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1900000010

第10章 自然必然(2)

三人被问及相同的问题,也做了相同的回答,何以董事长只对一人说好,而对第二人说“还早”,却对第三人说“不行”呢?因为这是切身的问题,读者很快便可了解。首先要问股长与经理这两个职位为何而设,假如股长的层次与新进人员相同,这位股长便失去了成为股长的资格,更别说是经理了。

一般公司对于新进人员的要求,就是完成份内的工作,而股长已是一名小主管,理应负起行销责任,所以不但要有问题意识,也要能适应多种变化。是故,其报告即须提出,经过亲身体认后的额外事项报告。同时,目前哪种商品最畅销,何种产品滞销……等,也应该一并提出来报告。

至于更上层楼的经理,除了要提出关键问题外,还要理出因应的对策,这才是适得其位的作法。接着让我们回到本题。

对于镜清和尚的问题,其弟子僧只答出了理所当然的话。然而,那是连三岁小孩也会的答案,和尚当然是希望弟子们,能够多参入一些禅理。

由于看走眼自己,便会不断地追求对象,惟有不离开自我,才能听得见对象的声音。因此,不看走眼自己,便等于脱离了自我,故而以自己为对象,就会觉得与对象合为一体。

事实上要挣脱执着也许比较容易,但是要达到那种心境却很难。所以,在挣脱自我以前,应该是恁说什么都不懂。一个人理应依据自己的水准,而专心一意修行才好。

六、照顾脚下

有一僧侣问云门和尚:“如何是法身?”和尚回答:“六不收。”

云门和尚所答真意何在?

六不收意为六根不收,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乃是人类的感官。假如你心里想:“既然是六根收不下,就是超越感觉与认识之意啰”如果这么想,必然解不开这个公案。

雪窦和尚批评这个公案是:“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数不足。”这里的碧眼胡僧,是指达摩大师,意指他不在超越六根处。

或说是六根收不下,或说不在超越六根处,如果你一直在考虑何方正确,就会完全迷惑。为了六根收不下或不在超越而咬文嚼字,不但会受制于它,而且会更加迷糊。

要成佛必须离开自己也离开迷妄,而六根即是自己与迷妄。因为,眼睛看到了某种东西,才会想要它,耳朵听到了甜美的声吾才会心动,鼻子闻到了芳香才会陶醉,舌头品尝了可口的菜肴始知是美食,全身感受到对方是异性,始耽溺于快感中。有了这些认识,人才会被束缚。

因此,要超越六根始得成佛,可谓一点也不假,但是执意去想这些,反而受六根束缚,不如想想那些成佛之人。你会发现,他们根本不谈“六”这个数字,更不考虑收纳与否,或能否超越一切,而只牢牢看着自己的脚。

人们总是一味地追寻各种观念和道理,因而忘了自己的脚基是否稳当。或者常被他人意见所左右,嘴上经常挂着“某人如此说”、“此人那样说”,而失去了自我,这种人就是忘了自己脚边的地基。

禅的根本就是“照顾脚下”就是看清自己的脚跟,因为没有自己就没有佛,禅学的思想在于自己即是佛。

云门和尚对于弟子问的“如何是法身”,给了一个具有教诲意义的回答。他说:“你的修行不够,所以才会不断地问什么是佛啊禅的,这些都是表相,如果想要开悟,首先要看准自己的脚跟,一步步落实地修行才是。”

七、非人得其便

王太傅入招庆寺煎茶。这时,慧朗上座拿着茶壶到明招和尚面前,不慎把茶壶打翻了。太傅见了便问上座:“茶炉下是什么?”慧朗上座答:“捧炉神。”太傅又问:“既是捧炉神,为什么翻却茶铫?”慧朗回答:仕官千日,失在一朝。”太傅听了拂袖便去。明招和尚云:“朗上座吃却招庆饭了,却去江外打野梗。”上座问:“和尚作么生?”明招和尚答:“非人得其便。”

若是你,你会如何回答呢?

捧炉是茶具的护神,由下面支撑着茶壶,以避免它被打翻。太傅问:“为什么有捧炉神,还打翻茶壶?”主要是想知道上座是否因悟禅,而刻意打翻茶壶。

想不到事实上是上座不小心滑倒,才打翻茶壶的,而且,上座的回答毫无禅心,所以太傅很失望地离去。

明招和尚所言“非人得其便”可谓一语双关,可解为被捧炉神所乘,因为经典上也有一句“人落魄时,神也乘虚而入”的话。

后来雪窦评这段公案时说:“当时但踏倒茶炉。”表示如果换了我,当时就踏倒茶壶。意味着这个公案太不精采,如果能有根本推翻茶炉的反构想,将更具冲击性。

中国人自古即是以农立国,所以由衷地认定,人应该勤快地工作。而满头大汗工作的目的,便是要赚钱。在高度成长期里,不论你生产什么,都能卖出去,所以再辛苦也值回票价。但是,在低成长期的今天就不同了,生产的东西常卖不出去,顶多只是不断增加库存量而已。也就是说,你可能愈工作,赤字也愈多,如此一来,除非我们全盘改变过去的想法,否则根本无法生存。

八、网即是空

三圣(未详,临济门下的高徒,一杰出禅师)问雪峰和尚:“透网金鳞,下审以何为食?”雪峰答:“待汝出网来向汝道。”三圣谓:“1500人善知识,连话头也不识。”雪峰和尚道:“老僧住持事繁。”

这个公案到底想说什么?

我们若能在禅学上得悟,即可自一切束缚中解脱出来,进入自由自在的境地。所谓的网,是指尚未得悟时,束缚着人的世界,故透网即是得悟之意。换句话说,在得悟之前束缚仍在,因而给予暗示或多方指导、修行的方法、得悟的目标等,一切便成为生存的支柱。所以三圣问和尚,在得悟以后该以什么作为生存的目标?

雪峰和尚回答:“你能挣脱出法网我就告诉你。”实意是,想轻轻地将问题推开:“等得悟后再想那件事。”

可是,站在三圣的立场,得悟以后的世界,是他渴望得知的未知世界,所以他缠着和尚不放。和尚只好说:“我庙里的杂务很忙。”再度把问题推开。不过,他也已经暗示三圣——经由否定,连法网这个束缚之网也不存在了。

他认为根本没有所谓的法网,更没有得悟的可能。其实,也无得悟前或得悟后的分别,一切都是空的世界。任何目标或支撑即是束缚,除非去除这些束缚,否则永远离不开法网。所以,雪峰和尚才轻言道:“待汝出网来向汝道。”表示你一定要挣脱名为法网的束缚。

接下来要看的,便是三圣是否能领会师父的美意。

也许读者曾想过,植物生来专门给草食动物吃,真是划不来。可是,草食动物却专供肉食动物食用。那么肉食动物又如何呢?我们死后会被昆虫类吃掉,或经细菌分解,最后再回到土里成为肥料,或溶在水中成为种种植物的养分。

这便是食物链,一切生物不断地进行这种循环,根本没有特殊的网或篱笆。如果你认为有,这便是束缚,我们应挣脱此种束缚才是。

九、自然必然

一名僧侣问云门和尚:“如何是尘尘三昧?”和尚回答:“钵里饭,桶里水。”

这个钵中饭与桶里水究竟是何意?

尘尘是形容非常微小的意思。华严经有段记载,若把观念集中在一微尘中,即可入三昧境地而成就禅定。又说,难以想象的无量世界,会出现在一微尘之中。此与佛典中的小芥子颗粒,可装入广大之须弥山的比喻相同。

三昧即是与对象成为一体,所以,尘尘三昧即是把自己的心投入一个体中。只要将心投入个体中,进入三昧地,很快的就会遍及全体之意。

对于这个问题,和尚的回答是“钵里饭,桶里水”。即饭钵中有饭,水桶里有水,当然是极自然的事,便是尘尘三昧。意味着谈及禅学或得悟,亦无特殊含意,只要将极其当然的事当作必然,或是依其存在现象去认识即可。

凡人都想建立一个更美好的家庭,拥有更美好的工作,置身于更美好的社会。然而,美好家庭、工作与社会的建立谈何容易。许久以前,我们便常说要美化马路,消除脏乱等,可是,地球上的垃圾却从来不曾有消失的迹象,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无法做到尘尘三昧。换言之,要一口气改善整体,太勉强也太难。譬如要美化道路,那么每个人都不丢垃圾,而且自扫门前雪,不久自然能达到整体美化的目的。

其实,无论要改善家庭、工作或社会都很简单,那就是每个构成份子,都确实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厕所之所以经常污秽不堪,就是我们方便后,弃置不管所致,假如每个人在使用后,都设法美化一下,必定可以保持清洁。如此,即使是再微小的事,只要个人能扮好自己的角色,就能改善全体。

同类推荐
  • 管理你的老板

    管理你的老板

    挖好了坑把老板推进去是不现实的,应该远远地设好包围圈,慢慢地从四面围起来,诱导老板自愿按照你的意思走进去,才是一种智慧。
  • 心灵休闲屋

    心灵休闲屋

    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许多不如意。僻如事业不顺心,别人的误会,感情的失败,对理想的困惑,等等,让我们的心灵仿佛蒙上了一层尘埃。人生的目标是由态度来决定的,可以说是心态决定了你的命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切的成功与成就都源自于你积极的心态。
  • 国学大师告诉我们的人生心得

    国学大师告诉我们的人生心得

    本书遴选了南怀瑾、季羡林、李叔同、章太炎、钱玄同、冯友兰、钱穆等众多的国学大师,以翔实的资料,浅显易懂的文字,从做人、做事、修身、处世、成长等多个方面来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传递他们的人生智慧,从而帮助我们提升心智、触类旁通。
  • 扬长避短

    扬长避短

    本书内容包括:“自己就是宝藏”、“掌握思维力量,轻松面对自己”、“自转与公转的平衡”、“做一个受欢迎的人”等。
  • 小故事大感悟

    小故事大感悟

    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有无数的故事发生。翻开本书,更是进入一个故事世界。我们关注的不是故事本身的趣味性,而是故事背后所包含的人生哲理,而这些,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悟的。
热门推荐
  • 来自远方的召唤

    来自远方的召唤

    卡赫尔曼是一只豹子。它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大草原上,但人类把它抓走了。人类把它带去了动物园。随着在动物园的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它渐渐忘记了草原。突然有一天,它在梦中梦见了草原,草原的一切依稀可见。在往后的日子里,它又一遍一遍地重复这个梦。它总觉得有人在呼唤它。它决定要逃出动物园,回到草原,寻找那个声音。然后……
  • 幻夜之都

    幻夜之都

    假如我没有失去。假如我和你们一样。如果可以,我选择,我从没有来过。那样,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 半面美人

    半面美人

    天生的胎记,是她不得不背负的罪。家人抛弃,世人唾弃,那一双桃花眼却默默给她温暖关心。爱恨情仇,她该如何抉择?“圣手佛心”是他的宿命,胸中有天下,又有谁知他的内心?她的率性是他没有却向往的,如果可以,让他也做一回真实的自己,热恋一把!江湖风起,宫廷云涌。归宿在何处,皇位,亦或山林……
  • 看哪,这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看哪,这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一深萌恋:虐甜一加一

    一深萌恋:虐甜一加一

    她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生凉依,甚至还欠下了债。为了还债,无可奈何之下,进了娱乐圈。他,是只手遮天的沈临深,闻名世界的沈总。有朝一日,她遇上了他,他勾唇一笑,“年诺沫,好久不见。”“不好意思,我不是年诺沫,我是凉依。”第二次见,她被迫与他签下合约,内容是:做年诺沫替身一年,成为他的妻子。然而,本以为无太多交集,可传闻中所谓的冰冷男神,如今竟缠着她不放!终于,凉依爆发了!“沈临深!你放过我吧!”某男神略思索了一下,“嗯,几夜?”晕!我不是这个意思啦!【你们一个完完整整的沈临深,年诺沫。虽然年诺沫不叫年诺沫,叫凉依。但是,我发誓,小临深绝对不再是以前的那个高冷的沈临深了】
  • 谢谢你依旧还在这里

    谢谢你依旧还在这里

    她是从小被众人宠爱的千金大小姐,他是从小生活在乡野的穷小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她相识。她的到来让他开始憧憬自己本已放弃的未来,她的突然闯入让他心间的冷漠一点点被温暖包围。后来她家道中落,父母去世,她不得不去国外投奔亲戚,饱尝生活的艰辛。从此断了与他的联系。直到十年后,他们重新相遇……少年间那种懵懵懂懂的情愫在两人之间悄悄萌动,带着对彼此的留恋在异国他乡思念着对方。命运的不公让两人逐渐偏离彼此的轨道,缘分的牵扯让他们再次相爱,在他们心中,他们就是彼此的光芒……
  • 御剑封侯

    御剑封侯

    万安候去世不久,侯府惨遭灭门,万安候长子曲晨风化名陈风,踏上江湖,欲要寻找仇人报仇……形形色色的江湖展现在眼前,宗派、世家、朝廷。江湖,并不简单。曲晨风得奇人传功,武功一路飞进,也逐渐接触到了灭门惨案的真相。灭门惨案,竟牵扯到整个朝野江湖的势力对抗。
  • 指间绕

    指间绕

    月灵是一颗草,好不容易修炼成人,本想做个小仙女却没想到成了魔教妖女。某日,树下娇娇软软的小姑娘面对一群穷凶极恶的人,叶星漆表示日行一善,救了小姑娘。身娇体软小姑娘+没个正形小皇子。总之,这是一个隐藏的暴力狂和明着来的暴力狂强强联手的故事。
  • 漫夜里的救赎

    漫夜里的救赎

    【剧情版简介】她说:这里是我的心,奇迹般万物生长;后来有人来这走了一遭,这里寸草不生。他说:宝宝,我希望这话你能反着对我说。她说:这个世界乱乱糟糟,而你干干净净,可以悬在我的心上,做太阳与月亮。他说:宝宝,太阳和月亮可以悬在你心头,那星辰宇宙就该烙在你心底。她说:你是我的星辰背景,而我只能是你的甲乙丙丁。他说:宝宝,别闹。我爱你!【写实版简介】本文讲述一女舍弃懦弱,奋起反抗,强势捍卫权利与自由,绝境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