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0400000004

第4章 风华正茂(2)

吴三桂是武举出身,承吴襄父荫授都督指挥,因参加舅父祖大寿的军事集团,飞黄腾达,率精兵四万镇守山海关,成为明王朝的“北门锁钥”。崇祯皇帝死后,到底降李自成,还是降清兵?吴三桂骑墙观望。一方面接受大顺政权四万犒银,一方面与多尔衮秘密书信来往。在李自成义军强大压力下,他准备率众归降,行至滦州,听说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夺去,“冲冠一怒为红颜”,奔归山海关,直驰清营,“白马祭天,乌牛祭地,歃血斩衣,折箭为誓”,向多尔衮薙发称臣,引进清兵十四万,击败李自成军。

多尔衮自知势单力孤,要鲸吞中原,必须与汉族官僚地主勾结,他宣布率兵入关目的是“义兵之来,为尔等复君父之仇,所谋者惟闯贼”。无耻的汉奸遂把薙发归降的丑行,变成“复君父仇”、“吊民伐罪”的“义举”。五月,多尔衮铁骑进北京,口气全变,野心毕露,宣布“今本朝定鼎燕京,天下罹难军民,皆吾赤子”。多尔衮议定建都北京。十月初一,六岁的福临在北京即皇帝位,是为清世祖。“号曰大清,定鼎燕京,纪元顺治”。在汉奸洪承畴、吴三桂扶助下,满清贵族成了神州大地主宰。福临年幼,以多尔衮为摄政王。多尔衮采用汉奸献计,下令礼葬崇祯夫妇,令臣民戴孝三天,追谥崇祯皇帝为庄烈愍皇帝,墓号思陵。归降官吏皆官升一级。被明朝皇帝革职的官吏及山林隐士亦录用,以此收买士大夫。多尔衮命英亲王阿济格率师西进,追击李自成军。顺治二年(1645)五月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殉难。肃亲王豪格进军四川,镇压张献忠军。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张献忠遇难。豫亲王多铎进军江南,征讨南明,向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发出诱降书。史可法拒降,固守孤城十余日,四月二十五日扬州城破。多铎劝降,史可法回答:“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慷慨就义。清兵屠城,杀人数十万,扬州成骨山血海。同年,多尔衮下“薙发令”,“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赦”。汉族人民认定蓄发是民族标志,薙发无异于灭宗,“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反薙发斗争十分激烈,嘉定遭受三次屠戮,死难数万人,浮尸满河。江阴反薙发抗清军民击毙清军数万,城破后,清军下令“满城杀尽,然后封刀”,在江阴屠城三日,被杀十七万二千人,全城只有五十三人幸免于难……

经过改朝换代的惨烈斗争,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又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开始长达二百余年,并将中国拖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统治……

全国朝代更迭惨痛如此,山东如何?

蒲松龄出生的一六四〇年前后,山东百姓灾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六三八年,蒲松龄出生前两年,皇太极派兵攻明,从临清渡过运河,进入山东,攻占济南。明德王被俘,山东城池被攻破五十多处,掳良民四十六万之众,劫金银百万两。

一六四一年,崇祯十四年,蒲松龄不到两岁时,皇太极派炮兵轰锦州。一六四二年,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兵败被俘。清兵攻陷蓟州,转至山东,连破八十余城,杀明宗室鲁王,俘获人口三十六万,牲畜三十二万余头,回师路经北京,明军无力阻拦,放其回到盛京。

短短三年间,清兵两次扫荡山东,杀人百万,所到之处,烧杀掳掠,鸡犬不宁。清兵入关定鼎北京后,各地抗清起义风起云涌,清朝统治者惶惶不可终日。山东人民的起义尤引人注目。一六四四年,兖、沂、邹、滕农民抗清队伍有几十支,最大一支达数万人之多。他们建营立寨,攻城略地,五兵火器,样样俱全。旗帜上大书标志李自成义军的“闯”字,清兵望风披靡。同年秋天,李自成余部赵应元在青州杀死清朝招抚官员户部侍郎王鳌永起义,登、莱、青三府人民群起响应,声势浩大。一六四六年,谢迁义军攻克高苑、长山、新城等县。一六四八年于七起义席卷山东半岛……

清朝廷对山东人民的多次血腥屠杀,可与屠城十日的扬州相比。“于七之乱,杀人如麻”(《聊斋志异·野狗》),“碧血满地,白骨撑天”(《聊斋志异·公孙九娘》),都是侧面描写清兵对山东人民的灭绝性镇压。改朝换代的民族灾难对《聊斋志异》的创作有何影响?此是后话。

在古老文明的般阳山城,在秀色可餐的满井泉边,在改朝换代的风风雨雨中,耳闻目染离奇古怪的社会****,少年蒲松龄成长起来。

四 蒲氏世系

淄川《蒲氏世谱》以蒲璋为蒲姓始祖,自蒲璋到蒲松龄历十一世:

璋(1)——子忠(2)——整(3)——海(4)——臻(5)——永祥(6)——世广(7)——继芳(8)——生汭(9)——槃(10)——松龄(11)

蒲松龄先辈,从蒲璋到蒲槃,都没有出将入相、建功立业的事迹,也无名标史册的锦绣文章。始祖蒲璋是在元代后期家族遭受毁灭性打击中存活下来的唯一男子,关于他,有两条相关记载:

相传倾覆之余,止遗藐孤,故吾族之兴也,自洪武始也。

(蒲松龄手稿《般阳土著·族谱引》)

始祖讳璋,配杨氏,子五。相传蒲氏为元世勋,宁、顺间,有夷族之祸,刑戮之余,止遗藐孤,时方六七岁,匿外祖家。外祖杨氏,居村之北杨家庄,遂以母姓为杨。元鼎即革,始复旧姓。厥讳璋,即今始祖也。

(《蒲氏世谱》卷一)

元宁宗懿璘质班于公元一三三二年八月即位,在位五十三天就死了,其兄妥懽帖睦尔即位,是为元顺帝。所谓“宁顺间”其实只有一年,即公元一三三二年。洪武元年是公元一三六八年,假设一三三二年遭遇灭族之祸藏到外祖家的蒲璋六岁,洪武元年已四十二岁。至于蒲家为何在宁顺之间遭灭族之灾,蒲松龄在世时已找不到可靠记载。后世冒出一种强调蒲姓重要性的里巷传说:蒲姓有功元朝,权倾朝野,皇帝梦见金銮殿上长满蒲草,怀疑蒲姓想夺权,下令剿灭。这样的描述已不能算历史,而接近聊斋故事了。

蒲松龄六世祖蒲永祥以道德文章在乡里享有威望,知县也向他请教。他因齿德并茂被推举为乡饮酒礼的“耆”(即虽无功名却德高望重的乡民代表)。高祖蒲世广是县学廪生(享受朝廷津贴的秀才),年方弱冠,便有文名。蒲家文学传统从他开始,但他没留下什么传世之作。曾祖蒲继芳是庠生,去世很早。祖父蒲生汭默默无闻。蒲松龄先辈中功名最高的是其叔祖蒲生沇,明代万历乙酉(1585)中举人,壬辰(1592)中进士,是著名孝子,少时失怙,读书刻苦,事母至孝,从不违抗母命。中进士后选玉田知县,听说老母在家乡患病,在县衙哭得汤水不进,吐血数斗而死。《聊斋志异·梦别》写他临死向朋友托梦告别:

一夜,梦公至其家,黯然相语。问:“何来?”曰:“仆将长往,故与君别耳。”问:“何之?”曰:“远矣。”遂出,送至谷中,见石壁有裂罅,便拱手作别,以背向罅,逡巡倒行而入。

蒲松龄的父亲蒲槃,字敏吾,幼时攻读经史以求闻达,在科举考试中没有收获,渐渐喜欢陶渊明,为求生计,弃文经商,白天取蝇头之利,夜晚点灯攻读,一些饱学秀才也比不上他的学问。蒲槃原配孙氏早卒,续娶董氏,长子夭亡,蒲槃年逾不惑还没儿子,遂过继弟弟蒲柷之子。蒲槃认为膝下悲凉是因做善事不够,便修庙塑神,周贫济困,把自己村东一片地施为关帝庙膳田。灾荒之年,他按日向穷苦村民舍米,救活不少人。后蒲槃连添四个儿子:兆专、柏龄、松龄、鹤龄。嫡妻董氏生三子,妾李氏生一子。蒲松龄是董氏所生次子。蒲家人认为,多子多孙是蒲槃善有善报。

蒲槃弃儒经商后,家境渐渐富裕,他为人忠厚,大手大脚,喜欢为公众事业出力,存不下多少钱。里中无赖、族中强梁常常借钱不还,或东偷西摸,发生财物争执时,强梁者在门前高声叫骂。蒲槃相信“让人一步天地宽”,遇到这种事,唯闭门塞耳,敬而远之。幼小的蒲松龄觉得父亲与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豪杰很不一样,但又发现,父亲在乡里之中很有威信,族内发生什么冲突,常找父亲判明是非。父亲的话常常让争执双方言听计从。蒲松龄又很愿意做父亲这样忠厚待人的长者。

五 先祖民族之谜

蒲松龄写的《般阳土著·族谱引》称其远祖为般阳路总管蒲鲁浑与蒲居仁,但“历年久远,不可稽矣”。可见蒲松龄对他认定的先祖身世已考察不出。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却有蒲松龄先祖民族归属的热烈争论,出现回族、蒙古族、色目人等说,主要因为蒲鲁浑和蒲居仁的名字:

主要依据:其一,蒲居仁和蒲鲁浑曾担任元代般阳路总管,而元代担任总管者多为色目人,色目人中回回居多。其二,蒲鲁浑的姓名不像汉族,“蒲”是宋代以来从西亚等地移民中国的******常用姓氏。“蒲鲁浑”即“不鲁罕”、“不儿罕”另一译法,“鲁浑”是阿拉伯语“灵魂”之意。其三,宋代蒲寿庚先人从西域来华定居福建,信奉****。蒲寿庚因助元灭宋有功,封镇国上将军,其孙蒲居仁曾任福建都转运盐使。福建《蒲姓族谱》说:“世秉清真教,天下蒲姓皆一脉。”福建蒲氏家族有小澡浴和大澡浴习惯,即****“小净”、“大净”。持回族说者还提出:元明之际,福建蒲姓人“惨遭兵燹,流离失所,靡有孑遗”。淄川蒲氏也几乎同时遭灭族之祸,两地蒲姓遭遇相似。

但蒲松龄远祖“回族说”有三个难点难逾越:

其一,蒲寿庚后人,如何从福建来到山东且与山东的蒲鲁浑挂上钩?找不到任何线索。福建蒲居仁与蒲松龄远祖蒲居仁可能同名同姓,且“居仁”之名,取自儒家经典,不一定是少数民族的命名。

其二,蒲松龄及其后人不遵守回族生活习俗。如果蒲松龄远祖是回族,蒲松龄及其后人也应遵守回族生活习俗。回族生活习惯代代相传,特别是不食猪肉,不养猪,忌讳说“猪”,称“猪肉”为“大肉”,甚至原姓“朱”者改姓“黑”。如果蒲松龄远祖是回族,即使蒲璋在元代罹夷族之难,躲到外祖家生存,也不可能改变回族的生活习俗。因为古代回汉不通婚。假设蒲家是回族,其外祖家也必定是回族。蒲璋遭遇夷族之祸寄居外祖家,仍要遵守外祖家的民族习俗。蒲璋后人再延续他的生活习俗,而蒲氏家族,从蒲松龄到其后人,都无回族生活特点。蒲松龄《述刘氏行实》写其妻刘氏养猪,狼跑到院子里来,吓得圈养的猪跑掉,所谓“圈豕骇奔”。《聊斋志异》中,“豕(猪)”和“猪肉”屡见不鲜。《邑人》写一无赖受到梦中当猪被碎割的惩罚;《杜翁》写杜老头梦中入冥,险些轮回成小猪;《杜小雷》写不孝婆母者化为两条腿的猪,都是典型例证。《聊斋志异》不仅不避讳“猪”,还拿“猪”大做文章,说明蒲松龄与回族不可能有亲缘关系。

其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聊斋志异》出现过对回族极不尊重的字。《铁布衫法》写回族武师沙某通过气功训练,裸腹受巨木,以势(男性生殖器)迎木槌,内功卓绝,力大无比。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曾说“茴”有四种写法。“回”字亦有多种写法,《聊斋志异》手稿的蒲松龄亲笔写法最特殊:“回”字加“犭”旁,这是汉族沙文主义的写法,含蔑视回族因素。如果蒲松龄本人是回族后裔,绝对不可能采用这样的写法。从《铁布衫法》蒲松龄手稿的特殊用字,更可间接判定蒲松龄非回族后裔。

主要依据是,元代总管常由汉人(包括女真人、契丹人)担任。蒲鲁浑和蒲居仁可能是当时汉人中的女真人。“蒲鲁浑”在女真语中为“布囊”之意,是女真人习惯采用的名字。女真族说又常常具体归结为回族说。

主要依据是蒲鲁浑的名字像蒙古族人“包尔汉”的汉译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和蒲居仁都担任过元代般阳路总管,且元代总管常由蒙古族人担任。《蒙古族简史》干脆将蒲松龄列为“蒙古族文学家”。

笔者发现,蒲松龄对蒙古人与对待回族人一样,也有不恭称呼。其俚曲《磨难曲》称“蒙古骚鞑子”,显然不是对本民族先人的敬称。因为这样一些因素,笔者认为,将蒲松龄远祖定性为少数民族,较难说得通。而汉族说以蒲松龄亲自纂修的《般阳土著》(即蒲氏族谱)为根据,较为可信。

清雍正十一年(1733),淄川蒲姓续修族谱,蒲松龄嫡孙蒲立德写了《重修族谱序》。其《重修族谱序》记载:“我蒲氏之世居淄土,自元始也。”蒲松龄的《族谱引》说蒲氏是般阳土著。元代担任官职不受桑梓之限,总管副职允许汉族担任。蒲鲁浑、蒲居仁可能担任过般阳路副总管,蒲松龄记载时省却了“副”字。

元代般阳路管辖地区南至沂州,东至登州、莱州。即使副职,也算不小的官。遍查多少代祖上都找不到达官贵人的蒲松龄,认蒲鲁浑和蒲居仁为“远祖”,是不是有点儿攀龙附凤?

据王枝忠教授考证:蒲居仁在元代泰定年间(1324—1327)做过福建都转运盐使,而蒲璋遭受夷族之祸是宁顺之间(1332—1368),距离如此近,如果二人有血统关系,应为父子或祖孙。怎么可能存在蒲松龄所说的“历年久远,以下世系名讳无所考稽”?王枝忠教授据此认为,蒲居仁、蒲鲁浑不可能是淄川蒲姓远祖,“不论他们是什么民族,都与蒲松龄无关”。

按照这说法,争论蒲松龄远祖的民族问题,岂不成了伪命题了?

同类推荐
  • 多情爱因斯坦

    多情爱因斯坦

    本书本着不“为尊者讳”的出发点,带你走进爱因斯坦鲜为人知的情感世界,客观、公正与生动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爱因斯坦。正如有句话所说的那样:“你不会因为大师的走下神坛而否认他的价值,反倒会因为他的真实而更加热爱他”。三开情窦,两次婚姻,N次情感走失、多场黄昏恋,特别是近期随着一批爱因斯坦私人信件的公开,终于掀开了相传已久的M夫人神秘的面纱;揭秘了爱因斯坦与前苏联女间谍码加丽塔及“末代女友”——普林斯顿大学图书管理员范图娃不为人知的地下情。
  •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生于七夕夜,长于帝王家。本该风流才子游戏人间,却偏偏注定身穿龙袍头戴金冠。本该诗词歌赋美酒佳人,却偏偏沦为亡国之君王朝易变。若单单身为文人,倒也好。若只是作为帝王,也不错。偏偏二者并存,注定了一个人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不该带着文人性情,生于这最是残酷的帝王家,长于这烽烟乱世。江山犹是,可惜不再是自己的江山。昔人非,却偏偏只能自尝其果。
  • 曹操

    曹操

    本书对曹操一生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与重要战役给出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解释与剖析,澄清了诸多坊间的误判;清晰地刻画了曹操一生的几大阶段,厘清了三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使读者豁然开朗;展现了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生存的历史时空以及活动于此时空中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对三国时代割据混战的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有精当的分析。
  • 周瑜:赤壁英雄美少年

    周瑜:赤壁英雄美少年

    公元175年,秋,庐江郡治舒县,周家大宅,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周瑜出生了。从公元190年开始,汉献帝刘协这位傀儡皇帝,身不由己地多次变换年号。这期间,各路人物纷纷出场,而周瑜,正是在这段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部《三国演义》,让周瑜成了一个没风度、没雅量的反派人物。又因为周瑜临终前的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这个年轻有为、功勋卓著的军事家,就成了比他小六岁的诸葛亮的垫背。同样的“羽扇纶巾”和“雄姿英发”,人们只记住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登坛借风”的谋略智慧,却遗忘了周瑜在谈笑之间,使“樯橹灰飞烟灭”的俊逸风采。周瑜指挥三万水师独自面对曹操号称的八十万大军的胆识,人们早已经淡忘了……
  • 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

    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

    《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中的名媛淑女其实不过是隔壁女孩,她们也都向往一份真爱,也都希望得到一个温暖的怀抱。但名人的光环并没有给她们带来超越常人的爱情和幸福,相反,她们的浪漫和感情却因此掺杂了更多的烦恼。民国,一个纷乱的时代,一个率真的年代,浪漫的爱恋已随着岁月的风烟远去了,只留下丝丝的情愁。
热门推荐
  • 从天而降小正太

    从天而降小正太

    这个时代,天上居然能掉个正太!这可不是瞎编,温婉还真遇到了!这正太可不是普通人,他有神力,有颜值,更有……小脾气。两人的神奇相遇会拉开什么样的有趣故事呢?
  • 昭国往事

    昭国往事

    杀手穿越,惨遭换面,是奴是主,孰是孰非?皇位之争,往事谜团,棋局之中,谁主沉浮?民国年间,踏燕逐客哑娘刺杀八爷失败,穿越到了说书人口中那个鼎盛的昭国。换脸谜团,层层剥开,三位皇子恩怨情仇,逐渐露出真相。古今多少事皆埋风尘中,本书以上帝视角,开启昭国盛世中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声明:①本书首发,若有同名,纯属巧合②原创作品,严禁抄袭,证据说话
  • 下一个梦:真挚

    下一个梦:真挚

    故事的发展在意料之中,却又出乎意料...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都有其存在的必然...结果或者结局,只有到了那一天才知道。
  • 穿越之绯闻少爷追妻记

    穿越之绯闻少爷追妻记

    #景州头条:某少夜会神秘女子林木兰一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个睡美男的怀里,自己也变成了娇娇软软的小姑娘,这绝对不是她一个大老娘们应该有的水平!林木兰接下来的想法是:第一步,踢开美男;第二步,澄清绯闻;第三步,独自美丽并且走上人生巅峰。但是,那个死乞白赖凑上来的小少爷,怎么就那么可爱呢?嗯,真香。1V1,双洁,绝宠爆笑文
  • 最强龙体

    最强龙体

    他们,曾经是人类的强者,在与外星人的战斗中奋勇向前!他们,是人类的英雄!战斗的结束,人类的英雄,却成为人类鄙夷的对象,他们成为了人类圈养的宠物!古埃及的角斗场,却再次出现在新世界的文明里,曾经的英雄,却成为角斗场里的奴隶。为了生存,为了自由,他们不得不成为斯巴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界种族

    星界种族

    本作已改进为【星界争锋】。本作的故事远没有结束,一直在作者的心中。在这个遥远星球上,居住着两个互相竞争的种族,人类和外星文明。和角色们相伴的是战争、阴谋、爱情、机械、能量、和未来。星际争霸的元素!杀手vs圣堂武士!狙击手vs使徒!相信能让你们满意。每一章的标题作者都会标出本章的【核心角色】,类似各人视角写法。而主角的线路也会很清晰!
  • 创魂之天命狙击手

    创魂之天命狙击手

    随着网络时代的普及,网络游戏成了“网络爱好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创魂,一个大型多人竞技游戏,掀起了热血青年为梦想出发的高潮。
  • 第一无赖女王

    第一无赖女王

    她是古武界的佣兵女王,下墓取宝却莫名穿越。一朝醒来,她变成了她,四大家族之首的莫家嫡系长房孙女,却因天生愚笨面目可憎,受尽世人冷嘲和白眼。什么?退婚?好啊,看老子用金币砸不死你丫!
  • 我在平行世界创立基金会

    我在平行世界创立基金会

    PS:新书开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同样是SCP同人小说,不过更新不定期,所以请各位读者老爷们见谅!“你想明白生命的意义么?想真正的……活着吗?是/否。”陆易不经咽了一口口水,一脸复杂的看着电脑屏幕上突然弹出的一行字。而伴随着这样的一句话出现,陆易意外被一颗陨石砸中,原本以为就这样结束了的他,后面居然穿越了?甚至夺舍了一名不列颠贵族并且再次得到重生。不过这个世界也并没有这么简单,他发现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居然是一个充满超自然异常的世界,而且……为啥这个世界的怪物们看起来这么眼熟呢?陆易看着眼前的日记,瞬间就明白了过来,原来自己所穿越的这个世界竟然是SCP基金会的世界……不!准确来说,应该算是平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