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4300000021

第21章 古老龙船的舵手(2)

在缚钟、编磬、建鼓、箫、埙、笛、琴、瑟、笙、搏、拊的会奏下,优美的旋律在宫中飞扬,高雅、动人,融入了人们的情感,这时伫立在慈宁宫内的太皇太后,眼里流出了一滴滚圆的泪水。

亲政仪式庄严而隆重。从这个时间开始,十四岁的康熙,就定期亲临乾清宫门听政,同时“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鳌拜等人仍以辅政大臣身份处理国家军政事务。

康熙亲政以后,冯溥这位顺治五年进士,庶吉士、编修、秘书院侍读学士、吏部侍郎,调任左都御史,这在内阁有康熙皇上批示的红本,而且调令的文件已经下达。鳌拜不买皇帝这个“账”,不喜欢冯溥这个人,他依着自己的权势要收回皇命改批。冯溥这时来了山东硬汉的脾气,挺起腰板说:“本奏章既批发,不便更改”。

鳌拜勃然大怒,挽着袖子,挥起老拳威吓他,心想你这个汉人吃了豹子胆也敢顶撞我,不执行我的命令,马上给他捏造罪名,要进行惩治。

“慢!”康熙叫住鳌拜,对他不软不硬地训诫说:“你作为辅臣,待人处事要详慎。”

这时,盛京按照编制,缺一兵部侍郎。鳌拜不断更换人选,不到十天之内,换过三个。他的选拔标准最重要的一条,要看这个人是不是他的心腹,如果是,本来不行,不堪此任,但他说行就得行,不行也得行。

冯溥不畏鳌拜权势,坚决维护皇帝亲政,制止鳌拜妄为,上疏说:“王言不宜反汉,当慎重于未有旨之先,不当更移于已奉旨之后。”他说的是你不能拿朝廷、皇帝的圣旨开玩笑。

这个上疏到了鳌拜亲信、大学士班布尔善那里,一看是针对他主子的,他扣住不发。

康熙知道此事后,调来奏章,阅后批示道:“称善,饬部施行”。

可事实上,由于鳌拜和他的党羽挡道、作梗、发难、挑衅,皇帝的好多旨意是无法施行的,大清江山的航船在雾海蒙蒙之中回转着,要想前进一步,那是极度艰难的。

在这时,康熙鼓动他的老师说:“先生对国家、社稷有什么高见,何不直言。”

就在乌云蔽日沉闷空气中,一顶绿呢大轿,向东华门急行着,轿中坐着的是本朝大学士熊赐履,这位湖北孝感人,是顺治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典顺天乡试,进国子监司业,进弘文院侍读。这个人他讲起北方话来显得别扭,可他的政治眼光犀利,精通国史,笔头子很硬,也敢于直言陈述朝政利弊的人。是使康熙帝接受正规教育并对其影响最大的日讲官员,他对鳌拜的擅权十分不满,应诏上万言书,建议皇帝举行“隆重师儒,兴起学校”,提出“非六经语、孔孟之书不得读。”的要求。他在给康熙讲《尚书》“人心惟危”一节时,解析得非常入微、精进,给康熙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佩服他的学识。

他为什么起得这样早?原来康熙皇帝亲政之后,在弘德殿首开经筵大典,更加刻苦读书,心怀励精图治大志。熊赐履按规定卯时进宫,一看康熙早已坐进弘德殿挑灯早读了。这样,他不得不寅时赶朝。

康熙就是在这种庄严、肃静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的。

路上行人早,还有早行人。熊赐履进了东华门,禁军验过腰牌,走进宫内黎明之前,这里仍是漆黑一片,这时只见一太监提着灯笼来迎,他加快了脚步,觉得又落在皇帝的后边了。

熊赐履气喘吁吁走进了弘德殿,见皇帝早已秉烛苦读,感到很愧疚,作施礼问安,说道:“皇上,臣可以进讲了吧!”

皇上说:“我也想让师傅有足够的养息,为了江山社稷,朕不得不去研圣贤诗书礼仪,以术修身、齐家、治国之道,这样你要辛苦了!”

“师傅不久前回湖北省亲,行千里路,在民间、官场,都看到了些什么?”皇上问。“不论国事、家事……不妨直说。”

“臣照直说,去年南方尤其是我家乡湖北普遍受灾,有的地方农民颗粒无收,今春米价上涨,到处都看到了流离失所的饥民,饿殍遍地,哀鸿遍野……”

“你说的是天灾。”

“当然……还有人祸。”

皇上一提这个话题,熊赐履有好多的话要对皇帝说:“从朝廷来讲,这是拨地圈地造成的。不但滥杀无辜,而且给旗民百姓造成灾祸,给朝廷带来困难。国家章程法度不闻略加整顿,而急功喜事之人又从而意好更变,但知趋目前尺寸之利以便其,而不知至穷之患已潜滋暗伏于其中。”

熊赐履越说情绪越激昂,他从坐席上站了起来,指出鳌拜的作为,以及他的“武夫哲学”和复旧理论“率祖制,遵旧章”,说:“皇帝的手脚无形被他捆绑着,你想江山永固,富国强民,有可能实现吗?”

“下边的官吏呢?”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熊赐履说:“他们打着皇帝、辅臣的旗号是什么无法无天的事都敢干出来的。人们稍有不平,就会说你反清。这是谁也担当不起的罪名。”

“喔,有这种事。”皇帝又问到社会治安情况。“有盗贼吗?”

“下边盗窃之事颇多,究其根源,事出有因。各地驻防官兵他们有防盗的责任,现在的情形是,防守自盗。”

“有什么防止办法吗?”

“以臣之见:弥盗之法,在足民,亦在足兵;在察吏,亦在察将。”

“你走了许多地方,都是这样吗?”

熊赐履说:“所到之处,民生困苦之极,私派信于宦徵,杂项浮于正额。”

“朝廷对于江南农业灾害已实行赋税蠲免了。”

“皇上的旨谕很英明,旗民百姓说好,可实际的情形是,蠲豁则变收其实而民受名,赈济则官增其肥而民重其瘠。”

“这问题出在哪里呢?”

“臣感到问题在于朝廷方责守令以廉,而上官实纵之以贪;方授予守以养民之职,而上官实课以厉民之行,故督抚廉则监司廉,守令亦不得不廉;督抚贪则监司贪守令也不得不贪。”

“你说的这种现象多么可怕呀!”

“皇上认为我的看法言过其实吗?”

“不,你说说有什么解决办法。”

“以臣之见,尤在立纳陈纪、用人行政之间。”熊赐履说到这,停了一下,看看皇帝的反应,是不是可以继续说下去。

皇帝向人点点头,表示让他继续说下去。熊赐履:“今朝廷之可议者不止一端,择其重且大者言之:一日,政事极其纷更,而国体因之日伤也。”

皇帝会意地点点头。熊赐履在这里虽没有点出鳌拜,擅权乱政,欺藐皇帝,操纵六部,但是他所摆出的问题,已经说明了这是由什么人,什么原因造成的。

皇上点点头,示意他可以继续讲下去。同时向他求教一个问题:“什么叫‘有治人无治法’?”

熊赐履侃侃而谈。说:“儒家认为‘为政在人,人存政举’。”

“师傅,还要详解一下。”

熊赐履说:“儒家这个观点是,从来没有无弊之法。如果用人不当,即使法令再好也没有用。用人必须先要了解人,而了解人是最困难的一件事。有的人看来不会‘见人减寿,见衣加钱’,但实际却是有才干的,可以担当重任;有的人会溜、吹、拍、捧、舔,但实际确是酒囊饭袋,庸人一个。这样,用人就得对其不断考察、调整,对那些不称职的,尸位素餐,就要换掉。这样,国家机器自然就能通畅运行。”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康熙十分赞赏师傅的学养、见识。他迫不及待地说:“师傅,请把你方才关于朝政得失,国计民生的一席话,以及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分析,以及怎样整顿朝纲,作一全面的详细论述给我。”

熊赐履应诏的万言上书,果然引起朝廷极大的震动。

鳌拜对于熊赐履的上疏,看过之后一下跳了起来,他知道这个奏疏句句都是有所指,心中十分厌恶,在朝见皇帝时提出要治熊赐履“妄言之罪。”

皇上批评他说:“这是朝臣关心国家大事,与你有什么伤害?”

康熙不但没有接受鳌拜惩治熊赐履的意见,不久还把他推升为内秘书院侍读学士。

鳌拜眼中哪里还有皇上,他对熊赐履恨得咬牙切齿。他责令熊赐履,让他解释:“‘积习隐忧’,‘未厌人望’是什么意思,指向是谁?”不等熊赐履解释,鳌拜下令严饬熊赐履,“不能实在指陈,妄行冒奏,以博虚名下部议处,降二级调用。”

这件事给予鳌拜一个教训,宫廷中他虽然在重要部门都安插了他的人,并在各部暗中安排了许多“特务”,但他觉得还不够严密,堵住所有人的口,阻住所有人的言路,他干脆下令不得上书陈奏国事。

索尼在病中看到皇帝亲政,他很欣慰,感到这是他为皇帝做的最后一件事了,不久他在宫廷争权、夺权的激烈斗争中,将双眼慢慢闭合。

鳌拜前来吊孝。他在索尼灵前,行跪拜礼时,几乎笑出声来。他想说,老哥你早该让位给我了。

鳌拜回到他的府宅,又同他的门生们聚会在他的花厅,他们赶紧要做的事是,蓄谋已久的除掉他面前的绊脚石,首先,他想联合苏克萨哈,先把熊赐履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拔掉,可是苏克萨哈明确表示拒不参与。

首席辅政大臣一死,联合辅政便名存实亡了。

苏克萨哈早已看到,数年来鳌拜培植亲信,打击异己,恃权任令,骄横拨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和已经亲政的皇帝,经常发生争执、顶撞,高声质问,甚至越权矫旨。同这样无日不风波的人在一起,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呢?为了保全自己远离是非,他想了很久,他乘康熙“躬亲大政”的时机,上疏恳请解职,辞去辅政大臣,七月十三日他上疏皇上,不无怨尤地说:“臣才庸识浅,蒙先帝眷遇,拨援内大臣,早夜惊惧,恐负大恩。当先皇帝上宾之时,惟愿身殉,以尽愚涸;不意恭承遗诏,臣名列于辅臣之中,分不获死,以蒙昧余生,勉竭心力,冀图报称。不幸一二年来,身国婴重疾,不能始终效力于皇上之前,此臣不可逭之罪也兹遇皇上躬亲大政,伏祈睿鉴,今臣往守陵寝,如线余息,得以生全。则臣仰报皇上豢户之微忱,亦以稍尽矣。”

苏克萨哈这一步棋如果实现,那等于鳌拜也得乖乖地把权力交出退出辅政这个舞台。当然,鳌拜不会心甘情愿失去他攫取到的一切。

皇帝阅过苏克萨哈的奏疏,心情感到特别沉重,他是父皇顺治皇帝的领侍卫大臣,太子太保,本朝序列第二的辅政大臣,怎么会被鳌拜逼到这个份上,无路可走了呢……皇帝好半天才从沉思中过来,提起笔来,在苏克萨哈的奏章上批道:

……不识有何逼迫之处,在此何以不得生,守陵何以得生?

皇帝很重视苏克萨哈的奏折,指令议政王大臣奉议具奏。

康熙个中的意思,不难看出他要解决鳌拜问题已经拿到日程上来,进入了倒计时。

康熙亲政以后,表明辅政时期已经结束,随之而来的新设一个机构,叫做议政王大臣会议,由皇帝宗室诸王及少数满族贵胄组成,为首的是康亲王杰书。

皇帝的谕旨刚下,鳌拜立刻到康亲王府上所谓拜访,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杰书当然明白,这非是一般性的礼仪过从,而是野雀进宅无事不来。

杰书在他气焰炽盛时期,他曾有意去靠拢,成为鳌拜花厅上的座客,但他又看出一个擅权的人,下场是不会太美妙的,他怕一旦鳌拜倒运,他也被卷进是非漩涡当中,便有意开始疏远,但他又不敢得罪,他仍是一等公和太师太傅,他的门生亲信党徒遍布朝廷内阁六部,各科、道,这股势力谁也惹不起。

他登他的门,当然不会礼尚往来,他是以皇帝的著议政大臣会议具奏的圣旨,决心干掉苏克萨哈,来拉拢杰书,至少是他定个“调子”,要杰书跟着这个调门去唱。

杰书自然明白鳌拜的意图,迎合而说:“不愿归政,别有异心”。他答应鳌拜,按照他的意思办。

1667年7月17日,他操纵议政大臣会议,给苏克萨哈罗列“不欲归政”等大罪“二十四款,”称其“坐奸诈欺饰,存蓄余心,论如大逆,应与其长子内大臣查克旦皆磔死,余子一人、孙一人、兄弟子十一人,无论已到岁数或未到岁数,皆处斩;家产籍设、族人,前锋统领白尔赫图、侍卫额尔德,乌尔巴皆斩;其他一等卫穗黑塞里黑、二等侍卫台布柱等三十七人、郎中那赛、候补赛克精额、侄图尔泰等具革职。”

康熙看了这个上疏,清楚地知道苏克萨哈与他“数与争是非,结以成仇”才置于对方死地,这样整人害人,不是没有边了吗?便果断地表示“坚决不允报请。”并对康亲王厉声问道:“《大清律例》上,大逆不道才处决凌迟,苏克萨哈只是奏请守先天皇陵寝,怎么就该凌迟处死?”

鳌拜说:“康亲王所奏仍议政上大臣会议决定,既然凌迟太重,就处他绞决吧!”

“朕已经说过了,坚决不允所请。”

鳌拜气势汹汹地甩着胳膊拿出要动武的样子,从御案上抢过珠笔,说:“我替皇上做主了。”

他在奏折上批红:“……着即将苏克萨哈绞决。钦此。”

“你这是干什么?”

康熙此时气得几乎晕过去。

鳌拜这个黑暗与愚昧的守护者,以他凶残的气焰,血腥的手在操纵着朝廷,挟制着皇帝。

鳌拜这个“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武夫,他的血管里流着仍是野蛮、残暴的血液,他的身影像幽灵般的在宫上徜徉,他无论走到哪里,就把杀戮带到哪里,这样,他才感到无比的惬意……

这是大清帝国入主中原之后最黑暗的一天。

鳌拜擅权乱政

京都铁狮子胡同,今天怕是道路最忙碌的一条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大学士、各部院于尚书、侍郎、太常寺卿、光录寺卿王公贵戚、外省总督、巡抚、藩台、臬台……车水马龙,轿影翩跹,拥塞于路。

现在,鳌公府的大门紧闭,由兵丁紧密守卫,因为迎客、办公的时间还没到。人们停住车、轿在等待着。这时朝阳升起照在鳌公府的红漆大门上,那门上鎏金门乳,个个闪射着金光,门前的石狮仿佛亦从睡梦中醒来,张开血盆大口在呼啸山林。

鳌门前有一棵百年老槐,其叶沃若,虬根弥壮,独树乃奇,荫此百尺。槐花的馨香飘出很远,很远……

今天是鳌爷的六十大寿,门上挂着大红纱灯,结上彩绸,充满着吉祥喜气。

大门开启了……

祝寿的人们,抬着、捧着、提着、怀里揣着各自选送的礼品、世上珍奇来孝敬这位当今朝廷最有权势的人物。

康亲王是第一个被通报进宅的,他看见了鳌拜,远远拱手,向他祝贺。在花厅坐定之后,他掏出一个礼单,上面列陈他祝寿礼品细目,微笑着递了上去,说道:“公爷六十大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我这里带上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

“多谢了,多谢亲王费心!”鳌拜捋一下稀疏的山羊胡,骨碌一对小眼睛,客气地说。其实,康亲王来参加祝寿,倒是很头痛的一件事。他对宫中的事看得很明白,鳌拜今日权倾一时,皇上也不在他的目中,诛大臣,斩苏克萨哈……一幕又一幕血淋淋的画面犹在眼前。这样飞扬跋扈要持续多久?他来祝寿,恐有人视他为投靠鳌拜,不来祝寿,他又惹不起鳌拜及其党羽的威严,只好这样保持距离,不作深密往来。

祝寿的人们散去之后,鳌府仍是灯火辉煌一片,这时鳌拜在与他的几个亲信聊天。主题不是祝寿的颂辞,而是围绕皇上行止展开的。这个议题不是鳌拜随便问问,而是他弟弟穆里玛向他提醒的,要注意小皇上和太皇太后的动向。

夜深了,也许他在寿诞上多接受了几杯祝酒,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在这夜深人静之时,他忽然觉得不能小觑这个小皇帝,他的身后是久经宫廷风雨洗礼的铁腕人物太皇太后,他的身边又有熊赐履、魏裔介通晓古今的日筵讲师,联系诛大臣、杀苏科萨哈,他与皇上几次交手,都显示出他有至高无上的尊严,有德有威,不是等贤之辈,不能轻视。

这一天,鳌拜在他的花厅再次招来内密院的大学士班布尔善、吏部尚书阿思哈、侍郎泰必图、兵部尚书噶褚、侍郎迈音达哈,向他们了解小皇上最近的行止。

班布而善说:“小皇上开始亲政好像还有点君临天下的样子,要干点什么大事业,研发教皇上开始经营,最近嘛……好像兴趣转移到别的什么地方了。”

“最近你看到有什么活动?”鳌拜十分关切地问。

同类推荐
  • 开幕瀛洲

    开幕瀛洲

    作为穿越一份子的历史白痴,穿越到了日本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一条兼定身上。他为了能在有生之年能回到天朝上国,不惜铁血手段一统日本战国。
  • 回到明朝当神医

    回到明朝当神医

    刘谨当道,鞑靼进犯,宁王之乱,大议礼……命运多舛的朱明王朝,新旧交替,内忧外患。谁可解救大明?大明明日当如何?一个纨绔子弟被推上了历史舞台,卷入历史的年轮中。我何千军,从前只给人看病,今天我要给大明看一看。我能治人,亦能治国……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大凉有女帝,手绘盛世。数千年历史长河里的书圣、诗仙、枭雄、帝王、神将、谋臣、大儒、祸水红颜……无数妖孽齐聚繁华大世,百花绽放,欲书人间风流。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少年潜渊而起,欲与天公试比高。……已有完本书《宋仕妖娆》、《历史维修工》,欢迎书荒的朋友移步一阅。书友群:421096750
  •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北洋军阀史:直系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北洋军阀史:直系

    对比当时日暮途穷的皖系和仍然在成长期的奉系,直系可以说是满手好牌、最佳配置。毋庸置疑的是,早期的直系军阀是以“长江三督”和曹锟为基础形成的,其真正到达DENGFENG,是在冯国璋去职之后,“长江三督”与曹氏联手,公推曹锟成为直系盟主。当时的直系北拥京畿机要之地、南辖江南富庶之乡,那真是要枪有枪、要饷有饷,更关键的是,曹锟手底下还有个一等一的打手:吴佩孚。直系虽然一直很强大,却从未真正像皖系那样主宰民国的政局。直系更像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开始是陪着袁世凯,后来是陪着段祺瑞,再后来又是陪着张作霖,多少有点儿“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意味,或许这就是好孩子的命运:考试门门一百分,却未必能当上班长。
  • 武则天的贴身护卫

    武则天的贴身护卫

    千古第一女帝?还不是我的小可爱?你反对我老婆当皇帝?喂你一颗长生不老丹,恭祝你早生贵。。额,早登极乐!
热门推荐
  • CountrysideofChina

    CountrysideofChina

    ChinahasavaStterritoryandlonghistorywithgreatdifferencesinnaturalConditionsamongdifierentareasofthecountry.Thebookprovidesadetaileddeionof34selectedvillagesinordertoshowthenaturalandSocialphenomenaofthecountrysideinChina.
  • 平平无奇的初中

    平平无奇的初中

    青春校园小说,作品应该很烂,不喜勿喷,还有:不要催更!!!!
  • 秦汉英烈传

    秦汉英烈传

    以秦末汉初波澜壮阔的那段历史为背景,塑造了张良、刘邦、项羽、秦始皇、李斯、赵高、阎乐等一大批鲜活的历史人物,再现了博浪沙刺秦、沙丘政变、望夷宫之变、鸿门宴、暗度陈仓、十面埋伏等相关的历史事件。
  •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作者认为自己是拿幽默当武器的,她的文字俏皮、轻松、洒脱,嬉笑怒骂皆见功夫,会让读者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思想独特,有人说作者走的是吴思和十年砍柴的路子。这只是一种泛泛的界定,事实上,作者走的是个人主义之路。顺着她的笔迹,读者会走进一个独特清新的思想境界!它引你思考,让你震撼:传统竟可以这样解剖,文化竟可以这样解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个人的长跑

    一个人的长跑

    孙宏平喜欢自己跑步时的样子,在长跑过程中也收获了健康和快乐还有……
  • 全球发展治理与中国方案(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全球发展治理与中国方案(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认为,中国等新兴大国所发起的、以发展为主旨和依归的各项重大创议和举措,包括筹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正在为国际社会引入更加广阔、更具包容性的发展合作机遇,从而促成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为可取、更具可持续性的方向演进。
  • 万界玄修群

    万界玄修群

    被破落天道寄生了。她在张乾体内搭建诸天网络系统,窃取天道道则。因为,她要吞噬其它所有的天道。张乾撸起衣袖,目光灼灼:“咱俩商量个事呗,你做正牌天道,我做无敌至尊,如何……嗯,住我体内,租金多点少点都得意思意思吧……”
  • 仙霸神尊

    仙霸神尊

    虽然我资质极差,但我运气极好;虽然仙路维艰,但挡不住我有一颗成神之心!无论是天材地宝,还是修行法诀,以至于天下财富,泱泱乐土,众仙子公主全归于我,各势力俱臣伏膝下……我就是姚翼,那武威大陆的在世天神!
  • 我家反派可盐可甜

    我家反派可盐可甜

    金阳身为血日之灾,可谓是天底下头号的灾星。世人皆惧金阳,说她茹毛饮血,杀人如麻,残暴不堪。福临一战中,她不顾城中无辜的百姓,带着自己虎狼之军,一夜之间屠尽了城中的生灵,坐实了她天下第一灾星的名号。但崔九真却知道:神武皇帝生下她之后,畏惧她灾星的身份,将不足满月的她丢给了她的养父,扔去了离京城万里外的漠北。她在漠北横行霸道,养父只当她男儿来养。一晃眼十六年过去,养父却死在了福临一战中。她接过养父的军印,嘶叫着要杀光所有的敌人。“漠北军——给我杀!”后她得胜回朝,神武皇帝看中了她身后的漠北军,又将她安置在太子身边,让她以君臣的身份辅佐她的哥哥。金阳这一生都是个悲剧。但金阳没有作为一个头号灾星的觉悟,相反,脑壳里应该成天想着如何杀人夺位的她,却喜欢黏在崔九真身边,喝着他泡的好茶,与他插诨打科,闲来给他唱几首小曲,满门心思琢磨着怎么让他喜欢上自己。金阳宁愿负天下人,也不愿负崔九真一个。崔九真对她看的很透彻,他说金阳就是个疯子,他不会喜欢上金阳的。却不想她转身就嫁给了敌国的太子。崔九真懵了。金阳你个死孩子,你快给我滚回来!那太子不知道你的身份,不然定要杀了你!我喜欢你,我喜欢你……你给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