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72900000014

第14章 卷二(4)

许三观的整个一生都浸淫在对血的认证网络里,血亲关系的象征意义被凸显得无以复加。如果许三观就此“觉悟”也就没有这样一个独特的故事了,许三观的唯一性就在于他的“执迷”——他只是也犯了一个“生活错误”,就心理平衡了,他拼上命维护着的,恰恰正是那个“别人的儿子”。大儿子得了肝炎(肝有造血、凝血之功,儿子患肝炎,是否暗示了“血”的衰竭?许三观以“卖血”予以恢复,父子俩似乎间接地换了血,终将精神的血缘接通。),许三观就连续卖血为其赚钱治病,他用自己的血证明了父子间血浓于水的亲情。法国和比利时的报章以“人道”评价这部小说,或正立足于此。

由此,美国作家艾萨克·巴·辛格的短篇小说《傻瓜吉姆佩尔》倒值得一提,且不说语言风格,单是主旨也与余华的小说有呼应之处。吉姆佩尔被人称作傻瓜,他被人骗了一辈子,连同那个和他一起生活了二十年的妻子,也在临死时告诉他,他们的六个孩子,没有一个是吉姆佩尔亲生的。可吉姆佩尔并没有用欺骗回报世人,他只是用他的方式善待着这个世界。辛格的故事没有一点儿血腥味儿,带来的震撼却更易触及心灵。余华曾说他的小说“写到了平等”。许三观是一个“像生活一样实实在在的人”,“他追求的平等就是和他的邻居一样,和他认识的那些人一样。当他的生活极糟糕时,因为别人的生活同样糟糕,他也会心满意足。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但是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中文版自序》。)。这就是许三观的平等?他以鲜血为代价,就是为了换取这样的平等?许三观的平等委实可行,简直可以说他总在“不劳而获”,他的惰性只能依靠侥幸。

吉姆佩尔和许三观,一个美国的基督徒和一个中国的送茧工人,他们都做过父亲,他们都有一种博大的宽容,他们有不少相似,可他们又有本质的区别。

母题:父子互审

俄狄浦斯的悲剧从远古流传至今,从西方传到东方,足可见人类的审父意识源远流长,“弑父娶母”是那个“双脚肿胀的人”总难逃脱的命运(“俄狄浦斯”的希腊文原意即“双脚肿胀的人”)。在尤其讲究父父子子的古老中国,杀父淫母之类的事虽时有发生,但多与宫帏之变、权力更迭有关。西方悲剧系命运使然,而东方悲剧非人为莫属,仅以余华的三部长篇小说观之,亦可稍见端倪。

说《在细雨中呼喊》写出了“父与子间的暴力与媾和的连环套”(〖JP3〗王德威《伤痕即景,暴力奇观》,《读书》1998年第5期,第118页。)也许不无道理。故事的叙述者“我”,在其养父死后,重又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可他感受到的是背离,他仿佛又开始了被领养的生活,似乎那一对不能生养的夫妇才是他的“真正”父母。“我”在寻父/失父的崎形的关系中成长,被遗弃、被拒斥,好像永远都不是“家”的一员,长大成年后才得以逃避——远走他乡竟是最好的归宿。

再看《活着》中的父子关系。福贵的父亲作为一个封建家长,与不肖之子和解的契机与结果竟是家破人亡,仿佛末代的阴影已彰明昭著;徐福贵作为新时期的家长,与一派朝气的儿子竟还是格格不入,直到儿子死了,他才“不能不看着儿子”。丧父去子的福贵成了一个孤独的象征,他莫不就是茫茫大地上阴魂不散的“父亲”?

《许三观卖血记》更是为父子互审张目。许三观不断地怀疑、否认儿子,又不断地被儿子“确认”,他需要一个这样的儿子,儿子也需要一个这样的父亲。余华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得一波三折,父与子在困顿、饥饿的考验中断裂又重逢,在儿子的亲生父亲死后,许三观终于用菜刀在脸上划出了一道口子,他摸着流出来的鲜血向人宣布,谁敢再说大儿子不是他亲生儿子,他就和人家动刀子。小说中儿子的心理尤其值得体察。文化革命中的许家也依例召开家庭批判会,儿子讲到:他最恨的是当初不认他的亲生父亲,第二恨的是让他抬不起头来的母亲;而他最爱的“当然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第二爱的就是三观爸爸。“儿子”的话让“父亲”激动得流出泪来,沉浸在幸福中的许三观反倒去问妻子:“谁说这孩子不是我亲生的儿子?”

无论哪个“父亲”,其实都在显示一种威慑力,他们高高在上,成为过去和现代家庭中最顽固的堡垒。卢梭曾把家庭比作政治社会的原始模型:“首领就是父亲的影子,人民就是孩子的影子。”([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页。)中国的礼治秩序就是亲缘关系(亲权)与政治统治(治权)叠加而成的,长期以来,子民们拥有的只是同一个父亲——他是万岁爷,是老爷、父母官,而国人都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千百年来,还有多少没被扭曲的灵魂?余华小说写出了人性的多姿多彩,也折射出文化的反复无常。从他所创设的家庭背景中,不难找到宗法制度留下的蛛丝马迹。

子女孝敬父母本是人类共通的本性,西方的《圣经》里也多次提到“孝”,如:“当孝敬父母。”“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你们做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分别出自《旧约·出埃及记》、《旧约·利未记》、《新约·以弗所书》。)在我国,孝的本意也是子辈服侍父母,父母对其做出“好”的评价(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桂馥曰,《释名》:孝,好也,爱好父母如所说好也。张按:“今俗说子女之有孝行者,恒谓其对父母很好,即善事父母之意。”)。这种真正的亲情继而被儒家学说加以界定,宗法制度下的父子亲缘关系已与感情无关:把“孝”说成绝对个体的伦理自觉;在理论上明确规定“孝”的标准是无限延长的父权;在“孝”的真实内涵中,儿女处于绝对卑下的地位,他们没有任何可以独立享有自由的权利(参见: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以此来看余华小说中的父子关系,《在细雨中呼喊》中的两代父亲无非是猥琐的暴君,《活着》中的两代父亲良心总是发现得太晚,《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父亲更是淹没在血统的浊流中。

仅以许三观论,他从小父丧母走,靠爷爷和四叔救助得以成人,按说,死去的父亲并没有给他影响,但“父亲”的阴魂却附着到这个孤儿身上,使其得以成为“父亲”。虽然他也会用嘴给孩子们做出香喷喷的红烧肉,表现出一个父亲的爱,但是许三观的爱仍然是吝啬的,不得已的,血缘的阻隔成了他与儿子的隐痛,因为他无法回避法律意义上的父子关系,所以他不得不想尽办法去填平心理的伤口。当儿子的亲生父亲危在旦夕,需要亲生儿子去喊魂时,许三观和儿子最初都一口回绝,可后来许三观又耐心劝导儿子:“只要是人的命都要去救,再说他是你亲爹。”

同时,许三观又嘱托说:“做人要有良心,我也不要你以后报答什么,只要你以后对我,就像我对我四叔一样,我就心满意足了。等我老了,死了,你想起我养过你,心里难受一下,掉下几滴眼泪来,我就很高兴了。”许三观总把对儿子的养育之恩视为额外付出,好像未经血缘浇铸的父子关系毫无保障,会在不经意间轰然破裂,儿子随时都有倒戈的可能,这样的担心让许三观对儿子产生了潜在的敌视,可“父亲”的身份又促使他勉力调和与儿子的对立。“良心”让许三观暂时掩盖了对“种”的仇恨,把儿子推向了道德判断的前台,这种走过场的仁义之举浅尝辄止,许三观和他的“儿子”都不能把他们的宽容持续半个时辰,儿子只喊了几声就再也不喊了,许三观也说,他儿子就喊这几声了,儿子的亲爹“要死就死,要活就活”。父子终归和解,父亲彻底拥有了儿子,儿子也找到了父亲,许三观由最初不愿把卖血的钱花在大儿子身上,到最后甘愿不顾性命之危为他卖血,这一过程使得“父亲”的名分和地位也渐进确立,就算以死为代价也值得,许三观以此达到自足。

还可以拿刘恒的小说《伏羲伏羲》来做一比较。在那里,当父亲要对妻子与侄儿偷情产出的孽种暗下毒手时,那孩子贸然对他喊出一声爹来,父亲因此意外地领受了对别人“种”的属权,儿子亦得到“父亲”的确认。父与子从而得以联手,串演出一场剪除冤孽的压台戏。对血缘的反动恰是对血缘的皈依,刘恒和余华都以血的逆流回归到父子互审的母题。早在传说中的史前期,就有舜对父亲瞽瞍那样的“大孝”(《孟子·离娄上》赞舜为“大孝”。),虽然父亲多次企图杀死自己的儿子,儿子还是想法设法使其快乐高兴。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也有郭巨这样的人:为做好他人的儿子,欲将自己的儿子活埋掉(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提及此事,大为“反感”。参见《鲁迅全集》第2卷,254页。)。这样的“感天动地”的“孝”未免太残忍,既然这样,父亲和儿子如何得以相认?

再回到余华的《现实一种》。这小说留下一个出人意料的尾巴:哥哥的尸体被弟媳阴差阳错地“献给国家”,可她万万没有想到,他的睾丸被移植到一个年轻人身上,其妻立刻怀孕,“十个月后生下一个十分壮实的儿子”,此举恰恰成全了哥哥,让他“后继有人”了——“种”以寄生的方式延续下来,我们不禁心惊胆寒:这位“父亲”罪恶的血统,会不会在别人的“儿子”身上一脉相传?

寻根:失踪的人

叔本华曾说过:“大自然的内在本质就是不断地追求挣扎,无目标无休止地追求挣扎……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完全可以和不能解脱的口渴相比拟。但是一切欲求的目的却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所以,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27页。)痛苦虽是人类最普遍的精神现象,但活着并不只意味着血肉之躯的物质存在,而且还意味着人生合目的的创造过程。回过头来观照余华所颂扬的生活,不免有点失望。曾有论者认为《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存在着主题重复的问题,不过,如果是人类共同关心的永恒主题,把它写上一百遍一千遍也不为过,只要挖掘得深刻、独到,哪怕同一题材也可常写常新,并无重复之嫌。关键是余华有没有超越,是不是跳出了传统文化的小圈子。虽然他一再标榜“继承”的是外来文化,可他的小说还是摆脱不了传统的纠缠。

余华受美国民歌《老黑奴》打动而写《活着》。“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余华:《〈活着〉前言》,《余华作品集》第2卷,第292页。)与之相似,徐福贵到头来也能认命——“可寿命长”,这就是“好”?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活着的全部意义浓缩于此?美国神学家保罗·蒂希用“终极关怀”这个词指称人企求摆脱与生俱来的有限性,渴望最终“获救”而做出的理智奉献或委身。(参见: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页。)人之所以追求获救,实际上就是自己赋予自己一种生存的意义,从而走出生存的困境。活着是前提,怎么活才是症结所在。福贵“承受”了生命之重,为何总不能苦尽甘来?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他是不是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外?鲁迅《碑碣文》中有“抉心自食”的说法,那样的人虽“胸腹俱破,中无心肝。而脸上却不显哀乐之状”(鲁迅:《野草·碑碣文》,《鲁迅全集》第2卷,第202页。)。福贵何尝不是如此,他在被动地承受之后,把自己本人也典押给了命运。他的一生不是没有突变的契机,全被无端放过,“承受”演变为他的本性。福贵只是被动地活着,所谓的乐观也是盲目的。许三观何尝不是,他挣扎着,逢危遇难无不以卖血了事,读者不禁要问,除了血,他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难道像他这样的人,都要这样挣扎?

对自己无限的宽容失去了自我,如徐福贵。对他人虚伪的宽容同样使自我卑微,如许三观。

与西西弗和吉姆佩尔相比,福贵和三观他们缺少了什么?“西西弗是个荒谬的英雄。”加缪认为,西西弗“藐视神明,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言语尽述的非人的折磨: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杜小真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1~142页。)。对这样的悲惨境地,西西弗是完全有意识的,可“造成西西弗痛苦的清醒意识同时也就造就了他的胜利”(《西西弗的神话》,第143页。)。同样,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在悲剧之后能发出这样震动人心的声音:“尽管历尽艰难困苦,但我年愈不惑,我的灵魂深邃而伟大,因而我认为我是幸福的。”(《西西弗的神话》,第144页。)而辛格笔下的傻瓜吉姆佩尔,也会在衰老的时候说出催人泪下的话:“当死神来临时,我会高高兴兴地去。不管那里会是什么地方,都会是真实的,没有纷扰,没有嘲笑,没有欺诈。赞美上帝:在那里,即使是吉姆佩尔,也不会受骗。”([美]艾萨克·B·辛格:《傻瓜吉姆佩尔》(刘兴安、张镜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年版,第28页。)余华据此联想到一个《圣经》故事:门徒问耶稣,天国里谁是最强大的,耶稣叫来了一个男孩,告诉门徒,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新约·马太福音》)余华得出的结论是:“有时候最软弱的也会是最强大的。”(余华:《温暖与百感交集的旅程》,《读书》1999年第7期,第42~43页。)他的两部小说似乎也在试图彰显一种面向世界的大气,可与上述作品比较起来,还是小气了点。

且不必说徐福贵的内心是否幸福,许三观的内心是否平衡,也不必说他们属意的平常和平等到底是何种内涵,无论承受与挣扎,他们都只是命运的俘虏,命运不属于他们,他们既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痛苦,也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伟大,他们不过是“活着”,这样的生命何谈幸福?缺乏悲剧意识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悲剧!这样的平常和平等毋宁说是庸碌和低微,他们的自足意识不时露出阿Q的本相,也依稀映照出当今世人相似的面目——古往今来,哪一个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同类推荐
  • 少年读诺奖经典:伟大的诗歌

    少年读诺奖经典:伟大的诗歌

    《少年读诺奖经典》是国内一套专为青少年定制的诺奖读物,精选百位诺贝尔获奖作家名篇巨作,数十位特级教师推荐选编,让孩子在阅读中感悟成长,积聚面对未来的力量。国内诺奖作品基本是成人读物,很少有少年版,本套书《少年读诺奖经典》就是针对青少年而定制的读本。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阅读习惯和趣味,以及中西文化差异,本套书有针对性地精选了几十位作家的作品,兼顾经典和趣味性,为孩子构建一座浩瀚的文学殿堂。本套书分为《伟大的小说》《伟大的诗歌》《伟大的散文》,其中有多篇是教育部指定中小学生课外必读书目,符合中小学生的阅读审美和阅读需求。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

    许多人为了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则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 批评的准备

    批评的准备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涉及近年来颇有影响的二十余位当代中国作家及其作品,分为四辑。这批文章有一些很短,另一些稍长一点,但它们相互交叉,先后引发类似的问题,与其称之为文学批评,不如视之为一种批评的准备,一种用最笨拙的方式率先清理文学现场的尝试。
  • 一器一物:遇见旧时光(雅活书系)

    一器一物:遇见旧时光(雅活书系)

    本书是一本关于老物件的文化散文集。器物与人接触、发生关联后便获得了生命和滋养,而老物件更是承载着感情、记忆甚至历史和人文。本书描摹了旧日里的用具、书房里的文玩、闺阁中的饰物以及年少时的玩物等各种留有岁月痕迹的老物件,讲述它们与作者相遇的缘分,它们背后的历史文化,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和事。这本书可以让读者在忙于琐碎事务的喘息片刻,与作者一起去感受经历了时光之河洗礼的老物件,回忆起那些逝去的生活场景、尘封的陈年往事,放慢生活的脚步,找到一种最朴素、最纯粹的幸福。
  • 啊,桑梓

    啊,桑梓

    郑通和编著的《啊桑梓》为散文集,分两部分:前部分《桑梓的年轮》为主,是系列散文,写作者家乡龙海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的史迹。后部分写家乡的人事物。《啊桑梓》从内容到语言,都具乡土色彩、地方个性。反映桑梓的风物及其艰难的历程,注意史料的准确性,又注意散文的真实性、形象性。都是作者亲身察访、查考,并经历的。
热门推荐
  • 相思绝诀

    相思绝诀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她,被抛弃,被拾起,爱着的却一直是他;而他,背叛了她。另一个他,视她为掌上明珠,她却没有发现。泪落下,只剩滚烫的爱意,无尽的相思...
  • 步步惊唐

    步步惊唐

    魔族强横,不愿再屈居于偏隅之地;半兽人崛起,誓要结束人类的奴役!惨遭灭门的远东王孤女,在盛唐帝国强大到顶峰的年代,要如何为家人雪冤,要如何保尊严不逝!又要如何以一己之力,守护那些誓死陪伴左右的人们!这是一本金戈铁马谱成的旷世史诗,也是一幅爱恨痴缠与铁血情仇交织成的波澜画卷!九幽灭门,泣血远东,她拖着奄奄一息的身躯只身进入盛唐帝都;尊贵不再,化身为奴,她从比半兽人还低贱的奴隶中崛起,再次问鼎大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飞猪2010

    飞猪2010

    一场疫情,让码农林行简失去了工作。绝望之际,林行简被一脚踹回了2010年。3Q大战即将爆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跑马圈地已经开始,在那个风口的猪都在飞翔的时代,林行简表示:“我就是风口!”
  • 阴脊梁

    阴脊梁

    楚扬的外婆躺在床上,嘴里不断重复同一句话:“小勇,洗脸。小勇,洗脸。”小勇,是楚扬两年前死去的小舅,死于一场煤窑的事故。按照妈妈的说法,外婆得了邪病,需要找云姑。而莫名其妙,楚扬成了云姑的徒弟,然而她只是个骗人的神老妈子好么。
  • 帝匠

    帝匠

    在遥远的年代,世界上不存在化学家,不存在冶金学家,不存在生物学家,不存在能源与动力学专家,不存在工程设计师;而集上述大能于一身者,有且只有--工匠!古时候的工匠,是"生物"、"机械"、"能源"等领域的多面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匠祖鲁班,发展与战国末年的墨家,因其能"化死物为坚利"的鬼斧神工而一直被统治阶级视为社稷大患;这也是为何工匠实为创造者,却列下九流的根本原因。本书的主角正是百年后于异世大陆重生的鲁班,前世匆匆,他虽得《天机卷》却将其中的天人篇弃如敝履,只心投入机巧篇,为求在那狼烟世道中,以巧夺天工之力为天下黎民谋安乐,然而正如神医不能医国,纵是神匠又奈何?光阴流逝,年华老去,他明白,想要做到这一切,光凭神奇的机巧术还远远不够,可是,谁又能给他一个再来的机会···且看异世鲁班如何采天钢以炼神兵,建侠团以战妖邪,辅明君以平乱世!
  • 灵卡定乾坤

    灵卡定乾坤

    游戏王,炉石传说玩过没?卡片飞舞,谈笑风声间樯橹灰飞烟灭。收集癖好,集卡痴迷?加入这座异界大陆,让我们手持灵卡问鼎乾坤。
  • 取名宝典

    取名宝典

    本书介绍了名姓常识,古今取名方法,诀窍禁忌,以人名为主体兼顾公司产品商标命名,把人们常用的男名、女名、小名、学名、笔名、艺名、改名、印章、名片等知识作了说明。
  • 东方之次元聊天群

    东方之次元聊天群

    在伟大航路中闪闪果实的持有者黄猿与波风水门在极速上对抗,光与空间的对抗。学园都市持有幻想杀手的上条当麻用体术一拳打晕最强能力者一方通行。型月世界中两仪式配合魔神级的身体用直死魔眼斩杀万物。其实这个就是苏寒利用次元聊天群改变不同世界主角命运的事情。ps:简单来说就是苏寒在诸天次元不断搞事的过程、ps:本书以动漫为主,不会涉及任何玄幻与武侠。ps:请不要将这些联想到现实之类的,只是单纯的同人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