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49300000004

第4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2)

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在中国历史上,实物货币种类很多,如龟壳、海贝、蚌珠、皮革、米粟、布帛、牲畜、农具等都充当过实物货币,其中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两类:一类是贝币,另一类是谷帛。

贝币是中国最早的货币之一。它以产于南洋海域的海贝为币材。这种海贝原来是用作饰物的,由于它坚固耐用,价值较高,携带方便,有天然单位,而被当作货币使用。贝的货币单位为“朋”,通常十贝为一朋。中国使用贝币的时间很长,从殷周时期开始,至秦始皇统一中国货币后废除贝币,使用了近千余年时间,在中国云南一带,贝币一直使用到清初。在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的许多民族和国家,也都曾使用过贝币。谷帛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实物货币。中国历史上用作货币的谷帛情况不同。谷只是用于零星交易,成匹的布帛则适于大额支付,以补铜钱之不便。即使在钱币广泛流通以后,谷帛的货币性亦未完全丧失,特别是在魏晋隋唐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东晋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表明那时中国流行着米谷货币形式。宋代以后,银钱日益发展,谷帛杂货的货币作用亦未完全消失。

然而以实物形式存在的货币,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交换对货币的要求。因为许多实物货币都形体不一,不易分割、保存,不便携带,而且价值不稳定,所以不是理想的交易媒介。

二、金属货币

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称为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相比,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易于分割、易于储藏等优势,更适宜于充当货币。中国是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从殷商时代开始,金属货币就成为中国货币的主要形式。就金属货币本身发展而言,以贵金属黄金作为货币材料是金属货币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黄金作为货币材料的历史比较长,如英国早在13世纪中叶就有了金币铸造,但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则是在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以后。历史上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英国,开始于1816年。

金属充当货币材料采用过两种形式:一是称量货币,二是铸币。

称量货币是指以金属条块的形式发挥货币作用的金属货币。金属货币出现后,最初是以金属条块形式流通,这种金属条块在使用时每次都要称重量,鉴定成色,所以称为秤量货币。称量货币在中国历史上使用的时间很长,典型的形态是白银。从汉代开始使用的白银,一直是以两为计算单位,以银锭为主要形式,银锭分为四种形式:一是元宝,也称马蹄银、宝银,每枚重约50两;二是中锭,也称小元宝;三是小锭,重约一二两到三五两;四是碎银,重量在1两以下。白银在使用时,每次都要验成色、称重量,很不方便。清朝中叶以后,为了便利商品交易,各地都建立了公估局,专门负责鉴定银元宝的成色和重量,宝银经过鉴定后,即可按批定的重量和成色流通,交易时不必再随时称重和鉴色。但公估局的鉴定只在当地有效,到了外地,仍要改铸成当地通行的宝银重新鉴定,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银两制度的落后性。一直到1933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元,才从法律上废止了这种落后的货币制度。

铸币是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铸币的出现,克服了秤量货币使用时的种种不便,便利了商品交易。铸币最初形态各异,如中国历史上铸币的形状有仿造贝币而铸造的铜贝、银贝、金贝,有仿造刀状而铸造的刀币,有仿造铲状而铸造的布币等。最后铸币的形式逐渐过渡统一到圆形,因为圆形便于携带,不易磨损。中国最早的圆形铸币是战国中期的圜钱(亦称环钱),流通全国的则是秦始皇为统一中国货币而铸造的秦半两,这种铸币为圆形,中间有方孔,一直沿用到清末。因为钱有方孔,所以,历史上称钱为“孔方兄”。

西方国家金属铸币采用的是圆形无孔的形式,币面通常铸有统治者的头像。清朝末年,受流入我国的外国银元的影响,方孔铸币被圆形无孔铸币所代替。

三、纸币

纸币是国家强制发行流通的货币符号。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公元10世纪,北宋就开始使用纸币——交子。交子是在宋朝初期,四川商人为克服铁钱携带不便的缺点,联合发行的、可以兑现的纸制货币,后来因为发行人破产而改为官办,流通范围由四川省内扩展到省外。自交子流通开始,以后许多朝代也都仿照交子发行纸币。如南宋发行会子。北宋灭亡之后,金仿照宋交子发行了金交钞,有大钞、小钞两种,大钞称贯,小钞称文。发行初期规定流通期限(为界),到期换发新钞,后来改为永久流通。元代流通的纸币是中统元宝交钞,是元代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年)发行的。明代发行的纸币“大明通行宝钞”流通了100多年,在中国历史上可称是流通时间最长的纸币。

中国历史上流通过的纸币往往是和金属铸币一起流通,虽然有些纸币发行初期禁止铸币流通,但由于纸币发行过多,贬值速度快,最终还是恢复铸币的流通。

四、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信用货币的形式主要有银行券、存款货币、商业票据等。这里着重就银行券和存款货币作一说明,关于商业票据的内容将在以后的有关章节中论述。

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信用工具,是一种银行票据。最早的银行券出现于17世纪的欧洲。当时流通中的货币是金属货币,银行办理存款业务而收进的货币是金属铸币,银行发放贷款时使用的也是金属铸币。但有些时候,当商人们急需贷款时,银行却没有足够的金属货币去贷放。为了解决金属铸币的不足,银行就用发行银行券的形式向商人们发放贷款。由于银行券是由银行信用作保证,而且在当时,银行还承诺持有银行券的人可以随时到银行兑换金属铸币,银行券被普遍接受。对持有银行券的人来说,不仅可以同持有铸币一样进行支付,而且还免去了持有铸币的种种不便,如体大质重、不易保管运输、清点困难等,所以银行券广泛流通起来。

银行券在流通的初期是可以兑换金属货币的,所有的银行都可以发行自己的银行券,后来由于小银行信誉不佳,不能保证兑现,他们发行的银行券也就渐渐地被一些资信雄厚的大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所取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金本位制大大削弱,银行券的兑现性受到了削弱。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后,金属货币制度彻底崩溃,银行券也不再兑现,变成了不可兑现的银行券。现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流通使用中的货币都是这种不可兑现的银行券,而且银行券的发行权也由一国中央银行所垄断。

信用货币还包括另外一种形式,即存款货币。存款货币就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现代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是为客户办理结算业务,充当支付中介。银行支付业务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生活节奏加快和大额交易的剧增分不开的。人们先把一部分款项存入银行,设立活期存款账户,客户根据存款余额可签发支票,凭支票进行转账结算或提取现金。当客户支付时,可根据交易额在存款余额内签发支票,将支票支付给收款人。收款人可将这张支票交给其开户银行,将付款人账户的存款额相应转为收款人账户的存款。这样,通过存款账户间存款的转移来完成支付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可签发支票的存款同银行券一样发挥着货币的作用,因此也叫“存款货币”。与银行券支付相比,用开立支票的方式进行转账结算,具有快速、安全、方便的优点,特别是在大额交易中,有时用银行券进行交易是很难进行的。因此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转账结算占有重要的位置,绝大部分的交易支付都通过存款货币的转移进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对金融业的控制也日趋加强。银行为了规避金融管制,提高竞争能力,不断推出新的业务种类。在存款方面,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许多存款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货币性。信用货币的范围扩大了,不仅活期存款是货币,定期存款也具有了货币性。从实际操作上看,哪些是货币,哪些不是货币就不是那么容易区分了。

运用存款货币进行支付时,人们要开立支票,虽然开立支票比起用银行券支付已经大大地简便了,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商品支付额度越来越大,次数也越来越多,签发支票、收付支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形成巨大的财力支出。为此,人们利用电子计算机创造了一种更为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这就是利用银行卡之类的卡片来记录人们的存款货币额,在支付时,既不需要现金也不需要支票,只需要出示这些卡片,并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处理就可以完成支付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否是信用货币,尚待人们进一步统一认识。

五、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在当代高科技迅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电子化、信息化的支付工具。由于它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在全社会范围内还不存在像纸币那样的统一规范的具体形式,这方面的立法也还处于初始阶段,给电子货币下一个精确的定义还很困难。但就具体形式而言,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各种卡片,如普通信用卡(credit Card)、芯片卡或IC卡(Integrated circuit)等形式存在的卡式电子货币;另一种是以计算机软件形式存在的,在网络电子支付系统中用于清算的数字化货币(E—money),这种形式下,通过使用特定软件,使货币价值通过诸如Internet等电子通讯网络发生转移。电子货币的具体形式虽然有些差别,本身还处在不断创新与发展过程中,但是它已经反映出这种货币形态的一个总特征,即货币载体已经由纸质转变为电子质,由实体转变为虚拟。

货币的本质

什么是货币?围绕着这个问题,已经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学说。

一、货币金属说

货币金属说反映了欧洲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进入初步发展阶段的十六七世纪重商主义者的货币本质观。重商主义者认为,货币就是商品,它必须有实质价值,金银天然就是货币,货币必然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不能被其他质料所代替。货币是惟一的财富,货币等同于贵金属,国家和个人要想富强,就必须得到越来越多的货币。

货币金属说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占重要地位,当时是贵金属发挥货币职能作用,而最大限度积聚货币是新兴资产阶级实行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方式,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一种愿望。货币金属说认为货币是商品,这是正确的;但它把货币等同于金属,看成是惟一财富却是错误的。

二、货币名目说

货币名目说是与货币金属说相对立的一种关于货币性质的学说。名目论者否定货币的商品性,否认货币必须具有实质价值,认为货币是商品价值的符号,只是观念的计算单位,是一个票券。与货币金属说相反,货币名目论认为货币不是财富,它只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要素,是一种价值符号。因此,货币不具有商品性,没有实质价值,只是名目上的存在。虽然货币是由贵金属铸造的,但货币的价值不是货币本身所有的,而是由国家权威规定的。如名目论的主要代表尼古拉斯?巴本(Nieholas Barbon,1640—1698)认为,贵金属本身没有价值,其价值由货币的价值派生出来,而货币的价值由国家规定。因此,货币不一定非要用贵金属来铸造,只要有君主的印鉴,任何金属甚至非金属都一样能充当货币。

货币名目说盛行于18世纪以后,当时出现了不足值货币流通的现实。货币名目说在货币理论上影响较广。现代西方货币理论中的“管理通货论”也是一种货币名目说。

三、劳动价值说

马克思从劳动价值理论人手,通过分析商品进而分析货币的本质,得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基本结论。

货币是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如果货币与其他商品没有这种共性,也就不可能在交换发展过程中被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具有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能力。认识到货币是商品,是理解货币本质的基本点。

货币是商品,但却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是与其他一切商品相对立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与其他商品的区别表现在:

1.货币是表现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成为一般的交换手段,而其他商品不具有这种能力与职能。

2.货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和一般的使用价值,而其他商品只有专门的使用价值。普通商品按照它们的自然属性,各自具有某一专门的使用价值来满足人们某一方面的需要。货币商品从它的自然属性来说,也有其专门的使用价值——一般等价物,握有它就等于握有任何使用价值。在整个商品世界中,货币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它的使用价值二重化了。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以下两个特点,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由于所有普通商品均要把自己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因而货币才成为表现价值的材料,才成为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物。同时,也正是由于所有商品均要以货币来表现自己的价值,所以货币才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虽然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却不能表现自身的价值,货币自身的价值只能通过与其他商品的交换比例综合地表现出来,即通过货币购买力得到表现。

四、货币是核算社会必要劳动的工具

在商品经济中,商品价值量的实现,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向抽象劳动和社会劳动的转化,以能否实现向货币的转化为标志,最终以能否转化为或实现为货币来体现。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分别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生产的基础。由于社会生产者只能从事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至于究竟应该从事哪种劳动,生产什么产品,在私有制条件下纯粹是私人的事情。所以,每个生产者的劳动直接是私人劳动,不能采取直接社会劳动的形式,即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的构成部分。

同类推荐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学习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学习故事

    《学习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 引领青少年的世界文明故事

    引领青少年的世界文明故事

    孩子们都想要知道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也喜欢寻找答案,念书或是探索的行动,也是出自于一种好奇心。所有的儿童书籍里都具有探索的架构,其中探索架构最浓厚的,莫过于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传说故事,内容包括侦探小说、冒险小说、科幻小说等。
  •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

    本书内容以管理活动的核心职能为主线,设计了九大教学项目,包括管理概述、管理理论丛林、管理环境、计划职能、组织职能等。
  • 民间故事探寻

    民间故事探寻

    人生匆匆,岁月涛涛,总有一份份感动在我们心灵留下倒影,总有一种情愫让人回味无穷,使我们或感觉人生的美好,或感觉希望的永恒,这就是我们生命的光华。让我们采撷心灵感动的倒影,编织美好心灵的花环,让我们永远生活在温馨的心灵花园吧!心灵是我们的生命之场,演绎着我们人生的酸甜苦辣,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就会触摸到真实的内心世界,就会走到心灵之河的彼岸。让我们坚守心灵的真实吧!这样我们才会感觉到人生的深刻内涵;让我们获得心灵的小憩吧!这样我们才会收获那份沉静的感动。
  • 醒悟于中国古代的禅诗中

    醒悟于中国古代的禅诗中

    《醒悟于中国古代的禅诗中》由邓秀珍所著,本书精选中国古代的禅诗,作者中,有佛门中僧尼,有世俗中官民。作品中,有五七言律绝,也有古风歌行。诗言志,诗缘情,换言之,诗是心境的外化。禅诗,则是禅者心境的外化,乃以诗美传达禅悦。禅是难以言说的。但又不是完全不能言说。表达禅可以言说的语言形式,莫过于诗。诗的含蓄。诗的非逻辑反理性思维,使禅的表达成为可能。
热门推荐
  • 量子觉醒

    量子觉醒

    个体的进化,文明的烟火,永无停息的争斗,作茧自缚的人类,何时才能冲出太阳系,走向银河,窝里斗是因为没有外敌,那就制造一个吧;将雏鹰的巢穴打翻,将生命的家园毁灭,去流浪吧,去征服吧,去漫步在星之海洋。
  • 李斯自传

    李斯自传

    从另一个角度去注解战国时期游侠的生命。
  • 盗天机

    盗天机

    天地无情,以万物为刍狗。修真者本是逆天而行,一个修炼了妖族秘术的人,将会遇到什么样的劫数?太玄门苏夜,如何带领他那弱小的门派走向辉煌?种田流修真,没有时间11。读者群:34665879(天机营)PS:本书如果出现双修情节,绝无1111同志百合等可能,俺是个纯洁的人……
  • 九溪笛

    九溪笛

    -她的父亲是医学院首席,却把她当做万毒人的试验,只有五岁的她受尽折磨,在青峰山脚下晕倒。醒来时却成为了三尊共徒,这一消息惊动整个苍云大陆。而她的父亲离奇死亡,随从老陈也神秘失踪。-十年了,她又回来了,却在无意之间被卷入一个又一个事件。月红黑日,它......回来了?
  • 阎王爷的废材妃

    阎王爷的废材妃

    ??一个醋坛子王爷×一个沙雕穿越者俗话说得好,没有很沙雕,只有更沙雕。一句话女主的沙雕爆笑故事?……PS:自己回头看都能把自己吓到。
  • 希冀的你

    希冀的你

    林漫之,苏漾。一个闷得要死,一个拽的要死。生活在不一样的地方,出生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似乎也应该有不一样的人生。但是我们都在默默地等待缘分的相聚,聚在同一个水平线,因为我们本活在同一个世界。家庭的改变,林漫之高中的三年过得应该很无趣,可因为他的出现,有了希冀。
  • 萌妻撩人:糖糖老公约不约

    萌妻撩人:糖糖老公约不约

    作为一个资深腐女千金,顾蓁蓁励志嫁个颜值逆天的帅哥然后给他找个美丽又温柔温柔的攻,或者受。相亲对象意外的非常符合他的要求!颜值逆天,攻气爆棚!不过…那个第一次见面就声明:“我喜欢男人,我对女人没兴趣,各种方面。”的人是他家老公没错吧?被吃干抹净的顾蓁蓁无力挠墙…
  • 异界农场

    异界农场

    沐晨一地球普通宅男因为一款名叫修仙农场的游戏,意外穿越到仙侠世界沐家一名私生子身上,靠着仙侠农场开启逆袭之路……
  • 冰之勇者

    冰之勇者

    一年多年前,地狱之门在南之极大开,无数恶魔蜂蛹而出,人类世界岌岌可危!少年寒天,却意外的与青梅竹马一同加入讨伐恶魔的路途!
  • 虹色女孩绽放星芒

    虹色女孩绽放星芒

    墨幻萱自从在路上和超人气偶像龚月岚成为朋友后,她的偶像之路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