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6900000031

第31章 禹贡(1)

夏书

禹别九州,分其圻界。别,彼列反。九州,《周公职录》云:“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鄹子》云:“中国为赤县,内有九州。”《春秋说题辞》云:“州之言殊也。”圻,其依反。随山濬川,刊其木,深其流。濬,思俊反。刊,苦安反。任土作贡。任其土地所有,定其贡赋之差。此尧时事,而在《夏书》之首,禹之王以是功。任,而鸩反。贡,字或作赣。王,于况反。

[疏]“禹别”至“作贡”正义曰:禹分别九州之界,随其所至之山,刊除其木,深大其川,使得注海。水害既除,地复本性,任其土地所有,定其贡赋之差,史录其事,以为《禹贡》之篇。传“分其圻界”正义曰:《诗》传云:“圻,疆也。”分其疆界,使有分限。计九州之境,当应旧定,而云“禹别”者,以尧遭洪水,万事改新,此为作贡生文,故言“禹别”耳。传“刊其木,深其流”正义曰:经言“随山刊木”,序以较略为文,直云“随山”,不云随山为何事,故传明之随山刊其木也。“濬川”,深其流也。“随山”本为“濬川”,故连言之。传“任其”至“是功”正义曰:九州之土,物产各异,任其土地所有,以定贡赋之差,既任其所有,亦因其肥瘠多少不同,制为差品。郑玄云:“任土谓定其肥硗之所生。”是言用肥瘠多少为差也。“赋”者,自上税下之名,谓治田出穀,故经定其差等,谓之“厥赋”。“贡”者,从下献上之称,谓以所出之穀,市其土地所生异物,献其所有,谓之“厥贡”。虽以所赋之物为贡用,赋物不尽有也,亦有全不用赋物,直随地所有,采取以为贡者,此之所贡,即与《周礼·太宰》“九贡”不殊,但《周礼》分之为九耳。其赋与《周礼》“九赋”全异,彼赋谓口率出钱。不言“作赋”而言“作贡”者,取下供上之义也。诸序皆言作某篇,此序不言“作《禹贡》”者,以发首言“禹”,句末言“贡”,篇名足以显矣。百篇之序,此类有三。“微子作诰父师、少师”,不言“作《微子》”,“仲虺作诰”,不言“作《仲虺之诰》”,与此篇皆为理足而略之也。又解篇在此之意,此治水是尧末时事,而在《夏书》之首,禹之得王天下,以是治水之功,故以为《夏书》之首。此篇史述时事,非是应对言语,当是水土既治,史即录此篇,其初必在《虞书》之内,盖夏史抽入《夏书》,或仲尼始退其第,事不可知也。

禹贡禹制九州贡法。

[疏]“禹贡”正义曰:此篇史述为文,发首“奠高山大川”,言禹治九州之水,水害既除,定山川次秩,与诸州为引序。自“导岍”至“嶓冢”,条说所治之山,言其首尾相及也。自“导弱水”至“导洛”,条说所治之水,言其发源注海也。自“九州攸同”至“成赋中邦”,总言水土既平,贡赋得常之事也。“锡土姓”三句,论天子於土地布行德教之事也。自“五百里甸服”至“二百里流”,总言四海之内,量其远近,分为五服之事也。自“东渐于海”以下,总结禹功成受锡之事也。传“禹制九州贡法”正义曰:禹制贡法,故以“禹贡”名篇。贡赋之法其来久矣,治水之后更复改新,言此篇贡法是禹所制,非禹始为贡也。

禹敷土,随山刊木,洪水汎溢,禹布治九州之土,随行山林,斩木通道。敷,芳无反,马云:“分也。”汎,敷剑反。行,下孟反。奠高山大川。奠,定也。高山,五岳。大川,四渎。定其差秩,祀礼所视。奠,田遍反。渎音独,下同。

[疏]“禹敷”至“大川”正义曰:言禹分布治此九州之土,其治之也,随行所至之山,除木通道,决流其水,水土既平,乃定其高山大川。谓定其次秩尊卑,使知祀礼所视。言禹治其山川,使复常也。传“洪水”至“通道”正义曰:《诗》传云:“汎,汎流也。”汎是水流之貌,洪水流而汎溢,浸坏民居,故禹分布治之。知者,文十八年《左传》云“举八凯使主后土”,则伯益之辈佐禹多矣,禹必身行九州,规谋设法,乃使佐巳之人分布治之。於时平地尽为流潦,鲜有陆行之路,故将欲治水,随行山林,斩木通道。郑云:“必随州中之山而登之,除木为道,以望观所当治者,则规其形而度其功焉。”是言禹登山之意也。《孟子》曰,禹三过门不入。其家门犹三过之,则其馀所历多矣。来而复往,非止一处,故言分布治之之。传“奠定”至“所视”正义曰:《礼》定器於地,通名为“奠”,是“奠”为定也。山之高者,莫高於岳;川之大者,莫大於渎;故言“高山,五岳”,谓、嵩、岱、衡、华、恒也;“大川,四渎”,谓江、河、淮、济也。此举高大为言,卑小亦定之矣。《舜典》云:“望秩於山川。”故言“定其差秩”,定其大小次叙也。定其“祀礼所视”,谓《王制》所云“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其馀视伯子男”。往者洪水滔天,山则为水所包,川则水皆汎溢,祭祀礼废,今始定之,以见水土平,复旧制也。经云“荆岐既旅”,“蔡蒙旅平”,“九山刊旅”,是次秩既定,故旅祭之。

冀州既载,尧所都也。先施贡赋役,载於书。冀,居器反。州,九州名义见《尔雅音》。载如字。载,载於书也;马同,郑、韦昭云:“载,事也。”

[疏]“冀州”正义曰:九州之次,以治为先后。以水性下流,当从下而泄,故治水皆从下为始。冀州,帝都,於九州近北,故首从冀起。而东南次兖,而东南次青,而南次徐,而南次扬,从扬而西次荆,从荆而北次豫,从豫而西次梁,从梁而北次雍,雍地最高,故在后也。自兖已下,皆准地之形势,从下向高,从东向西。青、徐、扬三州并为东偏,雍州高於豫州,豫州高於青、徐,雍、豫之水从青、徐而入海也。梁高於荆,荆高於扬,梁、荆之水从扬而入海也。兖州在冀州东南,冀、兖二州之水,各自东北入海也。冀州之水不经兖州,以冀是帝都,河为大患,故先从冀起,而次治兖。若使冀州之水东入兖州,水无去处,治之无益,虽是帝都,不得先也。此经大体每州之始先言山川,后言平地。青州、梁州先山后川,徐州、雍州先川后山,兖、扬、荆、豫有川无山,扬、豫不言平地,冀州田赋之下始言“恒、卫既从”,史以大略为文,不为例也。每州之下言水路相通,通向帝都之道,言禹每州事了,入朝以白帝也。传“尧所”至“于书”正义曰:史传皆云尧都平阳,《五子之歌》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是冀州尧所都也。诸州冀为其先,治水先从冀起,为诸州之首。记其役功之法,“既载”者,言先施贡赋役,载於书也。谓计人多少,赋功配役,载於书籍,然后徵而用之,以治水也。冀州如此,则馀州亦然,故於此特记之也。王肃云:“言巳赋功属役,载於书籍。”传意当然,郑云:“载之言事,事谓作徒役也。禹知所当治水,又知用徒之数,则书於策以告帝,徵役而治之。”惟解“载”字为异,其意亦同孔也。

壶口治梁及岐。壶口在冀州,梁、岐在雍州,从东循山治水而西。壶音胡,马云:“壶口,山名。”治如字。岐,其宜反。雍,於用反,后州名同。

[疏]传“壶口”至“而西”正义曰:《史记》称高祖入咸阳,萧何先收图籍,则秦焚诗书,图籍皆在。孔君去汉初七八十年耳,身为武帝博士,必当具见图籍,其山川所在,必是验实而知。“壶口在冀州,梁、岐在雍州”,当时疆界为然也。此於冀州之分,言及雍州之山者,“从东循山治水而西”故也。郑云:“於此言‘治梁及岐’者,盖治水从下起,以襄水害易也。”班固作《汉书·地理志》,据前汉郡县言山川所在。《志》云壶口在河东北屈县东南。应劭云:“已有南屈,故称北屈。”梁山在左冯翊夏阳县西北,岐山在右扶风美阳县西北,然则壶口西至梁山,梁山西至岐山,从东而向西言之也。经於“壶口”之下言“治”者,孔意盖云欲见上下皆治也。

既修太原,至于岳阳。高平曰太原,今以为郡名。岳,太岳,在太原西南。山南曰阳。岳,字又作{山狱}。太岳,山名。阳,山南曰阳,水北亦曰阳。

[疏]传“高平”至“曰阳”正义曰:“太原”,原之大者,《汉书》以为郡名,传欲省文,故云“高平曰太原,今以为郡名”,即晋阳县是也。《释地》云:“广平曰原,高平曰陆。”孔以太原地高,故言“高平”,其地高而广也。下文导山云“壶口、雷首至于太岳”,知此“岳”即太岳也。属河东郡,在太原西南也。《地理志》河东彘县东有霍太山,此彘县周厉王所奔,顺帝改为永安县,《周礼·职方氏》冀州其山镇曰霍山,即此太岳是也。山南见日,故“山南曰阳”。此说循理平地,言从太原至岳山之南,故云“岳阳”也。

覃怀厎绩,至于衡漳。覃怀,近河地名。漳水横流入河,从覃怀致功至横漳。覃,徒南反。厎,之履反。衡如字,横也;马云:“水名。”漳音章。近,附近之近。

[疏]传“覃怀”至“衡漳”正义曰:《地理志》河内郡有怀县,在河之北,盖“覃怀”二字共为一地,故云“近河地名”。“衡”即古“横”字,漳水横流入河,故云“横漳”。漳在怀北五百馀里,从覃怀致功而北至横漳也。《地理志》云,清漳水出上党沾县大黾谷,东北至渤海阜城县入河,过郡五,行千六百八十里,此沾县因水为名。《志》又云:“沾水出壶关。《志》又云,浊漳水出长子县,东至邺县入清漳。郑玄亦云:“横漳,漳水横流。”王肃云:“衡、漳,二水名。”厥土惟白壤,无块曰壤,水去土复,其性色白而壤。壤,若丈反。马云:“天性和美也。”块,苦对反。

[疏]传“无块”至“而壤”正义曰:《九章算术》“穿地四,为壤五。壤为息土”,则“壤”是土和缓之名,故云“无块曰壤”。此土本色为然,水去土复其性,色白而壤。雍州色黄而壤,豫州直言“壤”,不言其色,盖州内之土不纯一色,故不得言色也。

厥赋惟上上错,赋谓土地所生,以供天子。上上,第一。错,杂,杂出第二之赋。上如字,赋第一。错,仓各反,马云:“地有上下相错,通率第一。”供音恭。

[疏]传“赋谓”至“之赋”正义曰:以文承“厥土”之下,序云“任土作贡”,又“赋”者税敛之名,往者洪水为灾,民皆垫溺,九州赋税盖亦不行,水灾既除,土复本性,以作贡赋之差,故云“赋谓土地所生,以供天子”。谓税穀以供天子,郑玄云“此州入穀不贡”是也。因九州差为九等,“上上”是第一也。交错是间杂之义,故“错”为杂也。顾氏云“上上之下即次上中”,故云“杂出第二之赋”也。《孟子》称税什一为正;轻之於尧舜,为大貊小貊;重之於尧舜,为大桀小桀;则此时亦什一。税俱什一,而得为九等差者,人功有强弱,收获有多少。传以荆州“田第八,赋第三”,为“人功修”也,雍州“田第一,赋第六”,为“人功少”也,是据人功多少总计以定差。此州以上上为正,而杂为次等,言出上上时多,而上中时少也。多者为正,少者为杂,故云“第一”。此州言“上上错”者,少在正下,故先言“上上”,而后言“错”。豫州言“错上中”者,少在正上,故先言“错”,而后言“上中”。扬州云“下上上错”,不言“错下上”者,以本设九等,分三品为之上中下,下上本是异品,故变文言“下上上错”也。梁州云“下中三错”者,梁州之赋凡有三等,其出下中时多,故以“下中”为正,上有下上,下有下下,三等杂出,故言“三错”,是明杂有下上、下下可知也。此九等所较无多,诸州相准为等级耳。此计大率所得,非上科定也。但治水据田责其什一,随上丰瘠,是上之任土,而下所献自有差降,即以差等为上之定赋也。然一升一降,不可常同。冀州自出第二,与豫州同,时则无第一之赋。豫州与冀州等一同,时则无第二之赋。或容如此,事不可恒。郑玄云:“赋之差,一井,上上出九夫税,下下出一夫税,通率九州一井税五夫。”如郑此言,上上出税,九倍多於下下。郑《诗笺》云:“井税一夫,其田百亩。”若上上一井税一夫,则下下九井乃出一夫,税太少矣;若下下井税一夫,则上上全入官矣,岂容轻重顿至是乎?

厥田惟中中。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为第五。中,丁仲反,又如字。中,马云:“土地有高下。”肥,符非反。瘠,在亦反。

[疏]传“田之”至“第五”正义曰:郑玄云“田著高下之等者,当为水害备也”,则郑谓地形高下为九等也。王肃云“言其土地各有肥瘠”,则肃定其肥瘠以为九等也。如郑之义,高处地瘠,出物既少,不得为上。如肃之义,肥处地下,水害所伤,出物既少,不得为上。故孔云“高下肥瘠”,共相参对,以为九等。上言“敷土”,此言“厥田”,“田”、“土”异者,郑玄云:“地当阴阳之中,能吐生万物者曰土。据人功作力竞得而田之,则谓之田。”“田”、“土”异名,义当然也。

恒、卫既从,大陆既作。二水已治,从其故道,大陆之地巳可耕作。从,才容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嫁给憨憨老公

    嫁给憨憨老公

    夏临妍被偏心的爷爷,叫回家里替自己的堂妹代嫁,嫁给智商只有九岁的沈司南。在威逼利诱之下,夏临妍正式嫁入沈家,与自己的傻子老公开始了同居生活。“老婆,这个好玩,我要玩这个。”“我要吃这个。”“不行,这个不能玩,也不能吃。”“那好吧,你只能吃一点点。”若说起婚姻,那夏临妍没有头绪,说起哄孩子,那还真能吐槽。而那个被贴上傻子标签的男人,在某些看不见的角落,扬起了嘴角。
  • 长盛且华

    长盛且华

    三国皆知盛国皇帝最宠爱五公主,赐封长盛公主。却不知这背后的意义,长盛不是公主长盛,而是盛国长盛。她自幼就知若想在独权时代活的恣意就要有可以与之抗衡的实力,她自愿成为盛国的秘密尖刀成为父皇最信任的孩子掌握皇室暗棋。就是不想像其他皇室公主一样,享受着皇室的虚名却要为皇室的兴衰献上一生的自由,幸福甚至是性命。她要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她需要与命运人权抗衡的实力和权利。他是三国中第一强国的皇太子,他是当世盛赞的旷世奇才。文武,智谋,城府与心计皆望尘莫及。两人互相试探多次交锋皆有胜负。强强对抗究竟孰强孰弱,原来在胜负的追逐中他们早已经成为了彼此最重要的人。两个同样骄傲,尊贵,心计与手段,谋略与城府匹敌。他们是对手最后却走在了一起,这是一场强者的对决和角逐。
  • 枯罗令

    枯罗令

    枯罗令,乃千年三千枯骨与三万未进阎王庙之孤魂,自身带煞气,若长期佩戴,则会煞气反噬,吞其身,噬其魂。却千年来,依旧有万千强者随之争夺。传说,持枯罗令者,可以自身为媒介,带人魂魄去阎王庙回一人魂,相当于起死回生。而是人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千年前,流沙岛的二十七代掌门--子殇。在众多强者之中脱颖而出,夺得枯罗令,想为其妹回魂,当她以自身为媒介,回魂时,却发现了枯罗令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得知秘密之时,便将自己与枯罗令封闭于一个隐秘的空间,炼化其煞气。而千年后,一个离家出走想自杀的小女孩竟无意之中找到了空间,获得了枯罗令,而应差阳错之下,子殇竟回魂了。27岁便亡的她,又回来了,注定了一代辉煌。
  • 刑侦夜话

    刑侦夜话

    一起大学校园虐杀案,打破了南安市的平静。安逸的城市为何惨案频发,人心的黑暗从何而来。被虐杀的男大学生,木桶中浸泡的蜜渍尸体,精神分裂的杀人凶手……且看刑侦支队副队长陈海峰,斡旋在一桩桩扑朔迷离的案件中,在形形色色的高智商罪犯之中大展身手缉凶破案。
  • 我在那见过你

    我在那见过你

    在哪魂牵梦绕的地方始终有让我牵挂的痕迹,可那是什么。
  • 终生的印记

    终生的印记

    长篇都市玄幻小说。人生很多时候都是在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决定自己和身边人的归宿。而当乱世和末世同时降临,那么你的选择是什么呢?
  • 流年卿君梦

    流年卿君梦

    踩屎都能穿越,老天,我惹你了!穿越过来没一天安宁,斗姐妹,遇刺杀,还有那个尊王什么鬼?
  • 大神法

    大神法

    我有大神通法,一法破万千。漫漫修仙路,举步维艰。终成大道。。。。
  • 残缺的成全

    残缺的成全

    小说以大秦古都咸阳、十三朝古都西安深厚的文化积淀为背景,以秦诏版、西周愙鼎、四神瓦当、斯托拉蒂瓦里小提琴、《秋山晚霁图》等四十多件珍贵的文物遗存为线索,以一个江南青年画家的视角,讲述了民间收藏家金晍慕古、好古、藏古的故事,讲述了他如同“古董残件”般残缺的爱情和他对完美爱情执着却令人叹惋的向往与追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