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51000000011

第11章 唐朝时期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唐太宗即位时。取年号为贞观。在整个贞观年间,李世民推行了一系列对发展社会生产有利的政策。如实行均田制,奖励垦荒;通过租庸调法,均平了赋役;注意增殖人口,赈灾备荒;兴修水利,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由于这些措施的实行和当时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使广大农民群众有一个生产的和平环境,于是劳动积极性得到发挥,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贞观政要》描绘当时的情景说:“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这种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出现,与唐太宗卓越的政治才能是分不开的。他亲眼目睹了强盛的隋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顷刻而覆,而且“惕焉震惧”,常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古训警示自己,大臣也不断用这些话进谏。君臣同舟共济,励精图治,使得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从贞观年间起步的这股经济发展势头,一直保持到百年后的唐玄宗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即位后,厉行均田制度,改革吏治,使一度中断的清明政治得以继续,从而促使社会经济、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因为这种情形主要持续在玄宗前期的开元年间,因此被称为“开元盛世”。

文成公主入藏

7世纪上半叶,青藏高原上崛起了一个强盛的吐蕃政权,在赞普(国王)松赞干布的统治下,国力强盛。松赞干布渴慕唐风,希望能和大唐和亲,三次遣使入唐进贡请婚。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感其诚意,让宗师女文成公主出嫁吐蕃。次年初,文成公主在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吐蕃边境柏海(今札陵湖)迎接文成公主入藏,为示友好,松赞干布特按唐朝礼仪举行了迎亲仪式,与李道宗相见时执子婿之礼,以示敬意。

文成公主人藏带去了大量技工、书籍、种子等,把先进的唐文化传入吐蕃,促进了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汉藏关系的友好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朝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在隋朝兴起和发展,到了唐朝得到了进一步地巩固与完善,考试科目有常科、制科之分。每年举行的科举叫常科,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称制科。

常科的考生有两种人。一种是生徒。生徒出自于从中央的国子监弘文馆到地方州县学的学生。另一种叫乡贡,这些人自学成才“投牒自举”,经考试合格后可参加常科考试。常科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十多种,其中最为重要是明经、进士两科。时人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终不为美”的感叹。但这时的进士和后来经殿试而成的进士并不相同,程度也不同。唐睿宗载初元年(689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这是殿试的最初记载。但这时的殿试只是偶或为之,并未形成制度。

常科考试后,考中的人称“进士及第”,时人称之为“登龙门”。这时为了庆祝考试圆满,会举行曲江会、杏园宴、雁塔题名等活动,达官贵人,甚至皇帝也会来“登紫云楼垂帘观看”,非常热闹。

制科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参加的人可以是在职官员、常科第的人,也可以是庶民百姓。和常科出身的人相比,制科出身的人“名望虽高。犹居进士之下”,被称之为“杂色”。“糊名制”最早出现在制科考试中。常科、制科之外还有武举,但一般不受重视。

均田制

武德七年(624年),为了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唐朝大规模实施均田制。

均田制度是北魏太和九年(485年)建立的土地制度,隋朝沿袭下来。隋末唐初,由于连年征战,造成大量土地荒地,全国不足300万户,促使唐政府实行均田制度。均田制规定,丁男及中男受田百亩,其中20亩为永业田,可传子孙;80亩为口分田,死后还官。老男、残疾者授田40亩;寡妻妾授田30亩,若为户主者再增20亩永业田。凡道士、和尚给田30亩,冠、尼20亩。官户受田等于良丁之半,工商业者和官户相同。有封爵贵族和五品以上官吏可授永业田500~1000亩。因战功受勋者,按勋级授田600~3000亩。各级官吏有职分田2顷至12顷,以为薪俸。各级官府有公廨田1顷至26顷,以为办公费。授田有宽、狭乡之别,狭乡口分田额减宽乡之半。唐均田令与前代相比,取消了奴婢、普通妇女授田,农户授田额有所降低,受田对象广泛;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不是那么严格了。均田制的实施取得了开垦荒地、增加户口,稳定兵源等效果,使唐初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

垂帘听政

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亲临金銮殿处理政务大事。当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就由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皇后在大殿皇帝御座后面,用帘子遮挡的方式听政,是从武则天开始的。《旧唐书·高宗纪下》记载:“时帝(唐高宗)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后(武则天)……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与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节度使

唐太宗、高宗之际。唐对周边各族主动出兵,一则力图解决边患,一则为了开疆拓土。由于疆界不固定,战事十分频繁,很少有固定的驻防军镇。自从西突厥被打败以后,疆界基本上固定下来了,如此一来,防御线大大拉长,再调兵遣将东征西讨已经很不方便了,而且原有的镇、戍亦不足应付新的备御形势,需要有经常性的军事设置,因而就形成了军区。行军大总管及都督就发展成了这种军区的固定长官节度使。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贺拔延嗣任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至此就有了节度使的称号。玄宗开元、天宝之际,缘边陆续设置了安西、北庭、河东、河西、朔方、范阳、平卢、陇右、剑南节度使和岭南五府经略使。节度使官署称为使府、幕府。幕职有节度副使等文职和都知兵马使等武职,总辖区内的军、政、财大权,辖区内州县归其统属。安史之乱中,内地也设置节度使,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一些强藩,拥兵自大,父死子袭,成为割据势力,如河北、山东等镇。其他节度使也与朝廷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后,节度使势力进一步膨胀,中央政府不仅丧失了对藩镇的控制能力,还往往受其挟制。各藩镇不断发生战争,演成北方五个朝代更迭、南方九国(北汉除外)政权纷立的分裂割据局面。北宋初,节度使成为荣誉之职。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朝末期朝臣间的一场党派之争。牛党的党首是牛僧儒,他和李宗闵等人是进士出身的官僚的代表。李党的首脑是李德裕,是门荫出身官僚的代表。

从表面看,牛李党争似乎是庶族官僚与士族官僚之间的权力斗争,实际上两党在政治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两党分歧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牛党主张通过科举取士,因为他们多科举出身;李党主张门荫入仕,因为他们多门荫出身。二是对待藩镇的态度不一样。李党主张对不听朝廷命令的藩镇用兵,以加强唐朝中央的地位;牛党则主张姑息迁就。两党除了政治上的分歧外,还牵扯进个人的恩怨。牛僧孺、李宗闵因评论时政,得罪了宰相李吉甫,曾遭到贬斥,而李吉甫的儿子正是李党的首脑李德裕,因此双方结怨甚深,一旦大权在握,就会对对方加以打击、排挤。唐穆宗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牛僧孺做宰相时。就把李德裕排挤出朝廷。李德裕任四川节度使时。接受吐蕃将领的投降,收复了重镇维州。牛僧孺却感情用事,强令把降将和城池交还吐蕃。而唐武宗时(公元841~846年),李德裕做宰相,又把牛僧孺、李宗闵放逐到南方。唐武宗死后,宣宗即位,牛党成员白敏中担任宰相。牛党又纷纷被重新启用,李党全遭罢斥。李德裕被赶到遥远的崖州,没过多久便郁郁而终。

这场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斗争。加深了唐朝的统治危机,加剧了唐朝统治的灭亡。

黄巢起义

公元780年,由于均田制瓦解,唐以两税法代替租庸调制,征收户税和地税,地税按亩收谷,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由于税额不断增加,农民负担也越来越重。统治者还巧立名目,横征暴敛。苛捐杂税中对人民影响最大是盐税。玄宗开元时,斗盐10文钱,而至788年猛增到370文。百姓无力买昂贵的官盐。只能吃价廉的私盐。对贩私盐的人,政府将进行残酷镇压。盐贩以武装对抗。盐贩武装后来成为唐末农民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后期,北方一带连年水旱灾害。关东地区几乎颗粒无收,政府不但不体恤百姓,反而派人催交赋税,广大人民几乎被逼上了绝境。875年,濮州(今河南范县)人王仙芝领导数千人在长垣(今河南长垣)起义,黄巢在家乡带领数千人响应,唐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黄巢是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县)人,与王仙芝同贩私盐,他们很快会合在一起,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878年,王仙芝战死。黄巢被义军共推为王,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黄巢挥军渡江,转战江南。然后又挥师北伐,途中不断有农民加入,起义军很快就发展到60万之众。880年十二月,起义军攻占长安。黄巢称帝,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以金统年号。大齐以朱温等为大将,尚让等为宰相,留任唐朝四品以下官员,安定社会秩序,打击顽抗之敌。严厉禁止滥杀无辜,但严厉镇压了一大批大官僚、大贵族。

然而可惜的是,起义军没有乘胜追歼唐军。唐僖宗逃往成都后,纠集残部和藩镇兵力卷土重来,包围了长安。882年,朱温叛变,投降唐朝,僖宗赐名“全忠”,起义军受到很大损失。883年,唐为了有力镇压起义军,于是便请沙陀贵族李克用领4万强悍军队协助,唐王朝力量大增。黄巢带15万义军撤出长安。其后尚让等将人又投降唐军。884年,黄巢在泰山狼虎谷的襄王村(今山东莱芜境)战败自刎而死。历时10年的黄巢大起义最终失败。

李世民

公元599年1月,李世民出生于陇西成纪,家庭背景十分显赫。其曾祖父李虎是北周的八大柱国之一,受封为唐国公;祖父袭封唐国公,曾任隋朝安州总管;父亲李渊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姨侄;母亲是神武功窦毅的女儿,是位出色的才女。

李世民自幼聪慧过人。写得一手好字,又武艺娴熟,擅长骑射,深得李渊的宠爱。7岁时就被封为唐国公,后来又做了太原留守。

617年5月,李渊在晋阳(近太原)起兵,李世民为统帅,11月李世民率兵攻占长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武德元年(618年)5月,李渊称帝,建国号为唐,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任尚书令,弟弟李元吉被封为齐王。

唐王朝建立之初。刘武周侵占并州,李世民挂帅出征,大破刘军,收复了并州。然后,又领兵向东,先后讨平河北窦建德、洛阳王世充以及瓦岗军、江淮杜伏威以及李轨、薛举等割据势力,到623年,李世民东征西讨,用了4年零1个月逐步平定了天下。

李世民与日俱增的威望和地位逐步威胁到了李建成的太子宝座,同时也引起了齐王李元吉的嫉妒。武德晚年,李氏兄弟为争夺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而且愈演愈烈,终于于武德九年(626年)演出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渊也在两个月后,被迫退位,改称太上皇。武德九年(626年)八月,李世民即帝位,次年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

李世民即位后,虚怀纳谏,采纳魏征的意见,定出“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即安,远人自服”(《旧唐书·魏征传》)的方针,积极推行均田制等有效措施,恢复生产,励精图治,使得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国势强盛,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唐太宗病逝。

唐太宗从20岁登基到51岁去世,在位23年,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谱写了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

魏征

魏征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酷爱读书。但由于父亲去世较早,魏征青少年时期生活十分清贫。然而,生活的窘困并没有将魏征压倒。他更加地勤奋好学,很快就成为当地颇负盛名的文人。

隋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天下大乱,其中声势最大的是李密领导的瓦岗农民起义,魏征掌管文书。李密失败后,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投降唐朝。后太子李建成欣赏魏征的才华,招他做太子洗马。魏征对太子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从此对李建成忠心耿耿。

在太子与秦王的政治角逐中,魏征一直为李建成出谋划策,算计李世民。他早就在暗中劝太子李建成要早做准备,以免事出不备,但李建成一直犹豫不决,未做果断的决定,致使秦王李世民的力量越来越壮大。终于在武德九年,先发制人,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事变”,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

玄武门之变后,秦王李世民稳坐了太子宝座,他将魏征叫到跟前,责问他说:“你一个臣子,竟然挑拨我们兄弟间互相争斗,到底什么用心?”魏征从容答道:“如果太子早听我的话,也不会落得今天的下场。人各为其主,我也不过是忠于我的主人,这也有错吗?”李世民听后,不但没有责罚他,反而对他的应对如流非常赏识,更对他的敢于直言佩服有佳,因而,不计前嫌,任命他为詹事主簿,掌管文书。两个月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又将魏征提升为谏议大夫,专门负责给皇帝提意见。

魏征勇于犯颜进谏,不计个人安危,匡正唐太宗政治上的不少失误,使本来还对他存有戒心的唐太宗逐渐认识到了魏征的可贵。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逝,唐太宗伤心欲绝,他感叹地对朝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持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征一生,“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其思想和行为,千百年来,一直被奉为封建政治家的典范和规范,传为千古美谈。

武则天

武则天本名武媚娘。生于公元624年。其父因参加李渊的晋阳起义有功,被封为应国公,任工部尚书。其母为隋朝宗室杨达的女儿。武则天是他们的二女儿,自幼才貌出众。聪慧机智,又精通文史,因而闻名京师。

637年,武则天应召进宫,入宫后,太宗见其妩媚动人,遂赐号“武媚”,封为才人,深得太宗宠爱。649年,唐太宗驾崩,所有未生育的嫔妃都要出宫到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武则天也一样到感业寺当了尼姑。

654年,武则天重又进宫,被高宗封为昭仪。她先利用王皇后打击了萧淑妃,然后又趁王皇后来探望的机会,残忍地掐死亲生女儿,嫁祸王皇后。大唐永徽六年十月十三日,被蒙在鼓里的高宗废王皇后和萧淑妃为庶人。十月十九日,正式册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利用高宗的懦弱无能,逐渐干预朝政,确立自己的威信,很快她的权势就凌驾于高宗之上。660年,高宗正式委托武后授理朝政,从此武则天独掌大权,在宫中与高宗并称“二圣”。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逝,太子李显即位,是为中宗。然而,武则天只让李显做了54天的皇帝就将他废黜为庐陵王,软禁在宫外。又立李旦为帝,是为睿宗,但睿宗是个十足的傀儡皇帝。

690年,武则天踢掉傀儡皇帝李旦,自立为帝,上尊号为“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

从大唐永徽六年被立为皇后到神龙元年中宗复位,武则天前后执政达50年之久,充分展示了她不凡的魄力和出色的政治才能。

神龙元年(705年),五王在宰相张柬之的带领下发动宫廷政变,率领禁军入宫,逼迫武则天退位。还政中宗。是年一月,武则天病逝,遗诏“袱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叱咤政坛几十年后,终于又回归女人。继续享受李氏子孙的香火。

同类推荐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仪:君子重仪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仪:君子重仪

    《仪·君子重仪》是该套丛书中的一册,分文质彬彬扬仪节、敬长重贤、重德行,显仪态三篇,内容包括:伯禽趋跪的故事、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言谈交际要看对象、石奋有礼、仇览自整等。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使青少年增强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敬:敬业成才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敬:敬业成才

    这本《敬(敬业成才)》(作者于永玉、宫杏飞)是其中一册,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使青少年增强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 鲍里斯来营救(我的怪物第1部)

    鲍里斯来营救(我的怪物第1部)

    这本书的章节很短,是5-9岁孩子的理想读物。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告诉了大家好人最终会赢的道理。你的孩子一定会喜欢这个故事。鲍比有个特别的朋友,别告诉别人哦,因为他是个怪物!他叫鲍里斯,一身红毛,两只金角。鲍里斯会帮助鲍比驱除噩梦,他还跟鲍比去了学校。他很看不惯杰克欺负他的朋友鲍比,而杰克不知道,鲍里斯正在想办法让他当众出丑……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 给孩子的财商启蒙书

    给孩子的财商启蒙书

    钱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妈妈的工资会被扣掉一部分钱?为什么大家把钱存进银行?买“需要的”还是买“想要的”?打折就一定便宜吗?怎么买才最划算?我要怎么记账?怎么管理自己的压岁钱?
热门推荐
  • 殿下今日超任性

    殿下今日超任性

    女医师穿越到古代,竟让她得知自己是隐藏的终极王者!磨刀霍霍,她要翻身农奴把歌唱啦!“那什么皇叔,你听着,前世我可只凭一招就干掉你喽,还不快来俯首称臣!”“是么?你确定?”一心抱大腿的苦命小太医vs装大腿的腹黑大皇叔。本书又可称为《Boss血量不足,请补给》
  • 魔禁里的多重能力者

    魔禁里的多重能力者

    重生到魔禁世界时白井洛是淡定的,不过在知道自己的表妹是某个写做黑子读作hentai后白井洛整个人都不好了。(分类改回来了!)欢迎加入魔禁里的多重能力者,群聊号码:694235948Ps:本书是综漫流,预定世界魔禁,从零,约会,fate,幻想乡,JOJO的奇妙冒险。
  • 纯净血统

    纯净血统

    不知为何,季扬总觉得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呼唤着自己,让自己心潮澎湃的感觉,难以抑制的激动,难道这就是热血,是使命感?
  • 红楼之遇到妹控怎么办?

    红楼之遇到妹控怎么办?

    各种妹控穿越到红楼的故事。林妹妹的堂哥薛蟠,贾家的长子王仁,史湘云的哥哥……这里是妹控的天下!
  • 绝颜无泪

    绝颜无泪

    美人倾城,君子愿以命相换。换美人回眸一笑,换美人肩头一点红梅。“以命相换?我要这命有何用?不过落得一个坏妖的名声罢了。不过,既然是倾城,不如,君子努努力,用那传说中的城池来换,可否?”狐妖浅笑,明媚宛如官窑里温润的新瓷,好似皖南二月的梅花。时间之外,驻留传说中的“第七世界”,独立的空间,永恒,是所有人一生的追求。只是,停留在时间之外的,究竟是谁?又是谁看着谁决绝离去的背影,泪流满面的微笑着说:“无所谓”
  • 深爱之公子谋妻

    深爱之公子谋妻

    见识了各种相亲奇男的28岁剩女,姜瑜终于决定反抗老妈,离家坐上飞往M国的飞机,岂料老天也看她不顺眼,她在飞机上炸了个粉身碎骨。已经做好死去的心理准备的她,发现自己重生在一间产房。她不是那个要出生的孩子,她是那个要生孩子的产妇!经过地震里生孩子惊心动魄的一幕,她发现那些护士医生竟然是要对自己和孩子不利的!那怎么行,她带着孩子拼命逃走了,幸好遇到好心人热心搭救。而她的人生,也由此开始转变。冯家,在A市的地位无与伦比,冯家公子,凌厉的手段,沉稳的性格,在A市无人不知。就是在这个城市,两个人的碰撞刚刚开始,缘分的丝线已经悄然交织。
  • 三生三世之凤凰翎

    三生三世之凤凰翎

    “公主,你这样够美了,不用再多加修饰了。”梳头丫头环儿看着镜中的俏脸怯怯的说。从五更起,她就开始帮公主梳头,这都梳了两个时辰了,发型也反反复复换了好几个了,可是公主还是不满意,害她只好将她最近新研究出来的星辰凤凰尾给她梳上。“不行,今天是皇兄选新嫂嫂的日子,我必须美美的,不能给皇家丢脸不是。”坐在镜子前的星月公主拿着镜子,左看右看,总觉得有些不满意,虽然比前几个发型好看了很多,可是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劲。“呵~~”环儿笑得勉强,眼珠子却白了又白,嘴儿嘟得可以挂得住油瓶。敬请关注:《凤凰翎》
  • 腹黑王爷的俏皮妃

    腹黑王爷的俏皮妃

    某女:莫名其妙的就被老头卖掉了?还是卖给皇上当儿媳?一个字:逃!流年不利遇到一匹狼,又坏,又腹黑!我再逃,怎么又是这匹狼?兜兜转转,开遍桃花~某男:还是跟我走吧,我帮你斩桃花!某女:才不!你自己的桃花还多着呢!某男:妞,你注定要成为爷的小女人!某男扛起某女,一巴掌拍上某女小屁股,跟爷走~“去哪?”“洞房!”
  • 锦瑟嫡女策

    锦瑟嫡女策

    我白欣苒,天生凤格,万众瞩目。幼年丧母,大病,逐体弱多病,更患有心疾。为避豺狼,养病山庄。一朝回京,众人本不以为意:体弱之人,又有何惧?待我初露锋芒,将算计我的一一驳回,将十五年来的一笔笔旧账一一清算。终于,他们慌了,乱了。在皇城上演场场闹剧:尚书血案,侍郎卖女,夺嫡之战……乱世之中,怀满腹经纶,是福是祸?我将西陵皇城搅成一锅粥,又以一己之力将乱世恢复成太平盛世,是妖女还是凤女?他是谢家公子,谢景瑜。一个我等了十年的少年郎。十九岁那年平南王府灭门,从此他便没了家。我放在心尖上的人儿,从此收敛了笑,徒留一身戾气。曾亦是建安风流郎,现却是皇城鬼见愁。他道:“娇娇,我无家可归了。”“有我。”他道:“娇娇,二公子又摆脸色。”“有我。”他道:“娇娇,五姑娘被退婚了。”“有我。”他道:“娇娇,没有人心悦我了。”“有我。”他道:“娇娇,我娶你可好?”“……好。”我只愿你,笑容如初,对我道声:娇娇,我心悦你。我护着的公子,无需一人背负所有,我会陪你一起,我们共同征战乱世。谋它个太平盛世,谋它个锦绣未来!
  • 龙瀛志

    龙瀛志

    “龙衔阳事件”之后改名为“龙瀛洲”的小世界,位于天与地交界的边缘,由四块大陆组成:东之东玄、西之龙合、南之湳瀛、北之苍溟。千年以来群雄辈出;千年之后的“大黑山事件”则是另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