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34800000013

第13章 婚恋怪现状(3)

林志炫的一曲《单身情歌》红遍了大江南北,一度风靡于各个大学校园。一些校园“单身贵族”也因此将这首歌作为自己的人生宣言,一天到晚挂在嘴上哼个不停。然而“这时代变化快”,曾经令人羡慕的“单身一族”似乎一夜间,变成了“少数派”,竟成为被歧视的对象。面对来势汹涌的逆流,昔日高哼“早就吃够了爱情的苦”的“单身贵族”们,开始不得不面对现实,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调查发现,校园这类“歧视单身”现象普遍存在。比如,在食堂吃饭时,本来是四人桌可以随便坐,但即使是你先占着位子,只要你和一对情侣坐在一起,也最好选择离开,不然别人会说你不识相;周末,在你独处宿舍时,一旦同宿舍哥们儿的女朋友光临,为了同学的“利益”,你不得不选择离开,等别人走了才可以回宿舍。在单身一族中还流传着一则笑话,说的是“恋爱一族”们又发出了惊人之想,准备在自习室门口挂上“单身莫入”的牌子。这虽属同学间的戏谑之言,但也的确反映出了校园单身一族的尴尬处境。

当爱情遭遇七月

高三毕业生曾把七月称为“黑色七月”,而对大学毕业生来说,七月也是黑色的,多少爱情在这一个月土崩瓦解!

七月,这一特定的月份,是高考学生眼中的黑色,也是大学恋人的坟墓。显然,实际中很多人并未等到七月便分手了,但我们姑且将其统称为“七月现象”吧,因为这一切皆由七月而起,皆因七月是毕业后各奔东西的日子。曾经四年的深情,曾经无怨的青春,曾经泪水滑落的感动,曾经会心一笑的默契……

当有人问及一个曾经在众人眼中很幸福的男生“为什么分了”时,他低沉而简短地回答:“不为什么,就分了呗。”接着他反问:“奇怪吗?”是啊,奇怪吗?用他的话说就是两个人没什么话可说了,见了面也是尴尬,不如分了。“那么是她还是你先提出来的?”“她。”他很快地答,又补充说,“这点面子还是得让给她的。”

一到大四下学期,很多人就开始焦躁不安起来,为学业,为工作。这时候,最无辜的爱情便成为出气筒,一个不顺心,“分手”二字就吐出口。有数据表明,大学生中认为爱情抗干扰能力强,能“天长地久”坚持到底的占68%,但一问及如何坚持,就全泄了气,直摇头,又补充说:“看缘分吧!”那什么叫缘分呢?有的认为,这种缘分是飘忽不定的东西,因而最易受现实变化的影响,所谓看缘分就是“看我以后能遇到什么样的吧”!潜台词是遇到好的就分,遇不到就继续。

七月的离别除了让同学之间挥泪如雨,更让很多校园恋人难舍难分。“啪”的一巴掌:“让你记住我们3年的感情。”“啪”的一巴掌:“让你永远忘了我。”

校园的恋人面对这样的离别,除了泪水、拥抱、深吻,又表现出一种很前卫的分别方式,即带有几分暴力倾向的互抽耳光式,于是出现了上面的一幕。恋人站在校园的某个角落,深情相拥,说着几年来他们的相爱历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后两人抱头痛哭,哭完了,开始互相抽耳光,边打边说一些绝情的话,以便让对方尽快地把自己忘了。

为什么七月多别离?为什么爱情在分别的瞬间如此脆弱?是心理的因素,还是爱情本身的问题?抑或我们太年轻,所以太认真,历而伤痕深?细细探究七月的爱情风波,其实分析起来也不外乎主、客观因素的结合。主观的厌倦,有人不是说吗,爱情到达一定程度就上升为亲情了。另外客观的物质利益、现实前途的考虑,这些都不得不使爱情靠边站。门不当户不对,男生认为女生是负担,女生父亲认为男生工作不好,不够有出息,以及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思想的女生打算另觅佳偶,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必然导致分手。

其实,聚散离合都在于自己的一念之间,如果爱情是无价的,那么,那一点点自私的念头就当败下阵来,为对方想一想,适当地迁就一下,或者两个人静下心来讨论一个折中的方式,分析各种方案的利弊,考虑对方父母的感受,这些都不失为明智之举。当然,年轻人年轻气,盛会认为:“凭什么我迁就他(她),他(她)为什么不多想想我?”但是,请记住,你要的始终是一份来之不易的爱情,而不是谁该为谁的任性。

谈婚论嫁忙

“大款、富婆”——某些大学生的救命草

“钱是第一位的,只要有钱,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我不想等,我要的是现货”……这样的句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也越来越频繁地从男女大学生们的嘴里说出。一时间,“富婆”、“大款”成了改变大学生们命运的一大筹码。

2003年10月,成都大学生王力(化名)在媒体公开征富姐,一时引起各方关注。

王力是个身高1.76米的小伙子,从小学、初中一直到大学,他一直都被同学认为是“帅哥”。不久前,一家星探公司还给他拍了形象片……他认为自己征婚的“卖点”除了人长得帅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自己是个有志气的人,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是人力资源专业,没准儿还可以帮助拓展

富姐的事业。

王力的做法引出的争论有两种:一是认为把婚姻当成赌注太天真,另外一种看法则认为这是一个现实有效的做法。对比而言,持后一种看法的大学生反倒多于前一种。

差不多就在半年前,四川某高校的一位女硕士,在母亲的陪同下,通过四川当地一家较有名气的婚介所,开出千万元天价征富翁。消息发出仅仅两天时间,便有符合条件者上门应征,不到一个月就闪电结婚。

广州一家婚介所称其从1998年就开始了这项业务,平均每月接纳几十名来自各高校的大学生,其中大部分为大三、大四女生,她们都希望找到事业有成的男士为伴,并称年龄条件可以适当放宽。而2004年,前来征婚的大学生数量仍继续攀升,“边找工作边找老公”的毕业生人群更加壮大,占征婚者一半以上。与此同时,传统“相亲”也在广州高校中逐渐走俏,成功男士愈加受到青睐,女大学生中开始出现一小批“急嫁族”。

一大群急着把自己嫁出去的男男女女大学生,心里有着这样一个不变的信念:只要能找到一个有钱人,他们就会改变命运,这种改变意味着他们最少可以少奋斗二十年。

征婚:大学生走如此捷径值得反思

南京一位大学生到婚介公司开出了自己的征婚条件,要找一个百万身价以上的女老板,并且宣称,离过婚的也无所谓。这位要傍女大款的男生名叫陈文(化名),是南京某大学大四的学生。

比起成都那位叫王力的大学生的征婚启事来,陈文又前进了一步。王力自信自己长得帅,有志气,有专长,只因为家里穷,读不起研究生,因而想“嫁”一个富婆,助其完成学业。虽然王力之举被论者讥为为学费“献身”,不可取,但多少还有一点要求上进的意思在,人们在表示讥讽的同时,多少还有点同情心。而这位陈文则不一样,他是南京市人,家里并不贫困,且又就读于一所好院校,毕业后不愁找不到一份工作。他告诉我们,他之所以要傍女大款,就是想找条过好日子的捷径。什么理想、追求、事业,滚一边去吧。

这是一份赤裸裸的犬儒主义的宣言!不管王力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但至少在征婚启事上还多了一层面纱,说是为了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而陈文则干脆得很,丝毫不加掩饰,直言傍女大款是为了走捷径:从此以后,他可以不用努力,悠哉游哉过舒心日子了。彻底舍弃了自尊,他才敢于厚颜无耻(言重了)地如此表明征婚条件:百万起步,35岁以下,是否离过婚没有关系,长相对得起大众就行,人不能有大款架子。

陈文存心要走一条与大多数男人完全相反的路子,别的男人旨在通过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他则是要通过征服富婆再来征服世界,这就是他所谓的捷径一条。

一个不愿通过自己的个人奋斗来改变自己命运的人,还配称作一个人吗?好男儿志在千里,而他却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从王力、陈文等这类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老练和世故,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了当今一部分大学生的精神风貌,那就是只讲实惠,不讲个体责任和社会义务,这是很可悲的。它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从小学就开始,一直到中学、大学的人生观教育和理想教育是白废了,这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反思的课题。

陈文的征婚启事留给人们思考的东西远不止这些,千万不要把这则启事当作一种笑科,它的背后蕴藏的信息都极为丰富和沉重,值得我们读了再读,想了再想。

部分女大学生网上征婚不忙就业忙征婚

在互联网上,一位湖南的大四女生建立了一个征婚网站,主页上刊登有她的身高、体重、生活照和油画照片。网站分为我是谁、留言板、心情日记、美丽瞬间等网页。看得出来,她是花了不少功夫的。

目前,在湖南部分高校里,有些女学生不忙就业忙征婚,企盼通过婚姻找一个好出路。

据了解,征婚的女大学生的年龄从18岁到20多岁不等,还有女研究生,她们希望通过婚姻来改变现状,而且有的对对方的经济基础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比如,“有房有车为佳,外籍人士尤佳”等,对方的人品学历则大多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面对校园里出现的这一怪现象,大学生们看法不一。湖南师大2000级的小刘说,虽然她本人并不同意这种做法,但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与生活方式的自由,外人没必要妄加评论。她透露,绝大多数同学是反对甚至鄙视这一做法的。但是现在一些单位对女生就业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变得“现实”,是可以理解的。社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就业的性别歧视。湖南大学的小李同学则表示,有点儿佩服女生征婚的勇气。这是个人的举动,大家不该唾骂与嘲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学则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尤其是拥有较高学历的新一代知识女性应该自立、自强,想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的做法是愚蠢可笑的,她呼吁处于“现实”中的女大学生们醒一醒,通过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来立足社会。

同类推荐
  • 教师公文包-教海采珠

    教师公文包-教海采珠

    本书内容分思想品德教学、语文教学、数学教学、社会教学、自然教学、技能教学六部分,对中小学各科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 一花一世界

    一花一世界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问题解构与战略选择: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研究

    问题解构与战略选择: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广播电视资源状况和配置实用效率研究”成果,详尽分析了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在国民经济和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产业现状与结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从产业理论、行业实践、国家发展战略等角度,对我国广播影视产业进行了深刻剖析。本书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广播影视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邪教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密切关注的对象,也将是人类当前和今后必须正视、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为使人类能齐心合力地共同解决这一难题,很有必要给邪教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不仅要有专门的称谓,而且也要有相对一致的内涵。但眼下的现实情况仍需我们深入研究,广泛探讨,清除分歧,尽快达成共识。
热门推荐
  • 终悔可恕

    终悔可恕

    不要哭,难看死了,哭也不会改变什么,这个世界从来不会对任何人温柔。我们已经不能再回到过去,云初凉答应我,不要爱我,但是一定要记得我。朴仁灿,看吧,撕开这层假面具,你就能看到我里面藏着有多少的伤,多少的痛,和我为你流过多少次的血和泪,怎么办,云初凉,我也不能再爱你了,要永远离开你了,你要一个人活着了,我好舍不得,那么就当我眼瞎爱错了人,你也当你眼瞎认识了我吧。云初凉,你就承认你输了吧,从一开始,你就输了,他爱的是我林小妤,是我啊。我们都在罪恶的深渊不可救赎。
  • 夺嫡传

    夺嫡传

    腹黑商界女流氓附身娇俏软妹,千娇百媚祸害朝堂,不动声色收财揽银,虐渣贪污乐此不疲。至于成亲,呃,姐姐有钱有势做什么成亲?某男收紧臂弯揽紧某女细腰,暧昧耳语,“这般口是心非,那嫁于我作甚?”某女:……简而言之:某无良厚脸皮女人虐完众渣被收走的故事%>_<%
  • 圆梦之大唐傅红雪

    圆梦之大唐傅红雪

    喜欢傅红雪,喜欢大唐双龙传,尤其喜欢寇仲。所以,把他们弄到一起吧!傅红雪所在的世界里,他是悲情的,那么高傲的一个人,却有着种种不完美。傅红雪不懂什么叫爱,仅有的爱也已被他埋葬。傅红雪的刀很快,最后甚至超过了小李飞刀的速度,但是他却没有自信,傅红雪的一生为他人而活,唯一的一滴眼泪,也是在最爱的人的墓前。试问,这样的男人谁能不爱?双龙里,喜欢寇仲,不是很喜欢徐子陵。喜欢寇仲的霸气洒脱,极度讨厌李世民的虚伪,也极为讨厌师妃暄那帮和尚道士,所以,小说的基调就是如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伏天诛神记

    伏天诛神记

    上古一战,人族落败,神魔崛起,人族技能传承被封印销毁。看流浪少年如何巧获机缘,带领人族重返祖先荣耀。
  • 起源楼主

    起源楼主

    太古年间,人族初显,先贤百族中争渡。太阴极致之恶乘机传播罪恶,天宫人族与百族立契,镇压罪恶。天机老人感悟天机,人族与本源有大因果,天宫降下百子,进入宇宙内部寻找机缘。于是,一个人的故事,成为了宇宙的传说!
  • 迷茫之路之初中生涯

    迷茫之路之初中生涯

    鄙人学生时代逆袭事件以远大抱负,报效未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强位面吞噬系统

    最强位面吞噬系统

    李沐被吞噬系统选中,他可以自由穿梭位面。于是……从一开始,他就无敌了。
  • 去西藏·声声慢

    去西藏·声声慢

    本书是小说家鲍贝2005到2015年十年时间游走西藏的心灵文字记忆结集。是一位性情女子和神秘藏地的亲密私语。她足迹遍布西藏各地,其文字亦关涉西藏各地。本书设计精美,文字、图片均轻灵自在,布面精装、四色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