千年前,中原蜀地有高山相隔。蜀王欲与外界通商,故立榜寻可开蜀道者。

有大宗师揭榜,单身一剑劈山开蜀道。

虽然后来证实典籍中记载的大宗师单剑开蜀道是假的,但是谁也不敢怀疑大宗师有开一蜀道的力量。

而今日一见大宗师巅峰一战,华子清更是坚定了自己那追求强大的心。

“大统领,损失报告出来了,您请过目。”就在此时,一名兵卒走到陈靖东的身边,递过来一本深蓝色封皮的本子。

陈靖东接过这本本子后,这么兵卒就退开了。

只见陈靖东将手里的伤亡报告扔到一旁想入非非的华子清手中,用有些沙哑的声音道:“子清,你念给我听吧。”

华子清嗯了一声,然后将本子托在手中,缓缓翻开那页深蓝色的封皮,入目心惊,他的手已经开始颤抖,只是他尽力还在坚持,然后用有些颤抖的声音道:“骑军死七十六人,伤三百六十三人,其中重伤六十人,轻伤三百零三人。战马死六十一匹,伤二百匹……”

念到这,华子清的声音颤抖的更厉害了,他不想年龄,但是还没等他开口,陈靖东便已经转过身来,对着他道:“继续念!”

那声音冷漠,沧桑……让华子清感觉到陌生而又可怜。

“步军死三百二十人,伤六百余人,其中重伤二百五十人,轻伤三百五十人。后备军死一百七十人,伤三百二十人,其中重伤一百一十人,轻伤二百一十人。另损失其他各种军械若干……”

陈靖东听完,鬓角竟然突然生出了几缕白发。

华子清见到这一幕后,不由垂下了自己的头。

夜色正浓,天空中的云黑的人心中发慌……

夜风凄神,身后的营地中多少人正在默默舔伤……

“将军,听子清一言,此战之罪,非兵将之过,实乃大宗师远非人力所能敌。而且,我大周的大宗师人数更多,定能借此事乘机向吴国施压,到那时,吴国需要付出的,就远不止眼前的这点了。”

华子清见自己的话说完后,陈靖东的眸子中好像恢复了些许神采,于是继续说道,

“吴国水师强大,而我大周陆战甲天下,就算真的能一举消灭了吴国这两万兵马,对我大周而言,也是鸡肋,倒不如乘机攫取利益,让吴国不战自乱。所以兵者,诡道也,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乱人之国是为兵家最高境界,吴国既然出动了大宗师,我大周天子又岂会放过如此大好时机,而我等军卒,行伍之人,只要保证拖住这里的吴国军队,此战定必胜。”

陈靖东两手背负着,偏过头,看着远处的那座要塞城,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入了一个大局,一个由远在数千里之外帝座之上的那位亲自制定的局,心中不由感觉到了阵阵寒意。

“将军,子清还有一事不明,还请将军示下。”华子清拱手对陈靖东拜道,他的手里还捏着那本伤亡报告,但是青年却并不在意,他只想要一个答案。

“子清,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但是你以后不要再问,我能告诉你的只有这是一个阴谋,一个十几年来天底下最大的阴谋。”陈靖东摆摆手,道,“罢了,这一仗的结果就让枢密使大人去操心吧,就是不知道究竟是我大周的大宗师赢了,还是他吴国的大宗师赢了。”

说完,陈靖东便缓缓走回大营内休息去了。

华子清叹了口气,也感觉到这天的寒气越来越重了,心想:“以大宗师为谋,这是要算计天下的至强者啊,普天之下,有此气度的,只有帝座上的那位吧,怪不得老王爷会败,果然生在帝王家,就注定不能平凡。”

现在已经是初冬,夜中的露水很重,很重,就好像是华子清此刻的心情那般沉重。

“你们看好大营,我去外面走走。”华子清对身后几名看守营地大门的士兵冷冷的道了一声。

“是,将军。”华子清现在是前锋营步军首领,这几名士兵自然不敢阻拦他。

旁边的小山头上,华子清伸手去拔自己腰间的含光剑,只是那冰冷是手指,遇到冰冷的剑柄,让青年的眉毛不由一挑。

但他还是将含光剑拔了出来,在初冬凄神寒骨的夜风中舞起剑来。

虽然白天的那两位大宗师用的都不是剑,但是天下武学,殊途同归,他从两位大宗师的大战间还是有许多感悟此刻借深夜无人,他便开始回忆。

道窍已开的他,修行速度已经是极快的了,在半年时间里,就已经达到了七脉已开六脉的星命高境。但是在剑术上,他还是难以突破,或许是缺一个明师吧。

夜景朦胧,青年于山巅舞剑,英姿勃发,剑舞如龙……

同类推荐
  • 穿越之今古岁月

    穿越之今古岁月

    穿越时空,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吗?如果你可以来回穿越时空,你要将现代先进科技带去古代,从古代带回古老文物到现代?还是寻找永生不死的秘诀呢?
  •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这才是男人该有的生活!赵洞庭穿越成皇,为这个小目标不断奋斗。
  • 大宋西军

    大宋西军

    宋,崇宁三年,一个历史上默默无闻的懵懂小子得到了一个现代灵魂的记忆,当目睹了王朝偏安最终沦陷,文统灭绝,汉人沦落为奴,泱泱华夏从此走向下坡路的历史记载,他会在这个需要英雄的时代折腾出多大的浪花?群号:954861762
  • 明朝那些事儿·第柒部:大结局(2020版)

    明朝那些事儿·第柒部:大结局(2020版)

    《明朝那些事儿》第柒部,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在经历近三百年的统一之后,大明王朝迎来了生命的尾声,内忧外患,纷争不断。纵使崇祯千般努力,面对频繁的天灾、虎视眈眈的关外铁骑、熊熊燃烧的农民起义之火,终难扭转乾坤。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一切都无法阻止历史的风云巨变!明朝,一个让人血性喷薄的朝代,一个光怪陆离的朝代、一个强悍而温情的朝代,一个历经劫难又恢宏大气的朝代。明朝就像中国历史的褶皱,每翻开一篇都有精彩无比的故事,蕴含着属于中国人的文化密码、政治逻辑、人性经验。
  • 帝师无敌传奇

    帝师无敌传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热门推荐
  • 唐小姐十万个为什么

    唐小姐十万个为什么

    说起唐家二小姐唐尔,虽然她身体不好,但还真是一个非常欢乐的姑娘。其实她从来不是一个很文艺的人。如果说她曾经是个小清新,那她也是小清新中最苦逼的那种。早在高中的时候就曾经以上二中二班二号排名年级第二而闻名。后来在她情窦晚开的年纪,她就遇到了一个一流的儒雅医生和一个一流的腹黑经理人
  • 首席狂妃:卿王宠妃成瘾

    首席狂妃:卿王宠妃成瘾

    “卿王爷,你为什么总是欺负我?”“因为爱。”“我知道王爷最好了”“夭夭,是因为爱欺负,不是爱你”“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妖

    大妖

    山村少年,修天妖圣经,迈入修炼大妖之道。练皮锻骨,成就无上大妖之体,天上地下,唯妖独尊。踏天宫,闯西天,横扫诸天无人敢阻。自此之后,吾之意志,为天下唯一法旨!顺者昌!逆者亡!——————————————————大妖者,妖修之巅峰名号,并得麾下群妖之“畏”,逆天之存在。
  • 独行恪

    独行恪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尘世总事多,烦恼总不断,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一切都是因为战争。生活总是各种苦难的折磨,历经蹉跎才会有新生。
  • 极限进化十万年

    极限进化十万年

    在某一个时代,或者说某一个历史断层之后,人类进入了疯狂发展的极限进化。这场远超于所有人想象的变化,带来的…究竟是什么…
  • 原来,我是主角

    原来,我是主角

    “你姓萧,私生子,老妈祭天?” “你左手杀人,右手救人?”“你渡劫失败,重生高三?”“你历练结束,要去继承三千个亿?”“你特娘的活了几十亿年?” “你灭过天,来地球装比?”“往后稍稍吧小老弟,告诉你个秘密,这个世界是本小说,你是个龙套……”“而我,才是主角!”知道自己是主角的王前,在反套路的路上越走越远,背影极其风骚。
  • 垃圾中的垃圾

    垃圾中的垃圾

    我叫叶岩,我是三界内外百万年难道一遇的天才骚年。
  • 凤凰浴火之涅槃重生

    凤凰浴火之涅槃重生

    她(凰北月)生来命里带煞,降世时天空异象,方圆百里草木尽数枯萎,说她是煞星降世,会是毁天灭地的灾难,她从不信命,没有人生来就是灾难的象征
  • 陈永贵传

    陈永贵传

    作者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全面地记述了陈永贵从一个穷苦农民成长为全国劳模,直至升任中央高层领导的非凡人生。生动展示了他带领大寨人艰苦创业的感人经历,记述了大寨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典型后,学大寨运动对中国农业发展的重大影响。同时也记述了“文化大革命”中大寨推行“左”倾路线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陈永贵晚年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