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4900000035

第35章 个人心理中的家庭

在这一章里,我想讨论家庭关系对于个人性格的影响。

这个题目可以分成三部分:对孩子的影响,对母亲的影响,对父亲的影响。当然,这三部分很难截然分开,因为家庭是一个严密的组织单位,所以凡是可以影响父母的,同时也可以影响孩子。尽管如此;我还是打算把这个问题分成三部分来讨论,而且自然应当从孩子开始,因为每一个人在成为父母之前,在家庭中都是孩子。

如果我们相信弗洛伊德的话,那么孩子对于其他家庭成员的情感,似乎有点敌对的特点。一个男孩恨他的父亲,因为他把父亲视为他的情敌。他对他的母亲怀有一种为传统道德所极其憎恶的情感。他恨他的兄弟姐妹,因为他们吸引了父母的一部分注意力,而他只希望父母的注意力能够全部集中在他一人身上。在以后的生活中,这种混乱情感的后果是极复杂、极可怕的,好则同性恋,坏则狂躁症。

弗洛伊德的这种说法并没有引起多大恐慌,这很出乎人们的意料。

诚然,一些教授由于相信这种学说而被开除,并且英国警察当局竟把当代杰出的人物霍默·莱恩送去流放,原因是他实行了弗洛伊德的学说。

但是,由于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影响,人们对于弗洛伊德强调性的作法,比对他关于婴儿仇恨心理的描写更要感到震惊。因此,我们对于弗洛伊德有关孩子情感的观点的真伪,必须做出公正的评价。首先我要承认,最近几年有关孩子的大量试验使我认识到,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所含有的真理比我以前所想象的要多得多。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仅代表真理的一个方面,而且就是这个方面,只要父母们多少有点知识,也会很容易变得极为普通。

让我们先从俄狄浦斯的情结谈起。婴儿的性欲无疑比弗洛伊德之前的任何人所想象的都要强烈。我甚至认为,异性爱在婴儿时代比我们从弗洛伊德的着作中所看到的还要强烈。一个不明智的母亲很容易完全无意识地使年幼儿子异性爱的情感集中在她身上;而且毫无疑问,如果真是这样,弗洛伊德所指出的那些恶果也许就会产生。然而,如果母亲的性生活是满意的,那种事情就很可能不会发生;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她用不着向她的孩子寻求那种只应从成年人那里得到的情感满足。纯洁的父母之冲动是一种抚养孩子的冲动,它并不要求从孩子那里得到爱情;因此,如果一个妇女在性生活中是快乐的,她会主动避免从孩子那里要求一切不正当的情感上的反应。因此,一个快活的女人也许要比一个不快活的女人更能成为贤良的母亲。然而,没有一个女人能够保证她永远快活,所以在不快活的时候,她应当有一定的自制,以避免向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这种自制不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以前它的必要性并没有被人们认识到,因此母亲对于孩子的那种过分的爱抚行为被认为是十分正当的。孩子的异性爱的情感可以从其他孩子那里得到自然的、有益的、天真的发泄。这样,异性爱的情感就成了游戏的一部分,而且这种情感会像一切游戏一样,为将来的成人活动做好准备。一个孩子在3岁或4岁以后,为了他或她的感情发展,需要有其他两种性别的孩子做伴,不但需要有年龄比他大或小的兄弟姐妹做伴,也需要有同龄人做伴。现代这种纯粹的小家庭对于孩子早期的健康发展显得过于呆板和禁闭,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孩子的环境中不应有这种成分。

不但母亲会在孩子中产生不应有的情感,女仆和保姆以及以后的女教师也很危险,甚至更加危险,因为她们在性的方面是如饥似渴的。教育界的权威们认为,凡是和孩子发生关系的,应当总是那些不快活的老处女。这种观念表现出他们在心理学方面的无知,因为任何一个认真观察过孩子心理发展的人都不会产生这种观念。

兄弟姐妹的妒忌在家庭中是非常普遍的,在以后的生活中,这种妒忌有时还会造成杀人狂和较为严重的神经错乱。这种情况并不是很难避免的,当然轻微的形式除外,条件是,父母和其他照看孩子的人能够花费些精力控制他们的行为。当然,我们绝不能有偏爱之心——对于玩具、待遇和关心,我们必须十分公平。在新的弟弟或妹妹出生时,我们必须防止其他孩子误认为他们对于父母不像以前那样重要了。如果有严重的妒忌事件发生,我相信,那是因为这些简单的措施没有受到重视的缘故。

因此,如果我们要使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我们就应当具备几种必要的条件。父母,尤其是母亲,必须尽可能使自己的性生活快乐。父母双方都要避免与孩子发生那种会引起不适合于孩子的反应的情感关系。在兄弟姐妹中一定不能有薄有厚,而应完全公平地对待他们。孩子三四岁以后,家庭不应成为他们的唯一环境,而要让他们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与同龄孩子的交往中。如果有了这些条件,我认为,弗洛伊德所担心的那些恶劣后果就很可能不会发生了。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的情感是正当的,这情感无疑会促进孩子的发育。那些得不到母亲的热烈情感的孩子,往往是瘦弱而神经质的,而且多有偷盗癖。父母的爱情能使孩子在这纷乱的世界里感到安全,并使他们获得进行实验和在周围环境中探险的勇气。使孩子感到自己是热烈爱情的客体,这对于孩子的精神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会本能地感到他是孤弱的,需要得到只有爱情才能提供的那种保护。如果想让孩子长成一个快乐、大度、无畏的人,那这孩子就需要从他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温暖,而这种温暖只能来自父母的爱情。

明智的父母还能为他们的孩子提供另外一种帮助,虽然直到不久前他们还几乎从未这样做过。这就是,他们可以通过最好的途径向孩子们介绍有关性和父母身份的事实。如果孩子们了解到性是存在于生育他们的父母之间的一种关系,他们就会知道性的最崇高的形式和性的生物上的目的。过去,他们最初了解到这个问题时,总是把它当成下流的笑话和令人难于启齿的快感的根源。这种通过秘密而又猥亵的谈话所得来的最初的启示,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结果,孩子们从此就很难对任何与性有关系的问题具有高尚的态度了。

如果要确定家庭生活总的来说是应当有还是不应当有,那我们自然需要研究以下两种仅有的实际方案:一、母权家庭;二、类似孤儿院的公共机构。使任何一种方案变成制度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现在假设这两种方案都已实施,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它们对于孩子的心理影响。

先从母权家庭开始讨论。我们假设孩子只知道母亲,女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得到孩子,而不必希望父亲对孩子有任何特殊的兴趣,而且也不必选择同一个父亲去产生不同的孩子。如果经济安排是令人满意的,孩子会不会因这种制度而受苦呢?父亲对于他的孩子能有哪些心理上的用处?我认为,那最重要的用处也许在于我们上面所提出的一点,就是把性和夫妇的爱以及生育联系在一起。另外,在脱离儿童初期之后,要是我们能使孩子不但和女性的人生观接触,而且也和男性的人生观接触,那将是有益处的。从知识角度出发,这种接触对于男孩尤其重要。同时,我还认为,这种益处并非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据我所知,那些在婴儿时期失去父亲的孩子,一般说来,并不比其他孩子坏。毫无疑问,有一个理想的父亲要比没有强,但是许多父亲远非理想,所以没有他们,对于孩子也许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以上所说的依据于这样一种假定,即我们有着一种与现在截然不同的风尚。如果存在着某种风尚,孩子就会因我们破坏那种风尚而感到痛苦;因为对孩子来说,恐怕没有什么能比让他们感到自己与众不同更痛苦的了。这是针对当今社会的离婚而言。一个过去有父母双亲,且与他们感情深厚的孩子,会因父母离婚而失去全部安全感。的确,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产生恐惧和其他类型的神经错乱。一旦孩子对父母双方都产生了深切的依恋之情,那么父母分离的时候,他们就负有极大的责任。因此,我认为,一个没有父亲的社会,对孩子来说,要比一个时常发生离婚的社会好得多,尽管离婚仍被认为是一种个别现象。

按照柏拉图的意见,不但要让孩子脱离他们的父亲,而且也要脱离他们的母亲。对此,我是不敢苟同的。鉴于上述理由,我认为,父母的爱情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即使孩子仅从一方父母那里得到爱情已经足矣;但若连这一方父母的爱情也得不到,那就太令人遗憾了。从性道德的观点出发(仅就与我们现在最有关系的一点来说),重要的问题是父亲的效用。对于这个问题,虽然很难做出绝对肯定的回答,但结论似乎应当是,在幸运的情况下,父亲是有一定用处的;而在不幸运的情况下,他很容易由于专横、暴躁和好斗变得害远远大于益。因此,从孩子心理的角度上看,那种赞成父亲的说法不是非常有力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家庭在母亲心理中的重要性是很难估量的。

我认为,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女人通常都具有某种希望男人保护的本能上的趋向已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从类人猿遗传下来的感觉。在我们现在这样一个多事的世界上,一个认为自己用不着这种保护的女人大概具有某种不正常的好斗心和自负心。然而,这种感觉只是部分本能的。如果国家能给怀孕和哺乳的母亲及孩子以足够的照顾,这种感觉就会大大减弱,有时甚至会完全消除。我认为,废除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对妇女所造成的主要危害是,它将减少她们与男人发生性关系时所具有的那种亲密感和庄重感。一种性从另一种性中学到知识,这是人类结构的事实,但是单纯的性关系,即使它是热烈的,并不会因两性间的教训而得到满足。在抚养孩子这一庄严事业中的合作,以及历时多年的伴侣生活,可以形成一种对双方都很重要和丰富的关系。这种关系比男人对孩子不负责任时所具有的那种关系,要重要和丰富得多。但我并不认为,那种生活在纯女性的环境中或者很少与男性接触的母亲,从情感教育的观点上看,能像那种有幸福的婚姻并在一切事情上与丈夫合作的母亲那样疼爱孩子(个别情况除外)。然而,人们也必须看到许多与此相反的情形。

如果一个女人在婚姻中是极不幸福的——这决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她的不幸福感会使她在与孩子的关系中很难具有那种正常的情感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她与孩子的父亲分开,她无疑能成为一个更好的母亲。我们因此而得出一个极普通的结论,就是幸福的婚姻是美好的,不幸福的婚姻是丑恶的。

说到个人心理中的家庭,那最重要的问题是,家庭对于父亲的影响。我们已经反复指出过父权及其伴随而来的热情的重要性。我们看到了在与父权家庭的发展和妇女的屈从地位紧密相关的古代历史中父权所起的作用。所以,我们由此可以断定,父亲的情感具有极为浓厚的热情。由于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原因,这种热情在那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中总不如在其他一些地方那样浓厚。在罗马帝国时代,那些上层社会的罗马人显然是没有这种情感的,而当今时代不少有知识的人也是几乎或者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情感。然而,绝大多数人还是有这种情感的,即使在最文明的社会中也是如此。男人所以结婚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而不是因为性的缘故,因为男人不结婚照样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性满足。有一种理论说,求子之心在女人中比在男人中普遍。但是据我本人的印象,情况恰恰相反。在绝大多数现代婚姻中,孩子乃是女人对男人欲望让步的产物。无论如何,女人生孩子总要面对分娩的痛苦和丧失姿色的可能,而男子则可不必为此担忧。男人所以要限制家庭的发展,往往是由于经济的缘故。当然,女人也有这种原因,但是她还有自己所特有的原因。那些有职业的男人为了能以他们那个阶层认为必需的昂贵资金使家庭受到教育,他们情愿承受物质享受方面的损失。当我们联想到上述现象时,男人求子欲望之强就显而易见了。

如果男人享受不到目前父亲的地位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是否还想要孩子呢?有些人说,如果男人不负责任,他们会不顾一切地生孩子。

我不相信这种说法。一个希望得到孩子的男人也会希望得到孩子带来的责任。在普遍实行避孕的今天,男人有孩子往往不只是他追求快感时的意外事件。诚然,无论法律怎样规定,男女总是需要一种永久性的结合,因为只有在这种结合中,男人才能享受到那来自父亲身份的乐趣。

但是如果法律和习俗都赞成孩子仅属于母亲的观点,妇女就会觉得任何与现有婚姻相似的事情都会侵犯她们的独立,而且会给她们对于孩子的绝对占有权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为本来她们是可以独自享有这种占有权的。因此,我们应当明白,男人不可能会经常成功地说服女人放弃法律所赋予她们的权利。

在上一章,我们已经谈到过这种制度对于男性心理的影响。我相信,这种制度将会极大地减少男女关系中的庄重性,使男女关系越发成为一件单纯的乐事,而不是一种有关心灵、理智和肉体的密切结合。这将使人们之间的一切关系都变成一种不足挂齿的区区小事,以致男人都把自己的热情集中在事业、国家或与个人毫无关系的事情上。当然,这种说法有点太笼统了,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大区别,而且被一个人视为大逆不道的事,在另一个人眼里却可能是天大的好事。我认为(虽然我在提出这些观点时有些踌躇),消灭作为公认的社会关系的父权会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淡漠乏味而且无关紧要,最终会引起厌烦和绝望情绪的缓慢增长,其间生育将逐渐趋于消灭,人种将留待那些仍保持旧习俗的群体来补充。我认为,厌烦感和轻浮之举都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人口减少的问题可以通过付给女人足以担负起母亲职责的金额来解决。如果军国主义总像现在这样强大,这些情况大概是要很快实现的。

但是这一思想属于下一章将要讨论的人口问题。因此,我现在就不再多说了。

同类推荐
  • 69道灵性鸡汤

    69道灵性鸡汤

    所罗门之冠,一份哲学,祷告之手,人生没有机关神迹……阅读这些值得深思的美文,就是服用一道一道的心灵鸡汤。给心灵一些养分吧!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的心灵累积劳苦重担,何不静下心来阅读本书所提供的68道心灵鸡汤,让疲惫的心重新给力。
  •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亲情感恩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亲情感恩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感恩亲情,是我们情感存在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会感恩亲情的人,无疑是一个善良的人。
  • 书立方4-中华传世格言

    书立方4-中华传世格言

    本书从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各种著作中遴选出与现代人生活情趣相关的条目,分为格物、成事、处世、人心、修德、交友和养生等板块。每条格言下都设有出处、释义和延伸阅读等栏目。
  • 让人无法说“NO”的60个攻心说话术

    让人无法说“NO”的60个攻心说话术

    本书撷取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典场景,解读探究人心的策略、诀窍,教给你最实用、最精妙的攻心说话术,使你像心灵魔法师一样,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得体、有效,深入人心,让你成为最有魅力、最受欢迎的人。
  • 总有一种宁静,让你听到生命的盛放

    总有一种宁静,让你听到生命的盛放

    不管是“世界如此险恶”,还是“世界如此浮躁”,当下的社会和时代,都无法让人放下奔波和焦灼而去淡然生活、御风而行,因为现实充满了各种诱惑、陷阱、迷乱和争执,由此人们心中装载着过多的悸动和浮躁,生活里灰霾漫布。比如我们常常坐卧不宁;我们常常心不在焉;我们常常没有耐心做完一件事;我们常常计较自己做得太多,得到的太少;我们常常感到身心疲惫……怎么办?要学会静心!
热门推荐
  • 我的剑道有点稳

    我的剑道有点稳

    在万界山这片土地上,开启灵脉便可成为修行者,陷入身世之谜的叶泫在师父的逼迫下,不得不下山寻找自己的身世,开启自己的修行之路……
  • 茫生

    茫生

    会不会有些时候,你觉得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真实?如果存在一个高维度的高级文明,他们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如果他们可以通过某些方式为你的大脑输入一些记忆,并且完美地制造出经历那些事情而留下的所有痕迹。那么,你要如何证明,这个世界不是在五分钟之前被创造出来的?茫茫人生,究竟什么才是真实?
  • 嫁入豪门的女人

    嫁入豪门的女人

    唐子晏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脏乱阴暗的小巷里,她正和一只狼狗抢东西吃,那时候她身材瘦小衣衫褴褛蓬头洉面,只有一双眼睛像葡萄一样黑亮。污黑的小手攥着面饼的一角死死的不撒手,为了那一点不足以裹腹的食物而拼尽全力,甚至是性命。后来,唐子晏经常梦到那个小女孩,梦到那双黑溜溜如星辰般闪亮的眼睛。再后来,他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车祸,整个车子被挤压得惨不忍睹,按常理来说,里面的人肯定就没命了,可他却只受了一点轻伤,被人从车里救出来之后摸了摸兜里的护身符,眼里的光忽明忽暗。那一年,他十八岁。那个女孩,六岁。他是唐家大少爷,她是街边小乞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带着系统都市游

    带着系统都市游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看杨戬如何笑傲都市。
  • 85公斤的我如何减肥成功

    85公斤的我如何减肥成功

    减肥攻略,亲测有效。D·S.帕伊斯,澳大利亚和美国亚马逊上的畅销作家。已经完成出版12本著作。其中《一个真实的故事——你可以像我一样从85公斤减到68公斤》以及《诗集——卷一》热销不断。虚构类的著作有《不可思议的圣诞节》、《心事》等。
  • 浮生辞

    浮生辞

    文艺版简介:九重天之上,他伴她五百年,她得以喜乐无忧。小淮山之上,他陪她一世,她得以笑颜重现。她倾心相付之时,他却另娶旁人。她与他将何去何从?逗比版简介:身为废柴好不容易遇到个完全满足自己未来夫君形象的人,怎么能不撩一下呢!结果,WTF,他是那个骗了我五百年的上神,她能要求退货嘛!简洁版简介:一个帝君和上神的爱恨纠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与天长毋

    与天长毋

    可有人比她更倒霉,一失足掉到古代,醒来就被仇家追杀,好心救个人都可以被卷入江湖纷争。对此,她只想说:我无语……常言道正邪不两立,面对江湖中逐步掀起的灭魔风波,她表示自己只是个路人甲和乙,完全没有存在感,大家可以直接忽略她。她很怕死,只想带着她脆弱的脑袋,躲的远远的。然而天不随人愿,在一天一天的成长中,她渐渐的迷失了自己的心。作为一名不太称职的医者,她医得了别人,却治不了自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傲龙谱

    傲龙谱

    怒血冲霄起,护国安民除奸逆。边陲之地的落魄少爷,身负罪血烙印,永世不能习武。却在一次坠落魔山之际熔炼了一枚六角形铁牌,从此以后脱胎换骨,一飞冲天!凶狂残暴的血翅蜈蚣、鬼魅妖异的阴灵邪魄、强横霸道的凶禽异兽、倾城绝色的雪域丽人、浩淼无尽的洪荒古族、傲气凌云的域外异界……欢迎进入这么一个瑰美绚丽、热血沸腾的玄奇世界!傲龙谱书友群:117649548,希望诸位与血色共同成长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