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8600000006

第6章 主题思想评析(4)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这一主题在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小说中如火如荼的爱憎激情,吸引着世界各国一代代的读者及评论家。《呼啸山庄》里描写了几个不同的爱情故事,但主要有两个三角模式,一个是凯瑟琳、埃德加和希斯克利夫,一个是小凯蒂、小林顿和哈里顿。虽然在这两个三角模式中都是两男一女,但反映的却是两代人不同的爱。如果我们把这两种爱称为“原始爱”和“文明爱”的话,第一代的爱是“原始爱”最终超过了“文明爱”,凯瑟琳不仅病中思念呼啸山庄,临终前终于投入希斯克利夫的怀抱,紧搂着希斯克利夫,而且死后成了孤魂还迫切盼望回到呼啸山庄,发出“让我进去——让我进去”(28)的苦苦哀求;而第二代的爱是“文明爱”超越了“原始爱”,小凯蒂日思夜盼地想回到画眉田庄,在她教育改造了哈里顿,使他摆脱了愚昧和粗野之后,终于双双回到了象征文明的画眉田庄。

爱情是自私的,“没有一个人会同时深深地、忘我地、热烈地爱两个或三个人,以至更多的人,那必然会导致心理动荡,使人面临抉择的困难,分散感情的波涛”。因而,这两代人迥异的恋情就展现了“原始爱”和“文明爱”的不断对抗,这“两种爱”猛烈的碰撞,让人们更清楚地看到“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金钱关系和门第观念对善良人性的摧残和扭曲,以及造成的各种悲剧,表现了渴求爱情、友谊和知识的人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的孤独和道德毁灭。”借碰撞的光芒,艾米莉用艺术之手给我们带来了更珍贵的精神资源和生命激情。

“文明的东西要对我们的不幸负主要责任,如果我们放弃文明,退回到原始状态,我们会更幸福”。虽然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是一种伟大的进步,但文明总是建筑在压抑爱情的基础之上的。

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从小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呼啸山庄,很少接触山庄以外的现代文明社会。他们在荒原上无拘无束地生活,与大自然的粗野、狂暴本性相和谐,这塑造了他们那接近大自然的个性,使他们拥有自然的情感——“原始爱”。听听凯瑟琳来自灵魂深处的嘶哑——“要是我在天堂,耐莉,我会极为悲惨的。”(102) 这种原始的爱是有着深厚根基的。他们属于同一类型的人,感情充沛,敢说敢为;他们蔑视社会习俗,向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之间的感情不掺杂任何利害关系,没有同情与怜悯的成分;他们都强烈地意识到对方就是另一个我。如凯瑟琳所言:“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痛苦就是希斯克利夫的痛苦……我活着的最强烈思念就是他。……我是希斯克利夫!”(105) 同样,希斯克利夫在凯瑟琳死前对她说,“你在揉碎自己的心的同时,把我的心也揉碎了。我身体强壮,这对我来说就更糟糕。我想活下去吗?”(210) 因为他们之间形成的这种“原始爱”是如此的互相渗透、融化,所以分离对他们而言是何等的痛苦。爱能变恨,爱能生恨。当爱被剥夺,当爱转成恨,比原始的爱更恨。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的所有的怨恨都源于他们被剥夺的“原始爱”,他的出走,以及几年在外神秘奋斗取得的物质财富就是为了重新唤回已失的“原始爱”。然而当凯瑟琳在画眉田庄中感受到文明生活体面和舒适的一面——金钱、门第后,她的举止、言谈完全变得高雅起来了,使得希斯克利夫觉得跟她之间有了隔膜——“原始”与“文明”的隔膜。由于受外界文明的侵蚀,凯瑟琳最终未能超越世俗而选择了画眉田庄的年轻主人埃德加为夫,做出了有悖于自己“原始爱”的选择。但她对这种“文明爱”的向往,只是为了浮华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可以说就是这种“文明爱”造成了她和希斯克利夫“原始爱”的破裂,为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埋下了祸患的种子,最终造成了他们扭曲性格的。在这里,“原始爱”和“文明爱”的碰撞暂以“文明爱”的一时胜利偃旗息鼓。但与希斯克利夫的分离,也使凯瑟琳时而蛮不讲理,时而忧郁沉默。相比希斯克利夫的“原始爱”——激情、果敢、敢作敢为,凯瑟琳的丈夫埃德加的“文明爱”是那样的冷漠、克制、缺乏热情。埃德加对凯瑟琳的这种“文明爱”可以说是自私的,没有男子汉的那种宽宏大量。这一切终于使凯瑟琳看透了这个冷血动物,她愤怒地指出:“我不需要你,埃德加,我再也不需要你了。……因为我和你之间的情义已经了结了。”(167) 在这里,“文明爱”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原始爱”虽在“文明爱”的压抑下艰难地生长,但它并未死去,而是在相互的碰撞中不断生长,从凯瑟琳的身上可以看出“原始爱”的纯真与顽强。

当这“两种爱”对抗、碰撞到一定程度时,“原始爱”就会轰轰烈烈地抵抗“文明爱”对它的极度压抑,展开颠覆“文明爱”的种种活动。被“文明爱”排挤在社会边缘的希斯克利夫的一系列复仇,就是“原始爱”对“文明爱”的复仇。他那不择手段的凶残的冲击将神圣与高贵的“文明爱”完全瓦解。凯瑟琳的早年病死和丈夫埃德加晚年失去画眉田庄,已经证明“原始爱”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从希斯克利夫的身上可以看出“原始爱”的狂暴——一种深不可测的毁灭一切的力量,在这场“两种爱”的持久战中,女作家艾米莉还是“让人道主义的因素占了上风,它抑制住仇恨和残酷,使主人公达到精神的超脱和人性的回升”。希斯克利夫的灵魂得到了升华,得到了拯救,“原始爱”胜利了,“文明爱”沉寂了,他和他所爱的人不再孤单,黑夜里他们在旷野上、山岩上散步。

“就本质而言,文明就是否定野蛮的过程。和别的生命一样,它本身必须通过新陈代谢。如果不能对其消极因素进行否定,不能保持其替代性,文明也将衰落,甚至死亡。”在“原始爱”战胜“文明爱”的过程中,希斯克利夫和他所爱的人凯瑟琳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的“爱情从对幸福的追求转变而成了对忠于灵魂的‘自我’的追求,而这种‘自我’的丧失又是文明向原始挑战的必然结果”,因而他们最终并未把“两种爱”成功地统一起来,这一艰巨的任务到了第二代人小凯蒂的手里才得以最后的完成。小凯蒂对“文明爱”的继承和扬弃,对“原始爱”的批判和吸纳,都充分体现了女作家艾米莉对人类和谐的向往。

小凯蒂和哈里顿原本应该是有身份、受人尊敬的有钱人,但在希斯克利夫通向复仇的道路中失去了全部财富,并沦落到寄人篱下、看人眼色、被人贬低、依靠他人的境地。但小凯蒂是“文明”的化身,她聪明、活泼,也很有教养,“她像鸽子那样温和柔顺,她的声音是那么柔和,脸上一副沉思的表情;她的愤怒也从来没有激烈过,她的爱也不是炽热的,那是一种深沉、温柔的爱”(246),而这些因素也正是进入“文明爱”的网络的先决条件。她开始爱表弟小林顿就是因为他也有文明的素质,有高出周围人一等的优越感,有上等人的派头。他们这种“文明爱”一开始也是没有附加任何条件或顾虑的纯粹的恋情。后来她发现小林顿胆小懦弱、自私冷漠、性情乖戾,这些和“文明爱”极不和谐的因素后,使她开始冷静下来。小林顿身上“原始爱”的一些东西——胆怯和自私并未被她的爱所感化,他依然不断地助纣为虐帮助邪恶的父亲希斯克利夫实现复仇计划。他对小凯蒂背信弃义是可鄙的,这个只爱自己的脆弱青年根本配不上小凯蒂的爱。因此,他们间的这种“文明爱”是痛苦的,不和谐的。小凯蒂与小林顿失败的婚姻教育了她,使她抛弃了对门第的歧视和偏见,重新注意上了印有野蛮标记的哈里顿,开始出没在哈里顿“粗俗的”世界里。虽然她厌恶哈里顿那种带有野蛮气息的“原始爱”,但哈里顿的淳厚、善良和顽强的意志深深地打动了她,她决心把他从浑浑噩噩的愚昧、昏沉中唤醒。当从开着的窗子里看到小凯蒂非常亲热地教哈里顿读书,在那舒适温暖的客厅里,炉火照亮了他们健康幸福的面庞时,谁不在心底为他们深深地祝福呢。当他们滞留在门槛上,再看一眼月亮或者更确切地说,借助月光再看一眼彼此的脸时,他们终于超越了他们的上辈,他们要离开曾经给他们带来灾难、凝聚着“野蛮”气息的呼啸山庄,去到散发着“文明”气息的画眉田庄开辟新的生活。这时的小凯蒂和哈里顿在安谧的气息中一步一步地向“文明爱”走去。他们的关系已不像他们上辈那样是“主人和奴仆”的关系,而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在肯定文明和文明的价值,如同老师教学生成长,希望学生“变”得和自己一样。“他们的两颗心都向着同一个目标:一个爱着,想要尊重对方,另一个也爱着,想着获得尊重。他们共同努力,最后达到这个目标”(413)。

“爱情本来就是心怀伤痛的人们一朝相逢,彼此慰藉的一种感情。相爱的两个人在同甘共苦的过程中治愈好彼此的伤痛,并互相扶持着走向成熟。”小凯蒂和哈里顿的和解再次表明,“文明爱”只有在向“原始爱”妥协,与“原始爱”实行平等的对话并融入到“原始爱”之中,才能获得重生。“两种爱”在经历了否定、和解,能够最终结合在一起,可以视为人性中美好、互信、相依、共存等物质的苏醒;“两种爱”的结合,象征着幸福生活的开始和悲剧的终止,意味着复仇之火的远去,真爱终能跨越时空而永恒。“文明与野性的和解是建立在两个世界的相互仇恨而产生的顿悟基础上的,是靠作家对人类的爱而实现的。小说中对凯蒂与哈里顿的祝福实际上是对文明世界中所有人的真诚祝福,同时也是对他们善意的警示和呼唤。”

《呼啸山庄》描述了约克郡荒原上两户人家两代人之间的“两种爱”的纠葛,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作品的爱情和社会的主题”, 折射出了爱的真谛:只有倾尽所有的爱去爱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才能得到真正的超脱。或许这也正是我们活着的目的吧。

“两种爱”的相遇必然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冲突的过程也是不断地交汇和融合的过程,他们逐渐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使原来失衡的状态得以恢复,最后达到新的平衡和统一。虽然上一代人的爱情以悲剧告终,但他们那种不被世俗所压服,美丽的“原始爱”就是对他们所处的黑暗时代的一个顽强的反抗,他们那美丽的“原始爱”终于战胜了死亡,达到了一种美丽的境界,这是一个美丽的悲剧,英国诗人史文朋也将此誉之为能与《李尔王》相媲美的悲剧。尽管下一代没有像父辈那样轰轰烈烈地去爱,但理智的“文明爱”与和谐的“原始爱”的碰撞,犹如密云里划过的一道闪电,照亮了人们通向幸福的道路。这“两种爱”的碰撞,所产生的一悲一喜的爱情,不但使人们对现实和理想的这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让人们明白——人生与悲剧相伴,真爱能超越悲剧,婚姻不总是幸福,要做心灵自由人。正因如此,《呼啸山庄》才会这般真切感人,成为了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难忘的绝唱。今天,“任何研究英国文学的人若忽略《呼啸山庄》一书,他的研究都将是不完整的”。

杀婴和施虐的演绎

《呼啸山庄》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充满施虐、暴力和冷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人毫无柔情、仁爱和怜悯之心,小孩为了活命只得向大人开战;在这个世界里,人的正常情感已被彻底倒置:博爱被仇恨所替代,仁慈被残酷所替代,唯一的生存办法就是学会变得暴戾、粗野和叛逆。而这正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生活的真实写照。

18世纪以来,英国社会中的人们由于受到宗教原罪观的影响,要求对所有的儿童,尤其是社会下层的儿童的天性予以抑制,造成了长期存在的对儿童劳动的剥削现象,杀婴和施虐已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孩童常被当做献祭之物,人的生命得不到珍惜。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深刻揭露,其反映了19世纪英国上流社会通过杀婴和施虐对弱势群体施中的迫害是那么直白、质朴和纯粹,以至盖斯凯尔夫人在《夏洛蒂·勃朗特传》中顺便提到《呼啸山庄》 “以如此强有力的笔触描绘了邪恶的和不正常的人物,令许多读者感到反感”,她这句话充分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早期有教养的人们的审美观。在19世纪的英国,尊重人、尊重生命、追求价值等观念开始具有普遍意义,但封建落后的思想却依然顽固,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桎梏远未散去。当时大量的童工被残酷地折磨至死,这一现象可以从同时期的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笔下《雾都孤儿》中济贫院的贫穷孩子奥利弗乞食的景象,和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的长诗《孩子们的哭声》,以及之前著名的诗人威廉·布莱克的短诗《经验之歌·扫烟囱的孩子》中看到一些概貌。在这个冷漠的世界上,孩子们孤身一人,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无依无靠,被人忽视,面对各种困厄,为了生存不得不苦苦挣扎。所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艾米莉·勃朗特,使她的作品中表现出了对现实世界和人生的强烈否定,她把感情、犯罪、丧失、仇杀和奇特的混乱很好地贯彻于她的作品之中,使得杀婴和施虐这一主题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以此来“揭露地主资产阶级的罪恶和道德堕落”,控诉和谴责扭曲人性的不合理的资产阶级。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他们之间特殊的亲密关系大部分是共同反叛辛德雷和约瑟夫的残忍统治的产物,是共同反叛当时成年人主要通过宗教对孩子施行的暴虐的产物”,“社会对邪恶视而不见,那么小说家就应该挺身而出,坚决地予以揭露”。正是《呼啸山庄》对杀婴和施虐大胆地描绘和承认,才使它能长久地发出光芒。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对《呼啸山庄》的理解,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呼啸山庄》。文学作品的不朽性就表现在它对不同时代、不同的人,总能提供新的东西。“只有研读了《呼啸山庄》,才能很好地研究英国小说。”现在让我们走进《呼啸山庄》,去进一步领略女作家那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杀婴和施虐的演绎。

小说从一开始描写洛克伍德在梦魇中拽着鬼童凯瑟琳的手腕在打碎的窗玻璃上来回地锯着,到最后希斯克利夫窃喜地掌控着他那畸形发展的孩子的生死,《呼啸山庄》无不一幕一幕地演绎着杀婴这一可怕的主题思想。

当一个小男孩希斯克利夫被第一次带回恩肖家时,恩肖太太的第一反应就是“打算把他扔出门外”。(43)当夜,就连平时很是热心的女管家丁耐莉也“把他放在楼梯的平台上,希望第二天他已经走掉”。(44)后来有一天,他和凯瑟琳在画眉田庄附近来回潜行窥视而被老林顿抓获,老林顿立刻当众声明:“只是个孩子——但是他脸上一副流氓相,在他的劣根性还只是表现在脸上,而没有表现在行动上之前把他吊死,难道不是为乡里除了一害吗?”(59)小伊莎贝拉也在口齿不清地说着:“吓人的东西!把他扔进地窑里。”(59)

同类推荐
  • 啊!那往昔的幸福幻想:莱蒙托夫诗选

    啊!那往昔的幸福幻想:莱蒙托夫诗选

    俄罗斯“民族诗人”天才作家莱蒙托夫,虽然仅在世上生活了二十七个年头,但他以四百四十九首抒情诗和二十七篇长诗攀上了俄罗斯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峰。本书共收录莱蒙托夫的爱情诗、浪漫诗、英雄诗共200余首;译者是著名俄语文学翻译家顾蕴璞先生。正如梅列日科夫斯基所说,“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莱蒙托夫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脱离行动后的静现对普希金是一种得救,对莱蒙托夫来说却是诗人的死亡,刀刃的生锈。在普希金笔下,生活渴望成为诗;在莱蒙托夫笔下,诗渴望成为生活。”莱蒙托夫是一个天生的诗人。
  •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内容围绕黄河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合理。
  • 我本是散淡的人

    我本是散淡的人

    本书收录了“找不到感觉”、“包办婚姻”、“自我革命”、“朋友就是幸福”、“好男不跟女斗”、“害怕文学”等200多篇杂文。
  • 母亲河

    母亲河

    这部散文集分《抒情》《记事》《怀人》组成,抒人生感慨,记乡情友情,怀先贤师友。文字清新,情感质朴,蕴意深厚。
  • 猫城记

    猫城记

    《猫城记》以科幻荒诞的形式述说了火星上一座猫城的故事。飞机坠毁在火星,“我”误入火星上最古的国“猫城”,开始了艰难的外星生活。猫人拥有两万多年的文明,在古代,他们也与外国打过仗,而且打胜过,可是在最近五百年中他们自相残杀,完全把打外国人的观念忘掉,而一致的对内,导致文明的退化。“我”目睹了一场猫人与矮子兵的战争,以猫城全城覆没而结束了这座私欲日益彭胀的外星文明古城。繁华落尽,如梦无痕。
热门推荐
  • 漱玉词

    漱玉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魔CEO

    仙魔CEO

    一个以成为全国首富为目标的二流商学院学生,在一次醉酒后莫名其妙的转世到另外一个充满仙灵之气的古代世界里,更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一个没落修仙门派的掌门,接下来,他立志以自己来自现代社会的高超经营头脑,使这个门派重新立于灵修界仙魔两道之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放下再遇见

    放下再遇见

    放下意味着新的开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放下不易,开始更难。但是对于阮晓晓来说,放下很容易,但是开始就....或许就只能等再遇见!*“我小时候最喜欢,一个人偷偷的来到后山。”“站在山顶,看群山万物,倚世而独立。”“那时候,我以为我会是一个超乎于世俗的存在。”“莫得感情,也不需要感情。”“可是后来,我父母用了12年的时间,教会我如何去享受亲情!”“小七又用了将近十年让我感受到友情!”“而我自己,用了七年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的爱情,和闫文哲有瓜葛的那七年来,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一个想法。”“但是,结果很显然,我探索爱情的道路迷失了。”“当我不在需要爱情,以为自己只拥有这亲情和友情已经足够了的同时。”“你又出现了,你想要追求你自己的爱情,可惜你追求的对象是我。”*“师父师母用12年让你感受到了亲情,小七用了将近十年让你体会到了友情。”“那我,顾辰渊!想用整个余生让你拥有爱情!”“晓晓,嫁给我,我对你从一而终!”
  • 黑色英雄歌

    黑色英雄歌

    这个故事里没有超强法术,没有气功,没有神仙鬼怪。这里只有人情冷暖,现实和人性。一个故事,一段人生。一本书,一种人生观。
  • 纤尘尽染他一身白衣

    纤尘尽染他一身白衣

    初识那人,叶笙只觉得他翩若惊鸿,白衣飘诀;深知那人,叶笙只认为他道貌岸然,实小人也。一场邂逅,不知是命运的交织还是精心的计算?一场感情,若刚开始就错了,那是否还有必要继续进行?莽莽红尘中,我们皆是不起眼的一粒尘沙,何必纠结?何必怅惘?
  • 芍药醉

    芍药醉

    从遍野芍药,到断壁残垣;从倾世笑颜,到心灰意冷,也不过是情起到缘灭的距离……“阿紫姐姐,我好喜欢他啊,像芍药花那样热烈的喜欢。”“阿紫姐姐,我愿意和他面对一切,哪怕明天就是末日。”“约婉,我会一直保护你的。”“阿紫姐姐,他怎么可以骗我呢……”“阿紫姐姐,你快走!好好活着!”“约婉,本该是我替你去死的,怎么却是我活下来了呢,那么,我就为你讨回他欠你的一切。”“从约婉走的那天开始,我便讨厌极了芍药。”“约婉,我听你的话,现在在好好活着了,你,看见了吗?”那种不远万里的缘分,像极了菩提树开的花,满枝温柔。转身处,好像看见了那个笑靥如花在芍药花中穿梭的女子,一切如初,时光静好。
  • 陆少你老婆又造作了

    陆少你老婆又造作了

    【甜宠文,一对一。一宠到底,我在这里等你。】前世她死相极惨,还连累奶奶。再活一世,谢倾倾多了个系统。别人家带系统,天下在手。而她带个破系统,天下没有还要倒贴送豆腐。大佬还要把她剁了喂狗,好吓人好怕怕,她要回家找妈妈。系统大大:[回了家也没有妈妈。]谢倾倾:我回家找奶奶!系统:[……]
  • 龙潜笑传

    龙潜笑传

    一个逗逼青年不经意穿越至修真界.在修真界发生了一连串让人笑的全身抽筋的故事.不搞笑你打我.在得知以前世界的爷爷也在这个世界后.少年苦苦追寻.寻到后得知爷爷其实是亦正亦邪的两种意念的人.就在爷爷被邪念吞噬后.实力大增.超越三界之外.最后少年用自己的性命作为筹码.向上天借用诛邪的力量.预知结果如何.慢慢等待更新.......
  • 重生之全系主神

    重生之全系主神

    一颗珠子,一段奇幻的人生;一柄剑之法杖,一段无敌的传说........千叶,一个无敌的学霸,机缘巧合穿越到剑与魔法的世界,身后一群兄弟,开始无敌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