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34300000019

第19章 北大在校生谈北大

北大燕园不大,但更重要的每个人心都很“大”。《卧虎藏龙》里李慕白说:“每个人的心里又何尝不是卧虎藏龙呢?”其实,这用来形容北大学生再恰当不过。北大正是有了这么多“不安分”的人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风格。北大的荣与辱同样归根于他们。

北大学生的“散”与“空”

看看早一些的资料,我们能发现很早的时候就有关于北大的说法:“投考的时候是凶,入校以后是松,毕业的时候肚中是空。”虽然这说法多少有些调侃的口吻,W君在谈起北大学生的特点时,用的最多的两个字眼便是“散”和“空”。

“散”字说的是北大人的基本生存状况,却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说很多北大人在实际的生活中多少有些散漫,这和原先的“松”字意思类似;二是说北大人现在在思想意识方面很是松散,取向极其多元。

生活散漫是显而易见的。和数十年前一样,现在的北大学生还是课想上就上,想逃就逃;宿舍想打扫就打扫,但是只要你能忍受脏乱一些也没有什么关系;放假开学早一些来晚一些来问题也不大,甚至有同学放暑假到国庆之后才来学校;至于平时的生活,想按中国时间也可以,想按美国时间过也没有关系。当然,和民国初年“为学问而学问”的氛围不同的是,现在的北大学生是不会像当初有的学生一样,愿意不考试不要分数也不拿文凭。总而言之,散漫的范围之广,习气之深,已经渗入到北大人的骨子里,这也是导致北大人和社会传统多少有些冲突的一个原因。

W君说,有些用人单位认为,北大的学生和清华的学生不一样,清华的学生是到了单位就可以做事情,而北大的毕业生就要先让他规矩一下,做到上班别迟到,有麻烦工作的时候别叫苦。其实,据我所知,清华的学生也一样多少有些散漫,但是口碑却有这样的差距,大约是因为他们散漫得更加“狡猾”一些的缘故吧。

当然,学生集体散漫固然已经成为奇观,更加微妙的却还是学校和学生这种散漫之间的关系。应该说,学校对于学生这种散漫的作风大约持默认的态度,至少明里是不反对不批判的,有些时候还多少帮些小忙。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北大就已经有学生军训的传统了。起先是一位姓白的教官,跟学生们相处得很是融洽,因为他和大家明言,有人来看的时候就整齐利落一些,否则大家就随意。这是正合了大家的心意的,相处还有不好的吗?后来,说是要整顿,于是重新派了一个严厉的教官来,大家就忍受不住了,于是软硬兼施地就是不合作。教官没有办法,向学校求助,学校却是推脱着不理。最后的结果就是白姓教官在欢迎声中回来。学校都帮着学生散漫,也真是一大奇闻了。但就是在这样的散漫传统下,北大还是出了很多的人才,这就更让人惊讶了。

思想的多元化是现在北大校园的又一道风景。大家的理想形形色色,人生规划也就各不相同,这从一进入大学就大致可以看出来。有的人是别的课程不管就拼命学英语,为出国做准备;有的人是进了大学就立即入党,然后在学生机构里混上几年;还有人刚进大学就开始准备上研究生,于是兢兢业业地把每门课都学好,准备在保送的时候多一些筹码。这些都是有目标的,北大还有很多根本没有打算的人,过一天就是一天的。这样的人也绝非全是学习不好又没有什么志气的学生,就是很多整天埋头于图书馆、自习教室的学生,只怕也逃不过根本没有人生计划这一评语。

根据北大学生近十年的发展状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北大这十年绝对没有过一种共同的信仰,也没有过大多数人都愿意追求的共同目标,也不存在一种大多数人都愿意参加的活动,更加没有过一个能让大多数人都觉得有存在价值的学生社团——以致社团多至“百团大战”。说得实在一些,应该说北大人现在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理性也更加现实。W君说,思想单一,如果不愚蠢,那也容易被人煽动。复杂些没有什么不好,多元化的社会才能够更加稳定。不仅是学生,整个社会也应该是一样的趋势。所以,北大学生认为这是现在北大的一点时代特色,却绝不是与社会现实的冲突,或说是和社会理念的碰撞。

大家的想法不一样了,自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会存在一些冲突。好在北大人历来是兼容并包的,有了异议可以慢慢商谈,所以就养成了辩论的好习惯。当然,这也是有传统的。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校内就存在着新旧两派势力的声音。虽然政见不同,但还不至于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更何况都是些声名卓著、极有涵养的先生,于是辩论就成为缓解冲突的一个途径了。当然还有学术上的问题,也是非辩论不足以解决的。有两位先生都是好友,学问上也都是大家,却会为了王国维的一阕词在课堂上争执半日,还叫上学生一起来讨论,这还是几十年前的掌故了。

到了今天,北大人之好辩论的风气是一点都没有衰颓。辩论赛是规模大的,也在明处,每年都要来几次,大家也都知道。但是,更加普遍的是平日里不知不觉的辩论,路上的,教室里的,或者晚上关了灯之后的,那才是北大的辩论深入人心的形式。仔细探究起来,大的层面上说是因为大家的思想本来就不一样,争论难免;其次就是学校大,事情也自然复杂很多,很多时候都难窥全貌,于是大家各执一端,自然就争执得不亦乐乎了。

W君介绍说,最近北大最大的辩论莫过于关于万柳校区的话题了。北大历史上有扩建的机会却都不幸错失,现在被中关村的钢筋水泥混凝土包裹得很是严实,想在现有的规模上越雷池半步都不可能。可是同时,学生的数量却又在不断增多:中午的时候,仅有的几个食堂里都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想找个地方坐下来都不是很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一半是为了大家考虑,一半大约是仰慕世界一流大学教学区和生活区分离的事实,便新建了一个校区,在万柳。骑自行车大约需要二十多分钟的时间。

于是大家就不满。因为名义上是一个校区,事实上只可以住,上课还是要回来的。国外的世界一流大学确实也有很多都是教学区和生活区分离的,但是人家的学生都可以自己开车往来,方便得很。住进万柳的6000人却连公共汽车都难得挤上,自行车又没有汽车快捷,于是就交通一项便招来学生诸多非议。大家就都不愿意住,要回来,也要求学校不再把后来的人再派过去。

除了“散”以外,北大学生的“空”也是很耐人寻味的一个话题。“散”在北大学生的心目中,早已经是一种传统,是一种魏晋似的风度,是植根在骨子里的,多少还引以为豪。“空”,并不意味着北大的学生就都是大草包,只是从高要求上说,他们能够在学术上出成就的很少,这当然是北大现在的状况。

很多人进北大,并不是期望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而是要来完善一下自己的人生,找寻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使自己的性格志趣在一个好的氛围里逐渐成长起来。而北大的气氛恰好是最适合于这种教育的。学术的风气在学生中逐渐淡化,这是无法掩饰的事实。北大人现在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现实。当然还是有一些人愿意为学术做出自己的贡献的。98级有一位同学J君,就主动地从经济类专业转到了历史系,原因只是一种很朴实的热爱。他转系以后,成绩很优秀,现在已经保送免试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了。在别的学生纷纷从冷门专业向社会眼中的热门行业转移的时候,他的这种举动在北大人眼里,确实赢得了敬佩——北大人并不跋扈,我不想做的事情,也不会否认你来做的价值。

关于北大的“工友”

“工友”这个说法,不知道是起源于什么时候了。这两个字的范畴其实包含很广,只要是被北大正式接受着的人,如果他不是老师和学生,那么他就是“工友”。所以,现在的管楼的楼长就应该说是工友,理发店的师傅也是工友,食堂掌勺的大厨也是工友,就连三角地帮你复印打印的小姑娘也是工友。

可惜北大人和工友的关系总没有理想的那么好。K君介绍说,矛盾最大的就是食堂。当然,起因也都是些小的事情,譬如你去吃饭,买了份四块钱的菜,偏偏又觉得大师傅给你盛的分量不够,心里当然不满。日复一日,这不满的情绪自然累积得很重了。所以矛盾就产生了。而且北大的食堂也是不好,学生买什么菜都论“半份”。可能是食堂觉得这样说好听些,你看啊,我这里的菜经济实惠分量又足,学生买一份都吃不完,于是就论“半份”卖。可是学生想起来总是窝囊,怎么,我每次只买“半份”菜,一个月的伙食费还是那么高?更何况几百块钱一个月,够小城镇的人一家三口舒舒服服地吃上一两个月,大家在学校的食堂里却没有吃到些什么。

V君也认为,比较起来,北大的食堂是相对很差的了。首先,现在其他高校的食堂一般都不会那么挤。大一在昌平的时候,同学们还可以一帮人共餐,但是在燕园,如果正赶上饭点,三个人都别想找到位置坐下来一起吃饭聊天。燕园里有一万左右的本科生和接近一万的研究生,还有形形色色的外人,可是只有七个食堂,加起来就那么些位置,等上十分钟再坐下来并不稀奇。这跟清华十几个大食堂是无可比拟的。

除了挤之外,饭菜的花样和质量也令人不敢恭维。K君感慨地说,大学上了还不到一半,食堂的饭菜就已经吃腻了。菜的花色本来就少,还经常有人吃出些异物来,譬如家园的玻璃碎片啊,学几的苍蝇蚊子啊,甚至据说还有学五食堂的水龙头!种种怪现状不一而足。

最近北大人和食堂“工友”间的矛盾逐渐走上了台面,起因还是万柳的同学不堪忍受了。食堂饭菜量少价高,服务态度还不好。于是大家就发起了一个“罢餐”活动:回学校本部吃饭,不在万柳的食堂就餐。北大人历史上罢过很多事情,“五四”的时候罢过课,也有人罢过考,还有人罢过毕业证书,但是对自己向来还是很客气,所以几千人一起“罢餐”大约也是绝无仅有的一回了。

【不满、辩论、争执,北大食堂中的矛盾至今仍未解决】当然事情的恶化还多少和学校负责餐饮的一位主任有关系(不是学生,也不是教学问的先生,那么按照北大人的定义,自然也就归入工友一类了),她在接受报社采访时公然宣称北大的学生每个月只要两百块钱(按七十五餐计)就可以吃到营养搭配合理的“营养餐”。任何在北大食堂吃过一个月的同学只能得到一个结论——这位工友绝对没有在北大食堂吃过饭!即使不吃早饭,每个月吃六十餐,两百块也就够在学一食堂吃吃馒头了。这位主任还说北大的伙食价格制定是有规范可依的,都是原价加上百分之多少的间接成本。于是大家又都哗然:为什么各个食堂的菜价就那么大差别?难道同样的原价,北大的工友里却还有“贵人”和“贱人”的差别了?万柳罢餐还在继续,问题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解决。这也算是北大学生和工友间的最大矛盾了。

同类推荐
  • 国际工程教育前沿与进展2007

    国际工程教育前沿与进展2007

    本书编译国际工程教育的官方机构的政策研究报告、国际工程教育杂志的主要研究文章、国际会议论文、大学改革研究成果等即时信息资料和相关评论,内容具有先导性、创新性和学术性,可供我国广大读者学习借鉴。
  • 时尚至死

    时尚至死

    本书从时装潮流、大牌内幕、时装秀、中国时装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度的社会学、经济学、美学、历史学的分析,引导读者从瞬息万变的时尚现象中去享受时尚、思考潮流、判断品牌,有助于读者在挑选品牌、跟随风尚时建立自己的风格与思想,是时尚人士、都市男女必不可少的时尚参考手册。
  • 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读错的字、说错的话分门别类地罗列出来。读者朋友们既可以在闲暇时集中阅读,也可以在出现疑问的时候进行查阅。
  • 揭开青春期的奥秘(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揭开青春期的奥秘(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中学生阶段,在生理的发展上,正是青春发育期。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既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年人。它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蓬勃的成长,急骤的变化。人体从出生到成熟,其生理发育有快有慢,有两个阶段处于增长速度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另一个就是青春发育期。在科学上叫它们为“人生的两次生长高峰”。除此之外,生理发育的速度比较缓慢。
  • 晚情续语:一位老师的教育期待

    晚情续语:一位老师的教育期待

    教师要把自我教育作为一种神圣的职责,与其职业生命相伴始终,而这种职责又是崇高的,不容推卸的。
热门推荐
  • 永乐剑

    永乐剑

    出道之时,我没想过我的绰号,只是人们都送我外号“持剑天王”但我心里清楚,我不是什么天王,我只是一个鬼卒,从存在于人间的阿鼻地狱中出来的鬼卒这把剑本不应属于我这武功也不应属于我还有在这人世间快乐生存的权利
  • 不一样的猴子

    不一样的猴子

    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逍遥山顶立一人形大石,炸裂蹦一金猴,自立逍遥王。初开天地无穷极,生来只为行自由。七尺铁棒扫不公,额前真眼净世间。
  • 太阴广寒

    太阴广寒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一段被抹除的远古人类历史,在徐徐走来!
  • 三国故事

    三国故事

    东汉至西晋短短近百年,涌现了众多充满智慧谋略、勇武坚强的英雄豪杰,演绎了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仁义忠勇与奇谋智略的风云际会,留下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动人传说——桃园结义、曹操献刀、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官渡大战……
  • 毒手鬼医:绝宠邪妃不好惹!

    毒手鬼医:绝宠邪妃不好惹!

    她,代号11,死神组织第一杀手,医毒无双,绰号毒手鬼医,执行任务空间扭转魂穿天灵大陆,一朝重生,风华绝代,渣爹抛妻再娶?四皇子绝情退婚,迎娶妹妹?继母妹妹联手把自己送入妓院?苏千雪银牙冷笑,杀气逼人!我既不死,定叫你们后悔活在这世上!她觉醒超级魂种,手握灵植空间,九州神鼎,至尊圣兽排队求虎摸,至强神器苦求抱大腿,一身红衣,风华绝代!等等,为什么觉醒魂种要找个强大俊美的男人“帮助”?咳咳,那个谁,长的还行,就凑合凑合了……某妖孽国师大人整整凌乱的衣服,万分哀怨:“吃干抹净就想开溜?”某女脸不红心不跳:“嗯,咳咳,国师大人,你真的认错人了!”谜团解开,原来,他有着强大的只存在于想象的背景……
  • 你在我不见的天空

    你在我不见的天空

    像清晨的微光,透过薄窗,伸出手,从指缝中流失,在时间中悄悄滑落,爱恋,在不知觉中无声无息的出现。。。永远都无法逃脱。。。
  • 血尊传说

    血尊传说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南京大屠杀中复苏的三千万亡灵,皇陵中未死的秦皇,能肉白骨的女娲,……刚刚穿越过来就被女友甩了,九年义务教育变成了九年修真基础教育,一样可爱的极点的吸血鬼萝莉妹妹,崇尚科学的世界一下子变成了崇尚修真的世界,都市外面有对着人类虎视眈眈的魔物妖兽。一样在社会底层攀爬的父亲……
  • 星河天序

    星河天序

    星球异变,万灵进化,妖兽横行,千奇百怪的事物出现,人类是否还能站在金字塔的顶端。星河交替,宇宙变化,新的时代到来,在这混乱的大时代,是超越认知的天地力量在改变世界,还是有无数双暗中的手在操纵着这一切?在这神秘的星球上,历史的迷雾正在无声的消散,秩序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 邪瞳传说

    邪瞳传说

    一夜的失落,造就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少年。从天才的神坛跌落,从此便被人打上了“废物”的标签。在冷落声中,被家族彻底的放弃。流落到了一个边陲小镇村。然而这样的遗忘,却带给了少年一番不平凡的经历。奇幻的眼瞳世界,用双眸主宰沉浮!
  • 殇少的呆萌小娇妻

    殇少的呆萌小娇妻

    16岁相遇,17岁相知,18岁懵懂,19岁痛苦,20岁……洛溪细数这几年的变化,洛溪迟疑了,原来他们已经认识了这么久了,纵使他们相识多年,可终究抵不过命运的安排,命运的错过,命运的纠缠,洛溪以为他们的人生就会这样下去,直到他的出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