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119000000008

第8章 红衣主教保尔·达尔贝·德·吕内

(Paul d'Albert de Luynes,1703—1788):

抢先于伏尔泰的不朽者

“法兰西学院、国王和公众都指出我有幸继任弗勒里红衣主教,进入四十人的行列;但是米尔普瓦先生不愿意,他最后过了两个半月找到一位主教来占有本该归我的那个位子,我相信像我这么一个教外人士最好永远放弃法兰西学院,享受民间给我的荣誉……”

伏尔泰是在1743年4月4日给朋友写了这封信,后来显然没有“永远放弃”。他在三年后又出面竞选,得到一致通过。他的一时挫折令人想起一百年前高乃依的遭遇;在《熙德》作者这件事上,可以解释为黎塞留恨他,大家不愿意他尸骨未寒便对他表示大不敬。《查第格》的作者伏尔泰是他那个世纪的文学界之光,原因有点类似,但是不那么明显。

于是他亲自出马控诉米尔普瓦主教。这位院士以敌视启蒙时期哲学家而闻名,在这件事上据说甚至违背了路易十五的意愿;但是孔多塞可以说是伏尔泰的精神弟子,反对这个看法。他在老师去世后做了一次小小的调查,获知“这实在是国王本人不愿意伏尔泰继任弗勒里红衣主教在学院的位子。陛下认为这两人之间差异实在太明显,要让一个人亲口颂扬另一个人,这样的对照会贻笑大方”。

这个解释听了令人信服,伏尔泰本人应该也猜到这种可能。但是他不能公开承认;若有朝一日获得入选的机会,说是国王看中他,对他还是有利的。

为了“填补”哲学家看中的“那个位子”,他们“找来了”巴约的主教保尔·达尔贝·德·吕内。是一位神职人员接替另一位神职人员吗?还可以加上一句,第二十九把椅子的新主人按照前任的先例,不久也穿上了红衣主教的红袍子,也同样在国王家里行使指导神父的职责。但是这些仅是表面的相似之处,其实这两人在大事上并不一致。弗勒里的雄心是保持王国的权威,吕内则是王国衰落的见证人,差不多相伴到最后阶段,因为他活到了1788年,正是王朝崩溃的前夕。

圣西蒙公爵不是说到弗勒里在晚年还保持了青春时期的“余韵”?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他当年掌权的时期。只要弗勒里尚在位子上,旧制度还有一些回光返照。在他之后,已可以说是“洪水时代”[8],或者至少已回天乏术,直坠地狱了。

路易十五的导师知道保护他避过世道的无情,还有他周围的恶魔。那位老臣去世时,国王声称要像他声名显赫的曾祖父那样单独执政。但是他自己被接二连三的情妇掌握于股掌之中。他的威信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宫内都日益衰微。

在这方面有一件逸事非常说明问题,值得一提。1744年8月,国王驾幸梅斯,病倒在床上,以为自己大限已至。他把指导神父召到床头,要求给他做临终傅油。指导神父要求国王立刻把那时的宠妃遣送回去,对自己的罪恶进行公开的忏悔。这份忏悔书立即传达和分发到王国的许多教区,这使国王的形象大大受损。若在弗勒里生前,国王不可能受到这样的污辱。

国王恢复健康后,把指导神父逐出宫门,又贪婪地染上曾经被迫忏悔过的旧恶。但是这件不愉快的事老是缠绕心头,使他对信教的人怀有深刻的怨恨。这显然不是偶然的,他那时钟情的情妇是蓬巴杜夫人,她日后还几乎成了法国王后;她是哲学家们的热烈崇拜者。蓬巴杜夫人的父亲是富有的巴黎商人,祖父是农民。在梅斯事件六个月后,1745年2月的一次假面舞会上她遇见了国王。他封她为侯爵夫人,安顿在凡尔赛宫。他被她的聪明与美貌迷上了,王国的一切大事都向她咨询已成了习惯,这使教士和贵族很反感;在教士眼里她只是个女罪人,在贵族眼里她只是个平民和发迹者。这是“那个蓬巴杜女人”,她说服国王不再反对伏尔泰选入法兰西学院。

我们听说选举是一致通过的,既然如此可见吕内也作出了这样的选择。毫不热心,这是可以肯定的,因为他跟哲学家一伙实在毫无意气相投之处;勉强也算是表示个好意吧。因为他这个人信念坚定单纯,绝不是阴险的小人。要不是他同时代各个派别的人证实这件事,倒真不好说他是这样的人;同时代人中主要是孔多塞本人,他一边有点嘲笑这位教会中的王爷,一边对他作过一番热情的描写:“吕内红衣主教热烈宣传宗教,努力通过讲道传教阻止在他管辖下的教民四周弥漫不信神的氛围;他任劳任怨,热心工作。他的信仰是真诚的,同时想到其他人有相反的信仰也可以是真诚的,因而为了他的事业的利益,他应该给宽大与正义作出榜样。”孔多塞对我们说,出于这样的想法,红衣主教有时在法兰西学院把票子投给他认为“不信神的人”,只要他们在知识与人品上配得上入选。除此以外,哲学家孔多塞觉得红衣主教“说话啰唆”,但是这一点不影响他承认此人道德高尚。

这么说来,吕内红衣主教在学院内的影响从来都不是太大。他与前任相反,对权力毫不留恋;他不是个政客,也不善用心计,更不研究权术。他勤奋读书,善于思索,热爱天文学和气象学,他会伙同他的科学家朋友,余暇时几个小时观察天象,还制造测量仪器——在他那个世纪,这是大户人家文人爱好的业余消遣。

* * * * *

他生于1703年,是谢弗勒斯公爵的幼子、吕内公爵的孙子,出自曾经显赫几世纪的军人门庭。他本人也立志从戎,十六岁时已经是上校。但是一件意外事发生,使他离开行伍。有人对他进行严重的侮辱,当时的荣誉准则要求他必须用血为自己的姓氏雪耻。青年军官可是下不了这样的决心,他认为这样的行为跟他的宗教信仰背道而驰。他犹豫、拖延,最后是他母亲强迫他作出选择:要么去决斗,要么进入教门。他宁可进修道院。“他离开一个危险的职业,按照他温和虔诚的天性去履行好像早已为他准备的天职”,这是下一世纪出版的《古今传记大全》中说的话,那部书卷帙浩繁,弥足珍贵。

当然,这位未来院士在这件事上是根据自己的信念与脾性行事,但是在他的个人选择中不难看出在他的族群中蔓延的心理状态,这很说明问题,就是贵族已经日暮途穷,他们还享有权力和特权,但是再也没有战斗的欲望。

他依靠他的出身,更多依靠他的志向,平步青云进入高级神职阶层,二十六岁当上巴约主教;后又变成桑城大主教,“高卢和日耳曼宗主教”;然后又是红衣主教。路易—斐迪南王储,也称法兰西的路易,其妻子是玛丽—约瑟夫;吕内当了她的首席布道师,也就跟王储建立了友谊。

许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王太子身上,因为他是路易十五唯一的合法儿子。他好像比父亲更善于思索,也不像他那么追求声色,不打猎也没有奸情。当国王和玛丽·莱兹辛斯基的婚姻只停留在纸面上时,他们两人之间不再交谈,甚至还每日不声不响钩心斗角;王太子与他的妻子则相互保持忠诚,把时间花费在孩子身上,显得恩恩爱爱,这一切使关心王国时局的人对他们非常尊敬。

法兰西的路易信任吕内红衣主教,要是他登上王位,可能会邀请他扮演相当于弗勒里那时的角色。这是没法知道的了,因为王太子得了严重的肺痨病,1765年12月极端痛苦地死去。他那时三十六岁。他的妻子因为侍候在他身边,也染上同样的病,十五个月后弃世而去。红衣主教在两人的最后时刻都侍奉在侧,凄惨地把他们一前一后送走。

某些历史学家认为,那时旧制度的凶兆已经显露,这位亲王一死,使王朝失去力挽狂澜的最后机会。路易十五突然死于1774年,假若他的继承者就是他的儿子,一个四十四岁的壮年汉子,做事深思熟虑,富有经验,王国传到他的手中,比传给他的孙子、十九岁登基的路易十六要好得多。但是这仅仅是猜测。王国能够得到拯救吗?或者只是一次缓刑?还是它无论如何都会给历史之风吹走?这是谁都不能肯定的事了。

对于吕内红衣主教来说,太子之死——不用怀疑——是一件伤心事,也深感失望。此外还有不少其他事。在大革命前的几十年间,这把椅子的第七位座上客,眼看着他在其中长大的社会秩序分崩离析,心头沉重,束手无策,完全无能为力。

造成创伤最大的一件事发生在1763年,那时,耶稣会会士被逐出法国。耶稣会那时正经历着它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不久前被葡萄牙从本土和殖民地驱逐,后来又被从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和帕尔玛公国赶走,最终在1773年遭到教皇的正式取缔。

耶稣会失势,其中的理由众说纷纭。在美洲,被责怪鼓励土著组织起来,进行自治,甚至唆使他们独立;在中国,责怪他们为了便于在当地定居,在基督教教义与当地祖先的祭礼之间采取折中调和的做法;在欧洲,说这些人傲慢无礼,影响太大,因为精英们的教育完全掌握在他们手里。他们的敌人为数众多:有冉森派,也有共济会,以前与他们都有过激烈的斗争;还有专制政体的信徒,把他们看成是国中之国;启蒙派的门生,则把他们看成是搞迷信的僧侣兵。在我写这些话的时候,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宗座上坐着的教皇方济各,正是一位属于耶稣会一脉的神职人员;这样的事还是第一次出现。过去,若有一个宗派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做法,有自己的等级制度,在这个制度的顶层居统治地位的是一位外号叫“黑教皇”的领袖,教皇们对此总是心存芥蒂。

吕内红衣主教反对把耶稣会驱逐出境;他为此还给路易十五写了几份上疏,给教皇也写过,却没有效果。那时候全世界太多力量都结盟在一起;尽管“高卢和日耳曼宗主教”头衔显赫,但也不能影响时代潮流。他只得在科学探索中寻求安慰。在那些年代,世人知道他的也只有一篇论文,那就是论水银在气压计中的性能。

* * * * *

把耶稣会会士逐出法兰西王国所采取的措施中,包括查封他们的机构和没收他们的财产。他们在巴黎的初修院是一幢巍峨的建筑,坐落在圣叙尔皮斯教堂附近,经过几年时间变成大东方的总部。以这个名义,在里面举行了法国共济会历史上最具象征性的仪式之一,那就是接纳伏尔泰进入“九姐妹”(des Neuf-Soeurs)支部。

爱尔维修夫人是理性主义哲学家克洛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的未亡人,根据她的倡议,在1776年建立了“九姐妹”支部来纪念她的丈夫,目的是让学者、艺术家、哲学家、诗人聚集在同一个共济会支部内。所谓“姐妹”,是希腊神话中的九位缪斯。支部全盛时代有一百六十个“兄弟”,其中有许多当时的名流,如美国独立之父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雕塑家乌东、发明家雅克—埃蒂安·蒙戈尔菲耶、天文学家拉朗德、动物学家拉塞佩德和医生吉约坦,还有几位院士。可是,如果它不曾有机会接待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伏尔泰,就永远不能走出阴影。

这是在1778年。这位费尔内长者[9]已经二十八年没有进入巴黎,当局好几次让他明白他的到来是不受欢迎的。但是这一次他坚持要回来。他不顾一切代价要重睹首都。他的敌人会怎么样呢,把他关进巴士底监狱?他已八十三岁啦?好吧,让他们把他关进去吧!他在2月10日到巴黎,住在门生之一的维莱特侯爵家,他的府邸坐落在“泰坦河滨道”上,后来改名为“伏尔泰河滨道”;他住在那里,这是一场真正的朝圣节,一百一十天后他也长逝于此。

关于这次最后的旅行,有一部珍贵的资料集《文学、哲学与评论通讯》,由格里姆男爵在那几年记述,在狄德罗和其他几位合作者协助下完成。资料集对1746至1793年间的文化生活有详尽的记录,定期发送给少数几位订阅者;订阅者的姓名是保密的,但是大家知道俄罗斯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也在其中。

3月30日星期一,伏尔泰到卢浮宫,那里一直是法兰西学院的本部。沿着伏尔泰经过的河滨道和马路上挤满了人。群众只是在他一路走来时才慢慢分开,跟着他的步子立即拥上去,掌声与欢呼声持续不断,这是据《通讯》的记载。然后又说:“法兰西学院全体人员到第一大厅迎接他,这是它对任何一位院士从未给予过的荣耀,即使对于愿意出席大会的外国亲王也不曾有过。有人请他坐上主席位子,大家一致要求他接受将在季末空缺的席次……虽然没有主教大人的参加,会场还是挤得满坑满谷。至于主教们不出席,有的是事出偶然,有的是憋着股神圣的劲儿,认为这样做是保全了教廷的荣誉或主教的傲气——其实这一点人人知道是一回事而已。”在伏尔泰的一位崇拜者笔下透露出一点反教权的语调,这是不足为奇的,但事实确是这样,吕内红衣主教和学院内其余神职人员,阻止不了他们的同仁向德高望重的稀客致敬,自己除避而不见以外也无其他选择了。

当天下午,伏尔泰到法兰西喜剧院,剧团和观众在那里给他献上一个不可忘怀的欢迎礼。他待了好几个小时才出来,天已大黑,一群人似痴如醉等待着他。“老百姓大喊:‘拿火炬来,拿火炬来,让大家都能看到他!’当他登上马车,群众冲过去围成一圈;有人登上踏脚板,有人扒着车门要吻他的手……有人要求驾车人慢慢走,才可以跟着他,有一部分人这样一路高呼:‘伏尔泰万岁!’一直送至皇家桥前。”

《通讯》的编辑在脚注里还详细说:“这一天的大小细节都有人会感兴趣,我们在此也不想忽略伏尔泰先生出场时所穿的衣服。他戴了他那有灰色发簪的头饰,天天由他亲自梳理,因而跟他四十年来所见相差无几;花边长袖,华丽的黑貂裘皮大衣,这是几年前俄罗斯女皇差人送给他的,上面衬一块美丽的紫红天鹅绒,但是没有装饰任何金箔……”

还有一件事不妨说一说,那就是把一位名人当作活着的“偶像”那么对待,在这以前还从来没有过。自此以后,对演员、歌星、体育明星或者政治人物的偶像崇拜成了风俗。几乎可以这么说,伏尔泰最后在巴黎得到的接待,促生了一种社会行为,至今还生生不息。

八天以后,4月7日星期二,在耶稣会从前的初修院举行一场共济会庆典。时间是在上午。大厅里“铺上蓝白相间的地毯,黄金白银镶边,还有各支会的旗帜高高飘扬”,共济会这样报道。

那里还有许多人聚集一起,只为了看上老人一眼。当他出现时,挽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手臂,仿佛启蒙的欧洲得到革命的美洲的支持,在这个那么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观众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风云变幻的目击者。

是的,这是一场乾坤颠倒的大事,但是大家谨慎小心,甚至在共识上也是如此。在举行仪式的大厅里,放着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胸像,因为他是伏尔泰的朋友,还是个杰出的共济会成员;还放了路易十六的胸像,因为支部要对王国的权力机关表示尊重。仪式简短,考虑到了新“兄弟”的高龄。伏尔泰显得虚弱,笑容可掬也难以掩饰他的病痛。亲近的人知道他不服大量鸦片就不能止痛,这使他愈来愈频繁陷入昏昏欲睡的状态。疾病与荣誉都使他筋疲力尽,几星期后,5月30日他离开人世。

吕内红衣主教还活了十来年,把时间花费在科学研究和救济教区穷人。他殁于1788年1月21日,离攻陷巴士底狱那天还有一年半,在路易十六被砍头前整整五年,一天不少。

不知是出于命运的嘲弄,还是同仁们的恶作剧,法兰西学院指定一位青年诗人作为他的继承人,伏尔泰还喜欢把他看成是自己的侄孙。

同类推荐
  • 流血的童话

    流血的童话

    深山中的温泉旅馆流传着睡美人的传说,一批又一批青年男子怀揣王子情结纷至沓来,却从此销声匿迹,“睡美人”背后隐藏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从孤岛宿营归来的一群人,莫名地少了一个,但所有人都对此三缄其口。若干年后,当那首骇人的“杜松树”童谣唱响,所有当事人均闻之色变;知名的学府,女学生接二连三遇害,罪魁祸首竟是只有在童话中才出现的“美人鱼”。
  • 元史演义4

    元史演义4

    本书是章回体结构,张弛有度,自批自注,妙趣横生,集文学性与史学性于一体,值得阅读。主要讲述自元太祖铁木真开国,终至元顺帝出逃,再现了蒙古人的豪迈和这个帝国盛极而衰终至瓦解的历史宿命。
  • 种

    迁往江山县的汪氏家族在风水师指点下的盗墓计划意外流产,被迫携姻亲再次逃迁。占尽风水的汪氏祖父扩建新房时掘得一缸金银,带来了三十年的荣华富贵,更带来一场灭顶之灾。曾经指点过汪家的闫、谢两位风水师千里迢迢前去索取报酬,从此与汪家展开了百年恩怨情仇。在家族沉浮史的背后,浙西原始淳朴的风土人情尽收眼底。光棍汉打短工借种,叔嫂婚配又逢抢亲,母系氏族重现山坞,女娶男妾女贵夫贱……一幕幕生动另类的风景构成一幅幅美轮美奂的浙西民间风俗图。
  • 无量谷

    无量谷

    西北地区位于三省交界处的某贫困村庄,从文革到农村改革这20年来发生了独特变化。小说既描写家族斗争史,又掺杂情感的纠葛变化,着力反映“无量谷”这个处于狭长沟谷的基本上属于文化原生态的村庄进入时代大潮中的变迁历程,尤其是人物群体进入新时代的心灵及情感演变过程。
  • 风萧萧易水寒

    风萧萧易水寒

    秋夜,凉如水。无名山中竹林深处,一位隐士手捋美髯,凝视摇曳竹影,心事重重。少时,自其身后屋中走出一位少女,一袭白裙,裙摆及地,手中拿一件褐色布衫,对背影道:“爹,天凉了,多穿件衣服吧!”隐士回头,望着那张美如明……
热门推荐
  • 源兽生存法则

    源兽生存法则

    “那些弱小的源兽,谨小慎微,生怕下一刻迎来死亡;可惜这所谓的生存法则早在我摘下假面的那一刻就不适用于我了。”————某神话级源兽“强者掌控生死,弱者遵循法则,可这所谓的游戏世界本就毫无意义;争夺了那么久,难道只是为饿快意恩仇吗?”————天圣城城主“无论如何,一切矛盾都将终结,这一次灾祸不会波及现实,在我看来就是最大的功绩了。”————人族联盟盟主“不过是游戏罢了,为何为难与我等?我们到底是来玩耍的,还是来见证世界阴险的?”————玩家的心声“我将卷起世界的风暴,使得分隔一方的城市都陷入秘境的牢笼之中。人族选择掠夺?那就该迎来灾难。”————陌路的预言者西斯图洱
  • 位面进化

    位面进化

    得破碎世界,习神话功法,开惊天之局,成万界之主!任务:专杀各种主角!主角:“我以后要做什么?”位面:“杀主角!”主角:“主角不是杀不死的吗?”位面:“杀不死也要杀!”主角:“……”
  • 神鼎仙根

    神鼎仙根

    被定为废物的杜诩,无意间得到了一方神鼎,并且在自己体内种下了上一界才拥有的天赋灵根
  • 绽放: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B卷)

    绽放: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B卷)

    《绽放: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B卷)》所选作品均是本届比赛第一、二等奖获奖者作品,题材广泛,包括小说、散文、影评等。这些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表达着新概念获奖者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全面展现新一代青少年个性独立、自由张扬的文风。本书作品是青少年写作能力的最高体现,名副其实的作文“圣经”,同时也是时尚的青春文学读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刺客信条:重创历史

    刺客信条:重创历史

    刺客和圣殿骑士,铲除腐败,迫害必将终结!万物皆虚,万事皆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佬的钱不好赚

    大佬的钱不好赚

    这年头老板不好当,员工也不好做。【员工难做】顾瑾言毕业回国找了份轻(jian)松(nan)的工作,以为自己要过上撸猫遛狗的悠闲日子了。谁知天不遂人愿,为什么没人告诉她,这个老板怎么那么像是那个跟她有过一夜风流的男人?【老板难当】迟衍只想给自己的狗子找个对它胃口的保姆,但是好像这个保姆也有点对他胃口怎么办?要跟自家狗抢吗?这就是个女主捂住自己的小马甲,想骗(?)走男主的钱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策马羌寨

    策马羌寨

    清末,朝廷下旨废除土司改土归流,很后一任羌族土司胁迫族人武装对外。北川深山燕子垭寨面临何去何从。年轻一辈的佼佼者格西带领族人,顺应历史变迁,打土司,斗流寇,平匪患,立家业,赈水灾,开香堂……一路走来,格西的亲人、仇人都无法侧身,经历了中国近代百年变迁,而昔日偏远的羌寨也在历史的浪潮中,几度沉浮,成为今日羌族人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