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3300000002

第2章 不要说威胁孩子的6句话——解除高压,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即使恨铁不成钢,父母也不可对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即使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也不能对孩子进行吓唬威胁。沉重的压力会使孩子的心灵扭曲,只有在自由成长的环境中,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因此,在学习与生活上,父母千万不要说威胁孩子的话。

杨帆最近被一部动画片迷住了,因此他一放学回到家就打开了电视,在厨房做饭的妈妈听到电视的声音,知道孩子放学回来了。她走进屋关上电视说:“先把作业做完再看电视。”杨帆对妈妈说:“我把这部动画片看完,一定做作业”,妈妈对杨帆做出了让步。谁知,杨帆看完动画片又看足球赛,吃完晚饭后,杨帆又打开了电视,这下妈妈急了:“你说好看完动画片就做作业的。”杨帆刚要解释,妈妈就不容分说关上电视:“我不听你的解释,以后我再也不会相信你!”

尽管杨帆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是,妈妈一句“以后我再也不相信你”的话,也足以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孩子的心灵是很脆弱的,一句话可以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影响。父母不如冷静下心来,想想孩子虽然不遵守诺言,但可能这次真的是有特别原因。先听听孩子解释,如果连解释也不听,孩子可能不会再愿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想了。要与孩子再建立真诚的沟通,便更困难了。更糟的是孩子可能因此觉得父母不讲道理、不体谅自己,对所犯过错的罪恶感亦会减少。

试想想,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如果听到父母说不再相信自己了,孩子的心情会是多么失落。

孩子本来答应父母自己做完功课才看电视,但结果还是没有做到。爸爸妈妈当然会很失望吧。“你明明答应了我,现在却办不到,气死我了!”爸爸妈妈心里是不是同时也会这样说呢?那便不妨坦白向孩子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父母正在为你而生气。这样孩子才会明白事态的严重性,而且没有一个孩子希望让疼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生气啊!

父母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希望他下次要遵守承诺。除此之外,父母亦要给予孩子肯定,让孩子明白他们还是对他有信心的,相信他会有改善。也试着向孩子说明不遵守承诺可能带来的后果,例如孩子答应六点之前做好功课,然后便可以到公园玩耍,但如果孩子没有做到,便要留在家中了。如果父母真的能贯彻执行,久而久之,孩子不遵守承诺的情况便会得以改善。

要想让孩子守信、说话算数,父母就必须向孩子讲明守信的重要性,告诉孩子只有守时守信的孩子才会受人欢迎,更容易获得社交的成功。守信的人,别人就愿意与他合作。此外,做父母的还要以身作则,言而有信,这样才能让孩子重信用,知道该怎么做。

肖玲5岁时父母离异了,她和母亲一起生活,每月只有一天的时间能见到爸爸。一是爸爸工作忙,二是妈妈似乎不大乐意让女儿去见爸爸。一次女儿好不容易见了一次爸爸,爸爸给她买了好多好吃的和好玩的,女儿特别高兴。可妈妈却不高兴了,晚上她问女儿:“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女儿为难了,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最后在妈妈眼神的逼视下,只好小声说:“是妈妈好。”妈妈满意了。

对于孩子来说,让孩子回答“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这样的问题是有很大的心理压力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和妈妈都是孩子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

如果这样问孩子,孩子则会形成一方比另一方更重要的观念,还会学会察言观色:谁暂时对我有利我就说谁好。

孩子是父母双方携手创造的,所以对孩子的抚育也应由两个人共同承担,一方不能因为离异就诋毁对方,在孩子面前损害对方的形象,也不要为了使孩子对自己更亲近,就讨好孩子,而指导他疏远另一方。

试想一下,一个连自己的至亲都不爱、不尊重的人,他还能尊重和爱别人吗?

让孩子爱父母,这并非是为了取悦于父母,这种态度最终将反映孩子对他人的态度。孩子对双亲的态度将影响孩子今后对学校、同学、同事以及整个社会的态度。如果孩子不能养成爱双亲的习惯的话,他自然就形成了蔑视父母的性格。如果父母一方在孩子的眼里,是不值得尊敬的,那么当然也就不会接受他(她)的教育观点。他(她)很可能将成为一个心灵残缺的孩子。

作为孩子的爸爸,你如果教育孩子爱妈妈,那么妈妈常常也会反过来教育孩子爱爸爸。爱是一个循环,“人”字是相辅相成的,爱越充实与真诚,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陈小强已是小学6年级学生了,眼看就要升初中,可他的成绩却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这让父母格外担忧。

陈小强的爸爸是一家工厂的厂长,过去一直忙着工作上的事,因而对小强管得不多,现在孩子要上初中了,他想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因此特地把工作上的一部分事委托给了别人,自己好将孩子学习抓一抓。于是他买来了许多课外辅导书要求儿子阅读,练习。没想到陈小强自己一点也不当回事儿,依然与过去一样,将他布置的作业草草完成便与同学玩去了。

看到儿子这样,陈小强的爸爸只好耐心地找小强谈心,希望他不要辜负父母的期望,但谈过话过不了几天,小强依然又和过去一样玩儿去了。这天爸爸回到家,看到小强又与同学玩去了,于是他气冲冲地把孩子找回家,然后对孩子大声吼道:“你要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你要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常令孩子有被遗弃和威胁的感觉。孩子成绩不理想,或者不听话,责备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令人担心的是父母常对孩子讲一些威胁的话:“像你这样的坏孩子,不是妈妈的孩子!”“再不听话就不要你!”“滚出去!”讲这些话时,父母可能没有恶意,但孩子的自尊则会受到威胁,感到伤心。

大部分孩子自出生以来,就会有一种失去父母就不能生存的潜在不安,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基础不安”。如果孩子认为自己被父母所厌弃,在精神上心理上便会产生不稳定。假如这时恰好有其他的事引发导火线,使父母说出不恰当的话,结果常常会一发不可收拾,导致诸如离家出走等事件发生。

家长误用此类话语的心理根源在于不尊重孩子。想把尊重仅仅作为对孩子的义务,是难以真正持久的。尊重必须是双方的。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他们就不能要求孩子尊重他们。父母应该友善地对待孩子的自尊,永远不要蔑视他们。一个在批评孩子时满口嘲讽和伤害性话语的父母,别指望反过来受到孩子真正的尊重。孩子可能非常害怕父母今天不认自己是他们的孩子,或许多年后,他就宣布没有你这样的父母了。

有相当一部分中国家长,潜意识里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替孩子安排一切。谁都知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每当处理问题的时候,家长往往忘了这回事,把自己的视角当成孩子的视角。欧美文化重视个性。婴儿从小就自己一个人睡;不管孩子有多小,多数家长会解释自己的原则和行为;对于领养来的孩子,他们会和他们讨论领养和亲生的孩子有什么区别;父母离异,也会对孩子有交代,不会让孩子觉得他们是局外人,等等。电影《似是故人来》里面有个场景:父亲要出远门,临行前对5岁的男孩说:“孩子,你在家要照顾好妈妈,你是家里的男子汉。”如果在中国的电影里,恐怕同样的场景,父亲会说:“在家要乖,听妈妈的话。”这就是文化差异在实际生活中的不同表现。

尊重孩子,首先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有着独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因此最好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或者强制的口气对孩子说话,要善于听孩子说明某些事情的判断和选择。这样才不会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

“刘婧婧,你怎么了,快告诉妈妈呀?”“刘婧婧,你怎么了?”……

刘婧婧的妈妈伏在刘婧婧的身边,拼命地喊着,她怎么能想到,孩子上初中还不到三个月,竟然自杀了。

刘婧婧是家里的独生女,爸爸是中学的校长,妈妈是医生,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刘婧婧,爷爷奶奶更是视刘婧婧为掌上明珠。她有着优越的家庭条件,只要是刘婧婧想要的东西,父母都会尽量地去满足她,与其他同龄孩子相比,刘婧婧真的很幸福。

当然刘婧婧也是很争气的,整个小学阶段,基本上每次考试都能拿第一,亲戚朋友无不夸刘婧婧是个好孩子,同班的同学无形中也愿意和刘婧婧来往。刘婧婧是个不甘示弱的孩子,只要考试,就想争第一。上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考试刘婧婧由于身体不太好,结果考了第五名,谁也没有想到,刘婧婧拿到成绩单后竟然大哭了一场。小学毕业考试,她的成绩很理想,顺利地考入了一所重点中学。

这所中学就是刘婧婧理想中的学校,入学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同学们都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这时,她才发现自己原来的优越感一下子全没有了,身边的同学都是那样优秀。课堂上,刘婧婧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总有那么多的同学似乎不假思索就能说出答案;老师的目光在刘婧婧身上停留的时间也少了;开学不到一个月要确定班干部,结果名单里也没有了刘婧婧;英语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听写几个单词,刘婧婧只写对了一半;语文课上,好不容易才争取到了回答问题的机会,竟然说错了……

面对刘婧婧成绩的不理想,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变了,他们觉得女儿越来越不争气,甚至在一次月考后,看着孩子的成绩单,妈妈竟说出了这样的话:“我花了多少钱供你上学,你知道吗?”刘婧婧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刘婧婧的悲剧本来是不应该发生的,它之所以会发生与父母的家教语言不当有一定的关系。

现在的孩子,尽管生活、学习环境远远好于他们的父辈,但他们却不是快乐的一代。尽管他们不愁吃不愁穿。孩子在学习功课与考试的沉重负担下却又无处不在的蔓延滋长,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压力很大,让孩子们根本就快乐不起来。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特别激烈,一些家长往往把自己对社会压力的理解和感受,不自觉地贯彻到对孩子的教育中,而忽视了孩子对这些压力的理解能力和心理承受力。他们一味地希望孩子超过自己,或者对孩子的成长预期过高,时间一长,必然在孩子心中隐隐地形成一种压力。而孩子们之间也往往会交流这些由父母和社会其他方面传递来的压力,并不自觉地互相渲染。久而久之,这种也许很正常的竞争压力,通过社会传导机制层层传递,也就层层递增、放大,以至超过了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让孩子们承受了很多在他们这个年龄段本不该承受的社会竞争压力。

尤其在一些大城市中,家长们考虑更多的是孩子能不能上名牌中学、名牌大学。

这些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着学生的学习负担,很多学校也确实在教育方法上作了很大改进,书包轻了、作业少了。但是,很多家长却“紧张”起来了。特别是一些自身读书不多、如今处境不好的家长,几乎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老师布置的作业少了,家长安排的作业却多了,再加上练琴、画画、书法、舞蹈等所谓的“素质教育”内容,学生的压力事实上丝毫没有减少。一位老师说,升学要考,练琴要考、画画要考、舞蹈要考……应试教育要考,素质教育也要考,总之拗不过一个考字,结果很多家庭“平时忙着请家教,周末陪着上学校”,为的就是让孩子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多一份决胜的筹码。

社会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不可能没有压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今天的孩子却承受了很多在他们这个年龄段不该承受的压力,社会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的渠道也十分缺乏。专家们认为,与通过减少作业量等办法直接缓解“显性压力”不同,要缓解孩子心头的“隐性压力”,主要还是通过家长、学校等方面与孩子们多向的直接沟通。孩子也是我们大人的朋友,要关心孩子的人格发展,让孩子在轻松、快乐和健康中,度过自己的花季人生。

上初一的尹卫华在月测验中,数学成绩考了52分,尹卫华觉得这一个月自己学习已经非常努力了,但不知为什么测验又是不及格,心里真是糟糕透了。

放学后,她回到家里,心里也一点不痛快,按照学校的规定,卷子还必须交给家长过目,由家长签字,以便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的学习状况。晚上,尹卫华战战兢兢把测验卷子拿给妈妈,妈妈一看成绩,火就上来了。冲口而出:“再不用功,看你将来怎么办”。尹卫华觉得很沮丧,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将来的人生。

有些父母为孩子的成绩着急时,想告诉他书念得不好,将来便不会成功的道理,却不期然“恐吓”起孩子来。可是,这种恐吓是不会有什么成效的。孩子日后真的想用功时,想起了被父母恐吓的不愉快经历,觉得父母没有真正关心自己的感受,继而沮丧、愤怒,满腔热忱即时灰飞烟灭!谁也不想记起不快的说话,而父母这些话语却往往深深留在孩子心中。

当孩子成绩不及格,他的情绪状况跟输了比赛是差不多的。不过,因为孩子知道父母很关心自己的学业,所以考试不及格给他带来的恐惧、压力、失落更严重。孩子害怕父母的责骂、否定。所以,父母除了要表示明白他的悲伤外,在这个情况下,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没有计较,只想帮助他努力做好。

父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孩子说出这次失败的原因,给他自行思考弥补方法。这种处理方法,既消除了孩子的恐惧,也有值得他学习的东西,父母欣慰之余更了解孩子,不是比责骂他有更多好处吗?

有一位当工人的父亲仅仅因为别人说了一句不经意的话,便倾囊负债为独生女购置了一架钢琴。不料这女孩视学琴为苦役,而父亲则强行规定她每天必须练4个小时,练不够时间不许吃饭,睡觉,并命令女儿:“你必须给我‘头悬梁,锥刺股’!”当女儿疲倦得抬不起头时,就用绳子将头发捆吊起来。

终于有一天,女儿操起剪刀,铰断了自己的手筋。抢救的大夫十分震惊:“你将手筋铰断,不怕疼?”女孩说:“铰断手筋只疼一时,不断手筋,我的痛苦却是一辈子也解除不了的。”

相当多的中国父母都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产,像口袋里的东西一样,可以任由自己的意识来支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一些父母的关爱被扭曲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

家长与孩子原本是两个独立的人。在兴趣爱好上,家长应尊重子女的选择,绝不能强求。

“你要是考不进市重点,我就抹脖子!”——这又是一位母亲大人对女儿的恐吓。“你必须在全班考第一,为爹妈争光”。终于有一天,女儿离家出走了。

显然,这种关爱,其实不是真正在关爱孩子,而是为父母自己。

为了替父母争光,孩子在寒暑假放弃休息,为考上重点学校参加各种补习班;

为了替父母争光,听觉欠佳,辨音能力低,也得勉强在家庭教师面前学琴;

为了替父母争光,色弱的孩子在艰难地学习作画。

孩子考学校填报志愿必须是父母喜爱的专业,如果专业与父母心意不一,家长与子女关系顷刻反目。在一些父母看来,孩子是我生的,吃的、穿的、用的一切都是我供给的,你就得听从我的安排。

在父母“周密”的安排下,孩子的自我意识丧失了,自由不存在了,怨不得有的学生苦恼地说:“我们这些独生子女看似家庭中的‘小太阳’,父母成天围着我们转,其实我们得无条件服从父母的意志,围着父母转。”

我们一些做父母的,应该认识到:孩子是一个自由人,他们有他们的思想、兴趣和爱好,他们在世上是与父母不同的单独的人。

附录:

父母应该说的话

威胁恐吓,只会使孩子的心灵扭曲;解除高压,孩子才能自由地成长。

作为父母,经常说理解孩子的话,孩子才会向你袒露心声;作为爸妈,经常说体谅孩子的话,孩子才能放下精神的负担;作为家长,经常说宽容孩子的话,孩子才能在轻松快乐中成长。

好父母一定会把这些应该对孩子说的话经常挂在嘴边。

只要你尽了努力,考得差些,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

面对考试,父母总希望孩子有优秀的表现,孩子也完全可以感受到。可以说,大多数孩子都在刻苦、努力。孩子只要尽了努力,父母就要予以肯定,而不要看孩子考得好就高兴,考得差就责备。孩子越怕考得不好给父母责骂,压力越大,超过了可以承受的范围,便会变得不知所措,表现就会更受到影响。

即使你只考上普通高中,你在爸妈的眼里仍是好孩子。

父母应少给孩子提一些过高的、难以做到的要求,而是把人生的道理,用最平常、最通俗的语言讲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去把握自己的命运。

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让孩子快乐地成为自己。许多父母喜欢支配孩子,喜欢按照自己的愿望支配孩子的未来,逼着孩子委屈地去做他没有兴趣的事情,但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爸爸妈妈希望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

不少父母要求孩子学这学那,要求孩子考试达到多少分。这样往往造成孩子的误解:学习是为了父母。因此,孩子对学习渐渐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的做法是父母改变态度,不因孩子考试成绩好或坏而惩罚和奖励,要让他明白,学习好坏是自己的事,对学习负责任就是对自己负责。

失败了不要紧,爸爸和你一起继续努力。

在一个竞争性很强的世界中生存的人,不断地体验到的两件事是:成功和失败。家长应考虑的是,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到底有多高,他们在孩子身上施加的压力有多少。许多孩子竞争力发挥不好的原因常常能够追寻到父母身上,如果给孩子的标准和要求设得太高了,孩子不仅很难达到要求,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你能不断发现问题,这说明你学习很用功。

一个好的问题是经过思考的,一个好的想法具有刺激力量。提出问题要求先思考。当孩子在学习中产生问题时,表明孩子已沉浸到学习中,因为他已不是众人所说“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那样漫不经心,而是积极主动地根据学到的知识在做一些事了。鼓励你的孩子问些经过思考的问题,将使孩子沉浸到学习中,增加学习的乐趣。让孩子试着在听课时,写下一些自己想到的与教师讲课内容有关的问题,这能够使孩子的精神振作起来。

我不会怪你,我已经看到你尽力了。

孩子在家长会前为成绩、为老师跟父母的对话感到紧张、不安,是很平常的事情。归根究底,那是因为孩子害怕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形象受到影响。孩子会担心因为成绩或行为受到父母责骂。这种精神压力,父母小时候都经历过,一定可以明白孩子的感受。

所以,请以言语安慰孩子吧!让孩子知道,对父母来说不管结果怎样,只要尽了全力就好。父母也要让孩子感到他们一直注意、关心他,故此无论老师说什么也不担心。因为老师跟父母的对话,只是希望孩子的学习有进步,学校的生活更愉快。

好孩子,你学习真有一套!妈妈很佩服你!

一个孩子能学习、会学习且学得好,是很多教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其中父母能做的就是有效地调度孩子学习积极性。把责备的语言变成表扬的语言,使表扬的方法贯穿对孩子的教育过程。

设想,一个家长每天唠唠叨叨地批评、指责孩子10次,而另一个家长却每天高高兴兴地表扬、鼓励孩子10次,10年之后会怎么样呢?前一个孩子很可能变得逆反、悲观、胆小、缺乏自信、心态不健康,而另一个孩子却是昂扬向上、乐观豁达、信心十足、心理健康的。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对孩子一定要多鼓励,不要训斥。

同类推荐
  •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倾情作序推荐。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妈妈,才会教出懂得自尊的孩子;妈妈爱读书,孩子才能爱学习;妈妈善待自己,孩子才会善待生命;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与人相处自如的心态来自妈妈;妈妈的风度,将会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国内知名专栏作家、传媒人和天涯名人、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者曾颖写给女儿的书,一位父亲的情商教育手记。全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以“爱”“责任”“亲情”“完美”“宽容”“能力”等为主题,以故事的形式,讲育儿的体会和感悟。其中穿插有由国内著名漫画家孙邦彦创作的54幅与文章内容相配合的彩色铅笔卡通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受一位善于思考与联想的父亲文笔和情感的魅力。
  • 3岁方案

    3岁方案

    本丛书主要介绍了胎教、产期生活常识以及产后变化、产后保健、新生儿的生理特征、新生儿的营养和照料、1至3岁婴幼儿的卫生保健、智能训练、疾病防治等知识。该丛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使用性,非常易学、易懂和易用,是广大孕妇用以指导饮食营养、日常生活、保健预防和用药医疗的良好读物。
  • 0-6岁育儿百科全书(完结)

    0-6岁育儿百科全书(完结)

    本书科学地介绍了从新生儿到6岁儿童的生理发育特征、饮食喂养、智力开发、心理教育、性格培养和婴幼儿常见疾病的诊断护理与预防的相关知识。
  • 红孩子:如何塑造全面发展的专业天才

    红孩子:如何塑造全面发展的专业天才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21世纪最科学最具现代意识的重大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天生胜出的特质,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想让孩子取得惊人的成就,成为真正的天才,关键在于如何培养,有的需要呵护、有的需要磨炼或挫折,每一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培养方式。有的孩子可能需要父母更多的爱,就像溺爱;有的孩子可能需要特殊的关心,比如放任,更多的自由。总之,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爱、关心、培养和教育。但如何去爱孩子、如何去关心孩子、如何去培养孩子,如何去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而不是学问。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关键在父母的努力。
热门推荐
  • 温疫论

    温疫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禅宗与道家

    禅宗与道家

    本书以专题研究的方式,系统阐述禅宗与道家的宗旨、源流、修持和影响。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禅宗与佛学”,对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大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禅宗的传承,奠定后世禅宗思想基础的六祖慧能的事迹等,做了精湛的论述。下编为“道家与道教”,对隐士和方士的由来,养神、服气、饵药、祀祷的派分,老庄之学,齐燕之风,阴阳五行,神仙丹道,道教的形成与演化,以及道家与道教对古代天文、历算、地理(堪舆)、物理、化学、医药等自然科学的贡献等,做了深有见地的剖析。
  • 等你在下一站

    等你在下一站

    他带着3岁大的女儿,她带着3岁大的儿子。他是平凡快递员,一心追寻平庸的生活。她是女神般的女总裁。女儿说:“爸爸那位姐姐那么漂亮你咋不上”。爸爸:“那也要他愿意才行啊”女儿:“没事天下美女一大堆”爸爸:“但我是情种,非她不娶”
  • 中国历代重大战争详解:明代战争史

    中国历代重大战争详解:明代战争史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4册):明》讲述朱元璋开国至李自成败死一段时期的战事。起于明代全般大势之概要,迄于明灭流寇之乱诸战役。
  • 义仙传奇

    义仙传奇

    长生不老的修仙功法其实普遍到人手一本,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有耐心,人人都能修成,但有几人能抵挡得了世间的各种享受诱惑,耐得了长期枯躁的修练,忍受得了修练的痛苦!这个传记描述的是个波澜壮阔的世界,有跌宕起伏,发人深醒的故事;有从入门的俗世武术功法开始,一直修练到能够移山倒海,移星摘月的至尊的完整功法!
  • 海贼之龙裔

    海贼之龙裔

    【海贼同人】又名《海贼之大将黑龙》这是一个海军在世界各处抓捕海贼团,孤立草帽小子一伙的故事缩影。
  • 白鸟悠悠下

    白鸟悠悠下

    这是一部散文随笔集。作者用心去感受生活使得她的作品呈现出了社会现实的丰富性、复杂性与鲜活性,真实地折射出当今人们的思维方式、生存状态。作者用创作的眼光敏捷地洞察出人物的心灵奥秘,灵动的文字组织成特色语言,人物和场景在他们的作品中既表现得真切、自然,又具有他们鲜明的个性判断力。写自己、写同学、写朋友也写风景、写山水。作品铺排用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和构建一种悠长而恬静的空间,读来让人心动。
  • 太淡定,得治

    太淡定,得治

    某一天,简堂对一个良家妹纸一见钟情了。简堂:要不要和我处对象?妹纸:不要!于是简堂开始入侵妹纸的生活!简堂:要不要给我当老婆?妹纸:不要!于是简堂给妹纸当了老公。
  • 落入君心

    落入君心

    他是让人敬畏的天族太子,也是嗜血宫的宫主,传说的他杀人不眨眼,不近女色,十分高冷。她是可爱活泼的灵族灵主,有着四海八荒最尊贵的地位,一次意外,小小年纪的她救了他,一见倾心他发誓要护她平安,于是,他便假装小仙让她救回去。两人感情升温!开始了宠妻无度的日子。某男:“颜儿答应跟我的婚事吗。”某女还没说话呢,第二天,四海八荒全知道她白颜成了他珩漠的枕边人……
  • 江山梦之穿越仙凡

    江山梦之穿越仙凡

    如果我写的开心,你看又看心,这或许就是一部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