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88600000012

第12章 回家

也许是近乡情怯,这些天沈锐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来到这个朝代,开始时孑然一身,后来蒙人收养,磕磕拌拌历尽艰辛到达大名府,后来的一年虽然粗茶淡饭,但也相对安稳,有了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家,一位非常疼爱自己的义母,就在沈锐几乎就要以为这将是自己终生相守的亲人的时候,造化弄人,走在大街上被人认出,原来自己竟然生于官宦之家。

虽然在他的潜意识里,自己在这一世必然有一个血脉相连的家庭,但来的如此突然是沈锐不曾料到的。忘不了离开时义母眼睛里复杂的表情,那里面有欣慰,更多的是不舍。

这个蒙冤出狱名叫范月娥的苦命女人,在他的身上倾注了所有的母爱,虽然将来的日子衣食无忧,但离开了沈锐的相伴,恐怕也是苦多乐少了。

至于回到京城的家,沈锐一度非常纠结,他已经习惯了在大名的生活,习惯了有义母的日子,后来还多了一个有血缘关系宠他爱他的祖父。

几个月的相处,在沈锐的心里早已认同了他,祖父并没有隔绝义母与他的相处,相反在自家的大宅里单独腾出了一个院子供义母居住,这里面虽然感恩的成份居多,但起码让沈锐觉得祖父不是一个为富不仁的人,他让自己天天可以看到义母,照顾她,这让沈锐十分感激。

随着自己的离开,义母虽然没说要离开沈家,但沈锐知道,自己离开后,义母回乡下老屋居住是必然的了。

诚然并不想回到京城,可是毕竟京城才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家,必须要回去。京城里与他有血缘关系的家人在他的记忆中都是一片空白,京城的家是模糊与陌生的。陌生是一堵墙,横在他与父母的面前,但骨肉相连,沈锐又不得不考虑亲他们的感受,有一种想见到他们又怕见到他们的感觉,这种感觉,只可意会,无法表达。

离开阜城县五天后,沈锐终于回到了京城,上次离开衣不遮体,此次回来衣锦还乡,人生的际遇反复无常,让人不胜唏嘘。

这天快到晌午,沈锐一行自南进了崇文门,在税丁的指引下到税司缴了税,这次江小楼却不能帮他少缴税了,他们的货要在北京的店铺出售,没有税司的完税证明是不能出售的,沈锐这才晓得,明朝的商业也有一个完善的税收制度,当然与后世的那些营业税增值税之类不可相提并论。好在税官见有锦衣卫出面,也不敢怠慢,优先帮他们完了税,时间上未曾耽搁,也算给足了江小楼面子。

沈家在京城的店铺就在崇文门附近,完了税之后众人先到沈家店铺,店铺掌柜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名叫郑原。见东家来了货,忙不迭的出来招呼伙计将马车赶进院里。也不急着点货,就让众人先去吃饭。原来李半山提前派人通知了郑原,郑原估摸着沈锐等人到达也快中午了,所以就提前准备好了饭菜。

“郑掌柜有心了,我看这样吧,掌柜的先陪着江兄弟在这里吃酒,在下带几个人先送少公子回家,然后再过来与郑掌柜的交接货物,实在是不久前已派人通知了夫人,夫人望子心切,切莫让她久等了!”

“李管事尽管去,这里交给在下就是!”郑原见李半山面有歉意,忙不迭地说。李半山又扭头征求沈锐的意见,“公子意下如何?”

沈锐此刻也是心中忐忑,哪有心情在这里吃饭,于是道:“就这样吧,江大哥,蒙你一路相送,不胜感激,今日情况特殊,改日小弟一定陪你多喝几杯!郑掌柜,麻烦你好好招呼江大哥!吃完酒后找个好客栈安顿江大哥入住,账计到本公子名下!”

郑原见东家的少公子如此客气,似乎与传闻的不符,一时受宠若惊,满脸堆笑地答应下来。

江小楼也知道沈锐将要一家团聚,此时他再跟着也不合适,虽然张无忌一再交待要亲自将沈锐送到家,但沈锐既然这样安排,江小楼也不好说什么,再说此地离沈锐家也不远,天子脚下,朗朗乾坤,想必也出不了问题。

沈锐辞别江小楼,由李半山及几个护院陪同,向沈府所在地走去,沈锐依旧坐车,但他想看看这时候北京城的街貌,也不嫌冷,所以将马车四周的帷幔都卷了起来。沈家在京城的东边,一路行来,街道宽阔,两边青砖高墙渐多,里面隐隐可见飞檐亭台,门楣个个高大雄壮,显然这一片住的大都是非富则贵的人家。

行了不久,后面骑马跟随的李半山跟上来悄声道:“公子,快到了!”

沈锐隔着帷幔望去,只见一栋大宅前站着一群人,眼巴巴地望着这边的街道,老远听见一声清脆的女声传来:“夫人,你看那是不是少爷的马车?”

不一会马车就停在了大宅门前。李半山早先一步已经赶到车前,翻身下马,对着前面一个妇人恭声道:“李半山见过夫人,小少爷已经平安回来了!”

那妇人早就望眼欲穿,奈何马车虽然帷幔卷着,板壁还在,里面黑咕隆咚,沈锐看得到她,她却看不清沈锐,当下急急向车中问道:“可是我儿回来了吗?”

旁边早有下人在马车旁立了板凳,沈锐将绑着的帷幔用手向旁边一拨,出了车便踏凳下车,他循声望去,只见面前站着一个妇人,四十来岁年纪,衣着华丽,面相雍容,只是此刻脸上满是惶急之色,沈锐见了她,忽然觉得眼熟,这才想起这妇人正是去年给了自己两包金创药的夫人,顿时呆在了当场。

那妇人见了沈锐,上前使劲抓住沈锐的双手摇着哭道:“锐儿啊,我的儿,你可想死为娘的了!来,让为娘的好生看看。”

这妇人将沈锐这里看看,那里摸摸,旁边李半山见沈锐呆呆的也不说话,连忙上前提醒道:“少爷,夫人就是你的生母!”

其实沈锐刚才已经猜想她就是自己的生母何氏,奈何面对陌生的何氏,口中喃喃了几次,才低声喊出一声“娘”来。

在大名府,沈锐祖父沈兴策遍请名医为沈锐诊治,那些名医听说沈锐头部曾受过重创,最后都不约而同的给出了一个结论:离魂症。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失忆症。

好在沈兴策早将沈锐的情况详详细细的写信告诉了儿子儿媳,何氏见沈锐全身上下一个零件不少,遂放下心来,也不在乎沈锐的那一声娘叫得毫无感情。

这时旁边有人上来劝着哭哭啼啼的母亲,母亲哭了一会儿,见众人都站在那里侯着她,擦了擦眼泪,不好意思地笑了道:“你看我是怎么了,我儿回家,应该高兴才是,走,都到屋里去!”

母亲拉着沈锐招呼众人向府里走去。沈锐抬头望了望,眼前高墙大院,石阶两旁蹲着一对威武的石狮子,足有两米来高,门是朱漆铜环的大门。沈锐心下暗想:咱家真是有钱。

到了里屋,免不了又是一番介绍,母亲旁边那位跟她年纪相仿和蔼可亲的妇人是李氏,李氏是沈锐父亲沈道正所娶的偏房,当年何氏与沈道正成亲,一直相敬如宾,然两人在一起数年竟无一男半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母亲的一再要求下,沈郎中娶了一房侧室李氏,次年李氏诞下一子,便是沈锐的大哥沈安邦,母亲兴奋异常,视如己出,从此吃斋念佛,逢庙必拜。

不知道是何氏吃斋念佛感动了上天还是怎么的,在沈安邦八岁时何氏竟也奇迹般怀孕了,并顺利产下沈家第二个儿子,这就是沈锐,这下沈道正高兴坏了,连忙广发请柬,大宴宾客,并托人请当时滞留在京的正一教张天师的高足张彦聪为沈锐祈福。

沈道正今日要坐班,所以并不在家,母亲为沈锐一一介绍着沈家的管事下人,那些人一一上前行礼问好,一起有十多人,沈锐一时也记不住他们的姓名职责,便也做罢,反正以后有的是时间。

母亲打发下人离去,只留下李氏跟沈锐叙着话。沈锐将自己在爆炸后醒来后情况一一道与两人听了,两人听了他悲惨的遭遇,又一次流下泪来,同时也明白了自家数次派人出去查找,却始终未曾发现沈锐的怪事。

何氏记得出事那天沈锐难得起了个大早,对她说要出去转转,何氏也知道儿子前两日读书甚累,觉得如此好天气出去散下心也好,于是找来两个家丁嘱咐一番,自领了沈锐去了。

当日九时王恭厂发生爆炸,因沈府离得远未受到波及,何氏听到那惊天动地的巨响,不由得心里发慌,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当下遣了人去打听,才知王恭厂发生了爆炸,听那家人说的惨不忍睹,急忙进佛堂念经去了。

果然,直到当天天黑,也没见沈锐回来,连那两个家人也不知所踪。沈家当下炸了锅,连忙一边派人前去山东告诉正在山东视察运河疏浚工程的沈道正,一边派人四处寻找。

爆炸后的京城一片混乱,据说死了两万来人,无家可归的人更是不计可数,要想找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再加上沈锐当时受了伤,脸肿的跟包子一样,蓬头垢面,衣服也不是走失失时所穿的那样,加上失忆症,就算认识的人见了也不晓得这个状如乞丐的少年是沈锐,自然那些下人一无所获。这样到了第三天,沈锐及两个下人仍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同类推荐
  • 諰,东周春秋

    諰,东周春秋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春秋时代的国际风云绝不逊色于当今世界;王夫之说:“史乃述往以为来者师也,经世之大略。”春秋各国内政外交对当下的启示意义不可小觑;阿克顿说:“历史是彷徨者的向导。”春秋的故事绝对可以帮我们看懂这个世界。化用恩格斯的话说:“不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 敦煌学导论

    敦煌学导论

    《敦煌学导论》是一部较为全面系统阐述敦煌学性质、内容、价值意义、敦煌艺术、敦煌遗书、学科结构、研究简史、各分支学科研究概况、敦煌学工具书及敦煌学研究法等的敦煌学入门读物,也是一部作者多年教学和研究的学术集成。附录之《敦煌遗书选讲》,引导读者怎样去读懂敦煌社会文书,从而把握其价值意义。此书探赜发微,广闻博识,时出新见;既是敦煌学专业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同时也是古代文化研究者和古代文化爱好者的优选读物。
  • 问道读道

    问道读道

    用最直白、最朴素的语言谈谈《道德经》、《易经》等等国学经典的个人理解和领悟,并在过程中穿插大量的历史故事。在反复阅读、反复学习的基础上谈个人理解和领悟;在广泛读史、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谈个人理解和领悟。
  • 这个王爷很荒唐

    这个王爷很荒唐

    大臣:“什么?郭海阳又去做荒唐事了?太祖爷啊,看看这是何等不肖子孙啊!他真荒唐啊!礼法何在?朝廷威仪何在?”达官贵人:“身为皇族贵胄居然经商?荒唐!”威武雄壮残暴不仁的胡人:“哇!那荒唐王爷要来我们这做荒唐事,祸害我们了!快溜吧!”百姓们:“太好了!荒唐王爷来做荒唐事了,我们有救了!”皇帝:“他眼里还有没有朕!荒唐至极!这个汉中王一脉,朕非除之,可为何总除不了?”郭海阳这个王爷很荒唐却荒唐得能扭转乾坤,以立不世之功……
  • 大汉神医

    大汉神医

    中医药大学学生穿越到西汉武帝末年,历经巫蛊之祸、霍光专权和孝宣中兴,无意中得到一批古医典籍,将其整理成《黄帝内经》,并将医术传承下去,使中医能够流传下来。
热门推荐
  • 男神你还缺个我

    男神你还缺个我

    三千小世界,突现了一位大佬,带着一狐狸,虐遍三千世界主角,拐走世界男神,每天不务正业,只顾着撸狐狸,撩大佬,众人皆是敢怒不敢言。唉,人生啊。这位大佬最出名的一句话竟然是:你还缺一个我!天啦噜啦,快把这位收走吧。
  • 大学那档子事儿

    大学那档子事儿

    你是否还记得:你的初吻给了谁?你的第一次给了谁?你的青春给了谁?……你是否还记得:有一个地方叫大学;有一群人很4B(牛B,傻B,装B,2B[不止是一种铅笔]);有一种无厘头没星爷啥事;有一种纯爱与房子车子票子无关;有一种友谊是平时嘻嘻哈哈互相掐架互相损毁;有一门课叫逃课……你是否还记得:大学里的那些损友,那些狗人狗事。那些未经人事的懵懂;那些初历情事的欢喜和悲伤;那些寂静那些疯狂……QQ书友群已开通71936306,欢迎朋友们加入!
  • 中国经济缺什么

    中国经济缺什么

    《中国经济缺什么:高层智囊大解局》是15位经济学家与作者朱敏阔论金融时政的访谈精华录,共同探讨危机之下中国经济缺什么,及未来30年中国经济发展缺什么两大主题。关于中国经济的更多问题,《中国经济缺什么:高层智囊大解局》中都作出了精彩的论述,涵盖了股市、货币政策、房地产、金融安全、社会保障、增长模式转型、国进民退等热点争议问题,把脉中国经济。书中,15位著名经济学家倾情畅谈。陈志武、茅于轼、斯蒂格利茨、刘伟、夏斌、白重恩、艾丰、魏杰、魏加宁、张卓元、吴晓求、盛洪、张文魁、江平和黄桂田,每一位都是各自领域中的权威专家。
  • 吉他与红豆

    吉他与红豆

    她说她怕黑,他像以前一样牵过她的手说,不怕,有我,带着你走,你就不怕了。他喜欢她身上带着栀子花的味道,所以在她的病房里放满了栀子花,她说,这样他就可以找到他了。
  • 清寒沉梦

    清寒沉梦

    一夜之间两个毫无交集的人互换灵魂,她急着吵着要换回来,而他呢,不慌不忙,甚至还十分享受,真是让人捉急啊!身为高三党的她可没有时间跟这位大少爷闲耗!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一定要换回来!!
  • 猫的旅程

    猫的旅程

    一首小诗,聊聊本人风骚的情怀……一个绅士和他的猫的故事……
  • 玄真修幻岛主

    玄真修幻岛主

    一个崛起的路上,充满了无数的幸运。聊聊美女,
  • 永为仙狂

    永为仙狂

    世人笑我也好,希望你们永有欢笑世人骂我也好,祈福你们能把气消世人打我也好,但愿你们身体康健纵忘了我也好,只求你们一切安好
  • 反派将军之圣女的自我修养

    反派将军之圣女的自我修养

    京大医学系学霸竟穿书成了天降的圣女无缘无故被牵扯进一场阴谋还拐跑了黑化的反派大boss“既然圣女沉迷于我的美色,不如以身相许”呵,开什么玩笑,不知道圣女是很有逼格的吗可在美色面前逼格算个什么东西
  • 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

    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政治讽刺小说。辛亥武昌首义,浪荡公子边义夫身不由已卷入革命洪流,因在混乱中三炮轰城,意外成了革命新贵。不料,官瘾尚未过足,即被政变推翻.边义夫无路可走,旋即发动二次革命,立志以革命的名义去做窃国大盗。于是,一支号称为人民不吃土而努力奋斗的“四民主义”的队伍横空出世,本来就形迹可疑的“革命”变成了一场国内鸦片战争。战争结束,边义夫成了一方诸侯,靠林立的枪杆子成了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政治贸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