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8400000021

第21章 首先是家奴,然后是将军,最后是太监 (2)

就这样,他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李林甫聪明,张九龄也不是笨蛋。但张九龄有才子式的傲慢,不屑于逢迎,看到李林甫的作为,他劝李隆基说:“宰相关系到国家安危,陛下以李林甫为相,微臣恐怕将来会危及社稷。”李隆基知道张九龄讨厌没文化的人,把他的谏言当做小报告,转个头忘了。李林甫知道后,从此越发忌惮张九龄,越是忌惮,他越是对张九龄恭恭敬敬。可惜张九龄不吃他这一套。不但张九龄如此,另一位宰相裴耀卿也看不惯李林甫的为人。不能合作就把敌对者撵下台,对付张九龄和裴耀卿,李林甫决定以静制动,等待时机。因为他知道,李隆基早晚有一天会对张九龄不耐烦。因为张九龄身上,既有张说和宋璟的优点,也有张说和宋璟两个人的缺点,这两点恰恰是李隆基反感的。首先是文人式的狂傲。比起张说,张九龄有过之而无不及。他随时随地追求与众不同,经常顶撞李隆基。一次两次,李隆基觉得这个人有个性,十次二十次,李隆基就觉得这个人太不识抬举。然后是传统的忠臣气节。张九龄身上虽然有毛病,但他比张说来得正直;在精神上,他更接近宋璟。所以,当他认为自己的意见对朝廷有利,对百姓有利时,他会一争到底,没完没了地进谏。

他的进谏和宋璟一样,只有实在内容,没有沟通技巧,这也是李隆基不喜欢的地方。这些情况,李林甫看得一清二楚,他仍旧对张九龄、裴耀卿二人毕恭毕敬。实际上,他只是在巩固李隆基对自己的好印象,同时等待时机扳倒张九龄。李隆基和张九龄都是有个性的人,早晚有一天,他们会发生巨大摩擦,那个时候,李林甫就可以乘虚而入。这个机会,李林甫没等太久。没文化的人是挺可怕开元二十四年,在东都洛阳居住的李隆基想要回到西都长安,在上朝时,他就和手下的大臣们商量起了具体行程和安排事宜。谁都看得出来,李隆基这不是在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而是在向这些人下达命令。李隆基的意思很明白,“我要回长安,你们安排好了开车过来接我。”虽然大家都很明白,但张九龄还是当庭提出了反对意见。张九龄投反对票的原因很简单,现在是十月,农民田里的庄稼都还没收割完,这么一帮人浩浩荡荡地迁回长安,势必会扰乱农时。一开始还自信满满回迁的李隆基被张九龄驳得哑口无言,他知道张九龄的那张嘴,说起话来就是引经据典而且头头是道,与其争辩根本就是自讨苦吃。

李隆基不得不向“张大嘴”妥协,闷闷不乐地宣布退朝。等到大臣们都退了下去后,李林甫却偷偷地留下来,看到周围没什么外人,就对李隆基说:“东都西都都是陛下的家,陛下想什么时候回去就什么时候回去。如果干扰了农时,可以减免途径地区的税负,老百姓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吧。”李隆基一听,这话有道理,行!就这么办!没过多久,李隆基就带着大臣们踏上了重返长安的“回乡路”。此时的张九龄就像当初的张说,得罪了皇帝还不自知,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同一年,李隆基看到宰相班子全是文科出身,就想拉个武将过来搞平衡。为了避免萧嵩的悲剧,他决定慢慢培养,慢慢提拔。选来选去,李隆基选中一个叫牛仙客的人。牛仙客引人注意的地方有三个:一是人品好。李隆基很看重大臣的人品,每届宰相班子里至少要安排一个道德标兵。牛仙客待人宽厚,讲究诚信,是个君子。二是热爱本职工作。牛仙客为人勤勉,干起工作来兢兢业业。他当过营田使,当过判官,当过节度使,政绩斐然。三是会攒钱。牛仙客出任河西节度使时,带领当地官兵民众勤劳致富积少成多。

李隆基就是在这个时候听到别人夸奖牛仙客,他立刻派官员前去观察征集是否属实。使者到了河西,看到府里的钱财、库里的武器、仓里的粮食,堆得放不下,牛仙客做工作不是一般的好!李隆基听到汇报后,立即决定提拔牛仙客,他找来张九龄和李林甫,想要商量给牛仙客什么封赏。张九龄事先知道了皇帝要说什么,牛仙客是地区小吏出身,没什么文化,他一向不喜欢这样的人,于是就和李林甫商量说:“陛下应该封赏那些立下大功的臣下,有些边将不过有了点小功绩,这样就加封,太没有道理,等一下我们一起反对吧。”李林甫表示无条件赞同张九龄的决定。等见了李隆基,张九龄一个人说得慷慨激昂,李林甫站在旁边一言不发。等张九龄说完出宫,李林甫才对李隆基说:“张九龄太书生气,陛下别生气。”李隆基一听,可不是,这个张九龄就喜欢卖弄嘴皮子,得理不饶人。事情还没了结,李隆基仍然要提拔牛仙客。张九龄依旧反对,他说:“牛仙客目不知书,如果给他大任,恐怕会有负众望。”李林甫又在背后偷偷对李隆基说:“只要有才能,何必一定要懂文学,天子想用谁就用谁。

”这话和李隆基想到一块儿去了。李隆基用人一向不问出身,张九龄倡导的择才标准和他的爱好相去甚远。看来看去,李隆基觉得还是李林甫最了解自己。当下,李隆基升了牛仙客的官,又赐给他实封地三百户。对张九龄,李隆基开始疏远。张九龄现在的处境,很像当年的张说,讨不到皇帝的欢心,还得罪了未来同事。好在牛仙客不是睚眦必报的崔隐甫。牛仙客这个人和源乾曜有点像,说不上是坏人,有明显的优点,工作认真能拿出成绩;还有一点相同就是他们不会得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和同事对着干。所以,牛仙客只是李林甫的棋子,而不是他的盟友。交锋至此,张九龄终于幡然醒悟,他意识到李林甫是一个多么狡猾的对手。是啊,看看李林甫做的事,他没说张九龄一句不是,没驳斥张九龄的任何意见,却轻轻松松让李隆基对张九龄日益疏远。张九龄心惊肉跳,这一幕太像当年宇文融弹劾张说了,不,比当年张说面对的情况更加凶险。当年张说和宇文融、崔隐甫等人的矛盾是公开化的,所有人都知道;而现在,所有人都看到李林甫对张九龄毕恭毕敬。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张九龄决定不能吃这个亏。张九龄调整战略,他检讨了一下自己的态度,决定以后不那么顶撞皇帝,争取扭转李隆基对他的印象。然后,他主动向李林甫示好,表示大家是好同事,应该互相扶持,荣辱与共。张九龄的思路是正确的,这个时候向张说那样傲慢轻敌,只能一败涂地,不如避其锋芒,寻找时机。思路正确,行动不一定正确。在对李隆基的态度上,张九龄不可能也不愿意像李林甫一样曲意奉承。张九龄是个清高的文人,讲究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无论何时,都不能让自己的气节有亏,这就造成了当他和李隆基思路相悖时,他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争辩、劝谏,导致李隆基的不悦。在对李林甫的态度上,张九龄以为,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李林甫看到张九龄露怯,坚决追击,不给张九龄东山再起的机会。他知道朝廷的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何况张九龄讨厌他也不是一天两天,更不是什么秘密,他才不会傻到相信张九龄的示好。对张九龄,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把握一切机会,尽快将张九龄赶下台。

提到太子,除了问题,就是事件虽然张九龄决定要先保存现有的实力,再做打算,对于和李隆基以及李林甫的冲撞,则是能避就避,能免则免。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还是把采取保守态度的张九龄卷入了政治旋涡。这件事可以称为“太子事件”。之前我们说过,李隆基一开始所立的太子,是赵丽妃所生的李嗣谦,后来改名为李瑛。开元十四年,已经失宠了的赵丽妃去世。在失去生母之后,太子李瑛的日子突然变得不好过了。而能让太子的日子不好过的人,就是皇帝身边的武惠妃。当时的武惠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没能当上皇后已经让她够郁闷的了,再看看自己的亲生儿子李瑁渐渐地长大,不论是模样还是学识都是可圈可点的。因为宠爱武惠妃的关系,李隆基也对李瑁另眼相看。看到自己在皇帝面前如此得势,武惠妃不由动起了歪念头。她整天监视李瑛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想要从中找出什么不对。唐朝的太子不好当,也已经成了一个惯例。现任太子李瑛知道大唐的前几任太子全都死于非命。有了前人的经验教训,他在这方面也就不得不加倍小心。面对劲敌武惠妃的咄咄逼人,他也只能选择做一只缩头乌龟一忍再忍了。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自己的母亲没有任何势力。李隆基最讨厌的就是结党营私,身为太子的他,也不能顶风硬上,在外廷寻找援助,只能过一天是一天,祈祷自己不要有什么把柄落到武惠妃手里。李瑛小心翼翼,尽量不犯错误。但有句话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找个把柄还不容易吗?看到李林甫渐渐得到李隆基的重视,说的话越来越有分量,武惠妃决定主动出击,解决儿子的王位问题。那么,找个什么理由劝李隆基废黜李瑛呢?武惠妃脑子一转,她发现李瑛和鄂王李瑶、光王李琚感情亲密,没事三个人总是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皇子们的亲密,是李隆基建造“十王宅”的结果。兄弟们整天在一起上学游戏,吃饭睡觉,年纪较近的几个自然有话聊。武惠妃抓着这个把柄向李隆基哭诉:“太子勾结党羽,想要害死我们母子,他们还偷偷指责陛下的不是。”李隆基纳闷了,太子天天在宫里,能结什么党羽?等听到武惠妃说出李瑶、李琚的名字,李隆基不淡定了。古代的皇帝与太子,名为父子,实则有隔阂。太子肯定希望父亲早日退位,自己能够继承大统。

父亲的感觉就更复杂了,一方面希望儿子早日独当一面,才放心把国家交给他;一方面又害怕儿子的力量过于强大,夺走自己的权柄。李隆基对太子的忌惮更深,因为他正是一个夺走自己父亲皇位的太子。他可没有李旦那种风轻云淡的心胸,能若无其事地将皇位和江山让给心怀不轨的儿子。武惠妃这一状告得很准,太子虽然没和外臣勾结,但和其他王子勾结,情况更严重。再加上李隆基本来就更喜欢李瑁,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李隆基和群臣商议废掉李瑛。话一出口就有人反对,李隆基一看,怎么又是张九龄。太子是国本,所有大臣都知道这个道理,多数大臣都不会同意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废掉李瑛。当年李隆基要立武惠妃为后,不是被潘好礼当头痛骂一顿吗?张九龄即使不站出来,谏官和大臣们的唾沫星子也能把李隆基淹死。那么张九龄为什么站出来,他难道没有保全自己的意识吗?观察时局的能力、保存实力的意识他都有,他站出来是出于一种本能,一种不能容忍歪风邪气的本能,一种不能不顾国家危险的本能。这就是张九龄,明知自己有危险,看到事端,仍要第一个站出来纠正。这是文人的责任感,也是宰相的责任感。

张九龄说:“陛下治理天下三十年,皇子们从未离开深宫,每日听从陛下的圣训,和天下人一样希望陛下安康百年。现在,三位皇子都已长大成人,向来没有什么过错,陛下怎么能因为几句没有根据的话就产生废立之心呢?太子是天下之本,不可动摇,这个道理人尽皆知,请陛下重新考虑。”当朝宰相发话了,李隆基讨个没趣。退朝后,李林甫私下对人说:“太子是陛下的家事,外人有什么权利过问。”武惠妃呢,看到本来顺利的计划被张九龄挡住,想了最笨的方法。她命人给张九龄送礼,并许诺只要寿王立为太子,她不会亏待张九龄。

张九龄暗暗好笑,这个武惠妃虽然是武则天的后代,智商可差得太远了。他立刻到皇宫中将惠妃行贿之事禀告给李隆基。李隆基一听,堂堂妃子收买宰相,这和当年武则天、太平公主做的事有什么区别?再回头一想,太子从小和李瑶、李琚一块长大,兄弟间自然而然变得亲密,他自己和几位兄弟不也是如此,怎么就成了结党营私?武惠妃的形象打了折扣,可信度也打了折扣,太子李瑛的地位暂时保住了。太子事件解决了,李隆基并没有因此重拾对张九龄的好印象,也没有借此发现李林甫别有用心。他和张九龄都没来得及喘口气,就陷入了另一轮风波之中。这一次,张九龄的宰相之路彻底走到了尽头。

同类推荐
  • 清史讲义

    清史讲义

    本书原是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最初为北大内部发给学生使用的教材,后被中华书局等多家出版社整理出版,长期以来被作为各大学的教材使用。全书分两编:第一编总论,看似极短,泛泛而谈,却是全篇总领;第二编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部分,对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评述。作者以《清实录》和《清史稿》为基础,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加以考订,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朝各个时期的诸多核心问题。全书内容充实、轮廓清晰、考证翔实,具有极高的学术深度,在清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现代清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 英龙天下

    英龙天下

    公元208年,中国大地正处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这时的天下,三分鼎势初见端倪,北方曹操举兵南下鲸吞襄阳,长坂坡后,孙刘联手,火烧赤壁,曹兵北败。烽烟纷飞不止、百姓盼望和平,自此后面的故事将走向全新、不同的结局。江陵城中的刘备,久怀统一大志。眼望黎民百姓疾苦,英龙人才散匿。他和他的文武们坚定了要让天下永保和平、让英雄都能得到明君伯乐赏识、尽释才华、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信念,便齐心朝着这个共同的大汉梦想一步步扎实迈进。驻足西川、恩义对待刘璋,广纳星灿良杰;北定汉中、称王兵向洛阳,大志汉奠基业;中原逐鹿、英雄难免迟暮,混沌天下纷乱;为民共治、仁风涤荡九州,开立创世泰平...张任、文聘、庞德、田豫...一众曾和刘玄德擦肩而过的英雄,在这个舞台上还是成为了大汉不可或缺的力量;魏延兵出子午谷、孔明实现隆中对...曾经的千古遗憾,也将在英雄的手中得以实现,终成梦圆。大汉的军队,一路向着梦想前进,他们始终认为天下从来不缺英龙,魏、吴之中也尽是能者英雄,于是在未来的天下争霸中时刻牢记,为了英雄的汇聚、天下的平等、苍生的安和,一步步地向着梦想坚实地前进,最终实现了天下昌隆、人民富足的九州中华梦。
  • 清穿之胤祚

    清穿之胤祚

    穿越成了康熙家的老六胤祚,看他如何联手老四搅浑大清历史
  • 古滇秘谈

    古滇秘谈

    50年前我爷爷无意间的发现竟带来了接二连三的怪事,我不得不穿梭于云南腹地,一点一点揭开古滇国的神秘面纱。
  • 大清王朝2

    大清王朝2

    北京的紫禁城,以其金碧耀眼的宫殿式建筑和九十余万件珍贵文物而著称于世。清朝有10位皇帝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统治生涯。268年的清王朝,给人们留下了扑朔迷离的景象和挥之不去的惆怅。
热门推荐
  • 姻差缘错之腹黑吃货请闪开

    姻差缘错之腹黑吃货请闪开

    黎果果,生平无大志,只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因为但是父母心疼不赞同她的梦想,为了得到表姐的支持,想到了用美食俘虏她。没想到,她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美食,竟然全部进了他的肚子里。混蛋,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付立扬,立耀集团总裁,铁血冷面,却有不为人知的一面,爱好美食。某天,竟然天降美食...嗯,这个厨娘甚得我意,得拐回家好好藏着...
  • 韩娱之怪我喽

    韩娱之怪我喽

    夜阡,从小被亲生父母卖掉,为了救弟弟甘愿卖掉自己,走进了圣家。十年后,曾经的废柴逆袭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一对异色双瞳,绝美的歌声搅动着娱乐圈这个巨大的漩涡。不过大家都有一个疑问,夜阡这货到底喜欢男?喜欢女?她本人说道:“雌雄同魂,男女双杀!”看帅气女孩如何在娱乐圈的跌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本心!注:本文有些脱离实际,主EXO、Bigbang,不喜勿喷!
  • 龙魂煅体

    龙魂煅体

    九九煅体,终将归一,九九炼魂,终凝龙魂!他曾是孤儿,遭人欺凌,然而命运总会让人意想不到,那个世界,他无法成为强者,那么,这一世,他一定会主宰天下!他只想守护自己心中不想被侵犯的东西。以龙魂,筑我身!以天地,化我道!少年在众多世界中脱颖而出,展开了一段独一无二的封帝之路!
  • 绝代之公主:暗夜美男团

    绝代之公主:暗夜美男团

    她高雅温柔,她冷漠纯真,她精灵甜美。公主们的童话故事,她们舞动奇迹,她们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她们经历了坎坷,磨难,但始终不变的是她们的友谊。她们本以为,可以这样单纯快乐下去,但,突如其来的意外终结了她的性命,手中洋溢幸福的四叶草变成三叶草,幸福,是不是远离了呢?一直等到恶魔王子,天使骑士们的来到,绝世公主的幸福,又延续下去了……这是一场属于三位公主的独一无二的童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城落尽

    倾城落尽

    一副娇好的面容,一副病恹恹的身子。人们口中的废物,江湖人口中恶魔。没错这都是她明玥瑄,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报仇罢了,而所谓的仇人却让她嘲笑自己的愚昧。。——————————————————————————————繁华似锦,终会落幕。伊人倾城,亦会殆尽。繁华落幕,倾城殆尽。
  • 我就是路人

    我就是路人

    “西方霸刀,今天就是你的死期!”“东方狂剑,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边上,一名青年掏出板凳坐了下来,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笑道:“你们继续打,不用管我,我就是一个围观路人!”
  • 无敌花痴

    无敌花痴

    她是花痴,而且还是本地名花痴,但她绝对不是滥花痴!哼!臭男人,不要以为长得帅,就在那里得瑟,要不是看他长得颇有姿色,姑奶奶早就板子伺候了!什么?还就跟她拽起来了,谁怕谁!从此花痴与帅男斗心斗计,好戏不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王叶罗丽之堕天使的化身

    网王叶罗丽之堕天使的化身

    怀着必死的心从那里跳了下来,没想到,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强行拉来了另一个世界华丽的哥哥,温柔的妈妈,女儿控的爸爸,孩子气的爷爷,可爱的糯米团子,温柔腹黑的女神,霸气侧漏的御姐小姐姐,不爱干净的崽崽,傲娇的王子,潇洒的关西狼,温润如玉的军师,脾气暴躁的小海带,严谨黑脸大叔,狡猾的白毛狐狸,怕鬼的绅士……他们给她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可,当真正的危机来临后,又会如何呢?她们和他们,是否能化解危机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