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47400000003

第3章 秦本纪

秦最初是处在西部地区的部落,它的远祖擅长驯兽驾车,从虞舜时期一直到周代,屡立战功;五帝时代,其先祖柏翳辅佐大禹治水,舜帝赐他嬴姓;夏末商初,费昌为汤驾车,在鸣条击败桀;中潏在西戎保护殷商的西部边境;造父为周缪王驾车,日驱千里解救周朝的内乱;周宣王时,秦襄公救周难,又率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被封为诸侯,建立了秦国。秦国初始只是一个西方小国,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强国,这主要得益于几代励精图治、开明能干的君王,如缪(穆)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等,他们招贤纳士,知人善任,使秦国最终笑傲群雄,并最终促成秦始皇的一统天下。

《秦本纪》主要取材于《左传》《国语》和《战国策》。本篇节录了秦国历史上三位重要君王(即缪公、孝公、惠文王)的事迹。

·秦缪公争霸·

【原文】

缪公任好元年[1],自将伐茅津[2],胜之。四年,迎妇于晋[3],晋太子申生姊也。其岁,齐桓公伐楚,至邵陵[4]。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于虞故也[5]。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于秦[6]。百里傒亡秦走宛[7],楚鄙人执之[8]。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9]。”楚人遂许,与之。当是时,百里傒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百里傒让曰:“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世莫知。臣常游[10],困于齐,而乞食秌人[11],蹇叔收臣。臣因而欲事齐君无知,蹇叔止臣,臣得脱齐难[12],遂之周,周王子好牛,臣以养牛干之[13]。及欲用臣,蹇叔止臣,臣去,得不诛;事虞君,蹇叔止臣。臣知虞君不用臣,臣诚私利禄爵,且留。再用其言[14],得脱;一不用,及虞君难。是以知其贤。”于是缪公使人厚币迎蹇叔[15],以为上大夫。

【注释】

[1]任好:缪公的名字。[2]自将:亲自带兵。[3]迎:迎亲。[4]邵陵:地名。在今河南郾城东。[5]赂:赠送(财物)。[6]媵:古代指随嫁或陪嫁的人。[7]亡:逃亡。[8]鄙:边境。[9]羖羊:黑色的公羊。[10]常:通“尝”,曾经。[11]秌:一作“?”,地名。在今安徽宿县西南。[12]齐难:指雍廪等杀无知而立齐桓公事。[13]干:求见。[14]再:两次。[15]厚币:重币,厚礼。币,用作礼物的玉、马、皮、帛等。

【译文】

秦缪公任好元年,缪公率军攻打茅津,取得胜利。四年,迎娶晋国的女子,她是晋太子申生的姐姐。在同一年,齐桓公讨伐楚国,一直打到了邵陵。

五年,晋献公灭掉虞国和虢国,俘虏了虞国君主和大夫百里傒,这是晋献公先用璧玉和良驹贿赂虞君(使其麻痹)的缘故。晋献公俘虏百里傒之后,把他作为秦缪公夫人的陪嫁奴隶送到秦国。百里傒逃出秦国去往宛国,在楚国边境被人抓住。秦缪公听说百里傒有圣贤之才,想用重金赎买他,但是又怕楚人不放他,就派人与楚国交涉说:“我国的陪嫁奴隶百里傒在你们楚国,我们想用五张黑羊皮赎回他。”楚人答应了,将百里傒交给秦国。当时,百里傒已经七十多岁。秦缪公释放他,还和他一起讨论国家大事。百里傒推辞说:“我是亡国之臣,有什么值得询问的呢?”缪公说:“虞君不重用你,所以导致国家灭亡。这并非你的过错。”缪公坚持向他请教。两人谈了三天,缪公十分高兴,将国家的政事托付给百里傒,还称他为“五羖大夫”。百里傒辞让说:“我比不上我的好朋友蹇叔,蹇叔贤明但世人却不知道。我曾经在外游历,在齐国陷入困境,向地的人讨饭,蹇叔收留了我。我想侍奉齐王无知,蹇叔阻止我,我离开了,这才在齐国的灾祸中幸免。我到了周朝,周王子喜欢牛,我就凭借自己高明的养牛术求见他。子打算用我的时候,蹇叔劝阻我,我又离开了,这样才免于被诛杀的命运。我侍奉虞君,蹇叔劝阻我。我了解到虞君不能重用我,但私心贪恋薪俸和官职,就留了下来。我两次听了蹇叔的劝阻,得以逃脱灾难;一次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就赶上了虞君的灾祸。所以我知道蹇叔是很有才能的。”于是秦缪公派人以重礼聘请蹇叔,任命他为上大夫。

【原文】

秋,缪公自将伐晋,战于河曲[1]。晋骊姬作乱[2],太子申生死新城[3],重耳、夷吾出奔。

九年,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4]。

晋献公卒。立骊姬子傒齐,其臣里克杀傒齐。荀息立卓子,克又杀卓子及荀息。夷吾使人请秦,求入晋[5]。于是缪公许之,使百里傒将兵送夷吾。夷吾谓曰:“诚得立,请割晋之河西八城与秦[6]。”及至,已立,而使丕郑谢秦[7],背约不与河西城,而杀里克。丕郑闻之,恐,因与缪公谋曰:“晋人不欲夷吾,实欲重耳。今背秦约而杀里克,皆吕甥、郤芮之计也。愿君以利急召吕、郤,吕、郤至,则更入重耳便。”缪公许之,使人与丕郑归,召吕、郤。吕、郤等疑丕郑有间[8],乃言夷吾杀丕郑。丕郑子丕豹奔秦,说缪公曰:“晋君无道,百姓不亲,可伐也。”缪公曰:“百姓苟不便[9],何故能诛其大臣?能诛其大臣,此其调也。”不听,而阴用豹。

【注释】

[1]河曲:地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市。[2]骊姬作乱:指骊姬害死太子申生,迫使公子重耳、夷吾出走。[3]新城:晋国为太子筑的新城。[4]葵丘:宋国地名。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5]求入晋:请求秦派兵送他回晋国即位。[6]河西八城:指同州、华州等地。[7]谢:道歉。[8]间:离间,这里指诈谋。[9]不便:认为不合适。

【译文】

这年秋天,缪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双方在河曲交战。晋国正赶上骊姬作乱,太子申生在新城自杀,公子重耳和夷吾逃离晋国。

九年,齐桓公在葵丘与诸侯会盟。

晋献公去世。立骊姬的儿子傒齐为王,晋国的大臣里克杀死傒齐。荀息拥立卓子为晋王,里克又杀死卓子和荀息。夷吾派人请求秦国助他回到晋国。秦缪公答应了夷吾的请求,派百里傒率兵护送夷吾。夷吾许诺缪公说:“如果我真能回到晋国登上王位,我就割让晋国河西地区的八座城池给秦国。”等他回到晋国,当了晋君之后,派丕郑去秦国拜谢,但是却违背诺言不把河西的城池割给秦国,还杀了大臣里克。丕郑听说之后,十分害怕,就与秦缪公商量道:“晋人不想让夷吾为王,而是想立重耳为君主。现在夷吾违背与秦国的约定,还杀了里克,这些都是吕甥、郤芮的主意。希望大王您能用重利将吕甥、郤芮招揽到秦国,吕、郤两人投靠秦国,再让重耳回到晋国争夺王位便容易多了。”缪公表示赞成,派人跟随丕郑回到晋国,召唤吕甥、郤芮到秦国。吕、郤二人怀疑丕郑有什么阴谋,就进言夷吾杀掉丕郑。丕郑的儿子丕豹逃往秦国,游说缪公道:“晋君昏庸暴虐,百姓都不亲附,您可以讨伐他。”缪公说:“百姓如果真不拥护夷吾,又怎么能够随便诛杀大臣呢!能够诛杀自己的大臣,这正表示晋国还是可以协调的。”没有听从丕豹的话,但是却暗地里重用丕豹。

【原文】

十二年,齐管仲、隰朋死。

晋旱,来请粟。丕豹说缪公勿与,因其饥而伐之[1]。缪公问公孙支,支曰:“饥穰更事耳[2],不可不与。”问百里傒,傒曰:“夷吾得罪于君,其百姓何罪?”于是用百里傒、公孙支言,卒与之粟。以船漕车转[3],自雍相望至绛[4]。

十四年,秦饥,请粟于晋。晋君谋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晋君从之。十五年,兴兵将攻秦。缪公发兵,使丕豹将,自往击之。九月壬戌,与晋惠公夷吾合战于韩地。晋君弃其军[5],与秦争利,还而马[6]。缪公与麾下驰追之[7],不能得晋君,反为晋军所围。晋击缪公,缪公伤。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8],晋军解围,遂脱缪公而反生得晋君。初,缪公亡善马[9],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10],吏逐得,欲法之[11]。缪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12]。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缪公窘,亦皆推锋争死[13],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缪公虏晋君以归,令于国:“齐宿[14],吾将以晋君祠上帝。”周天子闻之,曰“晋我同姓[15]”,为请晋君[16]。夷吾姊亦为缪公夫人,夫人闻之,乃衰绖跣[17],曰:“妾兄弟不能相救,以辱君命[18]。”缪公曰:“我得晋君以为功,今天子为请,夫人是忧[19]。”乃与晋君盟,许归之,更舍上舍[20],而馈之七牢[21]。十一月,归晋君夷吾,夷吾献其河西地,使太子圉为质于秦[22]。秦妻子圉以宗女[23]。是时,秦地东至河。

【注释】

[1]因:趁。饥:饥荒,年成不好。[2]穰:丰收。更事:交替出现的事。[3]漕:水运。[4]雍:秦国国都。绛:晋国国都。相望:相互望见。这里指车船阵势浩大。[5]弃其军:指甩下部队独自向前冲。[6]还:通“旋”。騺:车马陷于泥中。[7]麾下:部下。[8]冒:不顾险恶。[9]亡:丢失。[10]野人:乡下人。[11]法之:法办他们。[12]畜产:牲畜。[13]推:举。锋:指兵刃。争死:争着为缪公而献身。[14]齐宿:斋戒独宿。齐,通“斋”。[15]同姓:周与晋同为姬姓。[16]为请晋君:因此为晋君请,替晋君求情。[17]衰绖:泛指丧服。衰,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毛边的丧服。绖,古代服丧期间结在头上或腰间的葛麻布带。跣:赤脚。[18]辱君命:委屈您下命令。[19]是忧:“忧是”,为这事忧虑。[20]更舍:改住。上舍:上等房舍。[21]七牢:牛、羊、猪各一头叫作一牢。七牢是指规格很高的饮食。[22]为质:做人质。[23]妻:以女嫁人。宗女:同宗族的女儿。

【译文】

十二年,齐国管仲、隰朋去世。

晋国遇上大旱,于是向秦国借粮食。丕豹劝说秦缪公不要借给晋国粮食,应当趁晋国闹饥荒而去攻打他们。秦缪公向公孙支征求意见,公孙支说:“饥荒和丰收是交替出现的,不能不救济它。”又去询问百里傒,百里傒说:“夷吾确实得罪了大王,但是晋国的百姓又有什么过错呢?”缪公就采纳了百里傒和公孙支的意见,将粮粟送到晋国。用船漕运,用车转运,从秦国的雍城直到晋国的绛城,一路络绎不绝。

十四年,秦国遭遇饥荒,请求晋国接济粮粟。晋君与大臣们商量此事,虢射说:“趁这个机会攻打秦国,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功。”晋君听从了他的意见。十五年,晋国兴兵攻打秦国。缪公立即派兵迎击,以丕豹为大将,亲自前去迎战。九月壬戌,与晋惠公夷吾在韩地交战。晋君脱离他的军队,与秦军争战,结果车马深陷泥沼。缪公和部下奔驰追来,未能捉到晋君,反被晋军包围。晋军攻击缪公,缪公受了伤。就在这时,曾在岐下偷吃良马的那三百个人赶来迎战晋军,冲破了晋军的包围,缪公得以解围,而晋惠公被抓住了。当初,秦缪公曾丢失了良马,被岐山下的三百个乡野之人捉来吃掉了,秦国官吏抓捕他们,打算依法处置。缪公说:“君子是不会因为畜生而伤害人的。我听说,吃了良马的肉而不喝酒,对身体会有害的。”于是赐酒给他们喝,还赦免了他们。这三百个人听说缪公迎击晋军,都请求随军参战。后来看到缪公被围困,就争相冲锋陷阵,不畏生死,以此报答吃马肉被赦免的恩德。秦缪公虏获晋惠公还朝,向全国宣布说:“大家都斋戒独宿,我打算用晋国的君主为上天祭祀。”周天子听说此事,说“晋君和我同姓”,为晋君求情。夷吾的姐姐是秦缪公的夫人,夫人听说此事,披着麻衣黑巾赤着脚对缪公说:“我不能救我的兄弟,救了他就辱没了你的命令。”缪公说:“我以俘获晋君作为大功一件,现在周天子为他求情,夫人也为此事忧虑。”于是与晋君订立盟约,同意放他回去,还把他安置在上好的宾馆住宿,供给他牛羊猪各七头。十一月,把夷吾送回晋国,夷吾将河西之地献出,派太子圉去秦国当人质。缪公把宗族里的女子嫁给太子圉为妻。这时,秦国的领土东边已经到达黄河了。

【原文】

十八年,齐桓公卒。二十年,秦灭梁、芮。

二十二年,晋公子圉闻晋君病,曰:“梁,我母家也[1],而秦灭之。我兄弟多,即君百岁后[2],秦必留我,而晋轻,亦更立他子。”子圉乃亡归晋。二十三年,晋惠公卒,子圉立为君。秦怨圉亡去,乃迎晋公子重耳于楚,而妻以故子圉妻。重耳初谢,后乃受。缪公益礼,厚遇之[3]。二十四年春,秦使人告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于是使人送重耳。二月,重耳立为晋君,是为文公。文公使人杀子圉,子圉是为怀公。

【注释】

[1]母家:子圉的母亲是梁伯的女儿。[2]即:如果。百岁后:死的委婉说法。

[3]遇:待。

【译文】

十八年,齐桓公去世。二十一年,秦国灭了梁国、芮国。

二十二年,晋公子圉听说晋惠公患病,心里想:“梁国,那是我母亲的家,而秦国却灭了它。我的兄弟很多,倘若国君去世了,秦国一定会让我留下,这样晋国就会轻视我,也一定会改立其他人为太子的。”于是太子圉逃回晋国。二十三年,晋惠公去世,太子圉即位。秦国怨恨太子圉逃离秦国,便把晋公子重耳从楚国迎接过来,又把太子圉原先的妻子嫁给重耳为妻。重耳最初推辞,后来便接受了。缪公对重耳更加以礼相待。二十四年春天,秦国派人告诉晋国的大臣,想让重耳回晋国。晋人答应了,缪公派人送重耳回晋国。二月,重耳被立为晋君,他就是晋文公。晋文公派人杀了太子圉,太子圉也就是晋怀公。

【原文】

其秋,周襄王弟带以翟伐王[1],王出居郑。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难于晋、秦。秦缪公将兵助晋文公入襄王,杀王弟带。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三十年,缪公助晋文公围郑。郑使人言缪公曰:“亡郑厚晋[2],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缪公乃罢兵归。晋亦罢。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

【注释】

[1]翟:指狄人。[2]厚晋:使晋厚,意思是加强了晋国的实力。

【译文】

这年秋天,周襄王的弟弟姬带率领翟国攻打周朝,周襄王逃出周朝,居住在郑国。二十五年,周王派人到晋国和秦国通报祸乱。秦缪公派兵帮助晋文公护送周襄王回周朝,杀死周襄王的弟弟姬带。二十八年,晋文公在城濮击败楚国。三十年,秦缪公帮助晋文公围攻郑国。郑国派人对缪公说:“灭亡郑国而使晋国的实力加强,晋国是得利的,而秦国却没有一点好处,晋国的强大,这是秦国的忧患啊。”缪公罢兵而回。晋国也撤了军。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去世。

【原文】

郑人有卖郑于秦曰:“我主其城门,郑可袭也。”缪公问蹇叔、百里傒,对曰:“径数国千里而袭人[1],希有得利者[2]。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可。”缪公曰:“子不知也,吾已决矣。”遂发兵,使百里傒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行日,百里傒、蹇叔二人哭之。缪公闻,怒曰:“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3],何也?”二老曰:“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二老退,谓其子曰:“汝军即败,必于殽厄矣[4]。”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更晋地[5],过周北门。周王孙满曰[6]:“秦师无礼,不败何待!”兵至滑,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7]。”灭滑。滑,晋之边邑也。

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8],因丧破我滑。”遂墨衰绖[9],发兵遮秦兵于殽,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虏秦三将以归。文公夫人[10],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三将至,缪公素服郊迎,向三人哭曰:“孤以不用百里傒、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遂复三人官秩如故[11],愈益厚之。

三十四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

缪公于是复使孟明视等将兵伐晋,战于彭衙[12]。秦不利,引兵归。

【注释】

[1]径:经过,穿行。[2]希:通“稀”,少。[3]沮:败坏、阻止。[4]殽厄:崤山险要的地方。[5]更:经过。[6]王孙满:周大夫。过天子门不卷甲束兵,是为无礼。[7]及:赶不上。[8]孤:丧父。[9]墨衰绖:染黑丧服。丧服是白色的,不利行军作战,所以染成黑色。[10]文公夫人:文嬴,晋文公在秦时所娶的之秦国宗女,晋襄公的嫡母。[11]官秩:官爵与俸禄。[12]彭衙:古邑名。

【译文】

郑国有人向秦国出卖郑国说:“我守着郑国的城门,秦国可以前来偷袭。”缪公向蹇叔和百里傒征询意见,他们回答说:“经过几个国家、几千里的路程去袭击他国,很少有得到益处的。况且有人出卖郑国,又怎么能知道秦国没有人把我们的情况告诉郑国呢?不可以这么做。”缪公说:“你们不知道,这事我已经决定了。”于是发兵攻打郑国,派百里傒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以及白乙丙统领大军。出发那天,百里傒和蹇叔二人大哭起来。缪公听见了,生气地说:“我马上就要出兵,然而你们却号啕大哭影响军队士气,这是为什么呢?”二人说:“我们并不敢破坏军队士气。大军出发时,我们的儿子也一同出征;我们已经老了,恐怕他们回来得太晚,没法再见到他们,所以才哭泣的。”二人告退之后回来对儿子说:“你们的军队如果战败,一定是败在崤山的险要之处。”三十三年春,秦军向东面进发,经过晋国的疆域,路过周朝的北门,周朝的大臣王孙满说:“秦国军队太无礼了,不失败还等什么呢!”秦军到达滑邑时,郑国的商贩弦高正赶着十二头牛到周朝的市集上去卖,他看到秦国的大军,担心自己被捉去或被杀掉,于是把牛献给秦军,说:“听说秦国讨伐郑国,郑君很恭谨地准备防务,还派我送来十二头牛犒劳贵军将士。”秦国的三位将军相互说:“我们偷袭郑国,而郑国已经觉察到了,再往前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于是灭掉滑邑。滑邑是晋国的边邑。

这个时候,晋文公刚刚去世,还没有安葬。太子襄公生气地说:“秦国欺负我父王刚去世,趁大丧之际攻占了我国的滑邑。”于是染黑丧服,发兵在崤山阻击秦军,晋军发动攻势,大败秦军,秦军没有一个能够逃脱的。晋军俘虏秦国的三位将军而还。晋文公的夫人是秦国的宗室之女,她为秦国的三位将军求情道:“缪公对这三个人恨之入骨,希望让这三个人回去,使秦王亲自烹杀他们。”晋襄公同意了,将秦军三将送回秦国。三位将军回到秦国,缪公穿着丧服到郊外去迎接他们,向三人哭泣说:“我由于没听百里傒、蹇叔的话,以致三位将军受辱,你们三位又有什么过错呢?你们应当尽心准备一雪前耻,千万不要松劲泄气。”于是恢复三人的官职,更加优待他们。

三十四年,楚国太子商臣杀其父楚成王而自立为王。

这时缪公再派孟明视等将领率兵讨伐晋国,双方交战于彭衙。秦军形势不利,孟明视等人引兵回国。

【原文】

戎王使由余于秦。由余,其先晋人也,亡入戎,能晋言。闻缪公贤,故使由余观秦。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1];使人为之,亦苦民矣。”缪公怪之,问曰:“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2],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由余笑曰:“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3],仅以小治。及其后世,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4],以责督于下[5],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于上[6],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于灭宗,皆以此类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于是缪公退而问内史廖曰:“孤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贤,寡人之害,将奈之何?”内史廖曰:“戎王处辟匿[7][8],未闻中国之声[9]。君试遗其女乐[10],以夺其志[11];为由余请,以疏其间;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君臣有间,乃可虏也。且戎王好乐,必怠于政。”缪公曰:“善。”因与由余曲席而坐,传器而食,问其地形与其兵势,尽察。而后令内史廖以女乐二八遗戎王。戎王受而说之,终年不还[12]。于是秦乃归由余。由余数谏不听,缪公又数使人间要由余[13],由余遂去,降秦。缪公以客礼礼之,问伐戎之形。

【注释】

[1]“使鬼”二句:这些宫室积蓄,如果是叫鬼神建造,就会使鬼神感到劳累。[2]时:时常,常常。[3]身以先之:等于说“以身先之”,意思是亲自带头去实行。[4]阻:恃,凭仗。[5]责督:责备和监督。[6]罢极:罢,通“疲”。以仁义怨望其上:怨恨上面不行仁义。[7]所以治:治理得好的原因。[8]辟匿:指偏僻之地。[9]声:指音乐。[10]遗:赠送。女乐:歌舞伎女。[11]夺其志:意思是丧失他的心志。[12]不还:乐而不返。[13]间:暗中,秘密。要:通“邀”,邀请。

【译文】

戎王派由余出使秦国。由余,祖先为晋国人,后来逃到戎地,但是依旧会说晋语。戎王听说缪公贤明,于是派由余到秦国朝见。秦缪公向由余炫耀宫室和积聚的财物。由余说:“(这些东西)若是让鬼创造出来,那就太劳烦鬼神了;若是让人创造出来,那就太劳苦百姓了。”缪公听了他的话,觉得很奇怪,便问:“中原各国以诗书礼乐法度来施行政事,即便这样还时常发生祸乱。现在戎夷之地没有这些东西,你们的国君依靠什么治理国家呢?这不是很困难吗?”由余笑着回答说:“这正是中原各国之所以发生祸乱的原因。上古的圣人黄帝制作了礼乐制度,他亲身实践,也仅仅是使天下达到小治的地步。到了后世,天下的君主日益骄奢淫逸。他们倚仗着法度的威严责罚监督下面的臣民,下面的臣民处在极度疲困之中,便会责骂主上不行仁义,上下相互埋怨相互屠杀,甚至到了诛灭全族的地步,都是这个的缘故啊。戎夷不是这样的。居上位的人心怀淳朴之德对待他的臣民,居下位的人心怀忠信之德侍奉主上,一个国家的政事好比治理一个人的事情,却不知道治理得好的原因,这才是圣人的治国之道啊。”于是缪公回去对内史廖说:“我听说邻国有圣人,这是与它敌对的国家的忧患。现在由余贤明,他是我的心腹大患啊,我该怎么对付他呢?”内史廖说:“戎王处在偏僻之所,不曾听到中原的音乐,您不妨送他一些歌伎,以改变他的心志;然后我们再为由余请功,以离间疏远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我们留下由余不让他回国,使由余延误归期,戎王感到奇怪,一定会怀疑由余。他们君臣有了间隙,那样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的俘虏。况且戎王喜好音乐,一定会对政事有所懈怠。”缪公悦:“很好。”于是缪公和由余挨着坐,彼此传递菜肴而进餐,缪公询问戎国的地势与兵力分布,一切都问得清清楚楚。然后命令内史廖将十六名歌姬送给戎王。戎王接受,并且非常喜欢,整整一年乐而不返。这时候,秦国才让由余回国。由余多次向戎王进谏,戎王都不听,缪公又多次派人私密邀请由余,由余于是离开戎王,投靠了秦国。缪公以宾客之礼相待,对他非常尊敬,向他询问在什么样的形势下应该讨伐戎族。

【原文】

三十六年,缪公复益厚孟明等,使将兵伐晋,渡河焚船[1],大败晋人,取王官及鄗[2],以报殽之役。晋人皆城守不敢出[3]。于是缪公乃自茅津渡河,封殽中尸[4],为发丧,哭之三日。乃誓于军曰:“嗟,士卒!听无哗,余誓告汝。古之人谋黄发番番[5],则无所过。”以申思不用蹇叔、百里傒之谋[6],故作此誓,令后世以记余过。君子闻之,皆为垂涕[7],曰:“嗟乎!秦缪公之与人周也[8],卒得孟明之庆。”

【注释】

[1]焚船:表示死战的决心。[2]王官:在今山西闻喜东南。鄗:在今山西永济。[3]城守:在城墙上守卫。[4]封:筑坟,给坟添土。[5]黄发番番:指老年人。黄发,老年人的头发白了以后还会变黄。番番,白发苍苍的样子。[6]申思:反复思考。申,重复。[7]涕:眼泪。[8]与人:成全人。

【译文】

三十六年,缪公更加厚待孟明视等人,派他们去讨伐晋国,渡过黄河后就焚烧了船只,大败晋军,夺取了王官和鄗地,报了崤山之役的仇。秦国人都守着城池不敢出来。于是缪公从茅津渡过黄河,埋葬了崤山之役中殉国的将士,并为他们发丧,全国百姓为他们哀悼三天。缪公向将士们发誓说:“唉!将士们,你们仔细听我说,不要喧哗,我告诉你们,古代的人向老年人虚心请教,便不会做错事情。”缪公再次检讨自己当初不听蹇叔、百里傒的建议(致使兵败的往事),故而写下这篇誓词,让后世记住自己的过错。君子听到这件事,都感动地流下眼泪,说:“唉!秦缪公对待人真是优厚周到啊,终于能够得到孟明视等人的报答。”

【原文】

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过贺缪公以金鼓[1]。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君子曰:“秦缪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2],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3]?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

【注释】

[1]金鼓: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发信号的用具。金,指金属制成的钲,鸣金表示止兵;鼓是战鼓,擂鼓表示进击。[2]先王:指远古有德之王。遗德垂法:留下来好的道德和法度。垂,流传,留下。[3]哀:同情。

【译文】

三十七年,秦缪公用由余的计谋攻打戎国,兼并了十二个国家,拓展了千里的土地,于是秦国成为西戎地区的霸主。周天子派召公拿着金鼓向秦缪公表示祝贺。三十九年,缪公去世,埋葬在雍邑。跟随缪公一起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秦国的良臣子舆氏三人,即龟息、仲行、针虎,也在陪葬者的行列之中。秦国人哀悼他们,为他们作了一首《黄鸟》诗。君子说:“秦缪公使秦国地域广阔、国家强大,东边征服了强大的晋国,在西边成为戎夷的霸主,但他终究没能成为中原诸侯的盟主,这也是应该的啊!他死了之后就抛弃百姓,还让良臣为他殉葬。况且先王驾崩还要留给后世道德和法度,何况是夺去了百姓同情的善良之人和贤良之臣呢?从这里就能够知道秦国不能向东继续发展了。”

·孝、惠强国·

【原文】

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1],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2]。淮泗之间小国十余[3]。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4]。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诸侯力政[5],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6]。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7],招战士,明功赏。下令国中曰:“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8],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9],丑莫大焉[10]。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11],与之分土[12]。”于是乃出兵东围陕城[13],西斩戎之獂王[14]。

【注释】

[1]河山:黄河与殽山。[2]与……并:此处疑有脱衍。[3]小国十余:指鲁、宋、卫、邾、薛等国。[4]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从郑县开始,西北过渭河,沿洛河东岸,向北直抵上郡。[5]力政:以武力相征伐。政,通“征”。[6]夷翟遇之:像对待夷狄一样对待秦国。[7]振:通“赈”,救济。[8]未遑:无暇顾及。遑,闲暇。[9]卑秦:轻视秦国。[10]丑:耻。[11]尊官:提高他的官职。[12]分土:指赐给封地。分,通“颁”。[13]陕城:在今河南省陕县。[14]獂:地名。当时是戎族聚居的地方。

【译文】

孝公元年,黄河和崤山以东的强国有六个,秦孝公与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悼侯、韩哀侯、赵成侯并称于当世。淮河与泗水之间的小国有十多个。楚国、魏国与秦国接壤。魏国修筑长城,从郑县起,顺着洛河向北,直到上郡。楚国从汉中开始,往南有巴郡、黔中。周室衰微,诸侯相互以武力征伐,争相兼并。秦国处在偏僻的雍地,不参与中原诸侯的会盟,诸侯都视秦国为夷狄。孝公于是广布恩惠,救助孤寡,招募兵士,明确立战功受奖赏的法令。并对全国百姓下令说:“当初先王缪公在岐山、雍邑一带,广布德惠,推行武功。在东面平定晋国的内乱,以黄河为疆界;在西面称霸戎翟之地,拓展疆土千里。周天子封他为伯,各国诸侯都来向他祝贺,为后世开创了基业,十分光辉美好。恰好之前的厉公、躁公、简公、出子接连几代不安宁,国家内有忧患,无暇顾及对外的事务,晋国攻取了先君留下来的河西之地,各国诸侯都轻视秦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耻辱了。献公即位之后,镇抚边境之地,迁都栎阳,且有心东征,想恢复缪公时拥有的土地,重修缪公时施行的政令。我思念先君的心志,内心感到十分悲痛。宾客群臣之中有能献奇策使秦国强大的,我就封他做高官,并分封土地给他。”于是发兵向东围困陕城,向西斩杀戎国的獂王。

【原文】

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1]。

二年,天子致胙[2]。

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3],孝公善之[4]。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5]。乃拜鞅为左庶长[6]。其事在《商君》语中[7]。

七年,与魏惠王会杜平[8]。八年,与魏战元里[9],有功。十年,卫鞅为大良造[10],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十二年,作为咸阳[11],筑冀阙[12],秦徙都之。并诸小乡聚[13],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14]。东地渡洛[15]。十四年,初为赋[16]。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诸侯毕贺。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17],朝天子。

二十一年,齐败魏马陵[18]。

二十二年,卫鞅击魏,虏魏公子卬。封鞅为列侯,号商君。

二十四年,与晋战雁门[19],虏其将魏错。

【注释】

[1]因:通过。景监:名叫景的宦官。监,宦官。[2]致胙:送来祭肉。胙,祭肉。[3]劝:鼓励。[4]善:以为善,认为好。[5]便之:以之为便,认为它合适。[6]左庶长:秦爵第十级。[7]“其事”句:是说这件事记载于《商君列传》中。[8]杜平:邑名。在今陕西澄城东。[9]元里:邑名。在今陕西澄城南。[10]大良造:秦爵第十六级。[11]作为:建造。[12]冀阙:也叫象魏、象阙,古代廷外公布法令的门阙。[13]乡聚:乡邑和村落。乡,一万二千户为乡。[14]为田:意思是说开辟农田,废除纵横交错的路。[15]东地渡洛:东部地界过了洛水。[16]初为赋:开始制定新的赋税制度。[17]逢泽:地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南。[18]马陵:地名,在今河南省范县西南。[19]晋:指魏。雁门:据《索隐》考证,雁门应为岸门。

【译文】

卫鞅听到孝公下的诏令,便向西进入秦国,借助景监的引荐来求见孝公。

孝公二年,周天子送给孝公祭肉。

三年,卫鞅劝说孝公变更法制,整饬刑罚,对内提倡农耕为本,对外鼓励力战效死的各种奖罚,孝公觉得很好。甘龙、杜挚等人则不以为然,与卫鞅相互争论。最终孝公采纳了卫鞅的新法,百姓感到很困苦;又过了三年,百姓感到新法很好。孝公就任命卫鞅为左庶长。这些事迹都记录在《商君列传》之中。

七年,孝公在杜平会见魏惠王。八年,与魏国大战于元里,取得很大的成功。十年,卫鞅做了大良造,率兵围攻魏国的安邑,使安邑投降了秦国。十二年,建造咸阳城,修筑高大的冀阙,秦国迁都咸阳。合并许多小乡村,把它们聚合为大县,每个县设一名县令,总共有四十一个县。开辟农田,废除纵横交错的道路。此时秦国的土地在东边已经过了洛水。十四年,开始征收赋税。十九年,天子封孝公为伯。二十年,诸侯都向孝公朝贺。秦国派公子少官率领军队在逢泽之地与诸侯会盟,朝见周天子。

二十一年,齐国在马陵击败魏国。

二十二年,卫鞅率兵进攻魏国,俘虏了魏公子卬。孝公封卫鞅为列侯,号商君。

二十四年,秦国与魏国战于雁门,俘虏了魏将魏错。

【原文】

孝公卒,子惠文君立。是岁,诛卫鞅。鞅之初为秦施法,法不行,太子犯禁。鞅曰:“法之不行,自于贵戚[1]。君必欲行法,先于太子。太子不可黥[2],黥其傅师。”于是法大用,秦人治。及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鞅亡,因以为反,而卒车裂以徇秦国[3]。

【注释】

[1]贵戚:与国君同姓的亲属。[2]黥:墨刑,以刀刻面涂墨。[3]车裂:古代酷刑之一,把犯人绑在五辆车上,拖裂肢体。徇:示众。

【译文】

孝公去世,他的儿子惠文君即位。在同一年,惠王诛杀了卫鞅。卫鞅最初在秦国施行新法的时候,法令还不能顺利推行,太子违犯法令,卫鞅说:“新法之所以不能施行,根源在于居上位的贵戚。倘若大王您真想施行新法,应当先实施用在太子身上。太子不能施刑,可以用墨刑来处罚太子的师傅。”于是新法大行,秦国大治。等孝公去世、太子即位以后,秦国的宗室中有很多怨恨卫鞅的,卫鞅逃走,秦王就判他反叛之罪,最终在都城以车裂之刑将他五马分尸示众。

【原文】

惠文君元年,楚、韩、赵、蜀人来朝。二年,天子贺。三年,王冠[1]。四年,天子致文武胙。齐、魏为王[2]。

五年,阴晋人犀首为大良造。六年,魏纳阴晋,阴晋更名宁秦。七年,公子卬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八年,魏纳河西地。九年,渡河,取汾阴、皮氏[3]。与魏王会应[4]。围焦[5],降之。十年,张仪相秦。魏纳上郡十五县。十一年,县义渠。归魏焦、曲沃[6]。义渠君为臣。更名少梁曰夏阳。十二年,初腊[7]。十三年四月戊午,魏君为王[8],韩亦为王[9]。使张仪伐取陕[10],出其人与魏。

【注释】

[1]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仪式,表示成年。[2]齐、魏为王:指齐威王、魏惠王。[3]汾阴:邑名,在今山西省万荣县西。皮氏:邑名,在今山西省河津市西。[4]会:会晤。应:邑名,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5]焦:邑名,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6]归:归还。曲沃:邑名,在今河南省陕县西南。[7]初腊:初次举行腊祭。腊,古代阴历十二月举行的一种祭祀。[8]魏君:魏襄王。[9]韩亦为王:指韩宣惠王。[10]陕:地名,属魏国。

【译文】

惠文君元年,楚国、韩国、赵国、蜀国派使节朝见秦王。二年,天子朝贺秦王。三年,惠文君行冠礼。四年,天子赐给秦王祭祀文王、武王的祭肉。齐国、魏国称王。

五年,任命阴晋人犀首做大良造。六年,魏国将阴晋献给秦国,泰国把阴晋改名为宁秦。七年,公子卬和魏国交战,俘虏魏将龙贾,斩杀魏军将士八万。八年,魏国将河西地区献给秦国。九年,秦军横渡黄河,夺取汾阴、皮氏之地,与魏王会晤于应城。围攻焦城,焦城投降。十年,张仪做了秦相。魏国将上郡十五县献给秦国。十一年,将义渠划为县。归还焦城、曲沃给魏国。义渠君向秦国称臣。少梁改名为夏阳。十二年,开始行腊祭。十三年四月戊午,魏君称王,韩君也称王。秦王令张仪攻取陕县,把陕县的百姓驱逐到魏国。

【原文】

十四年,更为元年[1]。二年,张仪与齐、楚大臣会啮桑[2]。三年,韩、魏太子来朝。张仪相魏。五年,王游至北河[3]。七年,乐池相秦。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4],虏其将申差,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八年,张仪复相秦。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伐取赵中都、西阳[5]。十年,韩太子苍来质。伐取韩石章。伐败赵将泥。伐取义渠二十五城。十一年,樗里疾攻魏焦[6],降之;败韩岸门,斩首万,其将犀首走。公子通封于蜀。燕君让其臣子之[7]。十二年,王与梁王会临晋[8]。庶长疾攻赵,虏赵将庄。张仪相楚。十三年,庶长章击楚于丹阳,虏其将屈匄,斩首八万;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楚围雍氏[9],秦使庶长疾助韩而东攻齐,到满助魏攻燕[10]。十四年,伐楚,取召陵[11]。丹、犂臣[12],蜀相壮杀蜀侯来降。

惠王卒,子武王立[13]。韩、魏、齐、楚、越皆宾从[14]。

【注释】

[1]元年:指后元元年。[2]啮桑:魏地。[3]北河:指黄河以北的支流乌加河。[4]修鱼:地名,属韩国。[5]中都:在今山西平遥西南。西阳:在今山西省中阳县。[6]樗里疾:秦将名。[7]让:禅让。子之:人名。[8]临晋:地名,在今陕西省大荔县。[9]雍氏:韩地。[10]到满:秦将名。[11]召陵: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12]丹、犂:戎族中的两支。臣:称臣。[13]武王:名荡。[14]宾从:归服。

【译文】

十四年,又更改为后元元年。二年,张仪和齐国、楚国的大臣会盟于啮桑。三年,韩国、魏国的太子到秦国朝见秦王。张仪做了魏相。五年,惠王巡游至北河地区。七年,乐池出任秦相。韩国、赵国、魏国、燕国、齐国率领匈奴一起攻伐秦国。秦国派庶长疾与联军交战于修鱼之地,俘获了将军申差,击败了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杀联军将士八万二千人。八年,张仪再次担任秦相。九年,司马错讨伐蜀国,并将蜀国灭掉。又夺取赵国的中都、西阳。十年,韩国派太子苍到秦国当人质。夺取韩国的石章。打败了赵国将军泥。攻取了义渠的二十五座城池。十一年,樗里疾进攻魏国的焦城,使焦城投降。于岸门大败韩军,斩杀韩军一万,韩将犀首逃走。公子通被分封在蜀国。燕王把自己的王位让给大臣子之。十二年,秦王与梁王相会于临晋。庶长疾攻打赵国,俘虏赵国将军庄。张仪做了楚相。十三年,庶长章在丹阳进攻楚军,俘虏楚将屈匄,斩杀楚军将士八万人。又进攻楚国的汉中之地,攻占土地六百里,在那里设置了汉中郡。楚国围攻雍氏之地,秦国派庶长疾协助韩国向东进攻齐国,又派到满地协助魏国进攻燕国。十四年,讨伐楚国,攻取召陵之地。丹、犂两国向秦国称臣。蜀相陈壮将蜀侯杀死,并投降了秦国。

惠王去世,他的儿子武王即位。韩国、魏国、齐国、楚国、越国都归服秦国。

同类推荐
  • 玩转半壁江山

    玩转半壁江山

    一个普通的证券公司员工,穿越南宋,不会武术,不会医术,不通文言和音律,总之没有一技傍身,那么他又靠什么崛起,从一个只剩下内裤的惨男,历尽摧残,却最终玩转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 生而帝王家

    生而帝王家

    生在帝王家是幸,还是不幸?如果生在摇摇欲坠的帝王家呢?
  • 大汉龙骑

    大汉龙骑

    这是英雄集结的时代,这是群英辈出闪耀争雄的年代。这里有守护袍泽亲友,不做英雄做狗雄的猪脚刘德然。这里有宁叫我负天下,誓不叫天下负我的奸雄曹孟德。这里有半生孤苦飘零,建立蜀汉昭烈帝的枭雄刘玄德。这里有饮马长江东流,霸王再生奠基业的英雄孙伯符。鞠躬尽瘁诸葛亮,战死沙场周公瑾,还有呕血三升郭奉孝!累家一经,郑公博稽六艺;释家遭弃,牟子正道兴佛;道家兴起,伯阳撰写参同契!阳谋与阴谋!钩钜与纵横!王霸与义利!左氏与公羊!汉律与刑罚!庠序之兴!夷狄之辩!名实之争!天人之论!东西南北!三科九旨!禄厚而自重?内圣而外王?税地不税人!《周易》王氏、《尚书》郑氏、《古文》孔氏、《论语》郑氏!《孟易》袁氏!这个世界很精彩,将为您带来前所未有的三国新体验!开卷有益,还等什么?开门四件事,登起点,看龙骑;投票票,要签到!今天你做了没?
  • 乐毅传

    乐毅传

    智圣诸葛亮曾自比“管乐”其中“管”是指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称霸的名相管仲,而“乐”则是指战国时期匡扶弱燕辅助燕昭王立不世之功的上将军乐毅。一代名将乐毅的波澜壮阔的一生一直没有留下传记,对此我深感心痛,小说以大量史实为基础,以开阔的手笔描绘了儒将之祖乐毅一生的戎马生涯。
  • 天下清明

    天下清明

    一场地震,顾辰穿越了,他带着西南地区最大的救灾仓库穿越了,他很兴奋,他觉得能搅动天下风云,结果他仔细一看,“娘的,仓库只有部分物资”,再一看穿越年代,他就懵逼了,“额,天下风云已不在,大势更是完全没有,这咋搞呢?”,顾辰默默地低下了昂起的头颅……然而,在某年某月某一天,紫禁之巅,千古一帝康熙:“啊!不可能,朕的大清亡了???”
热门推荐
  • 愿醒君已至

    愿醒君已至

    扑倒与被扑倒前——“你觉得一见钟情是什么样的?”景愿嗤笑一声:“小说里一抓一大把你要不要去看看?现实里就不要想了,中彩票都比这容易。”程潇然:“你说什么?我听不懂,来我们谈一下企业规划。”扑倒与被扑倒后——“你觉得一见钟情是什么样的?”景愿微红着脸低下头,声音娇滴滴的:“一见钟情蒙君起,一片倾心由我生。我扑到了爱情。”程潇然看着景愿的眼底有光,他勾起唇角:“面对有些人有些事时,心跳比你的思维更诚实。”这是一个扑倒一见钟情的小甜文~
  • 如何科学栽培大球盖菇

    如何科学栽培大球盖菇

    大球盖菇是欧美国家喜食、栽培较多的一种珍稀菇新品种,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珍稀食用菌之一,也是国际菇类市场的十大品种之一。大球盖菇色泽艳丽,肥大肉厚,鲜菇肉质细嫩,滑润爽口,含野生菇香味,清香柔和,柄可食,质脆。干菇气味浓香,可以与香菇媲美。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防治多种疾病。栽培技术比较简单粗放,可秸秆生料栽培。投资少,见效快,售价高,效益大,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
  • 侠行天下

    侠行天下

    武侠从没死去,侠,一直都在心中,侠不一定非得是封建社会,甚至不一定得是有门派,有江湖,侠,其实是我们的梦,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种十年磨一剑的梦。这本书的开始,就叫作十年一剑,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一剑的大学中……
  • 意念神王

    意念神王

    天地五行,变化无常,人神之距,只在一念。意念者化天地为己用,化星河为自身,举可毁天灭地,落可颠覆众生。万物之距诺不在一念之差,意念者为神王!
  • 超合金战记之曙光之星

    超合金战记之曙光之星

    机械先知的觉醒,人类的顽强抵抗。智慧超合金机器人与人类的生存对决!
  • 从火星开始穿越诸天

    从火星开始穿越诸天

    吴奇穿越到火星救援华人男主角身上,被美利坚放弃后,他正在种土豆。意外获得一枚世界树种子。火星变得适合居住起来,而且他还拥有穿梭其他世界的能力。吴奇成了最大的跨界移民所所长。从明朝,金庸小说,先秦,各种小说,动漫世界移民人口,获得资源,宝物,技能。“吴先生对不起,美利坚会赔偿您一笔巨款,帮您捐给孤儿院的孩子。火星救援太难了,请您理解。”美利坚宇航局最后留言。“滚!老子不稀罕,从今以后火星就是老子的。请叫我,吴·火星·星长·奇。我宣布,火星归我了!”这是一个意外穿越火星,穿梭诸天在火星种田的故事。Ps:不是硬科幻,诸天种田文带着火星流浪。群号144781277。进来玩啊。
  • 尔等凡人我才是女主角

    尔等凡人我才是女主角

    “这世界真是玄幻啊”嚼嚼手里的瓜……系统JJ:“根据我们的传统你就是女主角”某瑶:“那为什么我这么穷,你真没用”系统JJ:……我也不知道啊??从来没有过的事。奇怪我这是遇到鬼了吗?次次与宝物插肩而过。系统JJ:“主人,信我,信我,最后一次,一定一定,有天材地宝”系统JJ:“以我第一系统的地位发誓,等一个月,就一个月”————一个月后,“宝呢?”系统JJ:“我,我,呜呜呜”呜哇哇我的宝呢?主人已经不理我了,呜~该死的到底是谁,不要让我遇到(黑化中)系统也有系统界的商店,系统JJ斥巨资买了情报。该死的果然有人抢我机缘,跳梁小丑哼。系统JJ:“苏念梅,你等着倒霉吧。哈哈哈”“完了,此系统已疯”无奈的某瑶。某茶瓜已掉真心搞不懂
  • 斗罗大陆神界传说穿越地球

    斗罗大陆神界传说穿越地球

    霍雨浩和唐舞桐穿越的了地球?!爸爸妈妈!你们在哪?大师兄也来到地球!弟弟,你在哪?找到小舞后,小舞!失忆了!!唐三自有妙技。两大神王归来!回斗罗大陆喽!
  • 创始纪

    创始纪

    我要杀了你!我可是你最亲爱的哥哥,你能下去手么
  • 英雄联盟之虚空传说

    英雄联盟之虚空传说

    正在网吧熬夜LOL的林动突然被传送到了瓦罗兰大陆。然而,苏醒后的的林动看着满地的黄沙,一脸无语。恕瑞玛,你们的皇帝,哦不,你们的小弟过来了。这里是古老的符文之地,充斥着机遇和危险,这里有着无尽的宝藏和财富!这里还有……等等,哎!琴女姐姐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