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6600000032

第32章 受了一千九百年冤枉的改革者

——胡适如此看王莽改革(前45—23)

说起王莽,他的形象应该是“头顶生疮,脚下流脓”,缺钱就扒别人祖坟,没事就欺负寡妇一类的角色。好像在历史上他就没干过什么好事,人们常用伪君子、小人、衣冠禽兽等污名秽语来形容他。

一切都因为他篡汉。历史学家对王莽的人品多为贬斥,对他获得政权也多以“盗”、“篡”、“作逆” 、“窃”、“贼”等词语来描述。王莽真的这么不堪?也未必。1922年胡适就在《王莽:一千九百年前的社会主义者》一文中大大地为其抱了一下不平。

班固在《汉书·王莽传》中说:“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岂所谓‘在家必闻,在国必闻’、‘色取仁而行违’者耶?以莽之奸邪,亦是好为闻人,故谗说殄行,不免震惊朕师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王莽是因外戚而起,因为他本人是汉元帝时皇后王政君的侄儿。他为人谦卑,做事身体力行,班固认为他是为了名誉,从后文也可看出作为史家的班固评价人物的正统。他以儒家“在家必闻,在国必闻”标准来评价王莽,什么意思呢?就是看你是否是真正地行正事,还是为了名誉等做个样子。“宗族称孝,师友为仁”,就是说王莽极为孝顺,可以理解为孝敬父母,也可以理解为对家人都很关心,比如尊敬嫂子,照顾侄儿等。

开始时王莽生活俭朴,好学上进,为人谦恭,并结交社会贤达,称孝归仁,为一时人望之所寄。但是班固怀疑他是为了做样子,班固对王莽这样评价是有原因的。王莽称帝,人心思汉,再说汉朝刘邦有白马之盟,说非汉姓不能为王。结果王姓敢夺取他的天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接受不了他。而班固又是东汉人,所以评价王莽早年的所作所为,以夫子之训来疑之,认为王莽是“闻”而非“达”,是“色取仁而行违”,当然这自有他的立场。不管王莽“是达还是闻”,从这段记载来看,早期,王莽看上去还是个仁人君子,这点应该没有疑问。王莽赢得美誉,得到上流社会一致好评,为日后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西汉后期,外戚专权严重,王莽的伯父王凤是当时的大司马,前面也说到当时的皇后王政君则是王莽的姑姑,王莽对他伯父很恭顺,想来王莽在政治方面应该是有所图的。后来,王凤死去,托付王政君照顾王莽,于是王莽开始平步青云。不久在成帝阳朔三年时,王莽成了黄门郎,稍后便当上了射声校尉,成为掌管善射武士的军官。

王莽初上任的时候,大概是为了收买人心,因此勤俭节约,谦恭礼让,常把自己的俸禄和皇帝的赏赐分给宾客,甚至卖掉车马,救济穷人,朝野上下皆赞王莽。其声望之高,超越了伯父王凤。后来的事情就露出了他的野心,就是王充在《论衡》中说的:“纣之恶不若王莽,纣杀比干,莽鸩平帝。”平帝被他毒死后,他立2岁的孺子婴为帝,自己以摄政名义居天子之位,称“假皇帝”。从此以后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后废孺子婴,自称帝,改国号为“新”。

他上台后想有所作为,于是师法周礼,大肆改革。首先制定“井田制”,奴婢改为私属不准买卖,五均赊贷,六筦政策,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控制市场经济,平衡物价,并制定措施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不管是人民生养嫁娶,还是官员的册封、刑罚,还是礼仪和田宅、服饰等,都要依周礼来办,可见王莽复古倾向比较严重。当然还有别的一些改革,就不再赘述了。这一系列改革很显然充满理想化的成分。如果实行速度慢点,还有可能收到好处,但是王莽改革的步伐太快了,且朝令夕改,人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这些改革中的五均六管之制,以及分“王田”、奴婢“私属”不得买卖等,这些政策的目的都是“均众庶,抑兼并”,是属于“社会主义”的范畴。胡适认为那个时代国家的组织还不完备,这种大计划的干涉政策,当然不能收效。还有,他的这些改革无一不触犯了当时势力强大的地主、官僚的利益。他的改革也就是自掘坟墓。不过从发展的角度讲,王莽的改革确实比一般人要强,胡适对此是持表扬态度的。

王莽这个人,有悲剧性的一面,他要锐意改革,但是苦于政治智慧贫乏,不怎么会搞政治,空有一腔想法,不过是理想主义的空中楼阁而已。他在位十五年,把汉朝搞得很不好,后来,全国遭受各种蝗灾和旱灾,结果举国闹饥荒,于是人们再也忍不住了,起来反抗。赤眉、绿林两军将王莽打败,于是王莽从此衰败。刘秀更以一万人大败王莽四十万军于昆阳,自此王莽元气大伤,下台是必然的事了。

历代大多数史家都是诋毁他的,而胡适说:“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定论。他的贵本家王安石虽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申冤了。然而王莽确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我近来仔细研究《王莽传》及《食货志》及《周礼》,才知道王莽一班人确是社会主义者。”其实,王莽为刘秀的光武中兴奠定了一些思想与政策上的基础。刘秀上台,为了巩固政权,也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这与王莽的奴婢私属是一样的目的,都是为了制止奴婢数量的扩大,解决社会上日益严重的奴婢问题。而限制豪强霸占土地,其实也是王莽恢复“井田制”的目的。刘秀在位上的时候能改革成功,王莽的一番折腾,有很大程度上击碎了稳定的既得利益者建立的平衡,客观上为刘秀的改革做了铺垫。

王莽的政策在于他总是着眼于下层,同时也不愿意得罪豪强,他的失败不是如后世很多人所说的他是一个阴谋家、阴险狡诈的小人,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说,他是一个让后人扼腕叹息的理想主义者。他后来之所以被歪曲和否定,完全是受“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传统定论的影响,因为他的后面还是刘姓人的天下。

【名家巡礼】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嗣糜,字希疆,参加留美考试后改名适, 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1949年去美国,后去台湾。1962年,因心脏病去世。他的著作很多,又经多次编选,比较重要的有《胡适文存》、《胡适论学近著》、《胡适学术文集》等。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

    莫扎特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年少时就显示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4岁时开始跟着父亲学习钢琴,5岁时开始学习作曲,6岁时开始在欧洲大陆巡回演出。他留下的作品囊括了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的成就在时代的变迁中愈加辉煌灿烂。
  • 忽必烈传

    忽必烈传

    元世祖忽必烈在一批蒙汉臣僚的帮助下,依照汉法建元改制,所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本书讲述了忽必烈波澜壮阔、传奇辉煌的一生,让读者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
  • 豺狼陷阱

    豺狼陷阱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悍将隆美尔、希姆莱、山本五十六、土肥原贤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出版《步兵攻击》引起元首关注、晋升非洲军长进军北非沙漠、结识冲锋队员加入纳粹组织等。
  • 开拓进取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开拓进取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本书介绍了42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包括推动18世纪化学革命的拉瓦锡、给元素王国立法的门捷列夫、发现大气压力的托里拆利、被命名为频率单位的科学家赫兹、星学之王第谷以及发现海王星的天文双杰等内容。
  • 和珅成败论

    和珅成败论

    纵观和珅的足迹,本书以五个阶段阐述他平步青云的经过,围绕怎样博得乾隆帝的宠爱,而步步升迁,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爵位全方位地展开论述,用一个阶段叙述一步失足沦为千古恨。在写作过程中,也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叙述;由于历史时期的原因,书中也出现文言文与白话文并用,主要体现材料的真实性。同时,在叙述的基础上,是以年为经,以事为纬,条块结合,前后照应。
热门推荐
  • 凤凰劫之还影

    凤凰劫之还影

    逾越阴阳的等待,千百年的执念。穿越时空,惊动天地的恋,只因那一世的情劫。那是尘缘还是梦魇,是劫灰还是炊烟,但永远不灭的又是什么?曼珠沙华应劫而开,涅磐而后重生什么是坚信,什么是情义,什么是权柄,什么是正确,不相信地域之处即是地域。人人都将堕落,无人可以幸免。
  • 时间深处爱着你

    时间深处爱着你

    沐瑜暗恋了当年的学霸校草宋清阳七年,对方一直不冷不热,她却不小心和他的兄弟陆楚珩混成了死党。陆楚珩看她可怜兮兮的模样不禁叹气,“我帮帮你如何?”沐瑜眼中重新现出光芒,“真的???”陆楚珩垂下眸子,“嗯。”沐瑜满心高兴,却没看到他眼中一瞬间的黯然。多年后,沐瑜才明白,对于他们来说,所有口是心非和不敢承认的真相,不过就是两句话,“我喜欢你”以及……“其实,我也喜欢你。”
  • 冷情总裁爱上我

    冷情总裁爱上我

    一次醉酒,她在陌生的房间醒来,他强迫她,成为他的情妇。她是他爱了五年的男人,而他却恨她入骨。爱恨情仇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恩怨纠葛?
  • 魏晋之仙道求真

    魏晋之仙道求真

    本书已停更改写,请勿入内
  • 偏执墨爷的混世魔王

    偏执墨爷的混世魔王

    他祁墨一生,因为情所迷,又因为她一人而亡她凌玉一生,因为情所惑,又因为他一人而归
  • 樱花庄的食梦者

    樱花庄的食梦者

    非常非常综合的东西…...女主,果然还是神田空太比较好吧?..月刊(半月刊)注目,跳坑请三思
  • 前夫我们不约

    前夫我们不约

    她爱他的时候,想方设法嫁给他,他却金屋藏娇,藏的还是自己的妹妹。她认真而努力地拿自己后半生的幸福去赌一个不可能,结果输得体无完肤。凭什么他虐她千百遍,她却还要待他如初恋?等到误会解开,冷酷总裁才知道你自己错怪了自己的小娇妻。那肿么办啊?只能狠狠宠回来,狠狠爱回来啊。“等等,你现在已经是我前夫了,要宠,就去宠我妹妹吧,以后见了我麻烦叫声大姨子。”“老婆,我真的错了,是我眼瞎认错人,给次机会吧。”
  • 神仙必须死

    神仙必须死

    神说他抚养了众生,那么,是谁残杀了众生的父母?仙说他保卫了天地,那么,是谁在吸食天地的灵韵?神说虔诚信仰就能感动他,可是,他没说他是如何惩罚那些忘记上贡之人的!仙说勤勉修道就能与他一样,可是,他也没说那些强大的人都沦为了他的玩偶!神仙高居云端,隶使凡尘众生,圣洁之下,埋藏着污秽,善面之后,隐藏着恶魔......若众生觉醒,神仙的债如何来还?ps:姜南:“以上为支线剧情,嘿嘿嘿才是主.....咳,我什么也没说!”
  • 墨迹

    墨迹

    曾子墨的自传《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一书,清晰地回溯了她在华尔街从事投资银行的巨大成功,进入全球顶级企业并被认定:“不惜代价,一定要雇用”、“因为子墨,我们乐于接受中国女孩。”书中幽默地展现着一个中国女孩的智慧和努力,参与完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操盘新浪上市。在金融事业的巅峰之时,曾子墨毅然放弃令无数人羡慕的高薪工作,加入了自己一无所知的电视媒体行业,几年后,曾子墨在凤凰卫视独树一帜,她的感悟深刻而令人震撼。
  • 墨家军

    墨家军

    春秋时代,周室东迁,王纲解纽,封建体制一变而为列国。霸主制度应运而生,有志之士当下只有两条路,要么辅佐君主,称霸群雄;要么扶弱济贫,造福苍生。由墨翟组织的民间军队——墨家军。他们一个个武艺高强,尤其擅长攻守之道。“守不竟,宁赴死”是他们的宗旨。“救民于水火”是他们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