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48600000002

第2章 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与发展(1)

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在实践上,公司治理是伴随着以产权分离为特征的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出现而产生的。

个人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是企业的三种基本形式,三者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从现代企业组织形式角度看,这三种形式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共存关系。虽然公司制企业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企业组织形式,但它并没有完全取代个人企业和合伙企业成为惟一的企业组织形式。二是从历史和逻辑角度看,三种形式之间又存在着演进的关系。个人企业始于古埃及和古罗马时代,是最早的企业组织形式。其含义是指由出资者个人单独出资组建并经营的企业。通常这种企业规模较小,业务范围较窄,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合一,出资者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其优点是成立或解散的程序简单,运行效率高;主要缺点是个人资金实力有限,业务扩展比较困难,出资者对企业债务负无限清偿责任,所冒风险较大。个人企业的缺点,常常会使之走向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以一个契约的形式所组成的企业。合伙企业的特征主要有:企业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由合伙人共同承担,利润和亏损也按合伙人各自的出资比例共同分享;每一个合伙人都可以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事务的表决形式,不论出资多少,一人一票;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每个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随着合伙企业的产生,在合伙企业中也出现了合伙人之间可相互作为代理人的代理关系。这种代理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业务上的代理关系,主要是指企业任一合伙人在对外开展业务的同时也代表其他合伙人在开展业务;二是债务上的代理关系,主要是指当企业倒闭时,若合伙资本不足以清偿企业债务,每个合伙人都有义务代理合伙企业承担全部债务。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一些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本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加。但合伙企业的下述三个缺点却制约了合伙企业的合伙人队伍的增加。一是随着合伙人数量的扩大,合伙人之间的相互监督成本提高,企业效率下降。在企业合伙人数量较少情况下,合伙人之间能很容易地观察和监督彼此的努力程度和工作业绩,所以能促使每个合伙人都尽心尽力地为企业工作。但随着合伙人数量的增多,合伙人彼此之间的相互观察和监督就变得复杂和困难起来,从而出现有的合伙人努力工作,有的合伙人偷懒的情况。而且,随着合伙人数量的增加,出现偷懒动机的合伙人数量也就越多。在每个合伙人按各自出资比例而不是按工作努力程度和工作绩效分享利润的情况下,努力工作的合伙人的积极性会下降,并导致企业效率降低甚至企业散伙。因此,合伙企业的天然缺陷制约着合伙人数量的增加,这也是为什么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仅限于家庭范围内或少数合伙人范围内的原因。二是随着合伙人数量的增加,每个合伙人的绝对债务风险可能增大。因为合伙人之间存在着债务”相互代理”问题——每个合伙人都有义务承担整个企业的全部债务或代理无力偿债的其他合伙人偿还债务。三是随着合伙人数量的扩大,合伙企业的不稳定性也随之提高。合伙企业的又一缺点是一旦任一合伙人死亡、退出或有新合伙人加入,就有可能导致合伙企业的解散。随着合伙人队伍的扩大,合伙人中死亡或退出的发生频率就会提高,合伙企业解散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因此,从企业安定的角度考虑,合伙企业也不愿扩大合伙人范围。上述缺点使得合伙制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规模扩大对资金的需求,客观上要求由公司制企业来替代。

一般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有两种形式:一是股份有限公司,一是有限责任公司。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有限责任公司,它们作为公司制企业都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们是法人企业,二是股东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法人具有独立人格,拥有独立于作为出资者的股东资产之外的公司资产。公司资产的最终所有权虽然属于股东,但股东的资产一经投入公司就不能抽回,这使得公司在法律上成为”永久性”公司。为了降低协调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每一个股东都参与公司决策和经营管理的状况必须改变。这在客观上要求股东的权力必须以某种集中的方式加以重新安排,将权力授予由具有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人组成的经营管理集团去行使,由经营管理集团代表股东进行决策和进行经营管理。于是,在公司股东和经营管理集团之间形成了建立在授权基础上的委托代理关系。

由此可见,在个人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合伙企业,合伙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公司制企业,即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演进过程中,个人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虽然在企业主的构成和经营模式上有所区别,但它们在产权形态上都体现为企业主(出资人)财产与企业财产的同一性,企业主都必须以自己的全部财产(而不仅仅是投入企业的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因此,企业与企业主(出资人)在人格上是重合的,都带有浓厚的”自然人企业”色彩。由于产权清晰、企业主的利益和责任完全与企业经营绩效直接联系,这种”自然人企业”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这种”自然人企业”与生俱来的自然人本位和无限责任特征也必然使其经营寿命受到极大的限制。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自然人企业”由于不能满足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分工和规模效应的需要,一种能够更有效地调节出资人、经营者及债权人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分工和规模效应需要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以出资人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或称”企业所有权”)相分离为基本特征的现代股份制公司企业组织形式出现了。现代股份制公司克服了”自然人企业”妨碍社会分工和规模效应上的先天不足,在企业组织制度上创造了真正独立于自然人的法人企业。与古典的”自然人企业”相比,这种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企业与出资人人格的分离,企业的身份不再与出资人重合,而是以法律所赋予的”法人”身份独立存在,并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独立人格;二是由第一点所决定,出资人的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出资人只对其出资所形成的非实物资产——股份拥有财产所有权,企业则对企业所有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拥有法人财产权,或称企业所有权;三是出资人按其出资额对企业持有股份,并以其出资额为限对企业经营所形成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而无须像”自然人企业”那样以出资人全部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正因为有了这种产权分离,才有了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产生了权利的分配和冲突问题,研究和解决这类问题的公司治理便由此产生。

在学术研究中,虽然直到20世纪80年代”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这一术语才在英文文献中正式出现,并随之成为学术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对公司治理问题的探索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的研究。伯利和米恩斯在1932年出版的《现代公司和私人产权》一书中,通过对200家美国大公司的实证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现代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实现了分离,控制权由所有者转移到了管理者手中,而管理者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对股东利益带来损害。20世纪60年代前后,鲍莫尔(Baumol)、马瑞斯(Marris)和威廉姆森(Willamson)等人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模型,从不同角度提示了掌握控制权的管理者与拥有所有权的股东之间的利益差异,从而提出了现代公司制企业应该构建激励约束机制,以使管理者更好地为股东利益服务。钱德勒(Chandler)通过分部门、分行业的具体案例分析,进一步描述了现代公司两权分离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说,古典经济学家一直在关注着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及其产生的”委托人”(投资者、外部人)与”代理人”(管理者、企业家、内部人)的代理关系。一般认为,掌握控制权的管理者(经理)会采取偏离股东利益的行动。他们往往努力不够,比如在外部活动上耗费更多的资源,只是为了方便而使企业中人浮于事;忽视内部控制等。他们可能通过构建企业帝国、享受奢侈品等来获得个人利益的满足,甚至可能通过贪污养老金、向关联方支付不恰当的转移价格、参与内部交易等手段来为个人牟取私利。这就是代理问题。为了解决代理问题,委托人需要构建一套机制来保护自己,限制代理人损害委托人的行为,委托人为之付出的成本就是代理成本。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综上所述,公司治理问题早已存在,只是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公司经营运作总体上都比较好,股东得到了合理回报,人们并未对”两权分离”下隐含的公司治理问题进行过多的关注和研究。但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在企业构建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以下新问题,由此引发人们开始对公司治理研究的重视。

一是公司高级管理管理人员薪酬增长过快引起股东和社会的不满。在英美国家,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一直在持续增长。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滞胀时期,虽然公司业绩增长缓慢,但高级管理人员尤其是首席执行官却仍能获得惊人的高额报酬。据统计,1957年整个美国只有13个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年薪达到40万美元;到1970年,财富500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平均年薪是40万美元;1990年《商业周刊》调查中的公司首席执行官平均工资和奖金达到120万美元,如果加上股票期权和其他长期薪酬计划的收入,平均总薪酬更是达到195万美元。

二是机构投资者的兴起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地持有公司的股份。在多个机构投资者同时持有同一家公司的股份时,甚至出现一家公司有一半以上的股份被机构投资者所持有。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的增大,他们很难像一般的个人小股东那样在公司经营不善时就”用脚投票”,而转向更加关心公司的经营和治理状况,并试图通过行使股东表决权,对公司的经营层予以约束,促进他们改善公司业绩。

三是兼并收购对利益相关者的损害。20世纪8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股兼并收购的浪潮。在这一浪潮中,股东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接受并购协议,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例如在1980—1993年间,仅美国9大公司裁员就达100万人以上,员工根本没有安全感。这样,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社区、政府等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也开始广泛关注公司治理。

四是转轨经济国家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现象。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欧和东欧的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如保加利亚、匈牙利、前苏联等)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在转轨过程中,中央计划官员撒手放权,大规模推进私有化。并有天真的乐观主义者认为,只要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并同时引入股票市场,转轨就可以顺利实现,所引入的股票市场同时也具有”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功能。但在实践中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措施并不完全适用。而且,”内部人控制”现象变得越来越明显。经理人员事实上或依法掌握了控制权,他们的利益在公司决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经理人员常常是通过与工人结成联盟来实现”内部人控制”的。”内部人控制”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所有者的利益遭到内部人的侵害,企业业绩不佳,容易引起人们对分配问题的不满而引发社会动荡,动摇改革基础。所以在这些国家也掀起了对公司治理相关问题的讨论热潮,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公司治理模式。

进入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更加重视。这是因为,一是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只有企业发展了,国民经济才会持续增长,而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健康成长并更具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二是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降低公司的筹资成本,提高公司的价值。随着市场的成熟,个人投资者、基金、银行与金融机构等渐渐地不再仅仅根据公司的外表来做出决策,而且还要看公司的声誉与治理。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2001年发表的一份投资者意向报告表明,3/4的投资者表示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公司治理同该公司的财务指标一样重要;80%的投资者表示,他们愿意出更高的价钱去购买公司治理好的公司的股票。三是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利于吸引长期稳定的国际资本。国际资本在选择对外投资的对象、形式和时期时,公司治理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只有具有良好公司治理的地区和公司,国际资本才会有兴趣进行以购买股权为主的长期投资,这样该地区或公司才能吸引长期稳定的资本。

公司治理的概念

关于公司治理的内涵,国内外学者有多种解释。有的学者认为,公司治理是指”董事会据以监督经理行为的过程、结构和关系”;有的学者认为公司治理是”对经理阶层的监督和就组织的行为和政策对所有与该组织有关联的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还有的学者认为,公司治理是指股东、经理人员、职员及贷款人、供应商、消费者等在公司有重大利益的当事人之间的一种权利安排,其核心是所有权结构及在此基础上的制衡结构。从以上不同学者的不同解释来看,公司治理大体有三层含义:一是董事会监督和控制经理阶层的行为;二是董事会为履行对股东承担的责任而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和制衡;三是一种权利制衡体系。这三层含义无疑是从不同角度对公司治理内涵的界定,如果对公司治理进行一般性的定义,可以认为公司治理实质上是董事会对经理行为进行监控的权力。

同类推荐
  • 小餐馆这么做才能赚大钱

    小餐馆这么做才能赚大钱

    本书从科学、实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众多简单实用的餐饮店开张以及解决经营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妙招,其中包括店铺选址、店铺租赁及设计技巧、员工的管理、菜单的制作与设计、产品采购、财务管理、营销宣传、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以及如何打造个性化的餐饮店铺等。
  • 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

    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

    本书分为六章,内容包括: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战略的调整与优化、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利弊分析及战略选择、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策略的调整与优化、中美贸易摩擦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中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战略等。
  • 国有控股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

    国有控股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

    本书包括:国有控股公司控制权研究的理论基础、公司控制权和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外部控制权配置研究、国有控股公司控制权优化配置等内容。
  • 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

    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

    《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讲述了iPhone幕后的故事。苹果的iPhone手机在美国设计,在日本制造关键零部件,由韩国制造最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屏,由台湾……
  •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到钱吗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到钱吗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有志于投身商海的人,都将拥有自己的公司当作人生的一大追求。然而,把公司开起来并不难,但如何让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去并赚钱,却不是一件容易事。这不仅需要胆识、资金和人才,还需要有完善的创业战略和经商技法。现实情况是,茫茫商海,大小公司林立,真正的赢家却寥寥无几。市场风云变幻莫测,商海浪涛此起彼伏,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商场中永恒的竞争法则。每一天,都有大批的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同样,每一天,也都有大批企业突然间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有统计显示,在中国,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为7~8岁,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岁。由于中国90%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据此推算,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3.5岁。或许这些消失的企业各有缘由,但无法赢利这个病症却是其中的首要因素。
热门推荐
  •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理论思路清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理论思路清理

    为何一定要实施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的工具是什么,规范化管理的标准是什么,规范化管理如何实施操作,这是规范化管理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本书不仅对上述四个问题作了系统的解答,还从人的主体性角度来探讨管理中的问题,认为最有效的管理是通过游戏规则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实现的规范化管理。而要保证管理效果,就必须不断地打造和组合包括权力、组织、文化在内的管理工具。
  • 墨黑蔷薇:强吻999次

    墨黑蔷薇:强吻999次

    一场车祸,让他们两人相见;一次性爱,让他们两有了纠缠。一次又一次的索要,一次又一次的呻吟,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奥特曼里的小怪兽

    奥特曼里的小怪兽

    穿越到了奥特曼的世界,是不是应该有一个酷炫拽的系统啊?系统是有了,可为什么是怪兽养成系统,你有没有搞错啊!
  • Dona Perfecta

    Dona Perfect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夜宿人

    夜宿人

    六十年前的一场阴谋,却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一个神秘民族的百年荣辱,积累到今天终于走到了尽头。我所有的遭遇都有迹可循,一切都逼迫着我要背井离乡,寻着爷爷当年走过的路,我为自己闯出一条生路,但踏遍了整个西北,得到的却永远不是答案。做一个宿夜人!心中有鬼,鬼即在你身边!
  • 青春是条单行线

    青春是条单行线

    我们的青春都是单行线,或者说我们的人生只有往前。我叫苏呓,我写我自己的故事,自己的青春,平淡的地方怕太过无味,副歌处怕辞藻不够华丽,只求逻辑清晰,理科生的优势大概只有这里了吧.我们在成长的过程都会经历很多故事,有开心结尾有悲剧收场当然还有烂尾的,我从来不觉得我的经历很特殊,我不比别人可怜,也不比别人刺激,也不比别人辉煌.当我还是高中生的时候,我就想写写跟自己有关或无关的故事,但那时的自己还是太幼稚,还在另一个故事里,故事里的人总不能太客观去叙述.我不会说我很成熟,只是学会了看淡.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 朱雀炎华

    朱雀炎华

    三界中魔族势利强大,天族与之抗衡落败,四方出手相助平息战争,魔族开启创世青莲,将众神封印,天网之中朱雀南潇被半云所救……
  • 遇见你是我不好的开始

    遇见你是我不好的开始

    他是X国著名的歌手,演员看透了娱乐圈的是是非非,她是上市公司的总裁,年纪轻轻却成为谁都想高攀的人物。"迪菲,难道你都不怕他接近你是因为钱吗?”“我这辈子就钱最多,我不怕,而且本小姐长的没那么差劲”20岁的时候,有人问迪菲愿望是什么,迪菲没有愿望25岁的时候问迪菲的愿望是什么,收购某家X国娱乐公司,因为她都有一个月没见过他了。
  • Brother Jacob

    Brother Jacob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宁做丑女不做后

    宁做丑女不做后

    人人艳羡的美女医生变成人人喊打的无盐皇后,一部A片,一腔鼻血,淼淼开始了异世的采草生活,左手抱皇帝,右手拥王爷,脚下再踩个国师。美男抓在手,天下任我走!还有那个谁,什么?让她回去做守寡皇后,想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