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37400000003

第3章

李高成虽然在电话里说得有条不紊、平心静气,但心里一点儿底也没有。如今已经不是前几年了,领导随便一句话,就会地动山摇,震得山响。现在即便是一份一份的红头文件不断地往下发,即便是三令五申、正言厉色,讲了一遍又一遍,下边的老百姓也没有什么人会在心底里真的把它当作一回事。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一件腐败透顶的事情,就足以伤透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虽然是年年讲月月讲,时时刻刻、大会小会都在讲,要花大力气、下大决心,要严刑峻法、大刀阔斧地惩治腐败,端正党风,绝不姑息,绝不手软,但到头来一切好像还是老样子,满地的老虎还在跑,满天的苍蝇仍在飞。打了一只,又跑出一只;捂住一片,又飞出一片。老这么下去,谁还会把你的文件当一回事,谁还会把你的会议当一回事,谁还会把你领导的话当一回事?

李高成今年五十四岁,在省会一级市的市长里头,还算年轻。但也早已是两鬓斑白,满脸皱纹了。李高成一直很瘦,而且还有越老越瘦的趋势,根本不像一些领导那种满面红光、脑满肠肥的样子。所以李高成的样子就常常让下边的人看着顺眼,尤其是让老百姓觉得亲切,能给人一种信任感。李高成在饭桌上就常常跟那些同僚或是同一级的领导们开玩笑:我这样子,怎么看也是个清官;瞅瞅你们那脸你们那肚子,让老百姓一看就知道是伙腐败分子。

李高成嘴上说自己是个清官,心底里也确实认为自己是个真正的清官。面对几十年的干部生涯,他从来都问心无愧。

他之所以对中纺有着一种摆不脱、扯不断的感情,同中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因为他原本就是从中纺干出来的,他曾在中阳纺织厂当了好几年的党委书记和厂长。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早的一批纺织学校毕业的中专生,可以说他的大半辈子都是在纺织行业度过的。他本是南方人,因当时中国的大型纺织企业都设在北方内陆地区,于是,中专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华北的黄土高原。先是在新华纺织厂干了将近十年的技术员、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而后又在省纺织厂干了近八年,这期间曾当过车间主任、车间党委书记、总工程师和副厂长等职。1980年,他以党委副书记和副厂长的身份调至中阳纺织厂,1982年他被任命为厂党委书记兼生产厂长。当时是党委书记负责制,刚刚四十岁的李高成,成为这个近两万职工的大型企业的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同时也成为当时省里最年轻的正厅级干部。

那时候的李高成真是踌躇满志、傲视群雄,他发誓要把中阳纺织厂在他手里变成全国第一流的现代化企业。当时也正是国营纺织企业的黄金时期,原料源源不断,一点儿不用发愁,农民们争先恐后,靠走后门才能把棉花卖给厂里。市场更是供不应求,省内省外拉货的车辆每天都排成一条长龙,最多的时候能一直排到厂门外几里之遥。厂供销处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职员们,个个都被宠成了老爷相。工人们背过弯直骂,供销处的那些王八蛋真他妈的肥透了!

其实,谁也一样,那时的中纺工人多红,牌子多亮!中纺的厂徽戴在职工们胸前,让多少姑娘小伙子羡慕和眼红。

为了能到中阳纺织厂当个工人,那些大大小小的领导,曾给李高成写过多少条子,打过多少电话!

李高成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中阳纺织厂“文革”后的第一次全面技改工程。那时候,中纺需要的资金一点儿也不成问题,一个电话打过去,上千万的资金立刻就能到位。根本没有人会想到像中阳纺织厂这样的企业会亏损,更没有人会想到像这样的企业会还不了贷款。中纺是不倒翁,是永远也折不了的摇钱树!

1983年,中美关系紧张,中国的纺织产品出口受到了限制。中纺也一样感到了压力,产品很快积压,厂里的大小库房都存得满满当当。事关重大,面对着这样的压力,究竟该怎么办?即便是省市领导也一样拿不定主意。李高成当时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决不停产,一分钟也不能停!那会儿不光是他,包括厂里的所有职工没有一个人会相信中纺的产品会真的卖不出去。

没有人悲观,没有人气馁,更没有人感到绝望。厂里依旧是一片喧闹热烈的气氛,依旧是秩序井然,法纪严明。职工们按部就班,信心十足。惟一顶着巨大压力的是李高成,谁也说不清楚在那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李高成究竟睡过几个安心觉。常常是睡到半夜里,猛的一个激灵突然惊醒,便再也睡不着了。

那时候,中纺的纺织设备已经全部经过更新改造,产量成倍地提高。连续十个多月的产品积压,库存数字已经是历年来最高库存的几倍之多!市里临时租用的二十几个库房已全部存满,市郊临时租用的三十多个库房也已全部存满,邻近县市租用的六十多个库房也一样全部存满!库存产品的资金额已接近二亿元人民币,贷款和外欠的资金额则达到了四亿五千万!

那时候的李高成怎么能睡得着,他的心整天就像悬在半空里,走路就像踩在棉花里,睡觉就像躺在云端里!头上的白发就是在那会儿长出来的,脸上的褶子也在那会儿多了几成,生生的老了一大截子!

可那会儿的班子多团结,人心多齐。如今,中阳纺织集团公司的领导成员,基本上就是那会儿的原班人马。那的确是经过了真正考验的一个班子,可谓患难与共、心心相印,没有那样的一个班子,也许就没有他李高成的今天!

那时候,他在全省大中型企业中率先制定了领导成员上下班不坐车的规定。他的家当时就在市区,每天上下班要往返近四十里地,他坚持骑自行车,风雨不误。中午同工人一块儿在工厂食堂吃便饭,晚上回到家时,最早也要超过十点钟。有天晚上,他夜里十二点多回家,到了市区过桥时,被几个公安认为形迹可疑,把他盘问了好半天。当他说自己是中阳纺织厂的厂长时,他们怎么也不相信,最后把电话打到厂保卫科,才算了结了此事。这件事经报纸披露后,曾轰动一时。一个正厅级的干部,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还真是一个大新闻。厂里的工人包括其他工厂的工人们,对此没有不受感动的。这样廉洁自律的好干部,如今在哪儿找去。

困境也就是那十个多月的时间,也许还不能叫困境,同今天相比顶多只能算是个暂时的困难。十个多月之后,产品销路便全部重新畅通,被打开的市场就好像是个饿了几百年的瘪肚子汉,有多少它就能吞多少。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连产的带存的,就基本上全部销完!当时正赶上各种棉织品涨价,中阳纺织厂库存的那些产品就好像囤积居奇一样反倒都卖了个好价钱!

那时候,中纺的钱有多少呀!真是富得溢金,肥得流油,只愁钱没法花!

也就是在那时候,1986年的3月份,李高成以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的身份,当选为副市长和市委常委。

当选为副市长的李高成分管工业和轻工业,由于是中阳纺织厂的老领导,自然也就对中纺更加关注和爱护,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在中纺的问题上对他自然也十分放心。于是,到1986年年底,在他的一手安排下,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同意,中阳纺织厂的领导班子做了全面调整。在当时已经是厂长负责制的情况下,他让五十九岁的老厂长原明亮、五十七岁的总工程师兼副厂长张华彬、五十四岁的女副厂长李素芝一并退下来做了厂里的顾问,而将他最信赖的干将,当时的副厂长副书记,四十八岁的郭中姚任命为厂长,将四十七岁的副书记陈永明任命为党委书记,将四十五岁的副书记吴铭德任命为生产副厂长,将四十四岁的供销处处长冯敏杰任命为供销副厂长。

李高成当时并没有一下子就放了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还兼着中阳纺织厂的厂长和党委书记职务。一直等到他彻底感到可以放手和可以放心了,他才先是免了自己的厂长职务,然后才免了自己的党委书记职务。

李高成对这个班子十分满意,市领导对这个班子也一样感到高兴。首先,这是个年轻化的班子,而且也是个久经考验的有魄力有能力的领导班子。整个班子平均年龄只有四十五岁多一点,在当时省内国有大中型企业里属于最年轻的。特别是他们在本厂的厂龄大都在十五到二十年以上,这也一样是非常不容易的。至少可以说明一点,他们已经经受了厂里职工和领导们的考验。能在一个厂干这么久,而且能一步步地走上领导岗位,足可以证明他们是有能力、有群众基础的。这真的不容易。

当然也有阻力。

老厂长原明亮和副厂长李素芝当时就对这个班子的组成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总工程师兼副厂长的张华彬对此反对得最为厉害。

他们反对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厂长郭中姚和供销副厂长冯敏杰身上。

对郭中姚,他们认为能力不够,领导如此大的一个国有企业,如果缺少高屋建瓴的认识水平和高密集型的学术水平,是很难担此重任的,而在这方面,郭中姚是明显有欠缺的。由此,他们也就对李高成看重的所谓“魄力”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能力不够,却很有“魄力”,这样的领导是很值得让人深思的,有时候也是非常可怕的。总工张华彬甚至对李高成原来在厂里的一些举动也提出了异议,他指出李高成当时不顾产品大量积压拼命生产的做法其实是很冒险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不负责任的。当时的那种情况如果放到今天,那将是非常危险的,那是拿整个工厂和近两万工人的命运做赌注,是根本不符合一个现代企业的运作规范和准则的。而这种行为,给目前的这个班子造成的影响和暗示也一样是深远的。如果认为这也是“魄力”的话,那么,这种“魄力”同样是令人忧虑的。还有一点,他们认为郭中姚的道德作风也很让人感到怀疑和不可信任。尤其是对分管供销的副厂长冯敏杰的行为作风更为不满,在当时推销积压产品的手法和方式上漏洞很多,有很多人检举揭发过他们的问题。重用这样的人是很失人心的。

对他们提出的这些看法,李高成当然不能同意。

郭中姚虽然是中专毕业,但他早已自修完成了大专学业。何况学历并不等同于能力,学识也不等同于魄力。这么多年来,他是亲眼看着郭中姚成长起来的。他刚来中阳纺织厂的时候,郭中姚还只是个车间主任。当时郭中姚管理的那个车间是全厂最拔尖的,郭中姚本人也是多年的技术标兵和先进人物。他的开拓能力和进取精神全厂职工有目共睹,尤其是在郭中姚被提拔为副厂长、副书记后,在厂里最艰难最关键的那段日子里,他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坚强的毅力,特别是那种不辞劳苦的忘我精神,给李高成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时为了推销厂里的积压产品,郭中姚在前前后后半年的时间里没有回过一次家,几乎跑遍了中国的每一个地区。那积压的产品几乎有一半是他一个人推销的!回来后大病一场,人瘦了二十多斤!昏迷了四天四夜!在医院里躺了整整一个月才恢复过来。这样的干部还能说没有能力,没有魄力?又怎么能说他的思想作风有问题?他们所说的作风问题,也就是郭中姚同他老婆离婚的问题。正因为他常年在外奔波,很少顾家,老婆才跟他整日打打闹闹、争吵不休,最终导致了家庭破裂。如果把这也说成是作风问题,那岂不是太残酷太褊狭了?至于对推销副厂长冯敏杰的看法和冯敏杰那些所谓的问题,李高成并不是不知道,对一些人的告状和检举揭发,李高成早已有所耳闻。其实,中纺供销处向来就是是非成堆的地方,凡是在供销处干过的人,几乎没有不被检举揭发、不被告过状的。凡在中阳纺织厂干过的人,没有一个人不认为供销处是一个肥得流油的部门。这本身就是一种偏见,总是认为只要一到了供销处就准能发大财。这样说别人其实不就等于是在说自己吗?看问题怎么能这样看?冯敏杰在厂供销处干了近十年,从来没有发现过什么大问题。供销处制定的那一套严格完善的规章制度,曾在全国纺织战线推广过,还受到了纺织部有关领导的表彰。而冯敏杰对供销处的严格管理,甚至可以说是极为严酷的。一旦发现问题,他从来都是照章办事,决不留情。只在近几年,他就严肃处理过七个人,有两个还被开除出厂。其中有一个李高成本人还给冯敏杰做过工作说过情,但最后还是被严肃处理了。其实,在那些告状和检举揭发冯敏杰的人里头,大都是被冯敏杰严肃处理过的人。这本身不就很说明问题了吗?

对这个领导班子持反对意见的那些老同志,作为市长的李高成即便是在当初也从来没有不满过。让这些老同志退居二线,同这些也根本没有关系。这些老同志的意见,当时他觉得完全可以理解。其实都是为了这个厂子好,否则他们干吗要冒着得罪人的风险而提出这些相当尖锐的意见来?

然而,今天晚上他则实在有些生气,因为在今天晚上组织闹事的人里头,就有他们几位老同志!这是李高成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到底是因为什么?

工人们参与闹事,还情有可原,而你们都是老干部、老党员,你们的组织性、纪律性都到哪儿去了!莫非还对当初的那些事耿耿于怀吗?

要真是这样,那就太不像话了!

同类推荐
  • 美人渡君

    美人渡君

    灾难来临,人如蝼蚁,命如草芥,程兰偶得一枝玉兰才没有饿死他乡。若干年后,长成大美人的她,竟意外遇到了一个狂傲自大,似乎只用眼神就能吃人的他。他是东狱的圣主,说一不二;他是暴劣乖觉的王,无人不恐惧;他与蛇同在,与其习性相近,冷酷无情、自私、疑心极重,不轻信于任何人。这似宿命般的相遇究竟是冷酷与温柔交锋,还是冰与水的相融?一场精彩的旅程随之开始,各种惊惧莫名、匪夷所思之事一件接着一件,究竟是有人蓄谋策划,还是闯进了另一个神秘又诡异的世界?迷雾重重、危险丛生中,冷酷无情的东狱之主是否真能为她停下自取灭亡的脚步?
  • 马上生活

    马上生活

    城镇里的许多土著,都有些看不上外地人,但好职位大多被外地人占了,钱财也大多被外地人赚走了,土著的心里,不可能不起一点波浪,再面对外地人的时候,眼里有了光彩,只把不屑埋在骨子里,说话做事,都跟你保持着距离。
  • 吴趼人全集:写情小说集

    吴趼人全集:写情小说集

    本书收录了《恨海》《劫余灰》《情变》《电术奇谈》等四部写情小说,以在老上海的《月月小说》等杂志上的连载为底本,整理而成。《恨海》将两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置于庚子事变的大背景之中,在描写他们劳燕分飞的离乱经历的同时,还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生灵涂炭的历史画面,从而使他们的个人悲剧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劫余灰》是一部家庭伦理悲剧,以反美华工禁约运动为背景,描写了一对青年情侣的惨痛遭遇,是对罪恶社会的血泪控诉。作品情节曲折,故事生动,在口语运用和风俗人情描绘上生动逼真。《情变》系吴趼人之绝笔,描写一对旧时代的小儿女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人性与礼教的深刻冲突。《电术奇谈》原为日人演述英国一桩奇案,由方庆周详述,吴趼人据此“衍义”,此书情节虽有依傍,但实为吴趼人之再创作。
  • 基姆(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基姆(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理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我们深陷泥潭

    我们深陷泥潭

    《岛上书店》作者关于原生家庭的治愈之作!人生中的某个阶段,我们总要克服父母这个难题。《我们深陷泥潭》通过一个美国家庭,向读者展示原生家庭带给我们一生的影响。帕齐的前半生始终生活在父母的阴影里。在学校遇到喜欢的人时,她被父亲逼着转学;高中毕业时,她又因为父亲而无法顺利升学;即使在结婚后,她仍然无法逃脱父亲带来的伤害。而母亲一直以来的冷眼旁观,更是让帕齐在生活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终于让帕齐明白,必须克服父母这个难题,将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
热门推荐
  • 在南方等你

    在南方等你

    南方有座城,是你跟我说,那是你最向往的地方。今天,我坐上了去那里的列车,你却成了送我的那个人。你,会来吗?
  • 世界微尘

    世界微尘

    王明站在大地之上,看着天空,感觉自身卑微如蝼蚁。
  • 质子妃倾城,王爷要定我

    质子妃倾城,王爷要定我

    北国和亲公主的女儿南依蓝,因母亲去世后被赐婚嫁给了北国质子北宫陌尘,北宫陌尘俊美如神,却冰冷弑杀,因不明南依蓝真正的身份所以处处刁难,甚至多次侮辱差点杀了她。南依蓝为了对母亲的承诺,步步忍让,助北国质子脱离南国,与他来到陌生的北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杠精万岁

    杠精万岁

    我,尼古拉斯林南对话终结者节操毁灭者杠精之王
  • 九婴邪仙

    九婴邪仙

    身体拥有九个元婴的怪异现象,一次外出,经高人指点,救下一名水灵体女子,女子伤势严重,龙颜帮助女子炼制了丹药,谁想那丹药却是春药。
  • 医世荣华

    医世荣华

    即便是外室之女,李荣华也一步步走到不可思议的高度,唯一后悔的是为了向上爬,做了太多错事,害了太多人。回想起来,都是这一切让她最终没有一个亲切之人,才会放弃活命的机会。谁想这般竟重回八岁,只是即便知道她手段厉害,也不要这样明摆着调整人生难度好不好,八岁的娃还要带个一岁的奶娃在阴暗的大宅院中生活,这是不是有点太强人所难了?只是,这样高难度的人生,她为什么还隐隐开心期待,觉得幸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宠进化

    神宠进化

    重生来到御兽世界,获得魔宠进化系统。别人:辛苦训练一个月,灵兽终于升了一级。韩风:睡了一个月的懒觉,灵兽直接达到满级。他有多懒,灵兽就有多强。他的存在向世人们证明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天才,是不需要付出努力的......
  • 破刃之道

    破刃之道

    在一个每个人都会魔法的世界,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出了一个没有任何魔法和斗气的少年,且看这名少年一步步成长,一步步结识伙伴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