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43600000003

第3章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

课改与人教版高中语文[7]

不能舍本逐末。“本”是语文,是语文素养能力的培育,如果离开这一点,别的“花样”搞得很多,仿佛很人文了,其实语文被“异化”了,稀释了。

很高兴参加这次会议,能结识那么多来自中学教育一线的专家和老师。对我来说,是学习和了解情况的好机会。我这几年用部分精力涉足中学语文教育,在北京大学成立了语文教育研究所,也指导一些博士生、硕士生从事与语文教育有关的研究,确实是想让北京大学中文系更多地联系社会,在语文教育方面做一些实际的事情。但我的主业毕竟不在这里,所以研究的视野可能不一定很切合实际。多和一线的老师、专家请教,和大家一起来推进中学语文教改,是我们的愿望。下面我结合当前高中语文课改,谈谈一些看法,肯定不是很成熟的意见,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教。

我在许多场合发表意见,包括在一些有影响力的主流报刊接受采访,对当前课改表示一些担忧,甚至有许多批评的意见。可能有些朋友认为我对课改是持保守甚至反对的立场。我想在这里说明,我还是支持课改的。包括新课标,虽然仍然不够完善,但大方向和基本意图,我认为都是必须支持和实施的。一般来说,提出批判性的意见比较容易,但建设性、可行性的建议就更加难得。我基本上是课改的补台派、建设派,而不是拆台派。新课标的出台不容易,课改能走到现在,不容易。“新课标”是多年来改革推进的产物,包括全国许多教师的心血,要尊重“新课标”,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当然,“新课标”和现下的课改措施,并非完美的东西,也不是把什么措施办法都给大家预备好了。它只是把改革的方向提出来,有了大致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并且设计了新的教学框架。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遵照“新课标”改革的方向指导;另一方面,又不必把自己捆绑起来,因为“新课标”只是从标准上要求,其中空间还是很大的。

现在北京、天津也进入课改试验。我觉得很振奋。我注意到前天北京报纸对这次高中课改启动的报道,放在非常显要的位置。这是社会关注度很高的大事。多数老师和家长对课改的态度可能非常复杂,觉得现在教育的确存在太多问题,孩子们的童年不快乐,被考试束缚太紧了,因此,没有人不赞同课改的。但回到每个人实际生活中,又会对课改犹疑,不见得都主动支持,因为大家还是很担心改革的代价太大,担心改革会造成教育不公平。这是非常实际的考虑,特别是当高考和课改的关系还不那么明晰的时候,人们对课改有些犹疑,甚至有些反对,那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教研员和研究中学课程改革的专家,作为各个省区负责教育的领导,我们的目光还是要超越一些,从长计议,看到改革的必然性。长远来看,这是关系中国创新人才成长、关系中国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即使改革可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那也是必然要推进的。所以,课改实际上是几种力量或者利益考虑在博弈,家长和学生、教师与学校,还有领导,考虑课改问题的侧重点可能不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还是希望既要推进改革,又要正视改革中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问题,还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改革当然要有刚性,但也要有一些柔性,有一些策略和必要的妥协,改革不能完全不考虑代价,代价要适中,能够为社会接受。我的基本认识也在这里。下面我谈谈目前语文课改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也是为了探讨如何使这次课改比较健全,付出的代价能少一些,得到社会的支持能多一些。

这次课改步子较大,带有试验性,从第一批试验区的情况看,碰到问题不少,出现许多原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对某些条件不那么好的地区和学校来说,这次课改的确很难跟上。还是要实事求是,正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新加入的地区学校有条件做到更清醒,步子也更稳一些,那就要研究吸取先行者的经验教训。因为还是试验阶段,出现各种新的问题,应当实事求是,摸索解决办法,步子宁可稳一些。现在报道正面经验比较多,但问题和困扰较少正视。有些部门和地方的浮夸风很厉害,课改应当尽可能和这些不良风气保持距离。

我想先谈谈对这次高中语文课改的理解。

首先是所谓人文性的提升问题。“新课标”的特点之一是突出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和地位,但语文首先必须是语文,就是培养语言表达特别是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能力。不能舍本逐末。“本”是语文,是语文素养能力的培育,如果离开这一点,别的“花样”搞得很多,仿佛很人文了,其实语文被“异化”了,稀释了。

课改的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有些事情欲速则不达。比如,高考是个无奈的但又不能马上放弃的办法,在高考未能取消的前提下,课改能走多远?恐怕有个度的问题。即使高考有较大改革,但现今是市场经济竞争社会,有可能竞争越来越大,那么在这种激烈竞争的社会氛围中,课改又能走多远?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还有,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课改还会有更大的付出,因为现在教育资源分配的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在城市能够做到的改革,农村可能很难做到。课改当然不应当被落后地区拖后腿,让一部分地区试验,先进行改革,是必要的。但考虑中国国情,不再让教育资源占有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我们也不能不考虑农村课改和西部课改问题。

我建议进入试验区的中学老师,当然要积极支持课改,想办法落实“新课标”,让学生学习更加主动,更加个性化,特别是让部分有才华的学生能脱颖而出。这是基本点,或者说,是一种方向。但学生和家长关心高考,希望能考上好的大学,这是正常愿望,我们也不能放弃,不能简单以为面对高考就是站到“新课标”的对立面,我们必须帮助学生考出好成绩。这两者可能不太协调,但我们课改就是要想办法协调,当然,方向还是朝着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

还有,我们有必要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清醒地抓住一些很实在的东西,让老师和同学心中有数的东西,也就是所谓工具性的要求吧,背诵多少文章,掌握多少文言词汇,阅读写作大致达到什么水平,都要有一些基本的实在的要求,大家可以把握,知道哪些是“基本口粮”。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慌了,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谈如何发展和健全地改革。

总之,我认为课改应当积极推进,进入试验区是好事,应当主动接受挑战。但局面展开之后,就应当谨慎一点,步子稳一点,有时进两步,退一步也是可以的。具体到如何把“新课标”精神落实到学校教学,会有培训。一线老师包括教研员,还是要在推进改革的前提下,解决好那些实际问题,包括如何保证大多数学生的语文素养问题、谋生的语文能力问题,以及如何适应高考又改进高考的问题。更具体一点,就是,改革的框架应当实施,比如必修与选修搭配,比如加强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等,这些方面都是改革亮点,必须推进,但同时应当稳步实行,要考虑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不是推倒重来,不是天翻地覆。

接下来,再谈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与使用问题。

这几年我有幸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语文》的执行主编,在编书的实践过程中学到许多东西,也有不少困扰。我感觉要实现语文课的基本功能,语文教材的改革也是一个关键。教育部前年颁布的“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包括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必修是更加基础性的,此外还有选修课,如文学鉴赏、文化论著选读、新闻和传记,等等。这是一个新的改革思路,既保证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发展的要求,利于个性化的学习。

必修课共5册,每一册都设计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几大板块,注意引导学生去鉴赏、思考与领悟,反复梳理学过的语文知识,在训练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方面下很大功夫。必修课的重点比较明确,就是解决绝大多数学生共同的语文素养问题。而选修课则比较开放,计划有十多种,包括中外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各种文体的名作欣赏、中外文化名著选读、新闻与传媒素养、影视文化、传记选读、汉语知识,以及写作等。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具体情况选择开其中若干门课,学生可以自由选课。这套新的语文教材,在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基本的语文能力的前提下,为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拓展了更大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学习主动性,而且所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也尽可能得以实现。目前全国已经出版有5套按照“新课标”编写的新的高中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的只是其中一套,正在10个省区试验。试用已经有一年,受到许多学校师生欢迎,也碰到一些问题,如课程与教材改革后如何面对高考、选修课的师资培训等。已经迈出这关键的一步,不断探索取得经验,我想改革前景总是好的。

这里我想多介绍一些人教版的新的高中语文教材。其中会把现在进入试验区的几套教材做一些比较。我不是专门来鼓吹人教版,但参加编写,情况熟悉一些,会谈得多一些。我觉得几套教材各有千秋,但也各有得失长短。比较而言,人教版可能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是和以前的教材有更多的衔接,不是完全推倒重来,不是完全颠覆,而是改进和更新。当初我们给这套新的教材定位,就提出过“守正出新”。什么意思呢?本来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个口号,一种办学理念,叫“守正创新”。主编袁行霈先生把它挪用到新的教材编写中,作为指导思想。就是要改革,但并非完全否定以往语文教学的成绩,不是彻底颠覆。应当在坚持过去好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改革。这也有利于衔接,教师拿到新的教材当然有冲击,需要做许多新的调整和改进,但过去的经验也用得上。就说课文吧,也不是完全更新,而是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老的经典课文。这是这套教材指导思想上的“守正出新”,考虑和以往教学的衔接,并没有做颠覆性的大变动。以前教材的选文保留下来的也比较多。在几种新的教材中,人教版的教学体例是比较稳定的。

第二,关于课文,人教版在强调时代性的同时,比较注重经典性,比较适合教学。有些当代的文章好读,学生也可能有兴趣,但经典性显然不够,或者不太适合教学,人教版就比较谨慎,不一定选。人教版选用当代的不多,只有14篇,大多是名家之作。我觉得课文的经典性非常重要。那些沉淀下来、得到广泛认可的作品,才有资格进入课文,因为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对文化的尊严感。有些传统的选文,虽然经典,可是不太适合中学生学习,这次也落选了。

人教版必修课5册,共选有80篇课文,其中和以前版本重复选用的大约占60%。而80篇课文中,古代占30多篇,经典名作有70多篇,占85%以上。这两个比例比其他4种教材都高得多。如广东版共选文95篇,其中古代诗文35篇,约占38%。其中新课文包括非经典性的时文约31篇,几乎占30%,新鲜倒是新鲜,但经典性比较差。苏教版和山东版也有类似的情况。而人教版相对比较重视经典性,和以前常见选文衔接较好。强调有“语文味”,还要教师比较好讲。

第三,教材体例,也就是编写框架。现有几种教材很不一样,会涉及如何组织单元教学问题。所以这也是评议语文教科书的重要方面。单元教学是一种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体系。它不是将几篇课文简单地组合在一起。组成单元的文章应在某一点上具有内在的联系性,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或者提高该方面的技能。单元教学有利于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体现教学过程的阶段性、连续性和循环性。以什么元素来组织单元是科学组元的关键。苏教版、山东版都按“人文”主题这一元素组织单元。不同的编者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和价值取向,如果按人文性来组织单元,其内容千变万化,很难找到一种合理的单元组合,比较随意。苏教版主要是按照主题类型来划分单元,如“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珍爱生命”“历史的回声”等。优点是比较有趣,偏于文学性,缺点是难于涵盖课文内容,而且不利于从语文因素角度组织教学,可能会打乱语文教学循序渐进的规律。而且这样单元与单元之间缺乏明显的内在逻辑,前一单元所学很难为后一单元所用。纵的衔接工作做得不好,自然影响教学的成效,单元内容之间的随意衔接,使得单元的能力训练序列也有一些问题,能力训练序列却不太清晰。苏教版在这个学段过于偏向人文性,忽略了基本的认读及理解能力,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学习失去了根基。

人教版和广东版还是按照文体来划分组织单元。而且和其他几种教材比较,人教版比较重视课文单元组合,便于教学,也注意单元间纵的衔接,就是前一单元所学为后一单元所用,以此增强学习的连续性及单元间的有机融合;再者,它比较注意处理好单元间纵的衔接与单元内横的联系。单元内横的联系,是指善用精读、导读及自读三种课型,做到精读让学生学能力,导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能力,自读让学生运用所学做好自学、自评。我们编写人教版时,意识到应当努力做好合理编排每个单元内部的学习元素,强调突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同时兼顾知识与能力以及感情态度价值观。符合“新课标”精神,但把“过程与方法”放在首位。处理好语文多元化的问题,要在一个单元教学中处理好阅读、写作、听话、说话、文学、文化、思维、品德情意与自学能力等元素之间的关系。我经过对比发现,5种教材在这些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而人教版是比较稳妥的。

人教版必修课教材的结构也充分考虑到教学,各个单元重点突出,单元与单元之间衔接也注意由浅入深,不断积累提升,反复落实基本训练。每册内容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这四部分,前三部分纳入课内教学计划,第四部分课外安排。阅读鉴赏是教学的主体。每个单元每一课都有所谓基本训练的要求。比如讲到小说,不是满天星斗,而是有重点,比如这一课主要是领会情节描写,下一课重点是人物刻画;这些还都要和写作、表达结合起来。人教版注意到“基本口粮”问题。我们教学中应当理直气壮、坚定不移地抓住“基本口粮”,抓住基本的语文能力训练,做到“心中不慌”。可以说,所有新出的教材,现在都往人文素质教育靠拢,有的靠拢并没有脱离语文教学规律,有的可能就走得过远,多少就把语文的含量稀释了,甚至把语文教学秩序打乱了。当然这也是一种试验。而人教版的教材相对是比较“保守”的,和以往的教材衔接较多,也比较注重教学规律。此外,人教版非常重视写作教学,每一册都设计了几个写作的练习板块,包括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等。和以往教材比较,这方面改革力度也是比较大的。

课型的设计也很重要,可以发挥刺激、巩固、强化的作用,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落实倒螺旋上升的课程结构。人教版注意到不同课型的搭配设计,每一单元都有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但这还是不够的,缺乏明晰的系统性和功能性。苏教版没有不同课型的设计,如必修第二册四个单元,11篇课文,不分精读和略读,第一单元总题为“珍爱生命”,然后是史铁生和海伦的2篇课文,提示“文本研习”;第二单元总题为“和平的祈祷”,包括《安妮日记》和《一个人的遭遇》等3篇课文,提示“研习,探讨,活动”;第三、四单元雷同。怎么分别不同单元的语文功能?不太清楚。

山东版各个单元内部倒是分精读略读,但功能区别也不清晰,其中第一册学习《师说》之后,设计学生的活动是向不同人群问卷调查社会各阶层对教师作用的分析,写出调查报告。这样的题目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比较难,也不太符合他们身份,何况这和《师说》本意扣得不那么紧。

在单元组织、编选体系和体例上,四套教科书仍可以做出更科学的规划。如果在语文教科书的编选过程中注意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纵向衔接,注意课型间的横向联系,注意课程设计的倒螺旋上升的结构,注意语文基本能力元素的有序性,建构一套科学有序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框架还是可能的。

第四,学习重点或者知识点设计。这反映每个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学习重点包括能力训练、知识学习和情意培养,也就是“课标”说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现有几种教材都比较重视所谓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但相对弱化了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从课后练习题的设计可以看到这一倾向。无论苏教版、山东版、广东版,还是人教版,课后练习或者思考探究题,一般都是非常突出人文性,突出思想情感价值观,但对知识点设计不那么精心。从数量看,如果四道题,一般就是三道人文性的,一道知识性的。而且往往两者划分很清楚,人文的排列在前。就是说,能力与知识的学习,在重点和知识点设计上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相对而言,人教版的知识点和重点设计比较清楚,分量也还比较重。

第五,非常突出写作训练。不是孤立讲理论知识,而是充分考虑结合话题,结合思维规律讲方法,多举例子分析。

第六,教师培训。几种教材都设计有教师用书,我看了几种,站在基层老师的角度,设身处地,觉得还是不太满足。相对也还是人教版的教师用书编得比较实用。而且人民教育出版社有专门的支持网站,给教师提供大量课样,这是应当肯定的。注意城乡差别,考虑农村地区。

第七,选修课。5家出版社都出版了10多种选修教材。我没有认真调查,大致的印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选修教材设计每一门课范围比较大,包括14个板块,即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运用、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论著选读、民俗文化、演讲与辩论、文章写作与评改、影视作品、新闻传媒素养等。一共出版15种。这套选修教材深入浅出,而且多是名家执笔。但选修课怎样上,目前没有很好解决。

最后,探讨一下课改如何面对高考的问题。课改成败也在此。我愿意多谈一点意见。

首先牵涉到选修课要不要考以及怎么教学的问题。

人教版有教师用书,但恐怕不一定解渴。大家都在摸索。我们也希望从大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教材成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选修课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我不主张老师多讲,应当把更多空间让给学生;也不能把选修当作必修的延长,不宜套用必修课的教法去应对选修。那样,学生肯定没有兴趣。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选修课能否成功的主要标志。要让学生自己多阅读、多讨论,形式丰富一些。当然,也可以先在考试问题上让学生解放束缚。指定一些范围有必要,但负担尽量小一些,那样才能放得开。

其次是选修课要不要考、如何考的问题。

目前看来一定要考,从几个省区出台2007年高考改革的措施来看,选修部分都是可能纳入高考范围的,或者说,只有学好一定数量学分的选修,才能考出更好的成绩。高考中不一定明确显示出选修部分,但如果完全没有上过选修,肯定会吃亏。高考改革焦点之一在此。如果不考,那就等于要放弃选修。选修课设置是这次课改的亮点,也是难点。对大家都是新的事物,要主动探索,积累经验。现在有些省区打算以适当方式把平时成绩计入高考,当然有很多争论,但恐怕是方向,那么,选修也必然纳入考核。谈到语文高考,我主张出题不应当拘泥于具体教材。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一种办法,即必修和选修分开,分别占不同比例的分值。必修的赋分可以占大头,比如70%,包含作文。选修占30%,但可以超量给题。五个选修系列都有题,学生选答。这样,那些开选修课比较少的学校就不会为难,也比较公平。选修的题型“分量”可以比必修的题型小一些,以小的论述题、简答题为主。必修卷主要考基础等级能力,选修卷可以偏重考较高等级能力。当然,会有交叉,都注重综合能力考查。这样处理,有一个好处,如果一个省有多种教材,板块都是相同的,出题尽量求得所谓“共同性”,可以照顾到不同的教材。

现在的问题是空论不要太多,要有细致的调查研究。我们不要等待,应当主动迎接挑战。有关部门也应当多为一线老师着想,设身处地,多研究一些实际问题,多为水平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学校着想。我们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是为了解决问题、提高质量才改革,而课程改革是非常细腻的工作,必须依靠广大一线教师。专家也可以出一点力。北京大学成立语文教育研究所,就是准备就目前课改中最重要最实际的那些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有些课题正在募集基金,打算全国招标,组织一线老师参加。中学语文教学对我来说是新事物,我很愿意向大家学习,参与到大家关心的工作中去,做一些实际的事情。

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部编本)编写启动会上的讲话[8]

现在所有新出的教材都往人文素质教育靠拢了,有的靠拢并没有脱离语文教学规律,有的就可能走得过远,把语文的含量稀释了,甚至把教学秩序打乱了。

编写义务教育语文教材这件事,酝酿已一年多,最近才决定下来,基础司要求9月份就要使用新教材,确实非常紧急,困难很多。按照常规来说,这样仓促编写,有点不可思议。一套教材怎么也得打磨两三年才能出来。几年前我参与编写人教版高中语文,也磨了差不多两年,还有人批评说太着急。何况很多人并不赞成统编教材,他们眼睛都盯着这件事。我们接这个任务,压力是非常大的。但既然是国家的任务,而且是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兵临城下,容不得去过多议论,也不应当去考虑个人的得失。接了任务,无论如何就要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我们还是要有信心,只要下功夫,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编出一套高质量的教材。说这话不是虚的表态,是有根据的。

根据就是十年课改,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已有的小学11套、初中8套教材使用多年,其得失也可以参照。我们编的是所谓“国编本”,可以充分吸收全国各种同类教材的经验,来充实丰富自己。我们并非一无所有,从头做起,事实上,这套新编教材所拥有的资源是任何一套教材所没有的。虽然时间短,但这套教材的标准定位要高,起码应当超越既有多种版本的水平。大家要有这个信心。

编好这套教材,指导思想上要明确,就是要把十年课改沉淀下来的经验吸收进来,要以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来确定教材编写的思路。下面,先讲讲我对课改与“课标”的认识。

一是通过教材把课改的经验沉淀下来。

课改十年了,效果怎样评价?现在有很多批评,但我认为成绩要肯定,也要承认课改的确举步维艰。

这十多年来,经济发展,但社会财富分配差距拉大,竞争加剧,社会心理紧张;最近十多年大学扩招,可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反而加剧。所以,课改提出的那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这种非常紧张的社会心理面前,被虚化了。我们的确应当正视这种现实,看到课改所面临的巨大困难;也要看到,老百姓对现行的教育状况是很不满的,他们希望改革。所以,课改实施还是有巨大的潜在动力,势在必行。课改不可能再走回头路,只能从长计议,调整步伐,坚持下去。

我们的新编教材,应当看作是这次课改的直接产物,是对课改的总结与支持。课改中提出的很多新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如“以人为本”,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注重学生身心健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式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在课改中得到集中强化提倡,使之成为普遍的社会认同。新编教材应当把这些东西吸收体现出来,教材编写是有些理想主义的事业,我们要力求摆脱平庸,让这套教材在众多同类教材中显示出特别的光彩。

二是依照语文“新课标”来编。

围绕语文课的争议特别多。这次“课标”修订,也注意到各种争议,吸纳那些比较切合实际的意见,但更主要的工作,是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总结这十多年来课改的经验,同时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的总体要求,面向未来,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标准。我介绍一下“课标”修订过程和相关的理念,也许对于教材编写是有参照意义的。

这次修订,在如何让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下了很大功夫。比如课程的定位,这次修订比较明确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样,就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了。我们编教材要做这种统一的工作,做得自然一点,不用去刻意突出人文性,更不要把两者割裂开来。

关于语文知识的问题,也是有些争论的。现在老师们受制于应试教育,很注重做题,注重讲授和操练所谓系统性的语法修辞知识,这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而且容易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厌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摆脱对语法修辞等概念定义的死板记忆,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保留,办法是随文学习,不必刻意追求系统性。这次修订将原来的附录《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内容扩充了,增加了关于汉字、拼音、阅读、写作、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不过并没有完全采纳将语文知识“细化、系列化”的建议,因为过分细化和系列化,有可能使课程标准显得烦琐,并对教师造成束缚。但教材编写还是要有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要有把得住的教学要求,下面我还会谈这个问题。

还有,就是“三个维度”的提法。“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为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系统建立了“三个维度”的模型,即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课程需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内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课标”这样表述是有针对性的。过去,语文课程基本目标是“语文知识”,后来则突出“语文能力”,关注点集中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技术层面。我们新编教材肯定要体现“三个维度”的思想,但目前很多语文教材对“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这两个维度如何体现,是不明晰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混乱的。这次新编教材要认真考虑这个问题,重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的落实。

与此相关的是“语文素养”,这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所谓“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过去语文课一般只讲语文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能力”,现在提出“语文素养”,涵盖面大一些,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又不只是技能性的要求,还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同时让语文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素养是在“双基”基础上的丰富与发展,而且包括了对“双基”的重构。

教材编写应当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作为主要目标。但提出“素养”不等于不要“双基”,不等于不要训练。教材编写是很具体的,我们的课程设计,包括教学提示、思考题、综合性学习,都要注重“课标”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但同时也需要“训练”,语文学习肯定还是要有不断训练的过程。

教材编写中要关注一下这次“课标”修订的情况。有一些变动值得注意: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过高,这次适当降低了;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要强调改变烦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有的地方要修改对“目标”“建议”的表述,力求使各学段目标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还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这里再具体说说几处修改:

一是适当减负。这个“减负”不完全是学习负担的“量”的减少,更是追求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激发兴趣,教学生学会学习。提倡“多认少写”,希望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做法,不再要求“四会”。还请专家对儿童认字写字做了专门的字频研究,从儿童语文生活角度提出先学先写的300个“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的字。这些字应当作为一、二年级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是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的学习。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相关规定,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明确写上“在小学每天语文课都要求安排随堂练习,天天练字”。

三是阅读教学也有新的理念,那就是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这些话对当前某些教学倾向是有针对性的。教材的阅读提示以及练习题设计,都要参考这些意见。

“课标”还特别注重学生读书的问题,提出“学习语文必须注重读书,注重积累和语感培养,注重品味、感受和体验,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这些年学生不读书、少读书的现象日趋严重,为此,“课标”特别写上这样一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对于课外阅读,“课标”也格外重视,阅读量有具体要求,9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如何做到课内课外阅读的链接,如何关注学生的“语文生活”,是我们编写时应当重视的,这可能是个突破点,是教材有新意的地方。

四是写作教学。这次课标修订特别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平时作文和高考、中考作文有区别,不能以后者取代全部。所以“课标”提出的这些精神也要想办法体现在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某些新的偏差,“课标”也有意提示纠偏。如阅读教学中“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就明确要求改正和防止。教材思考题设计应当考虑这些提醒,不要偏。

这次语文“课标”修订,总的是要尽量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往素质教育靠拢,同时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特别注意激发兴趣,保护天性,学会学习,这样也许可以更好地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为学生打好“三个基础”,那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三个基础”也是新的提法,对语文课性质与教学总体目标有简练到位的表述。我们教材编写应当吃透“课标”的精神,站得高一些。

讲一讲总的工作思路。

这套新教材,应当是在十年课改基础上、按照“新课标”要求重新编写的,有新的思路、新的内容、新的风格。不是在原有那套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它吸纳各种教材的优点与经验,是全新的。我们这套教材是在教育部基础司直接领导下编写的新教材,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但以后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它就会被看作是人教版的了。所以我们这个编写班子,虽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主,但集中了全国的力量。

基本思路,要按照“课标”来实施。这次课标修订对于教材编写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提到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选文要文质兼美,有典范性,还要给地方、学校、老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等等。这些提法都是有现实所指的。现在的教材普遍不够重视教学梯度,有些教材很“说教”,都应当改一改。还是要从实际出发,认真调查总结一下使用情况。

现在所有新出的教材都往人文素质教育靠拢了,有的靠拢并没有脱离语文教学规律,有的就可能走得过远,把语文的含量稀释了,甚至把教学秩序打乱了。所以还是要注重教学规律。篇幅要控制一下,内容过多,课时有限,很多老师还习惯固守着教材,不敢有一点儿遗漏,这就使得课时紧张的问题更显突出。好的教材应当留出老师与学生的空间,多一点弹性。在“新课标”指导下,教材编写还是要守正创新,既要听取各方面意见,吸收中外教材编写成功的经验,又要沉得住气,不搞颠覆性改动,毕竟还要考虑教学的连续性,以及一线老师如何使用。那种动不动把现下的教材视为“垃圾”,甚至鼓吹要“对抗语文”的颠覆一切的思路,以及“翻烧饼”的做法,都是不可行的,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制造混乱。

再具体一点,说说编写的思路。作为建议,不是定论,还可以讨论调整。

一是体系结构问题。

现有的教材所采取的框架有两种。一是按照人文主题(或者其他因素)划分若干单元,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共86个专题,北京师范大学版130个专题,每个单元4篇课文。北师大版则采取传统“文选式”编排。初中呢,人教版、语文版、江苏版都是“主题单元”方式,而长春版是“文选式”。现有的调查报告并没有清楚地表明哪一种方式更好。为什么课改之后的教材大多数都采用主题单元框架?主要是为了体现人文性。的确有这方面好处,另外,学生比较喜欢,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这样比较有节奏感。但最大的问题是,往往只照顾到人文性,而考虑不到语文性。语文教学的梯度被打乱了。有些版本意识到这个问题,如人教版,做些补救,每个单元都适当讲一些语文知识或技能训练。这是加插进去的,并没有一个通盘考虑,梯度也体现不出来。

所以这次重编教材,首先要解决框架结构问题,实际上也是语文教学体系问题。我原来是不赞成主题单元框架的,但看了几种教材,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仍然采取单元结构,但这个单元,不是主题单元,而是语文知识能力的单元,即把语文素养划分为若干因素,然后以这些因素来组合单元。

比如,阅读教学是贯穿全部的,但也可以划分为若干因素,包括如何精读,如何快读,如何迅速把握关键词,文学阅读的涵泳、想象,等等;文体也可以分小说、诗、散文、戏剧、传记、游记等。古诗文也可以分为诗、词、古文等几个方面的欣赏;写作可以分为记事、状物、抒情、议论、续写、改写、缩写、仿写等。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语文基本知识,包括语法、修辞常识,也可以划分为若干单元。我的意思是把这些构成小学或者初中语文学习基本要素,作为组合单元的主要依据,但同时适当考虑选文的类型集中。两者兼顾,但突出的是语文要素。那么选文就要尽量往语文要素这方面靠,实在靠不了,不要紧,在思考题上下功夫。所以,单元因素要在阅读提示以及思考练习题上多体现,教师用书也往这个方向靠拢。

小学的情况比较复杂一些,一开始不必考虑单元,后面的单元组合也可以松散一点,但每个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点必须体现。单元的前面提示语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指向性就是语文素养。特别说明,不是回到历来语文教学都习惯性地围绕知识点展开的教学,而是在教材中让“语、修、逻、文”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更清晰,教师教学有章可循,具体到教学,还是要避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教材的结构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各个单元重点突出,单元与单元之间衔接也注意由浅入深,不断积累提升,反复落实基本训练。

二是选文。

现有的各种版本选文都比较放得开,凸显人文性,照顾到学生兴趣。要吸收和保持这个优点。但也有的版本比较粗糙随意,特别是时文的选择,量比较大,语文性不见得那样强。媒体对语文教材的批评,往往集中在选文上。我建议选文时,要讲求经典性,即文学史上有好评和代表性的作品。经典性非常重要,那些沉淀下来、得到广泛认可的作品,才有资格进入课文,因为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对文化的尊崇感。有些传统的选文,虽然经典,可是不太适合中学生学习,也不一定要选。有些当代的文章好读,学生也有兴趣,但经典性显然不够,或者不太适合教学,不一定选。

所选必须是美文,思想格调要高,语言形式要优美。可以借鉴坊间一些语文读物,如《新语文读本》《青春阅读课》,都编得很好,可以参照选用。

选文要考虑语文性,适合相关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发挥。

能多少扣住单元需要就更好。小学低年段课文有的要自己编写,要非常重视这一工作。现在有的编写并不好。不要太多说教(思想情感教育是必需的,但不等于说教),要讲究童心童趣。深浅程度问题,现在普遍比较浅。如今的学生一上小学,就知道很多东西,知识比前辈的童年要掌握得多得多,要考虑这个特点。在“课标”要求的框架内,小学初中都要稍微提高一点难度。不要低估学生接受水平,不要只考虑让学生能懂,都懂了就不用学了。我们请了曹文轩当主编,还有金波先生,可以多向他们请教。

三是关于语文知识。

“课标”对语文知识的处理比较小心,努力避免体系,强调的是随文学习。这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自然有其道理。教学中不必过于显示语文知识体系,不能照搬大学那一套,要去除烦琐哲学,降低难度。但编教材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的呈现方式可以是隐形的。前面讲到单元组合,如果用语文素养的若干因素来组构,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要先罗列一下到底小学、初中要掌握哪些基本的语文知识,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必要的训练,具备哪些基本的语文技能,这些都要有个明确的安排。所谓梯度,所谓螺旋式提升,都要先有这种安排。现有教材中,人教版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初中几册的补白都有精要的语文知识、技能的说明提示。可惜放到了补白之中。我希望大家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很可能这就是我们教材的特色。

四是关于阅读。

现有教材比较偏重思想内容分析,以及字词句分析。这有必要。但好像普遍不太重视阅读技能的习得。比如精读、快读、浏览、朗读、默读,都有技巧,要在教材中体现。还有,学习阅读和写作都是思维训练,小学初中开始就要注重思维训练问题。还有,就是注重学生的“语文生活”,重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链接。这也可能是突破点。

五是关于写作。

这是个难题,不知道如何组构,是否应当有体系。我觉得还是要有体系,但不一定作为体系呈现。语文版很有特色,其做法是扣紧每一单元,布置一次写作,比如写人,如何抓住特征;写一件事,写一个人,还有仿写一首诗,缩写,续写,写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等。小学高年级习作,仿写童话、寓言,是个好办法,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天性与想象力。每一单元的作文要求要明确,有简洁可用的提示,有操作性,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启动他们的潜能。写作部分的编写应重新强调语言运用的评价,对有新意的表达要多加鼓励,但不要过分追求“文笔”。“文笔”不是写作教学的第一要义。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主要培养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这是最主要的。

这次会议是工作启动,学习“课标”与相关文件,领会教材编写的方向与指导思想。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可以有各种不同意见。但进入编写工作后,不要再争论,时间来不及。

然后,有大致的日程表,以及工作分工。拿出小学和初中的编写体系、框架。如果划分单元,要整个都设计出来。每一单元对选文的要求,以及如何与语文训练对应,都考虑好。分工进入工作程序,可以分几个方面,如选文、练习、写作等。

整体推进,先保开头。按照日程表,有分有合。在最后有必要集中时间、集中人力来做。方案出来后,可以征求专家委员会意见,还有基层老师的意见。

语文教科书编写(修订)的十二个问题[9]

那种动不动把当下的教材视为“垃圾”,甚至鼓吹要“对抗语文”的颠覆一切的思路,以及“翻烧饼”的做法,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可能制造混乱。

现在语文教材要启动修订,是适逢其时。现有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是十多年前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课改刚推进时组织编写的,经过多年课改的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正式颁布,教材修订有了更成熟的理论指导。这次修订最重要的,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来确定思路,同时把课改的经验吸收进来。

现在全国已获审定通过发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有12套,初中语文教材有8套。总的来看,这些教材在体现课改精神、落实“新课标”(实验稿)的理念和目标方面,都做出了各自的努力。和课改之前的同类教材比较,现有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有更加丰富多样的人文内涵,在内容选择和编排方式上也更活泼,都能注意到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重情境性、趣味性、综合性,练习设计也力求开放、多元,口语教学得到空前的重视,综合性学习成为一个新的亮点。这些都是成绩,凝结着在座诸位主编和专家的心血,应当充分肯定。

但是对照“新课标”的要求,还有就是站到十年课改之后所达到的新的认识高度来观察评价,也会发现现有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问题与不足。最大的问题是彼此趋同,个性不足。本来,“一纲多本”就是要发挥各个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不同风格特色的多种教材的竞争。但是现在“竞争”是有,那是发行推广方面的竞争,而教材本身特色、质量的竞争,并没有很好地形成。

另外,现在多种教材都往人文素质教育靠拢了,这是个进步,也是课改推进的结果,应当充分肯定。但是也有两种情况,有的教材往素质教育靠拢,并没有脱离语文教学的规律;有的则轻视甚至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把语文的含量稀释了,甚至把教学秩序打乱了。

所以,修订教材还是要全面理解“课标”,尊重教学规律。我主张努力做到四个字——守正创新,既要听取各方面意见,吸收中外教材编写成功的经验,又要沉得住气,不搞颠覆性改动,毕竟还要考虑教学的连续性,以及一线老师如何使用教材。

现在社会上对语文教材有很多批评议论,媒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把语文拿出来炒作,弄得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很紧张。我们修订编写教材,不能完全受社会上的批评炒作左右。那种动不动把当下的教材视为“垃圾”,甚至鼓吹要“对抗语文”的颠覆一切的思路,以及“翻烧饼”的做法,都是不可行的,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可能制造混乱。

下面我想结合对“课标”的理解,讨论语文教材修订编写可能涉及的十二个具体问题。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课标”对此非常重视,论述的分量加重了,但其精神又是在减负。这个“减负”不应当理解为只是学习负担“量”的减少,更是要求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激发兴趣,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有兴趣,又得法,效率就高,负担相对也就小。“课标”对课业负担“量”的减少是有规定的。比如,小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过去一、二年级就要求会认1600—1800字,会写800—1000字。现在减少了,规定识字1600字,其中会写800字。请注意,“课标”对识字和写字还分开来提要求,提出“多认少写”。多年来语文教学习惯的每学一字必须“四会”,这个标准过高,“课标”提出要降低,“多认少写”,不再要求“四会”。

识字和写字分开要求,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传统语文教学的识字和写字也分开。蒙学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主要供小孩阅读背诵,有意无意地就认识一些字了。有意思的是,“三百千”合起来总字数是2700多,剔除重复字后有1462字,数量跟现在要求1600字差不多。古代蒙学的学写字也并不一定依照“三百千”来写,而是先写笔画少、容易上手的字,如“上大人,丘(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等等。记得我小时候开始填红学写字,写的也是这些,而不是课文。可见把低年段的认字、写字分开,是有必要的。

“课标”这样规定,除了减负,还为了让识字、写字教学更科学。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叫“汉字效用递减率”,是周有光先生提出的。他做过统计分析,使用频率最高的1000个字,使用覆盖率达到90%;再增加1400字,合计字数2400,覆盖率是99%,这增加的1400字只扩大了9%的覆盖率;再往后呢,继续增加到3800个字,覆盖率也就99.9%。就是说,字频与覆盖率的递进关系,在字频1000位的段落中,汉字效用的增长最为迅速,而当字频达到将近2000位时,汉字效用的增长就非常缓慢了。

所以,选择基础字要在字频1000位内的字中去选择,才更为有效。小学低年级认字,不是越多越好,应当是先学基本字,即使用频率最高的字。“课标”附录有两个字表,大家编教材时应当关注。一个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另一个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是根据“汉字效用递减率”的论断制定的。“课标”修订时还特别请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带领的团队做了一个课题,对儿童认字写字的字频专门进行调查分析,从儿童语文生活角度提出先学先写的300个字。这300个字选择的原则是“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这些基本字如何先进入低年级的教材,是大家要考虑的。

二、汉语拼音

请注意“课标”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是把汉语拼音放在“识字与写字”里边的,并没有独立列出一条。学汉语拼音为的是什么?为借助拼音认读汉字和查字典,提高识字效率。就这个功能。学拼音不是为了掌握拼音阅读的能力。因此,编教材给汉语拼音的“地位”要适当,不要摆得过高。另外,要降低难度。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学拼音的确太难了。过去要求《汉语拼音字母表》必须“背诵”和“默写”,还要写得如何工整好看,有点为难孩子,也没有这个必要。“课标”现在不再这样要求,只要求那个字母表能“熟记”和“正确书写”就可以了。拼音和认字问题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难点,应当有新思路,处理好,不要让小学生负担太重,不能一上来就给“下马威”,扼杀了学语文的兴趣。

三、写字与书法的教学

“课标”对这方面的要求明显加强了,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相关规定,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课标还明确写上这样一句话:“在小学每天语文课都要求安排随堂练习,天天练字。”对此教材修订时应有所体现。按照教育部要求,有的出版社正在编书法教材,它与语文教材什么关系?那是补充教材,语文教材应当也可以适度包容写字书法教学。在多数学校,限于师资、课时等条件限制,很难开出专门的书法课,那么语文课就应当适当加大这方面的内容。

四、阅读教学

“课标”关于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鲜明地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这些话都有针对性,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某些新的偏差。设计教材思考题应当考虑这些提醒。要多引导整体感受,涵泳体味,鼓励展开想象与思考,不要把课文分析搞得很琐碎、技术化。

现有教材比较偏重思想内容分析,以及字词句分析,这有必要,但好像普遍不太重视阅读技能的习得。比如,精读、快读、浏览、朗读、默读,都有方法技巧,要在教材中有所交代。现在许多教材都频繁地要求“有感情地阅读”“结合上下文理解”“抓住关键词”,或者“整体把握”等。但是最好能给出方法,有示范,让学生把握得住,能举一反三。学习阅读和写作其实都是思维训练,小学高年级开始就要注重思维训练。还有,阅读教学要特别注意结合学生的“语文生活”,重视与课外阅读的链接。有的教材在拓展课外阅读方面是不错的,好的设计应当保留。

五、读书问题

这也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课标”特别加以重视,提出“学习语文必须注重读书,注重积累和语感培养,注重品味、感受和体验,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这些年学生不读书、少读书的现象日趋严重,为此,“课标”还特意写上这样一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认为这句话很精要,可以当作一个口号。现在语文教学的弊病之一,就是学生读书太少。课上读得少,课外读得更少,还是停留于做题,中学毕业了,没有完整读过几本书,也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样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课标”对课外阅读是有要求的,9年课外阅读总量必须达到400万字以上。如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做好课内课外阅读的链接,如何关注学生的“语文生活”,过去的教材注意不够,修订时应当作为一个要点来加强。

六、写作教学

“课标”特别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平时作文和高考中考作文是有区别的,不能以后者完全取代前者。现在的作文教学问题很大,只考虑面向高考中考,教的基本上是“套式作文”和应试技巧,特别是到高中,作文教学沦为敲门砖,可以说是“全线崩溃”了。“课标”强调自由的、有创意的表达,是有现实针对性的,尽管实行起来会有困难,但这是方向,教材编写必须坚持。

写作是教材编写的难题,难就难在不知道如何结构,以及是否应当有体系。我觉得还是要有体系,或者叫“系列”也可以,总之要有一个计划、流程。现在有的版本有些特色,其做法是扣紧每一单元,布置一次写作,比如,写一件事,写一个人,仿写一首诗,还有缩写,续写,写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要有一定的梯度,不要随意搞“提前量”。“课标”指定小学低年段是“写话”,高年段是“习作”,初中才是“写作”或者“作文”。名称上的区别,表示了教学的梯度。如何让学生不怕写作,对写作有兴趣,这是个大问题,教材编写应当想办法,在读写结合上多下点功夫。有的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教材设计了让学生仿写童话、寓言,我觉得很不错,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天性与想象力。如果是结合单元来设计写作教学,要求要明确,有简洁的提示,有操作性,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启动他们的潜能。写作部分的编写应聚焦语言文字运用,对有新意的表达要多加鼓励,但不要过分追求“文笔”。“文笔”不是写作教学的第一要义。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主要培养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能写通顺、得体的文字,这是最主要的。

七、单元结构

现有的教材所采取的框架有两种。一是按照人文主题(或者其他因素)划分若干单元,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共86个专题,北京师范大学版130个专题,每个单元4篇课文。北师大版则采取传统“文选式”编排。初中呢,人教版、江苏版都是“主题单元”方式,语文版是“文体单元”形式。我看过一些相关的调查报告,对几种单元组合形式做出比较,好像并没有很清楚地表明哪一种框架方式更好。

课改之后的教材普遍采用“主题单元”,主要是为了体现人文性。学生比较喜欢,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这样设置单元也可能比较有节奏感。但最大的问题是,“主题单元”框架往往只照顾到人文性,而较少考虑到语文性。以人文主题组织教学,语文教学的“梯度”也容易被打乱。有些版本意识到这个问题,如人教版,想做些补救,每个单元都适当讲一些语文知识或技能训练。这是加插进去的,并没有通盘考虑,梯度还是体现不出来。所以这次修订教材,要认真解决框架结构问题,实际上也是语文教学体系问题。

可以把构成小学和初中语文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梳理一下,安排到每一学期各个单元之中,最好每一课都有一点“干货”,能做到每课一得就更好。这些都应当作为组合单元的要素之一。如果还是以人文主题来结构单元,那么也把这些要素往里边靠一靠,选文能紧密结合就最好,实在结合不了,那就在单元导语、阅读提示以及思考练习题上多体现,教师用书也往这个方向靠拢。这不是开倒车,不是回到以前(其实现在也有)那种完全围绕知识能力点展开的教学,而是在教材中让“语、修、逻、文”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更清晰,教师教学有章可循。教材的结构要充分考虑到教学需要,各个单元重点突出,单元与单元之间衔接也注意由浅入深,不断积累提升,反复落实基础训练。

八、课文

现有的各种版本教材选文都比较放得开,凸显人文性,照顾到学生兴趣。但有的版本还是比较粗糙随意,特别是时文的选择,量比较大,语文性不见得那样强。媒体对语文教材的批评炒作,往往集中在选文上,不必过多关注那些炒作,但确实要高度注意选文的质量。“课标”也提出选文要有经典性。那些沉淀下来、得到广泛认可的作品,才有资格进入教材,因为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对文化的尊崇感。当然,经典也在流动,而且有些传统的选文虽然有经典性,可是不太适合中小学生学习,或者不太适合教学,也不一定要选。有些版本选的当代的文章较多,好读,学生也有兴趣,但经典性显然不够,或者不太适合教学,修订时应当考虑调整。我赞成所选必须是美文,是思想格调高、语言形式优美的。

小学低年段课文有的要自己编写,要非常重视这一工作。现在有的编写并不好,太多说教(思想情感教育是必需的,但不等于说教),要讲究童心童趣。现在小学和初中教材普遍比较浅。如今是信息社会,学生接触社会的途径比以前宽,在学前班和小学,就知道很多东西,知识比前辈在童年时掌握得要多得多,要考虑这个情况。在“课标”要求的框架内,小学初中语文教材最好都稍微提高一点难度。不要低估学生的接受水平,不要只考虑让学生能懂,都懂了就不用学了。

九、语文知识和能力点

“课标”对语文知识的处理比较“小心”,努力避免体系,强调的是“随文学习”。这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自然有其道理。教学中不必过于显示语文知识体系,不能照搬大学语言学、文学史那一套,要去除烦琐哲学,降低难度。但编教材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的呈现方式可以是隐形的。我主张要有系统,但不是“系统化”。

前面讲到单元组合,如果用语文素养的若干因素来组构,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一定先要罗列一下到底小学、初中要掌握哪些基本的语文知识,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必要的训练,具备哪些基本的语文技能。这些都要有个明确的安排。但呈现方式要考虑自然一点,不至于陷入死记硬背,最好能结合情景去提出问题,让学生有兴趣去思索体验。另外,注意梯度,有螺旋式提升,都要先有安排。

十、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比例

这个比例在每个学段应当是不太一样的。过去小学阶段古诗文很少,按照“课标”要求,修订时应当适当增加。低年级也可以有些古诗,但要求不能太高,也就是接触一点,读读背背,似懂非懂不要紧,感受一点汉语之美,有兴趣就好,并不把文言文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小学部分“课标”建议一到六年级背诵古诗75首,可以部分编到教材中,也可以要求课外背诵。古诗文平均每学期也就六七篇,分量并不重。到初中,开始学习文言文,并逐步增加比重。“课标”提出初中背诵古诗文60篇,平均每学期也就10篇左右。不一定全都要编到课文中,也可以作为课外背诵。就课文的篇数安排而言,初中的古诗文占到五分之一左右,比如,一学期30课,古诗文就是6课左右,可以一年级5课,二年级6课,三年级7课,按年级逐级递增。如果每册5—6个单元,那么每单元大概也就安排一课。高中的比重可以更大一些,占到四分之一甚至更多。我认为这样大致就可以了,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主体还是现代文,文言文不宜再层层增加。

这个问题我愿意多说几句。事实上,在一线教学中,古诗文始终都是重头,比较难,可是有“讲头”,而考试又比较好拿分(因为古诗文方面的试题一般以知识性为主,死记硬背的也多一些),所以老师会在教课中“加码”。如果教材编的古诗文分量再增加,有可能一半的教学精力都投放于此,这是不利于完成整个教学计划的。

语文学习,提升读写能力,基本上更主要的还是学习现代汉语,应当以现代文为范本。这是基础教育的任务性质所决定的。基础教育毕竟是面向未来大多数公民的教育。为何也要学点古诗文?因为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要学习现代汉语,最好对古汉语有些了解。目的还是更好地学习现代汉语。另外,为了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要让学生适当接触一下古诗文。这里有主次的分别,不能颠倒,文言文与现代文也不宜平分秋色。

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中小学不要学文言文,他自有道理。但也不必走极端,还是要接触一点文言文,学点古诗文,我理解这就是“接触一点”,对传统文化及其载体有些感性印象,就可以了。这方面要求不能过高,古诗文所占比重不宜过大。“课标”对此是有要求的,初中毕业,能依靠工具书阅读浅近的文言文即可,并没有更高的要求,编教材或实际教学都要掌握这个度。“课标”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比重,但在各个学段目标中,还是有具体要求的,重头还在现代汉语,而不是文言文,两者的主次位置很明确,不宜颠倒,也不能比例失衡。

十一、教科书编写语言

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减少教化,避免套话空话,做到生动活泼,能引发兴趣。不要动不动就让学生体会“深刻内容”和“丰富感情”,也不要处处都是“人生启示”。我举一些例子来说。现在许多教材的课文或者单元导语写得很辛苦,可是效果还不好,文艺腔,矫情,甚至有点“酸”。我们教材编者自己要注意文风,自然一点,朴实一点。

十二、教师用书

现在的教师用书大同小异,就是提供一些案例、一些资料,对教学没有很多帮助。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教案获取非常便利,结果适得其反,很多老师过多依赖别人现成的教案,所谓集体备课也就是把一些教案拼凑一下,并不怎么考虑学情,也不能发挥老师的创造性和个性。一些老师都变懒了。我期待各个版本教材都能编好教师用书,真正能打开老师备课的思路,而不只是提供教案。好的教师用书可以起到提升教师素质水平的作用。还有就是不要过分提倡做课件,不要过多依赖多媒体,让语文回归语文,朴实一点。教材出版后的教师培训,要重视这些问题。

以上所讲十二个问题,都是教材修订编写要碰到的具体问题,我力图结合现在一线教学的状况,以及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修订编写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这不是定论,也不一定能代表“课标”组,只是一种学术观点,目的是引起讨论,集思广益。我也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现在诸位老师所主编的各种版本教材都有自己的基础,有的还很不错,修订时要注意保持自己的特色。有些属于框架体例问题,要做大的改动也难,我看就不一定要大动,做些调整即可。我还是赞成“一纲多本”,希望有多种不同特色的语文教材出版,也希望各个版本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改进,那得到好处的就是我们千百万学生。

老师们,教材编写是一件大事,也是需要理想的事业,也许比我们自己写的很多论著、很多项目都重要十倍百倍。我相信大家都会非常看重这件事。让我们摆脱名缰利索,超越平庸,努力修订编写好语文教材,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

教材怎样改才能让人满意[10]

语文教学最需要而眼下最缺少的就是“涵泳”,是浸润式习得。教材和教法都应当追求这种最佳的境界,引导“涵泳”,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与生活方式。

从有人认为鲁提辖的拳头“暴力血腥”,到《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从喧嚣一时的“鲁迅作品大撤退”到地动仪引发的“舆论震动”;从民间研究团体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质疑,到由叶圣陶主编、丰子恺插画的一套老教材受热捧,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教科书”的热议不断,引发社会各界的深入思考。

“你从父母那里学到爱,学到笑,学到怎样走路。可是一打开书本,你会发现你有了翅膀。”教材,助力学生成长,但问题与争议也不断,是一副沉重的“翅膀”。如何理性认识教材的现状与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在当前的市场机制、教育体制和文化环境下,给孩子们编写更好的教材,使之成为更加轻盈有力的成长之翼,我们能切实做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观念需要做出怎样的转变和调整?本期《时事观察》,我们就这一问题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先生进行访谈,并汇聚各方观点进行探讨。

找准问题与出路——最大的缺失在于缺少“梯度”

记者:关于教材的争议,焦点常集中在语文课本上。有人认为,现行语文课本存在“四大缺失”,即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甚至有人认为,现行教材充斥了虚假、说教、篡改,应予以全盘否定,推倒重来。如何客观评估现行教材的成绩和问题?

温儒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前50多年的中小学教材都是全国统编的,最近几年,才开始实行一纲多本,即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由一些有实力的出版社组织编写,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才可以发行。而各地区或学校采用哪个版本教材,原则上他们是有选择的主动权的。现在新编并通过审查批准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有10多种,初中语文有8种,高中语文有5种。

事实上,各种教材编写体例、选文都有差别,使用覆盖面以及受欢迎的程度也很不一样。有些媒体批评语文教材往往都比较笼统,顶多是“举例说明”,很少对多种教材做全面调查,也没有量化分析,难免以偏概全。说“现行教材充斥了虚假、说教、篡改”,有失公允。说现有语文教材中“经典缺失”,也不太符合事实。拿新编的5种高中和8种初中语文教材来说,采用经典作品的比重全都在半数以上,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采用经典的课文占到70%。你可以批评说“这还不够”,或者可以建议哪些经典可上或可下,但总不宜笼统批评说是“经典缺失”。目前有关机构正在组织对通行教材使用情况进行大面积调查,据我所知,多数一线教师对教材配合课程改革的努力还是肯定的。

记者: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有哪些新的变化?对现行语文教材的得失,您有怎样的总体评价?

温儒敏:和以往教材比,现有的语文教材普遍注重突出人文性,尽量考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问题探究(思考题)设计就注意多样选择,贴近学生语文生活,培养开放性思维,每一课还有阅读链接或拓展书目,供有兴趣的学生课外探究。这些都是新的变化,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

但另一方面,存在的问题的确不少,媒体的有些批评是中肯的。特别是某些版本的小学教材,其选文以及问题的设计,包括教师用书编写,对儿童心理照顾不够,导读和问答题设计过于说教,所谓思想性的体现也往往比较生硬且表面化,甚至有泛道德化倾向。还有的课文删改过于随意。社会上批评语文教材的意见大都是围绕课文的选择,哪些作品可以选,哪些不一定选,都可以讨论。

我认为目前语文教材编写最大的缺失,不在选文,而在普遍缺少“梯度”。过去的教材一般注重“梯度”,每一个学段、年级,甚至每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课文、知识点和练习的安排,都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线索。而现有的多种新编语文教材体例都变了,就是采用“主题单元”的框架结构,以主题来牵动整个课程计划。比如,有的初中教材三年6册,费尽心思分列出诸如“家国情怀”“亲情歌吟”“生命礼赞”“品行善恶”“艺术感悟”“亲近自然”“时政聚焦”“科学之光”等二三十个单元,每个单元三四篇课文,都是按照主题类型来安排的,选文自然也主要从主题需要考虑,各单元之间本来应有的语文学习的逻辑递进关系,就难于照顾了。现在通行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教材也大都采用主题单元框架,有的甚至把初中已经有过的部分“主题”重复一遍,加上必修课时间缩短到一个多学年,更谈不上“梯度”了。用主题来划分教学单元或板块,往往顾此失彼,很少考虑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也难体现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这是迫切需要改进的。

辨明历史和现实——教材编写需要“守正创新”

记者:最近,一套《开明国语课本》颇为流行。“老课本”的走俏,反映了社会上对好课本的需求,也反照出当前教材存在的问题。“老课本”给今后的教材编写带来怎样的启示?

温儒敏:《开明国语课本》是叶圣陶先生20世纪30年代初编写的一套小学教材,也是民国时期最出色的教材之一。这套教材尊重儿童的天性,内容适合孩子,丰子恺先生的插图充满童趣,少有成人化的说教,课文和设计循序渐进,有梯度,遵循语言习得的认知规律。这些都值得我们今天的教材编写者学习。但那毕竟是70多年前的课本,适合那个时代的孩子们学习,如今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们从小就要接受很多以往可能没有的新事物、新知识,教材肯定要满足当今时代的需求,不能照搬这套教材的编法,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教育。

重读《开明国语课本》,还有《国文百八课》等,我们对叶圣陶先生那一代教育家的胸怀、志趣、学识深表仰慕,同时感到今人编教材困难比过去大,束缚也比过去多。叶圣陶编教材基本上就是民间自发行为,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教育理念,出版后让教师和学生去选择,让社会去做评价,外在的干扰是较少的。当时的教育规模也很小,教材却放开出版,完全是自由竞争,社会对教材编写不会形成太大的舆论压力。而现今教育规模巨大,社会关注度非常高,动辄就是“政治问题”或“公众事件”,教育部门不得不严加管理,即使一纲多本,编教材基本上也还是“官方”行为,而并非个人著述。社会的期望、教育部门的要求,加上出版社商业利益竞争的挤压,编写组拥有的自由度其实是非常小的,很多情况下只能做平衡的工作。这是体制性的问题,是国情,从根本上制约着教材编写质量,尽管很难解决,但总要不断推进改革,为教育理论探讨及教材编写逐步创造比较宽松的环境。

记者:实际上,教材也一直在顺应时代的同时发展变化。比如环保话题,20多年前的教材中没有涉及,在2000年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修订中,就增加了关于环保的课文。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材怎样才能既适合教学,又满足现实需求,兼顾稳定与变化?

温儒敏:教材要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宜老是改来改去,变动太频繁。一线老师使用新的教材有一个适应和准备过程,变动太多,会给他们造成很大困难。当然,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及时和适当地做某些修订。教材编写需要不断积累,需要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介入,又能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革新和变通。“守正创新”这句话我看可以作为当前教材编写修订的准则。而那种鼓吹要“对抗语文”的颠覆一切的思路,以及“翻烧饼”的做法,都是不可行的,也不能解决问题。语文课程的改革难度很大,现在最需要的是扎实的调查和科学细致的研究,而不只是印象式的批评。在中国喊喊口号或写些痛快文章容易,要改革就难得多,在教育领域哪怕是一寸的改革,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还是多结合实际来提建设性意见为好。

打通教材和教法——走出功利化与技巧化误区

记者:从教育实践看,如何使用教材、采取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方法也很重要。许多孩子对语文课程的厌烦与逃避,很大程度上与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很有关系。怎样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促成教材和教法的良性互动?

温儒敏:如果把教材比喻为菜谱,那么教师就是课堂上的“厨师”。“菜”做得不好倒胃口,不能总是怪罪于菜谱,而应看看“厨师”的烹饪手法有无问题。根据我对语文课堂多年观察研究,“厨师”合不合格,对教学效果非常关键。所以现在国家加大投入,推行教师全员培训的“国培计划”,我是非常赞成的。现在要做的工作一方面是修订教材,另一方面则要提升教师的素质与教学水平,改革教学理念与方法,尽可能用好教材。

我们谈论教材问题,不应该忘记目前语文教学存在严重的功利化倾向。为何不讲梯度?除了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功利化心态。一切瞄准考试,便很功利,很焦躁,都在搞“提前量”,随意增加教学难度。过去高考的紧张从高二之后才出现,现在高一就进入紧张备考了。连初中生也总被提醒如何准备考大学,某些高中的课就搬到初中来学了。这种紧张还波及小学,甚至幼儿园、学前班,都在搞“提前量”。有的学前班就要求孩子认识3000汉字,“拔苗助长”现象相当严重。鉴于此,这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重新强调了教学的梯度,也意在抑制功利化焦躁症。这是很值得关注的。看来“梯度”不完全是教材和教学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全局性问题。如何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与要求,尊重教育规律,不急功近利,这是难题,整个社会都应当面对。

语文教学的另一不良倾向,是技术化。表现主要有:备课很程式化,讲授多,涵咏少,讲课过于琐碎,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技巧应对;太过偏重文笔技巧的训练,而不在引导审美与表达方面下功夫;作文教学全都瞄准中考高考,进行以范文分析为核心的文体“套路”的练习,“文艺腔”盛行,“宿构作文”成风,等等。

技术化其实是教育竞技化的结果,只面对考试,就远离了教育的本义,不可能着眼长远,也没有耐心去关注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从教育的角度,则是无视学科自身规律和学生主体性。语文教学最需要而眼下最缺少的就是“涵泳”,是浸润式习得。教材和教法都应当追求这种最佳的境界,引导“涵泳”,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与生活方式。

实事求是地看,目前完全抛开中考和高考来谈课改是不现实的,课改和考试也并非水火不容,需要走出应试教育泥淖,在素质教育基础上实现新的平衡:让学生既考得好,又不至于被题海战术败坏胃口,不会把脑子“搞死”,兴趣搞没了。知易行难,只要理性对待、讲究规律、尊重学生、潜心改进,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关于部编中小学语文教材初稿的修改意见[11]

从这份修改意见可以看到教材编写的复杂与艰难。

这几天抓紧看了八年级上册(简称“八上”)和八年级下册(简称“八下”)的部分初稿,是我第二遍看,又做了许多修改。

对初稿总的印象是不错的,和既有各种版本教材比,有自己的亮点,有特色。比如,语文素养知识点、能力点的体系构成及其在各个单元的落实,更加明确;精读和略读两类课型的功能有了明晰的区分;重视读书兴趣的培养和读书方法的传授;写作课更有可操作性等,都是有所创新的。有这些创新,教材就有突破,对此我们是有信心的。这套教材编写因为反复评审,已经拖了很多时间,明年秋季学期肯定是要投入使用的。不管多少困难,我们要往前赶,保证质量,保证明年能用。

初稿大致成型了,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应当修改或者值得再认真讨论的地方,我都一一做了标注或旁批。为什么要修改讨论,我也尽量说明了理由,供大家参考。

八上的第一稿出来后,我就做过很多修改。部分修改的意见在二稿中吸收了,也有一些未能吸收。这很正常。虽然我是总主编,意见也不见得都对,完全可以继续切磋探究。你们发挥教学一线的经验,或者专业编辑的经验,对我的意见进行打磨,使教材更加稳妥、规范,这都是好的。但我不希望把棱角全都磨平了,你们多想想我为何修改。总感觉现在教材虽有新意,但还是比较“平”。而我提的很多修改意见,正是想突破这个“平”的。我曾在小学语文编写组说过,你们要有点“匪夷所思”,有点想象力,大胆提出革新的设想,进两步,然后退一步,还是有进步。如果一开始就很拘谨,求稳怕乱,那就很难出彩了。我希望初中语文编写也来点“匪夷所思”,也就是解放思想,勇于突破。我的修改如果是有些“匪夷所思”的,建议你们先考虑我为什么这样改,然后再适当调整,剪除那些过分“出格”的,但不要完全磨平其锋芒。

下面我就这次八上、八下的修改,提炼出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给大家参考。

第一是选文。现在选的很多新课文都是名篇美文,很不错的。但如何安排?还要斟酌。单元结构有个毛病,就是可能会打乱教学的梯度,这也没有办法,我们还是选择单元结构,只是不完全以人文主题来构设单元,适当考虑语文要素。但是课文的深浅程度往往就难于兼顾。怎么办?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微调,照顾教学梯度。比如《列夫·托尔斯泰》这篇比较难读,是否可以放到九年级?蒙田的《要生活得惬意》,是论说生活形态的,哲理性很强,对初中生来说可能难了,其句子也有些夹缠,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如果能换,就换一篇。蒙田散文有很多都是比较美的。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是很难的,也可以考虑是否换一篇。古诗词选文要照顾到选择的面,最好宽一点,八上有陶渊明的《饮酒》,课外阅读又有《移居》,同一册就收同一作者2篇。李白也有2首。是否也可以分散一点?

第二,是习题的设计。现在的习题分两个层面:思考探究与积累拓展,这是比较适当的。有些题比较活,特别是积累拓展的题,设计思路很不错。如《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的习题,我就很欣赏: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这道题非常好,学生会很有兴趣,而且真正能起到拓展阅读的效果。

八下有林语堂《庆祝旧历元旦》,其习题一的设计也不错。虽然难一些,但思路是导向开放的。

作者大力提倡“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他主张作文如聊天,应有聊天的闲适和随意。你读出本文这一特点了吗?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具体的语段进行品析。

但类似比较灵活的习题还是少了。多数习题基本上是老一套,而且每一课的习题设置模式都彼此雷同,这能否再有所突破?

当然,不是说现有的习题设计思路没有道理,只是说呈现形式过于趋同,很板结,会败坏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就是习题设计细致有余,开放不足。现在强调整体感知,强调适当的个性化阅读,但我们的习题这方面明显跟不上。所以这要改一改。一是往灵活、变化的方向改,特别是拓展题,尽量放开。二是激发读书和思考的兴趣。

另外,习题设计一定要注意将语文要素的知识点、能力点分布镶嵌,大多数习题都要考虑这一点。现在有的设计可能存在这方面的不足。比如,《消息两则》是关于新闻的,其习题之一就不见得合适:

听课文录音,或模仿播音员读课文,体会本文恢宏、磅礴的气势。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这两则消息传达的新闻事实。

我第一次修改时曾指出,这样的题目太简单。其实《消息两则》课文很短,每一则的标题又已经明确标示了内容。如果像现在这样设题,学生几乎毫不费力就用标题概括新闻事实,这道题起不到思考的作用。建议修改,这道题不要往语言气势上引导,不如加上一句:“注意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以及事件过程、结果的表述。”这才扣住这一课的训练要点。

另外,新闻报道一般不强调感情,起码在这里不往这方面引导。模仿播音员没有必要。

又如《藤野先生》是老课文,习题各式各样,网上就可以找到许多,但很少有考虑学生实际的。学生读鲁迅作品最大的实际是什么?是语言隔膜,进不去,不习惯,也不喜欢。学生怕学鲁迅作品,是因为鲁迅作品的语言对他们来说比较隔,比较难,学生体会不到好处,也就进不去课文的情景。现在这一课在语言方面的设题还是比较少,六道题只有第四题关于文章修改,是和语言有关的,其他题目全都是有关思想内容的。可见我们对于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障碍,还是关注不够。我希望习题能够帮助学生学习鲁迅作品,喜欢上鲁迅。为此,我专门就语言个性,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鲁迅好用反语,往往庄词谐用,产生某种讽刺效果,同时也传达了自己的感情和态度。如“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前一句描写可笑的神态,后一句却称之为“标致极了”,形成某种反差,这就是庄词谐用。请从文中再找出三五个例子,体会鲁迅语言的魅力。

为何设计这样一道题?我在批注中这样说:原五道题有四道都是内容理解方面的,这里增加一道语言方面的题。中学生阅读鲁迅的障碍首先是语言,很多学生不喜欢也进入不了鲁迅语言层面。虽然这较难,但也应当尝试引导去体味。鲁迅语言特色在于丰盈的张力,这里只涉及讽刺,让学生有初步体悟即可。教师用书可以重点解释何谓庄词谐用,以及讽刺幽默等。鲁迅语言极富张力,味道在此,难也在此。我设题时没有用“张力”这个词,是考虑学生接受。有些设题可以深一点,学生还会觉得有意思。

另外,设题一定要考虑训练的有效性。现在有些题很浅,起不到训练效果。比如,郦道元《三峡》,有四道题。如下:

一、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的三峡夏天、春冬、秋天各有怎样的特征。

三、翻译下列语句。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不同含义。

第一、二两道题都是分析写法,指向写作,但也比较简单。在这篇极为短小的篇章中分析这样一些写作方法,不是不可以,但太简单了。

第三题翻译,所给出的句子很多已经有详尽注释,翻译就等于把注释抄一遍。这样的题目就失去效果。不如改为要求翻译全文或者中间两段。要求把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读边体会一下不同的语感。

我举这个例子是说明咱们的习题设计还要多下功夫,力求创新。有几点请注意一下。

一是注意落实语文素养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起码每一课都有一两道题是关于语言文字训练的。所谓能力点的分布,很大程度上靠习题。

二是针对课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来设计一些纠偏、引导的题。比如《藤野先生》那道新设计的题,就是引导性的,对于教学会有很大帮助。《三峡》修改后的第三题,也是文言文教学的一种导向,往古今比较、语感等方面引导。文言文教学不能满足于翻译和读懂。

如何改进习题设计是这次讨论的一个重点。能否考虑,每一课起码有一道题是原创的?五分之一或者六分之一原创,这个要求不高。可以参照一线教学或者考试的试题来加工设计。我们每个人发挥主动性,每次汇合讨论,要求每个人都能提出一道原创的题,那就相当可观。

第三,关于导语和预习提示。

导语的确很难写,字数很少,要照顾方方面面,一写就往往程式化。现在几乎都是先用一句或几句引言,概括本单元主题,说学习本单元的思想收获意义,用的语言都是比较美而又有些做作的,而且容易教化。我不满意现在到处都是“丰富我们的感情”“深化对于什么的认识”之类。几经修改,导语写得好一点了,但还是不满意。小学语文干脆不要单元导语了,改用其他比较活泼的表示形式。那也很好。

导语怎么写?我对八上、八下单元导语做了一些修改,都是字句方面的,整体还是不太满意。例如,关于古诗文山水题材那一单元的导语,我是这样修改的,你们从中能体会我的用意。大家看看是否可以参照一下(注意带框部分是删去的,加黑的宋体是新添加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具】清幽【之氛围】,或【拥】雄奇【之景物】,或【呈】秀丽【之色彩】,【都】均显【出】造化之【灵】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从古到今】古代诗文中【,】有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层出不穷】。阅读这类【诗文】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丰富人生体验】。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情景交融】的意境【界】,感受风景之美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思】怀。【同时,要】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修改的指向是什么,是要更简洁,也更准确。

关于课文的“阅读提示”,我也做了许多修改,但改来改去,还是不够满意。大家看看我的修改指向,主要是为了更加明确落实知识和能力点,帮助教学抓点,更有可操作性。例如,《藤野先生》是老课文,生涩的词多,加上鲁迅语言独有的特点,学生学习是有较大难度的。前面说过,从初中开始,很多学生就感到鲁迅文章很难,首先是文字上难。因此,需要针对这一情况,帮助学生学会接触鲁迅,接触难的文章,破除畏难心理。现在的阅读提示是这样改的:

鲁迅作品的语言,初读时可能会感到有些拗口,其实很简洁、幽默,富于感情色彩。阅读时宜放慢速度,细细体味。

这就改得很好。我的意见你们也采纳了。我还要说说,为何这样修改。“阅读提示”是提供给预习参考的,但预习的要求不能过高,有些目标要等学完课文才能达到。但预习时可以指导阅读,像鲁迅作品语言比较拗涩,学生不太喜欢,就要帮助他们扫除阅读心理障碍,引导他们细读品味。其他课文导语也要注意如何激发阅读兴趣。不能把预习的提示或者“阅读提示”混同于思考题,也不宜太难。老是要求画一画、讲一讲、说一说,和同学交流,这就太程式化了,是很烦的。

阅读或者预习提示,有时还可以巧妙地起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作用,一举两得。比如《短文两篇》(《与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其提示就写得很好:

◎画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读一读,感受景物之美。

◎两篇短文语言风格不同。《与谢中书书》以四字句为主,讲究对仗,韵律和谐,辞藻华丽;《记承天寺夜游》则以散句为主,语言平实自然。朗读课文,体会二者不同的声韵节奏。

前一篇是魏晋文,带有骈体的特点,而后一篇是宋代笔记,两者风格体式是完全不同的。讲四字句不提骈体恐怕不行,但又不好介绍太多文学史常识,这就要拿捏好。是否可以在适当地方简要介绍一下骈体?值得考虑。我想在一线教学中这个问题是回避不了的。

总之,“阅读提示”的修改,应当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但语言文字运用包含诸多方面,不能理解为就是写作方法。

例如《一个灾区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是自读课,属于新闻报道单元,提示或者练习题设计扣住新闻,是必要的,但也还是要注意语文能力训练。在这一课的“阅读提示”中,我就增加了这样一句:

这篇通讯语言朴实简洁,多用短句,段落切分也很小。阅读课文,感受这种语言风格的特殊韵味。

这也是提示,涉及短句切分这样的知识,以往教材是较少涉及的,而又是这篇课文最重要的语言特色。上次修改我就提出这个建议,不知为何你们没有采纳。

还有,是这一课的提示,原来我还添加过这样一段,是试图给方法。但你们也没有采纳:

此文2630字,情节简单,容易读。试用快速浏览方法,尽可能抓住每段的关键词(或句子),知其大意,便迅速转向下一段。争取在5分钟之内看完。然后,放慢阅读速度再仔细读一遍,看头一遍阅读是否掌握了基本内容,有无重要的遗漏或误解,原因何在。平时多做这样的练习,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提示或者思考题,每个单元都应当有整合的。比如人物传记单元,在最后一课《美丽的颜色》的阅读提示中,我添加了一句:

结合阅读体验,回想并比较一下本单元几篇课文各自不同的语言。

加上这么一句,往语言运用上靠拢,而且有个比较阅读的意思。各个单元都有自己的重点,但也都要围绕语言文字运用以及思维的训练。

第四,关于自读课文的旁批。

自读课文的旁批,是这套新教材的创新,但很难写。首先要确定旁批的功能,突出要旨,不能求全。要着重刺激阅读兴趣,然后才是提示阅读重点。评点的方式可以灵活一点,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所起到的是提醒、点明,不是说明。现在的旁批有些陈旧而且死板,大多数都类似写作方法分析引导,这要改一改,往阅读兴味的焕发这方面改。比如《列夫·托尔斯泰》写外貌那一节的旁批,我做了这样的改动:

为何用“低矮的陋屋”比喻外貌?写出了托尔斯泰外貌的什么特点?文中还有一些新奇的比喻,注意找出来,细细体会其特别的效果。

这样改,不只是简短一点,还有意改变问答式。“找出来”之类,会阻碍阅读。现在我对整个自读课的旁批都还不满意,建议请专家再打磨一下。

有些自读课文很短,也不难读,不一定旁批,如《安塞腰鼓》。

第五,关于语文知识。现在采用的是类似词条方式、补白的方式。大家改过很多遍,还不很满意。不能只顾通俗,还要注意表述的严密和科学性。

第六,关于古诗词的导读。以往教材写这些导读,几乎全是“赏析体”(由过去一些赏析词典而形成),过于单调。修改时注意有些变化,生动一点,和学生的生活贴近一点。我做了很多修改,供你们参考。

第七,关于教科书编写语言。我在教材编写启动会上曾经建议,教科书编写语言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减少教化,避免套话空话,做到生动活泼,能引发兴趣。不要动不动就让学生体会“深刻内容”和“丰富感情”,也不要处处都是“人生启示”。我举一些例子来说。现在许多教材的课文或者单元导语写得很辛苦,可是效果还不好,文艺腔,矫情,甚至有点“酸”。我们教材编者自己要注意文风,自然一点,朴实一点。现在新教材的编写语言比较注意规范,但整个行文风格还是比较死板累赘,缺少生气。

最后,讲讲小学语文编写的意见。

有些意见我在2013年11月景明园会议上已经讲过,后来精力几乎都用在应对评审以及一年级修改上面了,我的意见没有得到你们积极的反馈。这里再说说。

小学教材已经在引导大量读书方面形成特色。除了坚持咱们原先决定的编写方案,我希望无论小学还是初中,都努力加强两个“延伸”,即往“多读书”(特别是阅读兴趣与方法)延伸,往课外阅读及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

小学的低年段已经在增加阅读材料方面形成特色,而且中年段开始有“课外读书导航”。我觉得这是创新,非常好。到高年级,可以考虑每学期再增加一次“课外读书导航”。不只是介绍名著、指导阅读,还要引发阅读兴趣、指导课外阅读。要引发兴趣,培养习惯,教给方法。要和中学衔接。

“名著导读”(或者课外读书导航)可以每册增加一到两次(部),撰写的导读不只是介绍所选作品的作者、背景和内容提示,还应当加插和强化读书方法。比如,如何克服读一本“难”书的畏惧心理,如何消除经典的隔膜,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书?如何更快地读完一部书,如何读不同类型的书(如童话、寓言、长篇小说、戏剧、历史书、杂志、实用的书等),其实都应当教给学生方法,而以往的教材以及课堂又都是不教或少教的。

关于精读和略读课的区分度加大的问题,不只是初中,小学也要注意。特别是到中年级段之后,如何处理精读和略读,就要认真考虑。略读不能理解为只是少讲一点,而是让学生自己读,承担精读课未能担负的那些功能,比如,试验和练习浏览、检视、快读、猜读等方法。精读略读课型混淆,是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偏误,我们要通过教科书编写来扭转这一状况。小学低年段这个问题不突出,但也要防止处处都精读精讲。有些问题教材不方便说的,可以在教师用书中明确交代。

新教材,新在哪里[12]

这套教材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

今年9月初新学期开始后,全国将有数百万小学生和初中生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部编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为什么要编写“部编本”?教材内容有何变化?“部编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记者采访了“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

现有的“一纲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想起到示范作用

记者:目前语文教材有多个出版社的不同版本,为何还要编写“部编本”?

温儒敏:“部编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除了语文,还有思想品德和历史。现有的语文教材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这些版本现在也都做了修订,和“部编本”一同投入使用。“部编本”取代了原来的人教版,覆盖面比较广,小学约占50%,初中约占60%。

实施“一纲多本”,虽然调动了地方和出版社的积极性,教材的编写出版呈现活跃的局面,但也出现一些问题,教材的选择使用受到经济等因素左右,不能真正做到选优。

另外,教材主要由出版社组织编写,受到一些条件限制,影响到编写出版的质量。为此,中央决定组织编写思想品德、历史和语文三科教材。“部编本”教材力图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起到示范作用,促进教材编写质量的提升。

记者:能说说编写队伍组成和编写的过程吗?

温儒敏: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和主要编写人员是全国申报遴选、教育部聘任的,编写组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学科专家,包括一些大学教授、作家和诗人;二是优秀的教研员和教师;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前后参加编写组的有60多人,另外还有外围的各学科的咨询专家、学者,人数就更多了。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到现在已历时4年多了。以往教材编制都由出版社来实施,请个主编,搭起班子,最多也就用一两年。教材编写经过复杂的程序,包括确定大纲和体例框架、拟定样张、选文、进入具体编写等。初稿出来后,先后经过14轮评审,还请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最后才提交给教育部。

教材编写不只照顾人文性,还注重训练必需的语文能力、写作以及口语

记者:“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是什么?

温儒敏:概括起来有四点。

一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教材编写实质上是国家行为,所以教材编写立意要高,要立德树人。

二是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在确定编写方案之前,编写组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实施的得失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总结,但对于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也注意“纠偏”。比如,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新编语文教材注意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改进办法。

三是加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写组学习和继承了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实行“编研结合”,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比如,新编一年级教材的识字课文就采纳了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把儿童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300个字安排在教材中,努力体现教材编写的科学性。整个编写过程都是一边研究,一边编书。

四是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比如,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如何过滤信息,都在教材中有体现。

记者:和其他版本语文教材比较,“部编本”的框架体例有何不同?

温儒敏:现有各种版本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主题单元结构,多照顾到人文性,而可能忽略了语文教学的规律。选文也往往只顾一头,只考虑所选课文是否适合本单元主题,难于照顾到本单元应当学习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必要的梯度。“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传统文化篇目多了,很多经典课文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少了

记者:语文教材的选文历来被社会关心,您能介绍一下选文标准吗?

温儒敏:“部编本”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教材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教材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记者:部编教材怎么处理语文教学中知识体系的问题?

温儒敏:这套教材注意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

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很活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尊重。但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知识体系被弱化。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

“部编本”语文教材很重要的一点改进,就是让课程内容目标体现的线索清晰,各个学段、年级、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

这套新教材的编写一开始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相应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有些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则配合课文教学,以补白形式出现。努力做到“一课一得”。现在不是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吗?“部编本”语文教材就已经在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操练。

记者: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严峻问题是学生读书少,部编教材在鼓励读书方面有何举措?

温儒敏:举措就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比如,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选读”设置的改革方向。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这可能是一个突破,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新教材虽然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但也需要老师们去“加码”。建议老师们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记者:写作教学比较难,历来语文教材的写作部分容易引起争议。“部编本”的写作教学安排有何新意?

温儒敏:我们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但也注意到避免应试式的反复操练。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初一两个学期一共12次写作课,每个单元1次。分别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与想象,写出人物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每次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又照顾全局。和以往教材比较,现在的编法是希望有一个系列,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比较有“抓手”,比较方便教学实施。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13]

和既有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比较,“部编本”语文教材有许多改进和创新。

这套新编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和以往各个出版社包括人教版教材有所不同,是“部编教材”。中央考虑三科教材包括思想品德、历史和语文的意识形态属性强,社会影响大,决定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三科教材。教材编写是国家行为。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中央对三科教材编写是非常重视的。这套语文教材编写从2012年2月启动,由教育部聘任总主编,并从全国调集60多位专家、编辑和一线老师组成编写组。三年来,编写工作始终得到学术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前后经过十多轮评审,一遍一遍地修改完善,最终还通过中央领导的审查,一年级和七年级的4册终于可以投入试教了,计划2016年秋季在全国铺开使用。在目前教材仍然存在多个版本的情况下,部编教材将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最终有可能成为统编教材。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这套部编语文教材的特点,并对教材使用提出一些建议。

和既有的一些版本的教材比较,部编语文教材有许多改进和创新。

从编写的指导思想看,这套教材是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种结合,是努力做好价值观的“整体渗透”,化为语文的“血肉”,而不是穿靴戴帽。“整体”是指全部,让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内容,和价值观教育融为一体,并自然地体现在课文选择、习题设计等方面。比如,毛主席《纪念白求恩》一文,这次设计做了很大改进。课前先布置预习,学生自己去读课文,搜集有关资料,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并向学生说明,这是一篇在中国产生过极大影响的文章,很长一段时间内曾家喻户晓。要求学生上课之前先问问自己的祖辈、父辈,了解这篇文章对他们的影响。这就调动了学生学这篇文章的兴趣,而且把这篇革命的经典重新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让学生在了解白求恩的同时,也初步感受到毛主席的伟大。这样,思路就拓宽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只体现在革命传统课文(这方面保留和增加很多,约占全部课文的11%)的设计中,也渗透到其他类型的课文中。比如,文言文诸葛亮的《诫子书》,让学生反复诵读,体味文言文韵律美,同时要求讨论诸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名句。这样,语文学习就和修身明志结合起来了。教材让核心价值观“整体渗透”,在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很自然地得到提升。

部编教材还努力做到接地气,希望既能满足一线教学的需要,又能对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弊病起纠偏作用。

在确定编写方案之前,我们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实施的得失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总结,让课改好的经验,包括这些年提出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材中沉淀下来。比如,综合性学习,以及某些习题的设计,都在做这种“沉淀”。同时,又实事求是,正视某些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偏向。比如,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现在备课很容易,都在依赖网上获取课件,结果就是彼此“克隆”,大同小异,模式化。语文课上得很琐碎、技术化。老是这一套,学生很腻味,当然也就不喜欢语文。新编语文教材注意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改进办法,比如,在课型上做了更明确的区分,也是为了纠正目前语文教学过分精读精讲的僵化状况。

现在的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还是读书太少。课内读得少,课外读得也少,主要是应对考试,题海战术。中学毕业了,没有完整地读过几本书,即使上了大学,也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

针对这一状况,新编语文教材特别强调读书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学语文喜欢读书,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为孩子们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底子。教材特别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比如,小学一年级,六七岁孩子还不认字,就先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读故事、童话、童谣等,以激发读书兴趣来开蒙。到了高年级和初中,几乎每一课都有往课外阅读延伸的设计,还安排了“名著阅读”“古典诗文诵读”等栏目。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阅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这一切都是指向“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最近我到安徽阜阳、河南郑州等地,和一线老师交流,介绍了新编教材这些编法,得到一致的肯定,他们都希望能在应对考试和提倡读书、实施素质教育之间找到平衡,认为只有多读书,才能“拯救”语文,也才谈得上语文素养、语文教育。

部编语文教材还坚持“守正创新”,继承和吸收中外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成功经验,努力体现科学性和时代性。

教材需要创新,但创新不是颠覆,要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这次语文教材编写启动阶段,我们做了一项细致的工作,就是对现行各个版本语文教材的普查和专题研究。比如,人教版现行的语文教材,哪些方面可以继承吸收,哪些方面应当视为教训,都做到心中有数。这是新教材编写的基础之一。此外,编写组部分成员还参与了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就是百年教科书编写的历史研究,对民国国文教科书的编写有认真的清理总结,有些好的经验吸收到新编的教材中。比如,新编小学语文增加了很多童谣、儿歌,能激发孩子对汉语音韵节奏的感觉,提升学语文的兴趣,有些素材就是从民国国文课本中取来的。新编教材还特别注重“编研结合”,对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

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体现时代性。比如,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如何过滤信息,都在教材中有体现。此外,教材的课文有较多的更新,注重经典性和适合语文教学。和原来的人教版比,新的课文约占40%。教科书编写语言、习题的题型变化、插图和装帧设计,都力图有所创新。到底这些改进和变化的效果如何?都必须在试教中得到检验。

以上说的是部编语文教材的总思路和特点。因为现在提供给各个试教点的只有一年级或者七年级教材,难于全面检讨整个教材,我们先从整体上介绍一下教材的特色与思路,也是为了帮助试教的老师去把握新教材的内容,设计好自己的教学方案。下面再从七个方面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希望能结合各个学校班级实际,去落实和试验。

一、这套教材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隐在体系”,落实语文素养构成的知识点、能力点。自从“课改”强化人文性和实施主题单元建构之后,教学上主张语文知识的“随文学习”,比以前活跃,但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所以,这次编写一开始就注意这个问题,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那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有些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则配合课文教学,以补白形式出现。努力做到“一课一得”。这套教材在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素养体系,但这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都不应当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练。目前学界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有争论,我们认为应当实事求是,稍有平衡,目标是加强科学性。使用过程中是应当特别关注教材中语文素养构成的知识点、能力点分布,有一部分体现在单元导语中,更多的是体现在课文、习题和补白等设计中。老师们安排设计教案,虽然也可以随文学习,但还是要有整体的考虑和安排,有潜在的体系。

二、课型的区分更加明晰。现在几乎所有教材都把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类,但在教学中,普遍的全都处理成精读精讲,而且讲法差不多,都是那一套程式,只不过略读所用课时略少。其实应当将两类课型明确区分,各自功能是不一样的。精读课是举例子,给方法。略读课就是让学生使用精读课给出的方法,更加自主地阅读,教师不必精讲。新编教材的一个突出的改进,就是干脆把“精读”改名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自读”课文设置导读或者旁批,引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这样的功能区分,也是有意改进目前语文教学过分精读精讲的僵化状况。试教时建议老师们在课型区分上多下点功夫。

三、部编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以往语文教学比较偏重精读,抠得很死,虽然有用,但这是很不够的。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等,以往教学都较少关注,结果是多数学生只会精读,只会考试,而阅读速度很慢,也不晓得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部编教材在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上,是增加了一些分量的。希望老师们试教时注意阅读方法问题,重视阅读速度的教学。

四、部编教材特别强调课外阅读,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制。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的“名著选读”还加上拓展书目,同时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比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这种突出的强调,应当是个创新吧。建议老师们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有些老师反映说,由于条件限制,难于选择课外阅读的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近期出版有《语文素养读本》,从小学到高中,每学年2册,和教材有所呼应,大家可以参考选择。

五、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和教学效果。比如“多认少写”原则的落实,课文和习题等的设计注意严格落实300字基本字表,以及拼音教学内容的简化和推后,等等,这些都比以往教材有很大改进。一年级语文非常重要,也很难教,到底如何改进低年级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并能从根本上培养孩子们读书的兴趣与习惯,编写组希望听取一线试教的经验。

六、写作教学内容的编写在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又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同时还非常注意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写作课很难教,写作教学内容编写也很难,这方面几易其稿,也未能达到理想状态,但和以往教材比较,现在的编法是希望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比较有“抓手”,比较方便教学实施。到底怎么编写作教学内容?特别希望能吸收一线的意见。

七、综合性学习减少课时,提高效果。综合性学习是课改后出现的新的课型,每个版本教材都有较多的安排,但在一线教学中很难得到落实,容易流于形式。针对这种情况,新编教材每年级减少一次综合性学习,而在设计上又加强了和阅读、写作课的联系。注意将口语教学渗透到平时的阅读教学之中,一些习题设计也努力体现口语教学的内容要求。这样一些改进是否可行,会有什么效果?也希望在试教中得出结论。

教材编写是复杂的工程,这套部编教材虽然编写时间较长,投入的力量也较大,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但也难免会存在某些不足,希望通过试教,得到检验,得到广大一线老师的批评和指导。你们的试教实际上就参与了这套教材的编写,将对部编教材的定稿、出版与推广使用起到关键的作用。

编写组诚挚地感谢你们的合作!

如何用好“部编本”语文教材[14]

老师们拿到这套教材都感到很新鲜,想从一线教学的角度多了解这套教材编写的思路,看怎么才能用好新教材。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和七年级已经投入使用,一线老师希望能全面了解这套教材的编写理念、体例和特色,以用好教材,提高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式。近日我们围绕如何用好“部编本”语文教材这个问题,采访了总主编温儒敏教授。

采访者:温教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教材部分已经在全国投入使用。老师们拿到这套教材都感到很新鲜,想从一线教学的角度多了解这套教材编写的思路,也想请教一下怎么才能用好新教材。作为总主编,您自己怎么评价这套教材?

温儒敏:这套新教材到底编得怎么样,不是我们这些参与编写的人所能评定的,也不是我这个总主编说了算的,最终还得靠一线教学的实践来评判。大家要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但也用不着把新教材看作是不容置疑的教学标准。教材教材,编得再好,也只是用于教学的材料,当然也会提供某些教学的框架与导向,但学情不同,用起来也应当有各自的发挥。教材是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的。我期待通过广大教师的实践,不断完善这套新教材。

这套新教材是中央关注和批准、教育部直接领导和组织编写的,其编写资源可以说空前雄厚。前后从全国调集五六十位专家、作家、教研员和编辑,组成编写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语室和小语室在其中起到中坚作用。实际参与过这套教材咨询等工作的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有上百人。教材还经过三十多轮评审,几百名特级教师的审读,以及多个省市几十所学校的试教。如果不是“部编”,很难动员这么多力量。它的编写质量是有保障的,作为一种“公共知识产品”,也能够被多数人接受。我们不好说这是理想的教材,但显然可以超越现有各个版本同类教材的整体水平。不必把这套教材的优点说得那么多、那么绝对,它可能只是相对地好一些,是站在既有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肩膀”上,提升了一些高度。部编教材取代原来人教版,以及其他一些版本,不要忘记前人的功劳。

很自然地,大家会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比较时要关注有哪些“不同”,更要关注变化之中所体现的观念、意图和方法。这也许会引发我们去思考与探究,通过新教材的使用,去推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当然,这些新的观念、意图与方法不一定就是对的,也不一定非得在教学中落实的,但总要去思考、鉴识和评判,甚至能引发某些问题意识,某些新的研究课题。那么这套新教材就会激发语文教学改革,帮助一线老师提升教学质量。

采访者:“部编本”语文教材有哪些特色?有哪些突破?

温儒敏:总体特色可以从四方面去看。一是注意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不那么“说教”。二是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包括“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在教材编写中“沉淀”下来了。这些年一线教学所出现的某些通病,也努力通过教材的编写去纠偏。比较“接地气”,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三是“守正创新”,不是对以往教材的颠覆,而是继承以往各个版本教材好的经验,又有一些创新和发展。四是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采访者:这四点可以说是新教材的总体特色。我们还想了解更细致一点。比如说,大家都很关心的,课文有哪些重要的变化?

温儒敏:先说说“部编本”语文教材课文数量的变化。和原来人教版做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一年级上册原来共41课,包括汉语拼音13课,识字8课,另有课文20篇;新教材只有32课,其中汉语拼音减少为8课,识字则增加到10课,另有课文14篇。注意:汉语拼音课减少,识字写字增加了。二年级上册原来人教版有40课,新版减少为29课。初中原来七上和七下都是30篇课文,现在每一册减为24篇。其他册数也都减少了课文。

课文数量减少,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方式在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小学的变化大一些,识字教学多集中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初中课文减少,但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大家使用新教材,要理解课文相对减少但其他几个教学板块又有所加强的用意。

课文的选取不但数量上有变化,篇目变化也比较大。小学大概有半数以上课文是新的。选文更加强调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当然,还要适当兼顾时代性。这也是有针对性的。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还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又是统编,上面会有要求,各方面的意见也会有碰撞,矛盾和争议往往就体现在课文选篇上。这也是需要花很多力气去平衡的,是最难做的事情。其中甘苦,难于诉说。现在做到这个样子,很不容易了。

采访者:以往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大都是以人文主题来结构单元的,“部编本”有变化,采用的是双线单元结构体例。请问这有什么考虑?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初中的结构是,每个单元都有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这是重头。另外,每学期有三次综合性学习、两个名著导读,还有两个课外古诗词诵读。

在教学实践中,大致可以按照教材的单元顺序进行,把若干板块的教学穿插安排。教学实践中可以大致依照几个板块的顺序进行,也可以做些灵活调整。初中的5个板块,都比其他流行的语文教材版本更清晰。条件较好的学校,完全可以多一些融合重组。

另外,综合性学习次数有所减少,中心更加突出。“部编本”语文教材就在减少综合性学习课时的同时,把这一课型做得更实在,每次的主题也更加集中,以提升这一课型的教学效果。新教材的口语教学表面上比以往教材要少,实际上是分散了,在综合性学习中有安排,在阅读教学中也有所体现。比如,有些习题就设计了课堂的讨论,也是口语表达的练习。

老师们使用教材时,要在彼此融合方面多用心。几个板块的划分主要是方便,大致上有序可循,但教学实践中还应当根据各自的实际来适当组合,没有必要划分得那样界限分明。

再说说单元的设置,“部编本”语文教材这方面也有些新的想法。

“部编本”语文教材结构上明显的变化,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按照“内容主题”(如“修身正己”“至爱亲情”“文明的印迹”“人生之舟”等)组织单元,课文大致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注意每个单元都有单元导语,对本单元主题略加提示,主要指出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初中的单元设计栏目没有小学那么多,但也各有各的功能。如七下第一单元,先是导语,4篇课文都有预习。课后有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自读课文设计最引人注目的是旁批,还有阅读提示。

采访者:一线教学比较困惑的问题是,如何处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些年强调“随文学习”,新教材是否还坚持这一点?有没有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

温儒敏:这套教材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

在十几二十年前,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是比较清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点、知识点也都比较成体系。但在教学中出现的普遍现象,是考什么,就学什么、训练什么,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实际上已被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和反复操练所绑架。实施新课程以来,特别是“课标”的出台,首先要去解决的就是题海战术和反复操练的问题,因此特别强调语法修辞和语文知识讲授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而且课程改革几乎一边倒,就是强化人文性。教材受这种观念支配,也就都采用以人文性为中心的主题单元建构。和之前的教学比起来,最近几年的教学要活跃得多,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尊重。

但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语文的知识体系被弱化,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结果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某一单元每一课到底要实现什么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在整个小学或者中学的语文课程中到底是什么位置,通过这一单元或者某一课,能让学生具体学会什么,大致达到什么程度,都不是很清楚。“部编本”语文教材很重要的一点改进,就是让课程内容目标体现的线索清晰,各个学段、年级、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

现在不是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吗?“部编本”语文教材就已经在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地操练。但总是要让一线老师使用这套教材有“干货”可以把握,最好能做到一课一得。

“部编本”语文教材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主要靠五个“渠道”。

教师用书,每个单元的导语,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方面,初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两块“补白”。

老师们使用“部编本”教材,要注意这五个“渠道”所体现的语文知识体系,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

备课要有全局意识,不能备一课是一课,也不能临时抱佛脚,克隆现成的教案了事,一定要研究教材,梳理其“隐在”的知识体系,比较自然而又扎实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中。

中小学语文的知识教学不要过分追求体系化,不能满足于让学生去反复操练,但也要有教学的知识体系,要有训练,有干货。总之,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不要体系化,但要有体系。

这不是开倒车,不是回到以前(其实现在也有)那种完全围绕知识能力点展开的教学,而是在教材中让“语、修、逻、文”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更清晰,教师教学有章可循。

采访者:新教材为何把课文分为“教读”和“自读”?这是出于什么考虑?教学中应当如何去区别和处理?

温儒敏:精读和略读混淆,是目前语文教学的通病。其实教材的课型区分,是有讲究的。精读课主要是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功能是什么?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呢,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部编本”语文教材就有意识改变这种课型不分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初中教材干脆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教读课设计比较丰富,有单元导语、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由“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部编本”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以往语文教学比较偏重精读,抠得很死,虽然有用,但这是很不够的。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等,以往教材与教学都较少关注,结果是多数学生只会精读,只会考试,而阅读速度很慢,也不晓得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部编教材在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上,是增加了一些分量的。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阅读方法问题,重视阅读速度的教学。

采访者:都说课外阅读很重要,可是实际上保证不了。“部编本”语文教材是如何设计课外阅读的?怎样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制?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选读”设置的改革方向。

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

这可能是一个突破,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语文课怎样才算成功?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精读精讲,反复操练,没有激发阅读兴趣,也没有较多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写作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扩大阅读量,这是改革的方向。

激发和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老师们使用新教材,要研究如何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这一条,语文素养的提升才不是空话。

采访者:您在许多场合都提倡“1+X”,能说说什么是“1+X”吗?

温儒敏:现在语文课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读书,读书少。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新教材虽然也往课外阅读拓展,阅读量还是不够。我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让孩子“连滚带爬”地读,也主张读一些“闲书”,不能都是为了写作或考试而读书,那样不会有长久的读书兴趣。我的这些理念并没有完全体现在新教材中。

建议老师们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目的就是要拓展阅读面,增大阅读量,改变语文课读书少甚至不怎么读书的状况。

阅读材料怎么去找?现今很多流行的读本,都可以当作“1+X”的阅读材料。我特别要介绍一下由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语文素养读本》,选文的经典性、可读性都比较好,还注意配合新教材各个年级、学段的教学目标,从小学到高中共24册,每学年2册,大家可以参考选用。

采访者:新教材面世后,比较引起社会关注的是一年级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请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温儒敏: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第一印象”不是拼音字母“a、o、e”,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是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采访者:汉语拼音对刚上学的孩子比较难,教学有什么建议?

温儒敏: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大致说来,就是一年级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熟练一点儿,也就可以了,别增加其他额外的负担。

另外,“部编本”语文的拼音教学内容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将拼音教学与认字教学结合起来,学拼音结合认字,彼此融通。对此大家也要重视。

采访者:“和大人一起读”也是比较新鲜的栏目,要列入教学计划吗?

温儒敏:“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刚上一年级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所以让大人和他们一起读。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这也是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建议教师把这个栏目纳入教学计划,但不要处理成一般课堂上的课,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一起读可以是朗读,也可以讲读,或者对话式阅读,形式不拘,但要注意都是在读书,是书面语言的阅读。应当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的阅读。教师如果觉得教材中的一起读课文比较浅,也可以换,另外找一些作品来读。

采访者: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写字教学是重头戏,也比较难教。请问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什么改进?如何做到更有科学性?

温儒敏:首先是实行“认写分流,多认少写”。这是“部编本”语文低年级的编写原则。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为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条件。认识字和学会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小学要求低年级认识常用字1600个左右(以前是要求1800字),其中800字左右会写,教学中注意不要加码。

一年级上册后面附有《识字写字基本字表》,要求会认300字。这是依据对小学生阅读的字频调查来确定的。先认这些字,才可能尽快过渡到独立的阅读。而且从字理、字结构来看,先认识这些字,也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认更多的字。

新教材有意安排了“多元认字”内容,就是说,不完全依赖拼音认字,还要多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去认字。教学中老师们要重视范读、熟字带生字、尽量勾连口语词,等等。

采访者:现在大家都关心传统文化进课堂。请问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有无必要让孩子学“国学”?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4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原有人教版增加很多,增幅达80%左右。初中6册选用古诗文的分量也加重了。

怎样教好古诗文的课?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有过多的阐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

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总之是积淀下来,有所感觉了。现在有些古诗词教学过于烦琐,像外科手术,把那种“美”都给弄跑了。比如,有一些老师教《静夜思》,教案设计的程序就很烦琐——首先放一个视频,视频中有月亮,老师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呀?”有的还让发表一个感慨,说:“月儿圆啦,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他只身离家在外,看到圆圆的月亮,想起他的故乡,想起他的亲人。在深深的思念中,他通过写诗排走心中的寂寞。”这就有点“绕”,还有点“酸”,小学生怎么会有兴趣?有的老师还逐字逐句地讲解,安排各种活动,什么李白的诗中有几个动作呀,分解一下,让孩子们演示一下什么叫“举头望明月”。这多累赘呀,于是静夜思中的“静”跑了。

小学生学古诗文,是比较难的,要求别过高,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有的教案总喜欢来个三段论——“知作者,解诗意,想画面”,未免太死板,也不得要领。

朗读不能取代自主性的阅读和吟诵。

要不要把“国学”当作课程?没有必要。“国学”这个概念很复杂,在晚清是为了抵御“西学”、拯救国粹而提出的,当时是“国将不国”之学,带有保守主义的意味。这些年有些人张扬“国学”,也许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什么是“国学”?范围太大,很笼统,而且精华与糟粕纠缠,又很复杂。我看还是提“优秀传统文化”为好,这是中央的提法。至于“国学”不“国学”,学界都还弄不清楚,有争议,我们中小学不要去套用。

社会上有人开设了读“三百千”的班,说那是“读经”。夸张了。“三百千”是古代开蒙的读物,主要是认字用的,小学生读一读也无妨。但要注意“三百千”并不是“经”,里边也有许多不适合现代人格发展的糟粕。不要开设什么“读经”班。多读点优秀的古诗文就挺好。

编教材要实事求是,照规律办事[15]

在应试教育仍存在的大环境下,我们能有多少解脱、多少改进?还是要面对现实,脚踏实地,稳步推进改革。

现在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是2002年“新课标”公布之后,紧锣密鼓编写的。还记得当时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大开放,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参与和主持这套教材的编写,并请袁行霈先生出任主编,我和顾之川担任执行主编。北京大学来了16位教授,参与了编写的全过程。14年过去了,今天又要启动“新课标”高中教材。我本来不想再参与其事,因为“部编本”教材拖拖拉拉仍未能脱手,这边又要增加新的任务,确实有点烦。但经不住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热情邀约,再想到原先高中语文也是参与了的,总不好甩手不管。编写团队有北京大学的几位教授鼎力加盟,还有来自全国的几十位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老师,加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专家,阵容还是相当可观的。有14年前人教版教材垫底,有这么多年全国课程改革实践提供的经验,有我们这个实力雄厚的团队,我们有信心编好这套教材。

14年前,编写高中语文教材时,袁行霈教授和我都不约而同提出“守正创新”这个宗旨(袁先生的说法是“守正出新”)。我想这套新教材的编写,仍然可以把“守正创新”作为指导思想。守正,就是保留与坚守原有人教版(也包括其他版本)教材好的传统、内容和风格,不搞颠覆性的改动,不要推倒重来。教育有滞后性,有时要等一等,改革也要考虑可行性与成本,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为改革而改革。当然要创新,要符合“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但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守正”的基础上,“守正”是创新的前提。

现在教育界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多动症”,不断改变所谓顶层设计,却很少考虑基层和一线实施的可行性。对此,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能做的就是实事求是,稳步改进,也就是“守正创新”。14年前,“新课标”刚出来,急着编教材,什么1.75与1.25呀,选修课的板块呀,当时我就感觉缺少可行性,但还是按照要求的框架来编了。好在我们的必修课编得还是比较实在的,后来又做了几次修订,一线教学使用基本上还能满足需求。但现在有没有总结“老课标”的得失?到底哪些可以和既有的教材及教学衔接?“新课标”好像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课标”尚未定稿,还在征求意见,我们也不必等待他们给出答案,按照其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精神来编就是了。教材编写自有其基本的规律,还有一线教学的需求和可行性也会左右教材编写,我们既要充分理解“新课标”,贯彻其好的理念,同时也还是要实事求是,照规律办事。

下面我再说说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这可以引发我们讨论如何去落实,去“守正创新”。

一是如何理解现在提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课标”提出主要是四个:一是语言结构与运用,二是思维发展与品质,三是鉴赏与创造,四是文化理解与传承。应当说,比起以往一般讲语文素养,要具体一些。特别是把语文素养扩大到了“思维发展与品质”“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这些方面,是有意义,也有针对性的。应当在编写中加以贯彻。但素养的四个方面,不是并列的,语言的结构与运用应当是基本的,贯穿全部的。其他几个方面,都应当结合语言运用来实行。教材编写时,要把重点和基点放置好,不要割裂开来,不要分几部分去编写。

二是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和以往对语文教学一些解释的区别。

过去不是不谈素养,但比较侧重知识与能力,比如,以前概括语文知识,包括“字、词、句、语、修、逻、文”七个方面,侧重知识维度,当然也有能力;后来,又提出过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这都没有什么错,是更加实际的可操作的说法。不宜说核心素养就可以完全取代这些比较具体的说法。可以包容进去。我们编教材,进入具体操作层面,还是要考虑“字、词、句、语、修、逻、文”,考虑“听说读写”,不过可以在更高的认识上去统领和处理这些相对具体的知识与能力问题,兼顾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初中用特定的形式隐性恢复了语文知识系统,在高中是否可以继续,可以充分考虑。特别是逻辑知识,可以适当进入高中语文。

三是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是以“人的发展”为基本指向的。

其实2003年的高中“课标”也强调过以“学生”为中心和“人的发展”,不是从头来过,不是又一个转向,也不是颠覆过去。十多年课程改革,先进的观念要坚持,但要落实,脚踏实地。我们编新教材,也要注意这一点,不搞颠覆,不搞花架子。现在有些专家总是批评语文教学面向应试教育,以知识为中心。问题是,在应试教育仍然普遍存在的大环境下,我们能有多少解脱、多少改进?还是要面对现实,脚踏实地,稳步推进改革。

四是这次“新课标”好的设想要想办法贯彻。

比如“读整本书”,就是亮点。但如何落实,还需要讨论。“读整本书”其实也并不是“课标”的发明,传统的语文教学,就是基本上“读整本书”的。后来出现新式学堂,学生要学的东西多了,语文转为学习文选、概论为主。后来又出现面向考试的精读精讲,学生读书越来越少,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最近几次演讲都说到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就是激发读书兴趣。“读整本书”也是我们人民教育出版社老总编叶圣陶先生的思想。早在1942年,他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中就指出:“现在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他在为当时教科书编审委员会草拟《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时,又把上述观点修正和发展成为这样一条内容:“中学语文教材除单篇的文字而外,兼采书本的一章一节,高中阶段兼采现代语的整本的书。”

这次修订“新课标”重提“读整本的书”,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通病而提出的一项主张,是有学理根据的,要引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到“读书”这个正道上来。

“读整本的书”对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问题我稍微展开,说得多一点,希望教材编写能在这方面下功夫。还有,就是在应试教育盛行的现实背景之下,如何保证语文课应有的地位和时间。有些不是我们教材可以做到的,但我们应当尽量创造条件去推动和落实。比如,要解决基本书目问题。要设置好精读与略读不同课型,实行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框架,等等。

五是如何搭建新的语文教材框架。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同志和一些专家有过讨论,初步拟定了语文教材的框架。我看过初步的,后来修改的没有看。这次会大家讨论一下,基本上确定下来。我的意思是,既要按照“课标”的任务群来设置,又不必完全照搬。是不是叫任务群,也不一定。他们还没有最后定,还可能改。教科书一些基本的格式不要大动,特别是必修课。可以把任务群的精神体现到教材中,比如用一些栏目、单元或者板块。要充分考虑一线教学的可行性,否则你编得再“高大上”,还是落不了地。2003年版的教材已经有这种教训,必须吸取。现在提出的设想不是定案,只是一种设想,目的是激发大家讨论,大家不必被其束缚。还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去设置。教材编写的结构体例是大问题,变动要谨慎。我原来提出高一编得厚一点,大综合,把几种任务群综合进去,高二小综合,更加专题化。高三以主要专题为主,也就是选修二。至于选修一和选修二如何编,也还要讨论,要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

教材编写现在最缺少的不是理念,而是落实的办法。要考虑和“新课标”靠拢,但又不是图解“新课标”,而应当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和科学性,坚持既有教材好的经验和内容。不要处处考虑是否能通过,要考虑人教版的特色与风格,最后审查也会有一个彼此讨论碰撞和修改的过程。一开始就按图索骥,肯定编不好,这也是我最担心的。

记得2012年春天,“部编本”语文教材启动时,我有过一个讲话,也是我对教材编写的思考,昨天我翻出来看,感觉还可以再提供给这次编写作为参考。我一共讲了12个问题。请中语室把这篇文章复印给大家参考,不一定都对,有的在编写过程中也未能充分落实,但作为一种编写的意见,大家看一看,提出批评,或者也还可以促进问题的探讨。

既要改革,也要考虑一线教学的可行性[16]

要把“新课标”的理念转化为可行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是有相当难度的。

感谢中央和教育部的信任,让我担任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我岁数大了,原来不想再编教材了。现在流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是2002年开始编写的,当时我担任执行主编,深知教材编写的不易。10年过去,到2012年,又主持小学与初中语文的“部编本”,编了五年,拖到现在还未能完全竣工,太艰难,太磨人了。所以,一个多月前教材局领导找我,要我继续担任高中语文的总主编,我是表示谢绝的。但后来说中央都定了,只好接着干。好在有在座的一二十位学者、老师联袂参加,有教材局的直接领导,相信这一次编写工作会比较规范有效,我们能按照中央的要求,在一年内把这项任务完成。

15年前,编写高中语文教材时,袁行霈教授和我不约而同地提出“守正创新”这个宗旨(袁先生的说法是“守正出新”)。我想这套新教材的编写,仍然可以把“守正创新”作为指导思想。守正,就是保留与坚守原有各个版本教材好的传统、内容和设计思路,有连续性,是站在既有教材的肩膀上的质量提升。十多年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也要在新教材中沉淀下来。新教材肯定要超越既有教材,会有全新的面貌,但也不是把过去的教材推倒重来,不是颠覆,这就是所谓“守正”。实事求是,照顾国情学情,还要以谦卑的心态去遵循教育规律,这也是“守正”。“守正”是“创新”的根基和出发点,只有“守正创新”,才能切实改革,稳步前进。教育有滞后性,有时要等一等,改革也要考虑可行性与成本,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不能脱离实际,否则欲速则不达。

现在高中“新课标”就要出来了,新教材的编写是在高中“新课标”指导下进行的。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吃透它的精神。“新课标”的理念是先进的,改革的力度是很大的,必然会对一线教学带来冲击,会改变某些僵化陈旧的观念。但我也有些担心,感觉“新课标”仍然停留于所谓顶层设计,缺少对如何在一线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预测,没有充分考虑我们这个大国教育状况的复杂性,整个“课标”的实施方案还比较粗,有些提法欠妥。但在这个时候就要编新教材了,不再是纸上谈兵,而要把“新课标”的先进理念切实转化为有充分可行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这个“转化”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

我预感到这套教材是很难编的。我只希望努力做好两点。一是尽量按照“新课标”精神去编写,但不是按图索骥,不是填空,要努力在“转化”方面下功夫,为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目标尽一份力,同时也通过教材编写去完善“新课标”。二是希望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能持续得到课标组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我们会有一些纠结,甚至会有些不同的意见。

比如说,我们不赞同颠覆性的做法,希望多一些改良,多一些照顾一线教学的实际。也可能在一些细节或者呈现方式上与“新课标”的设想有些距离,但都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这些都希望得到谅解和支持。好在教材局打算用指导组和编写组合一的办法来推进编写,那么彼此的互相支持就显得尤其重要。

还有几个问题,牵涉到对“新课标”的理解,以及教材编写中如何去消化落实。我讲出来,大家批评。

一是“课标”强调立德树人,凸显核心价值观,这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教材编写必须遵循的。我想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肯定会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特别是在课文选篇上,领导也会不断加料和层层把关。但我还是想说,要警惕以表态性的政治化来代替细腻深入的三观教育,要警惕极“左”思潮和大批判思维借自媒体沉渣泛起,干扰教材编写。

二是如何理解现在提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课标”提出主要是四个: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应当说,比起以往一般讲语文素养,要具体一些。特别是把语文素养扩大到了“思维发展”“审美”“文化理解与传承”这些方面,是有意义,也有针对性的。这个提法所蕴含的精神,应当在教材编写中得以贯彻。但我理解,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不是并列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应当是基本的、贯穿全部的。其他几个方面,都应当结合语言运用来实行。教材编写时,要把重点和基点放置好,不要生硬地割裂开来。可以按照几个任务群去编,也就是分别凸显某一方面的素养要求,同时呢,还要兼顾语文的综合性,别单打一。

三是“部编本”小学与初中语文教材是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来编写的,去年一、七年级投入使用,今年开始要用三年时间全面推开。从一线使用的反馈来看,受欢迎的程度出乎意料。为什么普遍受欢迎?因为有新面貌,但又有可行性,接地气。小学、初中语文新教材有许多改进,但都是充分考虑一线教学接受程度的,是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比如,汉语拼音教学内容的延后和降低标准,精读和略读课型的区分,课外阅读要求进入教材,提倡“1+X”、加大阅读量,“名著导读”结合读书方法的学习,语文知识体系的重构,等等。有报道说,新教材“主治不读书、少读书”,说到点子上了。这些我觉得都值得高中语文新教材关注,有的就应当贯通起来,也成为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特色。新的高中语文明显体现“新课标”精神,但和新的小学、初中语文教材是一个体系。我们要在这方面想想办法。

四是所谓应试教育,现在并没有缓解的迹象,因为这是大环境所致,是国情的表现,所以必须面对,堵塞不如疏导。“新课标”好像没有直接面对这个问题。但教材编写不能不考虑。现在一线的学校有所谓“三新”——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说法,气氛很紧张。初中毕业这个暑期就开始考虑如何选专业、进行所谓生涯教育了。一些学校已经在制订“高一打基础、高二是关键、高三大拼搏”的计划。这是巨大的现实,我们编教材也不能不面对。

编审杂录六则

小学低年级认字,不是越多越好;识字写字教学要指向书面语;教材要多一些阳刚之气;注意两个“延伸”;如何面对语文的“炒作”;关于语文教材中的诗歌。

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不等于私人著作,必然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牵制。统编教材编写更是国家事权,上级部门会有许多指导与干预。小学和初中语文“部编本”就编了四年多,经过各方面30多轮评审,现在还要编高中语文,一开始就诸多掣肘。整个教材编写需要理解、妥协、平衡,尽可能寻求最大的共识,过程是多变的、艰难的。所幸编写组汇集了那么多优秀的专家和老师,大家协力同心,才终成正果。作为总主编,我要对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框架有总体把握,对编写的每个环节也会提出相关的意见,这其中也有许多观点的碰撞、融合或者妥协。教材编写数易其稿,每一稿我都会有修改,我在编写的各个环节的讨论中也发表过许多意见,这些修改或者意见,其中有一部分有记录,形成了文字。现从中摘录六则,不过是九牛一毛,亦可一窥教材编写的艰难也。

一、小学低年级认字,不是越多越好(2013年11月初编写组会议上发言)

新教材低年级的识字量减少了。过去一、二年级就要求会认1600—1800字,会写800—1000字。现在减少了,规定会认1600字,其中会写800字。这都是依照“课标”来设计的。另外,新教材还遵照“课标”的要求,八个字,“识写分开,多认少写”。希望能按照这八个字要求来编,识字和写字的教学有所区分,“多认少写”,不再要求“四会”。

识字和写字的教学有所区分,不是突发奇想的改革,这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传统语文教学的识字和写字也分开。蒙学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主要供小孩阅读背诵,有意无意地就认识一些字了。有意思的是,“三百千”合起来总字数是2700多,剔除重复字后有1462字,数量跟现在要求的1600字差不多。古代蒙学的学写字也并不一定依照“三百千”来写,而是先写笔画少容易上手的字,如“上大人,丘(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等等。记得我小时候开始填红学写字,写的也是这些,而不是课文。可见把低年段的认字写字分开,是有必要的。

“课标”这样规定,除了减负,还为了让识字写字教学更科学。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叫“汉字效用递减率”,是周有光先生提出的。他做过统计分析,使用频率最高的1000个字,使用覆盖率达到90%;再增加1400字,合计字数2400,覆盖率是99%,这增加的1400字只扩大了9%的覆盖率;再往后呢,继续增加到3800个字,覆盖率也就99.9%。就是说,字频与覆盖率的递进关系,在字频1000位的段落中,汉字效用的增长最为迅速,而当字频达到将近2000位时,汉字效用的增长就非常缓慢了。

所以,选择基础字要在字频1000位内的字中去选择,才更为有效。小学低年级认字,不是越多越好,应当是先学基本字,即使用频率最高的字。新教材一年级附录两个字表,一个是《识字表》,另一是《写字表》。这两个字表是有讲究的。它是根据“汉字效用递减率”的论断制定的。“课标”修订时还特别请北京师范大学王宁先生的科研团队做了一个课题,对儿童认字写字的字频专门进行调查分析,从儿童语文生活角度提出先学先写的300个字。这300个字选择的原则是“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现在这些基本字都很自然地进入低年级的教材,是大家要格外重视的。

二、识字写字教学要指向书面语(2013年12月编写组会议上发言)

新教材要强化阅读,从一、二年级开始,就要增加阅读材料,专门设置“和大人一起读”,或者“我爱阅读”等栏目。这可能是生长点、创新点。以往低年段语文教学主要就是完成识字任务,比如,有试验“集中识字”的,当然也有好处,识字写字有效率,但问题是目标感不强,对于“语文课主要学习书面语”这一点缺乏自觉。新教材目光要超越一点,从读书和书面语学习这个角度来设计识字写字教学。

课改之后,很重视情境教学,重视口语,重视课堂上的各种活动,但若把“语文课主要学习书面语”这一点忘记或者轻视了,可能就是很大的偏差。这不是我个人看法,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但同时又这样说明: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注意,这里把教学的目标指向明确了,学习识字写字,本身不是目的,识字写字只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条件,而目标是习得和发展书面语。

因此,编写低年段教材,虽然还是把识字写字教学放在重点位置,但也要有这样一种自觉——识字写字一开始就尽量和阅读结合,而在习得书面语过程中,也要持续巩固识字写字。大家看看“课标”,对低年段的阅读也是有要求的,如借图阅读,阅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等等,在新教材中都应当有所体现,甚至要大大加强。

有些专家质疑新教材设置“和大人一起读”等读书的栏目,认为有点早了,是超出“课标”的要求的,会增加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这种质疑是多余的。设计这个新栏目,不但不会增加负担,反而会调动学习语文特别是读书的兴趣。我们应当说服那些不赞成的专家,把这个栏目坚持下来。

三、教材要多一些阳刚之气(2015年8月8日给编写组的信)

七年级上册第二个古诗词诵读,整体是写秋思、离愁等情绪,调子偏于沉郁(虽然亦有张扬),对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说,难度也较大,最好能调整,把二、三年级某些较浅显的调到这个部分来。但这次恐怕来不及了,只能根据两次座谈会以及国务院教材会的精神,做些微调。先把李煜的《相见欢》换下来,现有的《秋词》《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保留,增加一篇晚清谭嗣同的《潼关》。

附: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这首诗以往很少选入课文,其实写得非常好,有气势,有辞采,胸襟阔达,刚健遒劲,把北方的壮阔写活了,又融入了个人的生命体验,表现一种要冲决罗网、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是感人的诗。古典诗词中阴柔之气太盛,阳刚之气不足,课文应当多选一些阳刚的作品。谭嗣同这首诗就是难得的阳刚之作。座谈会上有专家提议增加一些明清的诗歌,这也算是回应。

你们先看看。定下之后,我来写导读。

四、注意两个“延伸”(2016年4月17日给编写组的信)

新教材已经在引导读书方面形成了特色。希望还是按照咱们原先的方案来编,无论小学还是初中,都努力加强两个“延伸”,即往“多读书”(特别是阅读兴趣与方法)延伸,往课外阅读及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

现在小学的低年段已经增加了阅读材料,中年段开始有“课外读书导航”。这是创新,非常好。到高年级,可以考虑每学期再增加一次“课外读书导航”。不只是介绍名著,指导阅读,还要引发阅读兴趣,培养读书习惯,教给读书方法。小学就有这方面的设计,到初中还要加强,小学初中在读书的设计上要有衔接。

“名著导读”(或者“课外读书导航”)可以每册增加1到2次(部),撰写的导读不只是介绍所选作品的作者、背景和内容提示,还应当加插和强化读书方法。比如,如何克服读一本“难”书的畏惧心理,如何消除经典的隔膜,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书,如何更快地读完一部书,如何读不同类型的书(如童话、寓言、长篇小说、戏剧、历史书、杂志、实用的书等),其实都应当教给学生方法,而以往的教材以及课堂又都是不教或少教的。

将精读和略读的区分度加大,略读不只是比精读简单,而是承担精读未能担负的那些功能,比如,试验和练习浏览、检视、快读、猜读,等等。

关于精读和略读的区分度加大问题。不只是初中,小学也要注意。特别是到中年段之后,如何处理精读略读是个问题。这是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误区之一。我们要通过教科书编写来改变这一状况。小学低年段这个问题不突出,但也要防止把阅读材料当作精读的现象出现。在教学用书中要明确区分说明。

五、如何面对语文的“炒作”(2016年6月24日给领导的信,摘要)

通常平均每隔一两个月,就总有一轮对教材的议论,而最近则是集中发作,值得注意。我隐约感觉这现象背后不排除有经济或政治的企求。问题是,现在这种痉挛性的网络炒作对于教材编写极少有建设性帮助,反而有很强的破坏力。本来有些是教材编写技术性的问题,偏包装上“政治正确”的外衣,唯我独革,非此即彼,制造对立;有些意见本来见仁见智,可以通过正常的学术讨论去解决,现在却都一家伙就捅到网上,马上引来一片杀伐征讨之声,哪里还容得切磋探究?我觉得这种空气不正常,很不好,已经在伤害教材编写。主流媒体对于那些极端的炒作应当有所回应,对于被网上无端抹黑的教材应当给予必要的澄清。当前网上出现对于教材的集中抨击,不光会伤害到目前普遍使用的教材,影响教学,任其下去,还可能否定这些年来教育领域和思想工作领域的成绩,波及整个教育界和思想界。但愿我这只是“过虑”吧。我们曾经吃够什么事动辄“上纲上线”的苦头,不希望历史重演。

我本人的专业是做文学史研究,不是专门从事基础教育的,为了回馈国家社会的培养,这些年用一些时间参与基础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的研究,受聘为教育部组织的那套新教材的总主编。几年来,可以说是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我深感教材编写太难了,责任重大,应当有比较和谐的学术研究的气氛。

语文教材的编写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特别是在民族、宗教、疆土边界等方面绝不能出问题,但这种政治正确应当成为教材编写的灵魂,核心价值观应当是整体性的体现,是渗透全局的,而不是做给人看的摆拍。

教材应当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但也要有开阔的心胸,接纳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这和警惕西方政治思潮应区分开来,而轻易指斥“西化”还可能羁绊改革开放的步伐。无论如何,我会继续努力,带领编写团队,完成好新教材编写任务。

六、关于语文教材中的诗歌(2017年12月在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编写会议上的发言)

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包括古诗和现代诗,目前各种版本教材都比较重视选古诗,古诗占有比较高的比重,但现代诗选得很少。拿小学语文教材来说,中高年级每一册选收现代诗,大致也就两三首,这个数量远低于古诗和现代文。

其实现代诗对于中小学语文教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现在重视不够。

到底为何要学现代诗?这个问题似乎都能回答,无非是审美教育呀,诗教呀,等等,都对,但未免笼统,可能不甚了了。

首先应当搞清楚现代诗在语文教学中的功能目标,它和古诗是有相同,亦有不同的。对它们之间的不同,应当格外留意。

著名诗人废名说过这样的话,即旧体诗的形式是诗的,内容是散文的,而现代诗的内容是诗的,而形式是散文的。这当然只是概而言之,但也抓住了“要害”。和旧体诗相比,现代诗写作更需要情感的凝练和表达的自由,语言形式可以更自由,更加充分地陌生化,更大胆地突破,以达到真正个性化的表达。

这样说来,古今诗歌的区别不只在语言,更在内容的自由表达。阅读古诗和现代诗是有些不同的审美期待的,自然阅读的“契约”也就不全相同。比如,古诗讲究用典,现代诗一般不讲这个;古诗有些意象已经成为普遍的感觉积淀,非常“成熟”,无须费辞,一点就通,但现代诗的意象很可能是很个人化的,阅读时需要认真去体味分析;古诗的音韵形式是相对定型的,而现代诗却有可能“反形式”;等等。

这些阅读欣赏的常识,是语文课往往忽视的,一讲到诗歌,无论古今,都用差不多的方法与套路,思想、情感的表达呀,对比、象征、意境呀,等等,顶多就是古诗多讲一点语词。最近我看人教版及其他各种版本小学语文中所选的现代诗,看习题的设计和导读,就发现比较笼统和随意,不太注意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教学上的区别。这就不对了。

古诗词在形式上是有高度自觉的,要欣赏古诗词,必须懂得一些“门道”,要有形式感。教学中适当加一些古诗词的知识,包括诗歌体式、音韵、平仄、格律等,我看也是必要的。

新教材的编写应当关注这一点,在古今诗歌阅读方法的区别上给予适当的指导。

同类推荐
  •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探寻物理起源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探寻物理起源

    追溯数理化的演变历程,对话最新颖权威的方法,探索最成功的课程教学,感受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理科教育的全程解码,数理化的直面写真。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成长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成长故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会展管理

    会展管理

    本书是高校会展管理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十二章,主要叙述会展管理的理论基础,以及会展组织管理,会展项目管理,会展现场管理,会展宣传组织与推广管理,会展的后续管理工作,会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会展财务管理,会展场馆与设备设施管理,会展物流管理等。本书是大专院校会展专业(方向)教材,也可供旅游管理、饭店(宾馆)管理等专业选修,同时亦是相关行业培训或进修学习的参考书。
  • 大学语文同步练习

    大学语文同步练习

    本书根据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公共课程)《大学语文(本科)》编写,栏目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词语解释题、简析题,书后附有答案。在简析题的练习中,对同一题干进行多角度的提问,旨在强化使用者对每篇课文的熟悉程度,目的在于提高使用者的考试通过率。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人格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人格故事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主要包括有关成长、生命、神童、亲情、爱心、感恩、母爱、父爱、心态、美德、人格、幽默、思维、习惯、励志、真情、名人、英雄、语文、数学、名著、唐诗、地理、历史、美术、音乐、文学、电影、谜语、哲学、哲理、信仰、智慧、文明、发现、科幻、推理、侦探、战争、探险、惊险、财富、时尚、神话、民间、公主、医学、天文、寓言、建筑、名胜、海洋、奥秘、奇趣、植物、动物的故事,既有一般的故事,也有知识故事,这样,把阅读故事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就能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新课标课外读物的最大特色。
热门推荐
  • 民国三年等雨也等你

    民国三年等雨也等你

    民国三年,等雨也等你……是雪?是霜?无惧前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至道神尊

    至道神尊

    神元大陆,纯粹的武者世界,这里宗派林立,万族竞争;这里天才云集,众星璀璨。天才之一的凌锋被斩情身死,却没有在这个世界泛起任何波澜。而重生之后,化名林风,曾经的剑道天才,重新崛起,再战风云!什么远古洪荒,什么天地神魔,谁能撼我这三尺青锋——林风!
  • 帝先生你太太有点蠢

    帝先生你太太有点蠢

    人人皆知霸道又冷酷的帝大总裁有个宠爱入骨的小媳妇,从此踏上妻管严之路!小媳妇:“今天不准加班,快点回来陪我!”大总裁:“好嘞,这就回去!”小媳妇:“去给我买个百斤的烤鸡去!“某总裁:百斤的鸡去哪买?有天帝大小媳妇要分手,某总裁地上一趟,捂着脸,指着门口,“走,你走,你要是踏出这个门,我就死给你看!”小媳妇一脸懵逼,这傲娇的男人怎么还耍起了小女人的那一套……后来某男悠哉起身,弹弹身上不存在的尘土,桃花眼微挑:我这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走小媳妇的路,让小媳妇无路可走!
  • 他的偏执瘾

    他的偏执瘾

    陆战枭说过“时洁,你是我的命,我不想找不到你”他说过“我的心里只有你了,别离开我好吗”他是江城里豪门世家他冷血残忍暴躁整个江城都对他怕之要死只要听到“枭爷”这两个字江城里的人对他可是又敬佩又害怕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化妆师父母离异生命里只有两个字“赚钱”他总是对她说“洁洁,你不喜欢我什么我都可以改,只要你不要不爱我,好吗?”他总是对她说“洁洁,遇到了你之前我不懂爱情疼痛是什么,遇到了你之后你就是……就是我陆战枭的命啊”她问他“你为什么坚定的选择我啊?”他每次的回答都是“因为你是我生命中的那束光”本文治愈系宠文
  • 她的心中第一

    她的心中第一

    精耽日报的来访,是在夏辞的意料之中。“您好,我是精耽日报的记者,我叫小兔,我们想采访您一下,请问您有空吗?”
  • 交易所的蔷薇

    交易所的蔷薇

    蔷薇庄园里,美丽的女人总是端着一杯猩红的酒。客人,你想要什么?
  • 气灵御天

    气灵御天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人生犹如潜龙在渊,起起落落,唯有披荆斩棘,方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东山再起,为的不是要证明自己,而是必须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 南京往事

    南京往事

    南京的地方民风、习俗,生活习惯、方式,都与我的家乡有着许多相近之处,令人对它很容易产生亲近感。而与它长久相处之后,更是被它的历史、文脉,气质、风韵所吸引。城市处处可见宫殿、衙署、学宫、梵刹、府第、园囿的身影或遗迹,还有秦淮河上的桨声灯影、石头城头的星河横空、乌衣巷里的堂前燕子、朱雀桥边的夕阳野草……这些都会把人的思绪引向辽远的时空。南京雄浑、刚毅、质朴、洒脱、温润、灵秀、风雅、苍凉的气质与韵致,也格外令人迷恋、沉醉。
  • 斗罗之剑说

    斗罗之剑说

    斗罗十年,青春流逝,此书怀念过往,今后,愿君等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