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8900000032

第32章 宋元(3)

元昊继位后,为了强化民族意识,增强党项族内部的团结,争取贵族上层和广大党项部落人民的支持,首先抛弃了唐、宋王朝赐封给其祖的李姓、赵姓,改姓嵬名,称“吾祖”。“吾祖”为党项语,意为“青天子”。元昊自以为祖宗为鲜卑拓跋,为了怀念祖先,保持旧俗,他率先自秃其发,并穿耳戴重环饰,以示区别。同时强令党项部族人一律“秃发”,且限期三日,有不服从者,任何人都可以处死他。一时间,党项民众争相秃发。

1034年,李元昊改年号为广运,后知此为晋朝年号,遂又改为大庆。同年五月,又升首都兴州为兴庆府,并在城内大兴土木,扩建宫城,广营殿宇。兴庆府的布局,仿照唐都长安、宋都东京。李元昊还依照中原王朝的礼仪,设立文武百官,地方分别设州、县。对文武百官和民众的服饰分别做了严格的规定。

作为一个军事统帅,元昊深知他占有包括河西走廊在内的广大地区后,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及严格的兵制,对内统治和对外防御都将失去保证。因此,在原有军事组织的基础上,元昊将12个部落武装改变为12个军事行政区,分别在各驻地置十二监军司,诸军兵总计50万。每一监军司设都统军、副统军和监军使各一员,由贵戚豪右充任;下设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伺禁官等数十员,党项人、汉人都可以充任。除步兵外,属于常备军性质的还有骑兵、炮兵、“擒生军”、侍卫军等。“擒生军”是担任后勤或警卫部队的总称,由10万人组成。又有25000精兵驻扎在首都近畿担任卫戍,给他们配备服役的副兵就达7万人。此外,还从出身豪族而擅长骑马射箭的士兵中挑选出来的5000侍卫亲军,由元昊亲自掌握。近畿卫戍或宫廷值宿,一般都佩戴由国家保卫部门颁发的刻有“防守侍命”或“内宿侍命”西夏文的铜牌作为标志。

大庆三年(1038年)十月十一日,元昊在兴庆府的南郊,高筑祭坛,在亲信大臣野利仁荣、扬守素等人的拥戴下,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国号称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这一年元昊34岁。

西夏文字

元昊不仅是一个十分有头脑的政治家,还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作战时,多针对客观情况制订战术,为了争取作战的胜利,元昊不惜采用种种手段,调动各种力量,用谋略取胜。每战或诱降,或诈降,或行间,或偷袭,或设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1040年)正月,元昊派牙校贺真等率部向宋金明寨部都监李士彬诈降,又令将士与士彬相遇时不战而退,称士彬为“铁壁相公”,说“我等闻铁壁相公名,莫不坠胆”,以使李士彬越加骄傲,松懈防务。然后李元昊用突袭战术围攻金明寨,原来诈降的党项士卒在内部接应,一夜之间就攻破寨城,俘虏了李士彬。接着元昊围攻延州(今陕西延安),宋朝驻延州的长官范雍十分惊慌,立即牒令驻守庆州(今甘肃庆阳)的刘平和石元孙率军赴援。刘、石二人带领人马赶到延川、宜川、洛水三河的汇合处三川口时,已经人困马乏。西夏兵按照元昊的部署,在此设伏以待,从山地四出合击,将宋军万余人消灭殆尽,刘平和石元孙被俘。三川口之战是西夏建国后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充分显示了元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西夏军事力量的强大。

元昊建国后,形成了宋、辽、夏三国鼎立的局面。元昊时期的对外政策,既不同于继迁时期的一贯联辽抗宋,又不同于德明时期的与宋、辽和平相处,而是根据实际利益,随机应变,抗衡宋、辽二国“之势强弱以为异同”。这是十分灵活的外交政策。元昊继位后,同辽联姻,受辽封号。一旦两国因党项叛附问题发生纠纷,元昊在给辽以重创之后又立即以胜求和,恢复两国友好。对待宋朝,结盟于辽,有恃无恐,悍然发动攻掠战争。当元昊看到辽以出卖夏国利益从中渔利,便立即决定同宋媾和,在一向坚持的名分问题上向宋做出了让步。这一步不仅使元昊摆脱了由于长期战争造成的困境,而且避免了两面受敌的危险,同时还可以从宋得到经济实惠,可谓一举三得。

元昊在建国的过程中,很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网罗。西夏建国初,因忙于战争,教育事业并不发达,所以元昊特别注重吸收汉族的知识分子为自己服务。他的“智囊团”除了嵬名守全是党项人,其余皆汉人。重用张元、吴昊,更说明了元昊对汉族人才的重视。张、吴二人为宋华州(今陕西华县)人,“累举进士不第”,而又自以为有王佐之才,不甘寂寞,便写诗明志:“好著金笼收拾取,莫教飞去别人家。”明白表示宋朝弃人才而不用,他们将为异国效力。为了引起西夏统治者的注意,他们到酒馆中豪饮后,在墙壁上写下“张元、吴昊饮此”。西夏巡逻兵发现他们的所作所为,遂将二人带入宫中。当元昊问他们为什么不避自己的名讳时,他们毅然回答,姓都不管了,谁还理会名呢?明目张胆地讽刺元昊接受赵宋赐姓。元昊听后,不但不生气,反而认为他们有胆识,有奇才,立即予以重用、并在数月之内派人潜入宋境将二人的家眷接到西夏,让他们安心为西夏服务。张、吴二人帮助元昊成就了一番事业,充分显示了汉族知识分子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军事的作用。

六、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任过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等官职,遇事敢言,多所建白。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赵顼即位后,擢升司马光为翰林学士。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司马光极力反对,由于其意见不被重视,于是主动要求调到地方上去。熙宁三年(1070年),他以端明殿学士的官职被派往西安,统领永兴军。第二年,改判西京(今河南洛阳东)御史台。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召司马光为门下侍郎,进尚书左仆射,成为反对变法的领袖人物。他任丞相不到一年,就尽罢新法。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病逝,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学识渊博,史学之外,音乐、律历、天文、书数,无所不通。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了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学史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链接:编年体通史

编年体是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是继《春秋》之后的又一部编年体的史学巨著,司马光自幼好读《左氏春秋》,喜欢编辑旧事以成编。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呈《历年图》五卷,治平三年(1066年),又呈《通志》八卷,作品涵盖周、秦二朝,当时的皇帝宋英宗看了很满意,于是下令在崇文院内设置书局,将颖邸旧书三千四百卷赏赐给司马光参考,并供给笔墨、缯帛、费用、餐点、果物,准许他借阅皇家龙图阁、天章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的藏书,要他继续写下去。

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15年,全力编修《资治通鉴》。他居家极其简陋,夏天闷热难堪,汗水常滴在草稿上。于是请匠人另辟一地下室,“常读书于其中”,“日力不足,继之以夜”,每夜秉烛著书,生病时亦不休息。好友劝他“宜少节烦劳”,他说:“先王曰,死生命也。”就这样过了15年不问政事的著书岁月。

书名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宋神宗亲自为《资治通鉴》作序,赐给司马光。正是这篇序,后来保护《通鉴》免遭毁版的灾难。

《资治通鉴》编修工作十分艰巨,先由助手搜集资料和编写初稿,然后由司马光综合全书,加以增删,再由其子司马康检订文字。在资料搜集方面,单是正史就有17种,参考的野史、谱录、别集、碑志等杂史有300多种,加上龙图阁等藏书,可以想见当时资料之丰富。在撰写前,先由天文学家刘羲叟编订正确年历,以夏历为主,作为全书的骨干,若同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年号,则以后来的为定。在撰写过程中,首先把史料摘录下来,按年代顺序,编成“丛目”;各人先修“长编”,编写“长编”时常在每一事中间空一行以备剪贴,务求其详尽,“宁失于繁,毋失于略”;接下来由司马光就长编所载,考其同异,删其繁冗。如范祖禹的《唐纪》成书600余卷,经司马光剪裁、编订为81卷。如果发现汇集的史料互有出入,便要进行“考异”工作,最后方能定稿。

此书虽有不少司马光自己的意见(以“臣光曰”出现),但并非司马光一人完成。为了支持司马光编撰此书,朝廷允许他“自辟属官”。他邀请了刘攽、刘恕、范祖禹等人作为助手,这些人都是当时的著名史家,其中刘攽负责两汉史,范祖禹负责唐代及五代史,魏晋南北朝归刘恕负责。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也加入一起编修《资治通鉴》,负责检订文字。删改定稿则完全由主编司马光一人完成,故行文颇为一致。刘恕之子刘羲仲说:“先人在书局,只类事迹,勒成长编,其是非予夺之际,一出君实笔削。”

《资治通鉴》写作时间一共花了19年,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开始一直到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才完成。司马光一生不写草字,《资治通鉴》草稿全部以正楷写成。由于过度劳累,元丰五年秋天,司马光已罹患“语涩疾”,乃预作遗表,内容提及反对变法的事。元丰七年十一月,司马光《进通鉴表》自叙曰:“臣今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书成之后,只有他的朋友王胜之看过一遍,其他的人只翻一页,就哈欠连连。此书完成后两年,司马光逝世。

《资治通鉴》引起了司马光之后许多史学家的省思,史学家在面临改朝换代、君臣异位的尴尬时期时,往往以《资治通鉴》的撰写精神为原则,强调君臣处理事情与一般人处理事情有所不同。《资治通鉴》所体现的地方史观与社会史观,也有别于官修的新旧唐书的中央史观。例如《资治通鉴》在写庞勋时,不但用郑樵的《彭门纪乱》,还引用了韦昭度的《续皇王宝运录》,贾纬的《唐年补录》等私家著述。

此外,司马光又出版了《资治通鉴考异》30卷、《资治通鉴目录》30卷、《通鉴举要历》80卷三书来替这本巨著做说明。

七、宋江方腊起义

宋江,字公明,绰号“及时雨”,北宋末年山东水泊梁山农民起义领袖。在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为第一号人物。宋江在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一,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因为身材矮小,面目黝黑,人称孝义黑三郎。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

北宋末年,土地兼并十分剧烈,封建剥削也异常残酷,社会矛盾相当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十二月,宋江聚集36个人,在京东东路所管辖的黄河以北地区起义,杀富济贫,反抗北宋王朝的残酷统治,引起了统治者的恐慌。起义发生不久,宋徽宗赵佶便诏令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提刑督捕。但由于宋朝军队久不征战,缺乏训练,战斗力极差;而宋江“其才过人”,属下的36个人个个都是强悍猛勇之士,所以,这次征剿不仅没有消灭宋江起义军,反而使其威名远扬。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宋江等人没有像《水浒传》等文艺作品所描绘的那样,入据八百里水泊梁山,替天行道,而是“横行齐魏”,马不停蹄,千里转战于山东、河北一带。宋江率众攻打河朔(泛指今黄河下游南北一带)、京东东路(治青州,今山东省益都),转战于青、齐(今山东省济南)至濮州(今山东省鄄城北)间,攻陷十余郡城池,惩治贪官,杀富济贫,声势日盛。在数万官军的围追堵截中,起义军攻城陷地,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却似一把钢刀,令统治者闻风色变,“官军莫敢撄其锋”,成为一支很有影响的农民起义队伍。

宣和二年(1120年)十二月,宋江率部攻打京西、河北等地州县。宋徽宗赵佶闻知,采纳亳州知州侯蒙“赦过招降”的建策,颁旨招安,但因侯蒙不久去世,此事不了了之。宋徽宗又命歙州知州曾孝蕴率军前往征讨。宋江避其锋芒,自青州率众南下沂州(今山东临沂),与官军周旋年余。宣和三年初,转向南攻打沂州,战斗打得十分艰苦,结果终因寡不敌众,被知州蒋园率兵击败。二月,起义军继续南下,攻打淮阳军(今江苏邳县西南)。接着又占据楚州(今江苏淮安),进入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境内。在这些激烈的战斗中,宋江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军事才能,指挥若定,谋略过人,战术灵活多变。同时,正如元代陈泰在《所安遗集·江南曲序》中所说的那样:“宋之为人,勇悍狂侠。”宋江作战非常勇敢,身先士卒,带头冲杀,打出了威风,令一些朝廷官吏也不得不承认其有勇有谋。

与此同时,浙江农民起义首领方腊,也率义军连破处州、秀州(均属浙江),其攻势凌厉,北宋王朝十分惊恐。为了瓦解、镇压这两股农民起义军,亳州知州侯蒙向宋徽宗上书指出,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没有敢抵抗的,说明他必有超过常人的才能,不如赦过招降,让他率兵讨方腊以赎过,或许还能平定东南之乱。宋徽宗对这个主意十分赞赏,立即下诏给刚刚以徽猷阁待制出任海州知州的张叔夜,令其设法招降宋江。

张叔夜到达海州后,起义军正准备攻城。宋江和起义军副将吴加亮等人,仔细分析了海州滨海的特点和城防情况,决定从海上突破。他们直取海滨,俘获了大型船只十余艘。然而这一切,都被张叔夜所派的侦探窥视到了。张叔夜连忙招募敢死队一千余人,在近城设伏;然后,再派出小股士卒赶往海滨诱战,同时将精兵埋伏在海边。双方开战后,伏兵蜂拥而上,举火烧毁了宋江的船只。宋江虽然率部勇猛拼杀,给敌人以重创,但见船只着火,退路已断,也不免有些慌乱。这时,张叔夜又乘势发动全面进攻,俘虏了吴加亮。宋江在重兵包围之下,痛感大势已去,不得已率部接受招降。

宋江接受招安以后,又干了些什么事情呢?关于这一问题史学界争论颇大,主要围绕宋江有没有去征讨方腊的问题展开。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

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皇帝喜花石竹木,在江南设“苏杭应奉局”,派朱勔等爪牙到东南各地搜刮民间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用大船运向汴京,每十船组成一纲,时称“花石纲”。青溪多产竹木漆,是应奉局重点攫取之地。这种沉重的负担都转嫁到农民身上,尤其是靠出卖劳动力度日的赤贫者身上。

同类推荐
  • 西汉未央宫

    西汉未央宫

    本书介绍了西汉长安城、未央宫、汉长安城对秦都咸阳的继承与发展、汉长安城中的里、西汉上林苑、汉长安城附近的宫殿台观等内容。未央宫是长安城中最高大的宫殿,由萧何监督修建而成。未央宫规模之大、殿宇之盛,在当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它以前殿为中心,向四面展开,宫殿布局协调大方、整齐美观。平面呈方形,东西长2150米,南北宽2250米,周长8800米;面积约5平方公里,占长安城总面积的七分之一,是当时长安城中最豪华的宫室,宫中设备应有尽有。
  • 从1789再开始

    从1789再开始

    历史考古学家回到到近代欧洲。在1789年以后的世界里,他的生活,当然和以前,会有些不一样了……不过在过新生活之前,还是先从这该死的巴士底逃出去吧~
  • 汉旗烈

    汉旗烈

    大汉末年,权臣当道,民不聊生,我来了开启人生的辉煌历程。
  • 众美悲歌

    众美悲歌

    我国的古代四大美女,可谓人尽皆知,她们的绝世容颜被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街巷艺人所描述,所传唱,虽经千余年岁月变迁而不减,然当我们细品这些文人雅士街巷艺人对她们的评价,更多的是她们那绝世的美貌,以及发生在她们身上的风流韵事,却很少有人甚而无人去愿意探寻一下发生在她们身上的故事,又为什么在她们身上发生这样的故事。而她们在这故事里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本人试图走进她们的心,把一个个有血肉有灵魂更有女人情感的古代美女呈现在读者面前。
  • 异世之特战狂兵

    异世之特战狂兵

    帝国暮年,列强环伺,山河即将崩碎。遥远的边境蓝关,年青军官林云,带着一支名为“夜狼”的小部队,登上了大陆战争的舞台。组匪团,建军校,筑雄关,抗强敌,平叛乱,他开创了属于边军的全新神话。无双战神凌无双,与他一生相杀。花家奇女花依云,与他一生相知。而他冲冠一怒,血洒千里,为的却是一生所爱——兰陵公主叶婷。黑暗降临,雄关陷落,林云和他的士兵们终于发了狂。特战狂兵,注定闪耀一个时代!
热门推荐
  • 钢之魔法师

    钢之魔法师

    他被穿越了成为大法师的魔宠,然而终极召唤进行时他本来有机会变成个超级强者,却鬼使神差的选择了一个毫无战斗力的辅助天赋,能查看任何人心里的想法,做为化工双硕士学位的亚洲第一实验员,渐渐的他发现魔法什么的,其实真的很简单!
  • 少年的走马灯

    少年的走马灯

    少年的走马灯,第一篇是竹马篇。竹马是一个广为人知的青梅竹马的竹马,本文竹马,是指少年与竹马的记忆。
  • 总裁大人缺挂件吗

    总裁大人缺挂件吗

    相当演员的慕浔决定要找个金主爸爸抱大腿。一次醉酒她调戏了顶尖娱乐公司的总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日一撩,每日亲亲。没办法谁让咱家总裁辣摸帅!十五年前。小慕浔:哥哥~小陆彦:走开,我要出去玩。十五年后。慕浔:哥哥~陆彦:嗯,我在。亲亲?抱抱?还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剑天行

    一剑天行

    东、南、西、北、中、神、幽飞、雨、姚、雪、君、罗、仇冰蓝烈火羽侯仙域易怒动九州……且看我仗剑走天下
  • 绝世玄女:吾本惊凰

    绝世玄女:吾本惊凰

    九天之上,唯神独尊。当游历一番现世地球后软萌腹黑的小小九天玄女来到除了玄界的第二个陌生界面——“日月星辉”,有会结识怎样妖孽的命中天子,展开一场命中注定的旷世绝恋?贵为玄女,一挥手,万兽奔涌而来,不是神兽还没脸接受召唤;意念动,百十上古药鼎齐齐发力,远古神丹堆积如山;勾勾手,有无数男子愿为搏佳人一笑,分分钟切腹自尽……“停!”某妖孽不愿意了,霸气回嘴:“哪里有那么夸张?!小凰的男人明明只有我一个!”某玄女也不愿意了:“小羽羽,你的意思是我人老珠黄,没有这等魅力?!”某妖孽一听,暗道不好,立刻化身名为妻奴一枚,捶腿、揉肩、嘘寒问暖……
  • 校草的青涩爱恋

    校草的青涩爱恋

    刚见到他,就对他有一种特殊的感觉,甚至想要去接近他。而他对她也有很浓的兴趣,以为,就只有自己才有这样的感觉,没想到对方也是这样。因为一场篮球赛,他们对彼此又有怎样更进一步的发展呢?
  • 邪魅灵宠之魔后归来

    邪魅灵宠之魔后归来

    我叫蓝羽熙,18岁,是一名大学生。本该平淡的生活却在我生辰那天被打破了。一点点的经历,一点点的成长,而后的痛彻心扉换回的只有尘封已久的记忆——前世,我为他付出一切,他却弃若敝屣……这一世,我投胎人族,不料成年之际,体内雪花盛开,痛苦之余又误食绝情莲藕,一夜之间成了那赤眸妖人。所谓世间苦难,只怕也不过如此。失魂落魄,无家可归,屡遭背叛,苟且偷生……轮回转世,他已贵为神界执法者,再次相见,已是兵戎。神魔大战,两败俱伤。轮回场上,生死大劫,前世情缘,皆已消散……只愿来世,相守一生。
  • 不枉年少本非鱼

    不枉年少本非鱼

    长生,无数人所渴求,而大多数人不过将此作为茶余饭后的笑谈罢了,少有人决心于此。可在这个世界中,却有一个组织将此作为追求,甚至有心力有财力来追求。为达目的,求实不切实际的传说。组织代号,L。林西,其父盗取一颗传说中入水可溶的宝石——耶和华时因阻碍组织的计划被组织杀害,据说宝石化水人饮后即可长生。母亲也因是首屈一指的发明家被组织招揽,而父亲的逝世,让其母悲愤不已,故意弄错实验数据和实验方向被组织发现后杀害。组织为除后患,将未曾进行人体实验的致死药物让年仅十七的林西服下。但却阴差阳错让林西回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模样。被其父的管家收养。而林西也从父亲的管家口中得知部分实情,在她扮演父亲引出组织成员后,得知真相,决心在组织之前夺取宝石并将组织摧毁。林夏,组织查阅古籍,通过特殊方法捕捉的一只人鱼遗孤。因人鱼能生存近三百年,被组织进行秘密实验。却在运送过程中连同关乎人鱼的古籍,机缘巧合下被林西一并带走。了解实情后,林西决定“收养”他,并取名林夏。PS:作者柯南迷,女主原型疑似基德柯南灰原哀结合体,咳咳。【本书纯属虚构。】
  • 子之遥

    子之遥

    叶陇看着她微微低头去点烟。她看见那并不悦人的白雾时的凄然一笑,那黯淡干枯嘴唇的上扬,潮湿眼睛里含着笑意的无可奈何,和她身上浸透的四月的雨,让叶陇,迷了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