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66400000001

第1章 王绩:长歌怀采薇——一个酒徒的幸与不幸

酒徒传奇

“最伟大的一页由一个酒徒掀开!”这个幸运的酒徒就是王绩。

元代的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把王绩列为大唐第一位诗人,足见他对唐朝诗歌的影响和贡献。虽不是划时代的角色,但历史把他推到了这个即将盛产诗歌的大时代前,在这个时代盛大空前的诗人方阵里,不知不觉间,他就做了个排头兵。

其实,还有比王绩更早一些、一样颇具影响力的。隋朝臣子、又在初唐担任过参军的两朝官员虞世南留下了一首格高蕴厚的《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选择的高度着实令诗人钦慕。蝉们站在一个足以彰显其自身价值的高度,无依无凭,特立独行,引吭高歌,其声自远。蝉们不为外因左右,发出的是属于她们自己的心声。她们的吟唱令一个诗人为之震撼,令世俗的我们汗颜。她们的鸣奏,更诱发了我们对未来的期许,对人生的寄予。

所以,这首诗至今叫人记得,而且还颇有些“点击率”。

《唐才子传》没有把虞世南列为唐朝第一诗人,许是隋朝遗臣,也许还有编者自己的理由或者标准。我们的唐诗之旅也就从王绩这个酒徒开始。

有了王绩这个酒徒站在唐代万人诗歌方阵的最前面,他酒气冲天的领唱让唐代的诗歌一开始就散发着浓烈的酒香,以至于整个唐朝诗歌汇成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之后,汹涌澎湃之际,酒浪排空,醇香漫天。

因为他是一个酒徒,唐诗一开始便抖落缀饰,洗去铅华,除去矫情,便浸透了奔腾不息的豪迈,催生了不可遏止的激情。唐朝诗人便无所顾忌地抒情达意,他们空前的自信,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酒成了最为有效的兴奋剂,诱发着诗人们将激情与灵性挥洒到了极致!

再则,伟大的时代让诗人们情不自禁,大胆地放飞希望,放胆地抒写志向,梦想着将自己的壮志豪情和满腹经纶,毫无保留、前赴后继地奉献给这个伟大的时代。

因而,诗歌成了他们最好的表达方式。他们合力,共同铸就了大唐诗歌的繁荣盛世,谱成了一阕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最为壮丽辉煌的华彩乐章,成为千年不灭的记忆。时隔千年,芬芳依然,胜景不减。

王绩就站在这个历史的起点,他冒着酒气的领唱就这样浓烈地醉了一个朝代。

王绩得了一个雅号,叫“斗酒学士”。这个雅号的来历可见出他的酒量和志趣。他是陶渊明最忠实的“粉丝”。陶渊明因门前种了五棵柳树而自号“五柳先生”。王绩有心,看自家门前就没那么幸运地长着五棵柳树,一想,觉得自己喝酒还行,于是自号“五斗先生”,以示自己的酒量。陶渊明有《五柳先生传》一文,他也来了篇《五斗先生传》,前呼后应,足见其癫得可以,天真至极,可爱至极。他还在《醉后》一诗中自鸣得意地吟道:“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看来,王绩对自己的生存状况甚是得意。

说到王绩的酒量,《唐才子传》中有这样一段记录:

至唐武德中,诏征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绩弟静谓绩曰:“待诏可乐否?”曰:“待诏俸薄,况萧瑟,但良酝三升,差可恋耳。”(待诏)江国公闻之,曰:“三升良酝,未足以绊王先生。”特判日给一斗。时人呼为“斗酒学士”。

意思是说,王绩得了个“待诏门下省”的公差,他的弟弟问他做了这个小小芝麻官是否满意,他坦然地说:当“待诏”这样的芝麻绿豆官是领不到多少薪水的,也没多大发展潜力,我看中的是,当了这个官,官府每天可以给我提供三升美酒罢了!这话传到他的垂直领导门下省最高长官那里,这位垂直领导居然说:像王绩这样自号“五斗先生”的,每天三升酒怎么够?于是特批给他每天一斗!“斗酒学士”这个雅号也就这样传开了。

如此看来,在唐朝,政府官员上班可以喝酒,从不担心因此会误了政事。上班喝酒,不但没人来督查,没人来追究责任,反而还以酒给予下属特别的奖励。唐朝的开明,在开国之初已显露端倪。

王绩也不含糊,既然如此,那就索性给大唐的酒文化再出把力,竟把饮酒当作了义不容辞的本职工作,而且还深入研究,把自己的喝酒心得写成了经验文章,著书立说,竟写成了《酒经》《酒谱》两部重要著作,为大唐饮酒事业的蓬勃发展、酒文化的辉煌灿烂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对中国酒文化的迅速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

王绩对酒的钟情是可圈可点的。

后来,王绩以生病为借口罢官回家,与隐居于老家附近的一个隐士“日与对酌”,酒自然就成了他家的易耗品。于是,他调整种植结构,自家的那几亩薄田“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草自供”,过起了自给自足的小日子。看来,把“斗酒学士”“五斗先生”的桂冠戴在王绩的头上,可谓名副其实,别无异议。

由此观之,王绩这个酒徒也不是一个纯粹的酒鬼,从一塌糊涂的醉乡醒来,他还知道用适当的方式来回报美酒的恩赐。

无意于官仕,无意于俸禄。他做官的真实目的也不在于要为朝廷作多大贡献,替老百姓办多少实事(他的官职本身也不允许他有此造次)。这个职位留不留得住他,要看官府每天发多少酒供他度日。他做官的唯一目标就在于能不能多喝点免费的酒。不称心如意了,归去。此处不可居,自有可居处。

他也曾饱读诗书,心怀四方;他也曾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同大唐其他的士子一样,希望把自己的豪情写满浩阔的苍宇,让天下苍生都得到他的能量。可是,无论是前朝岁末的动荡,还是大唐初开的当下,官场的尔虞我诈,世间的满目苍凉,都无法激起他的斗志。他甘愿沦落为一个醉卧民间的酒徒!心安理得,无所顾忌。

怅然悲歌

《野望》是被公认的唐朝最早的五言律诗。

这是一个酒徒酒足饭饱后的一次伟大的眺望,尽管王绩当时既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是在王绩的家乡绛州龙门。蛰居于此的王绩耐不得寂寞,一个秋日的午后,有些酒意的他不由自主地走上自家村子的小山头。

时间走到黄昏,王绩独立斜阳。站在东皋村的山顶上,他怅望,徘徊,彷徨,心中没有主张。

环顾四野,每一棵树都染上了浓重的秋色,每一座山峰都涂上了落日的余晖。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哼着牧歌悠然而回,猎人骑着骏马带着猎物满载而归。这是一幅家乡的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都搭配得恰到好处。漫山遍野,一片秋色,又都笼罩在夕阳之下,渲染得萧瑟悲凉。

满山秋色,托不住千古夕阳。暮色苍茫,怅望者无法心安理得地走向自家屋顶飘出的那一炷喷香的晚炊。夕照暗淡,是一个返归的时刻,这个还不算太醉的酒徒,他为什么不能如期踏上归程?让千古以后的我们不禁击节叩问。

夕阳送走了多少灵魂孤寂的人,夕阳见证了他们内心的沧桑。不是夕阳无情,实是世事变幻,世态炎凉。

一个内心充满怀想的人,面对凋落的夕阳,他的无奈胜过眼前的苍凉。田园不能给他慰藉,苦无知己、独对苍凉才是他怅然而吟的缘起。

这个还有些醉意的酒徒面对这萧瑟的秋色,面对那些陌生的面孔,他心情郁闷,于是,敞开喉咙唱起了《诗经》中的“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生命流逝,不可阻滞;心有不甘,又心无依凭。

这是失志之人的哀景。一个“皆”字,言秋色之浓重,衬心境之悲凉。一个“唯”字,言失望之极,前途之难测。

多事之秋不仅是英雄的舞台,亦是文人书写胸怀的好时节。或忧戚,或哀婉,或疾呼……有点社会责任感的人,他的心与笔都不会闲着。

在秋天,我们甚至可以没有来由地撒气。何况王绩这样不甘沉沦的文人。奋斗了大半辈子,到此时才知道,自己竟是一个十分孤独的人,一个没有多少作为的人!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瞧不起别人。凋敝的秋色,自适的乡人,孤独感、忧郁感、失落感在他心里油然而生。

王绩虽像陶渊明那样罢官居于乡野,但他却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坦然地生活,不能真正地走进田野,找到慰藉,找到归宿。他的心不能在这里平静地安顿下来,所以,他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既然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没有寄托,看不到希望,那就只好追怀远古了。

王绩的《野望》犹如纯朴的村姑,见惯了南朝诗风的华靡艳丽与珠光宝气,眼前突然闪出一个穿着粗布衣的村姑,别有韵致,让人眼前一亮,过目不忘。这就是朴素的好处。加之格律的造化之功,说他是“大唐第一诗人”不无道理。不是每一位诗人都如王绩这般幸运,关键在于,他在关键的时候,吟出了生命的强音。

流离中的杜甫也写过《望野》诗,是一个漂泊者远眺冰雪山野的怅然悲歌。两位诗人都无一例外地陷入了悲凉,只是各有各的缘由,各是各的滋味。

王绩的幸与不幸昭然于世,他的悲吟里吐露了内心的不甘。唯有那一曲古久的《采薇》,或可暂时安抚他那颗不甘沉沦的诗心,这一曲《望野》可以暂时排遣他不甘居于荒野的忧愤。

他的放浪难掩他对世事的关注,他的沉醉难消他对现实的忧情。即使他身居故里,醉卧山间,他的眼光瞄准的依然是外面的世界,他涵抱于心的用世情怀依然在孕育着,希望有一天能够冲决而出,一泻千里,奔腾不息。

在这一点上,他依然堪做后世唐人的表率。

尽管他是一个有名的酒徒,甚至还有些自鸣得意地标榜为“五斗先生”!

同类推荐
  • 在鹰眼的那些记忆

    在鹰眼的那些记忆

    本书大部分收集的文章写于作者在Iowa读书期间,在作者从Iowa回来后的三年中,他一直在向原来的这些文章补充其认为值得记录的回忆,以至现在形成了您所看到的整本书,只为记录下昔日最真实的记忆和想法。
  • 蒋子龙文集3:人气

    蒋子龙文集3:人气

    小说以一个大城市的房改为背景,描述了从市长到平民形形色色的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和感情波折,尽现男女之战、金钱之战、权力之战、利益之战。作者蒋子龙1972年3月入党,1958年8月参加工作,中专学历,编审。蒋子龙,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天津作家协会主席、天津文联副主席。作为着名作家和中国文化的使者,他先后出访过欧美亚等十几个国家。
  • 比较文学概论

    比较文学概论

    本教材总结了比较文学学科的规律性知识,提炼出学科基本常识中最重要的关键点,辅以较深入的研究性指导。本教材突破了以往比较文学概论教材过分理论化的缺陷,采用详实的文本和历史事件案例讲述,从而使内容丰富充实。本教材按教育规律精心设计专栏,写作风格简明流畅,章节编排易读且更吸引人,力图在体例、内容和风格上有所创新,尽量做到简明而不简单,既保持知识性、学术性又灵活生动。
  • 走进贝宁

    走进贝宁

    本书以散文、游记、诗歌、日记等形式记述了25年援贝宁医疗队生活、工作情形,同时也记载了非洲的风土民风。
  • 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

    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

    《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是“独立文丛”之一。《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作者杨献平的很多文字,是他在巴丹吉杯沙漠生活、幻想、品尝、践约与撤离的产物。也有短暂外行的某些见闻及发现,当然还有对生身之地、少年往事、乡村现状及熟稔事物的描述和追忆。
热门推荐
  • 北雪诗歌

    北雪诗歌

    本诗集主要发表北雪近年来所创作的诗歌作品。
  • 我的童话事故

    我的童话事故

    女主重生到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过上了和自己原本不一样的生活,并获得了幸福
  • 万劫永仙

    万劫永仙

    废柴韩云武功被废,半死不活,幸而得遇良师相助,总算保住小命,修为有所长进。可是痊愈后,师父却要赶他下山历练,这对半吊子的韩云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身负仇恨,能力还不够强大的韩云,改如何面对山下的艰难与挫折?
  • 逍遥自在小师弟

    逍遥自在小师弟

    本书又名:《调皮捣蛋小师弟》、《我的师弟是李捣蛋》、《玉虚圣地的祸害》、《洪荒世界的不稳定因素》穿越洪荒世界,李逍遥发现自己简直就是“人形扫描机”,不仅过目不忘,而且学什么会什么,修炼更是小case。比如:修炼三年,仙人以下无敌。修炼八年,大罗以下无敌。修炼二十年,天道都要跪了。虽然修为很高,但是李逍遥却给自己弄了个“调皮捣蛋”的人设,没办法,师父师娘还没渡劫呢,他都已经成仙了,这谁受得了?不仅如此,师兄师姐们也伤自尊啊。所以,为了照顾大家的颜面,让大家觉得他们不是废物,李逍遥只好给自己立人设,戴上不学无术的面具。不过,这样也遂了他的心愿。“这一世,不求仙路争锋,只求逍遥快活。”这是李捣蛋的信条。
  • 重生从1992开始

    重生从1992开始

    赵正重生了!然后,从1992年开始,把自己活成了风云人物。
  • TFBOYS之做你心中的四叶草

    TFBOYS之做你心中的四叶草

    让我做你的四叶草,在你心中默默守护你,好吗?
  • 千曳

    千曳

    人啊,咧开嘴笑的时候残忍的像饿极了的野兽。
  • 大罗武祖

    大罗武祖

    炎阳大陆,强者为尊。武修者,拳可破天,腿可裂地,练到极致之时,举手抬足之间可翻江倒海,开山破石,移星易宿,重开一界纪元。灵修者,吸天地灵气,纳万物精华,可缩地成寸,一步万里;可御剑飞行,杀敌于千里之外,亦可操纵天地元气,变化莫测。败落家族弟子萧湛机缘巧合中获得先祖传承,从此扶摇直上,驰骋九重天,威震三千界。
  • 恶魔毕业生

    恶魔毕业生

    刚刚考入名牌大学的张默,竟然收到了一张来自恶魔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不过与其它学校不同的是,恶魔学院既没有教室也没有老师更没有教程,唯一能够达到毕业标准的就是——杀人放火作恶多端。不过张默走的绝非平常路,他喜欢做的就是摧毁自信、破坏梦想!
  • 三国之纵横天下

    三国之纵横天下

    一个普通的现代人因为一次意外回到了一千八百年前的东汉末年,从此走上了与三国的牛人们争霸的道路。收名将,揽贤才,结识三国美人,陈锋利用现代知识打造出一支铁血锐兵纵横天下!轻度yy有益健康,敬请关注《三国之纵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