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3600000014

第14章 面对亲人的“战争”(5)

挖尸体,是个胆量活。地震中的遇难者,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尸首分离。残缺不齐,血迹斑斑,腥味浓烈,一般远远看上一眼,还能承受,一旦零距离接触,恐吓程度,不可想像!炮兵营营长叶恒星说,废墟上的尸体,场面太惨烈了!可以说,什么样的尸体我都见了,趴着的,躺着的,横着的,竖着的,吊着的,挂着的,缺胳膊断腿的,眼珠蹦出来的,没有谁比我见过的尸体多了!面对这些尸体,确实让人感到恐惧,但我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亲人,就无所谓了。要是我能早来一步的话,我一定能把他救出来。这一点我非常自信,因为我有这个能力。可惜我来晚了,来了又缺乏工具,所以非常惭愧!炮兵营二连班长王进说,来灾区之前,我连亲人死了,都没有见过。但到灾区后,在金河磷矿家属区和红白中学,我看到了各种各样、惨不忍睹的尸体。有的刚跑到过道上,就被预制板拦腰斩断;有的头已经伸在了阳台外面,身体却还压在阳台里面;特别是有的孩子,只差一步甚至半步就可以跑出教学楼了,但还是被预制板砸在了头上,或者让钢筋穿破了胸膛;有的孩子等我们挖出之后,全身已经压扁了,放在担架上,连亲生父母都认不出来了,只有靠孩子的书包、脚上的鞋子或者衣服上的一个小饰物,才能确认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孩子。看到这些惨象,心里确实害怕,泪水在眼里打转,都不敢哭出声来,因为我一哭,全班战士就会跟着哭。但一想到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就什么都忘了,硬着头皮往上冲!二营营长肖亮带着战士在洛水新星河水泥厂挖第一具尸体时,遇难者眼球都没有了,脸上只剩下了两个洞,十分恐怖!战士们见了,谁都害怕!当时,还没有装尸袋,搬尸体时只能一个人抱,或者两个人抬。这事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用力不够,抱不起来;用力过猛,或用力不当,又会伤了尸体。所以肖亮只有自己干,自己给自己壮胆。他走过去,先用手扒去尸体上的土,然后把尸体从下面慢慢拖上来,搁平,用床单裹好,再把尸体抱出去。他心里当然也怕,但现场他的官最大,死者的亲属就在身边,尸体不刨出来,没法向亲属交代。

挖尸体,是个细心活。挖尸体,光有胆量不行,还必须心细。即是说,除了克服心理障碍,不怕尸毒感染,还要认真对待遗体,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因为在尸体没有挖出之前,你不知是死是活,万一这个人还活着呢?所以,在挖尸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稍有一点疏忽,就会损坏尸体。比如,5月16日这天,地方上有一个开大铲车的司机在清理废墟时,事前不清楚里面有没有尸体,一不留神,一铲下去,竟把一具尸体的脸铲去一小半!二营一个排长发现后,疯了样扑上去,一边冲着司机大喊停,一边用自己的身体奋不顾身挡住大铲车,然后跪在地上,双手捧起遇难者的头,放声大哭了一场。后来这位排长说,在废墟上挖尸体,我们一点不懂,每天只凭着对老百姓的感情在挖。尽管这件事不是出自我们当兵的手,但要是我们有点经验的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有的战士还说,早知道要地震的话,提前练练怎么挖尸体就好了!所以后来凡是发现可能有尸体的地方,战士们宁肯自己多干一点,多累一点,多苦一点,也要坚持用手刨,不让机械推。

挖尸体,是个危险活。二营五连班长李清梨,四川广元人,5月13日来到什邡洛水后,便开始与死人打交道。每当发现尸体,他总是一马当先,冲在前面,在连续四天四夜挖掘尸体中,没吃过一顿热饭。5月18日这天,挖尸的地点两边都是危楼,一有余震,便摇摇欲坠,既不能机械施工,又不便锹镐作业。他仔细观察了地形后,主动爬到废墟上,用手一块块地捡砖头,一根一根地拔房梁,一点点地刨泥土。由于天气炎热,尸体已经腐烂,尸水开始流出,尸味非常刺鼻。但在防护器材有限的情况下,李清梨强忍着刺鼻的尸味,坚持作业。尸体挖出后,他的手套和手指全被磨破了,死者的亲属捧着他的手哭,他则陪着死者的亲属哭。

挖尸体,还是个伤心活。挖尸体不只面对死人,还要面对活人——死者的亲人。官兵们既要让死者安心,还要让活人放心。而要做到这一点,不光要付出汗水,还要付出泪水。比如,战士们挖出尸体后,在有条件,有时间的情况下,一般都要将尸体一一摆放好,以便于死者亲属认领。但有的尸体,特别是孩子的尸体,刚一挖出来,未等放好,母亲们就要扑上去,抱着尸体嚎啕大哭。为了亲属们的安全和健康,防止瘟疫,战士们就胳膊挽着胳膊,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尸体,然后苦口婆心,劝导亲属们不要接近尸体。但有的孩子的母亲,拼死拼活,不顾一切地要扑向自己的孩子,怎么劝阻也不行。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战士就一边流泪,一边抱着孩子的母亲死死不撒手。

班长王进说,在废墟上挖尸体,开始,是孩子的母亲哭着求我们,求我们快点把孩子挖出来;后来,是我们哭着求孩子的母亲,求她们千万不要靠近孩子的尸体。有一天,我们从红白中学的废墟上刚挖出一个孩子,孩子的母亲一下就扑了上去,抱着孩子不撒手,哭得死去活来,怎么劝也不行。后来,班里一个刚入伍才20天的新兵一下就跪在了地上,抱着这位母亲,一边哭,一边喊着说:“妈妈,求求您了,快起来吧!妈妈,求求您了,快起来吧!”这位母亲一听有人叫“妈妈”,猛地转过身来。一看是个战士,却还是个孩子,慌忙放下自己的孩子,扶起身后的战士,说:“孩子,快起来,妈妈听你的,妈妈听你的!”叶恒星营长对此也感受很深,他说,每次我看见废墟边上那一排一排望着、等着、渴望见到孩子的母亲,我心里就受不了!大概是5月17日这天,红白中心小学一个学生的母亲找到我,说她的儿子还埋在废墟下,怎么也挖不出来。我立即带着队伍赶了过去,可这位母亲只知道孩子埋在下面,却不知道孩子埋在什么地点。我问老师,老师说不清楚;又问老乡,老乡也说不知道。我只好领着战士自己找,自己挖。头天挖了整整一天,没挖着。第二天,我让这位母亲领着我们找,她说在哪儿,我们就挖哪儿。第一遍挖了个底朝天,没有;第二遍又挖了底朝天,还是没有。战士们累得满头大汗,有点泄气了。可这位母亲却一直守在废墟边上,一天一夜,不弃不离,而且还拿出儿子的照片给我看,并向我哭诉着说,她儿子怎么听话,成绩如何好。看见照片上那位天真可爱的孩子,我就想起我7岁的儿子,恨不得打个洞钻进去,也要为她找到儿子!我对战士们说,不管有多苦,我们必须找出这个孩子!不然对不起孩子的父母,也对不起死去的孩子。这些孩子本来就死得不明不白,父母要是最后一面都见不着,那就太残酷了!虽然我们不能把死人变活人,但我们可以让活人见到死人!可以让死人死得体面一些,死得尊严一些,死得让亲人放心一些!于是,我们又挖了第三遍,终于在楼房的最下层找到了这个孩子!当我们慢慢刨开最后一层泥土时,看见孩子的手上,居然还紧紧抓住一支铅笔!在场的战士们都惊呆了,并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还有一次,即5月18日晚,叶恒星带着队伍路过红白镇松林村时,发现路边有一个瘦瘦的小女孩抱着一个布娃娃站在一片垮塌的房屋前发呆。叶恒星一打听,小女孩叫李琳媛,12岁,父母都是湖南道县人,来红白镇打工多年,以弹棉花为生。地震那天,李琳嫒的哥哥、弟弟在学校遇难,爸爸、妈妈在家遇难,原本一个圆满的五口之家,顷刻间便只剩下她一个了。小女孩天天守在这里,希望有人帮她找出爸爸妈妈,哪怕见上一面。了解情况后,叶恒星抚摸着小女孩的头说,孩子,放心,只要解放军叔叔在,就一定把你爸爸妈妈找出来!说完下令队伍立即行动。从傍晚8点,到翌日凌晨1点,叶恒星领着官兵们连续苦战了5个小时,终于把小女孩的父母从废墟下刨了出来,可倒塌的房梁和预制板已将两人砸成了肉饼!为了不让小小年纪的小女孩看到人间血淋淋的一幕,叶恒星让战士先把小女孩带到一边,等整理好她父母的遗体并用棉被包裹好之后,才让小女孩与她父母见面。之后,为了能让小女孩从悲痛中缓解过来,叶恒星一直把小女孩带在身边,不断地安慰她,鼓励她,然后又连夜把她送到政府指挥所,协调安排好她的吃住问题,并把自己身上仅有的100元钱也留给了她。5月24日,是小女孩的生日,地方某孤儿救助站为小女孩举行生日活动,邀请叶恒星参加。可在这个集会上,一个电视台的新闻主持人为了煽情,制造所谓的“现场气氛”,不断提起小女孩的爸爸和妈妈,致使刚刚平静下来的小女孩的情绪再次受到刺激,泪水止不住地往外流。叶恒星再也看不下去了,甚至是愤怒了,他冲上台去,几乎是从人群中一把抢走了小女孩,然后将她带到后台,用自己的身体护着,不让任何人采访,像一位父亲,保护着自己的女儿。两个多月后,叶恒星在帐篷接受我的采访时,他含着眼泪对我说,地震太残酷了,它撕碎了遮挡人世间的一切,把血淋淋的东西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也展现在了孩子们的面前。本来,地震已经伤害了小女孩的全家,伤害了她的心灵,我不愿让这小女孩再受到人为的伤害了!

其实,挖尸体最大的“敌人”,是尸味——尸体的气味!谁都知道,尸味是世界上最难闻的一种气味。地震后的灾区,开始是下雨,接着是太阳,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的升高,尸体渐渐腐烂,尸味开始弥漫。特别是后期,废墟中尸味之臭,刺激之大,古今汉语,难以表述。在灾区采访的日子里,我曾无数次闻到过尸体的气味,其中最强烈的,有三次:第一次是5月20日,在都江堰聚源中学,由于废墟上洒满了石灰和消毒药水,尸体味、石灰味和药水味三者搅混一起,相当浓烈,相当刺鼻!第二次是5月22日,在什邡蓥华镇蓥峰实业有限公司的废墟上——据说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救援队,均先后来过此地。当时五六台挖掘机、推土机正在挖掘清理一塌糊涂的废墟,我冒着危险,冲进废墟,辗转穿行在几台挖掘机之间,不断抢拍照片。忽然,一辆大铲车掀起大铲,一堆水泥、钢筋、砖块和衣物中,我竟看见有残尸遗骸搅混一起!我顿时惊骇不已,迅速按下快门!就在这时,一股强烈的尸臭味钻进了我的鼻孔,我一阵恶心。后来当有记者问我为什么要冒险冲进废墟呼吸尸味时,我回答说,废墟是历史的见证,转瞬即逝,今天血迹斑斑,明天便干干净净,若不及时抓拍下来,不久的一天我们便会失去记忆;而废墟上的尸体气息,对和平年代的军人来说,也许是一剂最清醒的清醒剂!第三次是5月23日,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上。那天时值中午,太阳很大,天气很热,一走进废墟,浓浓的药水味加上自身的汗水和泪水,一下便熏得我睁不开眼睛。当时我不知什么原因,以为眼睛会瞎,心里一阵害怕。后来用纸巾不断擦洗,才慢慢睁开。而就在我睁开双眼继续走进曾经埋葬过1300多名学生的废墟时,一股强烈的尸体味扑鼻而来,熏得我头昏脑涨,差点呕吐。我慌忙捂住嘴脸,逃出废墟。

但黄继光团的官兵们面对尸体,面对尸味,却不能逃避,只能接受,只能呼吸!而且,不光被动接受被动呼吸,还要主动接受主动呼吸。即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废墟中剩下的尸体越来越少,那些表面的、容易发现的尸体基本都找到了,但还有一些埋在废墟深层的、楼房底下的、很不容易发现或者根本不为世人所知的尸体,依然存在。那么对这部分尸体如何处理呢?是继续寻找?还是干脆放弃?黄继光团决定,为了让死者真正做到入土为安,让生者不留最后遗憾,不管是在野地,还是在深山,无论是在废墟深处,还是在楼底下面,必须想方设法绞尽脑汁竭尽全力,找出最后一具尸体,给亲人一个交代,还生者一个心愿。

但军队毕竟不是挖尸队,既没专业的工具,也无专业的仪器;加之时间非常紧迫——再不及时找到尸体,就会完全腐烂,因此当“生命探测仪”、“尸体探测仪”之类的玩意儿只能成为挂在军人嘴边的名词时,寻找尸体的最现代、最实用、最有效的工具,便只有军人身上的器官——鼻子!也就是说,军人们只能用自己的鼻子到废墟上去闻,才能判断尸体是否存在,确定尸体具体位置——如同应对一场非常规的战争,只能按非常规出牌,按非常规出兵。

黄继光团三营机炮连三排长汪继敏,曾亲自参加了用鼻子在废墟上寻找尸体的全过程。汪继敏告诉我说,5月19日上午,我们奉命到红白镇松林村6组去搜寻尸体。松林村6组离红白镇有5公里左右,里边的山路很难走,建在这里的一级电站全被泥石流埋了,上面还出现了一个小的堰塞湖。我们找来一些木板,搭了一个独木桥,才进了山。一到松林村,有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就跑来找到我们,说他爸爸还埋在下面,怎么也找不着,让我们去帮他挖出来。我二话没说,带着九个人就去了。到那儿一看,只有两个小木房还在,其他都垮了。我们没有探测仪器,只有在废墟上到处挖,到处刨。挖了好长时间,就是挖不着。小男孩说可能是在下面,我们又到下面去找,还是没找着。后来有个战士叫牟方富,重庆人,他对我说,排长,尸体可能在这儿!我跑过去看了看,并没有发现尸体,就问他,你怎么知道尸体在这儿?他说,我趴在地上用鼻子闻出来的。我大吃一惊,半信半疑,但想了想,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叫另一个战士也去闻一闻。这个战士蹲在地上,用鼻子闻了几下,起来说,对,是有味!我也蹲下去,尽量贴近废墟,闻了闻,果然有味!于是我马上集中兵力,锁定这个地方挖。

很快,汪继敏他们就把尸体挖出来了。但小男孩一看,挖出的不是他爸,而是村里另一个孩子的妈。大妈约50年纪,被压在一块大石头下面,两只眼珠都挤没了。那天天气非常热,汪继敏他们只带了两双胶手套,和一层纱布的口罩,所以气味非常大!有个战士后来说,他都熏得快吐了。但那个小男孩的爸还没找到。小男孩哭着对汪继敏说,他在很小的时候,妈和爸就离婚了。他从小跟着爸长大,和爸的感情很深,求他们一定要想法帮他找到爸!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

    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图书《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盛巽昌先生与北京自由撰稿人、著名畅销书作家与策划人李子迟先生合著。《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分为“毛泽东品评《三国演义》”、“毛泽东品评《红楼梦》”、“毛泽东品评《水浒传》”、“毛泽东品评《西游记》”4个部分,广泛、全面、详细、生动地介绍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与四大古典名著在各方面的经过、事件、知识与思想。
  • 本土与异域

    本土与异域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十六章,主要回顾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学者的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下编十三章,主要评述二十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中国古典诗学研究。另外,附录书评四篇,对当代中国在此领域卓有成就的四位研究者四部专著予以述评。
  • 人生何处不离人

    人生何处不离人

    是谁撑一把油纸伞,穿过多情的雨季,寻觅江南繁华的旧梦;是谁品一盏清茶,倚栏静静地远眺,等待那朵寂寞的莲开;是谁乘一叶小舟,在明月如水的霜天,打捞匆匆流逝的华年;又是谁折一枝寒梅,书写俊逸风流的诗章?全书收录39篇清新美文,江南婉约派实力作者白落梅全新角度解读唐诗。共分成六辑,每一辑主题不同,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灵享受。在一场文化与历史的盛宴里洗涤心灵,倾注热情,修磨心性,超越美学。在新颖的唐诗与散文完美的交融里,让读者品尝文字的韵味,体悟人生的真理,探索自然的永恒。
  • 心声集

    心声集

    《期待》、《九寨之秋》、《学会夸奖》、《学会放弃》、《献给爱人的歌》、等等……《心声集》这本诗集收录的是作者成绛卿的心得之作。
  • 大家评大家

    大家评大家

    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散文名家——鲁迅、周作人、林语堂、老舍、丰子恺、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沈从文、郭沫若、茅盾、曹聚仁、钱玄同、郑振铎、施蛰存、聂绀弩、邵洵美、林徽因、俞平伯……他们的文学成就,如一座座高峰令后人仰止。本套丛书汇集了这些名家的散文经典,从他们优美而富于深意的文字中,我们将体会大家的情怀,品读他们生活的那个民国时代。
热门推荐
  • 武月

    武月

    这天地,浮华于表这生命,价如草芥在这即将崩坏的世界……一妖…一人…一个本不平凡的故事将最后上绎它的壮志波澜
  • 胡雪岩:商道奇才

    胡雪岩:商道奇才

    胡雪岩风云一生,离奇曲折,用他同时代人陈代卿的话来说,就是“游刃于官与商之间,追逐于时与势之中,品够了盛衰荣辱之味,尝尽了生死情义之道”。《胡雪岩:商道奇才》通过追忆胡雪岩生平往事,分析了他聚财无数、仍如履薄冰的经商经历,总结出他游走于官商两道的深谋大略,阐释了他立志在我、成事在人、白手起家、以人为本、诚信待人、善假于物、借力使力、灵活处世、左右逢源、稳操胜算而成就一辈子荣华富贵的智慧,是喜好研究胡雪岩的读者必备的一部好书。
  • 时空对线

    时空对线

    时空穿梭,醒来的是不一样的世界……且看大佬是如何在未来活的风生水起的。交流群催更群:945246532
  • 我穿越在古代的那些年

    我穿越在古代的那些年

    我是一名现代22世纪担任私家侦探这种光荣职业的现代女性。我,性陈,名叶,我叫陈叶。谁知,我也逃不过穿越的套路,成功穿越成了一名小屁孩。没想到啊,没想到。一、名门闺秀真难当二、没有啥系统空间金手指的加持三、我竟然没有意中人也许,我将是这穿越界的清流,为穿越界涌出来一股潮流。而我,陈小叶,每当后世回想起我时,应该是无尽的钦佩吧。
  • 在其他世界战斗

    在其他世界战斗

    此身只为战斗只为守护,这是一个系统宿主和多个宿主之间的故事。新人上路游戏之作看此书请先看,看本书必知。此书为慢热文坑很多,看书小心呦驻站梦溪
  • 时如初见

    时如初见

    17岁,黎炀对夏雨说“你愿成为我的黎太太吗?”夏雨点头21岁,黎炀问夏雨“你留学的那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夏雨微笑“车祸,患上选择性失忆”“你可知你忘的是谁?”她认真想了想回道“不知”很肯定的语气,说的黎炀心里剧痛。不由想起五年前,记忆中那个爱的刻骨铭心的女孩哭的梨花带雨的对他说,她愿成为黎先生一辈子夫人的时候时过境迁,记忆里的她与眼前的她,都还是那么相似只可惜现在的她,怕是再不会为他流泪但是夏雨,这辈子不管如何,我依然陪你一起走。
  • 伪高冷公主嫁到:冷家少爷快接驾

    伪高冷公主嫁到:冷家少爷快接驾

    她,家境只能算是中上等,进入圣亚学院是她用实力的来的;他是京城大名鼎鼎的冷少,爸爸是世界首富,自己有创建了Ly公司,圣亚学院的校草。当两位实力派遇到了,将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闪婚蜜爱:腹黑娇妻不好惹

    闪婚蜜爱:腹黑娇妻不好惹

    自己失踪多年的男友成了姐夫,却成了别人口中不检点的女人。身世成谜的她,受尽腹诽。本以为,她就要这样孤独终老,可一个男人却从天而降般出现。“怎么?躲着哭鼻子?”“要不要考虑嫁给我?把那些人一一欺负回来?”沈玉清看着眼前霸道而又腹黑的男人,心中打鼓。”你别躲了,我从小就看上你了!“男人凑近沈玉清,气息温热....
  • 咸鱼舰长

    咸鱼舰长

    战争阴霾弥漫,合约国与同盟国的对立,平民的哀嚎、炮火的轰鸣响彻人类世界。乱世降临,英雄辈出,名将对垒,沙场争雄!一个小人物(一条咸鱼)被迫卷入大时代中.....挣(肆)扎(意)求(妄)活(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