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02600000005

第5章 黛玉初进荣国府

几天之后,船到了京都码头,荣国府准备的轿子和拉行李的车辆早就在岸边等候了。

林黛玉曾经听母亲说过,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心想近日所见这几个来自荣国府的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何况是荣国府里的主人!林黛玉不由得告诫自己,今后一定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免得有什么不得当的地方,被别人耻笑。

她上了轿,进了城,透过纱窗往外瞧了一瞧——街市繁华,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不是别的地方所能相比的。走了好一会儿,轿子拐进一条街,忽见街北蹲着两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坐着十来个衣帽华丽的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上方悬着一块匾,匾上面写着“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轿子继续往西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这才是荣国府。

轿子不走正门,只从西角门进去,又走了一会儿,在一个垂花门前停了下来。四个抬轿的小厮都肃然退出,众婆子上前打起轿帘,扶黛玉下了轿。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回廊,正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风。转过屏风,有小小的三间厅房,厅后便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都是雕梁画栋,廊下挂着好几个鸟笼,养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雀鸟。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纷纷笑着迎上前说:“刚才老太太还正惦记着呢,这么巧就来了。”

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子,还有人嚷嚷着:“林姑娘来了!”

黛玉刚走进房里,只见两个仆人扶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婆婆迎上来,心想这一定就是外祖母了,正欲下拜,却早被外祖母抱住,叫了一声“心肝肉儿!”便把黛玉搂入怀中,哭了起来。当下侍立之人,都忍不住也跟着流下了眼泪,黛玉也哭个不休。在众人慢慢劝慰之下,黛玉方止住了眼泪,正式拜见了外祖母。

贾母一一指给黛玉看,“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二舅母……”

黛玉都恭恭敬敬地一一拜见。

贾母又叫人去请迎春、探春和惜春三位姑娘,还说:“今天有远客,可以不必去上学。”

不久,三个奶妈,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位姑娘来了,大家见了面都很高兴,便一起聊了起来。

贾母不免又询问黛玉,她的母亲是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甚至如何送死发丧。说着说着,贾母不由得又伤感起来,连连叹息道:“唉,这些孩子啊,我最疼的就是你母亲了,想不到她竟比我先死,从此再也无法相见,真是令人好不伤心啊!”说着又牵着黛玉的手哭了起来,经过众人再三劝慰,这才略略止住。

众人看黛玉年纪虽小,但举止言谈不俗,只是看起来有些弱不禁风,便都关心地问她是不是身体不大好?经常服用什么药?为什么治不好?

黛玉说:“我的身子向来如此,打从小会吃饭开始就一直在吃药,到现在也不知道看过多少名医,总没办法根治。在我三岁那年,来了一个癞痢头的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当然不肯,那和尚当时就说:‘既然你们舍不得她,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会好的;如果要她好,除非从此以后不见哭声,而且除了父母以外,所有外亲一概不见,这样一生方可能平安。’那和尚疯疯癫癫地说了很多,但也没人理他,如今我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贾母听了便说:“那好,我也吃这个,以后叫他们多配一副就是了。”

话刚说完,只听见后院中传来笑语声。

“我来迟了,没来得及迎接远客啊!”

黛玉思忖道:“方才这些人说起话来全都屏气敛声,这人是谁,居然如此放诞无礼?”

还正这么想,就看见一群妇人、丫鬟簇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了。这人的打扮与先前三位姑娘不同,不仅穿着彩绣辉煌,还一身珠光宝气,看起来就像是神妃仙子,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身材苗条,体态迷人。

黛玉连忙起身。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可是我们这里出了名的泼辣刁钻,南京人所谓‘辣子’,你只管叫她‘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当然无法真的就这么称呼,众姐妹赶紧告诉她:“这是琏二嫂子。”黛玉这才知道原来是王熙凤,慌忙赔笑见礼,以“嫂”来称呼。

王熙凤拉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笑着对贾母说:“天下真有这么标致的人儿,我到今天才总算是见到了!瞧瞧她这通身的气派,一点儿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简直就像是嫡系的孙女儿似的,怪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都挂念着。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偏这么早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手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你别又来惹我掉泪,况且你妹妹大老远的刚到,身子又弱,方才好不容易劝住了眼泪,快别再说了。”

王熙凤听了,赶紧转悲为喜道:“说的也是,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又是高兴,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说着,又亲热地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上过学吗?现在吃些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婆婆们如果服侍得不好,也只管告诉我。”

黛玉一一答应。王熙凤又问众家仆:“林姑娘的东西都搬进来了吗?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紧打扫两间下房,叫他们歇歇儿去。”

这时,茶果已送了上来,王熙凤非常热情、也非常客气地为林黛玉捧茶捧果。

不久,茶果撤下之后,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黛玉去见见两个舅舅。贾赦之妻邢氏正好在座,立刻起身笑着说:“我自己带外甥女过去好了。”遂带着黛玉作辞,大家送至穿堂。

垂花门前早有众小厮拉一辆翠幄清绸车来,邢夫人拉着黛玉坐上,众婆子放下车帘,才命小厮们抬起。拉到比较宽的地方,驾上驯骡,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进入一个黑油漆的大门内,至仪门前方下了车。邢夫人挽着黛玉的手进入院中,黛玉猜想这个地方一定是荣府中的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然看见正房、厢房和长廊,都很小巧别致,不像方才那边轩峻壮丽,而且院中随处都可以看到很多树木山石。等到进入正室,早有很多艳妆丽服的姬妾丫鬟在那儿等着。

邢夫人让黛玉坐好,唤人到外书房中去请贾赦。过了一会儿,家仆回来报告:“老爷说了,连日身体不大好,见了姑娘彼此伤心,暂且不忍相见。老爷也劝姑娘不必伤怀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就和住在家里是一样的,何况还有姐妹们做伴,也可解些烦闷,如果有什么委屈,就只管说。”

黛玉忙站起身来,一一答应。邢夫人本来要留黛玉下来吃饭,黛玉说:“舅母爱恤赐饭,本来是不应推辞的,只不过因为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如果去迟了恐怕不礼貌,还是改日再来吧,望舅母见谅。”

邢夫人说:“说的也是。”遂命两个嬷嬷用方才坐来的车再送黛玉过去。

稍后,黛玉进入荣府,下了车,只见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来。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走过一座东西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门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黛玉便知道这一定是正内室。进入堂屋,一抬头迎面就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字——“荣禧堂”。

嬷嬷们引黛玉进东房门来,里头的陈设用品都极为精致和讲究。老嬷嬷让黛玉上炕坐,炕沿上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觉得那是主人的位置,便不上炕,只找了东边的椅子坐下。丫鬟们忙捧上茶来,黛玉一边喝着,一边也细细打量这些丫鬟们的举止和妆饰,感到果然与别家不同,毕竟是大户人家的丫鬟。

茶还没喝完,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绸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道:“太太说,还是请林姑娘到那边去坐吧。”

老嬷嬷听了,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面炕上横设一张炕桌,上面堆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二舅母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一定是二舅舅贾政之位,不敢坐,只坐在挨着炕的椅子上。王夫人再三客气地让她上炕,她都不肯,只是换了张椅子,挨着王夫人坐下。

王夫人说:“你舅舅今天不巧斋戒去了,改天再见罢。不过我有句话想先嘱咐你:你三个姐妹都极好,日后你们一起读书,或一起做做针线,相信都会相处得很好,我就只有一件事不放心——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他现在有事儿出去了,不在家,晚上你就会见到他。以后你都不用理他,你这些姐妹们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以前就听母亲说过,有一个内侄衔玉而生,顽劣异常,不喜欢读书,最喜欢在内帏和女孩们厮混,外祖母又溺爱,无人敢管;现在听王夫人这么说,便知道王夫人说的一定就是这位表哥,遂赔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而生的表哥?在家时记得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叫宝玉,性虽憨顽,待姐妹们却是极好。况且我来了以后,自然是都跟姐妹们在一起,弟兄们是另院别房,怎么沾惹得到呢?”

王夫人也笑道:“你不知道其中缘故。他和别人不同,他自幼因受老太太特别疼爱,和姐妹们在一起娇生惯养惯了。如果姐妹们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如果谁和他多说了一句话,他一高兴,就容易做出一些疯疯傻傻的事儿来,所以我方才才嘱咐你尽量别理他。”

黛玉只得都点头应着。谈了一会儿,一个丫鬟进来说:“老太太那里准备吃晚饭了。”

王夫人忙携了黛玉出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甬路,南边是倒座三间小小抱厦厅,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后有一个半大门,小小一所房屋。王夫人指着又好心地叮咛黛玉:“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你在这里,不管少什么东西,都只管和她说就是了。”

王夫人携着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来到贾母的后院。进入后房门,已经有许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和黛玉来,才安设桌椅。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几个媳妇、晚辈都在服侍她;正面榻两旁有四张空椅,王熙凤拉着黛玉要她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下,黛玉再三推辞,贾母笑着对黛玉说:“你舅母和嫂子们是不在这里吃饭的。你是客,本来就该这么坐。”

既然贾母都这么说了,黛玉才敢坐下。贾母命王夫人也坐下。接着,迎春姐妹三个才坐上来;迎春坐右手边第一个位置,探春坐左手边第二个位置,惜春坐右手边第二个位置。旁边丫鬟拿着拂尘、漱盂和手帕。外间伺候的媳妇、丫鬟虽然很多,但全都文文雅雅、安安静静,连一声轻咳都没有。刚吃过饭,就有好几个丫鬟纷纷用小茶盘捧上茶来。本来黛玉家的习惯是饭后要隔一段时间才喝茶,认为这样才不伤脾胃,惜福养身;可是黛玉已经见了这里许多规矩,知道和自己家里不同,也只得随和些,便什么也没说,只管接过茶。接着,又有人捧过漱盂,黛玉也跟着大家一起漱口和盥手。

贾母对王夫人、王熙凤等人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说话儿。”

王夫人等人遂从命起身告退。

贾母问黛玉念了些什么书,黛玉说:“刚念了《四书》。”

黛玉也问姐妹们读些什么,贾母说:“读什么书,不过认得几个字罢了。”

正聊着时,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有丫鬟进来报告道:“宝玉来了。”

黛玉正在猜想这位表哥不知是何模样,会不会是一个邋遢鬼?宝玉走了进来,原来是一个仪表非凡的翩翩公子。

黛玉一见,心里大吃一惊,暗暗想着:“好奇怪,怎么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这么眼熟!”

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命道:“先去见你娘罢。”

宝玉便转身去了。过了一会儿再回来,已换了冠带,头发也重新整理了一下。衣服虽然换了,但仍带着项圈、寄名锁和护身符等东西,当然,还有那块用五彩丝线系在他颈子上的美玉;这是黛玉方才在看到宝玉表哥第一眼时就注意到了的。

贾母笑着对宝玉说:“还不去见见你妹妹。”

其实宝玉早就看到人群中多了一个女孩,料定是苏州林姑妈的女儿,赶忙过来见礼。行完礼坐下来再细看一番,宝玉突然笑道:“这个妹妹我曾经见过的。”

贾母笑道:“又胡说了,你几时见过?”

宝玉说:“虽然没有真的见过,但是看着面熟,现在见了,倒像是久别重逢似的。”

贾母眉开眼笑,连连说:“好,好!这么一来以后就更和睦了。”

宝玉走向黛玉,在她身边坐下,又对她细细打量一番,感觉她真是清新脱俗,与众不同。

宝玉问道:“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回答:“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塾,认得几个字。”

两人又闲聊一会儿,宝玉突然问道:“妹妹有玉吗?”

在座众人都不懂宝玉为什么会这么问。黛玉心想,一定是因为宝玉自己是衔玉而生,便问她在出生的时候,嘴里是不是也有一块玉;黛玉觉得表哥这么问实在很好玩,便笑着回答道:“我没有玉。你那块玉可是件非常稀罕的东西,岂能每个人都有?”

宝玉听了,顿时竟发起狂病来,伸手扯下颈上那块玉,就朝地上狠狠地摔下去,嘴里还大骂道:“什么稀罕的东西!连人的高下都不知道,你们还说它通灵呢!我不要这鬼玩意儿了!”

众人都吓了一跳,纷纷急着满地去捡玉。贾母急得赶紧搂着宝玉说:“唉,你这个傻孩子,你若生气,要打人骂人都可以,何苦去摔那命根子!”

宝玉哭得满脸泪痕,“家里的姐姐妹妹都没有玉,就我有,真没意思,如今来了这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就可知这根本不是什么好东西。”

贾母连忙哄他道:“谁说你林妹妹没有玉,她也有玉呢!只不过是因为你林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大家只好把你妹妹颈上系的玉摘下来,放进林姑妈的棺材,一则当作殉葬之物,一则也可让你姑妈的亡灵一见了那块玉就像见了你妹妹,这样也可尽你妹妹的孝心。方才林妹妹说她没有玉,只是不便自夸而已啊!你乖,好好戴上,别再胡闹了,小心被你娘知道了呢。”

说着,便从丫鬟那儿接过早已捡拾起来的玉,亲手替宝玉系上。宝玉听了这番解释,信以为真,也就不再吵闹,乖乖系上。

这时,奶娘来问黛玉住的地方,贾母也亲自做了一番指示。黛玉只带了两个家仆,一个是自己的奶娘王嬷嬷,一个是才十岁的小丫头,名叫雪雁;贾母见雪雁太小,王嬷嬷又太老,料她们在服侍黛玉方面必不能令黛玉顺心,遂将自己身边一个名叫鹦哥的二等小丫头给了黛玉;此外,黛玉也和迎春三个姐妹一样,每个人除了奶娘之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而且除了贴身掌管钗钏盥沐的两个丫头之外,还有四五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头。

当天晚上,黛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到伤心处,还情不自禁地一直淌眼泪,鹦哥随侍在旁,不断耐心地劝慰。外面屋里的宝玉早就睡了,宝玉的丫鬟袭人发现黛玉和鹦哥还没睡,就悄悄进来,笑问:“姑娘怎么还不休息?”

黛玉忙让道:“姐姐请坐。”

袭人在床沿坐下来之后,鹦哥说:“林姑娘在这儿伤心地直淌眼泪呢,一直说:‘今天才来,就惹出你们哥儿的病来,万一摔坏了那块玉,岂不是我的错了!’。”

袭人听了好心地对黛玉说:“姑娘快别这样,将来只怕比这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如果姑娘为了他这种行为就多心伤感,只怕你将来要伤感不完呢,快别多心了。”

鹦哥说:“是啊,我方才也一直这么劝林姑娘。”

黛玉总算宽心些说:“姐姐们说的,我记着就是了。”

三人又叙了一会儿,方才安歇。

同类推荐
  • 文化探谜

    文化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天气和气候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天气和气候

    本书从天气气候的成因说起,涉及它的各个类型、分类以及各地的特征等,而最后介绍的有关天气气候的小知识。
  •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从讲故事起笔,以说理的方式解读人类社会的文明细节,是一本提升读者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极佳青少年励志读物,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本书包含了大量有关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包括“手插口袋打招呼是不礼貌的”、“热情真挚,恰到好处”、“道歉,谦恭而得体”、“拒绝他人要含蓄委婉”、“赞美是人际关系的要诀”等。
  • 流氓兔幽默与智慧

    流氓兔幽默与智慧

    流氓兔是一只正直善良的兔子。在韩国,它像来老鼠、唐老鸭一样有名。流氓免有许多派生文化,就像《水游传》一样,有许多“关于流氓兔机智、幽默的故事,本书就是据此在精选的基础上编著而成。流氓免之所以深受大家喜爱,主要因它的语言全部拟人话,不管是儿童、少年、还是青年,都能从各自的角度,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开心天地。流氓免有时非常聪明,有时又有点像脑筋打结。
  • 青少年道德修养综合手册:理想篇

    青少年道德修养综合手册:理想篇

    这是一部青少年道德修养的百科全书。她用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把那么枯燥乏味的人生哲理讲得趣味盎然。把那些名人成功的秘诀剖析得令人恍然大悟,一目了然。
热门推荐
  • 专家诊治慢性支气管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慢性支气管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包括患了慢性支气管炎可能会有的一些表现、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有何特点、咳嗽一定是患了支气管炎吗、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有哪些、支气管“树”在肺内如何分支、呼吸系统结构与病变的关系如何、中医学对于“肺脏”的认识如何等。
  • 观亡诡事

    观亡诡事

    民间观亡师,又叫问米婆,观花人。观阴问卜,行走阴阳,以符箓风水镶镇驱邪。他们通常生下来就疯疯癫癫,而后忽然一夜正常。皆因他们天生邪骨,缺了一魂,天生与鬼有缘,得阴师传承。我自幼疯疯癫癫,是成家村里无人不知的弱智,直到一天,一个诡异的走阴师来到贫瘠的成家村,为了活命,我不得不拜鬼为师,自此,我走上了一条阴阳观亡路。走阴换寿,稚子丢魂,阴阳玉童,四阴辱尸,走上观亡这条路,冷艳女鬼教我通天本事,从此我这一生不再平凡。
  • 芊芊一叶愿乘风

    芊芊一叶愿乘风

    才子佳人这样俗套的故事是唱本里最爱写的,也是说书人最爱讲的。只是民间故事大多在爱情最美妙的时候就匆匆结尾了,人们只爱看那被甜美爱情滋润的花朵,至于最后是否结果,谁又知道呢?再美艳的花朵,过了花期也会凋零。更何况是爱情这样脆弱得让人如履薄冰的虚幻之物?——顾彦奚十年,真的是太久了,久到足以冲淡一个人融在骨血里的仇恨,抚平一个人刻骨的伤痕,忘记一个人久违的容颜。十年一觉扬州梦,梦醒冷眼看红尘。盛衰荣辱一肩扛,月隐落寞杯中藏。——白芊芊
  • 诸天万界剑神

    诸天万界剑神

    诸天万界,且从最弱开始的无敌之路。万界升级,直至登临巅峰。他是一个时代的传说。一个时代的标志,万千少女所往。
  • 我de小学时代

    我de小学时代

    这是一本普通再普通的小学日记,记录了小学生真是的内心感受,希望大家多多阅读
  • 东陵之无念

    东陵之无念

    本文已弃坑,
  • 万界最强直播

    万界最强直播

    张一凡进入一个万界直播平台,一下子见到了各种直播画面:孙悟空直播大闹天宫,西门吹雪直播决战紫禁之巅,曹操直播讨伐董卓,郭靖直播华山论剑,时崎狂三直播崩坏世界,仙剑美女直播如何修仙……张一凡还拥有了一个神级土豪账号,可以给这个平台的各大主播打赏。一下子,张一凡成为这个平台最红的人物了,一边获得各种宝物,一边被各大主播跪舔。
  • 风轻扬,夏未央

    风轻扬,夏未央

    两个人的巧合,总有个人坚持,回到原来的路,住同一个城市。兜兜转转,希望我们依然能为爱坚持…
  • 农家厨女套路深

    农家厨女套路深

    一朝穿越,要啥啥没有,干啥啥不会,不慌,毕竟自己可是现代小老板!会种田,会经商,一路过关斩将,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 因为无聊所以才修仙

    因为无聊所以才修仙

    江北市有一位少年,眉目清秀,资质逆天.混迹都市,科学修真。