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98000000022

第22章 产业区模式调整的主要形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艾米利亚产业区的运作模式开始发生一些变化。首先,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等意大利产业区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开始出现产业集中。同时,真实服务中心的地位被削弱,由政府部门所主导的对中小企业的真实服务供给开始出现市场化趋势。毫无疑问,这些变化给以中小企业为经营主体、依靠区域产业网络积极干预、扶持的传统的产业区模式带来了调整压力。

实际上,任何一种经济模式所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受市场机制所引导的产业区各类经济行为体必将依据自身的利益考虑和政策环境,不断对其经济活动进行评估和界定。因此,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地分析艾米利亚模式的演进,可以认为,这种演进本身就是产业区社会经济网络根据新的竞争条件和制度环境而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艾米利亚产业区的产业集中趋势

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断言,对于区域经济增长而言,地方性垄断的作用要强于地方性竞争;技术创新企业可以通过将创新资源内部化,实现持续创新和长期增长。熊彼特式的创新资源内部化的含义就是在竞争中获胜的企业以并购的方式实现产业集中。企业并购行为是现代企业维持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增长的有效途径。早在1990年,比昂奇等人在对1983~1988年期间意大利发生的329个较大型的企业并购案例进行分析后,就曾经提出并购行为的加剧可能会对艾米利亚产业区的运作机制产生负面影响。但是,2001年,布里奥斯基和卡耐利等人在对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产业集中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发生在产业区内的产业集中不同于传统的由企业并购造成的集中,区别在于:

(1)在艾米利亚产业区,产业集中不是通过企业并购的方式,依靠组建产权清晰的大型独立公司来完成,而是产业区企业通过相互持有对方企业股份来组建企业集团。

(2)产业集中主要发生在本产业区的地域范围内,而且通常是在本产业区企业间进行。

与布里奥斯基等人的研究结论相吻合的是意大利银行和意大利中央中期信贷银行近年来公布的研究结果。它们的研究显示,产业区中小企业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倾向于组建企业集团。在这里,企业集团被定义为“由一系列在法律上具有独立地位的企业通过相互持有对方公司股份而组建的经营实体。作为一个整体,企业集团能够对其所有行为实施集中控制”。

(一)产业集中情况分析

在对近年来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产业集中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为了重点分析该大区13个专业化产业区中的产业集中,布里奥斯基等人分别从该大区商会建立的“股份制公司统计数据库”和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技术发展中心(英文简称“ASTER”)数据库选取了36634家企业进行调研。这些企业的产权结构清晰,公司总部均设在该大区内。根据1997年末的统计数据,被调研企业约占当时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企业总数的9%,但在这些企业就业的人数达542294人,占该大区全部就业人口的42%左右。另外,为了便于研究整个大区的产业集中情况,布里奥斯基等人依照传统的地域划分将该大区分为三个子区域,即中部的艾米利亚地区(包括波洛尼亚、莫德纳和勒佐·艾米利亚等3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帕尔马和皮亚琴察2个省)和东部的罗马涅地区(含费拉拉、拉文纳、弗利和里米尼等4个省)。

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整体的产业集中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在被调查的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36634家企业中,23.4%的企业隶属于某一企业集团。在产业集中的地区分布上,产业区经济最发达的中部艾米利亚地区的企业集中最为明显,达24.7%,高于整个大区的水平,而西部地区和罗马涅地区均低于大区平均水平,分别为19.3%和22.6%。

(2)产业集中程度随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加剧。在1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中,发生产业集中的企业比例仅为20.2%,而在10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中,该比例高达88.6%。

(3)50人以上企业的产业集中平均发生频率为53.8%,而50人以下的企业仅为21.9%,由此可以认为,产业集中现象在中型以上规模的企业表现最为明显。

可以看出:

(1)产业区产业集中的平均水平是29.4%,明显高于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23.4%的整体平均水平。

(2)产业集中水平最高的是生产瓷砖的萨斯索洛产业区,高达52.1%,其次是波洛尼亚包装机械产业区,达42.9%,但在弗利等4个产业区的产业集中度不足20%。

布里奥斯基等人的研究还表明,在由产业集中而形成的企业集团中工作的人员数已占被调查企业员工总数的50.9%。在布里奥斯基的研究基础上,里纳尔迪的研究进一步显示,到1998年,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已经形成3921个由11401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平均每个企业集团拥有2.9个成员企业;在这些企业集团中,仅有129个集团被来自国外的跨国公司所控制。因此他得出结论,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产业集中主要是由本地企业完成的(Rinaldi,2002)。在这一点上,里纳尔迪的研究结果与布里奥斯基等人的看法完全一致。

尽管艾米利亚产业区产业集中现象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在一些产业区表现出来,但有经济学家认为,这一进程真正开始于70年代(Dei Ottati,1996),而70年代又刚好是许多产业区企业加速形成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时期。

(二)产业集中的优势

在艾米利亚产业区,产业集中是企业以互相持股的形式,通过组建企业集团来完成的。尽管有时企业集中可能会以传统的并购形式来完成,但被收购企业大多仍保持独立经营,甚至在产权发生转移之后,企业原有经理人员和普通雇员还被留用,企业原有名称和产品品牌也继续使用。这种企业集中方式不但适用于意大利本国企业间的持股与并购,也同样适用于外国资本对意大利企业的并购行为。归根结底,艾米利亚产业区产业集中的最终目标是继续利用地方生产系统的优势扩大企业的竞争力(Rinaldi,2002)。

具体到企业层面上,产业集中的优势首先表现在有关企业集团能够明显降低生产子系统的协调成本,而协调成本的降低又得益于企业集团内部的若干因素:

1.企业集团中成员企业数量有限,分属专业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彼此互相了解,能够长期合作。里纳尔迪对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产业集中情况分析后曾得出结论,该大区一个企业集团平均拥有2.9个成员企业。但在一些产业区,企业集团的规模会更大一些。例如,在生产鞋靴的圣莫洛·帕斯科利产业区,每个企业集团平均拥有3.3个成员企业;在卡皮服装产业区和莫德纳—勒佐·艾米利亚农业机械产业区,该平均数则分别为3.4个和5.1个;而在波洛尼亚包装机械产业区,该平均数则高达12.3个(Brioschi et al,2001)。

2.核心企业协调能力强。企业集团的组建大多数是依据产品“价值链”中的主要环节,成员企业各自从事不同阶段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工作,而担当协调角色的企业则主要是生产最终产品的核心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核心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最强,完成生产子系统协调工作的效率也最高,从而可以大幅降低集团内部的协调成本。

3.成员企业间经济行为的可预见性增强。在一个企业集团中,成员企业相互持有对方企业股份意味着彼此间的协作关系得到了正式的法律承认。除此之外,多数企业已经在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中经营了较长时间,企业间通过产品分包、联合创新等活动建立起来的长期协作关系是对企业集团法律地位的有利补充。因此,这种“合作伙伴间可预见结果的协作关系是应对具有不可预见性的市场关系的有力武器”。

除了可以大幅降低生产子系统的协调成本外,产业集中还可以明显提高企业集团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除成本因素外,产业区企业产品国际化还依靠产品差异性和质量优势。为了获得产品差异性,产业区企业需要拓宽中间产品范围,并在水平方向上与其他企业进行联合。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最终产品生产企业需对上游中间品的生产和下游产品分销工作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理论上,企业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扩大经营规模,即以企业并购的方式实现生产环节的垂直一体化,结果是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但企业治理难度也大为增加,并且容易产生结构刚性。与此相比,艾米利亚产业区的产业集中既保留了原来生产系统中的弹性,又提高了产品生产和开发能力,并且对企业的关键职能,如质量控制、营销和融资等业务,实现了有效的集中管理。

为了说明艾米利亚产业区产业集中的区位特征,布里奥斯基等人根据企业集团的组成结构、产品类别以及经济活动的地域范围,将企业集团分为假性集团(pseudo-group)、集群型集团、区域型集团、国家型集团和国际型集团等五类。

在典型的艾米利亚产业区,依靠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加强国际化进程的“区域型企业集团”仍占多数,这就再次从侧面证明了产业区企业进行产业集中的根本目的仍是充分利用本地社会经济网络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三)产业集中对地方生产系统的影响

艾米利亚产业区产业集中最直接的结果是产品生产呈现集中趋势。据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末,萨斯索洛瓷砖产业区经营规模最大的5个企业的年营业额已占到该产业区全部营业额的45%,最大的前10家企业则占到61%。在米兰德拉生物制药产业区,最大的4家企业的年营业额占到整个产业区的70%,而在波洛尼亚,生产包装机械的4家最大企业年营业额占到产业区的43%。另外,产业集中的帕尔马食品产业区、里米尼木材加工机械产业区和皮亚琴察机床产业区的发展也很快。随着核心企业领导的企业集团对产业区产品生产控制程度的不断加强,产业集中对地方生产系统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1.核心企业的作用得到加强,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出现等级制。

布鲁斯科在论述产业区的形成时,曾将“佃户制”(sharecrop-ping)生产方式的传统、核心企业、专业技术学校、周边城市列为影响产业区构成的4个重要因素。艾米利亚产业区核心企业大多数具有下列特征:主要生产最终产品,企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产业区其他企业;经济实力雄厚,技术、管理、创新资源相对丰富;在核心企业的协调、组织下,依据产品生产的“价值链”,往往形成以其为核心独立的产品生产子系统;核心企业自身经营规模未必很大,企业成立的时间也不一定很长,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区中小企业也可成为核心企业;核心企业还可以是依托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进行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实际上,国外投资一旦在产业区实现本地化,即可推动其他企业发展。

核心企业的迅速崛起出现在1992年意大利里拉大幅贬值后。当时艾米利亚产业区的许多中小企业利用出口成本降低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大幅度提高了产品出口量,其中一些企业迅速成长为实力雄厚的核心企业(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商会,1997)。意大利加入欧元区后,已无法通过货币贬值刺激产品出口,产业区核心企业为了维持竞争优势,通过领导产业集中来巩固其优势地位。可以认为,核心企业拥有足够的战略能力去克服原有分散生产模式中协调和规模困难,同时又不破坏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的灵活性。

(1)核心企业是产业区中间品的直接固定消费者,稳定了企业间的分包关系,进一步推动了产业本地化。实际上,产品直接消费市场的存在被认为是造成产业本地化的重要因素(Boari,2001)。一方面,产业区的核心企业主要生产最终消费品,从而形成对上游中间品的有效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核心企业的迅速成长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对中间品的需求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为了保证中间品的质量和技术优势,在核心企业的领导和组织下,原来企业间较松散的合作供应系统得到稳定,成为一种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因此,核心企业的出现最终确立了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分工、协作的工作形态。

(2)核心企业支持了本产业区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核心企业的存在为产业区中小企业的衍生提供了机会。产业区企业的迅速衍生在有利和不利的市场条件下均可发生(Dei Ottati,1994)。在市场条件不利时,核心企业大量裁员,造成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裕,这些专业人才被迫自我创业;而在市场条件有利时,许多核心企业的专业人才纷纷离开原来工作岗位,利用产业区生产系统的优势和市场需求扩大带来的机遇,迅速衍生出一批新的企业。核心企业通过下列行为为衍生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便利:核心企业为衍生企业业主(通常是核心企业的前雇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使其得以掌握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技能;在核心企业的工作经历还使衍生企业业主获得了勇于创新、敢冒风险、诚实协作的企业家素质(entrepreneurship);核心企业还可能成为衍生企业产品的直接消费者,而一旦合作供应关系确定,核心企业甚至会向这些新建企业提供必要的设备、原材料、人员培训甚至部分流动资金。

另外,核心企业还以多种经济手段对本生产子系统内的企业进行扶持。在合作的早期,这种支持主要表现在核心企业对上游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技术转让。为了鼓励生产子系统内其他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一方面核心企业利用自有资源实现关键性的技术突破;另一方面也充当“挑剔的买方”的角色,以有选择订货的方式刺激其他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提高产品竞争力。有时候,核心企业甚至会举办所谓“学习竞赛”,即以经济手段为中间品供应商设定目标和激励。例如,在波洛尼亚包装机械产业区,核心企业会将延期交货的供应企业从其供应链中清除出去。而在意大利南方的摩托车产业区,核心企业只从对中间品进行过质量认证的企业订货。从本质上讲,这种“学习竞赛”是核心企业将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的压力通过供应链传递给上游产品供应商。一旦这种合作供应关系得以确定,随着核心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核心企业会将更多的生产环节以分包的形式交给上游供应企业,并给予更多的技术、资金支持。长期的合作供应关系以及核心企业的多方面支持造成生产子系统内其他企业对核心企业的“向心性”。

(3)核心企业发起组建企业集团,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出现等级化。随着核心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成员企业对依据产品“价值链”所进行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依赖性日益增强,企业间的分工也会进一步细化。在这种情况下,包括核心企业在内的成员企业会希望将这种有利的合作关系更加合法化,因此就采用相互持股的形式与生产子系统内的其他企业进行产权结构上的融合,其结果就是企业集团的出现。在企业集团内部,企业间的关系不再是相互平等。这主要表现在:企业间的分工更加细化,核心企业将其经济资源集中到产品“价值链”的高附加值部分,即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产品市场的开拓上;核心企业继续支持本集团内部企业的创新活动,甚至为企业集团的技术创新和日常经营提供必要的资金;最终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完全由核心企业控制;核心企业对企业集团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程度和能力得到极大加强;为了更好地协调产品的生产和开发,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环节的管理水平,介于核心企业和中间品供应企业间的“超级供应商”阶层出现,企业集团内部等级制明显。

由产业区核心企业领导的企业集团的出现是企业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一种理性应对。它打破了产业区原有生产系统中企业间分散经营、较为松懈的合作关系,代之以相对稳定的企业组织结构。产业集中所带来的等级制仍旧可以成为产业区弹性生产系统的基础。有经济学家甚至提出过一种假说,即在艾米利亚产业区内部,企业间的等级制越明显,核心企业出现的频率越高,则产业区的经济表现就会越加出色(Paniccia,1999)。

2.产业区生产系统对外开放程度得到加强。

艾米利亚产业区围绕核心企业进行的产业集中使企业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明显增强,同时,也使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更加开放。这种日益开放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本地生产系统与产业区以外、甚至意大利境外的企业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多。

20世纪70年代中期,意大利银行在对专业化产业区进行调查后,总结了所谓的“产业区效应”:产业区经济增长迅速,就业水平高;产业区企业的利润率较高,但工人的收入普遍较低,因此企业拥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但到了70年代末,这种情况随着产业区工会势力的逐渐强大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那时起,艾米利亚产业区中雇员人数超过15人的企业普遍设立了工会。现在,产业区工人的收入已经得到很大提高,甚至普遍高于意大利平均水平。例如,2002年,意大利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776欧元,而产业区经济发达的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已经达到12782欧元,其中波洛尼亚省达到14996欧元,成为全意大利人均收入最高的省。

产业区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迫使企业在以产业集中提高竞争力的同时,也扩大了对外开放程度。目前,这种对外开放主要表现在某些产业区的企业将部分中间品从区外输入,其实质是以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为主体的本地经济网络与区外经济网络之间形成了正式的经济联系(Rinaldi,2002)。通过这种正式的经济联系,区内企业获得的中间品或者具有成品优势,或者是目前本产业区生产系统还无法提供的产品。

有关经济学家已经注意到,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范围内,除了弗利、圣莫洛·帕斯科利、米兰德拉和弗齐格纳诺等4个产业区很少与外部经济网络发生联系外,其他产业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与区域外经济网络的正式联系,其中尤以卡皮服装产业区表现得最为明显(Rinaldi,2002)。

目前在卡皮产业区,每年已有近38%的中间品由产业区外的意大利供应商提供,另有3%的中间品直接来自国外。意大利国内的中间品主要来自卡皮产业区周边的威尼托、伦巴第等大区,以及较远的马尔凯和南方的阿普利亚等大区。据统计,现在卡皮产业区企业的对外分包工作已经为意大利其他地区和外国创造了近1万个工作岗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卡皮产业区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经济联系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对区域外的本国供应商的订货却逐年下降(UNIDO,2000)。

值得注意的是,在卡皮产业区,产品生产的高附加值阶段和核心能力仍保留在区内,前者包括纺织、镶边、产品质量检验和包装等工序,后者指新产品的设计、产品营销和重要技术的研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产品生产阶段被留在本产业区内完成,而劳动密集型中间品则自区外输入。卡皮产业区的分包经验特别强调了企业保留核心能力的重要性。有关专家经过对比后指出,近年来波洛尼亚摩托车产业区和弗利布艺装饰家具产业区日渐衰落,很多当地企业已经沦落成产业区外甚至外国企业的中间品供应商,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产业区丧失了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Rinaldi,2002)。

可以认为,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加强对外联系是产业集中的一个直接结果。企业集团使成员企业间的协作关系更为紧密,同时又突出了核心企业的组织、协调、决策地位。欧盟委员会在2000年启动了“产业集群组织与网络化”研究课题,对包括艾米利亚产业区在内的多个国家的经济区域中促进产业集聚形成的生产分包制进行了综合考察,提出区域经济网络的主要成分是产品生产“价值链”中的中间品供应商、最终产品消费者和技术极,而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充当了技术增长极的角色;区域经济网络中的企业如能克服各种市场不确定因素,保持国际竞争力,就有可能发展成为跨国经济网络。

艾米利亚产业区对外开放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是以本区域经济网络的发展和成熟作为前提条件。同时,区域经济网络中成员企业的协作和信任关系是克服网络向外延伸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的关键因素。实际上,区域经济网络向外延伸必然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造成对企业经济活动能力的更高要求。因此,艾米利亚产业区企业只有通过国际化和产业集中获得更多的经验、能力后,才有可能逐步发展与区域外经济网络的联系。

产业集中造成了产业区生产活动的集中,突出了核心企业在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使该系统出现了等级制,并加强了对区外经济系统的开放程度。同时,艾米利亚模式的演进还表现在支持产业区运行的公共部门的作用发生了转变。

二、公共部门的作用发生转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一些艾米利亚产业区,随着区域产业政策的调整,公共部门的作用也发生了改变,造成真实服务更加趋于专业化和市场化。不可否认,公共部门作用的调整实质上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90年代中期以前传统的艾米利亚产业区模式的自律性修正。尽管调整的结果迄今尚未全部明朗,但必将对该模式所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更好地分析产业区公共部门的职能转变,本研究将集中考察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公共部门。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产业区经济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长足发展,使该大区成为依靠艾米利亚模式获得经济腾飞的最典型区域。

从事制造业的中小企业是该大区的企业主体。根据统计数据,到2002年底,该大区制造业就业人口达53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35.1%;在总计为67247家制造业企业中,约98%的企业雇员数在50人以下,而在专业化产业区中,小型企业比例为81%。另外,产业区经济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逐渐建立了13个以传统消费品生产为主的专业化产业区,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区域迅速成为欧洲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目前,该大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意大利20个大区中居第四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2年达到25912欧元,在大区中名列第一。依托产业区经济,该大区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产品大量出口,失业率则明显低于意大利平均水平。也正是因为产业区经济对该大区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在经济学界,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被称为“艾米利亚模式”(the Emilian Model),而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构成、生产传统消费品的专业化产业区,也被称为艾米利亚产业区(Emilian industrial districts)。

2.艾米利亚模式率先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产业区发生演进。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艾米利亚产业区开始出现产业集中,公共部门的作用发生了重要转变。这种产业区模式的调整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产业区表现得最为明显和集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小企业(含微型企业)在该大区的产业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产业集中产生的效果较为明显。其次,90年代以前,该大区政府一直由左翼政党控制,中左翼政府执行对中小企业的积极扶持政策,公共部门提供的真实服务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功不可没。随着中右翼政府的上台,区域产业政策发生了调整,开始强调服务供给的专业化和市场化。因此,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产业政策转轨所带来的政策后果要比其他大区明显得多。再次,产业区经济在该大区发展较早,发展水平较高,一些产业区已相继进入成熟阶段,在客观上也为产业区模式的演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毫无疑问,该大区是反映艾米利亚模式最新发展的典型案例。对该大区公共部门的转轨进行考察,可以为其他地区产业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前瞻性经验。

(一)促使公共部门作用转轨的制度环境

意大利经济学家贝里尼在论述产业区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时曾强调,产业区经济的实现不仅依靠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构成的地方生产系统,还是“有进取心的政府、企业的商业成功和东道社会的社会融合等三方面因素的完美结合”。

公共部门一直是艾米利亚产业区发展的重要支柱,主要包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深刻政府背景的区域发展机构,如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区域发展委员会(ERVET)、各类真实服务中心、地方商会、制造商协会、高等院校、公共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专业服务供应商。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公共部门支持了产业区经济的发展。90年代后期,随着区域产业政策的调整,一部分公共部门的服务职能遭到削弱;另一部分则得到增强。但大多数此类机构将对其服务进行市场化调整,更加突出专业特色。

公共部门对其服务内容的调整在客观上符合产业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际上,随着产业区日渐成熟和区内企业竞争力的加强,尤其是核心企业的崛起,产业区企业对公共部门提供服务的质量和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998年,意大利政府为了强化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颁布了《巴萨尼尼法》。该法律允许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或调整产业政策。《巴萨尼尼法》的颁布标志着区域产业政策的决策权以及执行这些政策所需要的经济资源已经由意大利中央政府让渡给各级地方政府(Rinaldi,2002)。在该法颁布后,意大利20个大区中,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最先做出了回应。实际上,该大区政府希望以该法为契机,对现行产业政策进行调整。这就从客观上推动了该大区产业区的演进。

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政府将区域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设定为:

(1)继续向本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提供各类真实服务,但力争服务内容多样化、专业化。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有关部门将在服务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由原来主要由各类真实服务中心组成的市场服务体系逐步过渡到真实服务中心与制造商协会、商会甚至私营机构一道向企业提供真实服务,这样就会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使企业享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2)适当扩大区域内的企业规模,同时继续支持中小企业通过组建各类企业合作组织,如产品出口集团和信贷担保合作社等提高企业竞争力。到2000年,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企业已自发建立54家信贷担保合作社,年融资能力达5.7亿欧元。该政策与区域政府的新自由主义施政理念保持一致,而且在客观上也适应了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自90年代中期开始的产业集中趋势。据统计,到1998年,该大区23%的企业已经成为某个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集团的雇员数已占到整个大区全部就业人口的51%。

(3)突出制造商协会的作用。与真实服务中心相比,各类制造商协会在本产业内具有一定的信息和管理优势。为了强化此类公共机构的作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政府设立了“经济与劳工事务常设理事会”,成员包括地方商会、ERVET、工会和各类制造商协会。设立该理事会的目的在于吸引更多成员加入有关区域经济事务的决策。同时,大区政府还希望制造商协会能够成为完全独立的真实服务供应商。为了帮助区内制造商协会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大区政府将对其进行必要的财政支持。

(4)推动ERVET及其系统内各类真实服务中心的改革。ER-VET系统进行改革是大区政府实现服务市场化目标的关键举措。ERVET改革的目标是将其服务内容集中在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融资和国际化等三个方面。为了使ERVET系统内的各类真实服务中心更具市场竞争力,ERVET将逐步减少在真实服务中心所持有的股份。

在《巴萨尼尼法》的政策框架内,1999年11月,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又制定并颁布了一部新的区域法。该区域法规定,大区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资金都由一个公共基金进行统一管理,在资金使用上则依据“区域三年计划”中的有关规划。“区域三年计划”加速了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区域产业政策的调整步伐,重新规范了政府部门干预经济的重点和手段。根据该计划,区域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六大核心目标是:

1.支持企业进行创新性投资。

首先,“区域三年计划”依据意大利政府的有关立法,帮助企业获得必要的资金用以购买生产设备、计算机软硬件、使用各类真实服务。区域政府将为借贷企业进行信用担保,而符合规定的借贷企业也将依据有关法律享受优惠差别利率、税收减免和资本捐赠。其次,“区域三年计划”还为企业进行产品质量认证和建立质量控制制度提供专项资金。该政策特别倾向于那些企业间依据不同生产环节而自发组织的分包系统。另外,为了使制造业部门能够与专业的科研机构进行更为紧密的合作,“区域三年计划”还为企业进行咨询性投资、参加培训课程以及中小企业聘用高校科研人员进行兼职服务等提供特别的税收减免。再次,“区域三年计划”还对中小企业组建的各类企业集团进行重点扶持。

2.鼓励设立新企业,提高就业水平。

“区域三年计划”以税收减免和资本捐赠的形式鼓励企业家设立新的制造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就业水平,还特别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和年轻就业人口从事“个体经营”(self-employed)。“区域三年计划”为这些个体经营者提供特别贷款。

3.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区域三年计划”继续加强对企业自发组建的信用担保合作社的扶持,同时还积极与本区域内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建立独立的企业信贷担保基金。另外,“区域三年计划”还准备依据意大利中央政府在1993年颁布的第237号法律,建立一个循环基金,用以支持金融机构短期购买并持有中小企业的少量股份。设立该循环基金的目的是为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提供具有风险资本性质的短期信贷。

4.支持区内企业实现国际化。

意大利政府部门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来推动本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比较重要的有1977年通过的《出口信贷法》(《奥索拉法》)和1990年由“意大利海外企业协会”(SIMEST)根据第100号法律建立的境外合资企业风险投资机制。但是,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因为本企业的资源限制无法积极利用这些国际化机会。为此,在“区域三年计划”的框架内,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政府与意大利对外贸易部和意大利海外企业协会等达成协议,建立一个专门的处理本区域内企业国际化问题的办公室,及时向企业通报国家立法的信息,并帮助企业履行相应的申请手续。同时,还利用本区域的自有资金对有关企业在获得国家资助后仍存在的资金缺口进行适当补充。

5.完善地方生产系统。

“区域三年计划”通过在重点扶持区域内建立“特别发展项目”来改善地方生产系统。对此类项目的规划、设计是由区域政府和项目所在地的私营、公共部门一道完成的。到2000年底,“区域三年计划”共启动了8个地方发展项目,区域政府提供了总额达1.17亿欧元的资金,其余共计7.85亿欧元的资金由各级地方政府(省、市镇政府)和私营企业部门共同筹集。

6.改善私营企业部门与政府机构的关系。

“区域三年计划”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简化针对企业的行政审批手续,推行“一站式”审批,即有关政府部门集中办公,并在规定时间内对企业的申请做出明确答复。另外,“区域三年计划”还积极鼓励并适当资助中小企业使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

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实行的“区域三年计划”是对支持产业区运行的区域产业网络的重大调整。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在项目实行的3年内,该计划用于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支出就占到全部年度支出的75%左右,仅2000年度就达到6939万欧元。另外,私营企业是该计划的最大受益者,获得的资金占该计划年预算的80%,2000年就高达7384万欧元;“区域三年计划”其余的20%年度资金则分别用于资助企业出口集团等互助组织、区域发展项目和企业间的分包系统,而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区域发展委员会所属的各类真实服务中心没有从该计划获得任何资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执行的“区域三年计划”非常清晰地反映了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转变。

为了进一步完善推动产业政策转变的制度框架,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政府在2002年又颁布了一条新的立法,其目的是在本区域内建立有效的“区域工业技术研究、转让与创新系统”。该法拟通过建立有效的技术转让渠道,加强地方生产系统与公共科研机构的联系,并使企业界与此类科研机构的合作得以长期化、制度化。根据该法,本大区内企业间和企业与公共科研机构间进行的技术转让可以获得区域政府设立的特别基金的资助。该法还鼓励在公共科研机构(含高等院校)就职的年轻科研人员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兴办企业。另外,几乎所有类型的公共机构,包括各类科研机构、真实服务中心、实验室、职业培训学校以及私营企业都有资格向区域政府申请资助,用以支持其创新活动。

“区域工业技术研究、转让与创新系统”的建立是对“区域三年计划”中有关创新支持政策的重要补充,二者还一同构成了促进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进行区域产业政策调整的制度框架。该制度框架加速了公共部门,特别是各类真实服务中心原有职能的转变。

(二)ERVET系统改革

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区域发展委员会(ERVET)成立于1974年。尽管它是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设立的,但具有深刻的政府背景,所以被公认为是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政府贯彻区域产业政策的有效工具。在ERVET的股份构成中,80.04%的股份由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政府持有,另外18.25%的股份由有关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所控制,余下的1.71%的股份分属一些制造商协会、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商会联合会(Emilia-Romagna Regional Union of the Chambers of Commerce)以及有关的市镇政府。从该构成中,不难看出大区政府对ERVET的高度控制能力。实际上,自ERVET成立到90年代中期,在该大区进行改革前的近20年的时间里,ERVET成功地协调、组织了其下属的各类真实服务中心为区内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真实服务,修正了布鲁斯科所定义的“市场失灵”,为产业区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通过ERVET,大区政府才得以直接干预地方生产系统的经济运行。

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1993年颁布了第25号区域法,明确规定了ERVET的主要经济活动范围:

(1)协调其所属各真实服务中心的经济活动,统一开展跨部门经济发展项目。

(2)在有关立法框架内,对区域内的技术扩散提供技术支持。不但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还要力争缩短在经费申请、资源分配过程中产生的时间损耗。

(3)协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中位于“第二类目标区域”和“第五类乙级目标区域”的企业申请欧盟“结构基金”资助。

第25号区域法为ERVET的改革奠定了基础,而1999年通过的“区域三年计划”则加速了其改革进程。依据“区域三年计划”,区域政府对ERVET的组织机构、工作重点和其所属真实服务中心的职能都进行了调整:一是ERVET工作人员人数被精简掉30%,来自政府部门的资助金额被大幅降低,资助方式也由年度预算划拨改为专项资金申请;二是ERVET的工作重点集中在支持企业创新活动、融资和国际化三个方面;三是调整ERVET向企业提供真实服务的政策,使其更趋于专业化和市场化,同时将ERVET在各真实服务中心中所持有股份减少到50%以下。

在上述三个改革目标中,对ERVET的日常运作影响最大的是第三条关于真实服务政策的调整。改革后的ERVET系统在真实服务供给方面将突出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向企业提供的真实服务将更加专业化,在服务内容上则偏重于其他服务供应商(如制造商协会)尚未开展业务的领域。

第二,ERVET及其所属真实服务中心将作为一个普通服务供应商面对其他供应商的挑战和竞争。其竞争对手既有公共部门中的制造商协会、商会、高等院校和公共科研机构,也有私营企业。维持ERVET系统运转的资金也由政府财政支持为主转向从商业经营中赢利。

第三,ERVET系统将利用自有资源,积极协助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申请欧盟有关项目援助,组织并参与商业招标,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ERVET原来的作用主要在于协调、组织、资助产业区企业与其他公共部门之间的协作,而具体的真实服务则由其所属的各类真实服务中心等提供。对ERVET系统进行改革,意味着这些真实服务中心必须逐步从ERVET系统中脱离出去,最终成为真正独立经营的、具有企业性质的服务供应商。

1999年底,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区域三年计划”的实施大大加速了ERVET系统的改革。“区域三年计划”依据大区政府的产业政策所设定的六大核心目标,对区域内的各类经济体进行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2000年度,即“区域三年计划”实施的第一年的资金投放情况。

产业政策调整后,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政府重点支持的对象。在年度资金划拨中,80%的资金流向了独立的私营企业,另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向了企业集团、区域发展项目和分包制企业网络,同时,随着制造商协会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地位的加强,该机构也获得了少量资金支持。但是,作为原来真实服务的重要供应商的ERVET系统却没有从“区域三年计划”中获得任何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况下,ERVET系统随即发生了重要变化:1.ERVET被迅速削弱。

ERVET在原有的真实服务供应系统中,主要充当协调、组织角色,具体的商业服务由其所属的真实服务中心提供。在丧失区域政府的经济支持后,随着ERVET在各类真实服务中心中所持股份的降低,真实服务中心势必加速私有化进程。迄今为止,ERVET还不具备独立向企业提供有竞争力的真实服务的能力和资源。另外,即使在支持企业创新活动中,因为区域政府越来越鼓励公共科研机构与企业进行直接合作,ERVET在这方面的作用将逐步被高等院校等公共研究部门及制造商协会所取代。因此,就目前而言,ERVET尚存的、比较有竞争力的角色是帮助大区内各级地方政府和私营企业建立有关发展项目,并申请欧盟的各类资助。

2.真实服务中心出现分化。

随着服务市场化趋势的加速,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现有的真实服务中心开始出现分化。一部分真实服务中心,如卡皮服装产业区的CITER真实服务中心、波洛尼亚包装机械产业区的新技术设备演示中心(DEMOCENTER)和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技术发展中心(ASTER)的竞争力得到迅速加强。这3个真实服务中心的主要业务均与企业技术创新及技术转让有关,市场服务的前景良好。另外,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技术发展中心的经营活动直接关系到“区域工业技术研究、转让与创新系统”的建立,因此备受区域政府的重视。2001年,经过市场化改组后,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技术发展中心已经将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4所高校、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CNR)、一些公共科研机构(如国家技术、能源与环境研究院)、大区政府及各类制造商协会都包括进其工作系统中,并被大区政府授权协调、管理本大区范围内所有技术创新研究项目,同时负责加速公共科研机构向企业的技术转让。但是,另一些真实服务中心在失去资金支持后则面临转型困难,商业经营举步维艰,甚至已经倒闭。尽管如此,大多数真实服务中心经过努力仍得以生存下来。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很多真实服务中心开始将其服务国际化。可以预期的是,在制度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区域发展委员会系统中相当一部分真实服务中心将最终得以大幅提高其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准。

(三)可能对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产生的影响

从本质上讲,以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区域发展委员会为代表的公共部门的作用发生转变是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区域产业政策调整的结果。真实服务趋向专业化和市场化,一方面可以改善真实服务质量,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对艾米利亚产业区的地方生产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

1.在原有的区域产业网络中,真实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是整个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而非单个企业,其目的在于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性。但随着真实服务中心的服务向市场化过渡,真实服务中心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普通的服务供应商,其主要服务对象也已经转变为那些有服务需求的单个企业。这种服务对象的变化意味着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中外部性水平的降低,而布鲁斯科所定义的“市场失灵”现象将很难得到纠正。这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艾米利亚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尤为不利。

2.尽管调整后的产业政策特别突出了对私营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但正如有关经济学家所指出的那样,该产业政策的主要受益者将是那些已经具备相当创新资源和能力的核心企业(Rinaldi,2002)。可以预料,在该政策的引导和影响下,核心企业的“技术极”地位必将得到加强,在由其领导的生产子系统中,以中间品生产为主的其他企业对核心企业的技术依赖程度也会加深,而这又会刺激产业集中的加剧。与此相反,那些游离在核心企业生产子系统以外的中小企业,因为技术资源的丧失,其市场竞争力会迅速下降,甚至将面临企业倒闭的危险。由此而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会对艾米利亚模式的传统优势造成巨大冲击。

3.区域产业政策调整和建立制度本身就是一个不同政治、经济力量进行博弈的过程(母爱英,2003)。艾米利亚产业区的制造商协会主要代表了其所属经济部门中核心企业的利益。对于产业区广大中小企业而言,真正能够代表其利益的是像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区域发展委员会和真实服务中心等组织。在原有的产业区运作模式中,真实服务面向整个产业区生产系统。但是,正如“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em)所强调的那样,产业区众多的中小企业缺乏为了获得这种长期服务而承担相应的时间、资金成本的激励。与此相反,少数核心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却愿意承担相应的组织成本,并进行游说等政治活动。实际上,里纳尔迪等人早已认识到,对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区域发展委员会进行的政策调整,很大程度上源于“意大利工业总联合会”(Confindustria)的压力,而该组织则代表了大企业的利益。经济资源的稀缺性造成在区域产业政策博弈中失败的一方最终将丧失有效的经济、技术外部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艾米利亚产业区的演进尽管在总体上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其间出现的某些失误,也可能会对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的经济效率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同类推荐
  • 小公司做大做强,就靠这几招

    小公司做大做强,就靠这几招

    本书针对中小公司在管理创新上出现的问题,深究其根源,做出深入的解析和剖析,并将成功的大公司的经营门道和成长技法加以汇集、提炼,总结出了小公司做大做强的25招,几乎涵盖了小公司发展壮大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级解决方案。创办公司、从事经营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公司能否做大做强正是一家公司经营成败的标志。所以,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将公司做大做强是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做大做强的企业将无法维持生存,自然会被市场淘汰。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吉姆·柯林斯说:“对于企业而言,利润就像人体需要的氧气、食物、水和血液一样,它虽然不是生命的全部,但是,没有利润,就没有生命。”因此,如何让企业赚钱,不断做大做强,是企业管理者在变革时代寻求企业发展需要思考的根本问题。
  • 经商百诫

    经商百诫

    商人所置身的社会和周遭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商人必须不断地充实和改进自己,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商人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正在日益强化,这不仅仅是因为商人的行列中新的冒险者的不断涌现,而且也得益于财富的大量积累。后者是当今社会庞大的企业规模和庞大的市场的必然产物,它为商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商人成为对社会有着独特贡献的人。面对金钱的诱惑,一些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下海“捞”一把,他们只看到了利益,没有意识到商场中的危险。
  • 销售攻心术

    销售攻心术

    本书从读心术、攻心术、赢心术这三个方面呈现了销售中最实用、最有效、最核心的心理策略。内容涉及上不仅以心理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还汇集了大量相关的销售实战案例。
  • 世界著名企业的营销经典

    世界著名企业的营销经典

    本书精选了22家世界著名企业的营销案例,并从中提取了使其成功的营销法则。这些企业无不是本行业中的佼佼者,因此所选案例很具有典范性。每个企业的成功都是众多因素结合的结果,而不是某一个单纯的因素所决定的,本书选取的正是支持这些企业成功的营销精髓。我们努力将市场营销的原理渗透到每一个案例、每一个法则之中,希望每一个法则都能昼通俗地体现营销理论,方便读者朋友的理解和掌握。
  • 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

    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研究的层次在不断地深入,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企业老板为了成功创业、守业和拓业,亦需掌握多方面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更好地生存、发展并不断壮大自己。亢博剑编著的《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超值金版)》秉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原则,从心态、管人、渠道、资本和开局等五个方面介绍管理的基本知识、思想、技能和方法,并穿插大量国内外成功企业老板的经典案例。《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超值金版)》以期加强企业老板的自身修炼,使其对企业管理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并将其用在实处。
热门推荐
  • 女主遇上大佬后黑化了

    女主遇上大佬后黑化了

    在生活中,夏浅是个典型的灰姑娘小白兔,白莲花妹妹要搓扁揉圆的从不还手。直到被出轨背叛后,她心如死灰。这时,带着金色光环的大佬出现了,大佬教她,对付伤害自己的人千万不要手下留情,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女主黑化了……
  • 亿万星河不及你的风景

    亿万星河不及你的风景

    这世间所有的温柔都值得我们踮起脚尖,你是我这一生遇到的美丽的风景,想借你心头的月亮乘进一片浪漫,每个人都像月亮有着不愿示人的一面,当然也包括我,希望我的野蛮和细枝末节都能被你喜欢,你是亿万星河都抵不过的风景,一心一意大概是世界上最温柔的力量了吧。
  • 南弦歌暖相思意

    南弦歌暖相思意

    宋锦穿越了,很俗套的剧情她以为迎接她的是宅斗,上能挑渣男下能撕绿茶快意恩仇的小日子,可是谁能告诉她这兄友弟恭的家怎么斗……上了女学,她以为身边总会有绿茶,白莲花之类的吧,一个两个的段位要武力有武力要智商有智商,要她有何用,她是女主,是女主,她要手撕绿茶,手撕白莲花,她要从此踏上人生巅峰……她看着那个为了讨她欢心跑了三条街只为了给她买自己喜欢的桃花酥的天下兵马大将军微微一笑,去他娘的宅斗宫斗,消停活着不好吗?戏精软萌女主×忠犬阳光男主全文无刀子总结下来就是大家小姐与寒门将军臭不要脸的甜腻爱情故事。片段一琅芜书院后院,宋意暖被蒙上眼睛手中的团扇在空中挥舞,嘴里还软糯糯的喊着“卿影姐姐,慕兮妹妹你们别闹了”佳人在院子里嬉戏,公子们在长廊下驻足停留。片段二北雁南飞,猎场之上少年将军扬鞭策马射落大雁“萧卿好功夫,不知要什么赏赐”“回皇上,臣与宋尚书家长女正在商议婚事,臣不要赏赐只愿给我未过门的妻子求一个诰命”那天的风很大,吹断了身旁的柳枝,吹乱了少女的心思这个人不会甜言蜜语,却总是把最好的给她这个人犟得很,喜欢一个人,喜欢了一辈子。
  • 魔尊修仙传

    魔尊修仙传

    陈楚:为什么老子渡个神劫都会招来五行大灭绝神雷这么凶残的东西?功德鉴:因为你功德值不足。陈楚:那要怎么才能弄到足够的功德值?功德鉴:你懂的……陈楚:老子懂你妹呀!##########简单的说,这是一个苦逼的二货想方设法捞取功德值的故事。
  • 游戏帝王

    游戏帝王

    重生2000年,意外发现这个世界竟然没有游戏!人类的生活还只局限于现实!这是一个模拟世界的大帝国!将要开创一个无以伦比的游戏帝国!在这个帝国,我为王!没有红白机?我来让你们开开眼界!小小简单的设备能够带给你无限乐趣。没有电脑游戏?我来教你们什么叫做大型史诗游戏!我要把电子竞技推上无以伦比的境界!我要把游戏变成另一个世界!而我,叫舒宁!
  • 被逼为仙

    被逼为仙

    唐皓天偶入修仙被坑修炼魔功致使身患绝症之毒血魔毒,无药可医,他究竟为了活下来该如何去做呢?让我们去见证他如何被逼修道成仙的奇迹吧!
  • 三国之我随便来玩玩

    三国之我随便来玩玩

    说起三国,可能大家都熟悉的不得了,不管新的老的没有100也有80本,我的三国也不可能和别人的就不一样,但是还是有一点区别的,本文不会根据真实历史来写,可能有点虚假,或者很假,但是反正就是还看的过去。至于简介说的再漂亮也比不上去看一眼真实,欢迎来看我的第一部作品,保证你看了以后再也不想看了,因为不是一般的差,是差到爆了,好了,说了这么多,一起去看看吧!
  • 奇妙便利店

    奇妙便利店

    过了两个月朴实无华、且枯燥的店长生活,余策决定结束这一切,去追寻自由的灵魂。就在这特别的一天,他……并没有获得系统。……一个月后,一家不起眼的便利店凭借可以撸猫、吸猫的奇怪属性,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吸引着众多顾客前去探查围观。而事实上,这不过只是便利店众多古怪属性的冰山一角……
  • 修仙辅导班

    修仙辅导班

    他被称为最毒的克星,从一岁到十八岁,每年他生日当天,都会有一个亲人死去。那夜他生无可恋,从公司天台上跳下。仙女突然出现,将他带往仙界修行,加入仙帝改革力推的修仙辅导班,从此之后,他的命运迎来了转机,也卷入了仙人、魔人和冥人等各族的纷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