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7100000033

第33章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却说郭淮谓曹真曰:“西羌之人,自太祖时连年入贡,文皇帝亦有恩惠加之。我等今可据住险阻,遣人从小路直入羌中求救,许以和亲,羌人必起兵袭蜀兵之后。吾却以大兵击之,首尾夹攻,岂不大胜?”真从之,即遣人星夜驰书赴羌。

却说西羌国王彻里吉,自曹操时年年入贡,手下有一文一武,文乃雅丹丞相,武乃越吉元帅。时魏使赍金珠并书到国,先来见雅丹丞相,送了礼物,具言求救之意。雅丹引见国王,呈上书札。彻里吉览了书,与众商议。雅丹曰:“我与魏国素相往来,今曹都督求救,且许和亲,理合依允。”彻里吉从其言,即命雅丹与越吉元帅起羌兵一十五万,皆惯使弓弩枪刀蒺藜飞锤等器,又有战车,用铁叶裹钉,装载粮食军器什物。或用骆驼驾车,或用骡马驾车,号为“铁车兵”。二人辞了国王,领兵直扣西平关。守关蜀将韩祯,急差人赍文报知孔明。

孔明闻报,问众将曰:“谁敢去退羌兵?”张苞、关兴应曰:“某等愿往。”孔明曰:“汝二人要去,奈路途不熟。”遂唤马岱曰:“汝素知羌人之性,久居彼处,可作向导。”便起精兵五万,与兴、苞二人同往。兴、苞等引兵而去。行有数日,早遇羌兵。关兴先引百余骑,登山坡看时,只见羌兵把铁车首尾相连,随处结寨,车上遍排兵器,就似城池一般。兴睹之良久,无破敌之策,回寨与张苞马岱商议。

岱曰:“且待来日见阵,观看虚实,另作计议。”次早,分兵三路:关兴在中,张苞在左,马岱在右。三路兵齐进。羌兵阵里,越吉元帅手挽铁锤,腰悬宝雕弓,跃马奋勇而出。关兴招三路兵径进,忽见羌兵分在两边,中央放出铁车,如潮涌一般,弓弩一齐骤发。蜀兵大败。马岱、张苞,两军先退。关兴一军,被羌兵一裹,直围入西北角上去了。

兴在垓心,左冲右突,不能得脱。铁车密围,就如城池。蜀兵你我不能相顾。兴望山谷中寻路而走。看看天晚,但见一簇皂旗,蜂拥而来,一员羌将,手提铁锤大叫曰:“小将休走!吾乃越吉元帅也,”关兴急走到前面,尽力纵马加鞭。正遇断涧,只得回马来战越吉。兴终是胆寒,抵敌不住,望涧中而逃。被越吉赶到,一铁锤打来,兴急闪过,正中马胯。那马望涧中便倒,兴落于水中。

忽听得一声响处,背后越吉连人带马,平白地倒下水来。兴就水中挣起看时,只见岸上一员大将,杀退羌兵。兴提刀待砍越吉,吉跃水而走。关兴得了越吉马,牵到岸上,整顿鞍辔,绰刀上马,只见那员将,尚在前面追杀羌兵。兴自思此人救我性命,当与相见,遂拍马赶来。看看至近,只见云雾之中,隐隐有一大将,面如重枣,眉若卧蚕,绿袍金铠,提青龙刀,骑赤兔马,手绰美髯:分明认得是父亲关公。兴大惊。忽见关公以手望东南指曰:“吾儿可速望此路去。吾当护汝归寨。”言讫不见。关兴望东南急走。

至半夜,忽一彪军到,乃张苞也,问兴曰:“你曾见二伯父否?”兴曰:“你何由知之?”苞曰:“我被铁车军追急,忽见伯父自空而下,惊退羌兵,指曰:‘汝从这条路去救吾儿。’因此引军径来寻你。”关兴亦说前事,共相嗟异。二人同归寨内。马岱接着,对二人说:“此军无计可退。我守住寨栅,你二人去禀丞相,用计破之。”于是兴、苞二人,星夜来见孔明,备说此事。

孔明随命赵云、魏延,各引一军埋伏去讫。然后点三万军,带了姜维、张翼、关兴、张苞,亲自来到马岱寨中歇定。次日上高阜处观看,见铁车连络不绝,人马纵横,往来驰骤。孔明曰:“此不难破也。”唤马岱、张翼吩咐如此如此。二人去了。

乃唤姜维曰:“伯约知破车之法否?”维曰:“羌人惟恃一勇力,岂知妙计乎?”孔明笑曰:“汝知吾心也。今彤云密布,朔风紧急,天将降雪,吾计可施矣。”便令关兴、张苞二人引兵埋伏去讫。令姜维领兵出战,但有铁车兵来,退后便走。寨口虚立旌旗,不设军马。准备已定。

是时十二月终,果然天降大雪。姜维引军出,越吉引铁车兵来。姜维即退走。羌兵赶到寨前,姜维从寨后而去。羌兵直到寨外观看,听得寨内鼓琴之声,四壁皆空竖旌旗,急回报越吉。越吉心疑,未敢轻进。雅丹丞相曰:“此诸葛亮诡计,虚设疑兵耳。可以攻之。”越吉引兵至寨前,但见孔明携琴上车,引数骑入寨,望后而走。羌兵抢入寨栅,直赶过山口,见小车隐隐转入林中去了。雅丹谓越吉曰:“这等兵虽有埋伏,不足为惧。”遂引大兵追赶。又见姜维兵俱在雪地之中奔走。越吉大怒,催兵急追。山路被雪漫盖,一望平坦。

正赶之间,忽报蜀兵自山后而出。雅丹曰:“纵有些小伏兵,何足惧哉!”只顾催趱兵马,往前进发。忽然一声响,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于坑堑之中。背后铁车正行得紧溜,急难收止,并拥而来,自相践踏。后兵急要回时,左边关兴,右边张苞,两军冲出,万弩齐发。背后姜维、马岱、张冀,三路兵又杀到。铁车兵大乱。越吉元帅望后面山谷中而逃,正逢关兴。交马只一合,被兴举刀大喝一声,砍死于马下。雅丹丞相早被马岱活捉,解投大寨来。羌兵四散逃窜。

孔明升帐。马岱押过雅丹来。孔明叱武士去其缚,赐酒压惊,用好言抚慰。雅丹深感其德。孔明曰:“吾主乃大汉皇帝,今命吾讨贼,尔如何反助逆?吾今放汝回去,说与汝主。吾国与尔乃邻邦,永结盟好,勿听反贼之言。”遂将所获羌兵及车马器械,尽给还雅丹,俱放回国。众皆拜谢而去。孔明引三军连夜投祁山大寨而来,命关兴、张苞引军先行。一面差人赍表奏报捷音。

却说曹真连日望羌人消息,忽有伏路军来报说:“蜀兵拔寨收拾起程。”郭淮大喜曰:“此因羌兵攻击,故尔退去。”遂分两路追赶。前面蜀兵乱走,魏兵随后追袭。

先锋曹遵正赶之间,忽然鼓声大震,一彪军闪出,为首大将,乃魏延也。大叫曰:“反贼休走!”曹遵大惊,拍马交锋,不三合,被魏延一刀斩于马下。副先锋朱赞引兵追赶,忽然一彪军闪出,为首大将,乃赵云也。朱赞措手不及,被云一枪刺死。

曹真、郭淮,见两路先锋有失,欲收兵回。背后喊声大震,鼓角齐鸣,关兴、张苞,两路兵杀出,围了曹真、郭淮,痛杀一阵。曹、郭二人,引败兵冲路走脱。蜀兵全胜,直追到渭水,夺了魏寨。曹真折了两个先锋,哀伤不已。只得写本申朝,乞拨援兵。

却说魏主曹睿设朝,近臣奏曰:“大都督曹真,数败于蜀,折了两个先锋,羌兵又折了无数,其势甚急。今上表求救,请陛下裁处。”睿大惊,急问退军之策。华歆奏曰:“须是陛下御驾亲征,大会诸侯,人皆用命,方可退也。不然,长安有失,关中危矣。”太傅钟繇奏曰:“凡为将者,智过于人,则能制人。孙子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臣量曹真虽久用兵,非诸葛亮对手。臣以全家良贱保举一人,可退蜀兵。未知圣意准否?”

睿曰:“卿乃大老元臣,有何贤士,可退蜀兵,早召来与朕分忧。”钟繇奏曰:“向者,诸葛亮欲兴师犯境,但惧此人,故散流言,使陛下疑而去之,方敢长驱大进。今若复用之,则亮自退矣。”睿问何人。繇曰:“骠骑大将军司马懿也。”睿叹曰:“此事朕亦悔之。今仲达现在何处?”繇曰:“近闻仲达在宛城闲住。”睿即降诏,遣使持节,复司马懿官职,加为平西都督,就起南阳诸路军马,前赴长安。睿御驾亲征,令司马懿克日到彼聚会。使命星夜望宛城去了。

却说孔明自出师以来,累获全胜,心中甚喜。正在祁山寨中,会聚议事,忽报镇守永安宫李严,令子李丰来见。孔明只道东吴犯境,心甚惊疑,唤入帐中问之。丰曰:“特来报喜。”孔明曰:“有何喜?”丰曰:“昔日孟达降魏,乃不得已也。彼时曹丕爱其才,时以骏马金珠赐之,曾同辇出入,封为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镇守上庸金城等处,委以西南之任。自丕死后,曹睿即位,朝中多人嫉妒,孟达日夜不安,常谓诸将曰:‘我本蜀将,势逼于此。’今累差心腹人,持书来见家父,教早晚代禀丞相。前者五路下川之时,曾有此意;今在新城,听知丞相伐魏,欲起金城、新城、上庸三处军马,就彼举事,径取洛阳,丞相取长安,两京大定矣。今某引来人并累次书信呈上。”孔明大喜,厚赏李丰等。

忽细作人报说魏主曹睿,一面驾幸长安,一面诏司马懿复职,加为平西都督,起本处之兵,于长安聚会。孔明大惊。参军马谡曰:“量曹睿何足道!若来长安,可就而擒之。丞相何故惊讶?”孔明曰:“吾岂惧曹睿耶?所患者惟司马懿一人而已。今孟达欲举大事,若遇司马懿,事必败矣。达非司马懿对手,必被所擒。孟达若死,中原不易得也。”马谡曰:“何不急修书,令孟达提防?”孔明从之,即修书令来人星夜回报孟达。

却说孟达在新城,专望心腹人回报。一日,心腹人到来,将孔明回书呈上。孟达拆封视之。书曰:

近得书,足知公忠义之心,不忘故旧,吾甚喜慰。若成大事,则公汉朝中兴第一功臣也。然极宜谨密,不可轻易托人。慎之!戒之!近闻曹睿复诏司马懿起宛洛之兵,若闻公举事,必先至矣。须万全提备,勿视为等闲也。

孟达览毕,笑曰:“人言孔明心多,今观此事可知矣。”乃具回书令心腹人来答孔明。孔明唤入帐中。其人呈上回书。孔明拆封视之。书略曰:

适承钧教,安敢少怠?窃谓司马懿之事,不必惧也。宛城离洛城约八百里,至新城一千二百里。若司马懿闻达举事,须表奏魏主,往复一月间事。达城池已固,诸将与三军皆在深险之地。司马懿即来,达何惧哉?丞相宽怀,惟听捷报。

孔明看毕,掷书于地而顿足曰:“孟达必死于司马懿之手矣!”马谡问曰:“丞相何谓也?”孔明曰:“兵法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岂容料在一月之期?曹睿既委任司马懿,逢寇即除,何待奏闻?若知孟达反,不须十日,兵必到矣,安能措手耶?”众将皆服。孔明急令来人回报曰:“若未举事,切莫教同事者知之。知则必败。”其人拜辞,归新城去了。

却说司马懿在宛城闲住,闻知魏兵累败于蜀,乃仰天长叹。懿长子司马师,字子元;次子司马昭,字子尚,二人素有大志,通晓兵书。当日侍立于侧,见懿长叹,乃问曰:“父亲何为长叹?”懿曰:“汝辈岂知大事耶?”司马师曰:“莫非叹魏主不用乎?”司马昭笑曰:“早晚必来宣召父亲也。”言未已,忽报天使持节至。

懿听诏毕,遂调宛城诸路军马。忽又报金城太守申仪家人,有机密事求见。懿唤入密室问之。其人细说孟达欲反之事。更有孟达心腹人李辅并达外甥邓贤,随状出首。

司马懿听毕,以手加额曰:“此乃皇上齐天之洪福也!诸葛亮兵在祁山,杀得内外人皆胆落。今天子不得已而幸长安,若旦夕不用吾时,孟达一举,两京休矣!此贼必通谋诸葛亮。吾先擒之,诸葛亮定然心寒,自退兵也。”长子司马师曰:“父亲可急写表申奏天子。”懿曰:“若等圣旨,往复一月之间,事无及矣。”即传令教人马起程,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迟立斩。一面令参军梁畿赍檄星夜去新城,教孟达等准备征进,使其不疑。梁畿先行,懿随后发兵。行了二日,山坡下转出一军,乃是右将军徐晃。晃下马见懿,说:“天子驾到长安,亲拒蜀兵,今都督何往?”懿低言曰:“今孟达造反,吾去擒之耳。”晃曰:“某愿为先锋。”懿大喜,合兵一处。徐晃为前部,懿在中军,二子押后。

又行了二日,前军哨马捉住孟达心腹人,搜出孔明回书,来见司马懿。懿曰:“吾不杀汝。汝从头细说。”其人只得将孔明孟达往复之事,一一告说。懿看了孔明回书,大惊曰:“世间能者所见皆同。吾机先被孔明识破。幸得天子有福,获此消息。孟达今无能为矣。”遂星夜催军前行。

却说孟达在新城,约下金城太守申仪,上庸太守申耽,克日举事。耽仪二人佯许之,每日调练军马,只待魏兵到,便为内应。却报孟达说军器粮草,俱未完备,不敢约期起事。达信之不疑。

忽报参军梁畿来到,孟达迎入城中。畿传司马懿将令曰:“司马都督今奉天子诏,起诸路军以退蜀兵。太守可集本部军马听候调遣。”达问曰:“都督何日起程?”畿曰:“此时约离宛城,望长安去了。”达暗喜曰:“吾大事成矣!”遂设宴待了梁畿,送出城外,即报申耽申仪知道,明日举事,换上大汉旗号,发诸路军马,径取洛阳。

忽报城外尘土冲天,不知何处兵来。孟达登城视之,只见一彪军,打着右将军徐晃旗号,飞奔城下。达大惊,急扯起吊桥。徐晃坐下马收拾不住,直来到壕边,高叫曰:“反贼孟达,早早受降!”达大怒,急开弓射之,正中徐晃头额,魏将救去。城上乱箭射下,魏兵方退。孟达恰待开门追赶,四面旌旗蔽日,司马懿兵到。达仰天长叹曰:“果不出孔明所料也!”于是闭门坚守。

却说徐晃被孟达射中头额,众军救到寨中,取了箭头,令医调治,当晚身死。时年五十九岁。司马懿令人扶柩还洛阳安葬。次日,孟达登城遍视,只见魏兵四面围得铁桶相似。达行坐不安,惊疑未定,忽见两路兵自外杀来,旗上大书“申耽申仪”。孟达只道是救军到,忙引本部兵大开城门杀出。耽仪大叫曰:“反贼休走!早早受死!”

达见事变,拨马望城中便走。城上乱箭射下。李辅、邓贤,二人在城上大骂曰:“吾等已献了城也!”达夺路而走,申耽赶来。达人困马乏,措手不及,被申耽一枪刺于马下,枭其首级。余军皆降。李辅、邓贤,大开城门,迎接司马懿入城。抚民劳军已毕,遂遣人奏知魏主曹睿。睿大喜,教将孟达首级去洛阳城市示众。加申耽申仪官职,就随司马懿征进,命李辅邓贤守新城上庸。

却说司马懿引兵到长安城外下寨。懿入城来见魏主。睿大喜曰:“朕一时不明,误中反间之计,悔之无及!今达造反,非卿等制之,两京休矣。”懿奏曰:“臣闻申仪密告反情,意欲表奏陛下,恐往复迟滞,故不待圣旨,星夜而去。若待奏闻,则中诸葛亮之计也。”

言罢,将孔明回孟达密书奉上。睿看毕,大喜曰:“卿之学识,过于孙吴矣!”赐金钺斧一对,后遇机密重事,不必奏闻,便宜行事。就令司马懿出关破蜀。懿奏曰:“臣举一大将,可为先锋。”睿曰:“卿举何人?”懿曰:“右将军张郃,可当此任。”睿笑曰:“朕正欲用之。”遂命张郃为前部先锋,随司马懿离长安来破蜀兵。正是:既有谋臣能用智,又求猛将助施威。

未知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同类推荐
  • 白骨精是怎么修炼的

    白骨精是怎么修炼的

    白领+骨干+精英,是现代女性人人追逐的对象。这些不甘活在男人光芒背后的大女人,是再怎么收服老公和家庭的呢?
  • 父与子

    父与子

    《父与子》中的事件发生在1859年,这是俄国农民起义和暴动频发的一年,自由主义者和革命民主主义者在解决农民问题上展开了论争,两种社会力量也因其分歧而决裂。书中的巴扎罗夫是出身于平民家庭的知识分子,代表的是革命民主主义者。而与巴扎罗夫相对的就是帕维尔·基尔萨诺夫来自贵族阶层,代表了进步的贵族阶层自由主义者。两人初见时便互相看不惯,他们行为有差、思想不同,经常发生争辩。而帕维尔在与巴扎罗夫的决斗中落败后寂灭,而巴扎罗夫因为爱上奥金左娃,使得他处在了浪漫主义的状态,与他信奉的虚无主义相悖,破坏了自己的理论,在矛盾中死亡。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结构复杂的句式,采用简洁、精确的词汇进行表达,它并不晦涩难懂,进而培养读者阅读习惯,获得启发。
  • 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

    市委书记赵荣昌到省城开会,滞留未归,传闻四起。时省城发生一起意外大案,省公安部门突查某夜总会,有若干嫖娼官员被现场查获,包括常务副省长之秘书。夜总会老板有强力政商背景,事后突然被拘,后传是中央部门督办的大案,常务副省长因之落马,成为轰动一时的"123夜总会案"。赵荣昌与副省长关系特殊,被认为卷入其案。一周之后,赵突然全身而返,绝口不谈自己如何,全力推动当地一个铁路改线工程,争取将铁路线延伸至船山半岛对岸。巿长黄仁德与赵本有分歧,赵与之深谈,黄态度一变,尽力相助。项目获得转机之际,黄被上级人员约谈,了解夜总会案的相关情况,黄留下辞呈和说明,突然失踪不见,后发现已出逃境外……
  • 燕知草

    燕知草

    “当年”一例是要有多少感慨或惋惜的,这本书也正如此。“燕知草”的名字是从作者的诗句“而今陌上花开日,应有将雏旧燕知”而来;这两句话以平淡的面目,遮掩着那一往的深情,明眼人自会看出。书中所写,全是杭州的事;你若到过杭州,只看了目录,也便可约略知道的。
  • 异度学园

    异度学园

    主人公陈子绡是个从小就能看到鬼的灵异少年,这本书是讲陈子绡爆笑的高中生活。虽然每天都能见鬼,而且成绩不好,但是他和那帮有着各种缺点的朋友们,却依旧热爱生活,在种种奇怪恐怖的事件中,挥洒着属于他们的乐观青春。
热门推荐
  • 鹰啸长空

    鹰啸长空

    大鹏展翅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翱翔九万里蓝天,戴上那象征飞行员最高荣耀的金头盔,是唐小天的梦想!
  • 凌傲三界

    凌傲三界

    一万年前,圣皇战魔决战昆仑之巅。圣皇战败,战魔不知所踪。一万年后少年李逸战天斗地,一步步踏上巅峰,战胜一个个对手,力压各域天才,继续谱写神话。笑傲苍穹、战天斗地,看李逸玩转三界。本书等级体系:大帝、圣人、太乙金仙、金仙、玄仙、天仙、天神、鬼仙(妖仙)地神(鬼将、妖将、)玄神、黄神、鬼神、人神‘、、希望收藏过本书的朋友可以收藏新书《剑落九天》谢谢!
  • 春色倾城

    春色倾城

    新书:极品驸马卢瑟男韩苏穿越了,融合了记忆,才发现他是大衍帝国皇帝的第一宠臣,官居一品,爵封国公……身份地位堪称当朝第一权臣!老皇帝下旨还要将他唯一的女儿——蓝凌公主下嫁于他。老皇帝没有子嗣继承皇位,成为驸马爷的他可就是将来的皇帝啊!只是韩苏还没有开始享受人生,就在大婚之日的前一天,duang的被一伙飞天遁地,加了特技的道士劫走了……
  • 愿我一生守护你

    愿我一生守护你

    十二年前,一对婴儿意外从仙界陨落修真大陆,从此开始了他们不愿意经历的人生。从一个边境小山村走出来的君陌,为了寻找不知何处的妹妹君霞儿,一路踏上了修真大陆的巅峰。当两人重逢之时,仙界的旅程打开了,他们以为这是灾难的结束,然而却是痛苦的新起点,原有的苦难再次降临,为了活着,为了回到君家,为了拯救自己的妹妹,君陌又一次踏上了征途,在各种压力的逼迫之下,排解万难,踏上巅峰,以最强的姿态,护送一生的挚爱回到家族之中。当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他笑着对妹妹说:这一世能当你哥哥——真好!
  • 龙神天道

    龙神天道

    仙剑奇侠传三一百五十年后,北溟士官子山在沙海挖出神官的尸体后遭遇袭击,袭击者是十五年前殉职的蜀山弟子,同一天内,蜀山魔剑镇妖剑相继被盗。与此同时,蛮州遭到大规模毒液污染,症状与一百五十年前的毒人事件惊人相似。神魔二界首度合作,魔界士官鹿蜀与神界士官子山接到保护现任女娲后人林青儿的一级任务,在对蛮州毒液侵蚀事件的调查中,一个又一个被尘封的真相浮出水面。我们所知道的,究竟是真相,还是他人希望你知道的故事……一百五十年前的那场旅途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切尽在仙剑三后传——《龙神天道卷》
  • 本神捕要来抓你了

    本神捕要来抓你了

    他是传说中的帅气神偷,她是江湖闻名的冷面神捕。当他们相遇,就产生了如下对话:“你想什么呢?”“我在想,我这次算是又被你抓到了吧……”“当然!而且这次,本捕头再也不会放开你了!”
  • 白夜晴朗

    白夜晴朗

    董咚咚之所以与众不同,因为她遇到了三个与众不同的男人:长腿叔叔白一尘、阳光暖男叶晴朗和机车少年夜洄。百转千回的爱恨交缠,痛并快乐。我们一生之中,会和谁相遇,与谁相守,拉着谁的手走过晴朗的白夜,缘分妙不可言,谢谢你爱过我。或者,这就是所有女人都经历过的爱情。你的记忆,你的秘密,你的一生所爱,都在其中。谨以此,纪念我们飞扬的青春无悔……
  • 二月碑

    二月碑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尊重历史,重温往事,在心理浮躁、急功近利的当今,愿本文如一缕清风,吹醒民族发热的头脑。
  • 百年漂流

    百年漂流

    天宇,一个陆星上平凡的男孩,居然极有可能是梦预者韩朵朵命运辅佐的人类指导灵,他们因何相见,又因何面临危机?大肆入侵的肢解者文明和看似友好的高阶异星文明,都各自心怀鬼胎,最初手无缚鸡之力的韩天宇将如何带领弱势的人类在炎阳星系重新崛起?如果预言成真,慢慢变强的韩天宇终将漂流向遥远的宇宙深处,变成缥缈宇宙中的王者,成为陆星和所有人类的靠山。
  • 玄风记

    玄风记

    十年一梦,需要用多久来遗忘?百年争霸,需要用多久来布局?五界争锋,需要用多少生灵牺牲?看一个家园破碎,流离失所的小子怎样去经历这一个又一个的悲欢离合!本书慢热,不过由于是第一本书,无大纲,各位凑合着看,我凑合着写。更新时间.......一直不确定,不过尽量写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