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6900000050

第50章 盘庚上(1)

盘庚五迁,将治亳殷,自汤至盘庚凡五迁都,盘庚治亳殷。盘,本又作般,步干反。治,直吏反。民咨胥怨,胥,相也。民不欲徙,乃咨嗟忧愁,相与怨上。胥,徐思馀反。怨,纡万反。作《盘庚》三篇。

[疏]“盘庚”至“三篇”正义曰:商自成汤以来屡迁都邑,仲丁、河亶甲、祖乙皆有言诰,历载於篇。盘庚最在其后,故序总之,“自汤至盘庚凡五迁都”。今盘庚将欲迁居,而治於亳之殷治,民皆恋其故居,不欲移徙,咨嗟忧愁,相与怨上,盘庚以言辞诰之。史叙其事,作《盘庚》三篇。传“自汤”至“亳怨”正义曰:经言“不常厥邑,于今五邦”,故序言“盘庚五迁”。传嫌一身五迁,故辨之云“自汤至盘庚凡五迁都”也。上文言“自契至于成汤八迁”,并数汤为八,此言“盘庚五迁”,又并数汤为五,汤一人再数,故班固云:“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其实正十二也。”此序云盘庚“将治亳殷”,下传云“殷,亳之别名”,则“亳殷”即是一都,汤迁还从先王居也。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于殷,殷在邺南三十里。”束晳云:“《尚书序》‘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旧说以为居亳,亳殷在河南。孔子壁中《尚书》云‘将始宅殷’,是与古文不同也。《汉书·项羽传》云‘洹水南殷墟上’,今安阳西有殷。”束晳以殷在河北,与亳异也。然孔子壁内之书,安国先得其本,此“将治亳殷”不可作“将始宅殷”。“亳”字摩灭,容或为“宅”。壁内之书,安国先得,“始”皆作“乱”,其字与“始”不类,无缘误作“始”字,知束晳不见壁内之书,妄为说耳。若洹水南有殷墟,或当馀王居之,非盘庚也。盘庚治於亳殷,纣灭在於朝歌,则盘庚以后迁於河北,盖盘庚后王有从河有亳地迁於洹水之南,后又迁于朝歌。传“胥相”至“怨上”正义曰:《释诂》云:“胥,皆也。”“相”亦是皆义,故通训“胥”为相也。民不欲徙,乃咨嗟忧愁,相与怨上,经云“民不適有居”,是怨上之事也。仲丁、祖乙亦是迁都,序无民怨之言,此独有怨者,盘庚,祖乙之曾孙也,祖乙迁都於此,至今多历年世,民居已久,恋旧情深;前王三徙,诰令则行,晓喻之易,故无此言;此则民怨之深,故序独有此事。彼各一篇,而此独三篇者,谓民怨上,故劝诱之难也。民不欲迁,而盘庚必迁者,郑玄云:“祖乙居耿后,奢侈逾礼,土地迫近山川,尝圮焉。至阳甲立,盘庚为之臣,乃谋徙居汤旧都。”又序注云:“民居耿久,奢淫成俗,故不乐徙。”王肃云:“自祖乙五世至盘庚,元兄阳甲,宫室奢侈,下民邑居垫隘,水泉泻卤,不可以行政化,故徙都於殷。”皇甫谧云:“耿在河北,迫近山川,自祖辛已来,民皆奢侈,故盘庚迁於殷。”此三者之说皆言奢侈,郑玄既言君奢,又言民奢,王肃专谓君奢,皇甫谧专谓民奢。言君奢者以天子宫室奢侈,侵夺下民;言民奢者以豪民室宇过度,逼迫贫乏;皆为细民弱劣无所容居,欲迁都改制以宽之。富民恋旧,故违上意,不欲迁也。案检孔传无奢侈之语,惟下篇云“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传云:“水泉沈溺,故荡析离居,无安定之极,徙以为之极。”孔意盖以地势洿下,又久居水变,水泉泻卤,不可行化,故欲迁都,不必为奢侈也。此以君名名篇,必是为君时事,而郑玄以为上篇是盘庚为臣时事,何得专辄谬妄也!

盘庚盘庚,殷王名。殷质,以名篇。盘庚,殷王名。马云:“祖乙曾孙,祖丁之子。不言‘盘庚诰’何?非但录其诰也,取其徙而立功,故以“盘庚”名篇。

[疏]“盘庚”正义曰:此三篇皆以民不乐迁,开解民意,告以不迁之害,迁都之善也。中上二篇,未迁时事,下篇既迁后事。上篇人皆怨上,初启民心,故其辞尤切。中篇民已少悟,故其辞稍缓。下篇民既从迁,故辞复益缓。哀十一年《左传》引此篇云“盘庚之诰”,则此篇皆诰辞也。题篇不曰“盘庚诰”者,王肃云:“取其徙而立功,故但以‘盘庚’名篇。”然《仲丁》、《祖乙》、《河亶甲》等皆以王名篇,则是史意异耳,未必见他义。传“殷质,以名篇”正义曰:《周书》谥法成王时作,故桓六年《左传》云:“周人以讳事神。”殷时质,未讳君名,故以王名名篇也。上《仲丁》、《祖乙》亦是王名,於此始作传者,以上篇经亡,此经称《盘庚》,故就此解之。《史记·殷本纪》云:“盘庚崩,弟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与此序违,非也。郑玄云:“盘庚,汤十世孙,祖乙之曾孙,以五迁继汤,篇次《祖乙》,故继之。于上累之,祖乙为汤玄孙,七世也,又加祖乙,复其祖父,通盘庚,故十世。”《本纪》云:“祖乙崩,子祖辛立。崩,子开甲立。崩,弟祖丁立。崩,门甲之子南庚立。崩,祖丁子阳甲立。崩,弟盘庚立。”是祖乙生祖辛,祖辛生祖丁,祖丁生盘庚,故为曾孙。

盘庚迁于殷,亳之别名。民不適有居。適,之也,不欲之殷有邑居。率吁众慼,出矢言,吁,和也。率和众忧之人,出正直之言。吁音喻。慼,千历反。曰:“我王来,既爰宅于兹,我王祖乙居耿。爰,於也。言祖乙已居於此。重我民,无尽刘。刘,杀也。所以迁此,重我民,无欲尽杀故。尽,子忍反。不能胥匡以生,卜稽曰:‘其如台。’言民不能相匡以生,则当卜稽於龟以徙,曰:“其如我所行。”稽,工兮反。台音怡。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先王有所服行,敬谨天命,如此尚不常安,有可迁辄迁。恪,苦各反。不常厥邑,于今五邦。汤迁亳,仲丁迁嚣,河亶甲居相,祖乙居耿,我往居亳,凡五徙国都。马云:“五邦谓商丘、亳、嚣、相、耿也。”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今不承古而徙,是无知天将断绝汝命。断又音短。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天将绝命,尚无知之,况能从先王之业乎?从,才容反。若颠木之有由蘖,言今往迁都,更求昌盛,如颠仆之木,有用生蘖哉。蘖,五达反,本又作枿,马云:“颠木而肄生曰枿。”仆音赴,又步北反。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言天其长我命於此新邑,不可不徙。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言我徙欲如此。厎之履反。

[疏]“盘庚”至“四方”正义曰:盘庚欲迁於亳之殷地,其民不欲適彼殷地别有邑居,莫不忧愁,相与怨上。盘庚率领和谐其众忧之人,出正直之言以晓告曰:“我先王初居此者,从旧都来,於是宅於此地。所以迁於此者,为重我民,无欲尽杀故。先王以久居垫隘,不迁则死,见下民不能相匡正以生,故谋而来徙。以徙为善,未敢专决,又考卜於龟以徙。既获吉兆,乃曰:‘其如我所行欲徙之吉。’先王成汤以来,凡有所服行,敬顺天命,如此尚不常安,可徙则徙,不常其邑,於今五邦矣。今若不承於古,徙以避害,则是无知天将断绝汝命矣。天将绝命,尚不能知,况曰其能从先王之基业乎?今我往迁都,更求昌盛,若颠仆之木,有用生蘖哉。人衰更求盛,犹木死生蘖哉。我今迁向新都,上天其必长我殷之王命於此新邑,继复先王之大业,致行其道,以安四方之人。我徙欲如此耳,汝等何以不原徙乎?”前云若不徙以避害,则天将绝汝命,谓绝臣民之命,明亦绝我殷王之命。复云若迁往新都,天其长我殷之王命,明亦长臣民之命,互文也。传“亳之别名”正义曰:此序先“亳”后“殷”,“亳”是大名,“殷”是亳内之别名。郑玄云:“商家自徙此而号曰殷。”郑以此前未有殷名也。中篇云:“殷降大虐。”将迁於殷,先正其号,明知於此号为殷也。虽兼号为殷,而商名不改,或称商,或称殷,又有兼称殷商。《商颂》云“商邑翼翼”、“挞彼殷武”是单称之也。又《大雅》云“殷商之旅”、“咨汝殷商”,是兼称之也。亳是殷地大名,故殷社谓之亳社,其亳郑玄以为偃师,皇甫谧以为梁国穀熟县,或云济阴亳县。说既不同,未知谁是。传“適之”至“邑居”正义曰:《释诂》云:“適、之,往也。”俱训为往,故“適”得为之,不欲往彼殷地,别有新邑居也。传“吁和”至“之言”正义曰:“吁”即裕也,是宽裕,故为和也。忧则不和,“慼”训忧也,故“率和众忧之人,出正直之言”。《诗》云“其直如矢”,故以“矢言”为“正直之言”。传“我王”至“於此”正义曰:孔以祖乙圮於相地,迁都於耿,今盘庚自耿迁于殷,以“我王”为祖乙,此谓耿也。传“刘杀”至“杀故”正义曰:“刘,杀”,《释诂》文。水泉咸卤,不可行化,王化不行,杀民之道。先王所以去彼迁此者,重我民,无欲尽杀故也。传“言民”至“所行”正义曰:不徙所以不能相匡以生者,谓水泉沉溺,人民困苦,不能以义相匡正以生。又考卜於龟以徙,《周礼·大卜》:“大迁考贞龟。”是迁必卜也。传“先王”至“辄迁”正义曰:下云“于今五邦”,自汤以来数之,则此言“先王”总谓成汤至祖乙也。“先王有所服行”,谓行有典法,言能敬顺天命,即是“有所服行”也。盘庚言先王敬顺天命,如此尚不常安,有可迁辄迁;况我不能敬顺天命,不迁民必死矣,故不可不迁也。传“汤迁”至“国都”正义曰:孔以盘庚意在必迁,故通数“我往居亳”为“五邦”。郑、王皆云,汤自商徙亳,数商、亳、嚣、相、耿为五。计汤既迁亳,始建王业,此言先王迁都,不得远数居亳之前充此数也。传“言今”至“蘖哉”正义曰:《释诂》云:“枿,馀也。”李巡曰:“枿,槁木之馀也。”郭璞云:“晋卫之间曰枿。”是言木死颠仆,其根更生蘖哉。此都毁坏,若枯死之木,若弃去毁坏之邑,更得昌盛,犹颠仆枯死之木用生蘖哉。

盘庚敩于民,由乃在位,以常旧服,正法度。敩,教也。教人使用汝在位之命,用常故事,正其法度。敩,户教反,下如字。度如字。曰:“无或敢伏小人之攸箴。”言无有故伏绝小人之所欲箴规上者。戒朝臣。箴,之林反,马云:“谏也。”朝,直遥反。

[疏]“盘庚”至“攸箴”正义曰:前既略言迁意,今复并戒臣民。盘庚先教於民云:“汝等当用汝在位之命,用旧常故事,正其法度。”欲令民徙,从其臣言也。民从上命,即是常事法度也。又戒臣曰:“汝等无有敢伏绝小人之所欲箴规上者。”传“敩教”至“朝臣”正义曰:《文王世子》云:“小乐正敩干,大胥赞之。籥师敩戈,籥师丞赞之。”彼并是教舞干戈,知“敩”为教也。小民等患水泉沉溺,欲箴规上而徙,汝臣下勿抑塞伏绝之。郑玄云:“奢侈之俗,小民咸苦之,欲言於王。今将属民而询焉,故敕以无伏之。”

王命众悉至于庭。众,群臣以下。

[疏]传“众,群臣以下”正义曰:《周礼》:“小司寇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是国将大迁,必询及於万民。故知众悉至王庭是“群臣以下”,谓及下民也。民不欲徙,由臣不助王劝民,故以下多是责臣之辞。

王若曰:“格汝众,予告汝训,告汝以法教。汝猷黜乃心,无傲从康。谋退汝违上之心,无傲慢,从心所安。傲,五报反。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先王谋任久老成人共治其政。任,而鸩反。

[疏]传“先王”正义曰:此篇所言“先王”,其文无指斥者,皆谓成汤已来诸贤王也。下言“神后”、“高后”者,指谓汤耳。下篇言“古我先王,適于山”者,乃谓迁都之王仲丁、祖乙之等也。此言“先王”谓先世贤王。此既言“先王”,下句“王播告之”、“王用丕钦”蒙上之“先”,不言“先”,省文也。

王播告之脩,不匿厥指,王布告人以所脩之政,不匿其指。播,波饿反。匿,女力反。

[疏]传“王布”至“其指”正义曰:上句言先王用旧人共政,下云“王播告之脩”,当谓告臣耳。传言“布告人”者,以下云“民用丕变”,是必告臣,亦又告民。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千金无双

    重生之千金无双

    上一世她在婚宴上被挚爱所害,为的竟是她最好的闺蜜谋夺她的财产,带着仇恨和不甘死去,若有来生定让他们生不如死。。。。。。。。。。。。。。。。。或许是上天垂怜,她回到15岁那年。。。。。。。。。。。。。。。。。。她以为她不会再爱上任何人,可是却偏偏遇上他“女人,你是我的。”他霸道的拥着她在她耳边低语
  • 继承100亿后被神盯上

    继承100亿后被神盯上

    这里是人和神共存的都市,手握一百亿刀巨款的穹仁。被卷入了这个纪元最大的漩涡中,他要如何自保,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巅峰。其实最开始他是想败家的。
  • 仙魔缘之情噬霜

    仙魔缘之情噬霜

    四把冥罗剑,可斩天下一杆枪,刺破苍穹一把刀,震慑天下豪杰一段绫,一段情……轩辕神女,战神,妖王,兽王……齐聚九重霄共诛天魔!神与魔,光与暗,以情结缘
  • 混乱都市之读心高手

    混乱都市之读心高手

    年幼时,亲眼目睹父亲被杀的情境,紧接着妹妹失踪,母亲精神崩溃最终也离开人世,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只留下他悲伤一人。少年在这场剧变中精神变异,拥有了读心术的能力,他始终记得那一夜鲜红滴血的双目,仇恨并没有迷失他的内心,反而让他更加清晰寻找线索,慢慢挖掘出隐藏在世界的黑暗,揭开了一段神奇迷幻的旅程。
  • 名门老公傲娇妻

    名门老公傲娇妻

    绝密A档文件密字一号:卓首长被一猖狂女贼用手刀劈昏,还在私密部位画了一只甲壳类两栖动物!八卦:什么动物?答:关你鸟事!绝密A档文件密字二号:女贼趁夜逃亡不知所踪,卓首长清白不保怒气难消,操练了三天三夜!八卦:操练谁?答:想试试么?莫小染绝对没想到这辈子的“出师大业”居然会被算计了,而且算计的是她的终生大事。那男人二话不说戳穿了她,她就一记手刀劈昏了他,他有什么可吃亏的?居然要她搭上一辈子?一不做二不休,溜!只是——卓越眯起眼将“绝密A档”甩在办公桌上,一字一句:下达密字通缉令--擒拿归案!
  • 末世之末世重生

    末世之末世重生

    末世文,主角冷酷型。重生加系统文。没有装b打脸,只有人性的丑陋。
  • 许你盛世万千宠

    许你盛世万千宠

    他们因一纸婚约产生羁绊,被安排在同一所大学,互相约定谁也不干涉谁的生活,后来,她爱上了一个人,而他却爱上了她。不料遇人不淑,被渣男骗,被表妹坑,母亲去世,父亲被害入狱,一无所有,从天堂跌入地狱。此时,他华丽归来,将她揽入怀。替她虐渣男,撕白莲,夺回家产,洗清冤屈。1v1甜宠,且放心入坑.
  • 景色已迟

    景色已迟

    她不过是只鹿,他仅一介书生。都说人妖殊途,她不过是想报恩啊。仅此而已。仅你而已。
  • 天下侃侃

    天下侃侃

    细雨江南,夺命书生,一剑斩天地;荒荒大漠,镇远将军,一枪挑千军;皑皑雪山,白衣仙子,一曲断情肠!江湖四盟,纷争再起。烈酒一壶,醒木拍桌,青衫说书人,天下亦可侃侃而谈!终有一天。“说书的!”“嗯?”“要老婆不要?”
  • 我从仙域来

    我从仙域来

    顾凡重生了,与妹妹顾清软相依为命。在灵元匮乏的地球上重新修炼,然而麻烦却接连不断,异能者,各大门派,都市达官贵族,世家公子,隐居世外,一心追求仙道的老不死们也纠缠过来,顾凡只想和妹妹安静修仙,顾凡只能解决掉他们,给自己换来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