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572900000001

第1章 诗人是给时间画像的智者——赵晓梦诗集《时间的爬虫》序

叶延滨

读赵晓梦的诗集,读出一点诗外之韵。赵晓梦,笔名梦大侠,现居成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自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上百种报刊,入选多种选本,曾获鲁藜诗歌奖、杨万里诗歌奖、2017首届中国当代十佳诗人奖、《西北军事文学》优秀诗人奖等多种荣誉奖项。然而,在诗歌圈里,他不算最露脸的名家,也不是经常被诗评家提携点名表扬的角色。因为,写诗只是他的业余喜好,如同有人喜好打太极健身,有人喜好下围棋活脑,而赵晓梦喜欢写诗养神。诗人赵晓梦有更为重要的社会身份,办报纸,办一份全中国都点赞的《华西都市报》,他的职务是常务副总编。“常务”是什么意思,你懂的,一大堆编辑记者听他的指挥,成千上万的读者跟着他的眼睛看世界。办报纸在网络时代居然也办得风生水起,这种人应是知识界中的“实业家”。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真是在心里佩服这个赵晓梦:办报纸是他作为当代知识精英的“兼济天下”,写诗歌是他的“独善其身”。做事做得好,写诗写得好,这叫健全人生,雄健诗品。

自古至今,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其中能做事、能写好诗的也不少,读赵晓梦的诗,深感这是一个智者的心灵写照,不禁让我想起他的四川老乡苏轼。古代的诗人中,聪明的诗人不少,说得上面对命运表现出生活智慧者,非苏东坡莫属。李白无疑是绝顶聪明的天才,神思飞扬,文采绝世。但他命运多波折也不能全怪别人,顺风时皇上给了脸,给点阳光就灿烂,天子面前脱靴放浪,刚热闹立马失宠再坐冷板凳。杜甫是心怀天下黎民的诗圣,只是日子过得苦哈哈的,读他的诗总有一张皱着眉头的脸在眼前晃动。命运多舛的苏轼,颠沛流离一生,不断被朝廷放逐,却挡不住他活得自在,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篇。读他的诗,没有呼天抢地,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得志张狂,没有失意惆怅,诗句中透出诗人内心的豁达、从容、淡定、自在和幽默,显示出了以微笑面对命运的大智慧。读赵晓梦的诗作,也为他微笑面对命运和时间所表现的智慧所感动,更从诗行中读出有别于他人所独有的那份从容、自在和幽默。

这本诗集共有八章,贯穿各章题目的是时间:“第一章 被伦敦时差颠倒的闹钟/第二章 站在时间门槛仰望星辰/第三章 请给敦煌经卷留点时间/第四章 灵魂被时间偷走了地址/第五章 时间流动得如此地缓慢/第六章 借来的时间已还给泥土/第七章 感觉活在时间的外墙面/第八章 时间与空间被重新命名”。他的编辑方式,通过时间主轴,将诗人近两年的新作,纳入时光河床徐徐流动;而他用诗性重新解构时间,如“灵魂被时光偷走了地址”,“感觉活在时间的外墙面”,这样的言说,只能出自一个有天赋的诗人笔下,像精心设计的指路牌,引导我们走进诗人宽阔而神秘的内心世界。

诗集的第一章是诗人出访英国的一组诗。这组诗引起我的联想,想到中国新诗刚满百岁,想到新诗的初创期那些留学的英才,更会想到那个写下《再别康桥》的徐志摩:“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留恋、难舍、徜徉之情融在诗句中,对英国的这所名校和英国的草木云水,流露出初恋的滋味。百年之后,成都的这位诗人在伦敦被伦敦时差颠倒的闹钟从梦中吵醒。大梦已醒,成年的新诗和成熟的诗人,展现了另一种情怀。《大师在墙上》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人类文化的成果:“墙壁并未变得安静。挤满眼睛的嘈杂/这些从时间深处收集来的艺术品/不厌其烦复述着我们逝去生活的日常/散乱的片断瞬间获得了秩序和意义//钢琴前年轻女子的眼里岁月静好/镜前裸背的维纳斯让谁的青春吐芳华/骑马的查理一世走过秋天晨光中的田野/丑陋的公爵夫人花瓶里开出十五朵向日葵//画作在墙上醒来,偷走了大师的时间/除了画布的油彩我看不出更多名堂/但我们都尖锐地感到彼此的存在/无论皮耶罗拉斐尔维米尔还是凡·高莫奈//他们对色彩和形状的语言提炼/偷走了属于我的午餐时间/试图寻找观看这些画作的正确视角/面孔中显露出一种绝不认输的表情//被谎言饲养的总督和绝望的贵妇/睡莲池边拿骨头的年轻男子和战舰/镜子里反射出来的奇特细节常常被疏漏/婴儿圣母天使被达·芬奇安顿在神秘岩石上//迷宫一样的墙壁拉长着画布的时间/人与历史之间横亘着的深渊在色彩中和解/尽管完美人生是无数大师一个伤心的梦/但我知道,他们的灵魂决不出售”这首短诗有极大的容量,将诗人在博物馆画廊的时间,变成了一条历史的长河;将一个游客的门票,化为对人类命运和文化的思考。在对比和异质中,消解历史的积怨,找寻共同的梦想与追求,在全新的视角中,诗人自信而骄傲地确认自我。这首诗不仅表现了一个当代诗人与世界对话的新基点,同时也展示了一个中国文化学者的思想轨迹。

作为一个文化学者和传媒精英,赵晓梦的诗歌有更多的文化色彩。在“站在时间门槛仰望星辰”这章节,他将中国社会的现实摆在酒桌饭局上,像一幕话剧,人们都成了酒水筵席里的角色:喝酒的人、劝酒的人、醉酒的人、唱酒的人、品酒的人、酿酒的人、拉酒的人和带酒的人。这让我想起老舍的《茶馆》。老舍将老北平的市井闲人都拉进茶馆成了茶客。这是象征,也是黑色幽默。在这场戏中出现的角色,都是我们熟悉的陌生人:“以人民的名义喝下这杯酒/你关心的高速公路星级宾馆/甚至被历史学家忽视的如厕难题/全都在你手上的酒杯里//不要有压力,喝酒就是释放压力/就像大盘洗洗才会健康/每一次回调都是抄底加仓的良机/因为行情总是在犹豫中上涨//这峡谷的山也不会让你“恐高”/这河里的水绝不是空头的假水/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利好一个浪头打来/高送转的填权行情杯酒岂能封住去路……”《劝酒的人》这一番酒话,我们好像都听见过,生动而又荒诞。酒江湖,诗江湖,在职场、官场和各式场所里,人们扮演的各式角色,诗人用诗一一解剖。其中所展示出幽默赋予的力量,来自内心的强大;而精心把握的丝毫分寸,显示了运用文字技艺高湛的匠心。而在“灵魂被时间偷走了地址”这一章,诗人将一场人生的大戏放在一次丧事的全过程,其与饭局之戏相比,有另一番意味深长:“等待她的所有气息与人分离/尽管这个世界的善恶已与她无关/亲朋好友的哀思都寄托在纸上/熊熊大火拿走了生产生活的用品//当鞭炮又将音容笑貌高高擎起/我不知道该如何把她放下/在时间的任意角落/她都能凭空掏出眼泪和模样//那些迫不及撇清关系的家伙/将麻绳孝帕三次抛过屋顶/我从火中听出她的叹息/犹如泥土,那样持久那样坚韧”诗人对红白事的深度解读,实际是对人性的细分,生死界上,看透红尘,读透人心。这两章诗作,充分借鉴吸收戏剧元素,将现实生活的片断,精心安排入戏,成为社会的宽窄巷子,人生的风景视窗。

中国当下的诗坛空前活跃,自媒体的普及,也让写诗成为市井大众皆可自娱自乐的方式。点击率和不负责任的批评家同样厉害,厉害得让指鹿为马成为诗歌的常态。对生命的深度体验是诗人的基本功,然而时下流行诗风,在事物表面滑行的艳词丽句,让不少与诗无关的分行散文,败坏了读者胃口。诗歌也是一门技艺,对赵晓梦的诗歌认真解读,会让我们不忘“诗无邪”的初心。在某些人将诗歌变成展示伤疤、血腥和欲望的江湖时,我读赵晓梦的《从前慢》,为诗人将生命体验完成为诗而感动:“那时候时间都埋在土里/阳光埋在土里雨水埋在土里/庄稼埋在土里只有云在天上/一觉醒来,牛还在身边吃草//比背篼先填满的不是草/是肚皮的饥饿和母亲隔着/田间地头递来声音的目光/阻止伸向玉米红苕的镰刀//汗水和饥饿成为时间的刻度/一个在泥土里快速扩散/一个在胃里快速膨胀/只是该死的太阳还在山坡上”饥饿是与死亡同样深刻的生命体验,死亡是对未知前途的恐惧,饥饿是现实生存的煎熬。这是一个真正经历过饥饿的人才能得到的体验,那就是“慢”,一切都慢了下来,让煎熬悠长而无望!我们这一辈人都经历过饥荒年代,然而能写出刻骨铭心的“慢”,这是我第一次读到!不是所有的痛苦都要血迹斑斑,都要呼天抢地,赵晓梦的《从前慢》,就如一根银针插入我灵魂的深处,唤醒六十年前深埋的记忆:我坐在课堂里,张望阳光刻在窗框上的刻痕,盼望下早自习课,去喝一碗粥,那是多么漫长的等待!诗无邪,更重要的是要提醒诗人去发现美,并用诗歌去呵护美。引人向美、向善、向上,是诗人的天职。记得前些日子,有一个初学写作者对我说:“现在都在写人性之恶,社会之丑,提倡写美好,是不是太简单幼稚了?”我回答说:“这个世界充满阴暗丑陋,人心也不乏卑劣险恶,发现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创造美更是艰苦劳作之果,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们,正是将人世间值得珍惜的美,保留于诗行,不让他们湮灭于黑暗长夜,我们才有灿烂的文明。”诗人是燃灯者,正如晓梦诗中所说:“翅膀是最好的回答/春天拥有足够自信/让我伸向三月的手/不再被风吹走。”

读晓梦的诗,有一种快意,有一种惊喜,当然有时也为诗人抱憾,如果再推敲琢磨,也许会更上一层楼。

诗人何为,立己达人。“人生的跨度注定/真诚地陷在自己的鞋子里,哪怕和/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相处再好,/不明白的生活哲学也是格格不入”读到此处,我觉得诗人说得极好,我再说,也就画蛇添足了!

是为序。

2018年12月于北京

同类推荐
  • 哑石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哑石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中国新诗自“五四”发轫,至今已近百年历史。湖北长江出版社一直致力于中国新诗的整理出版工作。本套“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推出了21世纪以来已较为成熟的中国新诗人。本丛书每位诗人单独成册,力求系统地收录诗人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书前附有诗人生活照片二帧,书后附有“诗人简历”,以说明诗人生活与写作之基本情状。本书为其系列之一的“哑石诗选”。
  • 嗬!我最喜欢的民俗故事

    嗬!我最喜欢的民俗故事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气派、一种特质的民族民俗文化风情。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为生活方式的迥异,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民间风俗更是绚丽多姿,因此民俗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
  • 沙漠密语

    沙漠密语

    本书《沙漠密语》就是由她编写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调查报告了中国西北六省(包括新疆、青海、内蒙古和陕甘宁)的沙漠地带。
  • 陈应松文集:中国瓷器

    陈应松文集:中国瓷器

    陈应松的写作常被人称为是“底层写作”或是“生态文学”,不少作品深刻而真实地描写了苦难的生活以及苦难的人群。由于“神农架系列”小说,他在神农架林区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神农架十大人物”之一。他回忆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自己原本是出身文盲家庭的孩子,一个封闭环境中的不通汽车的针眼小镇人,“一个高中时才看到《唐诗三百首》的学生,不是天才”。今年以来,他自愿要求到家乡挂职,深入生活,进行广泛的乡村调查,尤其想唤醒自己童年和少年的记忆。“我怀念不成器的青春时代。虽然现在是露臀装的时代(包括文学的露臀装),可我还是要为青春喝彩,为糊里糊涂的青春欢呼。”
  • 鲁迅和那个时代的战争

    鲁迅和那个时代的战争

    这是一本关于鲁迅和他“论敌”之间的论争文选,记录了鲁迅的笔战经历。其中有鲁迅与陈西滢关于“闲话”的是非之争、“鲁、梁”论战、鲁迅与林语堂的意气之争、周作人与鲁迅的矛盾等论战双方的文章,再现了那个时代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一群文化精英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阅读鲁迅与对方论战的文章,在这样的场景“对比”之下,或许可以弄清楚原先单看一面的文章难以明白的许多事情。比如,人们会发现,原来鲁迅之被骂远多于他之骂人,在许多问题上他都是出于被动的反击;鲁迅对别人多是“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他自己却是一再地被人指为的“学匪”,等等。这些“论战”的文字,是鲁迅文笔最为犀利、最精彩的一部分,鲜明地表现了鲁迅的特点。
热门推荐
  • 神医毒妃王爷靠边站

    神医毒妃王爷靠边站

    他是轩辕王朝的三皇子南宫夜,却因他人暗杀双腿残疾,只能与轮椅为伴;她是苏家四小姐苏溪,天生丑容,全府上下无人待见,从二十五世纪穿越而来的神医苏西与残废三皇子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刀剑光影

    刀剑光影

    白云宫一夕之间被灭,武林神秘势力风起云涌,南宫家族内部权力之争暗中上演,司徒世家的复仇悄然来临……四十九年前的真相浮出水面,南宫振天大权旁落,圣剑城危机四伏,看南宫慕如何挽狂澜之即倒,扶大厦之将顷……四大家族百年渊源所为何来?四件神兵利器究竟藏着什么密秘?到底谁会得到最后宝物天下无敌?刀光剑影间,一切无所遁形!
  • 贵族学院:邻家有女已长成

    贵族学院:邻家有女已长成

    青梅竹马,相互喜欢,可没有人愿意点破,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那就……给你们一点小提示,看文吧。
  • 剑域封仙

    剑域封仙

    一剑闯大陆,血域神兵出。朝花拓彩暮,白雪迎春露。何谓剑之最高境界?人剑合一,佩剑须弥。在大陆第一剑派遥天剑派的冰谭深处,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这一切的一切是偶然的发生还是命运的嘱托?父母双亡的懵懂少年如何成长为一名绝世高手,最终走上通向仙界的大门?
  • 友谊之恋

    友谊之恋

    可心因嫉妒心梦有好成绩,又有蓝雅,蓝静,乐琪和乐欢几个成绩好的朋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 吸血鬼公主的恋爱史记

    吸血鬼公主的恋爱史记

    爹地,妈咪,哦不,是我的复仇对象,我来报仇了,你们……等着吧!
  • 悠然我思

    悠然我思

    把想到的用文字写下来,把写下来的慢慢品味,就有了些感慨,就把感慨结集成册。
  • 花样年华之如诗往事

    花样年华之如诗往事

    记得那些如诗、如风的日子里,我与你重重叠叠依偎依成一道动人美丽的风景。你的一个眼神,一句轻轻的、轻轻的呼唤,就能让我听不到,听不到春去的声音,来不及,来不及去发现那些哀伤。只是那一声叹息,为你许下的千般温情柔意,浮沉俗世谁成度,情倾意尽。记忆中的那些往事,就像那落在窗台上的灰尘,阳光一照,爱你,却只能相忘于那滚滚红尘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空城只有旧梦在

    空城只有旧梦在

    七年久违,他未变,可她变了。“叶倾倾你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你找回来。”“言国城,你既然决定要走,又何必挽留?”这七年,她负他?还是他负她?
  • TFBOYS命运微光

    TFBOYS命运微光

    写三位女孩在一次偶遇到了tfboys。而和他們,生活的日子里是悲伤的是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