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912100000001

第1章 30岁前后,该聊聊人生了

说起这本书的渊源,还是四年前。

那次,我和“新精英”创始人古典老师、教育界前辈侯瑞琦老师一起谈天。古老师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30岁之前,人们喜欢聊理想;30岁之后,反倒更需要聊人生。”

人在江湖,有了一定阅历后,需要的将不只是职业技能,而是面对世界、面向人心的心法。

在大学毕业之前,我们都喜欢读一些有干货的书,追求技能和方法,相信依靠实力、努力就能改变世界。后来,与世界碰撞久了,我们终将只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孤独窄路。从那一刻起,方法的边际效用递减,反倒是人生的智慧开始大放异彩。

人生就像是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拜访老友。我们在家里会做足准备,查地图,规划路线,研究路况。

上路后,我们才会发现,地图查得再仔细,路线规划得再周全,还是会遇到各种不确定,经常有出人意料的状况发生。一心赶路,反倒会错过路上的风景。

所以,只要最终能到达老朋友家里就足够了,至于如何到达,反倒没那么重要。

这本书的思路就这样诞生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关于人生,有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超越自身的局限,实现人生进阶。换个词来说,就是“逆袭”。

“逆袭”这个词,如今听起来有点不那么“体面”,我们更关心怎样雕琢好自己晶莹剔透的小世界,在40岁前实现财务自由,然后退休,而不是要弯道超车,抢滩登陆到大人物的琼楼玉宇之中。

大人物的故事也不再显得那么重要,因为他们离我们的生活过于遥远,找不到模仿路径。

逆袭似乎也是这世上不可多得的际遇,只有在好莱坞大片、韩剧里才有这种故事。

按照国家现行的规定,我们从离开大学到退休养老,大概有38年的时间。假设每4年有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那么你总共有9次逆袭的机会。

假设你没有祖传的家产,也没有可以继承的社会资源,全靠自己猛打猛拼,这9次机会对你来说就无比重要,它们是你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

逆袭是如此重要,可是很少有人专门地对这个话题进行过系统的梳理。

这本书选取的人物,他们的一生就是最好的案例。如果我们能从这些蹚出了一条路的人身上,提炼出他们的“逆袭”心法,对于我们实现人生的进阶,也会有一定的启发。

本书成稿之际,刚好也是我30岁的生日。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认知升级。本书之中所提到的心法,多半也是我自己人生中的体悟。

我的案例和这十个心法,相信也会对你有用。

第一,人在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应该选择开张圣听,多点开花,千万不要贸然做选择。

我生在四线小城市。小时候,我觉得家乡挺牛的,出过抗日名将马占山和清军名将多隆阿。小学时,我和今天某一线明星的亲弟弟是同桌(当然那时候他还没火)。然而,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他,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我才知道这个城市有多小。

20岁之前,我的人生卑微如一池浅水。在那段日子里,只有书的陪伴,目标也只有一个:早点离开这里,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去看看。

当我搭乘着绿皮火车抵达北京,才发现自己选错了学校。

这倒不是因为宿舍之简陋令人发指——八个人挤在一间没有空调的10平方米小窝里,而是我的师兄告诉我:出去找工作,千万别自报家门,否则会有师兄师姐欺负你。这个忠告我没亲自考证过,但是根据我日后的体察,八九不离十。

除此之外,我发现自己选错了专业。

我上高中的那段时间,正是当年明月和百家讲坛大红大紫的时期,我幻想成为一个深谙历史的人,备受社会尊重,前途大好。于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历史学专业。

然而,学历史并不意味着登上百家讲坛,而是找不到工作。

这就是我上一个十年的开始。不是有那么句话吗?今天流的眼泪,是当年脑子里进的水。这个苦果我认了,也吞了。

接下来该怎么办?经典的愚人船问题出现了。韩剧《信号》里有一部对讲机,可以跟十多年前的人说话,但是我手里没有这样一部对讲机。

总之,为了改变命运,我当时做了一个非常愚蠢的选择:猛攻历史,将来去国外深造,变成无敌大学霸。

结果,我把该买房子的钱拿去出国了,最终出国没有成功,还错过了换专业的时机。

在之后漫长的五年的时间里,我只能绝望地苦熬,默默地流完脑子里进的水。

其实,做选择并不难,难的是连选项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随着年龄增长,我慢慢摸索出一个对抗愚人船的方法:如果正确答案不确定,就把选项都列出来,当作一个花圃,每天都去浇点水,走着走着,自然会有曙光出现了。

如果我也有那么一部对讲机,我会告诉十年前的自己:赶紧辅修一个好找工作的专业,多去找实习机会,偶尔写点网络小说(或者连载文章也行),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在北京买个房子。当然,恋爱也别忘了谈。

第二,是我的产品心得:东西放错了地方,才会出现“黑天鹅”。一切爆款的本质是混搭。

随着我人生第一年的错误开始,我慢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学好一个专业并不难,难的是你能不能学得像。其实做学问不难,不停地发高质量论文就可以。

大三那年,我把一篇2万字的文章投给了《史学理论研究》。当时我是本科生,原则上这种顶级的期刊是不会给发表的,所以我就只署了学校的名字,没写学历。

后来,杂志社发来邮件,通知我文章可以发表。这件事引起了一个小事件。

我是一个无人知晓的新人,杂志社打电话到系里询问,系里老师问遍了博士和硕士,都说不知道有这么个人。幸好我有一个舍友在系里做事,告诉他们有我这号人。

当时,系里每年都会鼓励学生写文章参与评奖,我把这篇文章也拿去参选,结果得了三等奖。

如今十年过去了,拿了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人,大部分还没有发表过核心期刊论文,但是他们博士毕业之后很多都成功地留在了大学里。

这告诉了我一个朴素的道理:与其怒刷存在感,不如好好混圈子。只不过当时我不太懂,也没人告诉我。

这篇文章距离今天已经有八年时间了。回想起来,之所以一个本科生能做成这样的事,还是得益于J.K.罗琳的心法:混搭。东西放错了地方,就会出现奇迹。

写这篇论文的时候,我原本是想认真研究一下欧洲历史,以备将来申请出国之用,因此读了很多想申请的导师的文章,是为了加深了解,方便和他沟通。在留学圈里,这叫“套磁”。

我把这些资料看完之后稍作整理,就秒杀了很多法文都读不懂的教授,顺利发表了。

这个心法之后一直是我做产品的心法:跨界,尝试搭接不同的领域,就能找到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黑天鹅”,迎来转机。

第三,我们穷尽一生都要避免一种叫“九连环格局”的事件。

一个错误总会连带着出现另一个错误。按照我大学期间的推理:想要成为厉害的学者,至少要是海归博士。因为家里穷,我还需要申请奖学金。

那些年,我拒绝了学生社团的一切邀请,一心和北大、清华的学霸们混在一起,亦步亦趋,全盘学霸化。

那日子极其难熬,我本就不擅长考试,却要考非常难的英语考试GRE。为了准备GRE,大半夜去厕所里背单词,还背下了《哈利·波特》电影里的所有台词。

需要专业论文,作为一个本科生我甚至发了一篇核心期刊论文。

需要学分绩点最高,我也做到了本系第一。

准备出国的经历,让我认识到了自然界存在一种现象,叫作九连环格局(这个概念的详细内容见本书附录)。

这种现象,就如同我们小时候玩的九连环,拆掉一环还有一环,一环连着一环,不拆掉最后一环就不算完,而且很有可能毁在最后一环,让你前功尽弃。

我不知道是谁发明了自主招生这种录取制度,真是让人抓狂。即使你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最好,也未必能确保成功。也许你做到了99%,却倒在了最后一个环节,还可能是因为一些很可笑的因素。

但九连环事件就是这样。这类现象在社会上有很多,编剧、广告业,尤其是创业圈最多。某些资金链断裂的创业公司就是如此,他们一环扣一环地做大,本来前景一片光明,但最后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满盘皆输。

我以沉重的代价,换来了这个道理。

第四,为新中产寻找价值观和集体共同的生活方式。

我20多岁的人生,是从创业失败之后开始的。直到今天,我都特别感谢24岁的自己,因为我今天的一切都是从那时开始的。

2011年发生了很多事,其中一件是政府出台了“新国八条”,大意就是我不仅买不起北京的房子,而且也没有资格买了。

我准备出国的时候,买房送户口;等我不想出国的时候,没户口不让买房了,当然,也买不起了。

那年,我把还剩下的一点钱拿出来,去南方转了一圈。回来后,我做了一个决定,哪怕从最苦最累的事情做起,也要先学会赚钱。

当时我除了英语和学术能力还不错,其实一无所长,我只能翻译书,一本一万块钱,需要翻译半年时间。我就四处接稿子,终于弄来四本书翻译——其中一本书的翻译费,我到现在也没拿到。

我把赚来的钱一部分用于生活,另一部分用来买报纸、看电影。大概看了一年之后,我读到了改变一生的一句话。

那一年,国产电影的票房再度刷新纪录,《失恋33天》成为当年的黑马。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评价说:“这是因为新兴的中产阶级迫切地需要价值观和集体共同的生活方式。”

好的内容都符合这句话的判断。沿着这条路走,不会错。

为了翻译书,我在人民大学图书馆里完整地读了一遍《卢梭传》。我发现,卢梭真是那代人的先锋,他的著作既不阳春白雪也不下里巴人,专为中产阶级读者写的。《爱弥儿》里面讲母乳喂养,《新爱洛漪丝》里面在讲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忏悔录》里写的是别让未来的你责怪今天的自己。

卢梭选择了一种读书人的新活法,他的这个活法,也可以成为我未来的活法。

两年之后,我找到了。

第五,小成靠修行,大成看发心。

伴随着《哈利波特》电影七部曲的收官,我悟出来一个新的道理。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里有个细节我很感触:杀死伏地魔的最后一步,哈利要先杀掉自己,因为他身体里面也有伏地魔的一部分。

假设我决定选择新活法,我就得先离开大学。可是我投入了五年的宝贵时光,除了写论文我什么都不会。

历史专业找工作也不容易。那几年,我特别爱看职场真人秀节目。多年以后,我有一位博士师姐也去参加了真人秀节目。我发现他们能给出的工资也就是几千块钱,在北京维持生活都很艰难。

接下来,我是该把我仅存的那点功底,当作哈利身体里的伏地魔杀死呢?还是自己变成伏地魔,成为他的一部分呢?

To be or not to be,这还真是个问题。

我发现在北京想不清楚这个问题,就申请去中国台湾访学半年。我相信半年之后应该能想清楚了,反正2012年是玛雅人的世界末日,就算不能生活在别处,我大不了灭亡在别处。

果不其然,台湾真是个思考问题的好地方。我住在大山里的宿舍,除了读国学、佛经之外,平日里闭门不出。

终于,我悟出来了一个道理:小成靠修行,大成看发心。

临去台湾之前,我和班主任聊天。天下着雨,我们打着伞在校园里漫步,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学问是为自己,出来工作都是为了别人呀。”

《论语》里面说得好:“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可是,为人做的学问又有什么错呢?人这辈子,扛起自己最难。放下自己,天地皆宽阔。《水浒》里的林冲,他只为自己活,活得无比憋屈;再看鲁提辖,一辈子救苦救难,他活得多潇洒!

关于刚才那个伏地魔问题,邓布利多教授跟哈利说:It is not how you are alike, It is how you are not.(重点不在于你和伏地魔有多像,而是有多不像。)

我不想做一个只会发论文的人。2012年的世界末日,我向死而生,从今往后,专注于启蒙,为别人读书,不为自high。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后来种种譬如今日生。

在台湾最后的日子里,我一边把自己看过的书和想看的书编成了目录,一边准备随时开溜。

从台湾回来后,我住在上海的一家小旅店里,打开电脑屏幕,看到了一个在讲书的胖子,那一期叫《夹缝中的80后》,说得句句在理。

半年之后,我加入了那个团队,从此告别了深耕了五年的大学。

第六,反直觉思维是强者的终极心法。

在我25岁生日那一天,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是我的硕士论文选题被导师毙了。其二是我回到宿舍刷微博,看到“罗辑思维”在招募策划人,就马上报名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那个时候,罗辑思维刚开播半年,影响力如日中天。三年时间,我把选题整理成了一箱箱的档案,原本早都落满了灰尘,现在这些囤积的档案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当然,这一年对我改变最大的并不是参与了当时最有影响力的社群自媒体团队,也不是写出了很多爆款节目,而是我在写策划的过程中,悟出来了很多道理。

原来,有些所谓的思想家说的话,底层逻辑都是错的。评论家看人挑担不吃力,真正做事的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很多知名人物公开场合说的往往都是假话,反过来思考才是真相。

很多专业学者他们能得出来的结论,不过都是直觉思维,这是典型的弱者思维。强者思维天然是一种反直觉思维,和人性作战: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

巴菲特的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但是真正运用在行动和选择中,却是一项需要毕生修炼的功课。对自己的人性要有清晰的认知,不从众,不被自己内心的贪嗔痴所打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在“罗辑思维”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一共策划了近40期节目,其主体的价值观都是在介绍这种反直觉-强者思维,这也成了我后来自己开课、写作要传递的重点心法。

第七,当你尝试着从经济学的维度去思考和看待事物时,往往会别有洞天。

27岁那年,我开始整理心法清单。也是从那一年开始,我迷上了杜月笙。

我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一个出身寒微、职业卑贱的人用一生来洗白,最终使自己从“小赤佬”变成了“大先生”?

杜月笙的心法其实不复杂,他懂人性:人都是经济动物,在这个维度上,不管对方是达官贵人,还是学界翘楚,只要能够急他所需,就能得到尊重。

在《水浒传》里,宋江走到哪里都有人纳头便拜,他靠的也是常说的一句话:“我宋江颇有家私,这点心意还望兄弟笑纳。”

金圣叹看不起宋江,但是他也做不出宋江那样的事业来。

很多时候,从经济学的维度思考世界,更容易别有洞天。

第八,不要轻易和控制思维很强的人深度合作,要学会协作思维和交易思维。

有段时间,我迷上了大刘的《三体》。我发现,“黑暗森林”不仅是历史的真相,也是职场的真相。很多老板想让员工成为只会做一件事的螺丝钉,至于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他无关。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从员工到乙方,从乙方到甲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做了过河卒子,就没有退路,只能拼命向前。

选择自由职业,不是因为我们不看好公司的未来,只不过是因为很多身在其中的人不明白:组织好和你自己好,其实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你不过就是一名打工仔,那些骄傲并不属于你。

在本书附录里,我讲过拓展人脉和职业生涯的三个方法:围点打援法、漫天撒花法和快速投资法。

一个人想要成长,就必须认清自己的能力圈,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只要你目标清晰,这些都会帮你成就梦想。

想要自由地与人协作,就不要把自己卖给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要让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无限增强,与人协作的结构关系变得复杂。当然,前提是你要有充分的自由。

在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的时候,不如多点开花,积极尝试,你早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于是,从那一年开始,我尝试了很多新鲜事物:写剧本,拍视频,做乙方,还到处讲课做分享。

第九,成长不是变强壮,而是能够应对变化。或者说:告别稳定是成长之路的必然代价。

2016年流行一个概念:斜杠青年。很多人羡慕斜杠青年的生活,他们熟读《富爸爸穷爸爸》,知道人生有三座大山:老板、税收、银行贷款和信用卡。这三座大山掏空了上班族的钱袋,让他们深陷债务中。

但是熟读归熟读,很多人没有勇气辞职。《富爸爸与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只描述了自由的一面,没有告诉他们自由的另一个侧面:代价。

选择并承受代价,才是富人思维的特点。

穷人的主要问题是不敢承受这个代价,一怕穷,二怕失败,三怕自己的小世界被颠覆。

富人能够正确地理解代价,把它当作成长的阶梯。

成长未必是让自己变得有多强大,而是看自己敢于承受多大代价。

我自己有个算法,如果你的存款足够支撑一年,那么这一年的自由时间能够有较大概率让你创造三倍以上现在的年收入。你可以把时间用于社交,用于尝试创业,或者积累被动收入的资产。哪怕是旅行思考,它们都可以作为杠杆,撬动你的收入。我姑且称之为“时间-收入杠杆原理”。

可是,如果你的收入是按月固定领取,扣去房租、房贷之后全部清零,那你的三倍以上的年收入又从何而来?

很多人陷入到这样的循环里无法自拔,始终拿不出一年的自由时间来,就活成了房奴、卡奴。

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先是跟搜狐大佬合伙创业,又开始做课程,积累知识产权,一年之后才有了现在的积累。

第十,在稳定、赚钱和冒险之间保持精妙的平衡,这是每个不甘平庸之人的必修课。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一个现象:大学老师虽然财富积累不多,但是他们很快乐,活得很充实,比很多每天方死方生的创业者要幸福多了。曾国藩一生戎马,拜将封侯,但是他50岁之后的家书里却出现了大量关于自杀的言论。

那个嘲笑富商有钱之后也不过是钓鱼的渔民,虽然有点可悲,但是我越来越怀疑:他和富商到底谁更幸福?

幸福来自于安全、稳定。所以,大思想家往往来自于小镇。因为小镇安全、稳定,适合从事风险极高的思考和创作。

这个世界有个规律:真正能在高风险行业得到高回报的人,往往都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人。用一句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财不入急门。

《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想要高回报,就不能总让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下,而是进可攻退可守。他把时间切割成三年一组,两年涉足高风险的股市,一年完全放空写作。

他把这种思维叫作“杠铃策略”。然而,没有充分的安全,你不可能真正过上杠铃式生活。

所以,想要放大“时间-收入杠杆”,我们还真不能彻底放弃安全和稳定。当然,想要放大时间-收入杠杆,还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收入。

最近,欧美有个运动叫FIRE(th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movement,财务自由、提前退休运动),大意是当你的储蓄达到了现在年收入的25倍,只要这笔钱未来能有每年4%的复合收益率,你就可以退休了。当然,前提是克制欲望,控制消费,强制储蓄,只花利息。

很多人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1988年,你手里有10万元存款,你敢提前退休吗?面对通胀,面对子女的教育成本,面对父母的养老支出,你还敢说自己有25倍的年收入就安全了吗?

假设你有巴菲特的本领,持续25年的年复合收益率达到16%,你才能说自己安全,没有后顾之忧。可我们真不能幻想自己是股神,还是要好好赚钱,为自己放大“时间-收入杠杆”,准备好充足的物质基础。

只有在稳定、赚钱和冒险三者之间保持精妙的平衡,才有可能活出富足、幸福且剽悍的人生。

一转眼就到了三十岁。人到三十,本来就该换个活法,这最后一个心法,就是我对自己未来十年的要求。

十年,能发生很多事情。

十年前,北京房价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微信还没有出现,大家盼着中国的GDP什么时候能超过日本,诺基亚是全世界最大的手机制造商。

但是,十年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缺乏变化的。我的大学老师还在讲着十年前的课程,清华南门的万圣书园里还在卖着十年前的那些书。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十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可能开了自己的公司,实现了财务自由,获得了不小的成就,或者找准了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奋斗方向。简而言之,他们逆袭成功了。相信你也能早日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逆袭之路。

是为序。

2018年岁末

于北京新源大街

同类推荐
  • 不要赢

    不要赢

    一部光耀你的生命,与《不抱怨的世界》比肩的心灵之书,让你不堪的人生获得指引,带来无惧的信心和力量。大器可以晚成,成功不分先后;谁能放下输赢,谁才是最大的赢家。
  • 给青春期女孩看的枕边书

    给青春期女孩看的枕边书

    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女孩最想了解的是什么?是身体发育的迷惘?是与父母、同学交流的困难?还是遇到的各种挫折和伤害?在本书中将为读者解开青春期的全部秘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快乐的青春之旅:认识身体的变化、理解青春的情感,与读者探讨与父母、老师、同学相处的艺术,和读者一起面对成长路上所遇到的挫折与失败。
  • 一本书看透国学智慧:开心学国学

    一本书看透国学智慧:开心学国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博大精深的治国方略、顺逆从容的修身之法、如鱼得水的生存哲学、进退自如的处世智慧、终生受益的交友秘诀等。
  • 心灵鸡汤大全集

    心灵鸡汤大全集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也无处不在,要想成为赢家,要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人们不得不竭尽所能地迎接来自很多方面的挑战,所以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争斗不断、繁杂忙乱的生活中,人们的心灵变得疲惫且脆弱不堪。而人们在享受着日新月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面临着金钱、权力的魅惑,那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在不断的攀比与盲从中,会逐渐迷失自己的本性,丧失自我,陷入人性的沼泽。
  • 责任胜于能力2

    责任胜于能力2

    现在的社会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但每个企业真正需要的则是既有能力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才。如何激发员工勇于负责的精神,协助把握人生成功的先机?本书中全球500强企业奉为圭臬的理念和价值观,是为你造就优秀员工的第一思想准则和行为指南。这是一本造就优秀企业和员工的职场箴言,是一本体现完美职业态度的培训经典,也是你把握人生成功先机的必读之书!
热门推荐
  • 妖帝的霸宠伟业

    妖帝的霸宠伟业

    万年前,他是世人敬畏的远古妖帝,却暗戳戳的暗恋自己的臣下。臣下有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夫。他却不服,凭什么后来的就不能做未婚夫。为了横刀夺爱,他策划战争,颠覆天下,只想扶自己上位。万年后,她已是顶级宗门的一代宗师,拥有天下人眼馋的神兵利器。如今,她看着手里的三米大刀,愈发觉得顺眼。“九连玦,你个狐狸崽子,你说谁爱你爱得失心疯?”“你,你不仅离不开我,还每晚都要看着我才能安心入眠。”“呸,脸皮比城墙还厚,幻想比秀儿还秀。”明明是自己干的事,还净栽赃给她。今天不砍了这厮的狐狸尾巴做地毯,她就跟他姓!
  • 盛宠嫡妃:毒医三小姐

    盛宠嫡妃:毒医三小姐

    五年痴情,换来的只不过是深爱的男人的残忍杀害,一朝重生,容锦歌发誓要将所有欺辱背叛过自己的人,通通推入万劫不复之地!医术卓越,毒术精绝,医毒无双,却又阴险腹黑睚眦必报。然而容锦歌从来没有想过的是,自己从重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招惹上了一个不该招惹的人……她要交易,他同她交易;她要复仇,他帮她复仇;然而她要走,他却不让她离开——“进了本王的门,就是本王的人,容锦歌,你这辈子都别想离开。
  • 青山茶郁

    青山茶郁

    茶郁在18岁那年,对着傅少宇说:“你能放我走吗,我想远离这个地方”傅少宇:“不,永远都不可能,留下来陪我不好吗!”庄园太大了,一个人的世界实在是太过于孤独寂寞,既然都是另类,不如就在一起吧!沉沦在这个庄园里。
  • 《菜根谭》译解

    《菜根谭》译解

    本书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中蕴涵了大量人生处世哲学,具有很大的启迪和教益。
  • 危机与变革: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探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危机与变革: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探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先对资本主义历史由来及发展进程做了梳理,再到聚焦视野于制度危机的西式民主和社会危机的中产阶级,结合“自由”观批判的价值考量和“公平”悖论的价值危机进而深入探讨资本主义,以及“拉美社会主义个案”,引申出全球资本主义各种变体及其相关思考。通读此书,读者能在短时间内,对资本主义危机与变革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受益匪浅。
  • 源来榆此

    源来榆此

    小学一年级时,他们就认识了,后来因为某种原因转学了,在这几年里,又发生了什么?毕业后,又会怎样?
  • 寻找爱情的阳娃娃

    寻找爱情的阳娃娃

    肖阳同学,再一次偶然的机遇中,碰到了自己心怡的女生叶嘉,他正是他的同学,也是班主任的侄女,于是“”哄哄咧咧“”的追爱之路,开始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谁的星?

    你是谁的星?

    当一个普通的少女,一夕之间拥有了世界上最亮的光环、最多的财富、最高的地位,就可以从灰姑娘变成公主吗?这是所有人都渴望的幸福吗?命运的花店里,神的试验悄然发生。少女沈忆星偷偷回到她从未回来过的祖国,刚刚下飞机就被许多陌生人误认为另一个人,而那个人,却是多年前红透半边天的少女明星纪星羽。查遍了网络资料,却完全找不到纪星羽存在过的痕迹,一张被歌迷私藏多年的照片里,少女恬静纯白的脸庞有着某种光彩惊心动魄。她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