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99700000021

第21章

校园礼仪

跟老师敬个礼,做懂礼貌的好学生

校园,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比重已越来越大,一天除了睡觉,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所以,引导孩子与老师、同学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和交往成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深得老师的喜爱和同学的欢迎,我们就必须切实加强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引导他们从小掌握校园中的基本礼仪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使之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

别忘了向老师问声“您好”

老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自古以来,古人就有尊师重道的训诫。时至今日,老师依然是受人尊敬的职业,而作为老师亲手教导的学生——我们的孩子是否做到尊敬老师了呢?

不用问,大多数孩子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但是不排除个别的孩子或许是出于害羞,或许是出于不懂礼貌等原因,往往还不懂得见了老师要问好这样的基本礼节。

这样的孩子无论是在老师看来还是其他人看来,都是缺乏教养的表现,所以,家长们有必要教导自己的孩子要从内心里尊敬老师。其实,尊敬老师的表现很简单,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您好”开始。

芳芳和其他几个同学肩并肩地走着,几个人有说有笑。这时候,一位教授他们生物课的老师正从前面走过来,其他几个孩子都觉得这个老师教的不是主科目,一个学期也没几堂课,于是便没和老师打招呼,而只有芳芳和另外一个孩子亲切地唤了声“老师您好”!

顿时,生物老师笑逐颜开,冲几个孩子微微一笑,并说:“你们好!”

显然,那几个孩子光顾了和同学说话,而没有把老师“放在眼里”,如果不是芳芳和另一个孩子和老师打招呼,那么老师的心里该是什么滋味儿呢!

事实上,一句简简单单的“您好”,是对一个有礼貌的学生所作出最基本的要求,遇到老师问声好,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报答。

或许有的孩子认为尊敬老师就是给老师送礼物,或者经常给老师帮忙拿东西,或者好好学习报答老师,等等。这些虽然都是尊敬老师的表现,但如果缺少了见面时的一句“老师您好”的问候,那么别的方面做得再多也会给孩子自身的礼貌问题大打折扣。在老师的印象里,这样的孩子也往往不是很受喜爱。

1.告诉孩子可以根据时间向老师问好

如果是早上遇到老师,那么就问一声“老师早上好!”相应地,如果是晚上碰到老师,就要问一声“老师晚上好”。也可以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只是问候“老师好”或者“老师您好”都可以。

2.让孩子懂得问候老师时要举止恭敬

有的孩子虽然也会见面问老师好,可是他们要么嬉皮笑脸,要么蹦蹦跳跳,这样就会显得不够恭敬。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在向老师问好的时候,要端庄、平静,把手边的事情停一下,然后认认真真地看着老师的眼睛说:“老师您好!”

3.在校园里遇到外校老师和领导也要问好

有的孩子只对自己熟悉的本校老师问好,而对那些前来学校参观交流的外校老师或领导则往往视而不见。其实,这样做体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孩子本身的礼貌问题了,而是整个学校的风貌。所以,我们应该提醒孩子,如果见到外校老师或者领导来自己的学校参观交流,在不打扰老师们谈话的情况下,同样要问一声“老师好”!

让孩子把握好向老师提意见的分寸

我们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即使是老师也难免会有犯错或者做得不够完善的地方。这时候,孩子们可能就会有向老师提意见的冲动,再加上年少没什么顾忌,可能就会顺嘴说出来。

有些话老师能够接受,而有些话如果说得太过直接或者不合时宜,就会让老师难为情,也会觉得这个孩子太过直率、不懂礼貌。

所以,做父母的还得提醒孩子,当发现老师出现什么疏漏或者错误的时候,可以向老师提意见,但是切忌信口开河,而要把握好分寸,让自己说出来的话既能奏效,又不至于让老师下不来台。

上课铃声响过之后,教数学的苏鹏老师走进教室。这节课,苏鹏老师要教给同学们一些新的内容,他先是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数学算式,然后问大家:“谁会做这道题?”同学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最后,老师把这道算式的结果写在了黑板上。

马晓看见了老师写的算式答案后,总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就拿出了一张纸,算了一遍,发现和老师的结果不一样。她想:“老师一向是正确的,怎么会错呢?肯定是我算错了。”然后,她又算了一遍,可是,结果和自己刚刚算的结果一样。这时,马晓确定是老师写错了,就立即举起手,可她转念一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老师提意见多不好啊,而且,全班没有一个人举手给老师提意见,她又把手缩了回来。

下课了,马晓跟着老师来到了办公室。她在门口喊了一声报告,老师看见了她,就问:“马晓,有事吗?”马晓对老师说:“老师,您在上课时的那一道算式的答案写错了。”“谢谢你,我知道了。”老师笑着对她说。

听了老师的话,马晓高高兴兴地跑回了教室,拉着同学的手去玩了。

实际上,大多数老师都表示可以接受学生给自己提意见,但提意见也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应该注意给老师留些面子。如果老师有的观点不正确或是误解了某个同学时,学生用正确、恰当的方式给老师提出来,有助于老师的自我反省。但是,作为学生也应该在老师偶尔犯错的时候保持一份理解和宽容。向老师提意见时语气要委婉,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你,当面和老师顶撞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由于时机不对而有可能激化矛盾。不管怎样,老师是长者,学生应该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1.把握时机,分清场合

一般来说,老师在全神贯注地讲课或讲话时不应打断他,否则容易打断老师的思路,干扰教学进度,甚至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如果在听讲时发现老师讲话有误或有不当之处,也不应马上反驳。等老师讲课结束之后,再举手发问较为适宜。如果怕忘了,可先记在笔记本上,课上如果没时间发问,可在下课以后私下找老师交换意见。

2.语气平和,注意方式

注意用商量的口吻、交换意见的口气进行。发脾气式的质问容易引起误会,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3.坦诚以待,说话有分寸

如果自己是班干部,同学对某某老师有意见,出于对老师的关心,应及时地把这些情况反馈给老师,毫无保留地与老师交换意见。老师不了解实情,那么就难以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4.口头难言,用“书”表达

有的问题当面不好说;有些同学不善于面对面提意见;有些问题比较复杂,当面谈容易造成头绪混乱,表达不全面;有些话当面不好意思讲,临时斟词酌句很令人难堪。在这些情况下,最好用书面形式向老师反映自己的意见。

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如果和老师发生了矛盾,作为学生应该进行客观分析,克服感情用事,避免先入为主。学会替对方着想,做到宽容大度、态度诚恳,及时与老师交流思想,这样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师生关系就会更加密切。

千万别影响老师办公和休息

学生和老师接触虽说多是在上课时,但是有些时候为了向老师请教问题,或者其他事情,孩子们常需要到老师的办公室去。

教师办公室是老师们静心工作的地方,随便进出和打扰老师显然是不礼貌的行为。一间办公室往往有几位甚至十几位老师,学生贸然闯进教师的办公室,不仅有失礼貌,而且可能影响甚至妨碍别的老师的工作。

所以,家长应教导孩子,有问题向老师请教,一定要在不影响老师办公和休息的原则下进行。

古时候,有个“程门立雪”的故事,可以表明我们本节内容的主题。

北宋时期,在我国东南部的福建将东县有个进士名叫杨时,他对于钻研学问特别有兴趣,四处拜师寻友,曾求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

后来,程颢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那时候杨时已经40多岁了,学问已经很高,但是他却从不骄傲,一直谦虚谨慎,对老师非常尊敬,对同学也非常尊敬。为此,他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有一次,杨时和一位名叫游酢的同学一起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巧赶上程颐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然而,当天的天气很不好,寒冷的北风过后,天空中飘起了鹅毛大雪,雪越下越大,但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站了许久之后,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了,几次想叫醒程颐,但却都被杨时拦住了。

又过了很久,程颐终于一觉醒来了,这时候他才发现在门外站着两个“雪”人!通过这件事,程颐深受感动,于是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也非常对得起老师的良苦用心,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通过这个流传悠久的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尊敬老师所体现的地方有很多,但不打扰老师休息和工作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尊师敬师的人,那么就告诉他一些相关的细节吧。

1.让孩子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门

孩子不能贸然闯入老师办公室,而应先敲门,或者喊一声“报告”,经老师同意后,才能够进去。

2.在老师办公室内不可乱翻乱看

我们还要提醒孩子,进入老师的办公室后,如果老师不在,一定不能乱翻老师的东西。老师的办公桌上或抽屉里都放满了教科书、参考书、备课本、作业本、考试卷等,被翻乱后,教学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再说,老师的抽屉里有一些东西是保密的,如未启用的试卷,不公开的学生成绩表、钱包等,这些东西或翻乱、或泄密、或丢失,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3.让孩子懂得保持安静

有的孩子和老师沟通的时候,往往会太过随意,我们有必要提醒孩子,在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要轻声轻语,保持安静,尽量不影响其他老师的正常工作。

4.告诉孩子请教完毕后要尽快离开

老师的工作非常忙,他们的安排都是紧凑的、有计划的,如果孩子在办公室里停留太久,那么就会打乱、影响老师的工作安排,因此,家长们要嘱咐孩子,尽量减少在老师办公室中逗留的时间,更不要因一丁点儿的小事、琐事而麻烦老师。事情办完后,不要在老师办公室逗留,而应与老师告别,尽快离开。

改变孩子“唯我独尊”的观念

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会发现很多这样的情景:对同学、同伴呼来喝去,毫不尊重;对父母的教育置若罔闻、我行我素;从不顾及他人的想法和处境,只考虑自己。

显然,这些都体现了一种小霸王般的唯我独尊的心态。而孩子之所以如此,和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比如,有的家长害怕孩子受到伤害,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会装作没看到,也不去纠正和制止;当孩子和小伙伴吵架的时候,不去责备自己的孩子,而是安慰自己的孩子别难过;当孩子指使家长做一些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时,家长从不拒绝……这种无原则的宠爱很容易助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心理,反过来,这种心理严重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另外,还有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告诉孩子他该怎么做,而很少引导孩子从别人的角度出发。这样一来,孩子会在无形中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习惯。

可以说,当今社会,孩子“唯我独尊”的心理已经越发严重,成了广大父母们迫在眉睫的难题。

周末的一天,蕊蕊邀请了几个好朋友来自己家里做功课。孩子们做完功课后,又一起玩起来。快到中午了,蕊蕊还没玩够,就对大家说:“我提议,咱们玩个好玩的游戏,谁输了谁就得靠着墙倒立。”

蕊蕊妈在厨房正做着午饭,她听到蕊蕊的提议,便出来制止,可是蕊蕊却坚持要这样玩,妈妈也就依了她。

妈妈重新进厨房做饭,蕊蕊开始准备和大家玩游戏。这时,龙龙站了出来说:“蕊蕊,我该回家了,我告诉我妈妈今天回家吃饭的,咱们下午再玩这个游戏吧。好吗?”

听这个伙伴一说,蕊蕊一瞪眼睛大声说道:“在我家你就必须听我的,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中午不能回家,在我家吃饭就可以了。”

龙龙委屈地说道:“可是……可是……我妈妈还在家里等我呢。”蕊蕊二话不说,拉着龙龙就往外撵:“算了,你回去吧,以后不再叫你来我家玩了,连我的话都不听。”龙龙更难过了,嘴巴撅着,眼泪快掉下来了,气鼓鼓地说:“哼,再也不和你做朋友了。”

正在这时候,蕊蕊妈闻声走了出来,问了下情况,然后对蕊蕊说:“蕊蕊,你应该体谅一下龙龙,如果你和妈妈说好回家吃饭,但到时候你没回来,妈妈是不是也很担心呢?”

事例中蕊蕊这个孩子就是典型的唯我独尊,什么都得听她的。而像她这样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让很多家长感到无奈,可是又不去采取正确的措施,以至于孩子越来越霸道,不讲理。

那么,要想让孩子摒弃这种唯我独尊的行为方式,就需要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多下一些工夫,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不断关注他的心理以及心理的成长,培养孩子为别人着想的习惯,千万别太过迁就孩子,否则他一时的霸道可能会换来一生的吃亏。

1.引导孩子知道“他人”很重要

除了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家长们还得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孩子引导到想到“他人”,而不是只顾自己;让孩子明白他的行为不仅只跟自己有关,而且也和别人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

2.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家长们都知道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换位思考是很重要的一项品质。换位思考也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而不是只顾及自己的得利与否。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使得很多孩子根本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家长们应该多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和意识,这样孩子才不会“横行霸道”。

3.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教育并不是长篇大论,而是在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中为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把孩子培养成品德高尚的人。比如,当孩子把房间收拾得很干净后,我们不要只说“宝宝你可真厉害”,而应该说“你可真能干呀宝贝,走进这个房间,妈妈都觉得好舒服了”。当孩子得到这样的夸奖,他不仅会觉得自己能干,而且会知道他的行为能够给别人带来好处。

诚实守信助孩子获得珍贵的友谊

著名的英国诗人本杰明·鲁迪亚德曾经说过:“没有谁必须要成为富人或成为伟人,也没有谁必须要成为一个聪明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必须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格,一个人如果没有诚实的品质,就会失去做人的原则,失去自己的人格,这样的人也将受到别人的排斥。

一所小学召开家长会,班主任杨老师给家长们透露了一些“机密”。原来,为了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她“潜水”到校园局域网中,在孩子们常说“真心话”的地方看到了这样几篇日记:

有个孩子说道:我回到家最怕听妈妈唠叨:某某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了、某某家孩子考了第一。如果这次卷子让她签字,她肯定要骂我了,本来在家就没地位,这次自己签了吧。

另一个孩子说:今天在学校踢球,踢破了一块玻璃,学校要我赔10元钱。我不知怎样向爸爸说,肯定又是一顿数落,还要挨打。唉!还是别说实话,就说学校要收资料费吧。

还有个孩子说,今天真倒霉,期中考试的分数出来了,我的名次又降了4名。爸爸给我制定的目标是进入全班前10名,我也暗下决心要努力,要给他一个惊喜,但不知为什么,我付出的比别人多,但还是考不过他们,看样子我是比他们笨点。今天爸爸肯定要问我名次,我不想让他伤心,我想先撒个谎,期末再好好努力就是了。

看完这些案例,我们不难体会到,孩子之所以撒谎,和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正是在生活中看似细小的事情上,父母没有给孩子提供实话实说、讲诚信的家庭环境,导致孩子学会了撒谎,并且“依赖”撒谎、“爱上”撒谎。

可是,家长要清楚,每个孩子最终都要长大成人,踏上社会经受考验,如果孩子不具备诚实守信的品格,那么他就很难在周围人中间建立信任,从而得不到人们的喜欢。相反,那些诚实守信的孩子会光明磊落地做人,更容易受到周围人们的欢迎和信任。显然,后者更容易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得到更多的帮助,受到更多的关怀和尊重,因此我们可以说,诚实守信这一良好品格,可以帮孩子获得最珍贵的友谊。

1.做孩子言行一致的榜样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是毋庸置疑的,这是因为,在跟随父母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下意识地模仿父母的动作、吸收父母的思想、学习父母待人处世的态度,所以,我们在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自己要注意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犯错后要及时承认错误,并认真改正,为孩子树立一个正面榜样。

如果作为大人尚且不能说到做到,这些言行不一致的行为就会很容易把孩子变成投机主义者,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能逃避惩罚,他们试图竭尽所能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当大人能够说到就要做到,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自己,尤其是对我们自己,在做错事的时候能够真诚地向孩子道歉,我们的孩子也会在犯了错误后,可以预测他们选择哪种行为的后果,这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也就不会出现以上几篇日记中孩子不得不有意或者无意撒谎的结果了。

2.学会信任自己的孩子

父母要慎用“谎言”字眼,不能因为孩子一次撒谎,就认定孩子永远撒谎,否则很容易让孩子背上心理负担,导致他以后习惯性地撒谎,形成恶性循环。信任可以增进孩子与父母的亲密感,父母的充分信任会使孩子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3.告诉孩子做出承诺前要三思

有的孩子甚至包括有的成年人比较冲动,脑子一热,就满嘴“跑火车”,给别人这样或那样的许诺。殊不知,这种未经深思熟虑而做出的承诺,兑现的可能性实际并不是很大,一旦没能兑现,别人在失望的同时,还会觉得你太不靠谱、说话不算话,因此,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不要随意承诺,做出承诺前一定要三思。

善于分享是一种高尚的礼仪

分享是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让更多的人享用,表面看来,这是一种无私的行为,而从本质来看,它却是一种高尚的礼仪行为。

现代家庭的教育,父母们都开始懂得培养孩子善于分享的品质和习惯。只是由于整体环境的影响,很多孩子依然有着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于属于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让别人碰,更别想跟别人分享了。

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一旦进入集体生活,将会较难适应那种以平等身份与别人交往的环境,也就难以和他人建立友谊。

所以,为了孩子能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更好地和伙伴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与人分享的好习惯,这样他们才会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礼仪风范,才会得到同伴们的友好相待。

有这样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我们来看一下。

一位犹太教的长老对于打高尔夫球非常迷恋,在一个本来应该休息的安息日,他都耐不住,非要去打球。

他来到球场后,发现球场上一个人都没有,他很高兴,心想:反正也没人发现我在打高尔夫球,我只打到第9个洞就回去,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于是,他便开始放松地打球了。可他刚打第二洞时,就被天使发现了。

由于是安息日,不该打球,所以天使很生气,就来到上帝面前,向上帝诉说了他的罪状,让上帝惩罚他,上帝点头表示答应。

此时,这位长老已经在打第3个洞了。这一杆打出去相当完美,他只是轻轻地一挥球杆,球就进洞了,这让长老高兴极了,而天使却在默默地观察着,让她惊讶的是,接下来的几杆,长老都是如此顺利。看到这里,天使感到非常困惑,也很生气,于是,她又来到上帝面前说:“上帝呀,你不是说要惩罚他吗?怎么没什么动静呢?”

可是上帝却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已经在惩罚他了!”

带着困惑和不解,天使又回过头看了看长老。这时候,由于长老打得太过兴奋,早已忘了自己定下的只打9个洞的计划,决定再打9个洞。天使不解地问上帝:“我怎么没看见您在惩罚他呢?”上帝笑而不语。

等到这位长老又十分完美地打完9个洞,他脸上高兴的神情立马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此时,上帝微笑地对天使说:“你看见了吗?他打得如此完美,心里高兴之极,却不能和任何人分享他的喜悦,这难道不是最好的惩罚吗?”

通过这个颇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个人就算是取得再大的成就,如果没人与他分享,那真是莫大的悲哀。

所以说,在现代家庭教育中,虽然孩子们个个备受宠爱,但我们还是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家长们都知道,只有孩子学会了分享,才能得到周围人的喜欢,才能拥有良好的友谊和人际关系,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更加光明而美好的未来。

1.不要纵容孩子的自私行为

当发现孩子有自私、霸道的行为时,父母不能任由其发展。比如,孩子坚持占有全家人的某一样公共物品,父母要告诉他,那是全家人的,家里的人都有权利用。长此以往,孩子就不会认为自己占有所有好东西是理所应当的了。

2.提醒和表扬孩子的分享行为

如果看到孩子拿出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此时父母一定不要犹豫,应当及时赞扬他的这种行为,对他说:“你做得真棒!你看,那些小朋友也高兴得鼓掌呢!”这番话,定会让孩子明白这是好的行为,从而把分享看成快乐的事。

3.家长学会分享,做孩子的榜样

如果父母是不舍得与人分享的人,那么孩子耳濡目染,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东西,没必要跟别人分享,因此,想要改变孩子的自私心理,单纯的口头教育是没有效果的,只有家长以身作则,学会快乐分享,做孩子的好榜样,孩子才能懂得分享的道理。

懂得尊重是对待他人的基本礼仪

对每个人来说,尊重是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精神层面的需求。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被尊重、被关怀、被肯定的渴望,当你满足了他的要求后,他就会对你尊重的那一个方面焕发出巨大的热情,成为你的好朋友。”

可是看看现在的孩子们,他们中间有很多人根本不懂得尊重他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懂得去关注周围的伙伴,甚至有时候还发生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比如给别人起外号、看到别人出丑就嘲笑,或者看到别人倒霉就幸灾乐祸。

虽说有些时候孩子这样做是由于好奇心作怪,想开个玩笑,或者只是想看看热闹,但是不管怎样,孩子的这些做法都已经伤害到了别人。假如孩子还比较小,自己又无法察觉到,再没有家长的及时指导的话,那么孩子就很可能没有是非分辨能力,不能纠正自己的种种行为,因而也就不会尊重别人。相反,只有家长及时引导和培养,才会让孩子的错误行为尽快消失,而让正确的行为取而代之。

一位名叫拉凡·斯蒂恩的美国男孩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从父亲对一个贫苦孩子的尊重中懂得了如何做人。故事是这样的:爸爸开了一家小商店,主要经营五金家具产品。

圣诞节前的晚上,正当我们在店里的时候,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走了进来,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也乱七八糟的,还有一绺头发立在前额。

在我的印象中,他当时脚上穿的那双鞋子已经磨损得非常厉害了,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了的。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贫苦的小男孩,穷到买不起任何东西的程度。他进来后,走到玩具柜台前左瞧右看,时不时拿起一件玩具看一下,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回到原来的位置。

这时候,爸爸走到他的身边,看着他那微笑的眼睛以及脸蛋上两个漂亮的酒窝,温和地问他想买什么东西。

只见小男孩回答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节礼物。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和接待成年人没什么两样,他告诉他随便看,尽管挑,而小男孩听了后,也确实这样做了。

挑了大概20分钟,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

我爸爸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问他:“你有多少钱呢?”

这时候,只见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伸开手掌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折合一下总共是27美分,而他看中的那款玩具飞机的价格是3.98美元。

只听爸爸对他说:“你的钱正好够。”说着,接过了他手中的钱。

多少年过去了,当时爸爸回答那个小男孩的话至今还回响在我的耳畔。

我永远记得,在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脏旧的衣服和他那一头乱蓬蓬的头发,还有那只断了的鞋带,我看到的只是一个抱着宝贝一般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也正是这件事,让我懂得了要想帮助一个弱者成功,不要去施舍,而是给他尊重,帮他获得自信。

看完这个故事,想必家长朋友会为其中的这位爸爸而感叹,他能够用如此特别的方式给予一个小男孩尊重。同时,也为他自己的儿子上了生动的一课。

事实上,尊重别人是每个人的人生中必备的精神品质,难怪有人说:“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就是在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换句话说,只有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才可能去跟别人交往,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人也会因此而更加尊重自己。

1.家长要做到尊重和理解孩子

“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发达。”这是鲁迅先生关于尊重在教育孩子中的重要性的观点。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解读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

因此,家长们要认识到,要想培养孩子尊重别人的品质,那么我们首先要尊重孩子,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2.帮助孩子建立起同情别人的态度

当看到别人身上发生的某些情况后,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想象一下假如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会有何感受?这样,孩子就会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不受别人尊重的感受,从而学会尊重他人。

3.让孩子体会不尊重人的后果

当发现孩子有不尊重他人的情况时,家长可采取一定的措施,让他尝到不尊重人的后果。比如,制止孩子玩正在进行中的游戏,或者让他把已经放入购物车中的冰激凌放回超市里的冰柜。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指责孩子的行为,那样就会变成你不尊重孩子了。

助人为乐能体现孩子的友善品质

古人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也就是帮助别人能让自己也有所得,但是我们的孩子尚且不懂得这样的道理,要想让他们体会到这点,就只能靠家长多给予一些引导和培养了。

那么,为什么帮助别人能让自己快乐呢?这是因为当我们帮助别人之后,会发现自己的生存价值,让自己产生一种成功的体验,觉得自己还真是不简单呢!

作为父母,我们要想让孩子懂得关爱别人、帮助别人,那么就要注重对孩子爱心的培养。

有一位英国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12岁,另一个7岁。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教他们懂得和不幸的人分享幸福,这位妈妈在厨房里放了一个大篮子来提醒孩子们,要他们在里面放满容易保存的各种食物,然后捐献给镇上的紧急救助中心。

每次她和孩子们去购物,都会额外买些东西放进篮子里,等整个篮子装得盛不下的时候,她就会带着孩子们把这一篮子的食物送到紧急救助中心,然后再重新开始为篮子添食物。

每个月月初,7岁的儿子都会从老师那里拿回要求买的书的清单,上面列举的书目大多比较便宜,所以她们除了购买单子上的书籍外,还会多买几本书捐给慈善机构。

每当挑选要买的书籍的时候,孩子们非常兴奋,因为他们知道,会有一些和他们同样大的孩子因为得到这些书而感到快乐。为此,他们也很开心,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这样做,可以帮助那些不像他们这么幸运的家庭中的孩子们。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孩子具备怎样的品格和习惯,是与父母及家庭的影响息息相关的。可以说,父母所给予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心态,假如父母能够经常教导孩子与人为善、助人为乐,那么这不仅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还是生命价值的升华。

我们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爱的本质就是相互依存,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交往而构成的。乐于助人,就是要我们的孩子能够理解他人的处境、情感和需要,并尽己所能地去支持别人、关心和帮助别人。

俗话说得好,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父母不要抹杀孩子的这份善良,而应时刻注意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心态,使他们享受助人为乐的乐趣。

1.帮助孩子树立助人为乐的价值观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小事来培养孩子懂得体贴别人的心理动机。例如,家人休息的时候,孩子不要出声制造噪声;在厨房忙碌的妈妈需要用毛巾擦一下汗的时候,孩子赶紧拿一块递给妈妈或者帮助妈妈擦掉汗珠。

当孩子再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的爱心从家庭内部扩展到家庭外部。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让孩子把座位让给老人和比自己更小的孩子;邻居老爷爷、老奶奶需要人帮忙,到小店铺跑一趟买点东西,叫自己的孩子主动帮忙去跑一趟,等等。通过这样一些做法,孩子自然而然地丰富了感情,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

2.让孩子相信自己有帮助他人的能力

我们会注意到,有些孩子在发现别的小伙伴遇到困难时,会表现出冷漠或者迟疑的样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原本希望自己提供帮助,可是由于缺乏自信心,从而不敢确定自己能不能对别人起到作用。

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家长有必要引导孩子相信自己具备帮助他人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让孩子帮小他3岁的邻居小朋友捡回落到草坪里的气球。另外,平时父母还要对孩子的良好行为及时给予表扬,让他感觉自己有能力,可以帮助别人,这样便会激发他助人的行为动机。

让孩子学会和新同学交朋友

孩子们由于受到入学、转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会有面对某个新同学、新伙伴或者面对一个新环境的时候。当面对新的同学或者伙伴,孩子能与其进行顺利的交往吗?

观察一下,我们会注意到,有的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合群,他们沉默寡言、孤僻、害怕陌生人,还有的常常表现为爱哭闹、爱捣乱、爱惹是生非等。这些孩子即使和伙伴们在一起,也往往落得不欢而散的结局。

不用问,每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无法融入新环境,或者无法和新同学打交道的人。为此,我们就有必要引导孩子,让他学会和新同学交朋友。

菁菁和逗逗是家住同一楼层的邻居,也是好朋友。前不久,他们多了一位新邻居——朵朵。朵朵家的房间里经常传出吵闹或者哭叫的声音,以至于菁菁认为朵朵一家肯定是从某个“野蛮”的地方搬迁过来的,她甚至猜想,朵朵的家长估计也是一副凶巴巴的样子。

带着这样的“猜想”,菁菁和逗逗都决定不和新来的朵朵玩,有时候见到朵朵就跟见到“瘟神”似的赶紧走开,如果在走廊里遇见,没地方躲的情况下,便用一种奇怪的眼神望着朵朵,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然而,有一天,这一情况彻底改变了。

那是夏季里的一天,当菁菁和逗逗在外面玩够了回家的时候,天空下起了大雨,而菁菁赶紧摸自己的口袋却找不到钥匙,而她的爸爸妈妈已经去单位加班了,家里只有她,还有来她家串门的逗逗。恰巧逗逗的父母也没有在家,并且没给逗逗留钥匙,他们认为菁菁和逗逗这么要好,两个孩子只要有菁菁家房门的钥匙就可以了。

此时,楼上的朵朵透过玻璃窗看到了在广场上不知所措的菁菁和逗逗,看起来她们似乎是在找东西,朵朵就连忙拿了雨披和雨伞,穿好雨鞋下楼了。

就这样,菁菁和逗逗在朵朵的帮助下,没有被大雨淋到。朵朵邀请她们来自己家里做客,并为她们准备了零食和温开水。菁菁和逗逗在朵朵的热情照顾下,顿时觉得无地自容起来。

从那之后,她们开始把朵朵当做自己的好朋友,3个人组成了形影不离的“小姐妹”。

事例中的朵朵用自己的热心帮两个原本对自己不友好的邻居解决了燃眉之急。相比较而言,菁菁和逗逗一开始的做法则有些不太友好。通过她们3个的表现也可以反映出,在交往新的朋友这件事上,朵朵显然更胜一筹,而菁菁和逗逗有待加强学习。

作为家长,我们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就像朵朵这样,善于帮助别人、主动热情地对待他人,从而赢得朋友的友谊。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这一优良品质呢?

1.鼓励孩子主动参与交往

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结交新朋友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觉得时间长了,孩子们自然就熟悉了,没必要刻意去让孩子太过主动和热情地与新朋友交往。其实这样做虽然谈不上有多大的坏处,但对于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应鼓励孩子主动与周围的小伙伴或同学交往,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还要为孩子们“牵线搭桥”,比如父母邀请孩子的同学或邻居家的小伙伴来自己的家玩,或者陪着孩子到小区里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等等。这样,孩子就有更多接触新朋友的机会,交往的胆量和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2.教育孩子多注意别人的优点

家长朋友们或许会发现,那些不善于交朋友的孩子往往有着非常挑剔的表现,比如他会说这个同学不好、那个同学不卫生等,总是给人消极的评价。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孩子需要求得心理平衡而做出的“判断”。当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不可迎合孩子的观点,而应劝导他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多赞美别人,而不是指责和挑剔。

3.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孩子也有自己不同的社会需要,因而也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择友权。尽管成人可以指导,但应该让孩子自己决定。

4.教育孩子要乐于助人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很多时候是由于“帮忙”而引起的,因此,家长们可以让孩子通过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方式来拉近自己和同学之间的距离。例如,当有同学向自己求助时,只要自己能帮得上忙,就要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热情,雪中送炭,这样,孩子身边的朋友自然会越来越多,所获得的友谊也越来越深厚。

科学引导孩子的打架问题

进入集体环境中,孩子们往往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吵闹、打架,有的孩子甚至成了打架的典型,宽宽的妈妈就因为发现儿子的攻击性行为越来越多而担心不已,她怕孩子这样会不被别人喜欢,交不到朋友。

也许像宽宽妈一样有此担忧的父母不在少数,因为任何环境中,没人会喜欢一个“暴力”分子,因为那样,自己的孩子就会时常处于一种危险状况,说不定哪天就被人家给“收拾”了。

所以,要想让孩子成为受人喜欢的伙伴,家长们有必要在孩子的打架问题上给予科学的引导,让孩子成为一个不以打架论英雄,而以文明礼貌为行为规范的好孩子。

曾有媒体报道,某市一所学校内的两位同学因为争抢一支铅笔而大打出手,最终导致双双进入医院治疗。

原来,这两个孩子名叫开开和默默,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是有一次,因为数学课上需要用铅笔来画图,结果只有三五个同学有铅笔,大家只好互相借用。

开开有一支铅笔,但是默默没有。开开用完后,铅笔被身边的同学先借去了,而默默却还没有借到铅笔。当他看到开开把铅笔借给别人后,心里很懊恼,就在下课后找到开开说他不够意思。任凭开开怎样解释也不管用,默默仍是一股气恼的样子,随后就动手打了开开。

开开先是招架,可是禁不住默默“来真的”,他也只好还击。就这样,两个好朋友成了两个冤家对头,双方纷纷受伤进入医院进行治疗了。

一对好朋友因为一支小小的铅笔大打出手,实在令人惋惜。但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心理的成长。

正如上例中,致使开开和默默大打出手的原因,双方的家长都难辞其咎。如果默默的家长从小教育孩子不要欺负开开,那么两人也就不至于发生“战争”。同样,如果开开的父母懂得教育孩子学会正确处理和伙伴之间的矛盾,那么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1.引导孩子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

烦恼是不可避免的,孩子亦然。可是又因为孩子心智不够成熟,在面对烦恼时的处理方式也往往会有偏颇之处。所以,这就需要家长给予引导,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宣泄自己的感情,尽可能将攻击行为降到最低限度。

2.帮助孩子自我调节

孩子的成长是非常迅速的,这就容易导致他们身体中兴奋与抑郁两大系统的失衡发展,会比较容易引起行为的过分冲动,使这些孩子对自己的消极行为难以自控。那么就这一点来说,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懂得分析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用转移、克制、自我暗示、自我提醒等方法,使情绪强度、表现方式都控制在有益无害的范围内。

3.为孩子创造不利于打架发生的环境

我们常说“环境造就人”。可以说,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对于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孩子来讲,影响就会更大。有关研究表明,那些在良好家庭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其攻击性行为会明显少于气氛冷淡、不够和谐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

既然如此,那么家长就要采取措施,为孩子创造不利于打架发生的环境,比如不在孩子面前讲具有攻击色彩的语言,尽量创造一个氛围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同时,家长还应做到严格禁止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倾向的玩具等。

给同学起外号是不礼貌的

“哎,‘臭虫’,今天怎么来学校这么早呀!难道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蛋壳’,下课后和我一起去趟篮球场吧!”“‘草窝’,你也太不够意思了,能不这么差劲吗?”

类似这样一些用外号代替姓名的话时不时会出现在孩子们的口中,其中有的外号是体现顽皮、可爱的,有的外号是体现赞扬、称颂的,而更多的外号则是带有贬义色彩,体现着厌恶、轻蔑的。其实,不管是哪种外号,都不是一种好现象,是对同学或者伙伴不尊重的表现。

可是,孩子为什么爱给同学或伙伴起外号呢?

这是因为随着他们知识面的逐步拓宽,独立思维能力日益增强,对人对事都有了自己的评价标准,只是他们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再加上周围大人给创造的环境的影响,往往会通过给别人起外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或喜爱、或厌烦的情绪。事实上,这种看上去不起眼的小外号,实际上具有着一种极大的隐性伤害,并且伤人于无形,需要家长们引起高度重视。

王奇为自己的名字感到伤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自从他上了四年级之后,由他名字而带来的各种外号便甚嚣尘上、此起彼伏起来。

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奇”字,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有同学开始喊他“围棋”、“跳棋”、“军旗”、“臭棋”,等等。王奇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也就任由同学们这样叫下去,他想可能过段时间大家就都忘掉了,不会再这样称呼自己了。

可是事情并没有王奇预想的这么乐观,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他的外号有增无减。一天早上,王奇正步行去学校,忽然听到后面有人喊“棋子儿,棋子儿,站住!”

一开始,王奇还以为是叫别人,也就没在意,可是就在这时,后面的人忽然追上他,在他身后大嚷一声:“棋子儿,叫你呢,耳朵聋了呀!”

这时候,王奇才回过头看了看对方,他没想到这个和自己不熟悉的男生居然喊自己的外号,而且还是个从没有听过的“新”外号。

没等王奇开口,那个男同学就接着说道:“棋子儿,听说你足球踢得不错,能不能加入我们班的队伍?你在你们班找几个能兵强将,然后和我们班联合,咱们一起和别的学校踢球,准保百战百胜。”

听完他的话,王奇说道:“踢球当然可以,只是我不喜欢你喊我‘棋子儿’,我叫王奇,以后请喊我的名字。”

虽说王奇的这些外号并没有体现出一定的贬低、嘲笑等色彩,但是却仍然让他感到不舒服。其实,大多数孩子都能够从外号中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一般来说,那些带有喜爱、赞扬、美化之意的外号会让人觉得比较舒服,而那些带有讽刺、羞辱意味的外号,则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内心伤害。

尽管起外号的行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家长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是:尊重别人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万不可拿别人的缺点、生理缺陷等起外号,这样是侮辱人的表现,不但不会让同学和自己之间的关系拉近,反而会引起对方的极大反感。

1.告诉孩子要懂得相互谦让、团结友爱

当孩子懂得了和同学、伙伴们相互谦让、团结友爱后,说明他懂得怎样尊重别人,也懂得自己如何让别人尊重。为此,家长可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给孩子灌输一些和伙伴之间谦让、团结的思想,比如面对比自己小的同学需要帮助,自己要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在集体活动中,不凭借个人爱好独占好玩的东西,而应和大家共享,等等。

2.侮辱别人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有的孩子因为存在某种生理上的缺陷,常常引起一些淘气的孩子给取外号,这便让他们本来就痛苦的心灵越发痛苦。为了避免孩子做出这种不礼貌、不道德的事,家长们应时刻提醒孩子,不要侮辱别人,不要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否则最终伤害的是你自己。

3.对于有生理缺陷的同学要帮助和爱护

一个真正令人尊敬的人,并不是处处比别人强、各方面都能够拿出来炫耀的人,而是他能够用自己的“强大”来帮助那些比自己弱小的人。对于孩子来说,要懂得维护别人的任何尊严,不要抓住别人的短处,特别是生理缺陷来起外号,而应该主动帮助这些同学,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孩子应该具备的典礼仪式礼仪

学校里常常会举办一些活动,例如开学、毕业、校庆等。由于参加的人数多,为了保证活动的有序、顺利进行,客观上要求每个同学都能严格地遵守纪律,顾全大局,遵守礼仪。

除了客观上的要求之外,每个学生应从主观上认识到认真遵守典礼仪式的重要性,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参与者。

这天,侃侃所在的学校召开迎新生集体大会,一向活泼好动的侃侃信誓旦旦地对周围的同学说:“这次迎接新入学的小弟弟小妹妹,我们要给他们做好表率,好好表现。”

可是,就在校长在台上讲话的时候,侃侃却将本来的好动性格展露无遗,他禁不住跟左边的同学说说话,跟右边的同学推推胳膊、碰碰肩膀。

侃侃的动作被站在离他座位不远处的班主任徐老师观察到了,徐老师有意识地走到侃侃能看得到他的地方,待侃侃抬头的时候,正好可以注意到老师在盯着他。

在被老师“瞪眼”之后,侃侃乖了很多,不再和两边的同学说笑打闹了。

看上去,侃侃这样的行为实在让人头疼,往小了说,影响周围的人,也有损他自己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一个人表现得不好,还有可能有损整个集体的形象。这样的学生,怎么会让老师喜欢、受同学欢迎呢?!

1.孩子需要遵守的典礼礼仪规范

去会场的时候,要听从老师的安排,按照班级顺序有序入场、就座,不要迟到也不要早退。当典礼开始后,要认真听讲,不要与周围的同学说笑打闹,更不要随意走动。

如果自己要上台发言,那么一定得注意自己的走姿和站姿,另外表情也要温和自然,领奖的时候要双手接过奖杯或奖品,并向颁奖人鞠躬致谢。如果活动时间太长,自己有任务或特殊情况需要提前离开,要主动向老师请假,并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离开。

2.升国旗时应该遵守的典礼礼仪

升国旗是每个学校都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我们知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升旗的时候,全体同学都要列队整齐,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奏国歌的时候要立正、脱帽,并行注目礼,直到升旗完毕。

家长应让孩子知道,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或者嘻嘻哈哈、东瞧西看。

文明就寝,不打扰别人休息

现在有很多孩子是住读生,他们在工作日期间住在学校里,只有周末才回家。宿舍是一个集体环境,而且是一个多数时候都需要保持安静的集体环境,如果某个孩子时常大声说话或者制造一些其他的噪声,那么其他人就势必受到连累,休息不好,甚至没法休息。

这种不顾及他人的孩子显然是缺乏教养的,他们眼里只有自己,而不去考虑和自己同处一室的还有别人。那么,为了避免孩子成为这样一个人,家长就有必要给孩子适当的教育和引导,让他做到文明就寝,不打扰别人的休息。

一所学校的女生宿舍楼中,康康和敏敏打架的消息几乎传到了全校每个人的耳朵里。原来,康康是个“夜里欢”,每天晚上都睡得很晚,睡觉前,她要么鼓捣这,要么鼓捣点那,大声讲电话、搬箱弄柜,吵得同宿舍的女生都无法入睡。

可是碍于面子,大家也都没说康康什么。可是,本来就有点儿神经衰弱的敏敏实在忍无可忍,她站出来说话了,她告诉康康,这是集体环境,不是她自己的家。

就因为这,康康不高兴了,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厉害了,她故意在夜里和外地的朋友打电话聊天,还故意哈哈大笑。

敏敏见她这样,也越发气恼了,就警告康康说,如果她再这样,就把这件事告诉班主任。

康康丝毫不为所动,她愤怒地大声吼道:“你告去呀,告去呀!谁不敢去谁是小狗!一边说着,康康一边向宿舍外的走廊里走去。

这下,整栋3层的女生宿舍楼几乎全都听到了康康大骂的声音,最后还是某位同学告诉了老师,老师前来教育了康康。从那之后,康康才算收敛了。

对于住读的孩子来讲,宿舍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上完课后的其他活动大都在宿舍里进行,而宿舍和家不同的地方是,它是集体的环境,不归某个人独自享用。

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是住读生,那么我们一定要提前告知孩子,在宿舍里说话做事一定要考虑到同宿舍其他同学,不要我行我素,影响别人休息的做法是不礼貌的。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在宿舍这个既像家又不同于家的环境里遵守特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礼仪的约束。

1.让孩子自觉遵守作息时间

孩子们成长的家庭环境不同,也就养成了各自不同的作息规律,比如有的孩子早睡早起,有的则喜欢晚睡晚起。不管是哪种情况,孩子一旦进入集体宿舍,就要遵守作息时间,按时熄灯就寝,不各行其是,不目无他人,在宿舍里说话声音小一点儿,动作轻一点儿,尽量不要打扰和影响到别人。

2.宿舍里的清洁卫生人人有份

有的孩子在家就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那么到了集体宿舍里生活,也能够做好个人及环境卫生。而有的孩子在家多是依赖父母,自己什么都不会做,也不愿意尝试,那么到集体宿舍后,更是一片脏乱。如果哪个宿舍有这样一两个不讲究卫生的孩子,那么这个宿舍的其他孩子即使再讲卫生,也会让整个环境的卫生问题大打折扣。

所以,家长朋友应提醒你的孩子,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自觉维护宿舍的环境卫生,为自己及室友创造整洁美观的环境。

3.友好相处,把舍友当做家人看待

在宿舍里生活,避免不了和舍友打交道,有时候可能是借个东西,有时候可能是提个要求或者建议。

那些在集体环境中“人缘儿”好的孩子,往往是能够和宿舍其他人友好相处的。比如,他们借别人东西知道要经主人同意,用完后知道及时归还;或者哪个舍友生病了,他们会给予安慰和关照;或者哪个舍友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他们会尽力提供帮助,等等。

这样的孩子放到什么环境里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因此,我们也要教导自己的孩子和舍友友好相处,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家人来看待,爱他们、关心他们。

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学校的公物

每天清晨伴随着冉冉升起的朝阳,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看着美丽的校园、绿色的操场,心情会温馨舒畅。可以说,大多数孩子对于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深深的感情,都会用自己的努力来爱护学校里的公物。

可是总会有一些让人备感遗憾的场景出现:有的同学拿着铅笔刀在课桌上刻字;有的同学在花园小径上走路的时候,故意折断两旁的花草;有的同学故意把篮球往干净的雪白墙面上投掷……凡此种种,都是不爱护公物的表现,而类似的情况或多或少地都会在校园中出现。

每当看到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你也许会皱着眉头嘟囔一句:没素质!的确,这些孩子正是由于个人素质没有得到良好塑造和培养才导致出现这样的行为,他们不讲社会公德,不遵守纪律。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认识到自己也是这些公物的“主人”,没有意识到公物是公用的东西,没有意识到每个人都有爱护公物的义务。

在一本育儿类书籍中,有这样一个关于爱护公物的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所小学的操场旁边有两个秋千,一个是小老鼠的造型,另一个是小兔子的样子,非常可爱。每天课间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小朋友来这里荡秋千、做游戏。

然而有一天,“小兔子”却伤心地哭了起来。断了一头吊绳、整个身体斜倒在地上的“小兔子”哭着说道:“呜呜……我的身体受伤了,好痛啊!”

这时候,一旁的“小老鼠”既焦急又难过,它说:“小兔子,你别哭了,你哭得连我也想哭了。都怪那个淘气的小男孩,是他把你的绳子弄断的。”

“小兔子”擦着眼泪说:“我这个样子,明天就不能和其他的小朋友玩了。”“小老鼠”拍拍胸膛说:“没关系,有我呢!可是,你受伤了,这可怎么办?”

就这样,“小老鼠”陪着“小兔子”一直聊天,“小兔子”也觉得伤口没那么疼了。

“喔喔——”公鸡叫了,天亮了,小朋友们纷纷来到了学校的角落里,大家都是来找“小兔子”和“小老鼠”的。

小朋友们来到秋千跟前,发现“小兔子”受伤了,都很着急,赶紧想办法给“小兔子”疗伤,有的托着秋千的板子,有的系着绳子。一个穿着粉红色裙子的小姑娘还轻轻地给“小兔子”吹着气:“不疼,不疼,一会儿就好了。”在小朋友的共同努力下,小兔子断掉的绳子很快就接好了,而且又结实又美观。

“小兔子”和“小老鼠”非常高兴,载着小朋友们开心地荡了起来。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爱护公物做起来也很简单,有许多爱护公物的事情只是举手之劳。

事实上,如果我们的孩子养成了爱护公物的好习惯,那么这对他们来讲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因此,作为家长,我们教导孩子,让他们就像爱护自己一样来爱护校园里的公物,让自己拥有一颗爱护公物的公德心,成为一个真正爱护公物的文明人。

1.告诉孩子要节约用水用电

水和电都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他们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家长都应告诉孩子节约用水用电。

2.教导孩子爱护教室设施

教室是孩子们上课和学习的地方,教室里也有很多物品。那么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爱护这些物品,对于门窗,要做到轻开轻关;对于电灯、空调等用电设备,在教室里没有人时,要及时关掉,以免浪费电。

另外,教室里的桌椅看似很“结实”,于是很多同学喜欢在上面乱刻乱画。对于这些行为,家长都要提前预防,让孩子远离不文明行为,成为一个懂得爱护教室物品的好孩子。

3.爱护公共设施

现在学校里有各种运动器材,还有一些阅报栏、宣传橱窗等。对于这些,孩子们也都应该文明行事,不要乱拆、乱动学校公共设施。如果想让你的孩子避免破坏公物,那么家长就要提前做好预防。

同类推荐
  • 三字经的教育智慧

    三字经的教育智慧

    《三字经》是我国元、明、清时期广泛流传的蒙学识字课本,是古代蒙学教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历经元、明、清三代,久盛不衰,不但成为启蒙教育的基本教材,而且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
  • 养胎保胎胎教全书

    养胎保胎胎教全书

    每一位女性,在她宣告怀孕后,周围的人无不好心劝其滋补以养胎。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仅仅是养胎这一生育观念早已落伍。作为现代的准父母,应该有更科学的生育观念。本书从优生篇、养胎篇、保胎篇、胎教篇、祛病篇五个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十月怀胎过程中一些切实有效的、科学的养胎、保胎、胎教方法,以助初为人母者顺利度过妊娠期,使胎儿健康茁壮地成长。本书以实现优生为目的,科学全面地就养胎、保胎、胎教方面对初为人父母者进行指导,使每一位孕妇都能正确养胎,避开一切不利于胎儿的不良因素,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胎内环境和胎外环境。同时,在不同孕期选用不同的胎教方法对其实施科学胎教,从而孕育出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
  • 培养最棒的男孩

    培养最棒的男孩

    本书以众多名人的教育事例为切入点,紧紧围绕男孩的生理、心理个性特征以及科学的教育方法展开,全面揭示了男孩从孩童向男人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的所有最关键的问题。
  • 自由教育的哲学:如何进行创造性学习

    自由教育的哲学:如何进行创造性学习

    这套书与其他儿童教育书相比,可以说是一株奇葩,因为它的题材广泛,研究翔实。梅森的教育思想强调家庭和学校教育应该是儿童、父母和教师等人不断学习与成长的场所。读她的书,我们能够发现自我,懂得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须不断地理解自我教育。梅森在《自由教育的哲学》中指出,儿童是一个具备所有发展可能性和能力的“人”。教育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把儿童置于与自然生活和思想的活生生的接触中。梅森在本书中总结了她的教育哲学,向父母和其他教育者传授了应该怎样给孩子实施广博的、激励的和令他们兴奋的教育。
  • 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学会的66件事

    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学会的66件事

    本书是为宝宝入幼儿园精心准备的。书中围绕孩子在入园初期容易出现的问题,紧密结合这一阶段幼儿园的身心发育特点,既有科学的训练方案,又有给家长的合理建议,还特别为孩子们引入了活泼、有趣的卡通形象。相信孩子们在《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学会的66件事》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做好充分的入园准备,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热门推荐
  • 余生不够你来凑

    余生不够你来凑

    偶然的一次预见死亡,让季歌有了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我命由我不由天,季歌决定与命运搏一把,看她身怀异能,如何虐渣完胜!主动送上来的男朋友,不要白不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护得了女友虐得了渣渣。季歌用短短数十载余生,诠释一段属于自己的爱情,哪管他人眼光,哪管生死离别……【男女双强+小虐怡情+HE】
  • tfboys之朱古力的味道

    tfboys之朱古力的味道

    她皱了皱秀气的眉,扶着膝盖欲自己站起来,眼前却出现一只干净的手。“对不起。”她抬起头,心在这一瞬仿佛漏跳一拍。看着眼前温文的少年,她的心中此时只有唯一的想法: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 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议疏

    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议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傅先生预谋已久

    傅先生预谋已久

    传闻傅家大少不近人情,不近女色。直到那日,有人爆料。“惊!傅家大少恋情曝光!”全城少女高呼失恋了,纷纷去查对方身份。这一查不要紧,直接把她们给吓怕了原来和傅家大少在一起的这位有着多层的身份,让她们高攀不起,望尘莫及。**自从回国后并且和鼎鼎大名的傅爷在一起后,她的马甲就老被人扒出来有一日她面对媒体无奈吐槽:这世道真难,想去低调一点都不行媒体一阵无语:“……”
  • 灵舞八荒

    灵舞八荒

    十二对黄金翅翼的八荒妖龙,人面蛇身的九头娲皇,无尽林海中的千瞳树魔,生灵禁区的太初黄泉……这是一个浩大的魔幻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有繁衍到巅峰的灵力,有传承悠久的炼药术,有新兴的魔纹……英雄辈出,诸王争雄,而在这个大世之际,一位来自异世的灵魂附身在一名叫叶暮的少年身上。“这是属于我的传奇!”
  • 虞家有女名为弥

    虞家有女名为弥

    一次偶然,让原本已人到中年的虞弥重新回到9岁时,莫名获得真法传承。这一世,她注定不在碌碌无为。炒股、赌石、涉猎互联网、进军房地产……且看她如何带领一个落魄的家族走向辉煌!
  • 她这么可爱

    她这么可爱

    腹黑大学老师VS呆萌二货学生陆羲和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没有什么感情的奇葩生物,清心寡欲了二十几年,从未对任何人动心,直到她遇见了顾明析。于是,她那颗平静的心便开始疯狂躁动起来。她的所有悲喜、欢乐,从此以后只关乎他一人。顾明析觊觎了陆羲和三年,他骂她,也疼她,在她最难过的时候陪在她身边安慰她,他甚至想将这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送给她。2019年的某一天,XX大学的老师惊奇的发现,他们学校的顾明析老师发了一条朋友圈,图片配上文字,写道:格外可爱的学生!短短几分钟,这条朋友圈,震惊了全校本来没什么,主要是图片底下还有一条弱弱的评论:可爱可爱!不过,我最可爱!顾老师回复说:嗯,你当然最可爱!XX大学的老师定睛一看,欸?这不是XX系的陆羲和么?这俩人什么情况?
  • 青春纪90

    青春纪90

    《青春纪:9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是一本作文合集,集结了历届新概念获奖者、当红领军90后作家的代表作品,展现了90后作家的写作水平,此书是对90后代表作家一次大的梳理和盘点。
  • 仙武飞扬

    仙武飞扬

    天才少年雷坤,融合古武与道法,独创仙武之宗,跨出母星,让仙武之法降临修真界,飞扬披靡!
  • 那年的你与我

    那年的你与我

    他与她的第一次见面,就结下很深的梁子。面对一次次的打击,林夕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在校园里生活。阳光一般的少女,与冰一样的少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