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399900000002

第2章 立宪呼声高潮

要求速定召集国会年限

由于朝廷没有定下何时颁布宪法,召开国会,立宪派最初要求的是迅速确定召集国会的年限,争取民权,为此而奋斗的急先锋首推杨度。

杨度字晳子,湖南湘潭县人,1875年生,1894年中举人,后纳资捐为郎中。1902年自费赴日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班学习,次年又入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学习。在此,他接触了新的学说,思想大变,与革命派和立宪派人士均热情交往,后来完全转向立宪派。1906年12月,戊戌政变后流亡到日本的梁启超与他商议组织政治团体,并许以成立之后任干事长。他开始本极热心,后因与蒋智由、徐佛苏意见不合,梁启超也发现他有“野心”,遂致分道扬镳。

杨度认为,实行君主立宪最重要的莫过于制定宪法、建立责任内阁和召开国会三事。没有宪法限制君权,便无所谓君主立宪。现在的中国政府完全是专制性质,对外只知“送礼”,对内只知“偷钱”,“升官发财以外,百事非其所管”,一言以蔽之,是“不负责任之政府也”。欲望如此之政府“发达人民”,保护国权,根本不可能。必须对之加以彻底改造,使之成为责任政府,这是政治革命的目的。但相较而言,国会更为重要。国会最重要的本质“在于人民参政权”,应当以人民组织,能够代表国民,确实为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和监督机关。[1]有了它,就可以“解决一切之政治问题”[2]。

他说:君主立宪国家的宪法以英国的民主程度最高,普鲁士次之,日本最低,这种差异的产生与人民力量的大小和君主让步的多少有关,而决定性的因素则为国会是否建立。所以人民所当注意者:“惟专心竭力以求国会之早成而已。既有国会,斯不患无宪法;且必有国会,而后能有程度较高之宪法。何以故?必有国会而后国民有提议宪法、承认宪法之机关,始可以国民之意思加入于宪法范围之内,乃可望宪法程度之高也。”假使人人都起来力争开设国会,“日本亦不足虑,直可以成为普鲁士”。有了国会,也才能够监督政府,使之真正负起责任。[3]因此,他极力鼓吹召开国会乃是“惟一救国方法”[4]。说现在的世界是列强奉行“经济的军国主义”的“野蛮世界”,列强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进行侵略,已把中国变成“世界各国之中国”。中国贫弱的根源在于专制政体和政府不负责任。要消除贫弱根源,使中国变成一个与列强并驾齐驱的经济军事强国,唯一的出路就是实行政治革命,变专制政体为立宪政体,召开国会,把不负责任的政府改造成为责任政府。[5]

杨度不泛讲预备立宪,而以召开国会号召天下,还有更实际的考虑。他看到朝廷不费什么力气便宣布了预备立宪,体制改革成效不著,认为“政府宁肯与人民一尺之空文,不肯与人民一寸之实事,人民与之争者,宜与争实事,而不与争空文”。而且立宪范围很广,若事事注意,不知从何着手,结果必致一事不办,故必须于诸事中“择其至重且大者,以专注之力而主张之”,这就是召开国会。召开国会事情简单,“一入人耳,尽可了然。以此唤起国民之政治思想、责望政府要求权利之心,必较为速”。国会一经召开,立宪也就自然实现了。同时还可用以测验政府有心立宪与否,使利禄之徒尽露鬼蜮之形。[6]

与革命党竞争势力,是杨度鼓吹召开国会而又不好公之于众的又一原因。他向梁启超谈了自己的想法:“其所以必以国会号召而不可以他者,因社会上人明白者甚少……必其操术简单,而后人人能喻,此‘革命排满’四字所以应于社会程度,而几成为无理由之宗教也。吾辈若欲胜之,则宜放下一切,而专标一义,不仅使其脑筋简单者易知易从,并将使脑筋复杂者去其游思,而专心于此事……以此为宗教,与敌党竞争势力,彼虽欲攻我,亦但能曰办不到,而不能曰不应办也。”[7]

基于以上考虑,从1907年1月起,杨度在东京创办并主编月刊《中国新报》,以此为阵地,组织力量,阐发宪政理论,重点鼓吹召开国会,“与政府宣战”[8],并参与对革命派的《民报》论战。他连续发表了《〈中国新报〉叙》、《金铁主义说》、《致〈新民丛报〉记者》等文,撰写出版《国会与旗人》,从各个方面阐述必须召开国会的理由。

杨度认为,要求召开国会是能够实现的。首先,政治革命的对象只有政府,不包括君主在内,阻力在君主方面极小,只要人民势力发展到能够强迫政府,再对君主进行要求不过是走走形式罢了,比民主立宪要推倒君主易于达到目的。其次,要求召开国会所恃之“武力”主要是社会舆论,但使举国舆论一致,政府势必投降。即使万不得已使用兵力时,由于不废除君主,“其兵力亦取警告政府而已矣”,较之革命也省力得多。[9]

清政府及一切顽固守旧分子都说人民程度不足,不能召开国会。杨度力驳其非。他说,人民程度没有一定标准,若以普及教育和全部实行地方自治为准,在专制政体下永远办不到。看人民程度高低,只能以“中流社会”衡量,推动社会前进的“原动力常在中流社会”,“一国之优秀者常集于中流社会”,故论人民程度,只要看看“中流社会”就够了。现在中国人民的程度虽不及目前立宪国家的人民,但却超过了立宪国家刚立宪时的人民。而且人民程度是通过立宪逐步提高的,召开了国会,可以增进人民的宪政知识,历练人民的参政能力,要人民提高而不召开国会,就是颠倒是非,欺骗国民。再者,政府官员皆来自人民,若谓人民程度不够,而政府已够,也绝无此理。[10]

当时有许多人抱着召开国会必须依赖政府的心理,还有些人害怕政府阻挠,怀疑国会开不成,这些都是妨碍召开国会的消极因素。针对这种情况,杨度指出,世界各国从未有政府愿意自动召开国会以监督自己的,欲中国政府自动召开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官僚“心目中只有升官发财四字”,召开国会不利于“个人中饱,欲其赞成,不可得也”[11]。因此绝不应有依赖政府之心,要靠人民主动争取。为此,他呼吁“天下贤者”起而组织政党,发动人民进行请愿,积极要求。政府“最易劣败”,并不可怕,只要大多数国民发动起来,“其势力已足于左右叱咤声中而促政府之倒矣”[12]。不过,他又说大多数国民都起来要求国会在事实上是做不到的,也没有这个必要。有“上中社会”的人站出来号召,就能造成“势力大张”的局面,如“有数十百万人为一致之行动”[13],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为了使“上中社会”的人站出来号召,1907年4月,杨度特致函梁启超,说:“弟于《中国新报》第三期已言国会之可即开,然仅此一报,不得为舆论同然之据,疑之者尚复不少,则虽结党,未必能遽盛也。弟意《新民报》及《时报》等合力专言开国会事,事事挟此意以论之,如此者二三月,则国会问题必成社会上一简单重要之问题。”[14]请其在掌控的报刊上同时鼓吹。梁启超痛快地接受了这个意见,复书说:“诚为良策。弟当遵此行之,并在《时报》上有所鼓吹。”[15]

同年6月,杨度在东京成立了宪政讲习会,让熊范舆出任会长,实际上自己主持一切。7月,他发布《中国宪政讲习会意见书》,激烈谴责清政府“冥顽不灵,贪饕可耻”,根本不负责任,是造成今天中国处于灭亡之中的罪魁祸首。进而指出,政府之所以敢于不负责任,在于没有民选议院为之监督。人民如果不欲亡国,“非改造责任政府不可;如欲改造责任政府,非设立民选议院不可”。“担负国事,参预政权,公民之天职也”;世界各国历史证明,“有强迫政府立宪之国民,无自行立宪之政府”,“故我国民决不可守消极之态度”,“坐待他人之以政权授我也。夫宪法之结果,以国民之血争来者则有效,以政府之墨草就者则无功”。“本会同志有鉴于此,誓天泣血,奋励无前,实愿与薄海同胞互相提挈,以一腔之热血,为宪政之先驱。”[16]肯定了国民应当享有参政权利,号召人民主动起来争取。

与此同时,宪政讲习会的会员宗室恒钧、满族人乌泽声等在日本创办的《大同报》月刊(1907年7月1日发行),也与《中国新报》取同一立场,此唱彼和,互相呼应,发表了多篇文章进行鼓吹。

熊范舆发表的《国会与地方自治》指出:救亡首在改革政体,使政府负责任。责任政府之所以产生,实由有民选议院之故。地方自治,非先开国会不能普及;议员能力,非先开国会不能充分,主张国会、内阁和自治同时并进。[17]后来考虑同时并进不行,他又发表《再论国会与地方自治》,改为急谋先开国会。[18]

在《大同报》第一期,乌泽声发表了《大同报序》和《满汉问题》两篇文章,后又发表《论开国会之利》和《〈立宪魂〉序》。在这几篇文章中,他论述了专制制度的危害,官制改革以后,内政腐败如故。立宪与专制的区别,唯一标准为有无国会。欲救中国,只有实行立宪,以谋速开国会。有了国会,可以扩张民权,制定优良的宪法,监督改造政府,收回利权,巩固国权。但实行立宪,不只是政府的责任,国民也有责任。各国宪政都是通过斗争得来的,“有强迫立宪之国民,未有自行开国会之政府;亦未有强压国民不败之政府,而有要求政府必胜之国民”。因此,国民“惟有热血赤诚发为物力,直与政府宣战,以谋速开国会”。[19]“国民果能前者仆,后者继,死者僵,生者起,以碧血滴宪法之条文,以白骨建议院之基础,吾未见放任政府能维持其专制于不朽者”。号召国民“接踵而起,与政府为再度、三度、十度、百度之宣战,非得勿休,非获莫止。”[20]并认为满汉人民在文明和精神上已经一致,成为“同民族异种族的国民”。满汉间的不平等“为政治之问题,非种族问题”,是“专制政体之产物”。那些“排满”或“排汉”者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民族主义,不知道国家,只知道君主。明确主张融和满汉,满汉人民在军事上、经济上和政治上平等,统合满汉蒙回藏为一大国民。[21]

恒钧在《大同报》上发表了《中国之前途》,讲了专制制度的弊害,大声疾呼,外患严重,现在必须急速改良政治,巩固国基。“凡吾国民之所欲研究者无他道也,惟立宪而已;凡吾国民之所欲步武者无他道也,惟曰步武立宪的国民而已”。“而立宪在于今日之最急者,莫若开国会”。同时主张满汉融合,针对革命党人广为宣传的种族主义,强调指出:“今之中国,为满汉蒙回藏人合成之中国,而非一族一方之中国”;“满汉问题发生之由来,全由于内治败坏”,“政治之腐败为满汉问题发生之第一原因”。现在“外人既持军国主义以来,我亦当持军国主义以应。世界之大势,但有国界可言,而无种界可分”。“故满汉居于今日,对外只有同心努力,以撄外患;对内只有研究政治,以谋改良。满之不如汉者削之,汉之不如满者改之,庶几享同等之权利,服同等之义务,内力充足,百废俱举,外患或可不来,中国或可久保”。否则,“中国之前途,可谓无丝毫之希望”。[22]

1907年10月,留日学生李庆芳在其创办的《牖报》杂志上,发表长达万余言的《宪政与国会》(不久又将其改名为《立宪魂》单独出版)。此文强调指出,立宪是“国民的立宪”,“即全国民出代议士以规定宪法,受君主之裁可,而不出于君主之规定也”。“就未立宪以前言之,但以改革政治为前提,而不以改易君主为前提”;“就将立宪之际言之,但以国民出而公定宪法为入手之方,而不以君主出而独颁宪法为入手之方”;“就已立宪之后言之,政府党之目的,在由政府规定宪法以左右国民,而吾辈之目的,在由国民规定宪法以左右政府”。“是故国民的立宪国家,以国体论,则为民权国体;以政体论,则为君主立宪政体”。欲改造责任政府,只有依靠国会。“有国会,则民权乃有实质”。国会开不开,“乃国民生死问题,而国家存亡之关键也”。国会一开,政府受到监督,不能不负责任。还指出,政党是立宪政治不能缺少的,号召国民组织。总之,“救国为前提,立宪为目的,国会为手段,政党为向导。而本论所注重者,即在立宪必先开国会也。”[23]继而,他又在《中国新报》发表了《中国国会议》,从哲理、事实和法理上再次论述了其主张的“国民的立宪”。文中指出:宪法若由君主或执政者颁布,国民视其不关痛痒;惟使国民多数有协定宪法之权,宪法乃为有效。一国宪法的优劣程度,全看是出于独裁或者民定。立宪是国民的立宪,不是政府的立宪,国民应该“为急激的进行”。又指出:国民为主,政府为仆,对政府之举动,不能不设国会加以监督。国会的意思,就是国民的意思。国民要解决政治问题,当从国会着手。进而指出:“余对于中国立宪,主张君民一体,满汉平权”。现在满汉间有种族问题,这是政权不平等造成的。任何国家均有元首,若因元首牵及国家,此后中国必无元首而后可,否则必分为六国。因为若有元首,只能属于一族,若满人为元首,汉人不承认,汉人为元首,欲得满蒙回藏苗族之承认也不可能,必定分为六国,各君其君,各族其族,方能相安。因此,满汉两族不惟不必排,而且也不可排,不暇排,不能排。[24]

此外,《中国新报》和《大同报》还发表了刘鼒和的《国会反对论之征伐》,薛大可的《财政改革与国会》,谷钟秀的《国会与二大问题》,以及《请开国会之理由书》等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召开国会的必要和利益,批驳了各种反对妨碍召开国会的说法,鼓励人民勇敢地起来要求。《请开国会之理由书》写道:“资政院之组织,则在钦选、会推二者,未闻有民选之精神,则其备员于院中者,大抵顽钝无耻夤缘干进之官吏。此而欲其代表国民,谁实信之!”召开国会,“内之集合国民之心理以整顿内政,外之发展国民之势力以捍御外侮,振纲纪,固国本,莫重乎此”。并具体从整顿财政、振兴教育、扩张军备、澄清吏治、保卫国权诸方面阐明了国会必须速开的理由。“至于请愿之方法,则在于表示多数国民之全体意思,故演说不择何地,运动遍及同胞,一次无效,继之以再;再次无效,继之以三以四,前蹶后起,甲仆乙兴,或以团体之名义,或以地域之名义,均无不可。总期于一二年间,四方同志云集响应,集于辇毂之下,为帝阍之呼吁。彼政府虽极顽强,又安能冥然罔觉乎?”[25]

黄可权积极参与了梁启超组织政闻社的发起工作,他认为:“今日政府之专恣无道,稍有人心者无不发指,则非造成一完全监督之机关,断不足以戢其凶横而伸吾民万一之宽,故国会一层虽事实上暂不能进行,而理论上万不可不力为鼓吹”。“要而言之,今日政府如此之横暴,政局如此之翻覆,吾辈当本其猛进之精神,出以峻烈之手段,非独党务之进行应如此,实中国此时代中存亡绝续之所系也。”[26]因而,他特别注重召开国会的宣传与实际活动。1907年发表了长文《国会论》,写道:“中国政府之不负责任,可谓至极矣。对于国内,则凡人民之生命财产,任其蹂躏,而无丝毫之保障;对于国外,则举一国之土地利权,任其取携,而无几微之吝惜。亡国灭种之大祸迫于眉睫,曾不足以稍动其心”。现在政府进行的改革,将来“仍不免于虎头蛇尾之诮”。之所以如此,固然首在政府,但也在于国民没有责任心,没有发挥主动性。“故夫吾人于此,唯有急谋开设国会,使国民晓然于责任之所在,而不至放弃其天职。然后树立责任内阁,凡前此一切因循粉饰之惯态,推诿牵制之恶习,扫除净尽,对于天下务以开诚布公为主,一政策之行,一号令之出,俱任其责”。“若不许国民有参政之公权,而唯令国民为政府之私仆,则一铢一粟,亦必吝而不予。何则?因此政府者,非为保护吾民之权利而设,而为取偿吾民之义务而设,吾民所以对待政府者,亦唯有仿欧人不出代议士不纳租税之成例耳”。接着驳斥了“人民程度不足说”和“施政机关不备说”,论述了资政院的性质。指出:“政府自专自恣之既久,度未有以监督之柄授之他人者”。因此,“吾国民其毋望政府以监督权授之吾民,而必当奋发黾勉,以期政府之不得不受吾监督者,斯乃国民之天职也”。还指出:“国会之发达,以政党之发达为一要件”,“况吾国今日之政党,乃以促国会之成立为其重大之任务,其发达尤不可缓者乎!”[27]

注释

[1] 参见杨度:《金铁主义说》,载《中国新报》,第1~6期。

[2] 杨度:《国会与旗人》,58页,中国新报社,1908。

[3] 杨度:《金铁主义说》,载《中国新报》,第1~6期。

[4] 杨度:《金铁主义说》,载《中国新报》,第1~6期。

[5] 《〈中国新报〉叙》,载《中国新报》,第1期;《国会与旗人》,67页。

[6] 参见杨度:《致〈新民丛报〉记者》,载《中国新报》,第4期。

[7]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398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8] 杨度:《〈中国新报〉叙》,载《中国新报》,第1期。

[9] 参见杨度:《金铁主义说》,载《中国新报》,第1~6期。

[10] 参见杨度:《金铁主义说》,载《中国新报》,第1~6期。

[11] 参见杨度:《金铁主义说》,载《中国新报》,第1~6期。

[12] 参见杨度:《〈中国新报〉叙》,载《中国新报》,第1期。

[13] 参见杨度:《金铁主义说》,载《中国新报》,第1~6期。

[14] 《梁启超年谱长编》,398页。

[15] 《梁启超年谱长编》,395页。

[16] 《中国宪政讲习会意见书》,载《神州日报》,1907-07-18、19。

[17] 《国会与地方自治》,载《中国新报》,第5期。

[18] 《再论国会与地方自治》,载《中国新报》,第6期。

[19] 乌泽声:《论开国会之利》,载《大同报》,第2号。

[20] 乌泽声:《〈民选议院请愿书〉跋》,载《大同报》,第4号。

[21] 乌泽声:《满汉问题》、《〈大同报〉序》,载《大同报》,第1号。

[22] 恒钧:《中国之前途》,载《大同报》,第1、2、5期。

[23] 《宪政与国会》,载《牖报》,第6期。

[24] 《中国国会议》,载《中国新报》,第9期。

[25] 《请开国会之理由书》,载《中国新报》,第9期。

[26] 《梁任公先生知交手札》,第1册,181~182页,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27] 载《政论》,第1~2期。

同类推荐
  • 冰川王朝

    冰川王朝

    十万年后,冰川降临的世界,九大文明各擅胜场,同台竞技。继承往圣先贤的绝学,开创一个新的文明纪元。苍茫世界,谁将笑到最后?落阳天下,谁将主宰沉浮?然而若能一生逍遥,谁愿挑起大梁?若能永为凡人,谁愿做英雄豪杰?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因此这也是一部众生皆苦的故事。
  • 皇权的斗争

    皇权的斗争

    他才华横溢,本不想与世无争,信奉道家。奈何皇权最高只许不允许任何人眷顾。家园毁他拯救国家,国家混乱让他下决心救百姓,兴国家。
  • 飞刀兽之刀道

    飞刀兽之刀道

    招惹了一个胸大无脑的美女,原以为捡到宝,却发现人家后台硬到爆!好吧,地狱之门等着你,有胆走一遭吗?
  • 大明帝国设计师

    大明帝国设计师

    明这个字不仅仅代表着光明,还代表着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她的灭亡有太多的因素,整个大明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刚强、悲情!崇祯十七年随着天子煤山上悲情殉国,更加给这个朝代增添了悲壮的色彩,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 揣着左轮闯三国

    揣着左轮闯三国

    正在抓捕盗墓贼的刑警队长被卷入三国乱世!什么?还把枪也带去了?偶遇董卓之女,被修真门派盯上,抢了貂蝉和吕布成为了死对头!看刘承如何用有限的子弹,破局汉末之乱!
热门推荐
  • 震撼心灵的人格故事

    震撼心灵的人格故事

    汇集开阔眼界的故事,让青少年在学海百科从容漫游,以激励人心的文章,让青少年获取鼓舞、走进快乐成功的圈子。通过这里可以学习很多,看到很多、获取很多、了解很多。经典的一个个小故事,是灵魂的重铸,是生命的解构,是情感的宣泄,是生机的乌瞰,是探索的畅想。优美的文学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
  • 还珠格格之穿越回来

    还珠格格之穿越回来

    这一天萧云正在上班的路上。突然一辆车闯了过来。
  • 精英养成系统

    精英养成系统

    “精英养成系统已绑定,宿主叶峰,男,目标称霸地球。牛逼之旅正式开启……”
  • 仙域之异世缘

    仙域之异世缘

    慕雪和风如歌本是31世纪的有为青年,却因为一场车祸意外身亡。本以为要踏入阎王殿的她们却来到另一个地方。这也许是穿越,但更准确地说这是投胎重生……
  • 无处可寻的光明

    无处可寻的光明

    爱我的人都一一离我而去,世界是那么的美好,可我却看不到一丝的光明。或许应了那句话,纵然太阳升起,也会有阴暗的角落,即使是光明也无法触及……
  • 术殇

    术殇

    拜央山,古术地,红尘历练是修行。这个从拜央山上走下来的年轻人,是死于无名,还是搏击天下?白术陵,千绝城,在渊潜龙终腾凌。顺五兆,定六气,观七星,排八卦,然后立人道!
  • 神使的工作日志

    神使的工作日志

    你想一夜暴富吗?你想资产过亿吗?你想一夜成名吗?你想众美环绕吗?你想拯救世界吗?还等什么?!签了这份合同去拯救世界吧!————————————————————“女神姐姐你骗我!!这跟说好的剧本不照啊!会挂掉什么的....我好害怕...”“少年呦,放心去吧!拯救世界的重任就交给你了,圣光忽悠着你!!”
  • 江山如美人

    江山如美人

    世上有谁,不痴迷于王权?又有谁,能随心所欲?王权做不到只手遮天。江湖不过人情世故。一切皆是虚妄。
  • 猎神圣战

    猎神圣战

    来到一扇有翅膀门前,开启门,步步进入未知的神秘之地。那里不仅有人类,还有魔兽、精灵、巨龙、地精、矮人等等生物,不止,异世界还有另一种伟大的存在,那就是————美丽、优雅、动人的天使!!!!!!!
  • 孤心之前

    孤心之前

    这是一个没有对错的世界,活下去是唯一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