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05800000002

第2章 “失败”的对面就是从0到1

01 因为不是“精英”所以才有机会

——从0到1是商务人士的“蓝色海洋战略”

“优秀的人才能做到从0到1”是谎言

与生意人聊天时,我不时会听到这样的话:你是个优秀的人,所以才能做到从0到1。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下一句话就是“所以我做不到”。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思考方式,其实,更有机会进行从0到1这一工作的,不是公司里备受瞩目的“第一组”精英,而是“第二组”“第三组”成员,甚至是更靠后的小组成员。

我就是这样。我第一次进行从0到1这个工作,是在进入丰田后的第三年,当时我被分配到实验部。那时我负责电脑解析,我的工作就是按照委托进行解析,这个工作和开发任何车型都没有关系。这对于想要“造物”的我来说,实在是违背初心的分配。然而有一天,我的上司却试探地对我说:“希望你能在做现有工作的同时,兼任LFA的工作。”LFA是指丰田公司第一款超级汽车“雷克萨斯LFA”,是那时正在开发的高端汽车,每台售价3750万日元,同时也是丰田接手的前所未有的“刺激项目”。这是我求之不得的机会,于是我开始废寝忘食地进行LFA的工作,它成为改变我职业经历的起点。

那么,我的上司为什么会对没有实际业绩的我抛出橄榄枝呢?

首先因为我当时很年轻,并且还因为我不仅不属于“第二组、第三组”成员,就连在实验部也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当时,LAF尚处于未正式确定量产的前期研讨阶段。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不知能否做出成品的项目。另一方面,公司还有很多优先考虑的量产项目,实验部的中坚力量、核心成员都要为那些项目服务。因此,LFA的工作就落到了可有可无的我的身上。

这并不稀奇,由于公司结构的原因,从0到1的机会往往都会以这种形式出现。

例如,公司已经决定发展新事业,但很少有公司会将人员完全投入到新事业中,通常的做法是让员工按部就班地完成现有工作,然后再根据情况分配新工作。当然,经营者只是告知各业务部门派出工作人员,而各业务部部长并没有理由派出自己精英级的员工。因为每个业务部门都有各自的业务目标,完成这些目标都需要用到精英级员工。当然,每个部门所接受的业务目标往往都是接近其极限的目标,自然需要精英来完成。况且,即便新业务获得了成功,受到好评的也是负责新业务的责任人,派出精英员工的部长们并不会获得好评。因此,不派出精英员工才是最为合理的决策。

正因为如此,这才造就了“第二组、第三组”成员获得从0到1的机会。如果你理解了组织机制,你就会发现那种认为“因为我不优秀,所以没机会实施从0到1”的想法是错误的。

从0到1“竞争对手”少,这样才有机会制胜

这话不如反过来说。越是清楚自己不是精英的人,越应该向从0到1发起挑战。

实际上,我立志做从0到1的理由有两个:

第一,我希望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让别人感到欢喜雀跃。从孩提时起,每当我接触到首创产品后,我就会有“这太棒了!”的激动想法。然后,我希望能够对这种感动加以回报,这是一个积极的理由。

第二,在保守的主流领域里,我认为无法做出能够战胜对手的成果。这是一个消极的理由。

从幼年时,我就清楚自己并不优秀。在进入丰田之后,我更是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环顾四周,我发现周围都是头脑清晰、处理人际关系得心应手的优秀的人。我不得不承认,如果我做忠实守护丰田流派式样的保守主流工作,根本就不可能战胜他们。另一方面,从0到1这一领域,可以说是没有竞争对手的“蓝色海洋”。丰田的保守主流事业是想获得成果的人向往的“红海”。而在竞争对手少的从0到1的领域,我则有可能获胜。

当然,这绝对不是轻松的选择。

与一心一意守护丰田式样、获得切实成果的已有业务相比,无论你在从0到1的领域多么努力,都不确定是否能最终取得成果。于是,在红海无法取得胜利的我,只好在蓝海下赌注。我认为,那里一定会有我的一席之地。就在我有这样的想法时,LFA的工作也碰巧来到我面前。这是我求之不得的机会,为此我毫不犹豫地埋头在工作中,抓住了开拓从0到1的机会。所以我认为,只有“不优秀”“不是第一”的人,才应该寻求从0到1的机会。

“精英”容易掉入的陷阱

在开拓从0到1的职业经历中,“第一组”精英和在工作中努力不懈的人更容易认识到风险。

支撑企业收益的核心业务不允许失败,所以,不能让有组织性的“第一组”精英脱离保守的主流业务,这是组织力学决定的。其结果就是他们没能获得向从0到1发起挑战的机会,他们不得不重复自己的职业经历,这样的案例非常多。当然,如果精英们在挑战中没有巨大的失败,他们只需勤恳地积累成果,就能开拓出人头地的道路。但是,这其中隐藏着失败的巨大风险。正因为精英们背负着必须被保护的辉煌履历,在向失败风险高的“新事物”挑战时,他们会面对心理上的强大压力。但是,无论过去多么成功的事物,总有一天会被“新事物”所代替,那时悲剧就会来临。

想要产生“新事物”,就不能避免失败的风险。更确切地说,“新事物”的产生就是一边经历着失败,一边找“答案”的过程。然而,获得了辉煌职业经历的“精英组”成员们却不能失败。因此,他们不会向“新事物”发起挑战,而更偏向于延续“旧事物”。其中虽然还有不少人打算向“新事物”发起挑战,却全然不知自己是在为大局上的“旧事物”添砖加瓦。

再者,“精英组”的成员们能够获得很多出人头地的机会,他们对组织的决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旦他们倾向于延续“旧事物”,整个组织就可能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责任不明的失败”。甚至当“新事物”抬头时,会招致整个组织的失败。

这难道不可怕吗?

02 “浅薄”是美德

——与其烦恼,不如“尝试去做”,这才是成功的秘诀

“谨慎派”与“浅薄派”

新社员大多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无论做任何事都非常慎重的类型;另一种则是想着“应该这样做”,但不会深思的类型。我就是后者,可以称之为浅薄。年轻人的浅薄会引发各种问题,也会给职场带来不止一次的麻烦。

多次惹恼上司的后果就是让自己变得消沉,至今我也不会忘记那次失败,那件事发生在我上班的第二年。当时,我在丰田的实验部里负责利用计算机进行解析的工作,当时我所使用的是一台接近1000万日元、名为“UNIX工作站”的特殊计算机。因为,我相信不久之后个人电脑时代一定会到来,所以我硬是坚持将“UNIX工作站”换成了个人电脑。当然,这并非是单纯地变成“新事物”,由于“UNIX工作站”价格昂贵、购入台数有限,解析次数也受到了限制。而如果购入价格便宜得多的个人电脑,就能增加购买台数。其结果就是当我购买了个人电脑后,我可以反复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解析,直到满意为止。

但是,职场中的人们对此并不怎么感兴趣。即便在当时的状态下,大家也都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按部就班地工作,虽然保守,但这却是常识性的决策。但我不能这样做,于是我果敢地说出了“请交给我来做”这句话。

然而,在完成了个人电脑的过渡后,我以为一切会顺利进行时,问题出现了:已经保存的数据全部消失了。其原因是我没有好好验证保存数据的NAS记忆体的稳定性。因为我制造了麻烦,所以我只能道歉。由于数据不能复原,我只得从残存的报告书中再次输入数据、计算、再现数据,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但我只能这么去做。因为这个原因,我可能绕了弯路,但我总算完成了数据向计算机的转移,总算是做到了。

在“行动”中深度学习

我的这种经验多得像小山。

因为那次在职场中我犯了错误,所以当被上司责骂“考虑问题要更加慎重”时,我并没有辩解。实际上,小时候的我也经常被妈妈说“注意力涣散”,几乎都要被她训斥得耳朵长茧了,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认为浅薄也有不少积极的意义。正因为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所以我才会积累很多经验。尤为重要的就是那种失败的体验,虽然失败会让人感觉痛苦,但你也会牢牢记住在痛苦中学到的东西。

例如,数据消失这种“惨痛经验”会让我不再疏忽检验工作。根据这一经验,我在做其他工作时也会下意识地警告自己“这样下去很危险”。这是在课堂学习中很难学到的,但可以凭借“行动”来掌握它的内容。与其说在积累了这样的经验后向新事物挑战时才能领会到“要点”,倒不如说年轻时对待工作过于谨慎保守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果你不能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迈出第一步,就算能够降低失败的概率,但你在有限的人生中能够学到的东西却少之又少。

从短期来看,失败次数越少,你在公司内部获得的好评越多。但从长远来看,你只会成为按部就班完成公司工作的人。

“聪明,不会失败的人”与“有点儿笨,会失败的人”

在从0到1的过程中,浅薄也会发挥其威力,也就是没有“准备好的答案”。

例如,在Pepper的开发上,孙正义社长给我的命题只是“普及能够与人心灵相通的人形机器人”。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怎么才能让人形机器人与人心灵相通?”“要普及的人形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等问题的答案。因为这是从来没有人成功过的事情,自然也就没人找得到答案。所以这才是从0到1。

那么,怎样才能找出答案呢?只能反复进行试验。

例如,对于“普及的人形机器人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如果你觉得它是“有用的机器人”,那么就要去实际尝试。如果它能够运送重物,也能够叫人起床,那还要去验证“这能够实现吗?”“它真的会为人们带来喜悦吗?”如果有可能,就要进一步去琢磨。如果没有可能,就放弃。如此反复进行,才能一步步接近答案,而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就是浅薄。

在深入思考前要试探轻重。

不断去做你想到的事,从结果中获得反馈信息并将其运用于下一次的挑战中,如何让这一过程加速运转就是从0到1成败的关键。因为我的浅薄,所以我偶尔会一边想着“那样做会不会顺利进行”,一边像个傻瓜一样开始挑战。但我觉得这样很好,因为只有立即行动,快速弄清楚“这样行不行”,才能逐步建立起“评价观”,才能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失败。通过进行人人都认为“傻”的挑战,也许才能想出其他人想不到的主意。总之,不尝试就不知道结果,所以我认为在从0到1中,浅薄是美德。

浅薄是指即便有失败的风险,也要不遗余力地努力。浅薄可能有点儿“傻”,但能在尝试去做的无数次失败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并发现从0到1的答案。当然,浅薄并不“聪明”。聪明并不是让从0到1得以成功的本质。实际上,比起“聪明但不能失败的人”,还是“有些‘傻’却可以失败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面对失败时的态度才是最本质的要点。

03 “出头的椽子”会被提拔

——成为项目中“被提名的人才”的方法

“出头的椽子”才有机会

人们经常这样说,机会要自己争取。但对于上班族来说,这未必现实。握有人事权的是上层部门,因此,既然你归属于公司这一组织,就要等待上司给你机会。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机会呢?

这和“出人头地的方法”有些不同,在从0到1方面需要的是成为“出头的椽子”。“出头的椽子”虽然会被攻击,但这样才能让人意识到你有多么坚强。你不仅要有作为精英的认知,还要有作为“出头的椽子”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在从0到1这种项目中发挥作用。你要想到在这种棘手的工作中,我要面对的也是一群棘手的人。也就是说,只有“以毒攻毒”,机会才会光临。

我在丰田汽车公司时有过那样深切的体会。进入丰田公司后,我一直希望能够加入丰田F1的开发团队,但是,F1团队采用的是公司内部公开招聘制,必须要通过考核才能进入。遗憾的是,我的职业经历就连应聘标准都没有达到,阻碍我的就是英语。

F1的开发大本营在德国,那里聚集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师,所以通用语言是英语,因此,应聘条件中要求TOEIC必须达到800分。然而我最苦恼的就是英语,当时满分是990分的考卷我只获得了248分。TOEIC是四选一式考卷,即便我胡乱填写,理论上也能获得248分,所以可以说我的英语成绩近乎为零,那可真是绝望至极。

那么,这样的我是怎么拿到F1团队“入场券”的呢?机遇就在我参与LAF的工作时出现了。

专员愤怒地说:“你在干什么!”

在LAF项目中,我曾经因为“空气力学”而拜托悬挂架设计师设计一个扭曲的悬挂架,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结构。虽然说服相关部门非常辛苦,但最终我还是获得了他们的支持,并且完成了设计图。我觉得“这下就完美了”,于是兴冲冲地向技术专员汇报,但是,还没等我做完说明,专员已经怒吼了起来。

“你在干什么!怎么能因为空气力学就扭曲悬挂架呢!”专员大怒。

这位专员来自悬挂架设计部门,而在当时的汽车开发中,空气力学只起辅助作用。与当时作为主业之一的悬挂架设计相比,空气力学是一个十分不起眼的领域。然而,进入公司副业部门没几年的毛头小子竟然扭曲了主业,扰乱了“圣域”,这自然令他怒不可遏。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都会赶紧离开,但当时的我并不懂这些处世之道。于是我竟愚蠢地与他唱反调,仍然固执地说:“对,就是要扭曲的才行。”当然这更是火上浇油,结果,这位技术专员不由分说地退回了我的设计图,他命令我改变结构后再次提交。

“我已经做得很好了啊”,我的话一出口,不仅我的上司,其他部门的前辈们也都是目瞪口呆,就连应我的要求负责设计悬挂架的设计师都气馁地说:“虽然悬挂架的性能并没有问题,但既然领导那么说了……”于是,大家的辛苦就这样化为了泡影,我则因为“踩到了地雷”而消沉了一段时间。

但是,一年之后,就在我几乎都要忘了这件事的时候,它却为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机会。领导来问我是否愿意加入F1团队,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机会,我自然满口答应。但是这太不可思议了,因为我的TOEIC分数仍然很低,我依然不满足加入FI团队的基本条件。

“印象深刻的工作者”和“其他人”

解开这个“谜团”是很久之后的事了。

F1团队那时已经从日本派了一名专家到德国当地去做观察员,这位专家是一个很有男子气概、像日本武士一样的前辈,作为我的指导者,他给了我很多照顾。我从他那里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当时不出成绩的F1团队迫切需要利用空气力学进行改善,而仅靠当地的工作人员是不行的,因此打算从丰田总公司调派空气力学工程师。而那时推荐我的正是在LFA的设计中生气地对我喊“你在干什么”的那位专员。在接到空气力学工程师调派要求后,那位专员曾经问过已经来到德国的这位前辈:“老学究一样的优秀工程师和英语一窍不通但充满活力的家伙,哪一个更好?”

对此,前辈回答说:“赛车的世界是残酷的,既然曾经有过的量贩车经验都没用,那还是有活力的家伙更好。英语什么的,来了之后总能学会的。”于是,我被派往了F1团队。

我对此非常吃惊,毕竟我的“血气方刚”曾经触碰到了那位专员的“逆鳞”,我从没想过他会实现我的愿望。前辈说,“他似乎是因为你的意气风发而对你印象深刻。”我对那位专员和前辈都充满了感激之情,并且至今仍对他们满怀谢意。此后,在我成为经营管理者后,我也逐渐对此有了认识。在接手一项有些规模的研究项目时,你会拥有很多下属,当然,你会公平地对待所有人,但你本身也并非完人。

你会把在你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一部分下属和其他人区分开来。而当有机会来临时,你想到的是让你记住名字的下属。

因努力工作而让人印象深刻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我认为是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的人。一心一意努力工作的人的确单纯,但这也意味着不成熟,因此才会不时地在公司里掀起风波。特别是从0到1这一研究课题,它是超越原有框架进行的挑战,因此必定会对其他部门的工作产生影响,其中必然会产生冲突,也就必然会出现“出头的椽子”。当然,像曾经的我一样直接和专员发生冲突并不正确,为了尽量回避冲突,学会圆滑处事很重要。

但是,工作上最为重要的始终是使项目获得成功,而不是回避冲突。虽然会被人取笑、会惹怒他人或者令人吃惊,但是为了实现自己不断思考得出的想法而努力的人,即便不能拿出令人满意的成果,他的领导也一定会记住他,并且总有一天会获得机会。所以,抓住机会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单纯地让眼下进行的项目取得成功,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决定该做什么。不要害怕成为“出头的椽子”,而是要尽全力去成为“出头的椽子”。

由此可见,“出头的椽子”并不只会受到攻击,也会得到重用。

04 不要逃进“谦虚”中

——只有“厚脸皮”才能获得从0到1的经历

不要想太多,首先要放手去做

谦虚是美德。如果不培养谦虚的心,就不能在组织中实现从0到1。

公司中的所有工作都要团队合作。只有尊重对方的立场,真挚地听取对方的意见,才能获得他人的协助。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一点,谦虚有时也会成为我们的“避难所”。所谓从0到1,也就是“不切实际”的挑战,因此失败的风险极高。但是,如果一边用“必须谨慎、谦恭”为自己辩解,一边又选择进入“安全地带”,这其实是在逃离挑战。这是对谦虚的误用。

在职业经历上,我认为“厚脸皮”更好。现在回想起来,我就是个十分厚脸皮的人,只要我想做,就会什么都不想地放手去做。例如,加入F1团队,虽然我完全不会英语,并不满足应聘条件,但我还是自愿加入F1团队。努力之后说出自愿才是真正谦虚的姿态,为此,就算被人认为是“不知轻重”“厚脸皮”也要向前迈进。

当时的我也知道自己自不量力,但我并不想放弃要加入F1团队的愿望。无论别人怎么想,那都是他们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不行,那就直接拒绝我好了,这样并不会给别人添麻烦。不敢尝试是因为害怕不被人接受,明知不行但还努力去做,之后如果依然没有找到希望,那才能表明你实现这一愿望的可能性近乎为零。因此,不放手一搏就是一种损失,正是因为我那时厚脸皮地放手去做了,才会被那位专员注意到,因而才幸运地获得了加入F1团队的“门票”。

只待在“安全地带”绝不会成长

想要进行“不切实际”的挑战,是非常辛苦的。

我在F1团队里也非常辛苦,因为团队中全都是来自世界各地、在F1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优秀工程师,我必须找到令他们意想不到的从0到1,并将其有形化。我感觉到了强烈的使命感。我最初遇到的障碍是英语,在我远赴欧洲前,我去了英语学校学习,并且TOEIC的考试分数也超过了500分。但是,我的英语还是不能让我在欧洲顺利工作。由于我连日常会话都做不到,因此根本不能参加本地开发组的讨论。更何况我们使用的文件也是用英文书写的,光是读懂它们就十分费力。所以对我来说,熟读庞大而复杂的英文赛车条例,而且必须牢记它们也是一大障碍。

我也有过因为感觉太丢脸而掉眼泪的时候。

有一次,我的意见和一位工程师的意见出现了分歧。不管怎么想都是他的主张有技术性错误,但我却无法用英语进行反驳。越是着急,我就越不能用英语流畅地表达。对方也清楚这一点,于是在我惊慌失措之时,他们单方面做出了决定。我难过又不甘心,不知不觉竟流下了眼泪,这连我自己都吃了一惊。但是,正因为有这么多的不甘心,我才最终克服了英语这一障碍。

“这样下去没办法在F1界生存。”

“你能忍受就这样被淘汰出局吗?”

紧迫感与抗争心成了我的原动力。就在我强迫自己拼命学习英语后,我逐渐能够与成员们进行对等的讨论了。而且,为了用技术弥补我在沟通能力上的不足,我更加认真地研究与人交流的方法,我感觉我的听觉变得要比普通人更加敏锐了。为了获得成果,我专注于工作,逐渐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工程师。

“想学会游泳,就要在水中练习。”确如此话所言,只待在“安全地带”,人不会成长。大胆进入“不切实际”的环境,虽然有时像是要溺亡,但在拼命挣扎的过程中,你就学会了游泳,这就是成长的法则。

在拼死挣扎中,“不切实际”就会变成“切合实际”

如果真的“溺水”了怎么办?

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担心,最近很流行的教育是“远离危险”,其实我非常担心在这种教育方针下被教育出的一代。但是,人类做得很好的一件事就是:即便面临困难,只要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一切问题就能解决。更加具体地来说,只要能够恢复自己与生俱来的生命力,一切总会有办法。只要你敢于挑战、不墨守成规,你就会充满力量,在不知不觉中想到解决方法,或者在与某人商讨后获得帮助,找到各种各样的方法。只要你在公司里工作,只要你有生命力,你就不会“溺水”。

即便你因为马上就要“溺水”而不得不返回原点,你也不用辞职。只要你拼命努力过,你就会有下一次机会。所以,我们不需要谨慎,我们要敢于进行“不切实际”的挑战。在无数次几乎“溺水”又拼命挣扎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曾经的“不切实际”已经变成了“切合实际”。反复积累这种经验,你将会有胆量进行更大的挑战。

值得庆幸的是,我在丰田公司获得了很多向“不切实际”进行挑战的机会,否则我不可能抓住指导开发Pepper的机会。当孙正义社长对我说“来我的公司吧!我希望你能制造机器人”时,我立即说“好”。这是一种出于动物本能的判断。

我不会欺骗别人说我从来没有感到不安,必竟可以让我计算胜败的信息少之又少。“即便失败了也是绝无仅有的经验,所以我要做。”我的理由仅此而已。也可以说,我只是凭借好奇心和胆量就做了回复。而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也是因为我在丰田所进行的“不切实际”的挑战。

机会转瞬即逝

“我没做过机器人,请让我考虑一下再答复您……”

“你能详细地和我说一下你的商业模式吗……”

如果当时我对孙正义社长含糊其辞,他还会让我来做开发者吗?这对于孙社长来说是千载难逢的项目,他不可能将它交给没有自信的人。而且,这个世界上比我优秀的工程师比比皆是。有名望也有财力的孙社长想要招揽多少优秀人才都能如愿。而当别人带头开发出Pepper时,我一定会捶胸顿足,后悔莫及。

机会总是稍纵即逝。

如果你不能迅速抓住机会,机会就会消失不见,并且错过的机会不会出现第二次。所以,不要逃进“谦虚”中。无论感觉多么“不切实际”,只要它能充分调动你的好奇心,你就要斩钉截铁地说:“我做!”

果敢最终会带来机遇,让你拥有创造从0到1的机会。

05 变成制造混乱的“鲶鱼”

——毫无“矛盾”的地方不会出现从0到1

为什么凡尔赛宫的鲤鱼胖乎乎的?

在我赴德国加入F1团队时,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那是关于凡尔赛宫里的鲤鱼的故事。很久以前,在凡尔赛宫庭院的池塘里有很多漂亮的鲤鱼游来游去,贵族们十分喜欢看鲤鱼优雅游动的姿态。但是有一次,有人看到小鸟吃掉了鲤鱼,为了保护鲤鱼,人们在池塘上安装了防护网。除此之外,为了能够创造使鲤鱼放心游动的环境,人们还对池塘做了装饰,然而,鲤鱼却不知为何越来越不爱游动了。它们总是待在岩石的阴影中,一动不动地等待着投入饵料,很快这些鲤鱼就因为运动不足而长胖、变丑。想起它们过去那优雅游动的姿态,人们不禁低喃:“最近的鲤鱼……”

怎样才能让鲤鱼重现以往的美丽身姿呢?

人们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都没有收到任何效果。有一次,人们用了一种方法,却获得了戏剧性的效果。人们在池塘里投放了一条鲤鱼的天敌——鲶鱼,从那一刻起,鲤鱼对鲶鱼产生了戒备,然后开始拼命游动。不久之后,鲤鱼们又重获美丽身姿,人们因为重视鲤鱼而为它们准备了没有天敌的环境,结果却使鲤鱼的身姿变丑了。可以说,为了让鲤鱼拥有健美的身姿,天敌是不可或缺的。

在组织里也同样如此。

例如,假设某个风投企业制作了人气商品,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为了继续提高这一商品的品质,企业计划扩充设备、进行流水线生产。由于雇佣很多员工,所以人事制度、福利保障等也需要进行扩充,在这种条件齐备的环境下,事业也会稳定发展。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样也会出现反作用,会出现与“凡尔赛宫的池塘”类似的情况。

过去,创业者们会为了开发出人气商品而展开激烈的讨论,并由此产生出不分昼夜拼命工作的企业文化。而现今,有效、稳定地推进事业成了第一要务,很多人开始认为遵守已有的秩序最重要。而且,在稳定事业的过程中,人们着力打造的是毫无错误的组织结构,因此不知不觉间,人们把不会失败当成了优秀的证明。

这样一来,人们自然就失去了向失败风险率很高的从0到1发起挑战的动机。

主张你认为“正确”的事,你的同伴就会出现

我觉得F1团队就像是“凡尔赛宫的池塘”。

那是由全世界聚集而来的精英组成的团队,我原本想象着那里一定充斥着战争,以及一触即发般的紧张感。然而,能够发展到高潮的讨论其实很少,大家只是一味地努力去延续现有模式。这里聚集的本该是张扬不羁的人,但实际上他们却老成持重、学识渊博,我没感觉到有紧张的冲突,而他们表现出的和睦也像是提前安排好的。

“不论自己做什么都不会发生改变。”在那里,我感受到了排名居中的团队所产生的闭塞感,他们就像是凡尔赛宫池塘里的鲤鱼,我决定要成为搅乱他们的“鲶鱼”。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在讨论上大吹大擂。

我要做的是,凡是我认为正确的想法,不论有多少不同意见,我都要坚持自己的主张。我曾经是F1的门外汉,但在经过思考后,我也能想到可行的办法,并且会毫不胆怯地说出我的想法。当我认为团队出现错误判断时,我会直截了当地说出来。

这样的机会很快就出现了。我提出的前翼设计遭到了行家们的强烈反对,其理由是它的形状“不美”,他们说自然界中能够飞翔的生物都有美丽的外形。而外形不美意味着发挥不出空气力学方面的性能,因此提案不可取。或许这就是真理,必竟我所提出的前翼设计的确不好看。

不过,我那样做的理由也很充分。

由于F1团队必须遵守赛车管理条例进行开发,因此为了实现我的构想,我不得不将前翼变成这种不美观的形状,所以,我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我反驳说:“在我看来,不自然的其实是人类制订的赛车管理条例。就是为了迎合这一条例,我才会做出这种不自然的设计。”当然,外形不好的前翼是否能够产生好的效果,需要计算机的模拟解析来确定,这让我更加确信,出于赛车管理条例限制,其他团队绝对不会产生像我这样的构想。

行家们基本上已否定了缺少F1经验的我所提出的主张,但我并没有因为异想天开而被孤立。团队成员里有人与我产生了共鸣,并且开始帮助我实现我的构思,这真是令我感到高兴。而且,团队决定将我设计的前翼安装在赛车上进行试验,没想到安装了设计难看的前翼的赛车竟然为团队带来了第一次殊荣。

这似乎给与我一起共事的同伴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像我这样的新进人员,甚至是曾经连英语也说不好的人,不仅顶住了行家们的反对,而且还取得了成果。看到这一切,自然有人觉得“我也做得到”,甚至还有人有意将我设计出的不美观的前翼变得更加漂亮,并且在团队内部对我设计出的前翼进行了多次的讨论。虽然只是一点点变化,但团队的确出现了和谐的氛围。

灵感是在“批评”中形成的

当然,鲶鱼也不能逃避批评。

我自然想摆脱团队中事先安排好的和睦,而且我更加在意创造出从0到1的构思。由于多数从0到1的想法都会脱离上司、同事的常识乃至行业常识,因此可以说,得不到批评就不是从0到1。当然,接受批评是痛苦的,但是,对于从0到1来说,接受批评这一过程必不可少,因为所有孕育出从0到1的构思都不过是“假说”。以受到批评、坦率讨论的形式验证“假说”,提高“假说”精确度的过程是非常必要的。为此,不要在意周围人的想法,要堂堂正正地提出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因为害怕受到批评就把“突出的想法”磨平,这样就没办法体验正确的验证过程了。

另外,无论受到多么严厉的批评,你都要冷静地认识到这并不是“人格攻击”。如果不习惯接受批评,你就会出现反感情绪,甚至冲动行事,而这样做所获得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互相伤害。

与此同时,要客观地接受感情用事的对方与消沉的自己,冷静地分析状况,利用“元认知”这一手段客观地审视自己。而且要注意验证“是否应该为达成目的而接受批评”。批评本身未必全都正确,但很多批评中却隐藏着提示,它会指出你遗漏的观点。这时,我们既要感谢对方,又要通过批评获得提示,并将其融入到对于初期构思的修正中,这样就会进一步精炼构思。

另一方面,经过沉着冷静地思考,如果你认为这种批评不恰当,不论批评者是自己的上司还是多数派,都不要屈服,要努力争取贯彻自己的主张。经过客观验证的构思一定会为你的主张增色。越是具有说服力就越能与批评抗衡,所以,如果你立志做到从0到1,那么你就要有觉悟,要让自己率先成为“鲶鱼”。虽然这样做会产生冲突,但同时你也会获得打磨你构思的机会,甚至还能防止组织堕落成“凡尔赛宫的池塘”。

06 破除恐惧这一“障碍”的方法

——“恐惧心”会招来大风险

不要强硬打消“恐惧心”

从0到1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恐惧。必竟向没人做过的事情发起挑战,失败率自然也会很高。

“会不会给公司带来损害?”

“对我的评价会不会下降?”

“会不会经历惨痛遭遇?”

带着这些不安迈出的第一步会令人感到恐惧,这种恐惧心正是从0到1中最大的障碍。现在回想起来,当我在挑战从0到1时,恐惧感无时无刻不在笼罩着我。在申请加入LFA到被分配到F1团队以及我辞掉丰田的工作跳槽到软银时,我都会感到恐惧。当然,现在也是如此,我是第一次自己创业,而它的风险大到此前的一切都无法与之相比,所以我自然也会被恐惧心所侵扰。

但是,我并不想一下子打消我的恐惧心,恐惧就是恐惧。有人经常说“我恐惧失败”,每个人都会恐惧失败,这是人的自然反应。即使鼓起劲儿勉强打消恐惧,那也不过是硬撑着把问题延后而已。

那么,究竟该怎么办呢?

我会客观地看待感到恐惧的自己,观察自己的感情与思想,以及在它们两者作用下产生的行为,就像是观察电影里的登场人物一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元认知”思考法。我会像看待别人那样去想“啊,现在的林要正在恐惧啊!”“他为什么会恐惧呢?”……

这样能够让我变得冷静一些。一味地想着“恐惧”“害怕”,你就会被恐惧所吞噬,无法采取行动。客观地看待感到恐惧的自己,你就能摆脱这种恐惧的感觉。

抛开“感情”,集中精力做该做的事

抛开感情,冷静地分析状况。

例如,在离开丰田时,我心中满是不安与恐惧。虽然孙社长邀请我时,我毫不迟疑地说了“好”,但在那之后,当我思考各种事情时,我开始感到恐惧。那时我在想:“林要为什么会害怕?”我已经在丰田做出了一些成绩,也获得了相应的职位。我这是在对“放弃可预见的光明未来”和“投入到可预见的恶劣的新环境”感到害怕,更何况我还对机器人一窍不通,我身上确实没有一样能够证明“我可以”的证据。如果Pepper开发失败,我在软银将无立足之地,所以,我才会对脱离丰田这种超级安定企业的庇护而感到恐惧。

那么,如果我不换公司,风险又是什么呢?

首先就是事后后悔。如果放弃了令我内心兴奋不已的Pepper,然后又由别人将它变为现实,我可能会为此后悔一生。一个人能够挑战从0到1,并且遇到“普及与人心灵相通的机器人”的机会实在是寥寥无几,在这一过程中,我必定会收获到专属于我的“经验值”。如果一开始就放弃,那太可惜了。

投入到新环境中的确令人恐惧,我刚加入丰田时也同样会感到恐惧。在加入丰田时,我还不清楚自己会是什么样的人,但我还是取得了现在的一切。只要我在软银也做相同的事不就好了?虽然我在机器人方面是门外汉,但就“创造”这一点来说,创造汽车和创造机器人是相同的,我一定能够利用此前的知识与见解提供更多的视角。当然,我也可能会失败,虽然说当今时代的人们不会再为了工作而卖命,但我却觉得因为有了丰田以及Pepper的经验后,自身的潜力才得到提升的。即便离开软银,我也一定能够找到生存之地,不论发生什么,只要现今的生活水准不变,我一定能够养家糊口。

我就这样冷静地进行优劣分析。

我很清楚,离开丰田绝不是赌命的鲁莽行为,我的恐惧心虽然没有消失,但我已经有了赤手空拳进行挑战的觉悟。于是,我转变思维,思考“自己现今应该做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倾尽全力集中精神在Pepper上。既然存在风险,就不能浪费一分一秒,因此,为了减少通勤消耗的时间,倾尽全力用于工作,我首先着手寻找能够徒步走到软银的公寓。我就是这样将精力集中在“现在能做的事”上。在付诸行动中,我也克服了恐惧心,而且我还得出,将深思熟虑也不会完全打消的恐惧心转移到一些小的事情上,那么自己就不再会恐惧了。

不能相信幻想出的“恐惧心”

不能太过相信“恐惧心”。

人类为什么会本能地对未知事物感到恐惧呢?我认为这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机能。和其他动物一样,在类人猿时代,人类必须要对未来抱有强烈的恐惧感才能够生存下来。例如,原始森林中生活的类人猿如果不慎进入了视野开阔的平原,就会在瞬间成为猛兽们的食物。在充满危险的世界,需要凭借恐惧心这一传感器来限制自身行动,或者说只有拥有恐惧心的人才能生存下来。

然而,人类已经拥有了几千年的文明,人们已经获得了此前从未有过的安全环境,人们对于未知事物本能的恐惧与实际体验到的风险早就化为了一体。毕竟人类已经有了数百万年的历史,在这样长的时间里构筑起来的本能——恐惧心,是一种铭刻在DNA上的生存机能,即便过了数千年也很难改变,因此说我们所感受到的恐惧心有可能会过剩。也就是说,困扰人类的有可能是对恐惧心的过度幻想。

当然,恐惧本身就是重要信号。

在经历过不断尝试的失败后,即便是在新的挑战过程中,我们也会预感到“这样下去有危险”“这样不会顺利”的结果。这种预感源自被经验证明的恐惧心,是依靠直觉避开危险的极为重要的信号。或者可以说,正因为有恐惧心,我们才能自信而认真地采取行动,才能提高成功的概率。

但要注意的是与经验无关的幻想出的恐惧心,如果连实际可容许的风险也不想承担,那么受限的行动反而会让风险提升。人类的认知是通过“经验”锻炼出来的,因为对恐惧心的畏惧而产生出对恐惧的幻想,进而不能获得应有的“经验”,无法锻炼与之相适应的认识观,进而也就削弱了实现从0到1的能力。在事情做成功或做失败之前,“不做”就是巨大的风险。

从0到1通常是指突破对未知事物的了解,对此我们感到恐惧也是正常的。但是,不要太过于担忧这种恐惧,我们可以通过“元认知”冷静地对实际风险进行考察,如果是在可容忍边缘的风险,就要放开胆量去挑战,刚开始最好用小风险的事情进行锻炼。无论成功与失败,你都能获得经验,积攒你的零碎“经验值”,而“经验值”的总量就是我们拥有的从0到1的能力。

同类推荐
  • 当孔子遇上企业

    当孔子遇上企业

    本书从孔子对企业影响的七大思想入手,将“仁”“义”“德”“礼”“忠”“信”等儒家思想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以“学而不厌”“敬事而信”为主线来引导管理者提高企业的学习力、竟争力和执行力。
  • 成功不是偶然:马云的激情人生与创业真经(超值金版)

    成功不是偶然:马云的激情人生与创业真经(超值金版)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从大量的现象中提炼出马云创业成功方法,并收录了大量有关他对创业经营的讲话和观点,更能让读者从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中去分析、感悟成功的精髓。相信创业者、管理者以及所有渴望成功的人,都将在本书中找到创业成功的经验与策略。
  • 把握变革

    把握变革

    本书从变革的角度对企业管理进行研究,论述了“预测决策质量、效率与效益、管理不当的类型、针对变革采取什么措施”等。
  • 怎样调薪调岗,裁员解雇

    怎样调薪调岗,裁员解雇

    《怎样调薪调岗,裁员解雇》内容简介:全球金融海啸来势汹汹,特殊环境下,企业纷纷调薪调岗、裁员解雇。但是,调薪调岗、裁员解雇的条件及程序非常严格,操作不慎则会给用人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与负面影响,甚至会产生连锁反应。怎样有效调岗调薪、裁员解雇,已成为广大HR人士和用人单位心中的一大难题!
  • 酒店企业精细化管理实务与工具箱

    酒店企业精细化管理实务与工具箱

    本书以酒店系统为基础,从精细的角度,详细讲述了酒店管理的操作步骤。将各部门组织结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应用表格等实用化,将酒店按照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乐部、营销部、保安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工程部、采购部、仓储部等十一个部门系统逐一说明,全面而具体地阐述了酒店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要点,全方位展示了酒店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规范与细节。内容翔实,客观具体,易于操作,实用性强,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和参考价值,是酒店业从业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案头参考工具书。
热门推荐
  • 上古皇途

    上古皇途

    上古的战争,远迁的种族,曾被遗忘的辉煌,来自记忆的传承,背负千年的使命,野心与信仰与角逐,这是一条荆棘丛生的强者之路,这是一场热血沸腾的争夺之战,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回归之章。
  • 龙骨绝锋之三界战歌

    龙骨绝锋之三界战歌

    乱世之下,三界难定,谁才是扭转日月之主,故事还要从水火大战,女娲补天,天帝失道的不周山脚下那临涧村中说起……前戏重要,望列位客官耐着性子往下看,精彩即将拉开序幕!龙骨绝锋读书群:78190928,有兴趣的我们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 寂寞生两黎

    寂寞生两黎

    小说大改预警!作者在《寂寞生两黎》这盆水里,加了点温暖,加了点感动,加了点深思,加了点道理,加了点甜蜜,加了点苦涩,加了点感谢,加了点忏悔……放下手上的放下手上的试剂瓶,作者瞅了瞅盆内情况。才倒了一半啊……蹲下身子,在柜子里摸索良久,找到了一个新的试剂瓶。“加一点……嘿嘿!”“老望,你家菩提子熟了没?前厅都热闹的不行啦!”听到门口有人叫自己,作者拿起瓶子的手猛地一抖。回头望了一眼锅。“差不多了,等会我就端出去!”“行!那我先撤了!”等等,这盆子怎么都溢出来了?作者找了块抹布,擦了擦裤子上的水。“我刚刚加的什么来着?”拿起那空空如也的试剂瓶,只见上面贴着两个大字——回忆!——拒绝傻白甜!拒绝超神戏!望菩提系列小说第一部《寂寞生两黎》惊喜上线!全部免费!如果喜欢的读者,建议完结了再追!(作者曰:写作完全当兴趣,不求靠此挣电费!)评论区最好别留言,因为,或好或坏的评论都极易引起作者心脏不适,谢谢!【大改期间,小说状态会暂停,五月十五号,开机重启,敬请期待!】
  • 异世界游戏守则

    异世界游戏守则

    一起来异世界加入这场游戏吧,让我们猜猜看,谁是最后的赢家
  • 他们说我是古仙

    他们说我是古仙

    仙长一人一剑战绝古今,陨落之后再无人提起。如今他们竟说我是仙长转世,我说我不是可是没人信。
  • 帝王鼎盛

    帝王鼎盛

    本故事纯属虚构,与真实历史无关。作者第一次写作,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见,多多支持!一个贫苦家庭出身的凡夫俗子,一个被灭门侥幸生存的人,起初为复仇而阴差阳错的建立一个国家,从而走向权利的巅峰。
  • 星际玩家阵线

    星际玩家阵线

    这是一个平淡且乏味的星际时代,没有超能力,也没有武道家,更没有什么魔法,甚至连代表科技巅峰的终极武器-死星都没有。有的只是再平常不过的机甲碰撞,舰炮对轰,以及一场场完全由血肉堆砌的战役。而就在这个时代所有的一切都按部就班的滚滚向前时,一个新的岔路突兀出现。一场由醉驾事故而引发的“第四天灾”,即将席卷整个星际!
  • 穿越之繁星璀璨

    穿越之繁星璀璨

    听说了吗?灵云国智力愚笨的小公主要嫁给郇忆国的呆萌小皇子了。纾欢表示,我脑袋好得很!你愚笨,你全家都愚笨!
  • 天翼大陆

    天翼大陆

    上有至高无上的至高天,下有黑暗无尽的暗黑渊。他来自诅咒之地,她身负七彩之翼。她完全不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早已被算计。早在万年之前,她就成为了棋子。当诅咒之门开启,当他降临这个世界,破天计划正式启动。地球为何会被称为诅咒之地,万年前又拥有怎样的秘密。那被掩埋在历史废墟中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他是毁灭还是希望?他是天使还是恶魔?
  • 邪王狂后:废材小姐要逆天

    邪王狂后:废材小姐要逆天

    前世,她是佣兵之王,无父无母;今生,她是废材大小姐,父疼母爱,她发誓要守候这难得的亲情。当异世之魂降临,傲世大陆又将掀起怎样风云当他遇上她,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宠文,不喜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