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4300000061

第61章 博学鸿儒开科取士(1)

晨钟响起了,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照耀着太和殿上,新的一天正在开始。

京都这块古老的土地,在三五百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湛蓝的海湾,潮水带着浪花和泡沫拍打着燕山和太行山,随着时间的流逝,海水退去了,涌来的大量泥沙填平了海湾,终于为华北大平原的北端又延伸出一片大地。“幽燕自浩称雄。左环渤海右抱太行,面襟河济,北枕居庸。苏秦所谓“天府百二之国,”杜牧所谓“不可不为王之地。”

转瞬之间,大清国入主中原五十年有余了,如果把他比做一个人的成长,按先辈孔老夫子所言:已进入“天命”之年了。

京都正值新正,朝廷盛典,由正阳门到畅春园,从朝阳门到卢沟桥,五色锦绘、彩墙、彩坊、彩廊、彩仗、花篱、幡竿、彩门、真是天开景运,金碧相辉,锦绮相错,华灯宝烛,霏雾氤氲,笙歌互起,金石千声,整个京城浸沉在一片节日的喜气洋洋之中

从地北天南涌进一些文人学士,有从旱路骑马、坐轿而来的也有从水路乘船而来,他们进京时,都有礼部、鸿胪寺的官员打着:“肃静、回避”杏黄虎头牌子,他们所乘的车、马、舟船、一律插有“奉旨应试”的旗帜,十分隆重,引来市民万众夹道欢迎,观看。

这些来自各地的文士、大儒,都是前来参加博学鸿儒开科取士,倒不是康熙的发明所创,也不是始于大清祖制的延续,它发端于隋代,兴盛于唐宋之间,每每都有皇帝这样做,在中举进士中再选拔博能者作为国家的专用人才。据说,一次唐太宗取士,看到入朝谢恩勤劳觐贺的新科进士们,高兴地抚掌而笑曰,天下的英雄都收入我的笼子里了。他的话是说,为了巩固国家的政权,他必须选拔一些精英、智者,他心理上感到很大的满足,给他们官做,让他们替朝廷说话、办事,比冷放在下面让他们指手画脚,议政评政,造反好得多。这样,历代皇帝都对取士与战争、祭祀,当作国家大事,繁文缛节与谨慎是无与伦比的。

到了清朝,一个读书人要想为国家做事,进入各级政权衙门,所需必经的道路为郡试、乡试、会试、殿试四大关口,要经过大小十几场甚至更多考场,历经几十年才能达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有的人用了半生精力,满肚子学问入仕的热情,抱憾终生没能跨进这个槛。

康熙二十二年山东淄川有一位禀生,他为了进仕,取得更高的功名,苦读诗书、史书,满怀激情,不辞劳辛并且背着包袱,不远三百多里之外,徒步走到省城参加乡试,他考卷上笔酣墨饱,洋洋洒洒,一泻千里不可收,结果他违背了考试的规矩,“超幅”,被取消了资格。对一个莘莘学子,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好多文友都来安慰他,勉励来年再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乡试被黜,这对一个求取功名,寄情做官的人,不啻是当头一棒,蒲松龄不算年轻了,他已四十多岁。痛定思痛,作了一篇小文《责白髭文》以无限感慨心情,描述半生为求功名遭遇,他写道:

……丁卯秋,自稷门铩羽归,览镜怆然,弥增感愤,因为文以责之,其词曰:“嗟汝白髭,何其不通!拳拳在颊,蚕丝相似,沾喙,鱼剌还同。能化妍而为丑,能使少而为翁。取憎于鸳鸯队里,见笑于佻达场中,官有汝则恶习于大僚,士有汝则厌于文宗。冯唐于此淹蹇,颜驷因而飘蓬。嗟汝白髭兮胡不情,汝宜依宰相,汝宜附公卿,勋名已立,尚不惊汝;我方抱苦业,对寒灯,望北阙,志南溟,尔乃今年一本,明岁一茎,其来滚滚,其出营营,如能别去复来,似荒芜之草划尽犹生,何颜之厚而不一也!责已,嗒然隐几而卧。”

康熙二十九年,蒲松龄经过六七年的调正、奋进,他不甘心科场的失败,又来到了省城参加乡试,考完了第一场,主考认为考得不错,可是这时他病倒了,只好中途退场,尽管这样,他仍心怀大志,又参加第三次乡试,结果都是同第一次一样,无功而返。从此熄灭了他的“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入仕从政愿望。回到家乡洪山蒲家庄,坐到柳树下,一壶清茶,一支笔,一把扇开始他的“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歌”的“写鬼写人,剌贪刺虐”的短篇小说创作中去。

康熙周围的一些大学士们,如张英、高士奇、杜纳、李光地、王鸿绪、魏象枢看到了康熙接受儒家治国学说的文略,心里十分高兴。

现在,康熙认为大规模招揽贤才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宣布举行一次“博学鸿儒”的考试。他指示吏部说,从盘古至今,国之兴盛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润色词章,以备顾问著作之选。朕为政之余,注意礼乐制度,文章教化,通过开科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知识渊博的人,这有利于我们发展文化、教育。我朝入主中原定鼎以来。崇尚儒家,重视道德招贤纳士,这是大家都已经看到了的。有人常常感叹,人才匮缺,是这样吗?四海之广,天地之大,什么样的奇才大儒没有?此次于科凡是学兼优,文辞卓的人都可以参加,在京三品以上的以及科道官员,在外总督、巡抚,布政史、按察吏官员,分别举其知道的人,朕将亲考录用。其余内外名宦,发现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的,直接荐到吏部,务令公正、公平,埋没人才。

事实是这样的,康熙亲政以后,不断收拢、招揽人才,特别是汉族硕学之士,可是收效甚微,他知道这个中原因是很复杂的,当初入主中原时,作为摄政王多尔衮,他指挥八旗大军,在军事上残酷地镇压了江南人民和各地人民的抗争,凡不归顺者“反降”者,“即行剿”,在政治上规定满族贵族的统治权,强制汉人剃头、易服、当奴;在经济上圈占汉人的土地、房屋,强迫投充。他的父亲顺治在世时,作为国君为了维护巩固他的统治,拉拢汉族地主,任用汉族官僚,标榜“不分满汉,一体眷遇”,但只是一种标榜,连顺治自己一看他的周围各衙门奉事,“但有满臣,未见汉臣”。如此下去,必将影响到汉官的积极性和江山社稷的稳定,这是必须调整的,康熙决定把汉族知识分子中学识渊博的大儒们争取过来,为朝廷所用。

康熙谕吏部说:

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润色词章,发备顾问作之选。朕万几暇,游心文翰,思得博学之士,用资典学,……四海之广,岂无硕彦才,学问渊通,文藻瑰丽,可以追踪前哲者。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士,不论已仕未仕,令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将亲试录用。其余内外各官,果有真知灼见,在内开送吏部,在外开报督抚,代为题荐。务令虚公延访,期得真才,以付朕求贤右文至意。

这种旨谕一般来说会起到作用,招引、罗致到一些人才的,但几个国内知名的大儒还在“门外”,康熙认为,特别是当年积极参与抗清复明的人更要宽宏对待,派得力、名望的学者、官员,登门求贤。

一天康熙在畅春园,让顾太监把高士奇、叶方蔼、李光地召来,赐茶、钓鱼,然后交给他们任务,分别下到地方,协同有关省府总巡抚,把山阴隐居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请到北京来欢迎他们共商国是。叶方蔼晓行夜宿,仆仆风尘到陕西。他的大名曾在国内名噪一时,这倒并完全是当年“殿试”“同进士出身”,荣获探花,而是在清初,这个探花只欠一文银,便丢了官,“探花不值一文钱”而流传各地。后来,康熙亲政也为他复了官,作为大学士、起居注官他工作生活在皇帝身边,康熙也很赏识他的文品、人品,外出巡幸要他参加,重要的国事议论也请他参加。等同高士奇、李光地等皇上亲近的文人,这样才把大儒出山的任务交给他们。叶方蔼作为钦差到了陕西,一不访亲,二不探友,他把请顾炎武当做头等大事办,不及抖落风尘,告诉护从人员,备上大礼,去拜望顾炎武。

顾炎武字宁人,号停林,他本名绛,后改名为炎武。

叶方蔼作为昆山望族,同顾家是有来往的。他记得小的时候,随同他的祖父去顾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顾家是个高宅大院,占地几十亩,并排起三所多进式四合院落,宅后还有车库、马厩和佣人下房。他当年站在顾家起脊式门楼,望着脊上的兽物、建筑构件,计拱、大梁,都为他留下了高大、富丽、辉煌的印象,使他更感兴趣的是后园的湖塘,水中叠山,葱茏秀润,苍润嵌空,淡幽静,翠秀多姿。

顾炎武年长叶方蔼一些,最初给他印象是此公风流倜傥,矫骄不矫,关心国事。他青年时期就加入了“复社”,这个社的宗旨抨击明教学法,明朝廷弊政,贪官、污吏,提倡读书,讲求经世致用。

几乎在一夜之间,叶方蔼听到了在清军到了县城时,作为万贯家财的顾家,发生了不幸变故。他弟弟参加了抗清,死于战乱,接着他母亲也因为这种牵连下狱,她在临死告度顾炎武说:“勿事二姓!”

顾炎武深深地记往了母亲临终对他的遗言,此时正值昆山县令杨永言组织乡勇武装抗清,顾炎武出于复仇、复明、抗清,与其“复社”的好友归庄,吴其远等响应,杨永言曾推荐顾炎武到南京去担任弘光小朝廷的兵部司务。他去到南京还不到十天,清兵已渡江,弘光皇帝仓皇奔逃出走,小朝廷就这样很快瓦解了。顾炎武只好又回到昆山参与抗清斗争。叶方蔼还清楚记得,一个雨夜里,有人急促地敲他家的门,进来的是头戴斗笠,身帔蓑衣、打着赤脚的人,进得屋来一看,才知道这是顾炎武,杨永言的抗清队伍被清军打败了,人也四散了,顾炎武逃出后到了他家,借用一些川资,更换了服装,不待天亮就走了。

顾炎武离开他家也离开了昆山,他到哪去了呢?据说,他游历了好几个省,跑遍了南中国,结交了一些文人志士,图谋有朝一日,进得复明。

后来,叶方蔼才知道,顾炎武到了山东邹平长白山下大桑家在那里开荒种地,可是又遭了诬告,被投入进大狱,经友人搭救才得出狱,过了一阵子,他又去山西雁门、五台山。他勤于农耕劳作,奋发读书。这期间他四回入都南京谒明孝陵,六次谒祭明崇祯帝的“思陵”。他于康熙十六年定居华阴。他为什么选择了西北呢?他在给他的族人《与三侄书》中有过这样一段话,认为“秦慕经学,尊士人,持清议”,这些正是他所需要的。则说,作为地理位置,华阴地处关河之北,在这里安居,虽是不出门,亦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发生紧急事端,入山险,不过十里之遥,若有志于四方,则一出门,亦有建瓴之便。他在这里定居下来,读书、研究学问,获得了极大的成绩。

顾炎武曾与友人论学说:“百余看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然不得其解。其实,所谓‘性、命、天’,孟子、老子是很少讲的,而今之君子却常不离口。我认为圣人之道在于“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到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所以他主张“经世致用”,为人要有廉耻要有气节,从而反对空空洞洞的谈论什么“心”、“性”。

叶方蔼会陕西巡抚、华阴知县,找到了顾炎武住处,那是郊外一个荒僻的小山村,他住在一所茅草屋里,门前有一条大黄狗与他为伴。

狗吠惊动潜心写作的顾炎武,他从室内向外问了一句。

“顾先生,我来了。”叶方蔼用家乡话对他说道。

那声音好熟,好亲,可说话人是谁呢?他们见面,相觑半天,顾炎武也不敢认。

“我是昆山叶家的子吉呀!”叶方蔼自我介绍说,于吉是他的字。

“子吉,久违,久违!别来无恙?”顾炎武上前握住了他的手,心情十分激动。”“你怎么来了?”

叶方蔼总算见到了这个“自从一上南枝宿,更不回身向北飞,”坚持不为清朝服务的遗志,坐定之后,一边饮着粗茶,一边叙谈乡情别后,他提起抗清事儿出走,是他祖父接济了川资、衣物,表示感谢。

“有什么感谢话好说,你我同为乡梓,乡友,区区小事,何以挂齿。”叶方蔼向他拱拱手说。

顾炎武虽然隐世埋名,可早已知道叶方蔼供奉朝廷,而且干得不错,皇帝很赏识这个进士,虽然江南奏销案中编修一官被贬,但很快恢复清白,迁国子监司业,再迁侍进,充日讲起居注官,值南书房。可是顾炎武没有问及升迁、朝廷的事,他有意避开,只叙友情不谈时政。

叶方蔼憋不住了,他此行的任务是完成皇帝谕旨,请大儒出山,他赶紧把话转入正题,说明来意。

“你看我已老得这样了,耳不聪,目不明,连村子也不愿出的人了。”顾炎武开腔便婉言谢绝。

“先生”,叶方蔼说,“皇上稽古右文,崇儒兴学”,振起儒风,先生,皇帝派我来请你了!”

顾炎武闭目听着,一句话也不说,脸上的表情有时冰冷,有时嬉谑,他在想什么,想说什么,让人莫测。

“请我?”顾炎武抚掌仰天大笑,他用墨子的话说:“‘一目之视也,不若二手之强也!’皇上能启用儒家治世,这是只有盛世国君才能做到的,我虽逢盛世,已垂老矣,自身料理困难,怎能为国家效劳!”

这位“生而双瞳,中白过黑,读书目十行下”讲求经世大学的大儒,一口拒绝了叶方蔼的美意。

晚上,陕西巡抚在山阴县宴请钦差叶方蔼,准备一桌富有地方特色的食馓子羊泡膜,还有西凤酒,可是叶方蔼无心酒宴,因为他没有想到,这个老同乡一点面子也不给,一口拒绝从政入世,他诚惶诚恐,不知如何向皇帝交差。

陕西巡抚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看到叶方蔼郁郁寡欢,知道是顾老夫子没答应他的要求,便小声说:“我接得吏部发来下的谕旨,为揽贤人,我亲自拜见顾先生三次,后来他以死拒绝,这有什么办法!”

叶方蔼听了只是苦笑。山阴知县还介绍说:“我们山阴有一孝子家境富有,愿巨资请先生为其母写传,遭到了顾先生的拒绝,他说:文不关于经义政理大不足以为也。”

一次,康熙召见大学士徐乾学,问及黄宗羲是怎么样一个人,为何请他出山请不出,给他官不做?徐学乾回答说:“曾经臣弟元文疏荐,可惜他年老不能来。”他不敢说黄的抗清复明思想,如实禀报皇帝。

康熙是个极重人才的人,他说:“可召他来京,朕不授其事,若欲归,当遣官送之。”

“可惜,可叹!”康熙感到没有黄宗羲这样大才,参与国事、文事,实在太缺憾了。

后来,康熙组织修《明史》,遇到问题向黄宗羲请教时,他还是极其认真地作了答,建议说:“《宋史》别立‘道学传’,这是元代儒生陋见,《明史》不当以它为例。”

黄宗羲虽不是为朝廷服务,但在学术上还是严肃、认真、负责地帮助修《明史》的学士官员解疑释难,得到了朱彝尊等人的加倍尊敬、崇拜。

李光地的任务请王夫之,康熙备受重用的几个汉臣大儒相继奔走各地,衔命罗致人材。他来到咸阳,寻到了王夫之处,一进门看到了王夫之自撰的堂联云:“六经现开生面,七尺从乞活埋”。李光地眄视一下,不觉一阵冷吹过,毛骨为之悚然。他硬着头皮向其介绍了朝廷博学鸿儒开科情形,请老先生出来,为国家效力。

王夫之听过沉默着一言不发。

同类推荐
  • 穿越者联盟之三国

    穿越者联盟之三国

    这是科技流小说,关于三国时代的军备竞赛。里面有时间旅行者和很多穿越者……1.诸葛亮:时间旅行者,通过奇门遁甲和时间机器进行时间旅行;2.刘封:学生物的青年,穿越到三国时代,附身在刘备义子刘封身上;3.高干:历史系博士,穿越到三国时代,附身在袁绍外甥高干身上;4.田琦:电子商务从业者,也穿越了,附身到刘表长子刘琦身上;5.蒲元:学化学的,也穿越了,附身到诸葛亮家童子身上;6.……
  • 我家后门通明末

    我家后门通明末

    接到父母出车祸的噩耗,王钦含泪悲痛返回老家。就在他准备收拾果园,准备挑起这个家的时候,却意外发现自家后院门竟然直通明末。自己竟然可以穿梭两个世界,他的人生因此而改变,而门那头的明末世界也悄然发生巨变。百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王钦:不纳粮?本大仙不仅不要粮,还年年给你们发粮食!黄太吉:“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底敌!”王钦:“先从我武装皮卡的车轱辘下爬起来再说!”郑成功:“下海之寸板,都得插上我郑家的旗子。”王钦:“来来来,你往我这铁甲船上插个旗子试试!”荷兰人:“凡是太阳升起的地方,都是我们的!”王钦:看到这个地球仪了吗?整个星球都是我的!本书又名:《我真没在明朝装神弄鬼啊》、《我一个人拯救了全世界》这是一本足够有深(骚)度(操)内(作)涵的历史小说!
  • 漂流在明末

    漂流在明末

    悼文往夕,灾难似是离我们很遥远,沉浸在那枝繁叶茂的新绿里,神州大地繁花锦锦,每一丝过往,都足已令我们欣喜,我们更从不曾想过,会失去你。但就那在那个千百日如一的午后,神州变色,山河垂泪,惊慌无措的我竟不知该如何才能拉住你,任撕痛流过我的天地,心都停止了呼吸,你真的去了吗?伴从我成长的记忆,祖国的大西南,我虽未曾与你蒙面,但我终念,你才是神州沃土的上的苍穹,那梦一样的天空,云一般的畅想。伤痛,为什么是那里。朴实的土地孕育出无华的亲情,中华儿女即便远在千里也能心血相连,亿万万同胞在危难降临的时刻同悲、同悯、同泣、同协。亲人,我们挺直了肩为你送行,天路之上,祝福同往,华夏大地,百折不屈。
  • 武界的余生

    武界的余生

    患有癌症的警察袁中郡穿越武界成废物少爷,且看他用现代知识和奇遇改变命运.
  • 世纪阴谋

    世纪阴谋

    故事阴谋始,亦由阴谋终。一书荒唐史,真真假假中。假托妄史,虚构玄妙,若诸君有感似曾相识,不过是巧合罢了,切莫当真。此书所写乃一孤儿之事。家族因奸人之阴谋而惨遭灭门,而后远遁异域蒙故人相救,从而开启了别样的人生。一段传奇,就此展开!
热门推荐
  • 古仙记

    古仙记

    因果,古今轮回之路。宿命,岁月重叠之人。
  • 百变狐女:盛宠小皇后

    百变狐女:盛宠小皇后

    大婚之夜,她的母亲却与狐夫翻云覆雨。铸就了她——一次错误的结果。本是家族嫡女,天之骄子。绝世容颜,眉间一抹血痕令世人如痴如醉。她却因血统驳杂而备受歧视。不受他人喜爱,不受家族重视,不受人民爱戴。“你怨吗?”“我萧瑜凰,何尝怨过!我只恨我无法与你一起闯天下!”俊美无铸的男人笑了,牵起绝美诱人的小狐狸的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却从未屈服过命运。一身法术,手中剑出,笑傲天涯。且看她如何复仇,拉下仇敌,翻身做主人。与爱她宠她的那人携手共度余生,统领那如画江山!
  • 妖鸣纪

    妖鸣纪

    “风起云涌,天色异变,恐怕这天下,要大变啊!”“师傅,那怎么办?”那被唤作师傅的人转身,沉重地说:“阻止妖后扰乱天下!”此时,一阵雷声惊悚的闪现......
  •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怎么可能存在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怎么可能存在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生活很平淡,我从那个初中开始便已经不再相信喜欢。
  • 生术死书

    生术死书

    一个人族少年的逆世之路,突破轮回,掌控生死。
  • 玉机玄图

    玉机玄图

    幕卫行/作者:霖江南古道腾黄尘,楚乌压莽林。利刃乍出鞘,赤龙奋蹄催。烈酒饮罢仰天啸,风骤四方悲!一剑屠尽尸千横,血溅九霄阴。了事唤娇奴,扶衣跃鞍巾。回眸对莞尔,挽缰射苍云。长歌悠扬震山岳,余音缭绕荡川湄。江湖丽传豪侣景,但闻旧曲不见魂。——————祥兴元年,赣州农民上千余众,在蔡五九带领下起义,攻入南康郡,杀赵同知。元廷命乞住为帅,率精骑五百前往征讨。两军对垒,三次在汀州展开激战。张蔡五九不敌,被执斩首。玉剑书生叶风舟闻讯赶来,救出刘景周和蔡五九之子,并将张子改名叶麟之,欲归隐山林。途中见元廷兵士掠抢少女,押往边陲军营养作营伶。叶风舟便联络妙手书生丰子昌、玄机书生诸葛小星等人,前往营救。遭到小郡主慕容思叶统帅的枢密院禁卫,降元帮派层层阻击。叶风舟初识慕容思叶,便觉她与自己容貌十分相像,细查之下,竟然引出一段旷世情缘。义子叶麟之却与慕容思叶一见倾心,甘愿坠入邪道。时江湖传闻,宋朝直龙图阁学士陈规所著《火器玄图》流传于世。元廷密令小郡主慕容思叶率枢密院禁卫,意图抢夺。叶风舟等人为保前朝玄图,不惜以命赴险。
  • 楚汉新争霸

    楚汉新争霸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孰对孰错自有身后评。彭城之战,羽3万轻骑挫败邦60万精兵,羽对邦曰:“吾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也。”垓下城被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乌江决绝:天之亡我,纵江东父兄怜我,我有何面目见之!结束也是开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重生之神豪

    重生之神豪

    音乐界称欧阳老师为神影视界称欧阳老师为神教育界称欧阳老师为神书法界称欧阳老师为神主持界称欧阳老师为神教育界称欧阳老师为神百姓称欧阳老师为众神之王
  • 天才儿童腹黒爹之神秘奇缘

    天才儿童腹黒爹之神秘奇缘

    他和她在偶然的夜晚发生了事情,可是父母发现却制止。私奔又被发现。迫于无奈男方母亲竟派人把她解决。危难时刻神秘人救了她孩子也保住了。可是却怎么也忘不了他。听闻此事的女方父母十分生气却无可奈何。毕竟父亲公司还得靠他们照顾。只好连忙送她和孩子回法国。可是与此同时他却因为太思念她喝酒引发车祸。导致失忆。7年后回来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他们的那些年之志兰之恋

    他们的那些年之志兰之恋

    列表没有了臭猪,好难过嘤嘤嘤啊啊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