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6900000025

第25章 大禹谟(5)

[疏]“曰若”至“曰俞”正义曰:史将言皋陶之能谋,故为题目之辞曰,能顺而考案古道而言之者,是皋陶也。其为帝谋曰:“为人君者当信实蹈行古人之德,而谋广其聪明之性,以辅谐己之政事,则善矣。”禹曰:“然。”然其谋是也。“此当如何行之?”皋陶曰:“呜呼!重其事而叹美之。“行上谋者,当谨慎其己身,而修治人之事,思为久长之道。又厚次叙九族之亲而不遗弃,则众人皆明晓上意,而各自勉励翼戴上命,行之於近,而可推而至远者,在此道也。”禹乃拜受其当理之言,曰:“然。”美其言而拜受之。传“亦顺”至“之则”正义曰:二谟其目正同,故云“亦顺考古道以言”也。尧舜考古以行,谓之为“典”,大禹皋陶考古以言谓之为“谟”。“典”、“谟”之文不同,其目皆云考古,故传明言其意:“夫典、谟,圣帝所以立治之本。”虽言行有异,皆是考法古道以成不易之则,故史皆以“稽古”为端目。但君则行之,臣则言之,以尊卑不同,故“典”、“谟”名异。禹亦为君而云“谟者,禹在舜时未为君也。顾氏亦同此解。皋陶德劣於禹,皆是考古以言,故得同其题目。但禹能“敷于四海,祇承于帝”,皋陶不能然,故此下更无别辞耳。传“迪蹈”至“其政”正义曰:《释诂》云:“迪,道也。”声借为导,导音与蹈同,故“迪”又为蹈也。其德即其上“稽古”,故曰“其,古人也”。而臣为君谋,故云“言人君当信蹈行古人之德”,谓蹈履依行之也。“谋广聪明”,“聪明”者自是己性,又当受纳人言,使多所闻见,以博大此聪明,以辅弼和谐其政。经惟言“明”,传亦有“聪”者,以耳目同是所用,故以“聪明”言之。此“曰”上不言“皋陶”,犹大禹为谋,“曰”上不言“禹”。郑玄云:“以皋陶下属为句。”则“稽古”之下无人名,与上三篇不类甚矣。传“叹美”至“之道”正义曰:案传之言以“修”为上读,顾氏亦同也。传“言慎”至“此道”正义曰:自身以外,九族为近,故慎修其身,又厚次叙九族,犹尧之为政,先以亲九族也。人君既能如此,则众庶皆明其教,而各自勉励翼戴上命。昭九年《左传》说晋叔向言“翼戴天子”,故以为“翼戴上命”,言如鸟之羽翼而奉戴之。王者率己以化物,亲亲以及远,故从近可推而至于远者,在修己身、亲九族之道。王肃云:“以众贤明为砥砺,为羽翼。”郑云:“厉,作也,以众贤明作辅翼之臣。”与孔不同。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叹修身亲亲之道在知人所信任,在能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言帝尧亦以知人安民为难,故曰:“吁!”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爱****归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佞人乱德,尧忧其败政,故流放之。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孔,甚也。巧言,静言庸违。令色,象恭滔天。禹言有苗、驩兜之徒甚佞如此,尧畏其乱政,故迁放之。

[疏]“皋陶曰都在”至“孔壬”正义曰:皋陶以禹然其言,更述修身亲亲之道,叹而言曰:“人君行此道者,在於知人善恶,择善而信任之;在於能安下民,为政以安定之也。”禹闻此言,乃惊而言曰:“吁!人君皆如是。能知人,能安民,惟帝尧犹其难之,况馀人乎?知人善恶,则为大智。能用官,得其人矣。能安下民,则为惠政,众民皆归之矣。此甚不易也,若帝尧能智而惠,则当朝无奸佞,何忧惧於驩兜之佞而流放之?何须迁徙於有苗之君?何所畏惧於彼巧言令色为甚佞之人?”三凶见恶,帝尧方始去之,是知人之难。传“哲智”至“归之”正义曰:“哲,智”,《释言》文。舍人曰:“哲,大智也。”无所不知,知人之善恶,是能官人。“惠,爱”,《释诂》文。君爱民****归之。传“孔甚”至“放之”正义曰:“孔,甚”,《释诂》文。上句既言“驩兜”、“有苗”,则此“巧言令色”共工之行也,故以《尧典》共工之事解之:“巧言,静言庸违”也,“令色,象恭滔天”也。“孔壬”之文在三人之下,总上三人皆甚佞也。“苗”言其名,“巧言令色”言其行,令其文首尾互相见,故传通言之:“禹言有苗、驩兜之徒甚佞如此,尧畏其乱政,故迁放之。”传不言共工,故云“之徒”以包之。“迁”与“忧”、“畏”亦互相承言,畏之而忧,乃迁之也。四凶惟言三者,马融云:“禹为父隐,故不言鲧也。”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言人性行有九德,以考察真伪则可知。行,下孟反,注“性行”、“行正直”之“行”同。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载,行。采,事也。称其人有德,必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以为验。

[疏]“皋陶”至“采采”正义曰:禹既言知人为难,皋陶又言行之有术,故言曰:“呜呼!人性虽则难知,亦当考察其所行有九种之德。人欲称荐人者,不直言可用而已,亦当言其人有德。问其德之状,乃言曰其德之所行某事某事。以所行之事为九德之验,如此则可知也。”传“言人”至“可知”正义曰:“言人性行有九德”,下文所云是也。如此九者考察其真伪,则人之善恶皆可知矣。然则皋陶之贤不及帝尧远矣,皋陶知有此术,帝尧无容不知;而有四凶在朝,禹言帝难之者,尧朝之有四凶,晦迹以显舜尔。禹言惟帝难之,说彼甚佞,因其成败以示教法,欲开皋陶之志,故举大事以为戒;非是此实甚佞,尧不能知也。顾氏亦云:“尧实不以此为难。今云难者,俯同流俗之称也。”传“载行”至“为验”正义曰:“载”者,运行之义,故为行也。此谓荐举人者称其人有德,欲使在上用之,必须言其所行之事,云见此人常行其某事某事,由此所行之事以为有德之验。《论语》云:“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是言试之於事,乃可知其德。

禹曰:“何?”问九德品例。皋陶曰:“宽而栗,性宽弘而能庄栗。柔而立,和柔而能立事。愿而恭,悫愿而恭恪。愿音願。悫《切韵》苦角反。恪,苦各反。乱而敬,乱,治也。有治而能谨敬。扰而毅,扰,顺也。致果为毅。扰,而小反,徐音饶。毅,五既反。直而温,行正直而气温和。简而廉,性简大而有廉隅。刚而塞,刚断而实塞。断,丁乱反。彊而义。无所屈挠,动必合义。挠,女孝反。彰厥有常,吉哉!彰,明。吉,善也。明九德之常,以择人而官之,则政之善。

[疏]“禹曰”至“吉哉”正义曰:皋陶既言其九德,禹乃问其品例曰:“何谓也?”皋陶曰:“人性有宽弘而能庄栗也,和柔而能立事也,悫愿而能恭恪也,治理而能谨敬也,和顺而能果毅也,正直而能温和也,简大而有廉隅也,刚断而能实塞也,强劲而合道义也。人性不同,有此九德。人君明其九德所有之常,以此择人而官之,则为政之善哉!”传“性宽”至“庄栗”正义曰:此九德之文,《舜典》云“宽而栗,直而温”,与此正同。彼云“刚而无虐,简而无傲”,与此小异。彼言“刚失入虐”,此言“刚断而能实塞”,“实塞”亦是不为虐。彼言“简失入傲”,此言“简大而有廉隅”,“廉隅”亦是不为傲也。九德皆人性也。郑玄云:“凡人之性有异,有其上者,不必有下;有其下者,不必有上。上下相协,乃成其德。”是言上下以相对,各令以相对兼而有之,乃为一德。此二者虽是本性,亦可以长短自矫。宽弘者失於缓慢,故性宽弘而能矜庄严栗,乃成一德。九者皆然也。传“悫愿而恭恪”正义曰:“愿”者悫谨良善之名。谨愿者失於迟钝,貌或不恭,故悫愿而能恭恪乃为德。传“乱治”至“谨敬”正义曰:“乱,治”,《释诂》文。有能治者,谓才高於人也,堪拨烦理剧者也。负才轻物,人之常性,故有治而能谨敬乃为德也。“愿”言“恭”,“治”云“敬”者,恭在貌,敬在心;愿者迟钝,外失於仪,故言“恭”以表貌;治者轻物,内失於心,故称“敬”以显情。“恭”与“敬”其事亦通,“愿”其貌恭而心敬也。传“扰顺”至“为毅”正义曰:《周礼·大宰》云:“以扰万民。”郑玄云:“扰犹驯也。”《司徒》云:“安扰邦国。”郑云:“扰亦安也。”“扰”是安驯之义,故为顺也。“致果为毅”,宣二年《左传》文。彼文以“杀敌为果,致果为毅”,谓能致果敢杀敌之心,是为强毅也。和顺者失於不断,故顺而能决乃为德也。传“性简”至“廉隅”正义曰:“简”者,宽大率略之名。志远者遗近,务大者轻细,弘大者失于不谨,细行者不修廉隅,故简大而有廉隅乃为德也。传“刚断”至“实塞”正义曰:“塞”训实也。刚而能断失於空疏,必性刚正而内充实乃为德也。传“无所”至“合义”正义曰:强直自立,无所屈挠,或任情违理,失於事宜,动合道义乃为德也。郑注《论语》云:“刚谓强,志不屈挠。”即“刚”、“强”义同。此“刚”、“强”异者,“刚”是性也,“强”是志也。当官而行,无所避忌,刚也。执己所是,不为众挠,强也。“刚”、“强”相近,郑连言之。“宽”谓度量宽弘,“柔”谓性行和柔,“扰”谓事理扰顺,三者相类,即《洪范》云“柔克”也。“愿”谓容貌恭正,“乱”谓刚柔治理,“直”谓身行正直,三者相类,即《洪范》云“正直”也。“简”谓器量凝简,“刚”谓事理刚断,“强”谓性行坚强,三者相类,即《洪范》云“刚克”也。而九德之次,从“柔”而至“刚”也,惟“扰而毅”在“愿”、“乱”之下耳。其《洪范》三德,先人事而后天地,与此不同。传“彰明”至“之善”正义曰:“彰,明”、“吉,善”,常训也。此句言用人之义。所言九德,谓彼人常能然者。若暂能为之,未成为德。故人君取士,必明其九德之常,知其人常能行之,然后以此九者之法择人而官之,则为政之善也。“明”谓人君明知之。王肃云:“明其有常则善也,言有德当有恒也。”其意亦言彼能有常,人君能明之也。郑云:“人能明其德,所行使有常,则成善人矣。”其意谓彼人自明之,与孔异也。

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三德,九德之中有其三。宣,布。夙,早。浚,须也。卿大夫称家。言能日日布行三德,早夜思之,须明行之,可以为卿大夫。浚,息俊反,马云:“大也。”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有国,诸侯。日日严敬其身,敬行六德,以信治政事,则可以为诸侯。严如字,马、徐鱼检反。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翕,和也。能合受三六之德而用之,以布施政教,使九德之人皆用事。谓天子如此,则俊德治能之士并在官。翕,许及反。俊乂,马曰:“千人曰俊,百人曰乂。”百僚师师,百工惟时,僚、工皆官也。师师,相师法。百官皆是,言政无非。僚本又作寮。抚于五辰,庶绩其凝。”凝,成也。言百官皆抚顺五行之时,众功皆成。抚,方武反。凝,鱼陵反,马云:“定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成就一生的好性格

    成就一生的好性格

    本书从中庸型性格、果敢型性格、理智型性格、创新型性格、坚强型性格、谨慎型性格、社交型性格、开朗型性格、宽容型性格、低调型性格等成功人士必备的10种性格出发,用精辟的语言对这些性格进行精确的论述与剖析,通过经典事例与理论点评,向读者展现了性格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让读者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学习成功者身上所具备的优良性格,从而使自己的性格更加完善。一个人拥有好性格,必然会收获好命运。
  • 拾年等待星辰

    拾年等待星辰

    “你怎么可以这样做?我那么那么喜欢你……”“但是,我讨厌你!”~~~~~~~~~~一心想着甩掉跟了自己十年的小家伙突然不见了,他怕了……一场误会,让两个最亲密的人分道扬镳~于我而言,最遗憾的莫过于,许冉星等了顾陌辰十年,却等来他一句“年少无知,童言无忌……”
  • EXO.BTS.眼线

    EXO.BTS.眼线

    我还在。你呢。我喜欢活在幻想里,因为很多情节都是由我主宰,而不是任其发展。
  • 明日方舟的屑干员

    明日方舟的屑干员

    刚穿越到明日方舟世界,就看到罗德岛爆发内战,现在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本作有大量二设。玻璃心勿入,讨论群801221180,有克苏鲁,scp,主神空间,occ等大量元素)
  • 西阳之花

    西阳之花

    她貌美如花,被毛驴驮入兰家;她接连怀孕,却都是让夫家失望的女娃。她的儿子夭折,接着被乡政府结扎,在婆家受尽冷落。生活本该让她绝望,可汉人男子却让她体味到爱情的魅力,他们不顾世俗相携私奔到了远方。她留下的女儿在舆论的漩涡中长大,成为走出这落后闭塞之处的第一个大学生。但在迈向文明的过程中,一系列的烦恼也接踵而至,面对那爱情的无望、地区的贫穷、后母的迫害、家庭的压力,这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又该如何做出命运的选择……
  • 皇叔给本宫镇宅

    皇叔给本宫镇宅

    母妃死了,迟宴在斗争之路上越走越远,斗亲爹斗后娘,斗便宜姐妹斗无良哥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景亲王忽然还朝,她一眼就相中,这个男人是她的!谁也别想动,今天怕王爷被张家女抢了,明天怕王爷被王家女惦记了,更害怕王爷被皇上的金口白牙给赐婚了。真是累心!谁说老男人会疼人,明明更让人闹心。她早想嫁给他了,可是这该死的年龄还长不大,眼看着他的桃花挡也挡不住了,迟宴急的想骂人:“瑾年,怎么办?”景王不慌不忙:“加把劲,我迟早是你的人!”傲娇如他,半夜为了她连宫墙都爬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呐,专心宫斗,专心嫁我,本王连聘礼都准备好了,三千里河山与你执手相望!
  • 穿越之萌兽女王

    穿越之萌兽女王

    一次意外,让她穿越为九尾灵人,原本只想安安静静守护千落森林的她,却因一个阴谋,而害的一切全部化为虚无,到底是谁触她逆鳞?当茂密生机的千落森林在一夜之间变为荒芜,她甘愿自入轮回,尝受剥皮拔筋之刑,只为化身成魔。当她再次回归,带上众多强者,将之前所受的一切伤害都一一讨回来之时,当她步入顶峰,忽觉整个世界都被阴谋笼罩之时,心已死寂的她是否该让所有人皆,沦为陪葬?
  • 乱七八糟的思想

    乱七八糟的思想

    这个主要是我平时的一些所思所想,然后我把它整理在一起,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趣点,进行阅读。
  • 我追求梦想的故事之二

    我追求梦想的故事之二

    本书描写农村青年张大海,在城市努力拼搏的一段,坎坷曲折艰难的人生故事,最终成长为一名中学音乐老师,揭示出人生的真理,有梦想,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 企图拯救宇宙却失败的江公子

    企图拯救宇宙却失败的江公子

    公元5023年,古风运动兴起,他,一个正值妙龄的男孩,爱上了漫天繁星,看着天空渐渐暗淡,他开启了一段属于自己的“追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