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119100000001

第1章 月亮和电池

正式的称谓应该是松本春纲老师,然而,我却叫他“老师”。

既非“先生”,亦非“夫子”,而是“老师”。

在高中,老师教过我国语。然而他既未担任过我的班主任,我也不曾特别热心地听过国语课,所以老师并没有留给我太深刻的印象,毕业以后也许久没有再相遇。

自从数年前在车站前的一家小酒馆里与老师比邻而坐,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和老师有了过从往来。老师腰板挺得笔直,几乎呈反弓形,端坐在柜台前的座位上。

“金枪鱼纳豆。甜辣藕丝。盐水茭头。”

在柜台前尚未坐定,我便张口点起菜来。几乎是同时,邻座一位腰板笔直的老人也开口点菜:

“盐水茭头。甜辣藕丝。金枪鱼纳豆。”

我心想:这个人口味倒和我相似呢。便朝他看了一眼,谁知对方也看了过来。这张脸在哪儿见过?我正纳闷,老师先开口说:

“是大町月子同学吧?”

我很吃惊地点了点头。

“时常在这家店里见到你嘛。”老师又继续说。

“是吗?”

我含混地回答,更仔细地观察着老师:精心梳理的白发、熨烫得整齐挺括的白衬衣、灰色的西装背心;柜台上放着一合德利壶[1]和盛有一片冷涮肥鲸鱼片的盘子,以及仅剩一点点醋拌海蕴的小钵子。我感叹这位老人喜爱的佐酒菜肴与自己这么相似,依稀回想起了老师站在高中讲坛上的身姿。

老师板书时一定会一只手拿着黑板擦。用粉笔刚写下“春日以晨曦为最美。渐次”[2]什么的,不出五分钟便立即擦了去。面对着学生讲课时,他也手不离黑板擦。看上去,黑板擦的套带仿佛粘在老师那青筋凸起的左手上似的。

“你是个女生,竟然会独自一人来这种店里喝酒啊。”

老师静静地把最后一片肥鲸鱼片蘸满了糖醋味噌,用筷子送到口中。

“是啊。”

我一边将啤酒倒进自己的杯子里,一边应道。我记起了他是高中时代的老师,却想不起他究竟姓甚名谁来。心里一半佩服他居然记得住一个普通学生的名字,另一半却困惑不已,于是把啤酒一饮而尽。

“那时候,你梳着小辫子对不?”

“是啊。”

“看到你出入这家酒馆,觉得挺眼熟的。”

“是吗。”

“你今年该三十八岁了吧?”

“到今年年底为止还是三十七!”

“真是不好意思,失礼。”

“不客气。”

“我查了一下学生名册和影集,确认过了。”

“是吗。”

“你的样子一点也没变嘛。”

“老师您才没有变化呢。”

为了掩饰不记得老师姓名的事,我便含混其词地用“老师”来称呼他。从此松本老师就成了“老师”。

这一晚,两人共喝了五合日本酒。钱是老师付的。第二次在同一家店里相遇共饮时,则是我付的账。从第三次开始,账单便各自分开,钱也是各付各的了。自那以来,这种做法一直延续至今。两人的交往得以持续而未中断,大概是因为老师与我都有这么一种气质吧。肯定不光是佐酒菜肴的口味一样,与他人保持距离的方法,大概也彼此相似。我们年龄虽然相差三十来岁,与同龄的朋友相比,却感到更为接近。

到老师家里去过好几回。走出小酒馆后,有时会一起再去第二家酒馆继续喝,有时就分手各自回家了。偶尔还会去第三、第四家酒馆,这种时候,常常会在老师家里喝上最后一杯表示结束。

“反正近得很。顺便来坐坐吧。”

当老师第一次这么说的时候,我多少有点紧张。听说他的夫人已经过世。尽管到单身男人家里去未免让人心怯,可是因为喝了些酒,于是就闯了进去。

比想象的杂乱无章。本以为房间内是纤尘不染的,然而角落的暗处隐隐约约堆满了杂物。与玄关相连的房间铺着地毯,放着一张旧沙发,其他什么也没有,而与之相连的八叠房间则到处散落着书籍、稿纸和旧报纸之类的东西。

老师撑开矮脚小桌,从堆放在屋子角落里的一堆东西中,拖出来一只一升大的玻璃酒瓶,把酒满满地斟在两只大小不同的茶碗里。

“你请喝吧。”说完,老师便走进了厨房。八叠房间正对着院子。窗子外侧的防雨护窗只拉开一扇。玻璃窗外依稀浮现出婆娑的树影。因为不是开花的季节,所以不知道是哪种树木。其实我对植物本来就不熟悉。老师端着装有鲑鱼肉末和什锦腰果的盘子走进来,我问他:

“院子里种的是什么树?”

“全都是樱花哟。”

“都是樱花吗?”

“所有的都是。因为我妻子喜欢。”

“春天时大概很漂亮吧。”

“容易生虫,秋天枯叶又多得要命,冬天却只剩下枝干,显得冷飕飕的。”老师说,但似乎并不十分讨厌。

“月亮出来了嘛。”

高高的天空中悬挂着一弯半月,朦朦胧胧的。老师抓了一把什锦腰果,端起茶碗呷了一口酒。

“我妻子这个人呀,是很干脆、不计后果的人。”

“是吗。”

“喜欢的就说喜欢,讨厌的就喊讨厌。”

“是这样啊。”

“这什锦腰果是新潟的,辣辣的味道蛮好。”

辣乎乎的感觉果然跟酒十分对味。我默默地品尝了一会儿什锦腰果。院子里的树梢头上,什么东西在扑扇着翅膀,是小鸟吗?细细的鸣叫声也传过来,还响起了枝条和树叶摇曳的声响,然后又寂静下来。

“是有鸟窝吗?”

我问道。没有回答。回头望去,老师正专注地看着报纸。不是今天的报纸,大概是从散乱的旧报纸中随手抽出来的吧。他正专心致志地读着海外通信栏中登有泳装女郎照片的那一块,似乎忘记了我的存在。

“老师。”

我又喊了一声,依然没有回应。老师在聚精会神地读报。

“老师!”

我提高了嗓门唤道。老师仰起了脸,忽然问:

“月子,你想不想看看?”

还没等我回答,老师便把摊开来的报纸搁在榻榻米上,拉开拉门走进隔壁的房间。他从旧柜子里取出几样东西,捧着回来了。是一些小小的陶器。老师在八叠房间和隔壁屋子之间走了好几个来回。

“你瞧,就是这个。”

老师眯起眼睛,轻轻地把陶器放在榻榻米上。那是些有把手、带着盖子和注水口的容器。

“请看看。”

“噢。”

这是什么东西呀?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一边这么思忖着,我一边留意观看。陶器个个做工粗糙。是茶壶吗?如果是的话,又显得太小。

“这是火车陶壶。”老师说。

“火车陶壶?”

“旅行途中,就在站台上买便当和陶壶。现在的茶都装在塑料容器里,可从前,都是装在这种火车陶壶里卖的。”

放在那儿的火车陶壶足有十只以上。有麦芽糖色的,也有颜色更浅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壶口大大的壶,把手肥厚的壶,盖子小小的壶,肚子胖胖的壶。

“您在收藏陶壶吗?”我问道。

老师摇了摇头。

“是从前出去旅行时,跟便当一起买来的。”

这是考进大学那一年到信州去旅行时买的。学校放暑假时与同事一起到奈良去,途中下车顺便给同事买好了便当,正打算再上车时火车却开走了,这就是那时买的。那是新婚旅行路上在小田原买的,为了不碰碎它,用报纸包裹好了塞在衣物中间,整个旅途妻始终亲手拎着。老师手指着排列成一行的火车陶壶,一个一个地加以说明。而我,只是“噢”、“哦”一个劲地点头。

“听说有人收集这些东西呢。”

“所以老师您也……”

“怎么会呢。这种发疯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

只是把原本就有的东西排成行看看而已。说着,老师眯起了眼睛。

“我这人嘛,就是舍不得扔东西。”

老师说着,又一次走进隔壁的房间,这次拿着好几个小小的塑料袋,走了回来。

“这个啊。”老师边说边解开塑料口袋,往外掏东西。掏出来的是一大堆电池。一节节电池上用黑色万能笔写着“剃须刀”、“挂钟”、“收音机”、“手电筒”之类的字样。老师把一节二号电池拿在手中说:

“这是伊势湾台风[3]那一年的电池。东京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台风袭击,一个夏天就把手电筒的电池全给用完啦。”

“这是第一次买卡式录音机时,二号电池竟要用八节,而且很快就没电了。连续听上几遍贝多芬的交响乐,没几天电池就不能用了。八节电池没法全部留下来,但哪怕留下一节来也是好的呀,于是我闭着眼睛从八节里面随意挑选了一节。”

老师像这样解释着。因为怜悯这些为自己辛勤工作过的电池,不忍心将它们扔掉。这些电池曾经点亮灯光,播放音乐,或驱动马达,一旦派不上用处了就将它们抛弃,实在太过薄情。

“难道不是这样吗,月子?”

老师注视着我的脸。

该怎么回答呢?我一边说着今晚已经说过十几次的“是啊”,一边触摸了一下大小几十节电池中的一节。电池又锈又湿,上面写着“卡西欧计算器”。

“月亮,沉下去了好多。”

老师仰着头说道。月亮从一片朦胧中钻了出来,清辉四泻,很是明亮。

“用火车陶壶喝茶,味道一定很好吧。”我低语道。

“我们来泡一壶茶吧。”

老师说着,猛地伸出手去,在一升大玻璃瓶附近窸窸窣窣地翻弄了一阵,摸出一个茶叶罐来。他漫不经心地将茶叶放进麦芽糖色的火车陶壶里,打开放在矮脚小桌旁的陈旧的热水瓶瓶盖,倒进了开水。

“这只热水瓶呀,是学生送给我的。虽然是从前美国造的东西,可是昨天烧好的开水,到现在还热得很。真不错。”

在刚才喝酒用过的茶碗里,老师就这么倒进了茶,然后小心翼翼地抚摸着热水瓶。茶碗里似乎还剩下少许酒,茶的味道十分古怪。忽然,酒意袭来,我觉得视野变得愉快起来。

“老师,能参观一下房间吗?”

不等老师回答,我便走进角落里杂陈散乱的东西之中。有废纸。有旧的zippo打火机。有锈迹斑斑的小手镜。有三只长年使用后变得皱巴巴的黑色大提包,都是相同的式样。有园艺剪刀。有小书箱。有黑塑料制的匣子形状的东西,还带着刻度和指针。

“这个,是什么?”

我将带刻度的黑匣子拿在手中问道。

“哪个哪个?啊,那个呀。那是测电仪啊。”

测电仪?我反问道。老师从我手中轻轻接过黑匣子,在杂物中窸窸窣窣地又乱翻了一通,找出一根红色的和一根黑色的电线,接到测电仪上。电线的前端有测电头。

“就这样。”

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把写着“剃须刀”的电池一端紧紧贴在红电线的测电头上,另一端则贴在黑电线的测电头上。

“喏,月子,你看。”

因为两只手都拿着东西,老师伸出下巴,示意测电仪的刻度。指针微微地在摆动。将测电头从电池上移开,指针便静止不动了,而再次接上后,指针又摆动起来。

“还残留有电呢。”

老师平静地说:

“尽管没有力量驱动马达了,可是它还微弱地活着呢。”

老师用测电仪一一测量那为数不少的电池。几乎大部分电池,就算将测电头接上去,刻度表上的指针也纹丝不动,但偶尔也有让指针摆动起来的电池。每当指针摆动时,老师便“啊”地发出轻轻的欢叫声。

“勉勉强强还活着呢。”

老师说着,微微地点头。

“用不了多久,就要全部死掉了。”

他的声音闲适而悠长。

“就在柜子里面终其一生吗?”

“是啊,大概会那样吧。”

我们默默地眺望了一会儿月亮。

“再喝一点酒吗?”

老师中气十足地说,在茶碗里斟上了酒。

“啊呀呀,你的茶还没有喝完呢。”

“这是酒加茶嘛。”

“酒可得喝纯的哟。”

“没关系的,老师。”

我一边说着没关系没关系,一边将酒一饮而尽。老师则小口小口地抿着酒。明月洒下一片清辉。

柳枝婆娑

银光泛夜河

度水烟雾入野径

忽然,老师咏唱起来,声音朗朗。

“这是什么呀?像念经似的。”

“月子,你没有认真听国语课吧。”老师说。“这个,没有学过嘛。”我反驳道。

“这是伊良子清白[4]的呀!”

老师回答道。完全是教师的口吻。

“我可从来没听说过什么伊良子清白。”

我边说边拿起那一升大酒瓶,自顾自地往茶碗里倒酒。

“瞧你,女人哪有自己动手斟酒的。”老师训斥道。

“老师您太老派啦。”我还嘴道。

“老派怎么啦?我就是老派。”

老师嘟囔着,往自己的茶碗里满满地倒上酒。

度水烟雾入野径

幽幽笛声起

摇曳游子心

老师开始吟咏下文。他闭着眼睛,仿佛陶醉在自己的声音里。我木然地注视着那些大大小小的电池。电池在浅淡的光线下寂静无比。月亮再次朦胧起来。

注释

[1]德利壶为烫酒用的瓷瓶。合是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大约相当于二两。

[2]清少纳言的名著《枕草子》开篇第一句,“渐次”后为“天色转白”。

[3]1959年9月26日发生的台风,日本全国约五千人死亡或下落不明。

[4]伊良子清白(1877—1946),日本诗人,长于抒情和炼句,代表作为诗集《孔雀船》。老师念的是该诗集第一篇《飘泊》中的诗句。

同类推荐
  • 半暖时光(下)

    半暖时光(下)

    本书是《最美的时光》《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之后桐华最新最美长篇都市情感小说。纵然明明知道,终有一日,所有的悲欢、所有的爱恨,都会随时光老去,我仍然竭力地、竭力地搜集着,那些美丽的、纠缠着的,值得为你活了一次的记忆,生命的运行从来都自有规则,你无法决定它的开始,也无法决定它的结束,甚至无法决定,在生命的旅途中遇见的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你永远都能决定面对它们的态度。
  • 爱无形

    爱无形

    周日晚上八点,上海某酒店商务套房的玻璃窗前,雪儿正看着眼前的黄埔江失神。周六早上飞到上海,和这里的钱超汇合。钱超,就是雪儿妈妈介绍给她的新任男友。
  • 幻象大限

    幻象大限

    小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我们家的女人最出色,以至方圆几百里、许多代人都能记住她们的名字和往事。我开始记事的那一年大概五六岁,家里由二大爷把持,父亲作为一个上门女婿很不得势,我作为仲家的外种,接受的是一种特殊的培养。我很少见到父亲,至于母亲,听老仆人说,在我出生的第二天她就离开了人世,我和母亲是同一个星属,而我的命硬,冲撞了母亲。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族中人见了我总是不放心,也因为我占据母亲的位置,就有了一份保障,无论在老院新院,都不怕有人对我横加指责。你一定希望我三言两语地把这里的情形告诉给大家……
  • 童年故乡

    童年故乡

    本书是系列长篇小说《脂城卷》中的一部。本书最大的特色是作者采用传统章回体的形式创作。既是对中国传统叙事艺术的扬弃,也是向中国优秀传统叙事的致敬。讲述辛亥革命前后,大户出身的陈依玄落拓不羁,专心钻石中医偏方,潜心医治先天痴呆的女儿心碧。平民出身的冯鞠元却向往兴办新学,随后倾心革命。惧内的老秀才蒋仲之为了糊口,服从妻子,在西门卖起了卤味。自幼尚武的韩尚文混入江湖。最有激情的杨乐山则远渡日本留学,并加入同盟会,两年后回国,在上海办报,宣传革命。通过西门五个秀才的不同人生选择,揭示时代与人物的命运轨迹。
  • 亲近大海

    亲近大海

    这是一部小说合集。作者从日常生活片段写起,以个体生命的形式去感悟人类在生存途中紧紧相伴的各种共有的基本感情,他的笔下呈现出许多平凡或精彩的情节和故事,其中有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情感的赞美。本书分为:敞开心扉,记忆深处,真情无价,八面点击,走马观花,我的职场,共六部分。
热门推荐
  • 携征

    携征

    从家族被灭到一统天下,从纨绔子弟到天骄之子,一人,一兽,在路上…
  • 末世之我为地狱主宰

    末世之我为地狱主宰

    我逆晨,为杀戮之神正名!为地狱屠夫正名!要让辽阔的疆土遍布血液,屠进天下逆我之人。寥寥疆土,唯我独尊!书友群:851407996(欢迎进来讨论剧情,聊天打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思伊人:相爱相杀

    思伊人:相爱相杀

    岁月在欢歌笑语,生离死别中悄然流失,代梦醒之时,才发现将军已白头,当年红颜早已不在,纵然是千古一帝,封侯将相,要么家财万贯,行走江湖,到底意难平。
  • 起源启示录

    起源启示录

    对于未来,我们不知道我们会走多远。但是对于未来,我们的前辈与先知们早已预言。在末日的启示录中,我们的未来是最终毁灭殆尽,还是重获新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千岛神域

    千岛神域

    一卦镇山河;八卦拓乾坤!一阴一阳推万物;一花一草演世界··············
  • 退役战神

    退役战神

    执行任务期间,因为一次意外,致使整个小队陷入绝境,造成任务失败,被退役的战神能否铩羽而归?重新找回失去的荣耀?
  • North America

    North Americ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首席之吻:罂粟绽放

    首席之吻:罂粟绽放

    罂粟花,花语“死亡之恋”,美丽而有致命,就好像爱情!等待百年,就为与你轰轰烈烈的爱一次。恰是初春的罂粟花,因为有爱情的滋润,妖艳而狂热的展示着她的美艳!爱情受了伤,薄如蝉翼的花瓣,微微的颤抖,有一种动人心弦,令人怜惜!高贵、华丽、傲骨,逃脱不了命运的束缚,静静地盛开,静静地逝去!那片花海,有你陪伴,即使孤立,也不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