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37500000001

第1章 母亲逝世周年祭

血亲

半夜醒来,常常再也睡不着,因为梦见母亲。母亲,您离开我已经整整一年,从看您入土之后,我再没到您的坟上去过。今天是您的周年,我在遥远的关外,把无穷的思念和断断续续的记忆写在纸上,作为对您的祭奠。

一年来,在反复回忆中,我才进一步意识到您是多么坚强。世间有一些所谓“铁女人”,您不是铁女人,却像钢铁一样耐得住岁月的磨炼,顶得住生活的重压。

在我的记忆中,您不曾年轻过。母亲生我时三十四岁,在我记事时也不过三十八岁,但我不记得您曾经年轻,似乎您一直就是那个样子,没有什么变化。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在我儿时,在我一害怕就想躲进您怀里的时候,您肯定还没有白发,也没有满脸的皱纹。但在我的印象里,却是从记事开始,直到您离去,四十多年,您的形象似乎是不变的:永远那样默默地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如今的女人还有那样的能力吗?养大五个孩子,吃的,穿的,都要自己一手操办。所谓操办,也与今天大不相同。那时没有人买衣服,也没有地方去买,因为市场已被消灭,因为一切都是凭票供应。所以,衣服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起来的,包括鞋袜,也是母亲自己做的。做鞋要先纳鞋底,要先准备做鞋底的材料:把破布在木板上一层层黏起来,晒干备用。纳鞋底需要麻线,麻线也要自己搓。在夏日的阴雨天,把麻潮湿了,用手在腿上搓,搓成一根根麻线,然后缠起来,系成长长的一串,以备全年之用。在炎夏的中午,人们都睡午觉,您,当然还有许多母亲们,却在树荫里、房檐下搓麻线。在寒冷的冬夜,人们都早早睡了,当我一觉醒来,总是看到您坐在炕上,面对昏暗的油灯,缝缝补补,做着永远做不完的针线活儿。就是这样,我小时候穿的鞋子,竟然是用红绿丝线绣了花的;我的蓝布小褂儿,口袋也是用绿丝线镶边的。生活的艰难没有压倒您,物质的贫困没有压倒您,您仍然那样爱美,那么好强,不愿您的孩子衣冠不整地出现在众人面前,而希望他们穿得整齐、漂亮。我知道,您很骄傲,您看不起那些让孩子露着脚趾头在外面跑的女人,看不起那些有好好的布料却把衣服做得不合体的女人。您说过:孩子是娘的脸。

为一个七八口人的家庭操办吃的,是件容易事吗?在那些饥饿的年月,做饭尤其艰难。今天的人所谓做饭,常常只是下厨房,其他一切都是现成的。甚至青菜都是切好的,水饺都是包好的。在您为一家人做饭的年代,这一切都无法想象。那时候,所谓做饭,需要从头开始,首先要把粮食变成面粉,那么,就要推磨或推碾。如今的年轻人有谁推过碾?有谁推过磨?在我的记忆里,推碾是一件大事,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八口之家,几天推一次碾?大概三两天总要推一次。在夏季阴雨天,地瓜干很潮湿,碾子压着连一点声音都没有,但没有办法,只有久久地、反复地碾压,直到让它成为粉末。母亲总是天不亮就起来摊煎饼,常常一直摊到中午。一家人每天需要多少煎饼?这笔账是不难算的。一尺高的一摞,不够两天吃的,所以就要经常摊。

说起做饭,我想起了柴火。吃的和烧的,历来联系在一起。不知为什么,在那个年代,烧柴总是那样缺。如今的农村,我们的村外,到处都是烂掉的柴草,成堆的玉米秸都烂掉了,没有人要,满地的麦秸,有人干脆点一把火,烧在地里做肥料。而在我的少年时代,人民公社的大地却是连草也不愿长。夏天正午的烈日之下,人们跑到野地里去割草;秋风落叶的早晨,人们奔向村头扫落叶。路边、沟底、崖畔,干枯的草根被女人们的筢子和扫帚收拾得精光。母亲,您永远不失高贵,我不记得你曾混迹于争抢树叶的女人们之中。但是,烧火用的柴草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日复一日的劳作,望不到头的困苦,然而,母亲永远不失风度,从不让人看到自己的困苦和艰辛。而且,您做到了。许多人没吃的,我们有吃的;许多人没烧的,我们有烧的;许多人没用的,我们有用的。即使是在1960年,我们兄弟五个,没有一个饿死。我们没有另外的收入,一切的一切,都归之于我们有个好母亲。这也是您常常为之骄傲的:我的儿子一个也没有饿死。

母亲,您应该骄傲,没有人比您更有骄傲的资格。

在1960年的大饥饿中,小小的村子饿死了那么多人。那时候,全村大约一百户吧。五百人左右。死了几十口。从我们家往北,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不是没有父亲,就是没有母亲,不是死掉了儿子,就是死掉了女儿。一家又一家,大多残缺不全。

我们家没有饿死人。有什么食物来源吗?没有。有什么特别的办法吗?也没有。母亲,您却以独特的方式使我们没有在饥饿中死去。没有什么真正的食物,但哪怕是一把草,一撮树叶,甚至什么也没有,母亲也照常要为孩子们“开饭”。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吃过各种东西,大多数树叶都吃过了,因此留下了一些独有的知识:比如,核桃叶子是不能吃的;枣树叶子是不能吃的;国槐叶子能当饭,但吃多了会肿脸;桑树叶子很好吃,但吃了容易犯困;榆叶最好吃,榆钱是美味;洋槐叶好吃,洋槐花更是佳肴;柳树叶虽然有点苦,但用清水煮了,在冷水里泡一泡,就可以吃了;杨树叶子需要长时间浸泡,否则是很苦的;青蒿、黄蒿、白蒿都是可以吃的,只是要选嫩的,同样需要煮过之后再浸泡……就是靠这一切,母亲把我们养活了,我没有像我的一些同龄人那样倒在野地里被野狗拖走。后来您说过,许多人都死于懒,因为没饭吃,因为水肿,因为一点力气也没有,人们往往倒头便睡,从早晨睡到中午,从中午睡到晚上,越睡越不想起来,结果就再也起不来了。您说:如果没有你们,我也会那样睡过去。

然而,您知道,自己不能那样睡过去,而是必须挣扎。自己不睡,而且不准我们睡。我们总是在吃饭的时间要面对一点吃的,哪怕是一撮树叶,一点草根,但都要按时吃上一点,哪怕只是喝一点清汤。结果,我们没有死掉。

我有一个朋友,直到他的母亲去世,也没有原谅他的母亲。因为在1960年的春天,他曾经被母亲洗净了放进锅里,就在他的母亲外出拿柴的时候,一个邻居的奶奶来串门,把他从锅中抱走了。从此,他就跟着那位奶奶。当他长大之后,母亲无颜见他,他也不再认他的母亲。相比之下,一样是人,我们是多么幸运,面临饿死的威胁,母亲也舍不得把我们送人。当有人向您要一个孩子时,您的回答是:“要是能活下去,就一块活;要是脱不了饿死,就死在一块吧。”

最后,我们活过来了,我们有一个完整的家。

母亲,好日子还没有开始,您为什么这样匆忙地离去?

虽然我从很小就叮嘱自己:要像一个男子汉。但风暴袭来的时候,母亲,我真的很害怕。窗外电闪雷鸣,我只有钻进你的怀里,或者偎依在你的身边。

那时候,母亲是多么强大!

越是风雨中,母亲越是坚强,像一棵树,可以撑起一片蓝天,是避风港,可以为孩子挡住袭向内心的风暴。

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在一次次的劫难中,母亲,您曾经害怕过吗?在我的记忆里,您没有。

我见过许多女人面对劫难而悲痛欲绝,我听过许多女人遇到不幸而大哭大叫。我非常自豪:我的母亲永远不会那样。天似乎真的塌下来了,母亲稳稳地坐在家里,继续搓她的麻线,继续纳她的鞋底,继续做饭,然后招呼孩子们吃饭,一切都似乎算不了什么,日子还要照常过。

当父亲突然成为“反革命分子”的时候,无论什么样的家庭,都会立即感觉到世态炎凉。在威胁面前,在冷眼之中,您一如往常。当一些昔日亲近的人避之如避瘟神的时候,当有人要看这个能够经过一次次改朝换代而长盛不衰的家族垮掉的时候,您却有了站街的闲工夫:吃过饭,收拾完,抱起孙子,领着孙女,上街了。在大街上,您的腰挺得很直。在一次次批斗大会召开的时候,在一次次大喇叭刺耳的狂喊声中,在您的脸上,我只是看到了严峻,那严峻如坚硬的石头。

您不曾软弱过,不曾慌乱过。风暴之中的家呵,尤其是孩子们,因为有这份镇定,无论外面是如何风狂雨骤,心,仍然能够停泊在一片平静的港湾。

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然而,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您本是地主家的娇小姐。

直到您离去之后,我才把零碎的片断连接起来:1921年农历二月初八,母亲出生在益都县城北王家庄一个地主家庭,1939年农历六月二十八,嫁到了也算富裕的我们家。在做姑娘时,母亲过的是富足而舒心的日子。外祖父虽然土地并不算多,但他不是那种贪婪的土财主,而是生活非常讲究,也很懂得享受。说起在娘家的生活,您好像没有经历过什么劳作。我所听到的,只是这样一些事情:如何到东院去搬花盆,如何给花浇水,如何伺候山茶、杜鹃,如何养育佛手、代代,等等。唯一使您骄傲的,是在某个早晨,你们家的一头骡子,谁也无法使它上套,而您抱住骡子的头,就把笼头给套上了,惹得长工直夸三姑娘厉害。我还知道,您刚刚嫁到我们家时,到了应该做饭的时候,就问“几点了”,惹得奶奶和姑姑们大眼瞪小眼,因为我们家那时还没有钟表。尽管作为长房长孙的我的瑞玉大哥已经戴上了手表,骑上了自行车,但我们那个家,与母亲的家相比,大概真的有点土气。

从这些,我知道您有个比较幸福的青少年时代。我为此而略感欣慰,因为有这样一段,还算上天对您不太薄,母亲的生命历程中并不只是艰难困苦。我曾经计算过,十八岁以前,母亲是幸福的,从十八岁到二十八岁,虽然尝到了做媳妇的辛酸,但物质生活不算窘困。从二十八岁开始,作为地主的女儿,增加了一份精神上的重压。但一直到1957年,日子还不算太难过。在母亲的生命历程中,最难过的应该是1958年到1978年,也就是从三十八岁到五十八岁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母亲从一个娇小姐,成了一个含辛茹苦而且能够支撑一切的坚强母亲。1978年之后,各种压力慢慢消失,母亲得到了解脱,苍老的脸上终于常常出现笑容。

这样算账,我心里似乎好过一些,因为无论如何,您的早年和晚年都不算苦。然而,在那个中间段落,痛苦太多太多。仅仅因为母亲,我也不会忘记那个年代,不会宽恕那些制造苦难的人。

安息吧,母亲!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精选集

    曾国藩家书精选集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的“三不朽”之说。《曾国藩家书精选集》是曾国藩在戎马倥偬、公务繁忙之余,写给家人子弟的书信。曾氏家书行文随想面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灼见,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一部家书足可以体现曾国藩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 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一书主要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作品,分“东篱”“结庐”“人境”“心远”“忘言”“相与”6个部分共75篇文章。其中,有自然生活的白描,也有自我情感的流淌,作者对具象生活的讴歌与感悟,其实是对人生种种的意象理解与表达,人世间纷繁芜杂的对立无处不在,而他又企图通过文字来消解这种对立。他笔下的“溪坪”是他多年前“逃离”的地方,却又像是每一个人身体的出发地和心灵的归宿地。全书以散文随笔为主,语言冲淡,极富韵律的美感;情感细腻,直达人性最柔软的区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体现了作者对文字的热爱与虔诚。
  •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当代中国工人在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创作了数量惊人的诗篇,其中的佳作和许多知名诗人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但这部分文学成就被严重忽视和低估。譬如19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重要的诗歌选本,工人诗歌基本是缺席的,在当代文学史的主流叙述中也难觅其踪影。这部诗集的作者是这样一批特殊的工人,如巷道爆破工陈年喜、酿酒工人绳子、失业不久的薄膜厂流水线工人乌鸟鸟、炼钢厂工人田力、建筑工人铁骨、农闲时的锅炉工白庆国、十四岁就开始打工的服装厂女工邬霞、羽绒服厂的填鸭毛工彝族小伙吉克阿优、在大地深处工作了近三十年的煤矿工人老井,以及不久前堕楼辞世的富士康工人许立志……
  • 藏在宋词里的趣事

    藏在宋词里的趣事

    本书以文化繁荣的宋朝为时代背景,精选宋词中的经典之作,将李煜、柳永、晏殊、李清照、苏东坡、秦观、辛弃疾等二十位宋词大家的生平事迹娓娓道来。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详细解读,在古意盎然的叙述中融入清隽的感悟,让读者走进宋词背后那些有趣的人和事,领略古人的风采和神韵。
  • 梁晓声文集·散文7

    梁晓声文集·散文7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夏日熏衣草

    夏日熏衣草

    在初中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人,但是我希望我一回头你还在我的身后守护这我,不离不弃,终于我鼓起勇气想对你说我爱你,而你的回答却是傻瓜,我已经喜欢你很久了,你不知道吗?
  • 九万

    九万

    懒人一个的富贵少爷脑子突然被门夹了,搞了一出离家出走,从此一去不复返。1.慢热,也可能根本热不了。2.另外作者也记不住设定,有bug提出来。3.作者是个辣鸡,文笔不行,剧情……没这玩意儿,尽量不套路(瘫)。
  • 恶魔的双手

    恶魔的双手

    一名普通的中学生从恶魔手里逃出成为女强人的故事
  • 仙索记

    仙索记

    一少年偶得一仙珠,看他如何利用仙珠在修仙路上求索,仙路艰难,如何小心翼翼的成为修仙界中的传奇。写作只是业余时间,更新每天不多,一更或两更,但是更新稳定的,有些不足,大家谅解。希望多点收藏和点击。
  • 云朵上的歌

    云朵上的歌

    钢琴少女唐云朵和哥哥夏时,妈妈唐欣在生活在一个叫长乐的城市。可是她的记忆,有十年空白。在寻找记忆的途中,她认识了大明星曲方歌,自此一切开始转变——夏时的真实身份,唐欣的欲盖弥彰,好友的躲躲藏藏。十年的记忆背后到底暗藏了一个怎样的秘密?她与哥哥夏时,曲方歌又陷入怎样的感情漩涡中……
  • 非典型后宫

    非典型后宫

    新帝选秀,我从今开始入宫,至死方休。我将不宫斗,不搞事,不争宠我将不求真爱,不求自由我将尽忠职守,生死于斯。我是养心殿门口的雕像,御花园庭院的幽灵。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后宫,今日如此,日日皆然。——这大概是入宫前的秦婉琬内心os(原梗是冰火里的守夜人誓词)(其实这是篇沙雕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PS:每一章的章节名就是当章的视角
  • 异界九死神功

    异界九死神功

    九阴真经在手,九阳真经我有。九阴九阳合一,九死神功纵横!大学生杨天意外穿越到一个魔法与斗气的世界,凭借武林绝学,开始了充满旖旎和惊心动魄的强者之路……
  • 林家女上位记

    林家女上位记

    林家有女初长成,林黛觉得自己很是符合大家闺秀的标准,一场意外,谁来告诉她,她那个原本对她冷淡的老爹是怎么回事?变了,一切都变了,等等!让我来捋捋,为啥我那黑心老爹突然就对我这么好?还说让我飞上枝头当凤凰,林黛表示,您还是去找二妹吧!
  • 羲族再生

    羲族再生

    这是一个最悲惨的时代,高官显贵,美女名媛,变成了择人而噬的猛兽,礼乐崩溃,道德沦丧,人族灭亡,百族复生。这同时又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枷锁被打破,阶级在重建,持道者当生,弃道者则亡,人人都可以在最自由的天空中,争取属于自己的一线生机,...................一个普通城市的少年如何背起苍穹之念,返祖成羲,征战世间,迎战百族,再造辉煌此文简单,不种马,不后宫,仅仅是一个求道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