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508300000050

第50章

“城主。”

“夏安,工作怎么样?”

“伐林大队的工作相比鲁军师、江长老轻松一些,树木砍伐下来建造房屋,有多余的就存在临时搭建的仓库以备不时之需,剩下的边角料给城民们带回家烧火做饭。”

听到烧火做饭,江流忽然想到一个隐患:以后人口越来越多,怎么保证薪柴的供应?

一万人也许好解决,十万人也能勉强坚持,那百万呢?

这落后的古代社会,烧柴,怎么满足?

江流是知道的,古代许多围城战,一打就是几个月,打到最后城里不缺粮,但缺柴取暖,缺柴烧火做饭,不得已拆木房生火做饭。

更有精明的官员鼓励城外的村民种植柳树作为薪柴增加收入。

看着辛勤砍伐的城民,江流道:“夏主簿,可能留下一片森林,又保证我的规划图不受影响?”

夏安闻言一愣,疑惑道:“城主,这是为何?”

“作为薪柴预留使用,也算是城内的绿化风景吧。”

夏安愣住了,呆愣片刻,暗道:“城外遍地的森林,还需要留这个?”

突然,他想通了什么,看江流的目光变了,叹服道:“城主志向远大,微臣不及万一。”

“嗯,明白就好,去吧。”

“是。”

啊…

就在江流准备离去的时候,一位砍树工大喊一声后,痛苦的倒在地上。

“发生了什么?”

“城主,小事,他不小心被毒虫咬了,涂些草药就好。”

“喔,这种情况多吗?”

“很多,山里多毒虫,尤其是这种大规模的砍树扩建,破坏了许多毒虫的生活环境,难免就要被咬上。”

江流点了点头,没有多说。

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江左城需要发展,人口需要安置就必须向外扩张。

不过这也给江流提了个醒,城里是时候需要开个医馆了,就靠村里的一些土方,总会遇到没法治的病。

回到内城,江流看了看身边的周纪存,有了人选。

鲁滨逊他们事务太多,不好派出去请医生来江左城开医馆。

江云昌倒是懂医术,但学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现在让江云昌教,没个三五年,学生敢开医馆,别人也不见得敢找他们看病。

“纪存,你去趟县城或者郡城帮我办件事。”

“可是督主吩咐属下一定要保护城主的周全。”

“你敢抗命?”

“微臣不敢。”

“不敢就好,放心去吧,有这么多护卫在身边,没有事的。”

“是。”

翌日,内城门口,江流意外的发现小春子早就等在了那里。

与八门都开的外城城门不同,四门内城城门只开了一处。

毕竟进出内城的就那么几个人,全部都开太浪费江左城的人力。

“小春子,你怎么不去训练黑衣箭队?”

“黑衣箭队我已经交代了副手进行基础夯实训练,城主的安全才是第一要务,小春子不敢怠慢。”

“……好吧。”

刚走到城门边,门外就传来一阵惊慌的吵闹声。

“发生了什么?”

江流速度跑出城外,看到此情此景,懵了。

漫天黄沙,遮云蔽日。

蝗虫,数也数不清的蝗虫,看的江流头皮发麻。

“城主,快回城!”

小春子此时也顾不得许多了,拉着江流就往回跑。

嗡嗡嗡……

巨大的群蝗振翅的声音就像海洋中的暴风呼啸,震慑人心。

蝗虫可以连续飞上1到3天,但飞行速度每小时大约只有10公里,当江左城的城门紧闭时,耳边还是蝗虫无孔不入的振翅声,蝗虫的身影还没有蔓延到江左城。

“快,大家速度到外城临时仓库取火把,保卫农田!”

鲁滨逊手持扩音器大声疾呼,但凡听到召唤的,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护卫队,都纷纷赶去外城临时仓库。

农田的水稻可是他们将来的口粮,谁都不敢在这问题上有所怠慢。

当黄压压的蝗虫飞过江左城墙时,农田边已经聚集了秘密麻麻手持火把的人,就是农田里也隔着距离站着手举火把的人,严阵以待。

江流什么都没有做,躲在紧闭的城门通道内,透过光幕立体图静等鲁滨逊等人的应对,他的身边小春子忠实的护卫着。

长大的江流一只飞蛾就能把他吓跑,何况是遮天蔽日的蝗虫?他不是有密集恐惧症,看到密密麻麻的钱的话是不会恐惧的,他只是看不惯恶心的东西,尤其是密集的恶心的东西。

光是想想遮天蔽日的蝗虫突然朝他扑过来,全身上下爬满了无孔不入的蝗虫,即便没有生命危险,也会忍不住颤抖,晕厥。

光幕立体图上,一片红云已经蔓延进了江左城。

这次,内城习武殿内走出了一位手持弓箭的小女孩,疑惑道:“什么声音?好吵。”

女孩的脸上,衣服上都浸满了汗水,显然是太过投入练习所致。

“咦……妈妈在城墙上。”

女孩自然就是苗小凤。

看着遮天蔽日的蝗虫,城墙上的苗以轩从怀里取出了一个样式古朴的紫色木盒。

她很温柔的抚摸着紫色木盒,然后眼神坚定,打开了木盒。

随着木盒打开,一只很不起眼的黑色小虫子飞了出来,小虫子飞出木盒,打量周边的环境,看到苗以轩时,吓的拼命摇动翅膀,往天空飞去。

这时一只蝗虫看到了迎面飞来的这么一只小虫子,不知为何就伸开嘴吞了进去。

不过片刻,这只蝗虫就有黄变黑,然后开始咬向了身边的同伴,被咬的同伴也由黄被黑,又朝身边的同伴攀咬起来……

短短时间,一道黑色波纹就从漫天黄“沙”里扩散开来。

严阵以待的江左城民正疑惑的看着漫天蝗虫怎么突然变了颜色,突然,天上下起了黑色的雨来。

定睛一看,下的并不是雨,而是蜷缩着的全身发黑,再无半点动静的蝗虫。

刷刷刷!

随着时间的流逝,刚才黑色波纹扩散的速度有多快,黑色“雨滴”数量的增长速度就有多快。

咚咚咚!

听到声响,江流朝通道尽头看去。

秘密麻麻的黑色圆体物体滴落在地上。

若是从天往下看,就会发现极其震撼的一幕:一道黑色波纹,从江左城出发扫向那蝗虫飞来的地方。

同类推荐
  • 清官

    清官

    一念回清,志在为官,虽为清客,不为清官——【清官】夏峰,误入歧途的年轻人,胸无大志的他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他出身不明,却无人问津。他扳倒权贵,却毫发无损。他颠倒朝纲,却不思悔改。他投机取巧,却左右逢源。他身为清官,却不思忠君。小人物的奋斗史,故事从一八九五开始……
  •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本书选编了从1895年至1945年之间厦门与台湾关系史料,即台湾历史上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厦门历史上的清末和民国时期厦台关系的重要史料选编。其主要内容包括:日本学者鹤见佑辅所著《后藤新平》厦台关系史料;日本外务省编纂《日本外交文书》1900年厦门事件史料;厦门台湾公会史料;《申报》厦台关系史料;《江声报》厦台关系史料;台湾民众在厦抗日斗争史料。
  • 古代地理与农学

    古代地理与农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征服从1910开始

    征服从1910开始

    穿越到了1910年,清室还没有退位,孙大炮还没开始满地图的开炮,袁世凯还没当大总统,蒋光头士官学校刚毕业,分配的岗位并不是委员长,而是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的士官候补生,身在满目疮痍的祖国,面对着饥寒交迫的国民,杨哲大声喊道:“我有能力,我应该帮助更多的人!”
  • 帝国太师

    帝国太师

    以《明实录》为蓝本,以明帝国第二号人物的视角,来展现明初-明中期那段时期的故事。其中奴儿干之地是直辖,还是羁縻?朝鲜到底是内藩之首,还是外藩之首?日本国何时,向明帝国称臣?此书皆有提起……
热门推荐
  • 穆香珺

    穆香珺

    穆香珺,一枚宫廷争斗中的小棋子,充当细作死士的存在,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未来究竟会如何···
  • 器炼星空
  • 德鲁赛的骑士

    德鲁赛的骑士

    百年德鲁赛风雨飘摇,休布斯帝国百兽环伺,安德烈联邦传奇杰作震撼世间,斯坦勒商盟野心开始膨胀,悲鸣山谷雪怪倾巢南下。时逢乱世,悲歌与战火共存;时逢乱世,求生存上升到为家国;时逢乱世,信仰成为最后的方舟。市井的流浪小儿意外卷入帝国的纷争,他又是否能在这乱世之中存活下来?“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是不需要靠宗教来支撑。”“无边的黑暗之外,将是更广阔的天地。”“笼中的鸟儿,于绝望中度过最美的年华,一个决定,换来新笋的发芽,他的怒火,将掀翻整个帝国。”
  • 黄朝

    黄朝

    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黄朝作为东土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王朝,它的出现既是必然也是偶然。必然的是纷乱的东土终将会统一,偶然的是统一东土的是黄朝罢了。
  • 怂人俱乐部

    怂人俱乐部

    一个资深宅男莫名奇妙的和孙悟空结拜为兄弟,获得了不死之身。各方神仙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看一个怂人,带领着一群怂人如何对抗命运的不公安排。怂人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 寄四明山子

    寄四明山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于你沦陷

    于你沦陷

    一定是爱让我忍不住慢慢靠近你,沦陷ing
  • 我们未曾抵达的地方

    我们未曾抵达的地方

    为什么长大就要走散呢你现在在哪里隔我多远距离是否勇敢飞行有没有人爱你每当我想起你世界突然安静你也一样吗------《昨日青空》
  • 女人私密爱:妖颜惑众

    女人私密爱:妖颜惑众

    这是一部“女性”写给女性的身心体验小说。写给生命里那些笑颜如花的女子!比女人更了解女人的男人,素有90后文坛女性心理代表作家之称的苏沫颜,带给你最感官的私语闺蜜小说。它是90后的《金瓶梅》,还是90后的《废都》?
  • 带着爱去工作

    带着爱去工作

    个人生命力是什么?公司的生命力是什么?公司为何而存在?公司为何而死亡,公司为何而强大?十几年做企业的经历,令作者强烈感受到中国企业的危机:官僚气,牛烘烘;说了就等于做了,强调了就是落实了;一线员工的活力正在消退。作者首创“地头力”,强调个人潜能的开发,不把人当成工作机器,让企业每一个岗位都充分活起来。书中列举近百个管理案例、企业家的故事,如“一个小踏板差点儿葬送丰田”“油瓶子倒了该谁扶”等,辅以图表,以哲人的视角来解答企业人的种种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